“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展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这句话出自哪里~

出自:《劝学》先秦·荀子
意思: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
节选: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翻译: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扩展资料背景: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而荀子却认为:人力能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他的门人韩非、李斯成为战国末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赏析: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是这篇文章的特色。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能看得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听见的人觉得很清楚。

这句话的意思为: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

出处:先秦·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白话释义:

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

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

文章简介: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讲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三段讲学习的内容,第四段讲学习应当善始善终。全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1.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大意:

    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2. 出自: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 ,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 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 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 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六、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台注:吾尝举踵企足而望,不如登高眺望所见之广远。登高麾手而招,手并未加长,而见者益远;顺风引声而呼,声并未加大,而闻者益彰。陆行而借助舆马者,非是善走,而远达千里;水行而借助舟檝者,非是善游,而横渡江海;君子成德,亦非生性有异于人,而是善假助于外物也。

陆注:我曾经踮起脚跟瞭望,但不如登上高处所见之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能看得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听见的人觉得很清楚。凭借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凭借船、桨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但能渡过江河。君子生性并非与人不同,只是善于凭借外物罢了。

译文:我曾经踮起脚后跟想看得远一点,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宽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更远的人也能够看得见我;顺风呼喊,声音并未加速,听见的人会觉得更清晰。坐车乘马,不是靠人的脚走得快,可是能达千里;行舟划船的,不是靠游泳,可是能渡过江河。君子不是生下来就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善于借物使力。

意思是站在高处挥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
别人很远就能看见你;顺着风呼喊,声音并不宏大,但是听的人觉得很清楚很明显。
由此突然想到,人的发展应该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平台上,不仅自己看的远,别人给
的机会也多。
简单的文字,但是深奥的道理,公元前300年的中国人就总结出来了,看来还是得好好学语文啊学语文。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这里面“登高而招”的而是什么...
(原文)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译文)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而’,在此处应该是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填写“修饰关系”,这是我的理解。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站在高处招手,手臂没有加长,离得很远都能看见;顺风呼喊,声音没有增大,而听的人却听得很清楚。主要强调要善于借助外力!

“吾尝终日而思矣”“顺风而呼”“登高而招” 中“而”分别是什么意思...
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连词,表修饰,……地的意思。顺风而呼的“而”:连词,表承接,不译。登高而招的“而”:连词,表承接,不译。出自战国荀子《劝学》,原文选段: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高中课文劝学原文及翻译注释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2、而墨子非之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原文]1.4.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翻译]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

高中劝学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陶渊明劝学的古文和解释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这是什 ...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能看得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听见的人觉得很清楚。

劝学荀子原文及翻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而见者远。。这首诗的意思
登上高处招手,并非是你的胳膊变长了,但是远处的人也能看到你招手。顺着风向呼喊,并不是声音传播的速度变快了,但是人们听到的声音却更清楚。以上答案,希望你满意。

沾益县19350785359: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而见者远.这首诗的意思登高而招,臂非加长,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这整个诗的意思是? -
亥季丽珠:[答案] 登上高处招手,并非是你的胳膊变长了,但是远处的人也能看到你招手.顺着风向呼喊,并不是声音传播的速度变快了,但是人们听到的声音却更清楚.

沾益县19350785359: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
亥季丽珠:[答案]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是指站在高处向别人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很远的地方还是能看得见.顺着方向呼喊,音量并没有提高多少,可是别人也能很清楚地听到.

沾益县19350785359: 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 而闻者彰.其中的“见者”和“闻者”怎么单独翻译才准确 -
亥季丽珠:[答案] “见者”是指能看到你的人 “闻者”是指能听到你声音的人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能让远处的人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听见的人觉得很清楚. 个人见解,多包涵

沾益县19350785359: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是《劝学》这篇古文里的一段话, -
亥季丽珠:[答案] 站在高处向别人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很远的地方还是能看得见.顺着方向呼喊,音量并没有提高多少,可是别人也能很清楚地听到.

沾益县19350785359: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亥季丽珠:[答案] 站在高处招手,手臂没有加长,离得很远都能看见;顺风呼喊,声音没有增大,而听的人却听得很清楚. 主要强调要善于借助外力!

沾益县19350785359: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褒义还是贬义? -
亥季丽珠:[答案] 六、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台注:吾尝举踵企足而望,不如登高眺望所见之广远.登高麾手而招...

沾益县19350785359: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等 一共两句文言文 改成一般句式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风雨兴焉,蛟龙生焉,圣心备焉改一改成一般句式...比... -
亥季丽珠:[答案] 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

沾益县19350785359: 登高而招,,而见者远;顺风而呼,,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
亥季丽珠:[答案]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沾益县19350785359: 解释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1)吾尝终日而思矣(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解释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1)吾尝终日而思矣(  ... -
亥季丽珠:[答案] (1)连词,表修饰 (2)连词,表转折 (3)连词,表递进 (4)连词,表并列

沾益县19350785359: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而见者远..这首诗的意思 -
亥季丽珠: 登上高处招手,并非是你的胳膊变长了,但是远处的人也能看到你招手.顺着风向呼喊,并不是声音传播的速度变快了,但是人们听到的声音却更清楚. 以上答案,希望你满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