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皇帝们如何取暖过冬?

作者&投稿:解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紫禁城的皇帝们如何取暖过冬?~

1、主要是地龙。在故宫主要寝宫的地砖下,筑有弯曲的通道,通道入口在室外,冬天在入口处的地下方坑内烧煤,上面用石盖盖上后,热气就能通过室内地下通道散出来了。
2、有些宫殿的寝宫还有火炕。
3、另外还可以加火盆(炭盆)
4、还有可以拿在手上的手炉、放在被子里的被炉等。
5、相关资料:
我国古代的建筑师们匠心独运,他们在建筑上采取了科学的设计办法,冬季为紫禁城“供暖”,才帮助“万岁爷”顺利过冬的。其具体做法,是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而且这种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宫殿内其它人睡觉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与“暖阁”使整个宫殿都感到温暖如春。就这样,既干净卫生又经济实惠地解决了紫禁城在寒冷冬季宫中的取暖问题。
明清两代的皇宫,冬季大多都是烧炭取暖。为此,宫里专门设置了负责冬季“供暖”事务的机构。如惜薪司,就是专管供应皇宫内薪炭的。明代时,这些机构的官员可以直达皇帝御前奏事,是比较有地位的,有着“近侍牌子”之称。清代时,皇宫内设有三个机构负责冬季“供暖”事务,连点火烧炕都有专人负责,专人管理。这三个机构的太监,冬季里的活儿可不轻松,就拿柴炭处管柴炭的存储和分发的太监来说,紫禁城内人数那么多,整个冬季所需木炭自然不少。有数据显示,清代乾隆年间,宫内每日供应木炭的标准是:皇太后一百二十斤,皇后一百一十斤,皇贵妃九十斤,贵妃七十五斤,公主三十斤,皇子二十斤,皇孙十斤。而且,为了不污染室内空气,柴炭处还得准备那种火力旺,耐烧且无烟无味的优质木炭。
乾隆皇帝在《冬夜偶成》一诗中,曾较为详细地记述了紫禁城冬季的“供暖”情况及其感受。诗曰:“人苦冬日短,我爱冬夜长。皓月悬长空,朔风瓢碎霜。垂帘在氍毹,红烛明涂堂。博山炷水沉,和以梅蕊香。敲诗不觉冷,漏永夜未央”。道光皇帝也曾有一首诗,详细描述了地炕结构。诗曰:“花砖细布擅奇功,暗热松针地底烘。静坐只疑春煦育,闲眠常觉体冲融。形参鸟道层层接,里悟羊肠面面通。荐以文茵饶雅趣,一堂暖气着帘栊”。

北京的冬天干燥而寒冷,而紫禁城宏大的建筑群则在凛冽的寒风中更加的冰冷。最冷的时候,气温可以达到-20度左右,可谓是滴水成冰。紫禁城里的金枝玉叶恐怕很适应北京冬季的寒流侵袭,因此,基础的取暖设施就是必要的。那么,皇宫里有哪些取暖设备? 一般来说,坐北朝南的宫殿不仅仅是有利于采光,同时也利于取暖。此外,宫墙厚实的墙壁和高大的屋顶也使得宫殿内的保暖效果增强了许多。当然,仅靠这些还远远不够,皇宫的室内取暖,还需要另外的一些设备以及措施。 一、 地炕火道 帝后居住的宫殿,都设有东西暖阁。在暖阁的窗户外檐下面挖有1.5米左右深的地洞,洞内砌有砖炉,或将正在燃烧的火炉子放进去。暖阁内的地面下砌有纵横交错的火道,洞内的火炉和地下的火道相通,可以使暖阁内的地面升温。每到冬季来临的时候,会有专门司炉的太监从坑洞中进入,将炉火点燃,炉内的热气顺着火道迅速进入室内,使整间屋子变得暖和。而这种设有火道的宫殿,在殿后必然会有用来排烟的烟囱。 二、 炉火取暖 清代的宫殿里还大量使用火炉。或称为火盆、熏笼。熏笼制作精美,用料考究,有景泰蓝的、铜镀金的,异常华美,弥足珍贵。熏笼形式各异,大小不等,大的重百余斤,小的却只有西瓜般大小,小巧而精致。皇室成员还有专门的手炉脚炉用来暖手暖脚。 熏笼、手炉及脚炉所用的燃料为木炭,是用涿州、通州、蓟州、易州及大兴等地的上好木材烧制而成的。做成炭以后,运到今西四东侧的红罗场,按尺寸截成小段,装入红色的圆形荆筐里,再送入宫内备用。故名“红罗炭”。此炭乌黑发亮,质地优良,燃烧持久、火力旺盛,并且无味无烟,可谓炭中上品。 皇室成员数量庞大,人数众多,所用的木炭数量也是相当惊人。乾隆年间,每个月皇太后的木炭供应为120斤,皇后为110斤,皇妃、贵妃、公主、皇子递减。而据《宛署杂记》记载,明代万历十八年,仅一次殿试就用木炭1000多斤。 清代,专门管理皇家薪炭的机构叫惜薪司,衙署设在西安门内。另外,宫内还有3个机构,分别是蓺火处、柴炭处和烧炕处。 蓺火处是专门负责安装火炉运送柴炭的部门。设八品首领太监两名,太监50名。 柴炭处是负责柴炭的存储及发放的部门。设有首领太监2名,太监25名。 烧炕处,顾名思义当然专门是为皇家从事烧炕的部门了。也是有首领太监2名,太监25名。此外,各个宫殿都配有专门负责烧火盆的烧火太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新航线开辟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紧密,清代宫廷的取暖设施也得到了相应的更新。康熙年间,玻璃传到了中国,于是玻璃代替了传统的窗户纸被安装在皇宫内的窗户上,在美观、透光性更强的同时,也一改窗纸漏风的缺陷,使宫殿内变得更加的暖和了。 而到了宣统皇帝的时候,在宫中裕隆太后居住的延禧宫中还安装了更加先进的现代化取暖设备——电暖炉。宣统二年六月,裕隆太后命总管太监小德张传其懿旨,令西苑电灯公所负责电暖炉的安装工作。西元电灯公所接旨后,便立即着手筹备。随后,在天津的西门子洋行定购了大大小小24太电暖炉机附属材料于同年十月运抵北京并进行安装、调试。由于电力不足,导致热力不够,起初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启动了应急锅炉,并且将各个宫殿的电灯轮流开闭同时还配以一台起到辅助作用的发电机,才是的效果有了明显的好转。经过多次调试,电暖炉终于调试安装完毕,付诸使用。但是却花费甚剧。购买设备即花去白银9000两,并且耗电量也很惊人,每月所用电费即达到1680两。
记得采纳啊

1、主要是地龙。在故宫主要寝宫的地砖下,筑有弯曲的通道,通道入口在室外,冬天在入口处的地下方坑内烧煤,上面用石盖盖上后,热气就能通过室内地下通道散出来了。
2、有些宫殿的寝宫还有火炕。
3、另外还可以加火盆(炭盆)
4、还有可以拿在手上的手炉、放在被子里的被炉等。
5、相关资料:
我国古代的建筑师们匠心独运,他们在建筑上采取了科学的设计办法,冬季为紫禁城“供暖”,才帮助“万岁爷”顺利过冬的。其具体做法,是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而且这种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宫殿内其它人睡觉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与“暖阁”使整个宫殿都感到温暖如春。就这样,既干净卫生又经济实惠地解决了紫禁城在寒冷冬季宫中的取暖问题。
明清两代的皇宫,冬季大多都是烧炭取暖。为此,宫里专门设置了负责冬季“供暖”事务的机构。如惜薪司,就是专管供应皇宫内薪炭的。明代时,这些机构的官员可以直达皇帝御前奏事,是比较有地位的,有着“近侍牌子”之称。清代时,皇宫内设有三个机构负责冬季“供暖”事务,连点火烧炕都有专人负责,专人管理。这三个机构的太监,冬季里的活儿可不轻松,就拿柴炭处管柴炭的存储和分发的太监来说,紫禁城内人数那么多,整个冬季所需木炭自然不少。有数据显示,清代乾隆年间,宫内每日供应木炭的标准是:皇太后一百二十斤,皇后一百一十斤,皇贵妃九十斤,贵妃七十五斤,公主三十斤,皇子二十斤,皇孙十斤。而且,为了不污染室内空气,柴炭处还得准备那种火力旺,耐烧且无烟无味的优质木炭。
乾隆皇帝在《冬夜偶成》一诗中,曾较为详细地记述了紫禁城冬季的“供暖”情况及其感受。诗曰:“人苦冬日短,我爱冬夜长。皓月悬长空,朔风瓢碎霜。垂帘在氍毹,红烛明涂堂。博山炷水沉,和以梅蕊香。敲诗不觉冷,漏永夜未央”。道光皇帝也曾有一首诗,详细描述了地炕结构。诗曰:“花砖细布擅奇功,暗热松针地底烘。静坐只疑春煦育,闲眠常觉体冲融。形参鸟道层层接,里悟羊肠面面通。荐以文茵饶雅趣,一堂暖气着帘栊”。


故宫为什么又叫紫禁城,多少个皇帝在故宫呆过
再就是皇城周围是戒备森严的,有着非常严格的宫禁的地方,不是那些普通老百姓可以随便靠近的,所以,紫宫也就是老百姓的禁城,合起来就是称之为紫禁城了。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

古代皇家以黄色为尊,为何故宫却叫紫禁城,这一名称从何而来?
故宫的瓦片是黄色的,黄色在古代象征着皇室。只有皇帝才能穿明黄色的衣服,如果有人不经允许而穿了黄色的衣服,可能会被认为有谋反的嫌疑。如果故宫的颜色来命名故宫可能叫红禁城或者黄禁城,但是古代的皇帝非要与众不同,取名紫禁城。因为皇帝都有想长生的梦,他们非常关注风水和天文,知道紫微星是天帝的...

故宫大家都知道,故宫为什么被称作“紫禁城”?
地上的皇帝自认为天子也就将自己的居所称之为紫宫。而之所以成为“禁城”是因为在古代皇宫是禁止平民百姓出入了,也就是所谓的“禁地”,再加上皇宫建造的仿佛一座城池,也就有了“紫禁城”的说法。

故宫为什么叫做紫禁城?
皇帝们为了凸显自己天子的地位,盖的房子也要像天上的紫微宫殿一样,历代皇帝都希望自己可以施政以德,八方来朝,达到永固江山,以维护长期统治的目的,所以叫做紫禁城。这座城还有着儒家理念,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也代表着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这是“紫”字的由来。除此外,还有人认为,古代紫...

中国北京故宫的未解之谜是什么?
一部《四库全书》的处所,为了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以水克火之意,文渊阁一反紫 禁城房屋多以奇数为间的惯例,采用了不讲对称的偶数——6间。但又为了布局上的美观,西头一间建造得格外小,似乎是半间房。故宫房屋到底有多少呢?据实地测量有8600余间。冷宫何处 来故宫参观的人,总要找找...

五代后周大将郭崇威简介
杨志道:“禁城之中,如何敢杀人?你不信时,取一只狗来,杀与你看。”牛二道:“你说杀人,不曾说杀狗。”杨志道:“你不买便罢,只管缠人做甚么!”牛二道:“你将来我看。”杨志道:“你只顾没了当!洒家又不是你撩拨的。”牛二道:“你敢杀我?”杨志道:“和你往日无冤,昔日无仇,一物不成,两物见在。没...

故宫为什么又叫紫禁城?
紫禁城”,故宫主要是明清时期皇帝们所居住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皇家宫殿,是皇家威严的象征,但故宫这个名字是我们现在所起的,在明清的时候并不是叫故宫,而是叫“紫禁城”。其实之所以叫做“紫禁城”还有一个原因,我们都知道古代是非常信奉风水的,而故宫的结构就是模仿天宫...

故宫又被称作叫紫禁城,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桃金娘绉是皇帝的名字,在三桓的中心,古代有“自卫中中”之称。由于皇帝是紫色的,所以他那天住的地方是紫色宫殿,各个年龄段的皇帝都希望他们住在紫宫里,希望他们能够以道德,入籍的四个方面和朝鲜的八个方面来统治自己,以实现维持长期统治地位的目标。紫禁城它是由明朝皇帝朱棣建造的,气势恢宏,设有...

故宫为什么叫紫禁城?
于是,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们,自然将其生活起居、统治施政之地,以“紫”冠之,围合而筑城。加上历代皇宫等级森严,以红墙围合隔离的皇宫,是寻常百姓甚至一般官吏难以接近的禁区,因此取“禁”字作为皇城的名称,还平添了威严权势之感,“紫禁城”也由此而来。紫禁城,是围合的终极形态 事实上,无论是星...

故宫的原名叫“紫禁城”,为什么当初要起这个名字?它有什么寓意?_百度...
皇帝的家门口四周戒备森严,平常百姓想串串门是不可能的,否则就是“犯禁”,就这样,皇宫成了一座禁城。“紫宫”加“禁城”合起来称作“紫禁城”。此外,整座皇城也是按照“紫微正中”的格局,把皇宫建在北京城的中心。宫中的太和殿居高临下,象征天的威严;乾清宫和坤宁宫两座帝后寝宫象征天地乾坤;...

安溪县19852911403: 冬天的紫禁城皇上妃子们靠什么取暖 -
淫骂盐酸: 我国古代的建筑师们匠心独运,他们在建筑上采取了科学的设计办法,冬季为紫禁城“供暖”,才帮助“万岁爷”顺利过冬的.其具体做法,是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而且这种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宫殿内其它人睡觉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与“暖阁”使整个宫殿都感到温暖如春.就这样,既干净卫生又经济实惠地解决了紫禁城在寒冷冬季宫中的取暖问题.

安溪县19852911403: 清朝的皇帝靠什么取暖,故宫里有没有火炕
淫骂盐酸: 【第一道防线——宫墙】 故宫内的建筑,通常以院落为单位.每个院落都会有单独的围墙.这一道又一道的围墙,既可用来防火,同时又可抵御冬天的寒风.此外,故宫内的大部分宫殿都是坐北朝南的,这种设计本身就有利于依靠自然日照取暖...

安溪县19852911403: 在古代的冬天,皇宫是怎么取暖的
淫骂盐酸: 北京的冬天是漫长的,一年内约有一百五十余天比较寒冷,最冷时可达摄氏零下二十度左右.冷天这么长,昔日的皇宫里是怎样取暖呢? 紫禁城内的宫殿建筑大都是座北朝南,这种建筑设计有利于依靠日照取暖.此外,无论正房、偏房都有厚厚...

安溪县19852911403: 冬天的北京皇宫用什么方法取暖啊!
淫骂盐酸: 紫禁城内的宫殿建筑大都是座北朝南,这种建筑设计有利于依靠日照取暖.此外,无论正房、偏房都有厚厚的墙壁和屋顶,十分保暖.再加上一道又一道高大的宫墙,也可以抵挡寒冬季节西北风的侵袭.当然,建筑上的设计仅能起到防守保暖的...

安溪县19852911403: 古代故宫的宫殿冬天是如何取暖保暖的?
淫骂盐酸: 在没有暖气的冬天,那些住着中国最豪华“别墅”的皇帝后妃们是怎么将自己裹的暖暖的呢?他们会不会被冻着呢?今天小君就给大家好好讲讲故宫里的“保暖”故事.“取暖神器之一—火盆” 在《甄嬛传》里咱们可以看到,冬天的故宫各个宫...

安溪县19852911403: 古代皇宫是怎么度过寒冷的冬天的?
淫骂盐酸: 古时皇宫内的取暖很讲究. 汉代出现了温室殿,殿内有各种防寒措施和设备,如用花椒和泥涂壁,因而叫“椒房殿”.汉高祖时,椒房殿是皇后的殿室,故“椒房”也成了皇后的代称. 明清的宫廷专门设置负责宫内取暖的机构,如惜薪司便是...

安溪县19852911403: 住在紫禁城里的皇帝皇后睡炕还是睡床? -
淫骂盐酸: 故宫没有烧火的东西,只用炭火盆取暖,所以只能睡床了.他们在关外的沈阳皇宫是睡火炕的.

安溪县19852911403: 古代皇宫怎样取暖
淫骂盐酸: 火盆、炭炉等是比较常用的取暖方式,用的炭火都是那种无烟的银炭为主 限于条件,皇宫无法用北方常用的火炕取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