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三篇

作者&投稿:花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 #三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 整理的《长春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长春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繁星》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并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2、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理解其看繁星的感受,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1、把课文读正确,了解读课文时还不太理解的词语。

  2、思考作者看了几次星,分别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

  3、了解巴金先生的生平,他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写的这篇文章?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我们今天学习哪篇课文?

  2、谁能把课题写出来?(指名写,写时强调该字笔画较多,要写紧凑)写得怎样?(简单评价)

  3、理解课题:“繁”是什么意思?(多)繁星呢?(许多的星星、数不清的星)

  4、简介背景:课文是谁写的?1927年的中国还很落后,一群有理想的热血青年,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相约去海外求学,其中就有巴金先生,在乘船去法国巴黎的旅途中,他写下了许多游记,《繁星》就是其中一篇。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导读:文中写了巴金先生几次看星,分别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在预习中你是不是把这些内容都找出来了?请同学们来交流你们的预习成果。

  2、指名学生说。

  3、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这篇课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还有别的分法吗?(提示:这是一篇游记,游记就是写在旅游的途中,今天我到哪儿了,看到什么玩了些什么?但这篇游记有些不太一样,谁看出来了?前两次并不是在他这次旅游途过过程中的事,而是——回忆。所以这篇文章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写回忆,一部分写现在)

  三、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看星的感受。

  1、直奔重点段,了解作者的感受:这三段中,大家觉得哪一段写得?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今在海上,是怎样的情景勾起了巴金先生对以往看星的回忆?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三段,一边读一边划,用横线划出巴金看到的星是什么样子的,用括号圈出他看到这样的星心中的感受是什么?并把你觉得重要的词语标上小黑点,想想它们的意思。

  2、学生按提示自学第三自然段。

  3、集体交流反馈:

  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1)这段话由几句话组成,我们一起来看第一句中的星是怎样的?指名读每一句,概括一下,第一句中的星是怎样的星?(理解“半明半昧”板书昧,问:昧是什么意思?半明半昧呢?这半明半昧的星是怎样装点在天空中的?理解“悬”)

  (2)再来看第二句,指名读,概括一下,这句中的星又是怎样的?(理解“摇摇欲坠”板书,问:坠是什么意思?欲是什么意思?整个词的意思就是——摇摇晃晃地快要掉下来)

  (3)第三句,指名读,概括讲这时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像是萤火虫在我周围飞舞,出示:飞舞)

  (4)指板书,联系“悬-摇摇欲坠-飞舞”你们看,星星在作者眼里发生了……变化,变得越来越……近,提问:星星为什么会跑到他的身边来飞舞?作者觉得星星像是萤火虫一样在身边飞舞,觉得和星星在一起,是星星从天上飞下来了,来到他身边,还是作者飞上天去了,来到群星中间?他已经把自己融入到星空里了,已经陶醉于星空之中了,他的身体上去了吗?不,是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上去了,他随着他的情感,随着他的想象来到了群星之间,陶醉其中,来,把这种情感读出来:读哪一句就要想象哪一句的内容,脑子中要出现与作者描写相同的情景。指两名学生读,齐读。

  4、体会作者的感受:他被看到的景象陶醉了,被大自然的美感受了,心里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

  (1)指名回答。(出示相关段落)

  (2)提问:这段话写出了作者的几点感受?指名回答。

  A、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体会柔和、静寂、梦幻的不同感觉,指导朗读)他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了他总的感受的?(触觉、听觉、幻觉)他把这几种感觉排列在一块儿写,突出表达了他此时内心总的感受,这样排在一起的写法,能给人带来丰富的内心体验,我们也来像这样写一写)仿写句子。(1我校的学生是……的,……的,……的。2上海这座城市是……的,……的,……的。)

  B、这是作者此时总的感受,而更具体更细腻的是他后面说的两点感受,一个是……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对我小声说话。他把这些星星都当作他的什么人了?(朋友)好友之间会谈些什么话?(星星知我心)还有一个感受……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睡在母亲的怀里会觉得(幸福温暖)这两种感觉该怎么读?

  5、与前两次比较看到的星星有何不同。

  (1)这是作者如今在海上的舱面上所看到的星以及他看到星时内心的感受,那么他之前在家乡和在南京看到的星是什么样子,内心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用横线划出作者看到的星星的样子,用括号圈出看到这样的星时内心的感受,把关键的词语标上小黑点。

  (2)交流反馈:以前在家乡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样子?(密密麻麻)三年前在南京呢?(星群密布)它们有区别吗?(密密麻麻是满天的星星,看起来没有秩序,星群密布虽然还是满天的星星,没有改变,但是在作者的眼里已经把它们看成一群一群,一组一组的呢?为什么他会组合这些星星了?看书回答。

  (3)他认识了许多星星,再看看星星就不是密密麻麻的一片了,看,这几颗星组成了(师画北斗七星)……现在,他能把星星组合起来了,这时候就是他说的……星群密布。

  (4)那么,前两次看到“密密麻麻”、“星群密布”的星空时,他分别有什么样的感受?指名学生回答。(一是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一是仿佛在和朋友谈话。)相机出示三次的感受,这三次感受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它们是一样的吗?(提示: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看到同一景物时,他的感受会是一样的吗?)

  (5)学生自主感悟后,与周围的学生交流交流。

  (6)集体交流反馈。

  四、根据课文线索归纳主要内容

  师: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一一展开的,这三次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看到的星,以及由此产生的感受,就是这篇文章的线索,请你根据这线索,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指两名学生归纳)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2.长春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火烧云》

  一、教材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课文先讲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接着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最后讲火烧云下去了。用词准确,描写生动逼真,想象丰富是本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色之美;二是学习课文中的生动词句,了解作者丰富的想象,积累好词佳句。

  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是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能正确读写“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必须、揉眼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三、教学建议

  1、本课讲到的各种云的颜色很多,课前要求学生在早晨或傍晚,是有朝霞或晚霞时,观察云彩的各种颜色和变化,或者收集有关云彩的图片和描写云彩的好词佳句。

  2、指导学生通读全文,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读准翘舌音:“烧、寿、镇”;后鼻音:“盈、恍、猛”等。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

  3、再读课文,可以是自己读,也可以是小组同学一起读,读后思考讨论:课文哪些部分是讲霞光的,哪些部分是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找出认为写得美的句子来读一读,初步了解火烧云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状。

  4、本课描写火烧云色彩、形状变化的语句,用词十分准确,写得十分生动、形象,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体会意思。例如:

  (1)“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极多”说明火烧云的多种颜色,“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不仅突出颜色多,而且强调变化快。

  (2)“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把火烧云想象成了动物,突出了火烧云变化的有趣。“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表明了火烧云形状在不断地、快速地变化着,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要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火烧云颜色、形状极多,变化极快的特点。

  5、作者是抓住火烧云的颜色、形状极多、变化极快这两个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火烧云的。教学时,可以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去品味霞光、火烧云的好看有趣。然后互相交流,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也喜欢自己选择的部分。还可以说自己观察到的或展示根据课文的描写自己画的火烧云,进一步丰富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

  6、加强朗读和背诵的指导。

  (1)课文用词准确,描写生动、有趣。朗读时,可让学生抓住生动准确的词语,边读边想象火烧云变化莫测的有趣景象,把火烧云变化之快,形状之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背诵是积累的一种好办法。指导背诵,要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和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2~6自然段要了解记叙的顺序:先写颜色的变化,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些重点词语来练习背;再写形状的变化,先是变成马,接着写马的样子、变化;再变成“狗”,“狮子”……让学生按着这样的顺序来练习背诵。

  7、积累运用。通过朗读、观察,在对本课内容了解并能背诵的基础上,摘抄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再让学生交流,互相说说摘抄了哪些句子,为什么认为这些句子是最美的。加深理解和体会。

  8、识字写字。本课生字比较多,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分析,识记字形,练习把字写好。对学生较难写好的字,如“盈、蹲、揉、喂、跪”等要作适当指导。“盈”字提醒学生,“”在字中的位置和大小;“蹲、揉、喂、跪”均是左窄右宽的字,要指导写好右半部分。

3.长春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市中弹琴》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习多音字“弹”。通过多种方法认识并积累词语,如:琵琶、辜负、弹奏、知音、比肩接踵、纷至沓来、清微淡远、平淡无奇、喜出望外、操琴弄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插图、想象、朗读等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中知音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插图、查资料等方式,把握课文内容。

  2、理解文中“知音”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字卡、词卡、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看题目“市中弹琴”,什么叫“市中弹琴”?“市”是什么意思?“市”指的是集市、市场。“市中弹琴”意思就是在集市里弹琴。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在书中圈画生字。

  3、集中识字,采用学生自学、小组内识字、全班交流、教师检测的方式,重点强调“奏”字读音,理解“辜负”的意思。

  4、学习理解重点词语“比肩接踵、纷至沓来、清微流远、平淡无奇、喜出望外、操琴弄弦”。

  5、熟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教师指导

  三、再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读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说。好,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自己在文中找一找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有个琴师在集市中弹琴,刚开始人们以为弹奏的是琵琶、三弦之类的乐器,来听的人特别多,这是故事的起因-(板书)琴声清微淡远,可是人们觉得平淡,都不喜欢,慢慢地都走了,只剩一个人没走,这是故事的经过-(板书)

  琴师以为遇到了知音,没有枉费他辛苦地弹奏,但是那个人说如果不是等着把放琴的桌子搬回家去,他早就离开了。这是故事的结果-(板书)。

  四、指导书写

  指导学生书写“弹、纷、淡、微、类、意、离”。在书写前仔细观察,教师先范写,然后让学生书空,再让学生练习书写,重点指导“微、离”。最后在班级进行展评。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8个生字,还写了7个字,收获真多,大家学得非常认真我们再次读课文,说说你有没有什么疑问。这些疑问说明同学们认真思考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去解决我们的疑问。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七、板书设计

  市中弹琴

  奏类逐辜负意搁搬

  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检测读文情况,多种方式读课文。

  3、复述,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读文,回顾一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提出你感兴趣或者不懂的问题。

  (1)起初,听的人比肩接踵,纷至沓来,来听的人特别多,为什么呢?(集市中的人们以为弹的是琵琶、三弦之类的乐器,那个时候比较盛行,所以纷纷赶去听。)

  (2)但是听了一会儿,人们就都不喜欢,慢慢都走了,是因为弹得不好听吗?

  (不是,因为琴声清微淡远,但是人们觉得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意境深远,人们听不懂,所以不喜欢听,不会欣赏。)

  (3)人们慢慢地都离开了,最后,只有一个人没走,是因为觉得琴声好听留下欣赏吗?这个人是他的知音吗?(如果不是因为等着把放琴的桌子搬回家去他早就离开了,并不是因为欣赏琴声才留下的,所以并不是他的知音。)

  (4)“不辜负操琴弄弦之意”是什么意思?(他认为遇到了知音,没有枉费他辛苦地弹奏的心意。)

  3、欣赏课文中的图片,读图上的诗句“世人不识阳春雪,佳句弹与何人听。

  说说你对”知音“的理解。

  诗句的意思是世上的一般人都不懂欣赏淡泊深远的艺术作品,这么好的音乐弹给谁来听呢

  “知音”这个词的来历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这个词来源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相传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弹琴是因为再没有知音的人。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直至今天,人们还常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后来也用知音称知己,指能赏识自己的人。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回顾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深入课文理解内容,并理解了“知音”的含义,相信你们一定有很多自己的思考收获,也希望你们能遇到自己的知音。

  四、拓展

  课后尝试读读《市中弹琴》原文

  五、布置作业

  1、理解、积累课后词语

  2、积累背诵《池窗》。

  六、板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有哪些?
《古诗三首》三年级上册山行《山行唐 ·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赏析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

小学三年级上册的古诗有哪些?
2、《论语十则》。其记载了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为儒家经典著作。3、《古代诗歌四首》。分别为:《观沧海》、《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和《钱塘湖春行》。4、《山市》。山市指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因出现在山上,所以...

小学三年级上册的古诗有哪些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有:《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小儿垂钓》、《山行》、《赠刘景文》、《望洞庭》。1、《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

春天来了作文300字小学三年级上册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河水演奏着美妙的音乐,鸟儿欢乐地歌唱,春天来了,又有许多美丽的景色可欣赏。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春天来了作文300字小学三年级上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篇一:春天来了作文300字小学三年级上册 “春天来啦!春天来啦!”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天,春姑娘终于...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春天的小兴安岭给我了一个什么印象?
给我留下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小兴安岭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溪里涨满了春水。一根根...

小学三年级上册所有古诗内容??
山 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小学一年级】 上册:《静夜思》李白 静夜思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举 头 望 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 春 晓 (孟 浩 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夜 来 风 雨 声, 花...

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简介怎么写
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简介如下:《大自然的声音》是小学三年级上册中的科学教材内容之一,主要介绍了大自然的动物和自然界中的声音,让孩子们了解并观察自然界中的声音现象,感知大自然的美妙之处,培养孩子们敏锐的感觉和观察能力,并引导孩子们爱护自然。本章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大自然和动物的声音:...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去年的树》教案三篇
三、研读对话,体会小鸟的真情1.师:让我们走进第一幅图画——鸟与树的图片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师相机引导生读出树与鸟形影不离的语气。2.读出鸟与树分别时的话:“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蒲公英》教案
【 #三年级# 导语】《蒲公英》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蒲公英的种子生根发芽的故事,其中两颗种子不听太阳公公的劝告,执意要落到沙漠和湖面,导致了干死和淹死的结果,教育学生要听别人的劝告,不要一意孤行,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以下是 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蒲公英》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风筝这篇课文写了我童年时和伙伴们一起什么情景...
求小学三年级上风筝全文 风筝》原文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

江口县18923396057: 三年级语文魅力的小兴安岭教案 -
稻别乖孩:[答案] 一、 说教材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是人教版第五册第23篇课文,这篇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三、说教学设计意图 1、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在“...

江口县18923396057: 长春版人教三年级上下册古诗 -
稻别乖孩: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本中的古诗1、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3、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4、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6、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江口县18923396057: 3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学计划 -
稻别乖孩: 人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材分析. 1.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

江口县18923396057: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稻别乖孩: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丰收的快乐.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心中的秋天.本组由四篇课文组成.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从...

江口县18923396057: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上那篇课文比较好? -
稻别乖孩: 爬天都峰 赵州桥 美丽的小兴安岭 这些好讲而且课件,实录都好找

江口县18923396057: 小学三年级11课”秋天的雨”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秋天的雨的 -
稻别乖孩: 《秋天的雨》从秋天的颜色,秋天的气味,还有秋天小动物们和植物如何准备过冬这三个方面来描写的. 《秋天的雨》为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6课的课文 ,作者是陶金鸿 ,朗读人是张蕾 .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

江口县18923396057: 在教学方式方面,人教版教材是给出一个乙醇的反应,然后分析断键部位...
稻别乖孩:[答案] ·语文A版四上《寓言二则》之《揠苗助长》教案 语文A版四上《寓言二则》之《揠苗助长》教案 教学设计思想:寓言《揠苗助长》是一篇讲读课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上》.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了学习让学生...

江口县18923396057: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怎样能教好?要注意什么? -
稻别乖孩: 一课时要好点(这是经验~~~),需要注意的有孩子们对常用词的掌握程度,词汇量一定要大(不是只有英语才讲究词汇量),写的句子要保证通顺率在85%以上,这样才能为以后写得出好作文打下基础(经验啊~~~~~).三年级是学生们写作文的开始,所以作业可以给学生一个场景或一个物体让他们从写小片段逐渐到一篇300字的作文(最好从描写物体开始,加强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写片段时可天天布置作业,写完整的作文时最好一星期布置两次~~还有什么不清楚随时问我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