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四大天王

作者&投稿:璩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香港四大天王是怎么来的~

2005年岁末,香港艺人收入榜“四大天王”同时进入前10名,诸多媒体用“四大天王神话再现”来渲染,似乎14年前风行东南亚的“四大天王”终于“日薄西山”,有了点起色都能成为报刊头条。话说回来,即使是这14年间,传媒圈、娱乐圈无论如何鼓噪“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这四人的地位都能恒久不变,直到这四人日渐衰老,这些所谓的接班人仍旧默守在历史的角落。在“四大天王”最红火的年代,他们几乎就是整个香港娱乐圈,虽然4人都在多栖发展,但各自竞争最多的地方还是在音乐上,每年香港四大音乐颁奖礼期间,不仅4人明争暗斗、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横飞,1994年周星驰在《破坏之王》中扮演张学友的歌迷,影片中某黎明迷在张学友演唱会门口叫嚣“我爱黎明!”结果遭学友迷群殴,便是当时歌迷争斗的最好写照。 事实上,早在“四大天王”时代到来之前,张国荣和谭咏麟就制造过两大天王火并的时代,再往前则是许冠杰和罗文。香港音乐界资深人士向本报回忆到,大概在1990到1991年年间,谭咏麟和张国荣均宣布退出四大音乐颁奖礼,习惯制造“争斗”的香港媒体都在作出各种预侧,接班人是谁?1990年刘德华、张学友、李克勤在角逐中占得先机,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红使他与张学友、刘德华一起在年终的颁奖典礼上风光无限,三人被称为“三剑客”。但这个称号产生不到半年便告夭折,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抢到歌坛最前列的位置,此时香港发行量最大的《东方日报》便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册封4人,风行15年之久. 时间拨转到1995年,四大天王正是红透半边天之时,那一年罗志祥在台湾“四大天王”模仿大赛中获得第一名〈模仿郭富城〉,第2年他和欧汉声、陈显政、陈中威组成了“四大天王”,即使这支团体仅以模仿为目标,也借着“四大天王”的威风红火了4年出版了4张专辑。但就在1998年小猪罗志祥所在的“四大天王”解散,香港原版“四大天王”随着各自水平差异变大,四人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下坡路不可避免走了起来。 1999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娱乐工业迅速滑落,粤语歌坛更是一蹶不振,四大天王同台的机会越来越少。1999年底,黎明宣布退出一切音乐颁奖礼,接着张学友也宣布退出,这似乎也宣告着“四大天王”开始“瓦解”。2003年4月4日,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在张国荣自杀后4天举行,会上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一席黑衣合唱《当年情》,不仅是对张国荣的哀悼,似乎更是对香港娱乐圈当年辉煌的怀念。 有人说,“四大天王”是香港娱乐圈团结的一种象征,1994年“摇滚新势力”在香港红馆演出之前,何勇在北京接受访问时说“四大天王”中张学友还行,其他3个都是小丑。 这话一说出来在香港引起轩然大波,很多媒体和艺人都严词批判他,梅艳芳当时就出来说不能这样讲这些艺人,“中国火”演出的很多海报、地铁广告都被石头砸碎,后来何勇在香港发布会上只好解释,香港这个繁华的地方需要“四大天王”才将事情平息。 有人说,“四大天王”是香港娱乐圈垄断的一种标志,无数个明星被封为“四小天王”或“第五天王”,但这些小天王无一例外被“四大天王”给湮没,“四大天王”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香港娱乐圈垄断时代的产物,它的垄断也是香港娱乐圈黄金时代的象征,空前绝后,遗憾的是“四大天王”的没落刚好映照着粤语歌坛的衰落。 15年,蓦然回首…… “四大天王”中,刘德华是成名最早的一位,1981年毕业于无线艺人第10届艺人训练班,1982年他便演出了第一部电影《彩云曲》,同年因演出许鞍华的《投奔怒海》开始崭露头角。1983年在“永恒唱片”他有了自己第一首歌———电视剧《神雕大侠》主题曲,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的名字开始被香港乐坛熟知。严格来说,刘德华的声线并不是很占优势,但是总是能找到适合自己唱的歌,无论是粤语还是国语。从《我和我追逐的梦》到《来生缘》,从《谢谢你的爱》到《真情难收》,一首一首刘式情歌已经成为了当年港式情歌的代名词。因此在谈到“四大天王”这个话题时,他曾对媒体说“其实我出道都比他们几个早,严格说来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出道早,并不是刘德华区别于其他3人最大不同,关键的是在所有人心目中,刘德华是成功艺人的完美典范,他劳动模范一般的工作狂精神,让同行和媒体都赞叹不已。2000年刘德华投资拍了自己从艺以来的第100部电影《阿虎》,堪称老而弥坚。除此之外,他多能多专的均衡发展也是4个人中人气保持最好的,即使从2000年获得第一个金像奖影帝后,他在电影方面开始投入较多的精力,但音乐方面依旧保持高产,虽然陈耀川为他打造的大路化的情歌失去了最广阔的市场,但仍然有不少追随者。 2005年底,刘德华受邀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大会”,会后接受本报采访时他说自己最在乎的还是电影,他想成为“中国演员”而不仅仅是香港演员。他的这种热爱有时也会惹来争议,2005年10月刘德华发出号召,要联手五位影帝合力拍片,以拯救香港电影的颓势,结果招致一场激烈的口水战。 从刘德华的角度来看,“五影帝拍片”只不过是他为了拯救香港电影业的单纯思路,无论“华仔”能不能拯救电影市场,刘德华都是最有权利挺身而出的那个人,只因为他多年来一直坚守香港电影的阵脚。香港导演陈可辛评价说:“在将来,谁提到香港的电影史,都会提到刘德华。”直到如今似乎也是最在乎“天”字的一位,创建的演艺公司叫“天中”,成立的电影公司叫“天幕”,在“四大天王”影响日渐下落时,刘德华接受采访时,仍称“四大天王”没有过时,年轻一代和老一代的明星是不同的,年轻人身上有很多不可取代的东西,比如说新音乐,值得我们学习。 “四大天王”中,郭富城的成名道路最为漫长。1984年19岁的郭富城考入无线电视台的舞蹈训练班,1987年转入无线艺训班,期间演过数部电视剧,但大多为龙套角色。直到1990年,出走台湾的郭富城拍了一支电单车的广告,没想到这则广告竟改变了郭富城的一生。他那俊朗的外形、湿漉漉的头发、带电的眼神开始让台湾少女着迷,随后灌录了三张国语大碟,其中一曲《对你爱不完》红遍两岸三地。 1991年郭富城以歌星的身份“杀”回香江,随即推出粤语大碟,1992年册封“四大天王”,奉陪末座,成名时已28岁,后来,郭富城开始尝试多方面发展,拍了王晶的电影《街头霸王》,演了电视剧《烈火狂奔》,也遇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经纪人、填词人小美。 虽然郭富城舞蹈技能不俗,但令他最羞涩的就是音乐,舞曲风格似乎也成了他撇不开的拐杖,“以舞会友”成了方便快捷取悦歌迷的套路。成为百事可乐代言人后,郭富城逐渐往扮相新奇大胆、歌曲风格多样的前卫路子上走。但郭富城的本性并不是一个前卫的人,所以只好在形象上动脑筋,幸好他每一次形象的改变似乎都能影响潮流,从最开始的“四六分头”、到接拍百事可乐后的“火箭头”,郭富城在“四大天王”中,更多地用自己的外形来干预时尚。可以说郭富城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广告是分不开的。从他出道至今,每时每刻都有广告围绕着他,先不说让他一夜成名的电单车广告,1998年初当上的“百事巨星”甚至是其从艺生涯的转折点.2005年郭富城终获台湾金马影帝,是“四大天王”中第三个获得此殊荣的。2006年郭富城又因电影"父子"蝉联台湾金马影帝. 去年年底,歌坛常青树张学友忙碌异常。除了自己已经巡演一年的音乐剧《雪狼湖》在北京作收尾演出之外,他参演的电影《如果·爱》也作为贺岁影片加入年底票房大战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面对“四大天王再次发力”的局面,张学友无奈地笑着说:“怎么还在叫我‘四大天王’,没有办法,他们始终爱叫这个。‘四大天王’的说法早就觉得过时了,这种说法已经被大家叫了十几年,现在四个人各自的发展都很精彩,连碰面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四大天王’的说法已经应该‘废掉’了。这个称号只是代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它,并不代表现在。虽然我对现在这个称号,已没什么感觉了,但是我并不唾弃它,因为它曾经给我带来很多东西。”谈起这个称号所代表的意义,张学友说:“我觉得‘四大天王’代表的是上世纪90年代,现在的乐坛已经很不一样了,有了新的状况。‘四大天王’只代表那个年代。现在的乐坛新人辈出,相对而言,给予歌手的压力也会更大。这种事情很正常,以前也会有。他们(歌迷)越喜欢你,对于你的要求就会越高,还会把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加到你的身上来。不过,我觉得作为歌手最重要的还是做自己的音乐。如果市场不喜欢你,那么你能改就改,不能改也没有办法。 我很希望自己能作一个见证:作为一名真正喜爱音乐的歌手是如何走完他一生的。每个人走完自己生命旅程的方式都不同,如果你喜欢唱歌的话,能唱到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发展,现在谁也说不好,我只想努力地唱下去,用自己的演艺生涯见证一次歌手从进入演艺圈到结束舞台生涯的过程,所以对于(四大天王)这种称号,我现在已经无所谓了,只要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足够。” 只有怀念,没有留恋 1999年,张学友、黎明先后宣布退出“四大天王”的称号。同时也不再参与香港乐坛的奖项角逐。两人的退出可以看作是“四大天王时代”的正式结束。 对于那段“天王时光”,张学友并不留恋:“有人可能觉得我们四个人那个时候非常风光,现在我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怀念那段时光,可事实上我一点都不留恋。但不留恋并不代表我排斥那个阶段。我很高兴我经过那个时间,常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是,我是既得利益者。在香港乐坛,我刚刚经历了它从起步到顶峰再到现在的没落的整个过程,我是这样走过来的。这十几年,我刚好在里面,而且我走在最前面,现在整个市场改变了,我还是觉得要是我可以的话,找到一些新的出路也好,或是,一些新的环境也好,让它可以有一个重生的机会。 现在的香港乐坛大家都看得到,除了娱乐方式的增多,网络下载和盗版的冲击之外,音乐的周边其他环境也不是原来那么好了。比如原来媒体大家其实是合作的,一起把一些有前途的新人推出来,但现在变成了竞争,大家都搞颁奖礼,你捧这个人,那我就挺那个。缺少了一个集体的力量。所以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很难再现当年我们的那样一种情况。 所以我很不喜欢香港的颁奖的方式,最后决定退出。 其实现在的颁奖礼里面,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在里面。比如说要平衡唱片公司的利益等等,变得没有那么单纯。” 时代不同,竞争不在 到了今天,四人各自的发展越来越不同,“四大天王”的称号似乎确实越来越遥远了。“当时我说退出颁奖礼和(四大天王)这个称号,我并不是说我要不做‘四大天王’,做不做也不是我自己可以决定的。我本来就没有说我是(“天王”),然后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的,它什么时候走我也没办法决定,它继续下去也好,结束也好,我觉得这个都不由我决定。那个时候大概是有人问我,我是觉得‘四大天王’这个名字其实现在好像已经不存在了,是因为大家发展都不一样了,大家同时间出现的机会也很少,跟当时不一样。当时大家都很激烈地在同一个场合里竞争,哦,大家在讲(“四大天王”),我觉得我了解。那现在大家拍戏的拍戏,唱歌的唱歌,不唱歌的不唱歌,所以就都不一样了,那个竞争也没有了,所以那个名字也不存在了。” 近些年,黎明工作量锐减,转型开始做了娱乐公司老板。因此近年的工作安排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接。黎明似乎是四大天王里面最排斥这个称号的。在接受采访时,他基本上对关于“四大天王”的问题不作太多回应。“四大天王作为一个名称,会永远存在。但我觉得它是用来开玩笑,用来挖苦人,用来玩耍的。 天王的名称对我黎明来讲是没有作用的,你可以查我的记录,从第一天有四大天王这个名称,我从来没有用过。到任何一个地方做宣传,别人叫黎明我最开心,叫天王最难受! 这只是媒体为了炒作而起的一个名称,与我有什么关系?现在又是什么小天王、小天后,这是没什么用的。”但作为当年“四大天王”这个称号的受益者,黎明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公众对他的“天王”印象。 谈起这些,黎明觉得颇为无奈。“或许从包装和宣传上讲,这样的称号不单单对于我们四个人,也对于整个香港乐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长达10年的时间我们四个人包揽了大部分的奖项,也造成了一些不太好的后果。比如那个时代一些其他的优秀男歌手会因此感到压力很大。香港的乐坛也因此失去了一些可能性。现在过去了这么久,不少新的歌手冒了出来,我觉得我们其实已经获得了很多的利益,没有必要再在那些所谓的颁奖礼上分猪肉。不如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所以后来我决定退出颁奖礼。 因为四大天王留给香港歌坛的印记过于深刻,不少年轻歌手出道之后都比较刻意的避免被人称作所谓天王接班人,陈奕迅还曾公开说不买黎明的唱片。对于后辈歌手对于自己的看法,黎明的表现很大度:“尊重分两种:一种是内心真正尊重,一种是表面尊重。同一个人,某些人可能认为很需要尊重,而另外一些人可能认为完全没必要。生活在现在这种自由的社会,人们都只会尊重实力。”也正因此,黎明这些年的工作重心已经从个人发展转移到了公司运作方面。“我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知名度,所以根本没有必要乱接工作勉强自己来做。我多拍几部影片、钱赚多赚少都不是问题,但用压榨自己的方式去拍,只会让自己死得更快些。 人生要走很长的路,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工作既令我有满足感又令我失落,但男人必须把精力放在事业中。像周润发和成龙大哥,他们都是我的前辈,每天面对不同的环境在拼搏,我也应该向他们那样努力。

 在张国荣、林子祥、梅艳芳退出乐坛之后,香港乐坛突然发现自己进入
  了一个无巨星的时代。1990年刘德华、张学友、李克勤在角逐中占得先机,
  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红使他与张学友、刘德华一起在年终的颁奖典礼上风
  光无限,三人被称为“三剑客”。但这个称号产生不到半年便告夭折,1992
  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抢到歌坛最前列的位置,一家媒体戏诌式地
  将这四人比作神话传说中的四大天王,没想就此广泛传开,“四大天王”正
  式确立。这意味着这四个人已被公认为香港歌坛新的领班人,在一定程度上
  剥夺了其它歌手再度加入战团的机会。
  四大天王在整个九十年代在香港歌坛的地位牢不可破,他们推出专辑总
  能轻松地卖个满堂红,他们推出的歌曲总能轻易打上排行榜榜首,他们瓜分
  了九十年代香港各大乐坛颁奖典礼绝大部分的大奖,而他们也总是轻易地击
  败一批批的挑战者从而更进一步地奠定自己的位置。可以说,九十年代是四
  大天王的年代,但在九十年代后期由于大势影响,他们的歌曲质量都不同程
  度地有所下降,显示出一些疲态。1999年底黎明在成绩斐然之时突然宣布退
  出一切乐坛颁奖,随后张学友也表示附和。这可以看作是四大天王时代的结
  束,后四大天王时代正式开始。
  
  张学友 在四大天王中,张学友是第一个在歌坛站稳脚跟的。早于
  1985年谭、张争夺最为火热之时,张学友甫出道便凭首张大碟《smile》 青
  云直上,成为万众瞩目的新星,主打歌《情已逝》打入当年十大。早年多首
  深情款款的情歌如《遥远的她》、《smile again玛利亚》、《轻抚你的脸》
  、《amour》、《月半弯》、《蓝雨》、《linda》、《夕阳醉了》等使他成
  为名扬一时的“情歌王子”,其中87年的《太阳星辰》更是一举夺得年度十
  大中文金曲第一名。1991年他的《每天爱你多一些》盘踞十来周排行榜冠军
  ,1992年的大碟《真情流露》狂卖八白金,牢牢地确立了他在香港歌坛的地
  位。张学友唱歌非常投入,这使他的作品总能感人,他的唱功在四大天王中
  也是首屈一指的。与三位著名的“靓仔”齐名,外表略逊一筹的张学友用实
  力说话。与其他三位天王拥有的数以万计的忠心歌迷相比,张学友虽然专一
  地痴迷于他的歌迷不多,但他拥有更为广泛的听众。九十年代学友的歌路没
  有太大的变化,代表作如《分手总要在雨天》、《还是觉得你最好》、《只
  想一生跟你走》、《我等到花儿也谢了》、《离开以后》、《不老的传说》
  等都是悱恻缠绵的情歌。在刘德华成功之后,张学友重新进军国语歌,结果
  也大获成功,《吻别》、《祝福》等是其代表作。张学友在电影方面也成绩
  不俗,获取过两次最佳男配角和影帝提名。1999年学友继成龙之后也获得世
  界杰出青年荣誉,这是对他十多年在歌坛、影坛的惊人成绩最好的褒奖。同
  年,张学友经过两年的淡出“缓冲期”之后,作出了与黎明一样的决定:退
  出乐坛颁奖典礼!显然这时去享受小两口的甜蜜生活是令人羡慕,学友也该
  休息休息了。
  
  刘德华 在张学友推出他的首张专辑的同时,刘德华也以当红电视
  明星身份推出他在歌坛的处女作《只知道此刻爱你》,但反应平淡。随后的
  几年里,刘德华一直也在歌坛努力奋斗,推出过如《情感的禁区》、《回到
  你身边》、《我恨我痴心》、《共你伤心过》等很不错的歌,但一直没有得
  到公众的承认。直到张国荣等引退后的1990年,正在影坛红得发紫的华仔凭
  当年两张专辑《可不可以》、《再会了》的出色表现火速窜红,一举摘走当
  年最受欢迎男歌手大奖。在九十年代上半期,刘德华在香港歌坛的地位不可
  撼动,期间如《一起走过的日子》、《爱不完》、《长夜多浪漫》、《真我
  的风采》、《谢谢你的爱》、《谁人知》等都是香港乐坛非常经典的名曲。
  九十年代后期华仔的粤语歌质量有所下降,主要作品有《情未鸟》、《你是
  我的女人》。刘德华是香港歌手成功打入国语歌市场的第一人,他的国语歌
  代表作《如果你是我的传说》、《我和我追逐的梦》、《忘情水》、《真永
  远》、《相思成灾》、《中国人》、《孤星泪》、《笨小孩》等名曲在华人
  的地方随处都可以听到。从1990年起他十年来一直垄断着台湾十大最受欢迎
  歌手第一名的奖项,在台湾、在中国大陆、在东南亚,他地位之祟高甚至超
  过其大本营香港。之前香港的一流歌星如谭咏麟、张国荣、张学友、梅艳芳
  等都推出过国语唱片,不过基本上都反应平平。香港歌手唱国语歌且取得如
  此辉煌的成功是从刘德华开始的,此后几乎所有的香港歌手都在国语歌方面
  取得一定的成功。刘德华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在香港艺坛有口皆碑,这是他持
  续20年一直是香港艺坛最耀眼人物之一的最主要原因,是后晋艺员的瞻仰的
  榜样。现在刘德华仍然是香港艺坛不可或缺的一员。
  
  黎明 歌唱大赛出身的黎明在艺坛的第一步却是从拍电视剧开始的。
  几年的沉寂后,1990和1991年他担纲的两部重头戏《人在边缘》和《今生无
  悔》反响强烈,黎明以带点叛逆的酷哥形象迅速成为万千少女醉心的偶像。
  同期他正式步入歌坛,《相逢在雨中》、《如果这是情》、《人在边缘》、
  《对不起我爱你》、《今夜你会不会来》等歌很快走红。尤其1991年他的第
  三张专辑《是爱是缘》获全年最佳销量,使黎明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艺人之
  一。黎明是偶像派歌星的代表人物,这类歌星的特征是唱功虽然不是十分突
  出,但外表过人,拥有大量非常忠心的歌迷。因此黎明遭到的喝采声与嘘声
  一样的多,1991年他一次演唱代表作《对不起我爱你》时不慎走音更是给扣
  上“走慢音”的帽子。不可否认黎明的唱功比之张学友是颇有不足,但他成
  名十年来他的进步却是非常惊人的。黎明的歌坛生涯以《那有一天不想你》
  为界可划为明显不同的两段。早期他基本以纯情少男形象出现,代表作还有
  《夏日倾情》、《我的亲爱》、《我爱ichi ban》、《深秋的黎明》等;而
  后期的歌路大为开阔,形象开始多变起来。1994年他与和记新干线合作的广
  告歌《那有一天不想你》取得超乎想象的成功,于是直到现在黎明每推出的
  新歌几乎都是广告歌,带动了歌星拍广告的狂潮。从1994年到1999年他最后
  一次出席乐坛颁奖礼,除95年的《一生最爱就是你》外,和记新干线的广告
  歌《那有一天不想你》、《情深说话未曾讲》、《只要为我爱一天》、《我
  这样爱你》包办了当年度各颁奖典礼大部分的年度最佳歌曲奖,即使最弱的
  《一生最爱就是你》也入选了年度十大金曲。99年正当黎明表现极其出色,
  明显超出其他歌手之时,他突然宣布退出一切歌坛颁奖典礼,希望以此避开
  压力和恶性的竞争。但在黎明的身边新闻又怎么可能间断呢?
  
  郭富城 1992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加入上年“三剑客”的行
  列,与上三人合称四大天王。与刘德华一样也是艺员训练班出身的郭富城早
  年曾是无线电视台力捧的“十小龙”之一,但电视剧走红的年代早已过去,
  电视台的重头戏都给梁朝伟、黄日华、万梓良等占据,十人没有表现的机会
  ,一直默默无闻。1990年郭富城偶然赴台湾拍摄一个电单车广告,不料歪打
  正着,赢得一片采声。华星唱片公司见机与其签约,推出了三张国语专辑,
  《对你爱不完》、《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我想偷偷对你说我爱你》
  、《tell me why》等歌在台湾红极一时。于是1992年初郭富城回港推出一
  张精选大碟《请把我的情感带回家》,结果这张唱片形成抢购热潮,郭富城
  人气急升,挤进“天王”行列。郭富城与黎明一样给钉死在“偶像派”的板
  子上,尤其早期由于半路出家,唱功不太成熟,被嘲为“鸭母声”。但成名
  后他在唱歌方面的进步一年一个台阶,实力大为增强。在90年度上半期,城
  城一直是名附其实的“第四天王”,排名一直在其他三位后面。但在95、96
  年其他三位天王显示出一些疲态之时,郭富城奋起直追,直至97年从黎明手
  中抢得最受欢迎男歌手之位,四大天王第一次真正平起平坐。伴舞出身的郭
  富城的舞技明显高于其他三位天王,这使他的代表歌曲以快歌为主。《第四
  晚心情》、《狂野之城》、《铁幕诱惑》、《纯真传说》、《最激帝国》、
  《唱这歌》等造型各异的劲歌热舞是城城得到今日地位最大本钱,而他的一
  些出色的慢歌也别具韵味,其中佼佼者有《我为何让你走》、《没有你的爱
  》、《望乡》、《风里密码》、《爱的呼唤》等。
  

四大天王指中国香港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在歌坛的四位重要人物,他们是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他们以各自非凡的魅力在华语歌唱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命名过程】 1990年代初,随着谭咏麟的淡出香港乐坛和张国荣的全面退出,香港乐坛出现了一条明显的“分水线”,用了几年的磨合期。张学友、刘德华加上李克勤和Beyond乐队取而代之,打开了90年代的香港乐坛新世代。
1991年,黎明的火速走红,将同属宝丽金唱片公司的李克勤的声势压下,李克勤的歌唱事业亦开始下滑。而香港乐坛的乐队势力亦开始被偶像派取代。当时因为黎明和刘德华同属偶像派,成为最大竞争对手,两人曾被封为双子星。 而实力派的张学友亦保持声势和前两者被合称乐坛三大家族。随后1992年,郭富城旋风从台湾吹回香港,加上《东方日报》一篇打油诗的效应,香港“演唱会之父”张耀荣(另一说法为方逸华命名)将四位当时最受欢迎的男流行歌手统称为“四大天王”,并得市民广泛接受,一直沿用至今。
2005年岁末,香港艺人收入榜“四大天王”同时进入前10名,诸多媒体用“四大天王神话再现”来渲染,似乎14年前风行东南亚的“四大天王”终于“日薄西山”,有了点起色都能成为报刊头条。话说回来,即使是这14年间,传媒圈、娱乐圈无论如何鼓噪“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黎明、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这四人的地位都能恒久不变,直到这四人日渐衰老,这些所谓的接班人仍旧默守在历史的角落。在“四大天王”最红火的年代,他们几乎就是整个香港娱乐圈,虽然4人都在多栖发展,但各自竞争最多的地方还是在音乐上,每年香港四大音乐颁奖礼期间,不仅4人明争暗斗、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横飞,1994年周星驰在《破坏之王》中扮演张学友的歌迷,影片中某黎明迷在张学友演唱会门口叫嚣“我爱黎明!”结果遭学友迷群殴,便是当时歌迷争斗的最好写照。同期的Beyond乐队团长黄家驹说:“香港只有娱乐圈,没有乐坛”,可见当时“四大天王”的垄断有多大气势。
事实上,早在“四大天王”时代到来之前,张国荣和谭咏麟就制造过两大天王火拼的时代,再往前则是许冠杰和罗文。香港音乐界资深人士向本报回忆到,1987年十大颁奖典礼上谭咏麟宣布退出四大音乐颁奖礼,而在1990年年间,张国荣却宣布退出乐坛,震动香港娱乐圈。习惯制造“争斗”的香港媒体都在作出各种预侧,张国荣的接班人是谁?当时是找不出能够获此殊荣的人来,甚至在90年十大劲歌金曲颁奖上,最受欢迎男歌手这项拿不出有说服力的人选,有人提议让这项空缺。
1990年刘德华、张学友、李克勤在角逐中占得先机,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红使他与张学友、刘德华一起在年终的颁奖典礼上风光无限,三人被称为“三剑客”。但这个称号产生不到半年便告夭折,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抢到歌坛最前列的位置,此时香港发行量最大的《东方日报》便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册封4人,风行15年之久。
时间拨转到1995年,四大天王正是红透半边天之时,那一年罗志祥在台湾“四大天王”模仿大赛中获得第一名〈模仿郭富城〉,第2年他和欧汉声、陈显政、陈中威组成了“四大天王”,即使这支团体仅以模仿为目标,也借着“四大天王”的威风红火了4年出版了4张专辑。但就在1998年小猪罗志祥所在的“四大天王”解散,香港原版“四大天王”随着各自水平差异变大,四人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下坡路不可避免走了起来。
1999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娱乐工业迅速滑落,粤语歌坛更是一蹶不振,四大天王同台的机会越来越少。1999年底,黎明宣布退出一切音乐颁奖礼,接着张学友也宣布退出,这似乎也宣告着“四大天王”开始“瓦解”。2003年4月4日,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在张国荣逝世4天后举行,会上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一席黑衣合唱《当年情》,不仅是对张国荣的哀悼,似乎更是对香港娱乐圈的辉煌年代的怀念。
有人说,“四大天王”是香港娱乐圈团结的一种象征,1994年“摇滚新势力”在香港红馆演出之前,何勇在北京接受访问时说“四大天王”中张学友还行,其他3个都是小丑。 这话一说出来在香港引起轩然大波,很多媒体和艺人都严词批判他,梅艳芳当时就出来说不能这样讲这些艺人,“中国火”演出的很多海报、地铁广告都被石头砸碎,后来何勇在香港发布会上只好解释,香港这个繁华的地方需要“四大天王”才将事情平息。
四大天王各有的优势和长处,在当时群雄并起的香港演艺圈四个人都凭着自己的优势与实力打下了各自的一片天下。有人说,“四大天王”是香港娱乐圈垄断的一种标志,无数个明星被封为“四小天王”或“第五天王”,但这些小天王无一例外被“四大天王”给湮没,“四大天王”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香港娱乐圈垄断时代的产物,它的垄断也是香港娱乐圈黄金时代的象征,空前绝后,遗憾的是“四大天王”的没落刚好映照着粤语歌坛的衰落。

15年,蓦然回首……

“四大天王”中,刘德华是出道最早的一位,1981年毕业于无线艺人第10届艺人训练班,1982年他便演出了第一部电影《彩云曲》,同年因演出许鞍华的《投奔怒海》开始崭露头角。1983年在“永恒唱片”他有了自己第一首歌———电视剧《神雕大侠》主题曲,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的名字开始被香港乐坛熟知。严格来说,刘德华的声线并不是很占优势,但是总是能找到适合自己唱的歌,无论是粤语还是国语。从《我和我追逐的梦》到《来生缘》,从《谢谢你的爱》到《真情难收》,一首一首刘式情歌已经成为了当年港式情歌的代名词。因此在谈到“四大天王”这个话题时,他曾对媒体说“其实我出道都比他们几个早,严格说来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出道早,并不是刘德华区别于其他3人最大不同,关键的是在很多人心目中,刘德华是成功艺人的完美典范,他劳动模范一般的工作狂精神,让同行和媒体都赞叹不已。2000年刘德华投资拍了自己从艺以来的第100部电影《阿虎》,堪称老而弥坚。除此之外,他多能多专的均衡发展也是4个人中人气保持最好的,即使从2000年获得第一个金像奖影帝后,他在电影方面开始投入较多的精力,但音乐方面依旧保持高产,虽然陈耀川为他打造的大路化的情歌失去了最广阔的市场,但仍然有不少追随者。
2005年底,刘德华受邀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大会”,会后接受本报采访时他说自己最在乎的还是电影,他想成为“中国演员”而不仅仅是香港演员。他的这种热爱有时也会惹来争议,2005年10月刘德华发出号召,要联手五位影帝合力拍片,以拯救香港电影的颓势,结果招致一场激烈的口水战。
从刘德华的角度来看,“五影帝拍片”只不过是他为了拯救香港电影业的单纯思路,无论“华仔”能不能拯救电影市场,刘德华都是当时最有权利挺身而出的那个人,只因为他多年来一直坚守香港电影的阵脚。直到如今似乎也是最在乎“天”字的一位,创建的演艺公司叫“天中”,成立的电影公司叫“天幕”,在“四大天王”影响日渐下落时,刘德华接受采访时,仍称“四大天王”没有过时,年轻一代和老一代的明星是不同的,年轻人身上有很多不可取代的东西,比如说新音乐,值得我们学习。
“四大天王”中,郭富城的成名道路最为漫长。1984年19岁的郭富城考入无线电视台的舞蹈训练班,1987年转入无线艺训班,期间演过数部电视剧,但大多为龙套角色。直到1990年,出走台湾的郭富城拍了一支电单车的广告,没想到这则广告竟改变了郭富城的一生。他那俊朗的外形、湿漉漉的头发、带电的眼神开始让台湾少女着迷,随后灌录了三张国语大碟,其中一曲《对你爱不完》红遍两岸三地。
1991年郭富城以歌星的身份“杀”回香江,随即推出粤语大碟,1992年册封“四大天王”,奉陪末座,成名时已28岁,后来,郭富城开始尝试多方面发展,拍了王晶的电影《街头霸王》,演了电视剧《烈火狂奔》,也遇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经纪人、填词人小美。
虽然郭富城舞蹈技能不俗,但令他最羞涩的就是音乐,舞曲风格似乎也成了他撇不开的拐杖,“以舞会友”成了方便快捷取悦歌迷的套路。成为百事可乐代言人后,郭富城逐渐往扮相新奇大胆、歌曲风格多样的前卫路子上走。但郭富城的本性并不是一个前卫的人,所以只好在形象上动脑筋,幸好他每一次形象的改变似乎都能影响潮流,从最开始的“四六分头”、到接拍百事可乐后的“火箭头”,郭富城在“四大天王”中,更多地用自己的外形来干预时尚。可以说郭富城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广告是分不开的。从他出道至今,每时每刻都有广告围绕着他,先不说让他一夜成名的电单车广告,1998年初当上的“百事巨星”甚至是其从艺生涯的转折点.2005年郭富城终获台湾金马影帝,是“四大天王”中第三个获得此殊荣的。2006年郭富城又因电影"父子"蝉联台湾金马影帝.
黎明出生在北京,父亲是印尼华侨,4岁时随父母移居香港,1990年因主演电视剧"人在边缘"而在香港以及华语地区一夜走红,同年他也发行了第一张唱片"LEON",获得当年香港乐坛颁奖的最佳新人奖。从此黎明在乐坛的声势迅速窜升,成为叱 咤香港超过10年的"四大天王"中最年轻的一位。
黎明一直以其谦和儒雅的健康形象深受人们爱戴,在演艺界的成绩更是有目共睹。在音乐上一直是走在流行前端的黎明,在专辑中以电子音乐带领中港台流行音乐潮流,创造出属于黎明自己的“黎式电音”,并风靡各大PUB及舞厅。
从影大荧幕短短几年间,获得多次《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凭《三更之回家》获得第三十九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除娱乐事业外,黎明亦不忘热心公益,分别于1995年成为首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华人国际青年特使及1999年获选为香港公益金筹募委员会委员,更于2005年成为公益金董事局成员。由于公益事业获得大众认同,黎明于1998年获选为十大杰出青年,更于2003年获香港特别行政颁发荣誉勋章。
于1999年宣布不再于香港领取任何关于音乐方面的奖项,但依然热心公益,现任“公益金董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并继续拍戏与唱歌。目前拥有自己建立的唱片公司A Music。
去年年底,歌坛常青树张学友忙碌异常。除了自己已经巡演一年的音乐剧《雪狼湖》在北京作收尾演出之外,他参演的电影《如果·爱》也作为贺岁影片加入年底票房大战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面对“四大天王再次发力”的局面,张学友无奈地笑着说:“怎么还在叫我‘四大天王’,没有办法,他们始终爱叫这个。‘四大天王’的说法早就觉得过时了,这种说法已经被大家叫了十几年,现在四个人各自的发展都很精彩,连碰面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四大天王’的说法已经应该‘废掉’了。这个称号只是代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它,并不代表现在。虽然我对现在这个称号,已没什么感觉了,但是我并不唾弃它,因为它曾经给我带来很多东西。”谈起这个称号所代表的意义,张学友说:“我觉得‘四大天王’代表的是上世纪90年代,现在的乐坛已经很不一样了,有了新的状况。‘四大天王’只代表那个年代。现在的乐坛新人辈出,相对而言,给予歌手的压力也会更大。这种事情很正常,以前也会有。他们(歌迷)越喜欢你,对于你的要求就会越高,还会把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加到你的身上来。不过,我觉得作为歌手最重要的还是做自己的音乐。如果市场不喜欢你,那么你能改就改,不能改也没有办法。
我很希望自己能作一个见证:作为一名真正喜爱音乐的歌手是如何走完他一生的。每个人走完自己生命旅程的方式都不同,如果你喜欢唱歌的话,能唱到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发展,现在谁也说不好,我只想努力地唱下去,用自己的演艺生涯见证一次歌手从进入演艺圈到结束舞台生涯的过程,所以对于(四大天王)这种称号,我现在已经无所谓了,只要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足够。”

只有怀念,没有留恋

1999年,黎明,张学友先后宣布退出“四大天王”的称号。同时也不再参与香港乐坛的奖项角逐。两人的退出可以看作是“四大天王时代”的正式结束。
对于那段“天王时光”,张学友并不留恋:“有人可能觉得我们四个人那个时候非常风光,现在我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怀念那段时光,可事实上我一点都不留恋。但不留恋并不代表我排斥那个阶段。我很高兴我经过那个时间,常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是,我是既得利益者。在香港乐坛,我刚刚经历了它从起步到顶峰再到现在的没落的整个过程,我是这样走过来的。这十几年,我刚好在里面,而且我走在最前面,现在整个市场改变了,我还是觉得要是我可以的话,找到一些新的出路也好,或是,一些新的环境也好,让它可以有一个重生的机会。
现在的香港乐坛大家都看得到,除了娱乐方式的增多,网络下载和盗版的冲击之外,音乐的周边其他环境也不是原来那么好了。比如原来媒体大家其实是合作的,一起把一些有前途的新人推出来,但现在变成了竞争,大家都搞颁奖礼,你捧这个人,那我就挺那个。缺少了一个集体的力量。所以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很难再现当年我们的那样一种情况。
所以我很不喜欢香港的颁奖的方式,最后决定退出。
其实现在的颁奖礼里面,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在里面。比如说要平衡唱片公司的利益等等,变得没有那么单纯。

时代不同,竞争不在

到了今天,四人各自的发展越来越不同,“四大天王”的称号似乎确实越来越遥远了。“当时我说退出颁奖礼和(四大天王)这个称号,我并不是说我要不做‘四大天王’,做不做也不是我自己可以决定的。我本来就没有说我是(“天王”),然后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的,它什么时候走我也没办法决定,它继续下去也好,结束也好,我觉得这个都不由我决定。那个时候大概是有人问我,我是觉得‘四大天王’这个名字其实现在好像已经不存在了,是因为大家发展都不一样了,大家同时间出现的机会也很少,跟当时不一样。当时大家都很激烈地在同一个场合里竞争,哦,大家在讲(“四大天王”),我觉得我了解。那现在大家拍戏的拍戏,唱歌的唱歌,不唱歌的不唱歌,所以就都不一样了,那个竞争也没有了,所以那个名字也不存在了。”
近些年,黎明工作量锐减,转型开始做了娱乐公司老板。因此近年的工作安排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接。黎明似乎是四大天王里面最排斥这个称号的。在接受采访时,他基本上对关于“四大天王”的问题不作太多回应。“四大天王作为一个名称,会永远存在。但我觉得它是用来开玩笑,用来挖苦人,用来玩耍的。
天王的名称对我黎明来讲是没有作用的,你可以查我的记录,从第一天有四大天王这个名称,我从来没有用过。到任何一个地方做宣传,别人叫黎明我最开心,叫天王最难受!
这只是媒体为了炒作而起的一个名称,与我有什么关系?现在又是什么小天王、小天后,这是没什么用的。”但作为当年“四大天王”这个称号的受益者,黎明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公众对他的“天王”印象。
谈起这些,黎明觉得颇为无奈。“或许从包装和宣传上讲,这样的称号不单单对于我们四个人,也对于整个香港乐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长达10年的时间我们四个人包揽了大部分的奖项,也造成了一些不太好的后果。比如那个时代一些其他的优秀男歌手会因此感到压力很大。香港的乐坛也因此失去了一些可能性。现在过去了这么久,不少新的歌手冒了出来,我觉得我们其实已经获得了很多的利益,没有必要再在那些所谓的颁奖礼上分猪肉。不如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所以后来我决定退出颁奖礼。
因为四大天王留给香港歌坛的印记过于深刻,不少年轻歌手出道之后都比较刻意的避免被人称作所谓天王接班人,陈奕迅还曾公开说四大天王只买张学友唱片,其他三位天王都有回应,黎明回应的表现很大度:“尊重分两种:一种是内心真正尊重,一种是表面尊重。同一个人,某些人可能认为很需要尊重,而另外一些人可能认为完全没必要。生活在现在这种自由的社会,人们都只会尊重实力。”也正因此,黎明这些年的工作重心已经从个人发展转移到了公司运作方面。“我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知名度,所以根本没有必要乱接工作勉强自己来做。我多拍几部影片、钱赚多赚少都不是问题,但用压榨自己的方式去拍,只会让自己死得更快些。
人生要走很长的路,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工作既令我有满足感又令我失落,但男人必须把精力放在事业中。像周润发和成龙大哥,他们都是我的前辈,每天面对不同的环境在拼搏,我也应该向他们那样努力。
在1990年代的华语娱乐市场,四大天王凭借其强大的影响力几乎统治了整个市场,在90年代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中,张学友,黎明分别拿了劲歌金曲金奖的4个,基本包揽了90年代的劲歌金曲的最重奖项。数年后,四大天王的竞争更激烈,张学友被誉为歌神接班人;黎明则开始配合广告宣传歌曲,取得相当成功的反应出现了“黎氏电音”,开始了香港乐坛的广告歌热潮;刘德华则转战海外的国语歌市场,虽然发展不俗,但是香港的乐坛发展则开始放缓,被张学友和黎明拉开距离。郭富城则主力劲歌热舞,凭舞台上精湛舞艺获得观众与演艺界的认同,更被封为舞台王者。
90年代末期 - 2000年代,四大天王的实力依旧具备相当的影响力,张学友组建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与录音室,并一人独揽和支持环球唱片旗下的上华唱片公司,亦自己策划并担任艺术总监成功的举办了大型的音乐剧《雪狼湖》。在世界地区巡回演出,为华人流行歌手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并被许多人认为是流行歌手的艺术突破。
刘德华则与曾志伟等人积极的提拔新人,并且开始积极的筹建影视公司,刘德华曾于1998、1999、2001及2002年度夺“四台联颁音乐大奖--传媒大奖”,四度成为四大电子传媒音乐颁奖典礼大赢家。电影方面,他参与的电影演出已超过100部,奖项包括2000年《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男主角”,《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男主角”、及《台湾金马奖》的“最佳男演员”。他更在1999年和2004年二度取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在2008年,刘德华更成为奥运会圣火在香港传递的首名火炬手。
黎明于1999年宣布不再于香港领取任何关于音乐方面的奖项,但仍继续拍戏与唱歌和热心公益,现任“公益金董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他并成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 A Music,旗下歌手有杨千嬅、卫兰、卫诗、光良、江美琪、吴克群、杜汶泽、王歌慧及应昌佑等。
郭富城继1997年至2000年的歌唱事业巅峰期后,在2004年的《舒适堡郭富城舞台宝典@舞林大汇》再创传奇,演唱会叫好叫座,被传媒喻为近十年最精彩的演唱会,成为一时佳话。他更以在演唱会中的舞蹈演出,获颁香港舞蹈年奖2005,他亦是首位娱乐界人士获得同类奖项。电影方面,在2005年以及2006年凭借精湛的演技更连续荣获两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在2008年《舒适堡郭富城舞林正传演唱会延续篇》所使用的450度旋转舞台,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入为全球演唱会中最大的旋转舞台,为华人演唱会首创荣耀。

【四大天王】封号:

【张学友】 实力天王、歌神
【刘德华】 影艺天王、影帝
【黎明】 情歌天王、王子
【郭富城】 舞台天王、舞王

  不是团名..四大天王分别是指黎明,郭富城,刘德华,张学友。四大天王最初是香港乐坛的一个用语,指四位最受欢迎的男歌手,这个说法后在华人界传开,并沿用至今。四位天王分别是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时至今日四人仍在娱乐圈内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活动早已不仅限于演唱。

  命名过程
  1990年代初,随着谭咏麟、张国荣淡出香港乐坛,张学友、刘德华加上李克勤和Beyond乐队取而代之,成了1990年代的香港乐坛新世代。

  1991年,黎明的火速走红,将同属宝丽金唱片公司的李克勤的声势压下,李克勤的歌唱事业亦开始下滑。而香港乐坛的乐队势力亦开始被偶像派取代。

  当时因为黎明和刘德华同属偶像派,两人成为对方的最大竞争对手,更曾被封双子星。而作为唯一实力派的张学友亦保持非常强劲的声势,和前两者被合称乐坛三大家族。

  随后1992年,郭富城旋风从台湾吹回香港,加上《东方日报》一篇打油诗的效应,香港“演唱会之父”张耀荣(另一说法为方逸华命名)将四位当时最受欢迎的男流行歌手统称为“四大天王”,并得市民广泛接受,一直沿用至今。

  四大天王称号
  张学友 - 实力天王、歌神

  刘德华 - 影艺天王、影帝

  黎明 - 情歌天王、王子

  郭富城 - 舞台天王、舞王

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

刘德华,郭富城,黎明,张学友。

同意二楼的说法.
四大天王并不是真正的一个团体,而是一个渐渐形成的一个效应.
四大天王在各自领域都有很多业绩,他们出道都超过20年,人气也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和新人辈出而下降,真的是很厉害的啊!!


四大天王一共有过几次合体?都是什么场面?
1993年四大天王跟王菲同台飙歌1993年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青春无敌的四大天王身着颇具年代感的服饰,天后王菲顶着双马尾。黎明的《夏日倾情》、 张学友的《只想一生跟你走》、 郭富城的《狂野之城》、 刘德华的《谢谢你的爱》、 王菲 《执迷不悔》。港九酬款演出这是四大天王首次在露天的体育馆...

香港歌坛四小天王是谁?
香港四大天王和四小天王 四大天王: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 四小天王:古巨基,李克勤,方力申,孙耀威

被称为“四大天王”的男明星,除了刘德华以外,还有哪三位?
说起“四大天王”,这可是一代人的回忆,每一位都是当时的顶流。那么四大天王估计现在的小朋友估计都很难说出究竟是哪四位,今天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四大天王”。黎明黎明不仅乐坛、影坛成绩斐然,代言广告最多,作为香港特区的娱乐界他是引领时尚潮流的先河,有曾经的3DMV及当前的4D演唱会为证。更是在...

香港老四大天王
一家之言---许冠杰 Sam,林子祥 Lam,谭咏麟 Alan,张国荣 Leslie。其实四大天王已经是第三代了 谭校长的“册封”新四大天王,也并不是说老四大天王不行了,更不是说老四大天王要退休了。实际上香港四大天王已经有3代了,10年一代是历史必然(虽然质量不一定一样),但也的确一代不如一代 1984-19...

四大天王都叫什么名字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被“四大天王”毁掉的香港乐坛,如今的难堪场面,该怎么收场?
提到香港歌坛,就迫不得已提“四大天王”,她们四位是90年代香港最火爆的男歌星,知名度乃至蔓延到到全部亚洲地区。在“四大天王”最火的时代,她们垄断性了香港乐坛,基本上就可以意味着全部香港演艺圈,还将香港的演艺圈引向了最高点,让国内问世了第一批真实实际意义上的崇拜偶像。自此的二三十年里,不管如何宣扬“新...

香港四大天王是如何产生的?
香港四大天王以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为首。在随后被封号为“四大天王”的四个人中,刘德华可谓是出道最早的一位。1981年,时年20岁的刘德华进入香港无线艺员训练班学习,毕业后随即签约无线,期间得到了当时香港影视圈当红演员周润发的提携,于1982年出演了许鞍华指导的影片《投奔怒海》,从此走上了...

四大天王现状,张学友依旧爆火,刘德华依旧受欢迎,而黎明现在怎么样了呢...
说起四大天王,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是由郭富城,刘德华,张学友和黎明组成,说到他们四人,相信很多人都会十分的喜欢,虽然现在他们的年纪都已经非常大了,但是一些粉丝对于他们的喜爱,并没有缺少,接下来就聊一聊,四大天王现状,张学友依旧爆火,刘德华依旧受欢迎,而黎明现在怎么样了呢?张学友 公认的...

和刘德华同时期的四大天王是谁啊?
和刘德华同时期的四大天王是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香港四大天王,是指20世纪90年代四位最受欢迎的男歌手: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和黎明(按年龄大小排序,排名不分先后)。四大天王于1992年被命名,此后受到大众广泛的认可,影响力迅速波及整个大中华地区和亚洲,风靡九十年代。张学友,1961年7月...

四大天王同台演艺过几次?
八次。一、担任1992香港小姐表演嘉宾 二、在人民大会堂义演 三、93年四大天王跟王菲同台飙歌 四、港九酬款演出 五、出席“太阳计划”活动 六、香港回归特区政府成立庆典 七、悼念张国荣 八、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上同台

闽清县13829676478: 香港四大天王都有谁 -
迟竖五味: 1992年四大天王成立 第1张学友,第2黎明,第3刘德华,第4郭富城 郭富城 现在的排名第1刘德华 第2张学友 第3黎明 第4郭富城 刘德华是个不简单的人物能超过张学友 黎明 就这一点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 黎明始终在张学友后面 郭富城 永远都是在最后一名 现在很多人都说四大天王不行了 没有值得欣赏的价值 但是刘德华唱歌出场费100万 张学友75万 黎明70万 郭富城 65万 到现在出场费超过他们的没有几个 只有一个周杰伦出场费70万 超过黎明郭富城 刘德华 永远都不会有人超过 这一点是所有中国人、都值得肯定的

闽清县13829676478: 香港的四大天王是哪几个? -
迟竖五味: 90年代的香港乐坛,张国荣、谭咏麟退出,年轻歌手里,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得到了众人认可,1992年被方逸华封为香港四大天王.

闽清县13829676478: 香港的四大天王都是谁 -
迟竖五味: 上世纪90年代的四大天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张学友 . 本世纪初评出的新香港四大天王:李克勤、梁汉文、许志安、古巨基.

闽清县13829676478: 香港四大天王都是谁?
迟竖五味: 当年香港的四大天王都有这几个: 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

闽清县13829676478: 香港四大天王是哪四位?
迟竖五味: 指的是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 【永恒经典】“如歌岁月—四大天王” 他们代表香港娱乐届的最高成就,他们是一代人记忆中的青春见证,他们是影迷歌迷永远不老的偶像. 参考资料:详细参考资料 http://bk.baidu.com/view/20129.htm

闽清县13829676478: 香港四大天王是哪几个呀?
迟竖五味: 四大天王分别是: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

闽清县13829676478: 香港四大天王是谁?
迟竖五味: 上世纪90年代的四大天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张学友 . 本世纪初评出的新香港四大天王:李克勤、梁汉文、许志安、古巨基.

闽清县13829676478: 香港四大天王有那几个`
迟竖五味: 黎明,张学友,华仔,郭富城

闽清县13829676478: 香港四大天王是那几个?
迟竖五味: 黎明,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