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篓是哪个民族用的

作者&投稿:沈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土家族。

背篓,是土家人智慧的结晶。土家人世世代代就用背篓背负物品爬山趟河,儿女在娘的娃娃背篓里长大成人。背篓,对于土家人而言,如沙漠之骆驼、江河之舟楫。

土家背篓根据用途不同,样式各异,花色繁多。花背篓编织考究,图案新颖,曲线流畅婀娜,是“赶场”、走亲访友载物的体面器具;娃娃背篓上圆下方,呈网格状,娃娃站累了可以坐在里面休息或睡觉,土家娃都是在这种背篓里长大的。

大斗背篓(也称“柴背篓”、“稀栏背”)宽大结实,风格粗犷,用于背负柴草、山货等体积重量较大的物品,是收粮纳物的必备工具。

土家族工艺

土家族的传统工艺有染织、编织、刺绣、雕刻、绘画、剪纸等,尤以“西兰卡普”最为典型。土家族妇女善纺细布,自织自染的“土布”、“土锦”经久耐用,编织的“土花铺盖”,土家语称“西兰卡普”,以深色锦线为经线,各种色彩的粗丝、棉、毛绒线为纬线,进行手工挑织。

西兰卡普织工精巧,色彩绚丽,图案新颖,多达几百种,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自然景物、禽兽、家什器具、鲜花百草;二是几何图形,最常见的是“卍”字图,单八勾、双八勾等;三是文字图案,如喜、福、寿等。整体效果古朴典雅,层次分明,惟妙惟肖,光彩夺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独具民族特色的侗族服饰
紫色闪光的方围腰上,整齐排列圆形的银片,有七十片之多,整块围腰几乎全由银片组成对称的图案,另系银腰篓,两手各戴银镯三四只,全身银饰最重的多达10余公斤。穿裙最短的服饰 黎平县水口地区的姑娘服饰,穿短裙,青色,裙短至大腿中部,围腰略长于短裙。膝下裹青布绑腿,外系浅蓝色布带,挽结...

篓的意思是什么
篓的意思是篾篓。篓,汉语一级字,读作篓(lǒu),形声。从竹,娄声。本义指篾篓。盛东西的器具,用竹或荆条等编成。形声。从竹,娄声。康熙字典:1、又《广韵》落侯切《集韵》郞侯切,𠀤音楼。竹笼也。《急就篇注》篓者,疏目之笼,言其孔楼楼然也。2、又《集韵》朗口切《韵...

鄂伦春族的民俗风情鄂伦春族有民俗风情介绍
1、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旗、阿荣旗,黑龙江省的塔河、呼玛、逊克、嘉荫县和黑河市。“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一般通用汉语文。信奉萨满教,崇拜自然物。新中国成立前,鄂伦春族还处于原始...

各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配饰,苗族为什么喜欢带银饰?
再看以重为美,贵州施洞苗族妇女自幼穿耳后,即用渐次加粗的圆棍扩展穿孔,以确保能戴受骗地盛行的圆轮形耳环,应用耳环的重量拉长耳垂。有些妇女因耳环过重,耳垂被拉豁。当地耳环单只最重达200克。黎平苗族妇女的篓花银排圈考究愈重愈好,重者逾八斤。以多为美 苗族银饰上呈现出的“多”的艺术...

高山族在中秋有什么风俗习惯?
(主持人)将社内情窦初开的姑娘和开始长绒须的小伙子们召集到槟榔树林里,背篓会开始,头人将红布一晃,未婚男女就迅速散开,在欢呼声中,小伙子们就拥向槟榔树,开始采撷这象征着长青、爱情和预示生活幸福的槟榔,姑娘们则在一片欢笑声中,背起用红、黄、蓝、白各色花纹图案编织的轻巧雅致的小藤篓...

竹篓子是什么意思呀?
竹篓子通常是由竹子编织而成的,不同的编织方式、大小和形状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篓子被认为是一种象征着质朴、朴实无华、节俭而精益求精的精神符号。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竹篓子都是中国农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之一,它既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竹篓子是...

嘎啦哈起源哪个民族
有的民族祭祖时用6只羊嘎拉哈,表示六畜兴旺,用羊肚子上边的一根皮筋连结4个羊蹄子等,求吉驱邪。满族、锡伯族将嘎拉哈装入“妈妈口袋”,平日放在祖宗匣内。满族婴儿摇车较为深大,达斡尔族摇车较为平浅,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摇车近似筐篓,但摇车两侧、底上部都系挂嘎拉哈。嘎啦哈游戏开始流行,...

拜求各个民族的特殊传统啊
由于他们长期过着渔猎生活,熟悉各种鸟类、野生动物、花草树木,所以常常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纸剪成如同展翅翱翔的飞鸟,狂奔驰骋的动物,栩栩如生的花草树木。 赫哲族的雕刻甚为精细,主要是在船或住房、帽、摇车、箱子及各种日用器皿,诸如盆、盒、碗、勺、篓等桦皮工艺品上,采取阴、阳刻或点线结合雕刻云纹、花草、...

纳西族的风俗习惯有什么?
4、三朵节,“三朵”是纳西全民族信仰的民族保护神,又称为“阿普三朵”,意为“祖先(或爷爷)三朵”。相传他属羊,是个战神。每年农历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四乡民众到三朵阁来烧香拜神;纳西人凡出远门都要到三朵阁祭拜,求三朵神保佑。出征的战士更是要祭拜三朵神;各地纳西人在每年大年初一...

苗族女人的头上都会戴一种银饰,这种银饰叫做什么?
苗族银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护头花、银顶花、银瓢头排等。一、银童帽饰属于头饰,通常钉在童帽上。二、贵州苗族银角,以地域分为三种类型:西江型、施洞型、排调型。1、西江型银角两角分叉,主纹通常为二龙戏珠...

砚山县19658977612: 哪个少数民族的小孩子是在背篓里长大的 小孩打小被父母背在背篓里 一般的民族是用的背带 -
函贞立普: 提问者所叙述,背篓工具生活风俗的非汉族,乃至汉族.主要在中国南方地区,西南地区的:土家族、苗族、彝族等.以及中国东南地区汉民族的乡镇村,也存在这种生活习俗背篓,竹筐等许多丰富发竹编生活用具!

砚山县19658977612: (1)在云贵高原,无论干农活,还是去赶集,背篓是农民常备的用具.当地人使用背篓的习惯,与地理环境有 -
函贞立普: (1)云贵高原多属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山路难行.背篓更有利于负重.那么,农民使用这样的工具能够更方便地进行农业生产. (2)因为草原地区,主要是放牧为生,而动物生产依赖于水草,所以有句:逐水草而居. 那么,草吃了不能马上长出来,只好迁移.帐篷就比较方便拆卸. (3)是藏族主要聚居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这里有“世界屋脊”之称,海拔高,风大,气候干寒而多变,藏袍可以挡风御寒.遇到炎热天气,可把双袖褪下,束于腰间,这样既方便劳动又可散热.但是高原气候变幻无常,一日之间阴云雨雹常有戏剧性变化,温差极大,因此藏民习惯只穿一只袖,这样既可以保持正常体温,又方便右臂操作散去一部分余热.这是在气温多变环境下一种自我调节的适应办法.

砚山县19658977612: “背篓会”是高山族的传统风俗吗 -
函贞立普: 是的,一直都是高山族的传统

砚山县19658977612: 背篓人家名字的由来跟小背篓有渊源吗? -
函贞立普: 有,但也不好说,背篓人家的名字由来是有故事的:在湘西泸溪,一户张姓人家在街头开了一家小饭店,平时靠织筐编篓度日,客人来时也卖饭.据传,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来到湘西泸溪县时,曾在这户张姓人家的店里用餐.小店地处偏僻,又...

砚山县19658977612: 土家人的背篓有哪些作用?
函贞立普: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土家人世代与高山为伴,也与背篓结下了不解之缘. 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萎作陪嫁.洗衣背篓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是娘家家境的标...

砚山县19658977612: 背篓什么意思? -
函贞立普: 背篓是有两根肩带的篓,可以背在背上装东西. 在湖南湘西“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大山区,道路崎岖狭窄多险,挑担不方便,背篓经常被使用.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小巧玲珑,篾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子,娘家要送一个“儿背篓”,作为“祝米酒”的礼行(品).儿背篓成长筒形,腰小口大,专用来背孩子;砍柴、扯扯猪草则用“柴背篓”,它篾粗肚大,经得作摔打;摘苞谷、小谷则用“扎背篓”,它腰细,口呈喇叭形,底部成方形,高过头顶,像倒立葫芦,背得多.另有一种木制背篓,几根木棒,作成一能置物体的快架,用篾丝系着,是背原木,送肥猪的好工具.

砚山县19658977612: 什么叫“尼泊尔背篓的原理”?
函贞立普: 不论尼泊尔的雪巴,或台湾各原住民族,都使用藤条、竹子等材料,以其表皮纤维强韧的特性,在取下、烘烤及仍保有柔软特性时加以编织成形,以承载重物.尽管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背篓型制,但其背负系统,不外乎双肩背负、头带背负或二者并行的背负.

砚山县19658977612: 贵州人为什么要背背篼,和地理位置有什么关系? -
函贞立普: 贵州人背背篼和地形有关,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陆上交通不便,过去交通方式以走路为主,因此背背篼方便人工运输物品.

砚山县19658977612: 土家族有什么习俗? -
函贞立普: 土家人热情好客,“过客不裹粮投宿,无不应者”. 昔日,贵客到来,要放铁炮以迎.铁炮如大鞭炮一般大小,竖立于铁匣上,放起来震天动地.如果一时没有铁炮,也可鸣放猎枪表示欢迎.听见炮声,寨上的老人、青年、儿童,一齐出来,...

砚山县19658977612: 贵州人为什么爱用背篓 -
函贞立普: 由于贵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即石灰岩形成的,而贵州人不习惯挑担,只爱背背篓.东西也是背在背上,小孩也是背在背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