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投稿:简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机遇金融危机中的机遇是不易把握的,也不是针对每一个企业的。但是,它又是客观存在的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低成本扩张的机遇。金融危机使一部分中小型企业或破产倒闭,或生存维艰,急需寻找并购重组的机会以渡过难关。对另一部分受危机冲击较小、手上还有足够资源可供利用的大企业、大集团来说,如果过去因为目标对象要价太高或者附加条件太多而未能达成共识的话,危机无疑创造了难得的压价良机。大企业既可开展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的的横向购并,实现资本在同一生产领域或销售领域的集中,达到在现有经济条件下的最佳规模效应;也可开展以产、供、销为联系的纵向购并,把与本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原材料供应企业或产品销售企业购并过来,形成纵向上的营销一体化,密切经营过程各环节的配合,提高协作化程度,把关键性的投入产出要素纳入企业自身的控制范围,增强企业的独立性和对市场的影响力;还可开展不同行业、不同生产领域的混合购并,选择新兴行业中暂时陷入困境的企业廉价购入,再按照企业总体目标予以整合、重构,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以达到多元化经营的目的,减少长期局限于单一行业、单一产品所带来的风险。
  二是经营费用降低的机遇。一方面,世界性金融危机使多个国家经济增长放慢,能源需求下降。据国际能源机构2008年10月8日发布的报告指出,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可能降至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09年日需求增长量将下降40%。需求减少为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回落创造了条件,机票价格下浮空间加大,这对于实行总部策略、分支机构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大企业大集团来说,存在着因差旅费用下降而减少经营成本的可能;另一方面,与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应对经济下滑的常用手段之一也是不断地降低利率。2008年9至10月,在短短一个半月时间内,中国人民银行已经三次宣布下调利率,从贷款利率看,1年期贷款的基准利率由6.93%下调至6.66%,5年期以上贷款的基准利率由7.47%下调至7.2%。在财务处理上,贷款利息是计入生产成本的。贷款利率的下降,意味着企业生产成本的减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也意味着企业留利的增加。这不但减轻了已在银行有大量贷款企业的利息负担,也会刺激有条件的企业新增贷款以扩大生产规模。
  三是国内政策环境宽松的机遇。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政府都有一个共识,即把增加扩大政府投资,特别是加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作为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关键之举,我国也不例外。2008年10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加大投资力度,紧抓农业、水利、能源、交通、城镇等基础设施和民生等领域的重大项目,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如果政府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房地产企业合理定价,将住房价格降至消费者能够认可和接受的范围内,相关企业的经营情况也将更具活力。可以预料,不远的将来,国家还将在财政、税收、金融领域出台进一步优惠的政策以力保经济增长。而企业也可望在这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争取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空间。
  (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

  您好,


  全球经济失衡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特定背景中形成的,各种因素的变化将推动这—格局在未来较长时期内持续动态调整,国际经济、金融格局将因此而发生深刻变化,必须高度重视全球经济失衡对本国经济金融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就我国而言,国际收支双顺差矛盾持续,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突出问题,也是当前金融宏观调控面临的重要挑战。在经济失衡调整过程中,金融市场扮演着作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战略机遇,需要通过加快发展从而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


  对于全球经济失衡,有着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全球经济失衡,既包括国家或地区之间发展水下、增长速度的差异,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投资等同际收支的失衡。狭义的全球经济失衡,主要是指一国拥有巨额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少数国家。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存在已久,并不是现阶段所独有的现象,当前同际社会所密切关注的全球经济失衡显然不是指广义意义上的失衡,而是指最近儿年不断加剧的贸易尖衡。基于概念可比性及现实意义的考虑,本文将所讨论的全球经济失衡限定在狭义的概念上。


  从这—概念理解,全球经济失衡的基本表现是,美国贸易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亚洲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等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一方面,美国2006年贸易逆差达到7640亿美元,占GDP的比率由10年前的1.2%上升至5.8%。另一方面, 日本等亚洲国家、主要石油输出国及部分欧洲国家存在较高贸易顺差,我国尤其受到关注,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达到1774.7亿美元,其中对美国的顺差达到1442.6亿美元。


  全球经济失衡格局的形成是经济全球化、国际金融体系演变、全球增长动力不平衡等一系列全球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将其简单地归咎于个别国家经济政策的失误或操纵,否则,容易陷入经济民族主义的泥淖。


  全球经济失衡是一种不可能无限持续的状态,经济体系的自我纠正机制要求对这—状态作出调整,而国际社会对此的自觉努力更是会加快这一调整进程。但考虑到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有更复杂的产业和金融背景,可以预期它的调整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将对全球产业和金融格局产业布局产生明显的反馈作用。这样一种趋势必然会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全球经济失衡调整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的机遇


  全球经济失衡凋整的过程,也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的过程,而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必然会因此获得相应机遇,我国资本市场尤其如此。


  世界金融格局多极化演变给中国资本市场提升国际地位提供了机会。2005年末,美国对外债务余额约占共GDP的20%,而且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状况很难得到有效改善,美国对外负债还会继续攀升,枞据美国近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来判断,美国保持债务稳定唯一的手段就是美元持续贬值。初步测算,截至美国贸易赤字得到有效控制之时,如果资产配置不在国别间作出重大调整,外国投资者向美国缴纳的“铸币税”将超过其资产总价值的20%,这显然是全球投资者难以承受的。另外,随着美国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的进一步下降,以及世界贸易和投资数额的持续扩张,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霸主地位、美国金融市场作为全球资源配置中心的地位将受到严重挑战。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美国金融体系在全球的地位将会逐渐下降,欧盟、中国、印度等地区或国家的金融市场有望在新的竞争中成长为更强的力量。同时全球金融资本将在不同国别或地区的金融市场间重新作出配置,这将推动其中部分资本进入中国市场。一方面是因为在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中,中国是主要债权方之一,中国的主权风险溢价较以前有所降低;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产业与美国、欧盟等成熟经济体有着较大的差异,投资中国有助于国际金融资本分散投资风险。


  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中国资产重估,将推动A股市场稳步上涨。国际经济失衡调整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根据其他国家和地区经验,在本币持续升值过程当中,其资本市场也往往会经历很好的发展势头。以日本为例,日元在上世纪80年代升值期间,日经225指数从1984年末的 11542点上涨至1989年最高点38915点,涨幅达到237%;韩国、我国台湾地区股市在本币升值期间,也与日本股市类似,股指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因此,在接下来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国际投资者将对我国境内资产作出重估,而A股将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从而推动A股价格上升。


  全球经济失衡调整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的挑战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高了相应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加快开放的需要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全球经济失衡调整导致的国际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必须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但是这—机遇并不是为我国所独有,在把握这一机遇的过程中,我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最近几年,我国周边的印度、韩国等国家的资本市场发展很快,由于这些国家推行自由市场经济,符合国际金融资本的价值取向,国际资本流入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可能性较大。此外,由于这些国家与我国在地缘上、资本市场性质上都有着较大的同质性,一旦周边资本市场对我国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那么在承接国际金融资本方面就会对我国产生较强的挤压作用(参见表 1)。为了在国际金融资本的转移中掌握主动,我国资本市场必须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向国际性市场转变,允许资金在国内外之间自由双向流动。这将给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一是境外机构和资金将大量进入我国,一些经验丰富的国际投资者可能会利用我国制度的不完善进行制度套利,在没有违反我国法律和规定的情况下“合法地”损害国内其他投资者利益,或者直接利用其丰富的反监管经验进行违规操作。二是我国资本市场将真正融入全球金融市场当中,届时,境外因素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将大为增强,甚至不排除有时候成为决定性的影响因素,这将给我国监管部门干预和调节市场增加难度。

  第二,产业基础薄弱和大量承接国际金融资本之间存在一定矛盾。从英国、美国等成熟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背后一定有一个强大的本国产业基础。要使我国资本市场在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资金集结地,那么我国资本市场必须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我国必须具备一批世界级的优质企业,只有这样资本市场才有足够的深度吸引国际上大的金融资本。虽然我国 A股市场已经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等大型上市公司,但同波音公司、通用公司等企业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二是我国必须具备若干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在美国资本市场腾飞的过程当中,其早期的汽车、钢铁产业,当前的信息产业都发挥过世界经济发展领头羊的角色,它们奠定了美国经济的竞争力和美国资本市场的产业基础。而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尽管我国也自主研发了不少高新技术,但真正成功实现产业化的并不多,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政府力量去推动,内部自我发展能力还较差。如果缺少上述产业基础,一方面我们难以源源不断地吸引国际资本进入我国资本市场;另一方面,即使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我国资本市场,也可能会导致我国资产价格极度膨胀,尤其是可能造成与土地资产有关的企业价值过度高估,不但会导致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扭曲,而且会造成虚假繁荣,积累很大的金融风险。


  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经济失衡中的战略选择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将给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可以从多方面提高我国经济在国际经济失衡调整过程抗冲击的能力。发展资本市场,可以为我国消费率的提高创造条件,从而减少我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可以提高国内储蓄转化为国内投资的效率,减少资金在境内外的迂回流动;可以提高产业重组的效率,促进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之间的结构调整;有利于完善宏观调控机制,从而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在纠正经济失衡中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自觉地利用我国资本市场来促进本国内外部经济趋向协调,缓解国际收支的失衡,同时也应在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中,抓住有利机遇,大力发展我国资本市场。


  为了利用好全球经济失衡调整给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机遇,并尽可能减少它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冲击作用,应该因势利导地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第一,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形成资本有序进出的双向流动机制。要打造一个国际性的资本市场,一个重要前提是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尽管我国资本项目目前还不具备完全开放的条件,但不能因疑虑和保守而耽误正常的开放进程。当前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扩大QFII投资额度,吸引更多的外国机构投资我国股市。二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更加市场化、多层次、多元化的对外投资渠道,便利企业和居民资产多元化,推动从“藏汇于国”和国家对外投资向“藏汇于民”和民间对外投资的转变。三是积极稳妥推进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发展专业化投资公司,特别是注意发展与资源、环境、产能转移等有关的对外投资。


  第二,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市场力量在国际资本流动中的调节作用。东南亚等国家的教训表明,灵活的汇率制度是应对国际资本冲击所必须的制度安排。全球经济失衡调整将导致国际金融资本更加频繁地出入我国资本市场,为减少由此而带来的冲击,我国内外资产价格关系必须较为协调,为达到这种协调,我国的汇率形成机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均衡合理的汇率水平应由市场自发调节形成。当前,一是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强化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过程中的基础作用。为防止汇率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进一步积累,应加快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不断拓展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夯实汇率形成的市场基础,提高汇率在调节我国国际收支调节中的作用。二是要加快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减少外汇干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经常项目可兑换,促进贸易活动便利化,有选择、分步骤地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基本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总之,汇率形成机制及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应以经常项目平衡状况和外汇储备为依据,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要改变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局面。


  第三,夯实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提高对接国际金融资本的能力。近几年来,资本市场通过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加强证券市场法制建设以及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等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市场仍然还存在较大的结构性问题,市场运行机制也有待完善。所谓结构性问题,是指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失调,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比例结构不合理,股票市场内部的层次结构简单,投资者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产品供给结构存在问题等。所谓机制性问题,是指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机制需进一步加强,市场运行的自我调节和内在稳定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等。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水平。通过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改变企业融资主要依赖银行借贷的模式,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投资效率。二是进一步推进证券监管制度改革,强化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机制以及市场主体之间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强化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市场化监督和制约机制,逐步以过程控制和持续监管取代行政审批。三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促进现有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育创新企业、吸引中国大型企业在境内上市等手段,夯实我国资本市场的产业基础。同时,要完善市场交易制度,建立市场自我创新机制,丰富交易品种,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资本市场,推动市场结构性问题和机制性问题的解决。四是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我国资本市场在提高外资参与比率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可以考虑扩大QFII规模,有控制地对外国投资银行开放更多的业务领域,同时鼓励境内证券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学习成熟市场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加快境内外市场的融合。


  希望对您有帮助。

为美国是世界经济的核心,所以美国衰了,也影响中国的经济。中国的工业不太发达,影响比较小,所以说是挑战。因为中国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种种机遇,所以说是机遇。 金融危机下,美元正在贬值,我们国家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的成本提高了,所以我们的价钱要高于他本国或别的国家的商品,价格竞争相对失去优势,出口会下降。
在这种形势下,只有提高我们的产品的质量和品质的情况下才能有竞争力。所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这只是出口方面的,还有别的东西也一样。
金融危机除了影响我们的工业生产。还影响我们的金融业。因为我们国家的银行和美国国家的银行合作,加上一些贸易货币兑换,购买了美国国债或债卷或金融产品等。美国贬值的情况下,我们持有的美元和来自的美国债卷或基金等金融产品价值都下降,美国大量印钱应该相应地给持人美元的人相对比例的美元才合理。可是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手中的美元相对不值原来钱了。

搜狐财经12月13日讯 “2008中国银行家论坛”于2008年12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办。搜狐财经作为网络战略合作伙伴为您现场直播,以下是文字报道: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嘉宾,各位银行家,大家早上好。

很高兴出席《银行家》杂志社2008年论坛,可谓高朋满座。这个杂志已经创办七年了,我有幸成为它的忠实读者,也是作者,只是写得太少了。在今天这样一个背景下,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闭幕,在国际金融危机正在日益演变成国际经济危机、实体经济受到极大冲击的严峻形势下,《银行家》杂志社积极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讲,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所以,我想《银行家》杂志社办的这个论坛,正是这样一种集思广益,大家献计献策。让我们来共同战胜这场金融危机,共同捕捉和把握机遇,赢得我们更大的发展。我认为杂志社做了一件很好的利国利民的事。我也预祝本届论坛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刚才听了兆星同志的演讲,我也很受启发。他从金融发展和产业发展、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金融发展与金融开放、政府调控与市场经济这样几个方面阐述了他的一些看法和认识。我觉得这些问题都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讨论和研究的内容,包括如何发挥“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正确处理好这样一些关系。我建议各位有时间的话,认真地阅读《人民日报》12月11日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的通稿,通稿比12月10日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播的口播稿的内容多的多。口播稿大概只有两三千字,而《人民日报》的新华社通稿恐怕有六千字,希望各位认真研读。我看到国际媒体对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高度评价,认为是一部经典的经济学教科书,仅仅是公布出来的六千字的内容,也认为是比世界许多国家目前应对经济危机的方案都要完整、准确、切合国情,他们认为是一部经典的经济学教科书。我希望各位有时间一定找来看一看。那里面就是中央最新的精神,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关于国际金融危机和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最基本的判断、最完整的判断,也是指导我们明年工作的一个总的部署。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机遇与挑战”。如果各位仔细一点的话,能发现我的一个措词,我把机遇摆在挑战前面了。这个题目实在太大了,可能在给我的时间里,很难充分地阐述。我只能择其要点,拣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谈一谈我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结合国际经济的发展演变和趋势,结合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着重从机遇与挑战,来阐发我的一些看法。

当前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或者说世界经济面临急剧下滑的风险,或者说实体经济已经或者将面临更严重的冲击,它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如此之严重?为什么说它是百年不遇,确切地说是1929年至1933年大萧条以来世界范围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它是有深刻背景的。刚才松奇同志在开幕式的简短致辞里,已经把国际经济目前的状况扼要地做了勾画。今年世界经济由于还有像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作用,世界经济还不至于跌得更大,它还有百分之三点几的增长。按照IMF11月6日的预计是增长3.7%,尽管一年来它是不断下调,可能现在3.7%也保不住了。为什么?因为它在判断增长3.7%的时候,还估计了美国有1.4%的增长,估计日本有0.5%的增长,估计欧元区的增长是1.2%。而现在比11月6号的情况更加严重,美国已经宣布从去年12月起陷入衰退,日本估计它只能增长0.1%,欧洲那些国家也只能增长百分之零点几,包括德国增长0.3%-0.4%,美国今年的增长恐怕到不了1.4%,可能在1%以下。因此,今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IMF的预计可能是高估了。而中国的增长一定在9%以上,中国今年对世界GDP的贡献率恐怕要达到45%,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

去年,我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对2007年新增的GDP那一部分,我们达到了25%,今年将达45%,明年恐怕要占到近70%。因为发达国家明年要全部进入衰退,都是负增长。负增长对世界经济GDP没有正的贡献,就全靠这些新兴经济国家,而中国明年仍然会保持一个比较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不管现在有一些国外对中国过于悲观的经济学家他怎么预测,我们有这样的信心。明年,全部发达国家进入负增长,IMF对明年世界GDP的增长率恐怕也是高估的,说它有2.2%,也是11月6号说的。世界银行说只能增长1%,联合国也说只能增长1%。在这1%里面中国的贡献率恐怕就是接近70%。我们今年的GDP将会大幅度的增长。去年中国在世界各国GDP总额的排序,和德国差不多,排在世界的第四位,它是3.29万亿美元,中国是3.28万亿美元,差一点。美国第一,13.81万亿美元,日本是4.38万亿美元。德国3.29万亿美元,中国是3.28万亿美元。而2008年,中国的GDP要超过4万亿美元。在这里有两个因素,因为发达国家的增长率急剧下滑,它们只有零点几的增长,不到1%,中国有9%以上的增长,这是可以预期的。我们1—3季度增长了9.9%,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今年继续保持升值态势,今年只剩下17-18天了,人民币汇率到昨天收市的时候是6.845元人民币:1美元,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升值了13%,这样一个变化使得中国的GDP按美元折算大幅度提高,超过4万亿美元。可以测算,今年中国的人均GDP可能达到3000美元了,去年是将近2500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曾经在新世纪初规划,到2020年的增长目标是4万亿美元、人均3000美元,我们今年(2008年)实现了。明年(2009年)我们的发展步伐仍然是稳健的。所以,我想给各位通报的一点信息是什么呢?在这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的机遇大于挑战。

79年前发生的那一场经济大萧条给世人留下了惨痛的记忆。那个大萧条的前期,也就是在一次大战之后曾经有过一次短暂的衰退,然后从1921年以后,世界经济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增长,到1929年10月24日爆发危机,美国华尔街股市大崩盘。1922年到1929年,美国的股市也像前两年美国的股市一样,这次道指涨到一万四千点,现在跌到八千多点。那时候,经济规模小得多了,股指从60-70点涨到360-370点,不到八九年的时间,每年平均增长18%以上,股市泡沫,整个社会弥漫着享乐。当然那十年里,经济也是增长的,在那段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美国也有一些技术创新。但是财富大量集中在少部分人手里,5%的人占据了社会财富的30%,存在着大量的工人失业。在那个20年代,美国的经济、世界的经济,包括当时苏联的经济,都有相当大的发展,人们的脑子比较热。1929年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是一个迷信自由市场经济的总统,在29年爆发大危机之后,他采取积极不干预的政策,任凭市场自身的调节,他认为这些市场缺陷用不着政府这个看得见的手加以调节,甚至他的一些调节措施还是反向的。29年到33年,大危机愈演愈烈,到1932年的下半年,美国的股指、道·琼斯指数,从最高峰的时候下跌了89%,平均跌了85%,它的失业率达到了25%,四分之一。熟悉经济学的同志可能都知道,失业率,按照西方教科书经典的说法,12%是极限,通常他们希望在6%以下,最好是在4%以下,那时候居然它达到了25%。成千上万的人失业,几千万人失业。GDP下降了25%,GNP下降了30%,国际贸易萎缩了三分之二,只剩下三分之一,萎缩了65%。几千万人失业,几千家银行倒闭,几十万家企业破产,这就是让人们一提起来,令人毛骨悚然的大萧条。

大萧条之后,经济危机必然产生政治危机。胡佛还想竞选连任,怎么可能呢?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了,他是民主党人,胡佛是共和党人。应该说,一位非常有名的政治家罗斯福和一位非常有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把大萧条作为实践凯恩斯主义的一个很好的实验场。1933年3月,罗斯福上台,他搞了两个“百日新政”,两个100天。今天没有时间讲了,我简单地说一下。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出版了,这是一部很有名的经济学教科书,也就是由大萧条引发的,它里面很多的措施、主张都被战后许多国家的政府不断地实践、运用,也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就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也就是把经济周期的波动如何加以“熨平”的那些政策。实际上治理大箫条没有那么容易,直到1941年。经济危机带来的政治危机甚至还可以说到英国首相的换人、德国希特勒的上台等等。通常认为的大萧条,或者指29年-33年最严重的那个期间,真正所谓治愈要到1941年,美国的道指恢复到大萧条之前的水平,是在1954年。

所谓大萧条之后,在二战快结束的时候,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一个叫布雷顿森林的地方,开了一个会,当时有44个国家政府的代表参加,共同研究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会议的结果,产生了三大世界经济组织,就是今天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当时叫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当时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这前两家,是管金融的,后一家是管国际贸易的。从此,确定了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的基本游戏规则。当时实行的是,美元和黄金挂钩,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被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处理“大萧条”及至战后到70年代前期,美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几十年里采用了凯恩斯主义,政府的财政政策和干预经济的能力较强,美国爬上了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战后至50年代,美国GDP几乎占世界的一半,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保持了美元与黄金的挂钩。但是,这个汇率体系到了60年代后期的时候,美国就感到受不了了,到1970年、71年的时候,因为它没有那么多黄金来兑现。而且随着它打了几场战争,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财政赤字急剧增加,黄金储备急剧下降,爆发了两次美元危机。到了70年代初,整个国家黄金储备只有110-120亿美元,无法承受其他国家的汇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终于在1971年8月黄金储备只剩102亿美元的时候,宣布废除美元兑黄金的义务,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解体。这个体系一解体,也就意味着美国可以不受制约地发行美元货币了。原来美国发行货币要受“35美元=1盎司黄金”的制约,那意味着没有黄金就发行不了货币。没有这个约束,美元成了可以自由印制的钞票了。美国利用钞票发行权,不断滥发货币,导致美元不断贬值。所以美元的泛滥从那时候就开始了。1985年到2000年,美国的实体经济只增长了50%,而它的货币发行增长了三倍,也就是说比实体经济多了六倍。

战后的美国,1948年还有一本著名的著作,萨缪尔逊的《经济学》诞生了。萨缪尔逊的《经济学》被称之为后凯恩斯主义,应该说是凯恩斯的忠实继承者,同时也发展了凯恩斯主义。战后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一直统治着西方,在西方经济学中占主流理论,或者叫占上风。但是这个经济理论,刚才王兆星同志也涉及了,到了70年代中后期的时候,它就受到了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挑战。在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世界经济也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随着政府监管的削弱、创新能力的增强,监管和创新的关系一定是这样的,监管多了,创新可能就少了;监管弱了,经济的活跃程度就增加了、创新可能也增加了。

在70年代中后期之后,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逐步地走到前台,货币主义的经济理论,包括一位很著名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这样一些理论逐渐成为主导美国经济的理论。包括到危机爆发前的格林斯潘,他就是一个坚定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维护者、捍卫者,强调政府或者监管部门不要过多地干预经济本身、监管金融自身的运作。所以,如果说要找源头的话,刚才兆星同志发言的时候讲,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没处理好,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一点不错,它不是全部原因,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找原因的话,我认为第一位的原因,是理论上先出了问题,理论上走得过于偏了。从后凯恩斯主义转变到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占了上风以后,社会所崇尚、所遵循的,包括政府所遵循的,都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大家都知道,格林斯潘从1987年8月做美联储主席,历经四任美国总统,换成伯南克(研究大萧条的专家,他有一本著名的专著《大萧条》)的时候,已是2006年初。在格林斯潘任内的18年半时间里,他一直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所以应当讲,今年9月15日之后,金融危机进入第二波,美国的一些报纸、杂志、评论家开始攻击,或者说把格林斯潘从天上摔到地下,那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当然,把所有的责任都放在他一个人身上也是不公平的,他要承担他自己的那一部分责任。这18年半,与他的货币政策、与他的监管当然是有关联的。

第二个原因,美国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也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脱节。大家都知道,美国人从来是超前消费、借钱消费、过度消费,它到目前为止所谓国民储蓄率是负的,小布什上台的时候还有8%。它没有钱的时候就到世界各国去借,这种生产和消费方式、储蓄和消费完全背离,这是造成它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信用卡,80年代在美国,信用卡消费是非常严格管制的,我们中国留学生那时候刚刚迈出国门,到西方、到美国去留学,想申请一个信用卡是难上加难。你们是发展中国家,又是社会主义国家,普遍认为你们学生比较贫困,担心你们有没有偿还能力,有没有这种信用。四五年书读下来,一个信用卡办不下来,这从侧面反映金融监管还是比较强的。到了90年代初,在美国的中国学生再去办信用卡的时候,不是说办不下来,一张信用卡至少办一两年。90年代初我在香港工作,我办一张信用卡,那时候我是公务员,我在那儿工作,也得要花两个月,那是要审查你的信用。到了新世纪2000年、2001年以后,在美国办信用卡就没有那么麻烦了,中国学生一住进学校,马上大小银行的业务员、推销者都跑到你的宿舍,主动地上门服务。去了以后,不到一个礼拜给你办成了,鼓励你消费。到了危机爆发前的06年、07年,07年2月份金融危机已经露出马脚了,07年7、8月份掀起了第一波,在危机爆发之前,在美国的一些大城市、大机场,中国的旅行团一下飞机,这些银行的业务员、推销者们就围上去了,为我们的旅行团办信用卡。旅行团呆一二十天,回国了,你对他的信用就调查了、就了解了吗?如此之泛滥。所以美国的信用卡危机,我不希望它爆发,但是否能避免?这里,是为了说明它的过度消费,我举了一个例子而已。当然,我们中国的信用卡在这些年也有比较大的发展,最近我们也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我相信银行界的朋友们比我了解得更清楚。

第三个原因,恐怕就是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的关系问题了。兆星同志说了不少,我就不细说了。那些次贷,被那些所谓的信用评级机构给它评级,那些信用评级机构,是让你花了钱才给评级的,你要评多少他就可能给你评多少级,3A级,最高级。我看这些信用评级机构是为虎作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今年5月26日表示,已开始调查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要求它们提供评级方法,解释结构金融产品评级纠错的方法和程序,及其采取的纠错措施。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监管当局把他们找去。现在是“救火”,还顾不上惩治这些机构里的违法违规者。该怎么处罚是后话。包括那些投行、基金公司,现在五大投行要么破产倒闭,要么被政府接管,要么改换门脸,过去都是“驰骋”华尔街的。华尔街就500米长,几十万人在那儿折腾。所以,我讲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搞过度了、过头了,里面掺着一些金融高管的私利。没有个人捞取的好处,他会去吹那样大的泡沫?成千上万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金融衍生产品,一层套一层,各种各样的包装,然后让那些不知情的各国投资者去买。所谓次贷,是住房次级抵押贷款,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抵押,也不要什么首付,甚至就一个电话,都不用签合同,你就买到房子了,你自己住,还可以再倒卖,买房子一旦还不了贷款,泡沫势必就要破裂。这些人甚至还有一套理论,叫民主资本主义,包括一些政府的高官也在鼓吹“居者有其屋”。没有购买能力的人买了房子,最后偿还不了贷款,难道这些金融家、银行家心里没有数?格林斯潘在美国国会10月23日的听证会上,有限度地承认自己有一些缺失,他说他相信那些银行家们有自律的意识。在座的各位银行家,如果监管当局监管不到位的时候,要有自律意识啊。他还说危机的发生证明他某些经济观念有误,这一点让他“震惊”。他坦言对危机未来有这样大的程度缺乏估计等等,我觉得这未免有点浮皮潦草了。美国的金融监管当局监管不力是事实。全世界金融衍生产品的总值是多少呢?据不完全统计是550万亿美元,美国就上百万亿美元,美国GDP才13.81万亿美元,相比一下是什么概念?

第四个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脱节。虚拟经济那么大的规模,美国的实体经济部门只占GDP的18%,这些年一直是在萎缩的。汽车三大巨头出问题,到现在也谈不下来救治方案。昨天140亿美元的救助方案,又被参议院给否决了,布什政府还在想其他的办法来救助,所以美国股市昨天略微收了一点红盘,增长了百分之零点几。前天美国股市大跌。应当讲,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应该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不能过度膨胀,泡沫不能吹得过大。当然我们和美国的情况完全不同,我们是虚拟经济或者说金融创新、金融改革才刚刚起步。我们是一个金融发展不足的问题,我们不是过度的问题,我们是应当如何在健全金融管理制度、加强金融监管、培养金融人才的同时,大力发展金融事业。就是在今天的论坛上,我们所讲的业务拓展与风险控制是重点。我们的证券,包括债券,我们各大商业银行的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发展、以及农村金融的发展,我们很多的金融业务,都还没有充分展开。所以,我们的金融,在某种程度上还不能完全反映实体经济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吸取它的经验教训,处理好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的关系,加强金融创新、发展金融事业,这是毫无疑义的。金融危机动摇不了我们的信念,改革开放仍然是我们战胜金融危机的巨大动力。我们和美国的国情、和它的发展阶段是完全不同的,不要因噎废食,简单加以类比。

第五个原因,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是旧的国际金融秩序在里面起了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旧的国际金融秩序是从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后产生的。美元现在在全球的外汇储备里面仍然占64%,虽然这些年在下降。随着欧元1999年的问世,它的增长幅度很快,现在欧元已经占到26.5%。欧元占比上升,从过去的只占17%、18%,上升的幅度很快;日元占比下降,日元只占4%到5%;英镑占4%左右。所以美元占64%,仍然很高。怎么才能保持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恐怕在国际金融组织里面,应当更多的增加一些发展中国家说话的地方、说话的份量,增加表达意志、发挥作用的程度。改革旧的国际金融体系的框架、运行模式,这已经提到议事日程。20国11月15日在华盛顿的峰会,这些问题已经多多少少地被列入了。欧盟是积极的,美国是不积极的。今天我也没有时间仔细地讲这个了。

应当讲,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我们的信心源于哪儿呢?为什么我演讲的标题要说“机遇与挑战”呢?实际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处理得好,一定是机遇大于挑战,我们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也有前所未有的机遇。为什么这样讲?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再过几天12月18日中央要召开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隆重大会,这30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在座的很多人都是从中走过来的。我们现在有30年改革开放奠定的强大物质基础,还有着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刚才我说了我们的GDP增速,我们在这30年里有几个非常值得骄傲的数字。我们有连续超过两位数增长的两个五年,这是世界上史无前例的。曾经在六七十年代,有过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这样一些地方,有一次连续五年超过两位数的增长。我们是两次,1992年到1996年,2003年到2007年,连续五年超过两位数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到去年是29年,年平均增长9.82%,今年是30年。达到30年高增长的,过去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韩国。我想,中国在未来仍会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是会有希望超过它的。韩国30年、日本只有20年持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而我们29年平均年增长9.82%的又是最高的,它们是百分之八点几,接近9%。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敏锐地抓住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及时结束文革动乱,拨乱反正,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及时打开了国门,改革开放,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正是在这个时候,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90年代,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第三轮经济全球化在全球兴起。由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国家,经济创新活力增强,到80年代中后期IT技术的突破、国际互联网90年代中期以后的广泛应用,再加上90年代世界上搞市场经济的国家增多,所以推动了第三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势头。这里,我简单地讲一讲第一轮和第二轮的经济全球化。中国这些机遇都丧失了,也根本就不可能去把握。第一轮经济全球化,应当说始于1760年英国的工业革命,到马克思写《共产党宣言》的时候,也就是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那个时候。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面已经写了很多经济全球化的情况。英国那时完成了工业化,而中国虽然在1820年到1830年的时候,GDP还是全球第一位,1820年占到全球的32%,1830年占到29%,但大而不强,在“康乾盛世”的落日余辉中沾沾自喜、闭关自守,根本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先进的工业,是一个农业国家,而且政治腐败。所以英国人的“坚船利炮”打进来之后,这个看上去的“庞然大物”倒下了。第二轮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期间,也就是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写《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部重要著作的那个时期。经济全球化在那个时期进一步扩展。如果把这个时间稍微往前再说一点,一般地讲产业革命第二个阶段是1870年以后,在那个时候,中国刚刚搞了一点洋务运动,还是以失败告终的。1894年的甲午战争,1895年的《马关条约》,1898年的变法失败,1900年的《辛丑条约》。1840年以后一部惨痛的中国近现代史,正如毛主席说的,落后就要挨打。由于外强的不断入侵,更拉大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中国在那个时代要想抓住所谓全球化机遇是不可能的。

第二轮经济全球化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年到1933年的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它也中断了。直到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带领全中国人民进行追赶世界、发展工业化、发展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面对危机,我们不仅要看到此次危机给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带来的挑战,更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

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海外投资、进出口、金融证券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劳动就业、经济增长、经济地位等层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并蕴含着难得的机遇。

面对危机,我们不仅要看到此次危机给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带来的挑战,更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那么,在我国经济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海外投资、进出口、金融证券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劳动就业、经济增长、经济地位等层面都会产生哪些影响,又会蕴含哪些机遇呢?

第一个层面,海外投资。一方面,危机发生后,海外资本市场出现暴跌,对我国较多海外投资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的风险也不可忽视,一些项目可能面临着资产价格缩水、投资收益下降、投资回收期延长等一系列风险。

另一方面,国际金融风暴使得海外许多股市大幅缩水,资产价格大幅下降,一些公司股票估值已居历史低位;一些公司为了渡过目前的难关,贱卖公司资产或控股权;一些国家大幅降低了外资进入门槛。这些都为我国相关企业、机构创造了一系列海外直接或间接投资的潜在机会。国际金融危机延续时间越长,破坏程度越大、经济恢复越慢,我国海外投资的潜在机会就会越多。

第二个层面,进出口贸易。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而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的目标地也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因此这次危机对我国进出口将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将会带来冲击,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着资金回收困难、订单减少的风险。我国一般性贸易出口收入、贸易顺差、外汇收入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可能都会发生重要变化。

就我国进口而言,一些国家基于生产自救可能会出台一些有利于产品出口的政策,如降低出口关税、降低出口价格、放松技术封锁等。目前,一些大宗商品如石油、铜、铁矿石等价格大幅调整降低了我国进口相关商品的成本,这些都有利于相关商品的进口。我国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根据自身的需要和能力,扩大技术类、资源类、短缺类、价格优势类商品的进口。

第三个层面,金融证券保险业。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利率联动、汇率波动及其对金融机构经营的影响;金融环境的变化对银行贷款业务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海外金融机构的风险可能传导到其设置在我国的分支机构上来。对我国证券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股价波动及其对证券机构经营、业绩和对投资者投资收益的影响;股价波动对市场融资功能的影响及其对上市公司IPO和再融资的影响。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利率波动对保险业经营及业绩的影响;资本市场波动对保险业投资收益的影响。

就影响程度而言,我国金融证券保险业对外有所开放但尚不充分,这就决定了此次危机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相对有限。一方面,在国际金融、证券市场没有稳定之前,我国金融、证券市场不可能走出反向的单边行情。另一方面,影响我国金融、证券市场未来走势的主要因素仍是国内的市场环境和运行机制。今后我国仍会坚持金融改革、开放、创新的发展路径,但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会进一步加强。

第四个层面,房地产业。这次危机从源头上看是房地产市场危机。因此,由房地产市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业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首先,我国几个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有可能面临一些海外投资客抛售房产、抽离资金的情况;其次,基于美国这次房地产市场危机的深刻教训,我国未来会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会控制房地产虚假需求的扩大和价格的暴涨暴跌,以避免房地产市场的剧烈波动引发金融业系统性风险。

第五个层面,旅游业。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受危机影响较深的国家,基于发展本国经济、增加就业的需要,可能会出台促进本国旅游业发展的举措,以吸引更多境外游客。因此,我国居民出国旅游可能会更加便利,国内旅游业面临着旅游人数分流的潜在压力;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影响,海外入境的人数可能会明显减少,这对涉外旅游会产生较大影响。

第六个层面,劳动就业。此次危机对我国劳动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放缓,新增就业机会可能相对减少。因此,未来一定时期可能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二是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等金融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失业金融从业人员有可能流向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少的国家和地区。因此,我国面临着引进海外金融人才的良好机遇,国内金融业也可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人才竞争的态势。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人才竞争对我国金融、证券、保险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第七个层面,经济增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会对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基础、方式与西方发达国家明显不同。同时,我国经济仍是投资推动型经济,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电网、城市基础实施、新农村建设等领域仍有巨大的投资空间。一旦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深而出现GDP增速下降较多时,我国投资型经济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八个层面,经济地位。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恢复经济的复杂程度、困难程度会比我国大得多。因此,在未来几年增速趋缓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总量与发达国家的相对差距将会缩小,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将会上升。具体而言,一些大宗商品的定价可能会考虑“中国企业谈判因素”,而不是过去那种我国“需求什么”国际市场“炒什么”、“涨什么”的格局。

1.出口的巨幅下降
2.以美元为基本货币的美国国债,价值的巨幅缩水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面对危机,我们不仅要看到此次危机给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带来的挑战,更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
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海外投资、进出口、金融证券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劳动就业、经济增长、经济地位等层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并蕴含着难得的机遇。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面对危机,我们不仅要看到此次危机给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带来的挑战,更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那么,在我国经济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海外投资、进出口、金融证券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劳动就业、经济增长、经济地位等层面都会产生哪些影响,又会蕴含哪些机遇呢?

第一个层面,海外投资。一方面,危机发生后,海外资本市场出现暴跌,对我国较多海外投资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的风险也不可忽视,一些项目可能面临着资产价格缩水、投资收益下降、投资回收期延长等一系列风险。
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使得海外许多股市大幅缩水,资产价格大幅下降,一些公司股票估值已居历史低位;一些公司为了渡过目前的难关,贱卖公司资产或控股权;一些国家大幅降低了外资进入门槛。这些都为我国相关企业、机构创造了一系列海外直接或间接投资的潜在机会。国际金融危机延续时间越长,破坏程度越大、经济恢复越慢,我国海外投资的潜在机会就会越多。
第二个层面,进出口贸易。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而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的目标地也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因此这次危机对我国进出口将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将会带来冲击,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着资金回收困难、订单减少的风险。我国一般性贸易出口收入、贸易顺差、外汇收入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可能都会发生重要变化。
就我国进口而言,一些国家基于生产自救可能会出台一些有利于产品出口的政策,如降低出口关税、降低出口价格、放松技术封锁等。目前,一些大宗商品如石油、铜、铁矿石等价格大幅调整降低了我国进口相关商品的成本,这些都有利于相关商品的进口。我国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根据自身的需要和能力,扩大技术类、资源类、短缺类、价格优势类商品的进口。
第三个层面,金融证券保险业。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利率联动、汇率波动及其对金融机构经营的影响;金融环境的变化对银行贷款业务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海外金融机构的风险可能传导到其设置在我国的分支机构上来。对我国证券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股价波动及其对证券机构经营、业绩和对投资者投资收益的影响;股价波动对市场融资功能的影响及其对上市公司IPO和再融资的影响。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利率波动对保险业经营及业绩的影响;资本市场波动对保险业投资收益的影响。
就影响程度而言,我国金融证券保险业对外有所开放但尚不充分,这就决定了此次危机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相对有限。一方面,在国际金融、证券市场没有稳定之前,我国金融、证券市场不可能走出反向的单边行情。另一方面,影响我国金融、证券市场未来走势的主要因素仍是国内的市场环境和运行机制。今后我国仍会坚持金融改革、开放、创新的发展路径,但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会进一步加强。
第四个层面,房地产业。这次危机从源头上看是房地产市场危机。因此,由房地产市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业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首先,我国几个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有可能面临一些海外投资客抛售房产、抽离资金的情况;其次,基于美国这次房地产市场危机的深刻教训,我国未来会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会控制房地产虚假需求的扩大和价格的暴涨暴跌,以避免房地产市场的剧烈波动引发金融业系统性风险。
第五个层面,旅游业。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受危机影响较深的国家,基于发展本国经济、增加就业的需要,可能会出台促进本国旅游业发展的举措,以吸引更多境外游客。因此,我国居民出国旅游可能会更加便利,国内旅游业面临着旅游人数分流的潜在压力;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影响,海外入境的人数可能会明显减少,这对涉外旅游会产生较大影响。
第六个层面,劳动就业。此次危机对我国劳动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放缓,新增就业机会可能相对减少。因此,未来一定时期可能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二是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等金融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失业金融从业人员有可能流向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少的国家和地区。因此,我国面临着引进海外金融人才的良好机遇,国内金融业也可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人才竞争的态势。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人才竞争对我国金融、证券、保险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第七个层面,经济增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会对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基础、方式与西方发达国家明显不同。同时,我国经济仍是投资推动型经济,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电网、城市基础实施、新农村建设等领域仍有巨大的投资空间。一旦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深而出现GDP增速下降较多时,我国投资型经济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八个层面,经济地位。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恢复经济的复杂程度、困难程度会比我国大得多。因此,在未来几年增速趋缓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总量与发达国家的相对差距将会缩小,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将会上升。具体而言,一些大宗商品的定价可能会考虑“中国企业谈判因素”,而不是过去那种我国“需求什么”国际市场“炒什么”、“涨什么”的格局。


中国为什么不会发生美国那样的金融危机
而以原苏联为首的,自以为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阵营,在经济现实面前,不得不改弦易辙,纷纷向自由市场经济靠拢。中国三十年左,三十年右,摸着石头过河。原苏联解体以后,以美国为首的世界人民一下子放松了许多,想找个敌人也不容易呢,恐怖主义有时固然很可怕,但并不是可怕的要命,中国也不跟着玩虚拟...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没有产生严重冲击对吗
对。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没有产生严重冲击。亚洲是五大洲之一,全称亚细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面积4380万平方公里。

关于近日的全球金融危机。
其实表现相对于其他商品来说已经相当可以了。黄金的价格认为操作的可能性很小,原因是每天世界上黄金的成交额都在数万亿美金,这么大的资金量是不可能由一家或两三家来完成的。 黄金在货币中的地位是永远不可能被驱逐的,世界上所有的货币都是以黄金作为标的物的。3:至少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不会出现很紧...

急求金融危机下的形势与政策的有关论文
从宏观层面上讲,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考虑到这一轮新型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在资金流动问题上必须稳扎稳打,不能盲目放开,要考虑到大量资金出走的可能性和由此带来的压力。当一轮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必然会出现下滑,我们的财政政策必须保留一定的灵活度,在继续实行当前稳健财政政策的前提下,必须做好项目...

跪求关于“金融危机对中国服装行业的影响”的论文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08 年1-8月全国纺织工业实现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实现2.13万亿元和740亿元,,增幅较去年同期下滑7.5和30.2个点;出口交货值5100亿元,同比仅增7.12%;财务费用285亿元,同比攀升22.4%;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累计同比下滑0.36%;行业亏损面21.33%,较去年同期上升 2.28个点。 出口:外围经济放缓下的适度...

经济危机会来吗?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发表《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力推凯恩斯理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克鲁格曼又发表《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更加力推凯恩斯主义,他本人也在此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凯恩斯主义及新凯恩斯主义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干预的主流理论基础,由此政策主张而出现是...

金融危机做什么行业比较好
金融危机,在危险中也存在着机遇,就是看你如何把握。据我对市场的了解,金融危机,主要影响最大的就是对外贸易方面的工种。目前国家拿钱出来,扩大内需,就是带动多边产业快速发展,解决因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国内民众下岗,失业,无生活来源等问题。比较稳当的职业也有很多:例如,技术工种行业(有技术的),...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娱乐行业有哪些影响?
丁磊表示,随着中国互联网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网络通信、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方面已不逊色发达国家。谈到中国互联网未来发展时,丁磊说:中国完全可以走自己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金融风暴来了,娱乐还好吗?对于美国金融风暴对全球娱乐产业是否有影响这个时下的焦点话题,有业内人士这样冷静地说:...

金融危机的钱都让哪些人赚走了? 好像美国的老百姓也牺牲了不少啊 ,最...
导演的跌宕起伏的次贷剧情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然而纵观到目前为止的事态,很多问题令人费解:次贷问题自去年2月浮出水面,美国政府看似很慌乱,注入流动性、降低利率,着眼点都是救机构而不是救市场,治标不治本,致使危机大幕逐渐拉开;美国通过7000亿美元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各国央行联手降息,反而使危机迅速升级,成为全球金融...

金融危机是如何造成的?
比起欧洲国家(如美国底特律汽车城已经是萧条得很了),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中国的经济与国际经济有一定的割裂,我国人民币实施资本项下的严格管理,国际游资冲击不大,现在美国已有70多家银行趋于倒闭的情况下,中国的金融系统运行良好,经济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长。同时,国家也在通过扩张财政和降低存款准备金...

库伦旗18259028388: 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
攸丁丽珠: 中国可以抓住机遇进一步提高本国的经济实力:扩大内需改变中国以往的主要靠出口拉动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淘汰就的产业;抓住机遇提高产品的质量,创新技术,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挑战:国内的靠出口的外向型企业面临巨大挑战 国内的金融市场需要改革

库伦旗18259028388: 经济危机对于我们中国经济有什么机遇和挑战?? -
攸丁丽珠: 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八大机遇与挑战: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面对危机,我们不仅要看到此次危机给处于转型...

库伦旗18259028388: 全球金融风暴对中国会带来什么危险以及机遇? -
攸丁丽珠: 危险主要是对中国出口贸易带来打击,同时也对国内的金融市场也有一定的打击,影响中国内需的扩大.机遇可以给我国增加在全球经济领域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库伦旗18259028388: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建设小康社会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政治角度
攸丁丽珠: 因为金融危机的发展,国际订单的急剧下降,对我国的外向型出口企业造成了严重冲击,许多中小型企业甚至倒闭,造成失业率急剧上升,而且因为金融危机的发展,国际投资者为了救助自身等原因,外资有撤资现象,更加剧了外向型的复苏 ...

库伦旗18259028388: 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攸丁丽珠: 金融危机固然是大家在过去的工作中出现了漏洞,或者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我们都在努力,就是结果不太好.所以说给我带来的机遇就是把昨天的错误或者是漏洞用跟好的方法去弥补,但是在弥补中我们又会面临很多的困难....

库伦旗18259028388: 金融危机背后的机遇 -
攸丁丽珠: 中国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程度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加上中国经济自身也在客观上面临着周期性调整,这些因素叠加,使中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 去年3季度开始GDP逐步走低,明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已远远大于几个...

库伦旗18259028388: 中国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 -
攸丁丽珠: 机遇:中国现阶段正处于综合国力快速上升时期,世界局势的基本缓和给我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国内,有多种势力的破坏,但不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反而更加凝聚了国人参与国家建设.世界经融危机的出现和发展让世界...

库伦旗18259028388: 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机遇是什么?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机遇是什么?
攸丁丽珠: 索维尔研究及数据中心金融危机即是挑战更是机遇索维尔财经视点与商机分析:目前,由这场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已经逐渐显露出来,工业生产...

库伦旗18259028388: 金融危机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
攸丁丽珠: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很大,但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其对我国的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冲击,我国的外贸出口行业,受到的影响很大,而国内的传统工行业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的影响最大,现在就业形势紧张,失业的人群不断扩大,就业与失业的人到处都是!!!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其发源地在美国!危险与机遇并成的!我们应理性的对待这次金融危机,毕竟我们这个国家还很年轻!

库伦旗18259028388: 金融危机究竟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
攸丁丽珠: 出现世界性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