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伊底帕斯情节

作者&投稿:苑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伊底帕斯情节?~

“底比斯国王雷维斯听到预言,说儿子在将来会杀自己而和母亲结婚,所以在生了儿子以后就把他抛弃在山中了。这个孩子后来被牧羊人拾去养育,国王遇到了他,感到可爱,便收他作养子,起名叫伊底帕斯。后来,伊底帕斯果然杀了父亲,和母亲结婚了。”
“弗洛依德的伊底帕斯情结理论源自希腊神话,及其最初在索发克里斯(Sophocles)的《伊底帕斯王》(Oedipus Rex)里的戏剧化处理。故事是伊底帕斯诞生时,有神谕指出他会弑父娶母。事情真的发生之後,伊底帕斯明白原委,便弄瞎了双眼。弗洛依德由此延伸出一场普遍性的心理戏剧,在他看来,每个(男性)孩童的潜意识愿望,乃是与母亲有性关系,并杀死父亲。父亲威胁要阉割而压抑这种欲望,孩童便因此接受父亲拥有的阳具权威。这同时也是潜意识作为被压抑事物之领域的创生时刻,以及孩童进入社会,或如拉冈所论,进入语言与象徵秩序的时刻。
伊底帕斯故事是奠定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基础的叙事之一,也是争论与纠纷的根源。女性主义经常(但不都是如此,参见Mitchell, 1974)批判伊底帕斯叙事的性别偏见,排除了小女孩,或者认为小女孩是已经阉割的男孩,因而经历了「阴茎钦羡」(penis envy)。米兰妮.克莲(Melanie Klein)和其他弗洛依德的早期批评者,分辨出一个前伊底帕斯阶段,并转而强调母女关系。後来,法国的女性主义者特别试图超越伊底帕斯情结的核心地位,及其对於父权体制的明显巩固,而提出不同的剧本。其中之一是茱莉亚.克莉丝蒂娃(1984b)引自柏拉图的《提慕斯》(Timaeus)的母性空间(chora)观念:未曾分化的母女共生关系的洞窟或空间,与她的记号界(the semiotic)观念有关。
弗洛依德在其他地方引用伊底帕斯情结的观念;例如他对於霍夫曼(E.T.A. Hoffman)的「沙人」(The Sandman)故事的解读,构成他有关不可思议的部份讨论,还有他对於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Hamlet)的零星评论。依循同样的路线,对莎士比亚作品的进一步解析,出现在他的追随者,包括拉冈的作品里(参见Felman, 1982; Brooker and Widdowson [eds.], 1996)。这些阅读似乎指出精神分析与文学批评之间的亲近关连,文学文本的神秘内容宛若对应於潜意识,而其解读如同精神分析的诠释工作。更进一步的激进意涵乃是精神分析本身就是一种叙事与说故事的行径(Brooks, 1994, Bowie, 1987)。但若果真如此,那么批评亦复如是。

伊底帕斯情节简单来说是指:爱恋自己不同性别的父母亲,仇视与自己同性别的父母亲。佛洛依德认为,不管是男孩或女孩,在刚出生的时候发展是很类似的,他们通常都以母亲(或者与母亲形象成为一体的奶妈或养母等人)为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在这段期间,母亲乳房和婴儿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由於母亲不可能随时满足婴儿的需求(need)或者可以说婴儿的需求本来就不可能被满足而形成欲望(desire)的来源,因此这种乳房的挫折,导致婴儿进一步的发展。

在女孩方面,上述伊底帕斯前期(Pre-Oedipus)的发展和伊底帕斯情节是完全相反的,也就是小女孩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从爱恋母亲转而爱恋父亲,佛洛依德认为迫使小女孩对母亲的依恋以仇恨告终,而与小男孩发展不同的主要原因就是「阉割情节(castration complex)」。小女孩发现了异性的生殖器官后,会认为母亲没有把阴茎(penis)生给她们或造成她们被阉割的状态,使她们感到委屈,甚至产生「阴茎嫉妒(penis envy)」,此时,小女孩性快感的来源也从阴蒂(clitoris)逐渐转向到阴道(vagina),而这样的状态便可能造成小女孩朝三种不同的路径发展:一个是导致性抑制(sexual inhibition)或神经症(neurosis),一个是使女性的性格倾向男性特质情节(masculinity complex),另一个则是通向正常(normal)的女性特质。

一般来说,小女孩在经历了「阉割情节」所产生的「阴茎嫉妒」后,被迫放弃对於母亲的依恋,转而进入伊底帕斯情节阶段,也就是对於父亲(阴茎的象徵)产生爱恋,渴望从父亲那儿获得阴茎,最后甚至进而想要从父亲那儿获得一个小孩。但是,对於小男孩来说,从一出生一直到伊底帕斯情节阶段,他的爱恋对象都没有转换,从一开始他的欲望对象就是他的母亲,此时父亲反而是一个讨厌的竞争者(rival)角色。这样的伊底帕斯情节很自然的从「性器期(phallic phase)」便开始发展,直到对父亲产生恨意达到最高点,因为父亲不仅抑制和干预小男孩的性冲动和性活动,也不肯透露生殖的秘密,甚至似乎占据了母亲真正欲望对象的地位。

不过,随著母亲没办法继续满足小男孩对於奶水的需求(need)或者说是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desire),也就是渴望得到母亲完全的爱,以及当第二个小孩出生后,母亲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在新生儿上,都会导致伊底帕斯情节的消退,但是对於小男孩而言,真正关键的却是「阉割恐惧(castration fear)」。当小男孩发现母亲或女性没有阴茎的事实后,开始感受到被阉割的威胁,他害怕如果持续爱恋著母亲,就会被父亲以同样的手法阉割而失去阴茎,因此转而对原本敌视的父亲产生认同,更进一步的放弃及鄙视欠缺阳具(phallus)的母亲。

伊底帕斯情节简单来说是指:爱恋自己不同性别的父母亲,仇视与自己同性别的父母亲。佛洛依德认为,不管是男孩或女孩,在刚出生的时候发展是很类似的,他们通常都以母亲(或者与母亲形象成为一体的奶妈或养母等人)为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在这段期间,母亲乳房和婴儿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由於母亲不可能随时满足婴儿的需求(need)或者可以说婴儿的需求本来就不可能被满足而形成欲望(desire)的来源,因此这种乳房的挫折,导致婴儿进一步的发展。

在女孩方面,上述伊底帕斯前期(Pre-Oedipus)的发展和伊底帕斯情节是完全相反的,也就是小女孩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从爱恋母亲转而爱恋父亲,佛洛依德认为迫使小女孩对母亲的依恋以仇恨告终,而与小男孩发展不同的主要原因就是「阉割情节(castration complex)」。小女孩发现了异性的生殖器官后,会认为母亲没有把阴茎(penis)生给她们或造成她们被阉割的状态,使她们感到委屈,甚至产生「阴茎嫉妒(penis envy)」,此时,小女孩性快感的来源也从阴蒂(clitoris)逐渐转向到阴道(vagina),而这样的状态便可能造成小女孩朝三种不同的路径发展:一个是导致性抑制(sexual inhibition)或神经症(neurosis),一个是使女性的性格倾向男性特质情节(masculinity complex),另一个则是通向正常(normal)的女性特质。

一般来说,小女孩在经历了「阉割情节」所产生的「阴茎嫉妒」后,被迫放弃对於母亲的依恋,转而进入伊底帕斯情节阶段,也就是对於父亲(阴茎的象徵)产生爱恋,渴望从父亲那儿获得阴茎,最后甚至进而想要从父亲那儿获得一个小孩。但是,对於小男孩来说,从一出生一直到伊底帕斯情节阶段,他的爱恋对象都没有转换,从一开始他的欲望对象就是他的母亲,此时父亲反而是一个讨厌的竞争者(rival)角色。这样的伊底帕斯情节很自然的从「性器期(phallic phase)」便开始发展,直到对父亲产生恨意达到最高点,因为父亲不仅抑制和干预小男孩的性冲动和性活动,也不肯透露生殖的秘密,甚至似乎占据了母亲真正欲望对象的地位。

不过,随著母亲没办法继续满足小男孩对於奶水的需求(need)或者说是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desire),也就是渴望得到母亲完全的爱,以及当第二个小孩出生后,母亲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在新生儿上,都会导致伊底帕斯情节的消退,但是对於小男孩而言,真正关键的却是「阉割恐惧(castration fear)」。当小男孩发现母亲或女性没有阴茎的事实后,开始感受到被阉割的威胁,他害怕如果持续爱恋著母亲,就会被父亲以同样的手法阉割而失去阴茎,因此转而对原本敌视的父亲产生认同,更进一步的放弃及鄙视欠缺阳具(phallus)的母亲。

恋母情结

就是喜欢和自己不同性别的父母亲,讨厌与自己同性别的父母亲

“伊底帕斯情结”的原义
众所皆知,伊底帕斯是希腊悲剧作家索孚克里斯(Sophocles)的《伊底帕斯王》(OedipusRex)一剧中的主角人物,他受命运的作弄,被生身父母底比斯城的王与后弃于荒野,而由邻国国王抚养长大。长大后的伊底帕斯离开养父之国,于途中因争吵而弑死素未谋面的生父莱乌士;并因解答了人面狮身像之谜,而成为底比斯王(取代父亲的地位),娶素不相识的生母约卡士达为妻,生下二男二女。后来底比斯城发生瘟疫,残酷的真相终于因神谕而揭露,弑父娶母的伊底帕斯自己弄瞎了眼睛(去势的象征),离开其家乡之国。


什么是伊底帕斯情节
伊底帕斯情结是指爱恋自己不同性别的父母亲,仇视与自己同性别的父母亲。弗洛伊德认为,不管是男孩或女孩,在刚出生的时候发展是很类似的,他们通常都以母亲或者与母亲形象成为一体的奶妈或养母等人为第一个爱恋的对象。“伊底帕斯情结”是一种儿童早期的心理固结,是儿童初步认识父母及肯定他们关系的基础上...

伊迪帕斯不知柔卡斯卡是自己生母,为什么叫恋母情节
伊底帕斯情节简单来说是指:爱恋自己不同性别的父母亲,仇视与自己同性别的父母亲。佛洛依德认为,不管是男孩或女孩,在刚出生的时候发展是很类似的,他们通常都以母亲(或者与母亲形象成为一体的奶妈或养母等人)为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在这段期间,母亲乳房和婴儿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由於母亲不可能随时...

俄甫狄斯情节具体是什么?
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也译作“伊底帕斯情结”或“俄狄浦斯情结”),是指儿子恋母仇父的复合情结。它是弗洛伊德主张的一种观点。这一名称来自希腊神话王子伊底帕斯(或作俄狄浦斯,Oedipus)的故事。伊底帕斯违反意愿,无意中杀父娶了母亲。通俗地讲是指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喜欢和母亲在一起的感觉...

情结的结什么意思?
。荣格理论与弗洛依德理论的关键差异是:荣格认为人类心理由好几种情结构成,而且许多情结彼此形成二元对立。弗洛依德认为恋母情结(伊底帕斯情结)是普遍共通的,也就是所有儿童都面对伊底帕斯情结带来的发展挑战。而伊底帕斯情结也是绝大部分心理疾病的中心。随着荣格与弗洛依德决裂,两方代表的理论也分歧了。

“情节”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文学作品(如小说、剧本、短篇故事或诗)的事件或主要故事的策划或设计,包括由按照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系列有动因的事件的逐步展开,叙述结构。读音:[ qíng jié ]出处: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名义以之俱沦,情节自兹兼挠。”《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六年》:“夫以...

厦门市13930273097: 俄狄浦斯(希腊神话中忒拜国王拉伊俄斯儿子) - 搜狗百科
正饶天龙: “底比斯国王雷维斯听到预言,说儿子在将来会杀自己而和母亲结婚,所以在生了儿子以后就把他抛弃在山中了.这个孩子后来被牧羊人拾去养育,国王遇到了他,感到可爱,便收他作养子,起名叫伊底帕斯.后来,伊底帕斯果然杀了父亲,和...

厦门市13930273097: 什么是Yan ge情结? -
正饶天龙: 伊底帕斯情节简单来说是指:爱恋自己不同性别的父母亲,仇视与自己同性别的父母亲.佛洛依德认为,不管是男孩或女孩,在刚出生的时候发展是很类似的,他们通常都以母亲(或者与母亲形象成为一体的...

厦门市13930273097: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关键词汇 -
正饶天龙: 潜意识:潜意识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中翻译为“无意识”.力比多:力比多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常用以指心理能,尤其是性本能的能.心理结构: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人的心理结构的分为三个部分,即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厦门市13930273097: 什么是厄利浦斯情结? -
正饶天龙: 通俗点说就是恋母情结,出自一个神话,详情看网页.就打厄利浦斯情结就有详细解释了.

厦门市13930273097: 厄勒克特拉和俄狄浦斯情结是什么?简介? -
正饶天龙: 厄勒克特拉情结又称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中文翻译为“伊谛普斯情结”、“俄底浦斯情结”、“伊底庇斯情结”.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冲动力为核心的一种欲望.通俗地讲是指男性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无论到什么年纪,都总是服从和依恋母亲,在心理上还没有断乳.所谓“情结“是指情感上的一种包袱(人称mama boy).具体的简介你可以看一下百度百科里面的恋母情结.

厦门市13930273097: 有人能详细描述一下“伊迪帕斯”情结吗?我们应该以怎么的心态面对患有“伊迪帕斯”情结的人呢?大神们帮 -
正饶天龙: 即取自著名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里斯之名作《伊底帕斯王》 弗氏如是言道:“我从自己身上发现对我母亲的爱,对我父亲的妒. 我们不应该对患有“伊迪帕斯”情结的人鄙视,用平常心对待他们,其实他们自己也很苦恼.

厦门市13930273097: 比喻新生儿是情敌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
正饶天龙: 我不太确定你所指的,是不是弗洛伊德的著名“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观点 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也译作“俄狄浦斯情结”或“伊底帕斯情结”),是指儿子亲母反父的复合情结.它是弗洛伊德主张的一种观点.这一名称来自希腊神话王子俄狄浦斯(或作伊底帕斯,Oedipus)的故事.俄狄浦斯违反意愿,无意中杀父娶了母亲. 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也译作厄勒克特拉情结),是指女儿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结.它是弗洛伊德主张的一种观点.这一名称来自希腊神话中厄勒克特拉的故事,相传厄勒克特拉因母亲与其情人谋杀了她的父亲,故决心替父报仇,最终她与其兄弟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具体的可以到维基百科,搜一下,或百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