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孔子的以直报怨?

作者&投稿:绪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么理解孔子的「以直报怨」~

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意思是:用适当的惩罚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直的意思是跟宽厚的心量有着莫大的关联,同时还要有足够的智慧来让他们觉悟。直,不管从古汉语还是从现代语中,都跟法律、惩戒是没有直接的关系。
法律的惩戒是一种手段,需要有足够的真诚心,和足够的心量和足够的智慧来运用。也就是,直是与纯净纯善的内心是一个涵义,而表露出来的行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法律而其中之一。
假如法律沦为以怨报怨的工具,则正义不存,黑白颠倒,人心沦丧。"以直报怨"最需要的是有足够的道德修养为基础才能真正得以实施和产生巨大的作用。
直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公正合理不偏不倚,恩德要用恩德去回馈,怨要用公正合理的方式回击。不可一味姑息从而纵容罪恶扩散而良善丧失,也不可挟私加重报复。

扩展资料
1、孔子简介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2、孔子思想来源:
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是"以直报怨"。这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也就是坚持了正直,"以直报怨"对于个人道德修养极为重要。
孔子不赞成以怨报怨。不赞成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一种报复的心态去面对别人的不道德,否则这个社会将是恶性循环,无休无止,那样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和谐,当今的和谐,还有子孙后代的和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1、相同点:以直报怨和以德报怨都体现人的心胸宽广。
以直报怨:直:公正、正直。别人对我们怨恨或抱怨时,我们要以坦诚的态度去对待他。
出处:《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德报怨:指用道德公正的眼光看待与别人的仇恨。出自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最早出现在《老子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与儒家观念截然相反。道家注重清净,老子的道德是一个形而上的哲学命题,与当今的道德不完全相同。
2、不同:以直抱怨,是对于与自己有仇怨的人通过正直合理的手段予以打击,更注重公私分明,依然以公正平等的态度对待。
以德报怨是不记仇怨反而给与自己忧愁的人益处。或许是感谢伤害自己的人,因为他们磨砺了自身的意志。

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意思是:用适当的惩罚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直的意思是跟宽厚的心量有着莫大的关联,同时还要有足够的智慧来让他们觉悟。直,不管从古汉语还是从现代语中,都跟法律、惩戒是没有直接的关系。

法律的惩戒是一种手段,需要有足够的真诚心,和足够的心量和足够的智慧来运用。也就是,直是与纯净纯善的内心是一个涵义,而表露出来的行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法律而其中之一。

假如法律沦为以怨报怨的工具,则正义不存,黑白颠倒,人心沦丧。"以直报怨"最需要的是有足够的道德修养为基础才能真正得以实施和产生巨大的作用。

直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公正合理不偏不倚,恩德要用恩德去回馈,怨要用公正合理的方式回击。不可一味姑息从而纵容罪恶扩散而良善丧失,也不可挟私加重报复



历来我们对於「以德报怨」这个成语的理解是:老子主张「以德报怨」,而孔子则和老子唱反调,主张「以直抱怨、以德报德」.真的是如此吗?这真是千古的误解.我们先研究一下这些文字的出处.老子之言出於《道德经》,老子:「大小多少(指仇恨),报怨以德.」孔子之言则出於《论语》,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回答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其实,论语中孔子之言,并未提及「以德报怨」语出老子,所以孔子并非反对老子.但是,孔子所理解的「以德报怨」是以仁德回报仇怨,也正是我们一般的理解,的确和老子所说的「以德报怨」在意义上有很大的区别.孔子不赞成「以德(仁德)报怨」,所以说要「以直(公正)报怨,以德(仁德)报德(恩德).」

老子学说为「法自然」,即遵循宇宙本体之原则来观察人生.但老子之言一向容易遭人误解,原因是老子行文用字都古奥离奇,常和一般字面上的用义不同.老子於《道德经》中所言之道德是「常道玄德」,并非一般认知的「仁义道德」.所以,老子说的「以德报怨」,是以「天地自然之德来回报仇怨,」而天地自然之德的要义是「万物平等」,正和孔子以「公平、正直来回报仇怨」的意义相通而且并不抵触.老子和孔子都不是慈善家,都不会主张「以德(仁德)报怨」.老子更认为「大道废,才有仁义的产生.」而大道之下是「万物平等」,同时也是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世界,老子当然不会主张「以德(仁德)报怨」.

以正直之道对待怨恨的人

“以直报怨”是孔子提出的一种报答仇怨的原则。对待怨恨的人,孔子认为“以怨报怨”“以德报怨”这两种处理方式都不正确。

孔子主张,不可因一时的愤恨情绪而肆意施加报复,也不可隐匿仇怨报答以恩惠友善,而应该分辨造成仇怨之事的是非曲直,以正直的原则作出回应。



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意思是:用适当的惩罚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直的意思是跟宽厚的心量有着莫大的关联,同时还要有足够的智慧来让他们觉悟。直,不管从古汉语还是从现代语中,都跟法律、惩戒是没有直接的关系。
法律的惩戒是一种手段,需要有足够的真诚心,和足够的心量和足够的智慧来运用。也就是,直是与纯净纯善的内心是一个涵义,而表露出来的行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法律而其中之一。
假如法律沦为以怨报怨的工具,则正义不存,黑白颠倒,人心沦丧。"以直报怨"最需要的是有足够的道德修养为基础才能真正得以实施和产生巨大的作用。
直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公正合理不偏不倚,恩德要用恩德去回馈,怨要用公正合理的方式回击。不可一味姑息从而纵容罪恶扩散而良善丧失,也不可挟私加重报复。
扩展资料
1、孔子简介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2、孔子思想来源:
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是"以直报怨"。这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也就是坚持了正直,"以直报怨"对于个人道德修养极为重要。
孔子不赞成以怨报怨。不赞成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一种报复的心态去面对别人的不道德,否则这个社会将是恶性循环,无休无止,那样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和谐,当今的和谐,还有子孙后代的和谐。

“以直报怨”是指以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出自:《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区别如下:
1、方式不同

1)以怨报怨,用不道德的办法对付不道德的人。例如,邻居长期偷你家菜园里的菜,你也偷他家菜园里的菜作为报复,或者上门辱骂和殴打他。这种方式虽然快意恩仇,但是激发矛盾,使双方仇怨加大,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后果可能更糟。

2)以直报怨,用公正和正直的方式对付不道德的人。 例如,邻居长期偷你家菜园里的菜,你想办法找到他偷菜的证据,向派出所报案抓他。这种方式合理合法,借助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值得提倡。

2、目标不同

1)以怨报怨,目标是发泄怨气,伤害对方,让对方付出更多代价,报仇雪恨。

2)以直报怨,目标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伸张正义,彰显法制、维护社会秩序。

3、风险不同

1)以怨报怨,风险较大,要么和对方仇怨更深以致将来再次报复你,要么自己触犯因小失大。

2)以直报怨,风险较小,由国家机关执行强制手段,使对方伏法受刑罚。


以直报直
以直报直”,才明白“以德报怨”从来都不是传统文化的真正教义,而是后人对经典的一知半解,或者故意曲解。孔子说的没错,你“以德报怨”,那么该拿什么来报你的“德”?更何况现实生活中,正如文中那个同学,就是专门设套挖坑,它在做这件事情时丝毫不不念同窗之谊,好意思坑骗你,你又有什么不...

孔子认为耻是教化而来,那他可以怪人「 *** 」吗?
leeming05: 孔子的目的纵使不是解释耻,但他毕竟是这样立论了,而且他这个说话的目的并没有产生否定其立论的理由。 你也说孔子没有解释耻,则你说孔子认为人性本有耻,论据何在? 指责也是教育,是一个可取的论点。但从论语和孟子所见,圣贤也往往只会说这个人耻那个人也耻,却不见他们有教育之心,或者提出过可行的教育...

论语十二张章第4则,第5则读后感
”其实,生活中行仁道、做仁事才可能是整个社会和谐安康幸福,否则的话,人人无仁道可行,仁事可做,世弊就会丛生。正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社会,正因为有多元价值存在的可能,甚至现实中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样态,所以儒家不求人家报德,以直报直即可,人人行仁道,生活中可能因无知而有过,却不至于主观生...

马加爵家人现在过得如何?
孔子讲: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当以直报!!(翻译:你用德报答人家的怨,那你用什么报答人家的德呀?所以要用直拳报答人家的怨!)这就是我做人的原则!在某些人身上有一部分和我一样的德行,就可以成为朋友。有一些我不知道的知识,就可以成为老师。做了一件我认为应当做而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的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朱文公指谁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

求白居易的诗,要诗名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友人夜访」白居易 檐间清风簟,松下明月杯。幽意正如此,况乃故人来 「晚望」白居易 江城寒角动,沙洲夕鸟还。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招东邻」白居易 小榼二升酒,新簟六尺床。能来夜话否,池畔欲秋凉 「山下宿」白居易 独到山下宿,...

温县17527755871: 论语中孔子说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是什么意思?而不要简单的把每个字组成词来翻译 -
佐伏欣畅:[答案]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直:公正、正直.) 以公道的态度对待自己怨恨的人,把恩惠施与对自己有恩的人.就是说对待自己的敌人不要自私.对待恩人要感恩图报.

温县17527755871: 以直报怨什么意思 -
佐伏欣畅: 以直报怨,出自 《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指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 简析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 孔子回答:“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不赞成以怨报怨.不赞成永远以一种恶意...

温县17527755871: 什么叫“以直报怨”?孔子说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那么以直报怨又是什么意思呢? -
佐伏欣畅:[答案] 以直报怨:用正直之道对待有怨恨的人.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邢昺 疏:“言当以直道报雠怨.” 朱熹 集注:“於其所怨者,爱憎取舍,一以至公而无私,所谓直也.” 刘宝楠 ...

温县17527755871: 孔子所谓:以直报怨.何义?? -
佐伏欣畅: 以德报怨,语出 《老子》六十三章 作为“无为”,从事“无事”,体味“无味”.大起于小,多出于少,以德报怨.解难于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从易作起;天下大事,必从细...

温县17527755871: “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什么意思呢? -
佐伏欣畅:[答案]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宪问》 以德抱怨,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了,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

温县17527755871: 以直报怨和以德报怨意思有什么区别? -
佐伏欣畅: “以直报怨”是从自身刚毅,直爽的性格出发,只考虑自己,而不在意他人的感受而“以德报怨”则为多程度的考虑他人,以自身美好的品德来感染他人,教化他人,并过多的考虑他人,从他人的角度出发

温县17527755871: 以德报怨... -
佐伏欣畅:[答案] “以德报怨”是我们最熟悉的一句话,通常将它理解为为人处世的准则:孔子教导我们,别人欺负你了,要用爱心去感化他,用胸怀去包容他.这样的道德情操真的很伟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以德报怨”,恐怕没有人能做到.但...

温县17527755871: 请举几个历史上的例子来说明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 -
佐伏欣畅:[答案] 以德报怨---老子,老子的思想是守势;以直报怨---孔子,孔子的思想进可攻,退可守. 对于不同的事情,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比如将相和这个例子,廉颇不服蔺相如,蔺相如采取回避的态度,这既符合以德报怨,也符合以直报怨.因为蔺当时还没有展...

温县17527755871: 孔子是如何认识"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的?分析宰予昼寝中使用“朽木”“粪土”的表达效果 -
佐伏欣畅:[答案] 14·34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

温县17527755871: 论语中孔子说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是什么意思? -
佐伏欣畅: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直:公正、正直.) 以公道的态度对待自己怨恨的人,把恩惠施与对自己有恩的人.就是说对待自己的敌人不要自私.对待恩人要感恩图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