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被吹的这么高?

作者&投稿:靳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吹朱元璋的比刘邦多?~

年代离得近,相关资料更多。

一般是认为朱元璋以乞丐奋斗成皇帝,特别了不起。
但是真研究历史,其实朱元璋也是靠投靠造反的地主土豪刘福通,才获得第一份事业的资本,即所谓的第一桶金。

因为开始是政府吹明,后来不吹了他们跟的太紧停不下来了。究其原因主要明吹是汉族,清是异族。其实清不比明差,都那玩意。主要不是想吹明,是想吹自己,因为自己现实是弱者,借明吹自己伟大。跟东林党一个德行,思想狭隘,内心肮脏,只有自己的小群体,没有大中华56个民族的团结,总想杀光少数民族,话说他的祖先留辫子穿马挂了吗,难道都是道士和尚的后代,没屈服,怎么有的他。恐怕和他祖宗一个德行吧。

朱元璋是出自劳苦大众的群体当中,从乞丐到皇帝这不是一段简单的人生逆袭。明朝在历史上也是成为一个正统的王朝。朱元璋号召大家建立起义军,然后将朝廷给推翻。在战争期间展示了自己的充分的军事才能,完成了祖国的领土统一。从大头兵做起,直到做了统帅,几乎没有打过败仗。朱元璋的成就得益于他的政治手腕高明。朱元璋为了扫除继承人的障碍,将他手下的大臣放了放、杀的杀,而且手下的大臣没有任何反抗,才能使整个江山做得平稳。



朱元璋不是吹的,开局一个碗,从乞丐到皇帝,被众多史学家称为刘邦之后得位最正的皇帝,就是说他的江山全部是自己打下来的,不是篡位或者继承父亲的东西。首先是军事天才,因为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从大头兵做起,直到做了统帅,几乎没有打过败仗,就说明了这一点。其次,政治手腕高,不说别的,手底下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徐达、常遇春等牛人都压的住,而且还用的好。

朱元璋不是被吹得高,而是他本身就非常的励志!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后参加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名应天。后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间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又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废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确立了“不征之国”。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朱元璋是一个典型的草根奋斗成长史的典型,他的贡献毫无疑问是伟大的,名垂青史的!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其实我觉得把褒扬朱元璋和民族主义联系在一起没必要。过去的每一个被官方正统承认了的,不管是哪个民族,都一样,都是封建帝制的皇帝。要比的既然是皇帝的作为,能力,他是哪个民族的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不同民族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同,这些皇帝的人生经历不同,个人的背景不同,因此造成的能力眼光不同。这只是辅助分析因素而已。所以一上来就和民族主义挂钩没意思吧,就像感情问题一来就扯到男女权上面,本末倒置。评价皇帝,自然是看综合值,纠结于一点意义不大。
所以朱元璋的出身这个问题,只是用来分析他的背景,揪着这点放大,或者揪着推翻元朝这点放大大谈民族主义,有点没抓住重点了。更何况他建国后大搞民族团结,可以了呀。
再者,声称褒扬朱元璋是非高阶级人士的自我狂欢这一点。我们看历史无法摆脱我们的时代(后现代主义观点),因此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屁股决定立场,某些人diss挖苦他是因为这些人本身就是高阶级人士,当然不喜欢这样史诗级实现阶级跨越的人。但是本身是无产阶级的觉得他很垃圾是怎么回事啊...觉得自己能做到比他更好是咋的。
当然这一点也不必要过分纠结,别搞成阶级对立那方面去了。觉得我们认为他第二是因为他出生于底层,这不对。一个人的出身给人生经历带来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我们分析一个人,喜欢看他的原生家庭是怎样。这是一种分析方法,就像语文做阅读要看背景资料。比如朱元璋出生于底层,却有着超乎常人的能力,他的能力让我们认为他优秀。有人说能力比朱元璋强的皇帝一大堆,这点存疑,治国能力有天赋原因,但是更多的是可以学习,军事能力亦如是。但是拥有超越阶级的眼光,超越自身的局限,这一点能力并不是学习就能得到的。不然朱元璋应该很多才对。
——————————正文————————————
因为朱元璋算是配得上。
“得国最正者,唯汉与明”准确来说,刘邦刚开头就是个泗水亭长,他那个年代,可都不一般了,是非庶民。但是有一说一,刘邦也是很厉害的,对于第二从来都比较有争议,但是我心目中竞争第二的人选再变,朱元璋绝对是不会变,所以我比较倾向于朱元璋第二。当然秦始皇第一无人反驳。朱元璋开局一个碗,一步一步走来,从一个乞丐到九五至尊,过程中那么多强大的对手,陈友谅军事比他强,张士诚比他有钱。而且还要考虑到当时元末的局势,农民起义达到历史高潮,全国各处烽烟迭起,强劲对手数不胜数。
但是最后赢的人,是朱元璋。他麾下很多将领,徐达,蓝玉等等,都十分天才。而他统帅这些人,朱元璋的军事才能只有被低估了的。历史上那么多皇帝,真正实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有几人?他这样史诗级的阶级跨越本身就是神奇。
明朝建国后,朱元璋发布祖训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 ,而后朱棣发布"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两条既立下了君主的责任,明确声明皇帝不止有天下第一的荣耀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还立下了国家外交行事的基本原则,不和亲赔款割地纳贡,真挺有骨气的。这是其一。
大家一提起明朝,总是认为明朝皇帝一个赛一个的混账奇葩,斗蟋蟀修仙不上朝等等,但是斗蟋蟀这位宣德,开创了仁宣之治,修仙这位嘉靖,是把文臣玩弄于鼓掌的弄权大师,不上朝之最的万历,也有万历三大征的政绩。明朝皇帝后宫比较安静,朝堂也还过得去,但是爱发展兴趣爱好,所以人们抓住他们兴趣爱好的槽点。再加上明朝的文官势力极其强大,往往掣肘皇帝,想怎么骂就怎么骂,往往有失偏颇,取于片面。再者,明史是清朝人写的,因此对明皇帝有抹黑嫌疑。
朱元璋实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结束了元朝民生凋敝的生活。所谓褒扬朱元璋是民族主义抬头我不敢认同,朱元璋那个时代推翻旧朝建立新朝是历史趋势,只是前朝恰好是元而已,因此仿佛和民族主义搭上了关系,但也只是仿佛而已。虽是历史趋势,但并不代表换做其他人就可以有他的成就。他就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天选之子,还是那句话,元末起义数不胜数,凭什么是他?且建国后与各族人民友好,明朝时期是多民族国家,也符合大一统思想。他的文治武功,被康熙称赞“治隆唐宋”。古往今来多少人拜谒陵墓,以表哀思。
他代表的,是中国古代皇朝最好成就之一,是恢复中华实现伟大统一梦想的寄托,是自唐以来几百年历史里再一次实现了万国来朝的盛况。而这才是他主要被称赞的地方。
纵观上下五千年,汉唐明,是真正实现万国来朝的三个朝代。明成祖朱棣时期,航海事业极其发达,发达到满清继承过后便不怎么发展了。军事以火药发展为最,明朝的火药独步天下,战争中已经大规模使用火药作为杀伤武器。明末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甚至沿海一带,市场经济初见端倪。
最后,说到开历史倒车,是不是开倒车这个很难说,政策要看当时的环境的要求。并不是说一味的往前,也要看社会承受的起不。明朝的时候,欧洲搞文艺复兴,因为人家有环境条件,国家小,对思想的包容很大,各种意识形态都可以存留。但是中国是不行的,疆域辽阔,民族众多,要想团结统一,必须要统一意识形态,所以儒家一直占据领导地位,如果中国也百家争鸣,保不齐天天闹分裂了。这是中国皇朝发展更迭的悖论,要想发展必须要工业革命,但是工业革命,意识形态又跟不上。朱元璋建国时,民生凋敝,渴求安定,他制定的一项项措施皆是为了安定民生。诚然始终脱离不了封建皇朝的限制,毕竟他是皇帝。即便如此,他也已经在皇帝中别具一格,相当优秀了。

朱元璋的天下是靠兄弟们一起打下来的,而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而且手下的兄弟都是将帅之才,相比唐宋开国历史,朱元璋更加高瞻远瞩。建国之后跟武则天差不多,把功臣都杀光了,就连丞相刘伯温最后都间接被害,就是因为这个中书省!但无可厚非的是,朱元璋治国是分治,让各路诸侯和子侄各守其地,也算是舍得释权了,当然了,自己还是大权在握的。




描写中秋节的诗
文学课代表

请找一些关于中秋节思乡的诗句
米芾(1051--1107),字元璋,襄阳人。官至礼部员外郎。能为诗文,尤长于翰墨,书法为宋代大家。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参考...

关于中秋节的短诗歌
米芾(1051--1107),字元璋,襄阳人。官至礼部员外郎。能为诗文,尤长于翰墨,书法为宋代大家。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

关于中秋的诗句
文学课代表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28个字
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下面是从历代诗词中节选出的与明月、中秋有关的名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关于中秋咏月的诗?
米芾(1051--1107),字元璋,襄阳人。官至礼部员外郎。能为诗文,尤长于翰墨,书法为宋代大家。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有关中秋节的诗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全唐诗》)《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谁为...

秋天石榴中秋的诗句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 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 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

西乌珠穆沁旗18948762591: 中秋节有哪些风俗习惯,都要做些什么? -
剑聪九华: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

西乌珠穆沁旗18948762591: 人常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刘伯温真有那么高的功劳吗?那为什么史书上关于他的事都是一笔 -
剑聪九华: 这个刘伯温在民间确实吹的比较多,正如上一个人回答你的,小说和正史是不同的.小说脱胎于说书艺人,这些人很少有官方正统史学基础.(史学一般由官方垄断,毕竟开国的总有一点污点)那他们就难免用上野史和吹牛了,什么最容易吹……鬼神!演义就是吹,不管人物事件对不对得上,怎么牛逼怎么吹,全凭个人想象,艺术发挥,诸葛亮也好,刘伯温也好,他们都是辅佐看上去不咋样,但真就牛逼了的人物,自然需要鬼神之说来解释,什么吊的名头安什么但实际上也就那么回事.

西乌珠穆沁旗18948762591: 中秋对联 注明出处 -
剑聪九华: 1、上联:中天一轮满,下联:秋野万里香2、上联:人逢喜事尤其乐,下联:月到中秋分外明3、上联:几处笙歌留朗月,下联:万家萧管乐中秋4、上联:地得清秋一半好,下联:窗含明月十分圆5、上联:半夜二更半,下联:中秋八月中

西乌珠穆沁旗18948762591: 除夕对联有 -
剑聪九华: 除夕对联有: 上联:欢声笑语贺新春;下联:欢聚一堂迎新年;横批:合家欢乐 上联:共享锦绣年华;下联:相伴健康天使;横批:福如东海 上联:财源滚滚随春到;下联:喜气洋洋伴福来;横批:财源广进 上联:春风入喜财入户;下联:岁...

西乌珠穆沁旗18948762591: 明太祖朱元璋谁能介绍一下
剑聪九华: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

西乌珠穆沁旗18948762591: 烟台有名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
剑聪九华: 烟台小吃一览:烟台焖子 烟台焖子是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相传一百多年前,有门氏两兄弟来烟台晒粉条,有一次刚将粉胚作好,遇上了连阴天,粉条晒不成,面胚要酸坏,情急之下,门氏兄弟将乡亲们请来用油煎粉胚,加蒜拌着吃,吃后异...

西乌珠穆沁旗18948762591: 云烟爆珠多少钱一条
剑聪九华: 烟雨江南的小城中.山水都自带十分仙气.其中七分在丽隐隐青山间.有水迢迢自云... 这个十一,咱就这么玩!第一天:仙都景区第二天:岩下村,河阳古民居丽水秋季最...

西乌珠穆沁旗18948762591: 对联怎么写 -
剑聪九华: 门神、春联的前身是桃符,又称“桃版”.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厌胜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

西乌珠穆沁旗18948762591: 关于竹子的名言 -
剑聪九华: ●不用载为鸣凤管,不须截为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唐·白居易) ●凌霜竹箭傲雪梅,直与天地争春回(清·魏源)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清·郑燮)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埃(唐·李贺)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宋·苏轼)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