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废除的背景是什么?

作者&投稿:舌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科举制废除的背景有如下几点:

1、西学东渐的影响

新式学堂的设立,加速了西学的传播,以八股文为考试内容的科举考试制度日益显示其腐朽落后的一面,在以培育实用性人才的新式学堂面前不断后退让路。

2、科举制度自身日趋保守

由于科举制度是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导向功能,因而很快为统治者所利用。

科举考试在科目上,从多科变成了单科,限制了士子的个性和特长;在内容上,锁定在儒家经典之中,遮蔽了士子的视野;在注释上, 唯认朱子一家,禁锢了士子的思想;在形式上,八股的固定化、程式化,让士子们变成了答题的机器。至此,原本较为先进的科举制度变得越来越僵化,并陷人恶性循环之中。

3、科举制的公平性、平等性受到冲击

科举制度的生命力是其公平性,但是到了清朝后期,科场舞弊日盛。清末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为筹措饷银,清政府恩荫特权、捐纳制泛滥,甚至出现了无官不捐纳,无人不能捐纳的卖官鬻爵之风,这使科举仅有的一点公平性也荡然无存。上述诸因导致科举取士公平择优尽失,使科举制最终走向覆灭。

4、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必然结果

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看,科举制是中华文明的产物,其停废是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必然结果。

在清末批判科举制的浪潮中,一些来华传教士也发出改革科举的呼声,其中有的是出于好意,有的则动机可疑。当强势的西方文明借助军事力量东渐之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显得文弱无助。当科举制承载并以之为动力的儒家文明遭遇西方列强的冲击之后,科举制也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科举制发展的历史过程
第一名的称呼叫做会元,这一阶段的监考官一般由忠臣担任,通过会试之后贡士要参加殿试,也是最高级别的考试,在这一过程中没有落榜与不落榜之分,只有名次之分。科举制发展到清朝的时候弊端越来越凸显,八股文取士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僵化,最终科举制度被统治者废除。

...在中国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至清朝时被废除了,简要说明被废除的...
科举制度虽然在以后的一千多年中,不断有所变化、发展,但在隋唐时期,基本已经定形,探讨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成熟与发展以及其相关内容,对了解、研究中国历代科举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开科取士的背景与雏形 在隋朝建立之前的南北朝时期,各个政权选拔官吏实行多是魏晋以来的“九品官人法”。“九品官人法”源...

废除科举制的利弊是什么?
科举考试被废除的原因是后来的科举考试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尤其是八篇文章,它拖垮了整个科举制度,不是因为它的制度太糟糕。1901年清政府,科举制度,改革考试内容和风格的系统几乎认不出来,但由于帝国向心力过大,阻碍了新学校的建立,在我们所面临的时代问题国内外在晚清背景,介绍和外星部队强干扰的情况下...

中国科举制是谁废除的?
当时的报刊(包括上海租界里的《申报》、《新闻报》及天津租界里的《大公报》在内)也没有进行过什么激烈的辩论。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科举制废除百年之后的今天,倒是有不少人为科举制评功摆好,为科举制鸣冤叫屈,有的人言下之意甚至恨不得立马恢复科举制,恢复状元、进士、举人、秀才的...

从隋唐到明清,科举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院只是为科举培养人才的方法之一。到了明代,进学院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朝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6、清朝末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历代王朝科举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据史载,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2] 隋炀帝大业三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

王安石变法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行的?最后为何会失败?
这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不吉利的征兆,贵族官僚再次以“天变”为由攻击王安石和新法。王安石苦苦坚持,但形势已经无法挽回,于是再次上奏请求罢相,退居江陵,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彻底的退出了政治舞台。宋神宗逝世以后,哲宗继位,太后听政,保守派在朝中得势,轰轰烈烈的新法也随之被废除了。

1905年的时代背景
结果在废除封建制度六年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就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废除科举制度极大地冲击儒家学说灌输在国民头脑中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学而优则仕这就是孔子的思想,也成了古代读书人的唯一出路。在封建社会中,读书人本着“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闻”的目的走上仕途。尤其科举制度施行后...

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科举制什么时侯产生和废除?标志是什么?
这种新的选官制度是由魏文帝曹丕时的吏部九品中正制尚书陈群创议的。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门阀世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 九品中正制就是在这种背景形势下产生的...

废除科举制对读书人的坏处和好处?
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除了科举制度。1300年间(605—1905),科举产生的进士将近10万人,举人、秀才数以百万计。明清两朝,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分时间都不下50万人,把童生计算在内,则以100万计。科举废除后,除了部分年轻者选择进入新学堂或留学外,大部分旧文人为了解决生计,选择了不同的谋生...

马关县15388553079: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废除科举制的背景. -
衅阀罗霖:[答案] 自鸦片战争以来,伴随着西方殖民者随之而来的不仅是掠夺和压迫,更有西方的新思想,而一次次的失败也使得清朝上下逐渐意识到科举制的弊端,洋务运动的开展,为新式教育的发端奠定了基础,1888年,清政府设算学科,1898年又增...

马关县15388553079: 清政府为什莫要废除科举考试?清政府为什莫要废除科举考试
衅阀罗霖: 清政府推行新政,在办理外交、整顿吏治、编练新军、改革财政等方面无不急需新式... 发出了“科举制度非改不可”的呐喊,终于在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

马关县15388553079: 科举制是怎样衰落?科举制是怎样衰落、废除的
衅阀罗霖: 1901年9月清廷实行“新政”后,各地封疆大吏纷纷上奏,重提改革科举,恢复经济特科,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时,科举考试已改八股为策论,但尚未废除.因科举为利禄所在,人们趋之若骛,新式学校难以发展,因此清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所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

马关县15388553079: 科举制度是在哪次历史事件中被废除的 这一事件在文化领域还有哪些措施 -
衅阀罗霖:[答案] 1905年9月2日,经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恩准,清王朝下诏废止绵延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作为晚清新政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在100年前,当这一决策出台之时,保守派、国粹派与改革派、洋务派之间,满清贵族和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

马关县15388553079: 请简要归纳科举制从创立到废止的发展经历 -
衅阀罗霖: 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 (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马关县15388553079: 简述科举制的发展历程(从产生到结束,各朝的发现创新)其终结的原因有哪些 -
衅阀罗霖:[答案] 一,产生:隋唐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政治上的地位,而士族在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地位... 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三,废除: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

马关县15388553079: 民国初年高等教育产生的背景 -
衅阀罗霖: 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经历了由传统封闭向被迫,开放的转型,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对传统教育的摒弃与集成、否定与弘扬,对西方教育的接纳与拒斥、移植与抗阻,对民国的构思与运作、试验与调整等等,交织成一个错综复杂的教育变革系统.清末新学堂的出现是高教育萌芽发展的尝试,科举制的废除为高等学校发展扫清了制度障碍.废科举、兴学堂,不仅使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最终得以实现,而且奠定了此后高等教育发展的根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开 始由封建社会的务虚、封闭向近代社会的实用化、平民化转变,从而走上顺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道路.

马关县15388553079: 教育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 -
衅阀罗霖: (1)扩大教育范围;促进教育发展;促进思想、文化传播.(2)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西学和近代工业发展,社会需要大批新式人才;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以教育改革(新政)笼络民心.(3)

马关县15388553079: 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
衅阀罗霖:[答案]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生产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一)起步阶段(1840~... 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6) 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1905年废除科举制,为教育体制的改革扫除了障碍.辛亥革命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