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对法理社会的解释

作者&投稿:答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乡土中国》与法治中国

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我在看费孝通教授这本书时,更多地从法治的方面来分析他的字字句句。

开篇第一节就说到“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这间接的说明了法制在中国乡土社会环境中是难以形成与推行的。

印象深刻的一段话“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通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这也正揭示了为何中国在推行法制的过程中,人情和法制的矛盾会如此尖锐。

在“礼治秩序”一节中,作者说到“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的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和性质。”“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这是在中国礼治比法治更古老更稳固的根源所在。

最让我震撼的一节为“无讼”,仅是名字就让我联想到很多生动的景象。这一节说道“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中,原本不承认有可以施于一切人的统一规则,而现行法却是采用个人平等主义的。”“在司法制度的程序上又是隔膜到不知怎样利用。”“依着现行法会判决(且把贪污那一套除外),时常可以和地方传统不合。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法的行为,于是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了。”“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这一段话更是触动心弦,引起我深刻的思考:如何才能将乡土社会与法治社会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乡土中国的概念是什么?
泥土。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土,即泥土。我们的民族和泥土是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土”是命根,直接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居住。在中国,大...

一个中国事实和法理现实
中国的原则是在中国人民坚定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过程中确立的,它基于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这一原则的核心内容是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历史和法律证据清晰无误。早在1895年,日本通过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侵占了台湾。随着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中国在1941年的《中国对日宣战布告...

法理学学习和研究为什么必须重视中国传统经典
中国当代法治文化发展和法学人才培养始终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一脉相承和创新发展,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则成长壮大于广博深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4、以诸子百家哲学思想主张为内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展和法治社会建设,以及当代中国法治人才的培养方向和质量。

《乡土中国》谁读过,我需要每小章和每大章的概要(挑一个也行,两个有...
希望对你有用,你能满意。^_^ 《乡土中国》 目 录 一、乡土本色 二、论文字下乡 三、再论文字下乡 四、差序格局 五、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六、家族 七、男女有别 八、礼治秩序 九、无讼 十、无为政治 十一、长老统治 1 《乡土本色》篇。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

法理社会是什么意思?
1. "Gemeinschaft法理社会"应改为"Gemeinschaft与法理社会"。2. 第一个条目中,"现在工业社会"后应添加"中"。3. "规模大,有复杂的分工和角色分化,人的行为守规芹明梁章法律的制约"应改为"规模大,分工复杂且角色多样化,人的行为受到法律的明确规范和制约"。4. "Gemeinschaft:礼俗社会就是传统的...

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是哪章的
第1章。费孝通教授在第一章提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的概念。礼俗社会即有机的团结,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并进一步点出乡土社会安土重迁的“土里土气”的特点,为下文的论证提供了基础。

乡土本色主要观点
乡土本色主要观点如下:中国的农村以农耕社会为基础,农民世世代代基本都不离开他们耕种的土地,导致一个农民对他所生活的地方的邻居、物品都无比熟悉。在传统农村里不靠法律而是依靠道德和礼来维持秩序。在传统农村中文字是不必要的,语言就足以交流信息,只有当中国传统农村的基层性质改变了之后才有文字下乡...

中国要强调法理,因为人家西方率先大航海,他们可以说占的领土说自古以来...
确实这样,这是历史形成的 ,改变也是需要.

台湾属于中国的法理依据包括
”10月25日,台湾光复,重归中国版图,结束了台湾和澎湖的“日据时代”。这就是说,台湾的光复和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作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成果之一,是以《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社会的正式文件为依据的,国际社会明确承认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根据国际法的规定,...

国际化与本土化:中国近代法律体系的形成作者简介
曹全来,一位法学领域的专家,拥有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理学研究所的讲师。他在中国法律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担任中国法学会西方法律思想史分会的理事职务。他的学术成果丰富,已在《天津社会科学》等权威期刊上发表了二十多篇专业论文,展示了他在法学理论研究上的深厚造诣。他的著作...

安岳县17274654047: 乡土中国前三章读后感怎么写 -
俞孙结合: 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从古至今,农民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农民对社会的进步发展也作出了极大贡献.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我感到无比骄傲.以前对自己生活的村子没有太多感想,...

安岳县17274654047: 如何理解乡土中国中的社会学? -
俞孙结合: 民谚曾经提到过,富无良妻,贫无良驹.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既然如何,托·布朗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有坚强的意志,才有伟大的生活.这句话像刺青一样,深深地刺在了我的心底.司汤达曾经提到过,做一个...

安岳县17274654047: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是什么? -
俞孙结合: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如下: 1、乡土本色:以农为生的人,时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讲解了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其信用并不是并不是依靠契约. 2、文字下乡:从空间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中没有文字的需...

安岳县17274654047: 请全面介绍一下法理社会与礼俗社会! -
俞孙结合: 礼俗社会类似于现在的农村 法力社会就像现在的城市 你可以用农村与城市的特点来比较礼俗与法理

安岳县17274654047: 以提纲形式梳理《乡土中国》 -
俞孙结合: 读《乡土中国》 年后到现在,两周左右的时间一直在读一本书,可以说几乎是跪着读完的,那就是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此书只有104页,原以为是一本研究乡土民情的书,茶余饭后乐一乐,然而这本书读起来就是一本教科书,而且是社...

安岳县17274654047: 乡土中国每章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是什么? -
俞孙结合: 《乡土中国》每章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如下:1. 第一章“乡土本色”: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定义了土地的重要性,指出人与空间上不流动,村雨村之间往来很少、孤立、隔膜多.2. 第二章“文字下乡”:在以城市为主...

安岳县17274654047: "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两个概念在理解社区文化方面有什么意义 -
俞孙结合: 是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的.礼俗社会就是传统的社会:规模小分工与角色分化少.人的行为受习俗传统的约束.法理社会是现在工业社会:规模大,有复杂的分工和角色分化,人的行为守规章法律的制约.这是社会学的问题,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给我留言.希望可以帮到你.

安岳县17274654047: 你认为《乡土中国》中有哪些核心概念? -
俞孙结合: 《乡土中国》总共十二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写出链顷了不同的核心概念,包括乡村存在的问题,乡村和城市之间的梁弯关系,道德的行为准则,家庭的概念,情感与血缘关系等等.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乡土中国看成是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特具体系,支配着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作者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从基层看是乡土性的,因橡唤闷为人口流动率比较低,导致村与村之间更加的孤立,存在人文方面的隔阂.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自己的行为也被不同的文化一直影响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