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的两句话是什么?

作者&投稿:太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老子的道德经的第一章是什么意思~


这个很不错,很合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姓李,名耳,亦称老聃,活跃于春秋时期,相传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关令尹喜求他著书,老子书五千言,为《道德经》,过关而去,从此消失不见。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现在《道德经》的第一章,作为全书的基调,奥妙无穷,难以理解。要正确理解这句话,首先要理解核心关键词“道”和“名”具体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老子所说的“道”?
道,即是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老子所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这里的“道”只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称谓,而不是指具体存在的事物。

在老子所著的《清静经》中有记载: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在老子眼中的“道”,没有形状,却能生育天地;没有情感,却能运行日月;没有名称,却能长养万物;因为不知道如何形容,只能将之称为“道”。天地万物,四时更替,其中的自然运行规律,就是所谓的“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道这一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在万事万物本身之上,自然的一切,都是以“道”作为基础。


什么是老子所说的“名”?
名,指“道”的形态,道是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这里的“名”,指的就是万事万物。而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名称”。所以“名”,指代一种事物。
天地开辟之初,混沌一片,万事万物虽然存乎其间,但是皆“无名”。也就是说,在原始社会时期,人对自然界以及万事万物的也没有认知和理解,一片朦胧,并没有一个“名”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
但是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在氏族社会时期,首先对自我形成了名。《说文解字》中记载:

《道德经》第一章【第一句、第二句】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丑。)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恶。)
《酷说老子》第二章(1):同样是做好事:孔子为什么骂子贡而赞子路?

1、
从古到今,学术界众口一词,信誓旦旦地说老子这两句话讲的是:
“美”与“丑”,“善”与“恶”。
其实这种看法疑点重重,早就应该被立案调查。可惜,晋代最早为老子这两句原文翻案的王弼,一直孤掌难鸣,无人响应。我的声援,可能会得罪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然而,似乎有一位哲人说过:
有些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抓捕不到的真相,总是乐意向那百分之一的人自首。
2、
其实,按照老子的原意:
“美”,是喜欢的意思。
“恶”,是厌恶的意思。
“善”,是赞成的意思。
“不善”,是反对的意思。
所以,老子要表达的是:
“喜好”与“厌恶”,“赞成”与“反对”。而不是“美”与“丑”,“善”与“恶”。
3、
先说“美”与“恶”:
比如我们看到美女,美之。“美”即是喜欢的意思。
比如我们看到恶人,恶之。“恶”即是厌恶的意思。
证据呢?有三个。
【第一个证据】:
《道德经》第二十章曰: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既然“唯与阿”(听话与呵斥),都是动词,那么美与恶也必定都是动词。所以“美”就表示喜欢,“恶”就表示厌恶。
4、
【第二个证据】:
王弼在《老子注》中说:
“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
古代“解读老子第一人”的王弼明确表示:
美恶就是喜怒,也就是喜欢与厌恶。
5、
【第三个证据】:
河南人应该都知道,在河南问一个人高不高兴就会说:
你心情美不美呀?
这里的“美”,既是“欢喜”的意思。而老子李耳的故乡,正在河南周口市。顺带一提,明代小说《金瓶梅》一书中也经常用“美意”代表“欢喜”①,说不定作者也是河南人。
那么,以上三个证据足以证明:
“美”,即是喜欢;“恶”,就是厌恶。
6、
再说“善”与“不善”,为什么是赞成与反对的意思呢?也有两个证据。
【第一个证据】:
王弼《老子注》曰:
善不善,犹是非也。
所以王弼明确表示:
善,即是,即赞成;不善,即非,即反对。
7、
【第二个证据】:
《韩非子•八奸》里有一句话:
“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非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不善之。”
这两句与老子原话的语法和格式几乎一致,但韩非子的语意很明显:
善,即是赞成;不善,即是反对。
意思是:
群臣和老百姓所喜欢的,则君主也要喜欢;不是群臣和老百姓所喜欢的,则君主也要不喜欢。
8、
当然,王弼的理解虽然是正确的。但是他的解释太含蓄,语意朦胧,仿佛一名待字闺中的腼腆少女。“千呼万唤始出来”,最终还要“犹抱琵琶半遮面”使人如同雾里看花,隙中窥月,无法看到庐山的真面。
那么,老子的这两句话究竟该如何翻译呢?综合以上所有的观点,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合理的解释应该是:
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所喜欢的,是美,这是令人厌恶的;都知道自己所赞成的,是善,这是需要反对的。
老子这一句话是想说明:
世人所喜欢所赞成的许多东西,表面上是美的善的。但这种所谓的“美和善”,如果从本质上体悟,也可能是令人厌恶和反对的。
这是为什么呢?听一个故事就明白了: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条法令:
“凡是将本国流落在外的奴隶花钱赎出来的人,回国后政府一律报销赎金。”
所以当时有许多鲁国人都纷纷在外替奴隶赎身,当时孔子有一名学生叫子贡,出差的时候顺路赎了几个奴隶。但子贡道德高尚,视钱如粪,回国后懒得去报销。于是一夜爆红,成为了全民偶像。
只有孔子一个人破口大骂:
“自今以往,鲁国人恐怕没有人在赎奴隶了!”②
9、
为什么?因为子贡的行为太难效仿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
喜欢归喜欢,赞成归赞成。但是让我花自己的钱,去挽救别人的人生——对不起,做不到!
于是他们只能对子贡高山仰止:
既然泰山这么高,那我就不上去了。还是瞻仰一下,止步吧!
后来,赎奴隶找政府报销的人开始被众人嘲笑。再后来,就没有人再去替奴隶赎身了。完美的印证了孔子的预言。也就是说:
世人所喜欢和赞成的子贡之义举,表面上看是美的、善的。其实,贻害无穷,是令人厌恶和需要反对的。
因此老子才会感叹: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参考资料】:
1、《金瓶梅•第七十九回: 西门庆贪欲丧命 吴月娘失偶生儿》
2、《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篇》
作者:紫侠狼,《酷说老子》作者,90后文字狂生,夜色如墨,月光如我。


《道德经》“无名无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什么意思?
《道德经》第一章里只有"无,名万物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意思是:无,用来称呼万物的原始;有,用来称呼万物发生的根源。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句话如何解释?
意思是:“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出处:出自于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第一章。原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

道可名,非常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但不是平常所认为的那种“虚名”。“道”就是规律,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生的规律。“名”在这两句话中有两个含义,一是名利,二是指人或事物的表象。“道”是内在的、实际存在的东西,而“名”是外在的,是虚的东西,即平常所说的“虚名”。道可道,非常(恒)道。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

徵求高人!翻译《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都叫做道心作用的老根源,只有先将虚妄的分别心回归到浑沌境界再从浑沌境界而起用觉知的作用,才能彻底掌握认识清楚万事万物的成、住、坏、灭之现象的总门户。由于文章过长而不能全部录出,若欲详知,可点开本人的‘空间’查阅。录于拙著《道德经三解》...

关于道德经第一章
名,《庄子》:“名者,之宾。”《管子。心术》:“名者,圣人之所以纪万物也。”《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胡曲园说:“在第一章的第一句里,者子就提出了‘道’和‘名’两个问题。老子为什么要把‘名’和他的根本思想‘道’一同提出来...

《道德经》第一章 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道德经》第一章说, 无 名天地之始, 有 名万物之母,这个“无”和“有”代表什么?和《易经》中的阴阳是不是一样的呢?《易经》开了一个易门,叫做阴阳。阴阳 易之门。有无 道之门。第一章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一个“有”,一个“无”,这两个不完全等于阴阳。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

生命必读之书——《道德经》之第一章
我不当和尚,不念佛经,那么,晨钟暮鼓,读一读这万经之王《道德经》,是不是对以后生活学习有帮助呢? 所以,就学学这些和尚们,天天念一念《道德经》,悟一悟道,指不定悟出点名堂。因此,从《道德经》第一章开始反复读,一直读下去。我想,待到读完整本《道德经》,也算是在路西法殿下的引导下,系统读完了一本书,那...

快快谁帮我找来道德经译文?只要译文!一到八十一章的译文~~
道德经译文(一)《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无形的大道如果能说清楚,就不是至高无上的规律了;有形的认知如果一成不变,就不是...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的原文和译文
老子经云: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言养生善守,精神不妄泄。则体内枢机自动。【玄泉幽阙高崔嵬。】口中之液,一曰玉浆,一名玉液,一名玉泉,两肾间为幽关,...按《内外神芝记》诀云:五脏之液为芝,即隐芝也,又名内芝。翳郁,浓密。谓五脏之液聚集相盘结。天中章第六 【天中之岳精谨修,】天中之岳为鼻也,一名...

湖里区15193963630: “道德经”的头两句话是什么?怎么个意思呢? -
冷雅蜂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能称之为道了,可以说出来的名就不是真正的名.

湖里区15193963630: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是啥内容 -
冷雅蜂胶: 道德经原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湖里区15193963630: 《道德经》第一章第一句是什么意思 -
冷雅蜂胶: 《道德经》 《老子》第一章第一句 道、可道,非常道.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上善若水: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湖里区15193963630: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什么意思(老子) -
冷雅蜂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老子<<道德经>>中开篇的两句话.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要弄明白这两句话的意思,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老子的...

湖里区15193963630: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冷雅蜂胶: 《道德经》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诠释: -------------------------------------------------------------...

湖里区15193963630: 《道德经》的经典语句 -
冷雅蜂胶: 我只能帮你搞到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明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湖里区15193963630: 谁知道老子《道德经》中的第一句什么意思?大神们帮帮忙 -
冷雅蜂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老子>中开篇的两句话.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要弄明白这两句话的意思,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老子的>要阐明的是什么.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 “道”是什...

湖里区15193963630: 道非道,非常道
冷雅蜂胶: 你弄错了,应该是: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这两句话是《道经》的开篇之首,对于老子全书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它以思辨的形式,道出了规定与否定、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 这两句话...

湖里区15193963630: 道德经《第一章》 -
冷雅蜂胶: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湖里区15193963630: 关于中《道德经》河上公给的注释的一些问题1 《道德经》 第一章中的一句话 无名,天地之始.河上公给它注的释是:无名者,谓道,道无行,故不可名也.始... -
冷雅蜂胶:[答案] 两者都不矛盾,无形的道是根本,因为它可以生化万物,所以它就要有变化一切的可能,所以必须无形无相,从而加以别的规定才会定形下来.为本的东西如果是有既定形象,那么就被老子认为是有,而有生于无. 老子是在宇宙观的层面说有欲和无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