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千古之迷

作者&投稿:羿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道德经》千古之迷

文/朱子后学

道德经现在广泛被认为是老子所著,老子西出函谷关,遇守关将领要求,作道德经五千字,流传于世。

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及有关史料证明,这一说法并不正确,实际上《道德经》是老子的弟子环渊所著。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未期人,(约公元前571一前471),又名老聃,李耳。与孔子同年代人,年稍长于孔子,孔子曾请教过老子。孔子自己也说过,窃比于我老彭。老就是老子,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开山祖师,经过间歇之后,直到环渊,庄周才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道家完备的学说体系。

到战国中叶,诸子百家兴起,齐国在稷下创办学宫,召纳天下学者,环渊讲学稷下,是稷下学宫的创始学者,环渊是老子的弟子,从楚至齐,为宏扬老子道家思想入齐第一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提到环渊著上下篇。郭沫若认为,这实指《道德经》上下篇,他阐发老子的黄老学说,整理老子的语录,写成《道德经》上下篇。

郭沫若还认为,道德经充满着战国时代的色彩,故书必晚出,因而作者老子也就形为疑案了。

汉代有人认为老聃即太史儋之说,老聃曾入秦,入秦必过关,而关尹便被解释为关门令尹,于是环渊著上下篇之事便演化成老子为关门令尹著上下篇的道听途说。古汉语环渊音变而为关尹。

春秋时期没有著书的风气,孔子也是述而不作,墨子又何曾有自己著的书,孔子墨子都微言大义,传于后学。

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战国中期人,道家杰出代表,他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著逍遥游,齐物论,他在天下篇中序述,道家三派,分宋钘尹文派,田骈慎到派,环渊老聃派。

天下篇把关尹(即环渊)老聃列为一类,对他们备极赞美而毫无微辞,庄子确实把他们作为道家的正统看待,史记称环渊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旨意,著上下篇。这上下篇即老子道德经。

汉人因环渊别作关尹,望文生训,又将关尹作为关门令尹,于是便有老子过关为关尹著上下篇之说,实为千古谬误。

按庄子著的天下篇所引关尹遗说看来,他是主张虚己接物,心如明镜止水,对于外物要如响之应声,影之随形。是一种独善其身的隐士态度,与老子黄老之说十分吻合。

郭沫若认为,道德经是关尹根据老子的遗说,用赞颂式的体裁,加以发明,把它整理出来的。

把天下篇的老聃遗说和道德经对照起来研究,便很明显可以看出,二者许多相似之处,现存的道德经,篇章字句都是经过后人窜改是毫无问题的,但大体上还保存先秦学术的面貌。

(朱子后学)


李耳留下《道德经》后骑牛西去,他去了哪里?
史书记载,老子经过函谷关的时候,尹喜强行挽留,老子无以为报,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继续向西,然后不知所终,民间传说不少,乃千古之谜。西出去了什么地方?当然是人多的地方,据说当时周游了列国,到达欧洲。老子的到来,轰动了整个欧洲,而导至万人空巷,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老子和青牛,何见...

中国古代有哪十大未解之谜
1、老子的出关之谜 有史实记载,老子曾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强而著书,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经》。而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则没了消息。这个引起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则至今没有得出很确凿的证据。有人说出散关,经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说老子到印度传教,...

94. 是“人亦大”还是“王亦大”?
探讨千古谜题:人与王的“大”之辨析<\/ 在道家经典《道德经》的篇章中,有句令人深思的句子:“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这里的“大”究竟指代何物,引发了后世学者的热议,主要争议焦点在于“人亦大”还是“王亦大”,以及“域中”还是“国中”。让我们一同梳理这些古人的见解:河上公...

道教始祖老子西出函谷关 之后到底去了哪里?
《史记》记老子此后“莫知其踪”,老子西出函谷关之后的去向,就成了千古之谜。后世研究老子之人,都设法想要找出答案,但却没有一个成为公认的。答案多种多样,各执一词,难以一统。《大明一统志》载:“老子姓李名耳,楚之苦县人,为周柱下史,得长生术,欲化西域,乃驾青牛之车,西度函关,...

老子为什么教了尹喜道德经却不交给孔子?
《庄子》书中认为老子与孔子观点不同,孔子欲望过多,故而没有传给孔子道德经。老子是道家淡然处世的思想,孔子是儒家积极出世的思想,所以有不少学者解读这一原因时,认为孔子无法读懂道德经的精髓,于是老子就没有将之传给孔子。然而,春秋晚期爆发的一系列政治风云,却可能颠覆大家的传统认知,当初老子...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的哪一篇文章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整句话的意思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应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却与世无争;水总是处于人们所不愿处的地方洁身自好,故达到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则。“厚德载物”一语出自《易经》...

共学《道德经》第38天
共学《道德经》第38天2022年3月25日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⑤。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

西安楼观台,真的是道教文化发源地吗?
西安楼观台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因为道教宝典《道德经》就是当年老子在楼观台亲笔所作,老子也曾在这里筑台授经,把自己的道法流传后世,所以西安的楼观台不仅是道教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也是道教中的天下第一福地,地位非常高。老子西出函谷关西周时期的时候,老子本是在朝中为官辅佐君王,可是君王并不太...

对《老子》这本书的见解?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称,老子应关令尹喜之请,“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老子河上公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名《道德经》。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种《老子》帛书写本,则皆《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文字亦略有差异。 《老子》...

老子与鬼谷子关系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2.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战国显赫人物,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鬼谷,故自称...

塘沽区13189267169: 道德经有什么深意? -
荀姬盐酸:[答案] 《道德经》的深意有很多,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古籍,需要你慢慢阅读才能知道其中的道理,如果观看原文的话是很难理解的,建议你去买本《老子译解》,里面写的很清楚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_^

塘沽区13189267169: 《道德经〉究竟揭露了什么?
荀姬盐酸: 国寡民,出世无为. 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 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塘沽区13189267169: 被篡改的《道德经》,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
荀姬盐酸: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古书,其中就包括我们盛行四海的《道德经》.结果经过整理复原人们发现,该版本与我们现在流行的《道德经》版本,存在着一些差异. 这些差异大多只是只字片句之间,但意义却有千差万别之远,所谓...

塘沽区13189267169: 《道德经》揭开宇宙之谜 观后感 -
荀姬盐酸: 道德经真的可以揭开宇宙之谜吗?古今中外世界上所有的科学家加起来都不敢说揭开宇宙之谜.道德经来源于易经,而易经被认为是一种朴素哲学观念,与科学并没有关系.近代科学一个特点就是把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分开,而《易经》的“天...

塘沽区13189267169: 道德经的奥秘的内容简介 -
荀姬盐酸: 五千真言《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源泉.几千年来,关于老子,关于《道德经》,有着无数的传说和猜想.曾仕强教授认为,《道德经》和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有着密切关系.老子写作《道德经》,就在为高等智慧的人解释《易经》中的“天之道”.老子所提出的“反者道之动”,就是《易经》中所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背后的规律.道德是最高信仰并不遥远,也绝非玄之又玄,它是我们现代生活的源泉.让我们跟随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一起感悟道德经的奥秘!

塘沽区13189267169: 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
荀姬盐酸: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经典,只有五千字的《道德经》,一直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难读懂的经典.

塘沽区13189267169: 老子的出关之谜 -
荀姬盐酸: 有史实记载,老子曾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强而著书,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经》.而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则没了消息.这个引起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则至今没有得出很确凿的证据.有人说出散...

塘沽区13189267169: 为什么老子《道德经》是经典 -
荀姬盐酸: 《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相传为老子所著,其中蕴含的哲理简单而意味深远,其中最经典的十句话更是蕴含了中国式的生存智慧,领悟透了并在实践中践

塘沽区13189267169: 关于道德经
荀姬盐酸: 《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相传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所著,所以《道德经》就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其实,该经典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全面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