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范仲淹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作者&投稿:甘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幕遮 怀古 范仲淹 表达的思想感情~

  上片描写秋景:湛湛蓝天,嵌缀朵朵湛青的碧云;茫茫大地,铺满片片枯萎的黄叶。无边的秋色绵延伸展,融汇进流动不已的江水;浩渺波光的江面,笼罩着寒意凄清的烟雾,一片空濛,一派青翠。山峰,映照着落日的余辉;天宇,连接着大江的流水。无情的芳草啊,无边无际,绵延伸展,直到那连落日余辉都照射不到的遥遥无际的远方。
  下片直抒离愁:望家乡,渺不可见;怀故旧,黯然神伤;羁旅愁思,追逐而来,离乡愈久,乡思愈深。除非每天晚上,作看回乡好梦,才可以得到安慰,睡得安稳。但这却不可能,愁思难解,企盼更切,从夕阳西下一直望到明月当空,望来望去,依然形单影只,莫要再倚楼眺望。忧从中来,更增惆怅,“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愁情之浓岂是杜康所能排解。“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意新语工,设想奇特,比“愁更愁”更为形象生动。主要表达了作者思乡之苦,却无法归乡只能借酒消愁的抑郁与愁绪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苏幕遮 》表达了作者羁旅乡思之情。
  此词上片着重写景,下片重在抒情。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
  2、《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3、译文
  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绵江中水波,波上弥漫苍翠寒烟。群山映斜阳蓝天连江水。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天边。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在好梦中才能得到片刻安慰。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一杯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4、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5、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其先邠(今陕西邠县)人,后徙苏州吴县(今属江苏)。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幕时分的秋景。“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芳草”历来也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之一,如传为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还生”。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夜夜除非”二句是说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暂时泯却乡愁。“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但天涯孤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了。“明月楼高”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团,反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之叹。歇拍二句,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苏幕遮
作者: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全部注释】

1.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2.溽暑:潮湿的暑气。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3.风荷举: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4.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周邦彦乃浙江钱塘人。
5.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6.芙蓉浦:有溪涧可通地荷花塘。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赏析】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此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哲宗元佑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思乡之情,意思比较单纯。
上片先写室内燎香消暑,继写屋檐鸟雀呼晴,再写室外风荷摇摆,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词中对荷花的传神描写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为写荷之绝唱。
下片再由眼前五月水面清园,风荷凌举的景象联想到相似的故乡吴门的五月的风物,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相思之情淋漓尽致。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为分明。一起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副清凉剂,两句写境静心也静。三、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叶上”句,清新而又美丽。“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则动态可掬。这三句,实是交互句法,配合得极为巧妙,而又音响动人。是写清圆的荷叶,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来,荷叶儿一团团地舞动起来,这像是电影的镜头一样,有时间性的景致啦。词句炼一“举”字,全词站立了起来。动景如生。这样,我们再回看一起的“燎沉香,消溽暑”的时间,则该是一天的事,而从“鸟雀呼晴”起,则是晨光初兴的景物,然后再从屋边推到室外,荷塘一片新晴景色。再看首二句,时间该是拖长了,夏日如年,以香消之,寂静可知,意义丰富而含蓄,为下片久客思乡伏了一笔。<?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o:p></o:p>
下片直抒胸怀,语词如话,不加雕饰。己身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今开封)。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故乡遥,何日去”点地点时,“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为不如归去之意。紧接“王月渔郎相忆否”,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一结两句,“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了。实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o:p></o:p>
这首词构成的境界,确如周济所说:“上片,若有意,若无意,使人神眩。”(《宋四家词选》)而周邦彦的心胸,又当如陈世所说:“不必以词胜,而词自胜。风致绝佳,亦见先生胸襟恬淡”《云韶集》。足见周邦彦的词以典雅著称,又被推为集大成词人,其词作固然精工绝伦,而其思想境界之高超,实尤为其词作之牢固基础。
【译文】:
细焚沉香(名贵香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今钱塘),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故乡的我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小船,我的梦中来到了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这首词通过对深秋景色的描绘,抒写范仲淹思乡之情、羁旅之思。

上片写的是秋天的景色,必注定了全诗有一种悲凉的气氛。后片直接抒情,写的是思乡之情,与上片的悲凉气氛相对应。


九江县17172916044: 范仲淹的苏幕遮表达了诗人怎样情感 -
查费复方: 在他乡孤身一人,十分想念家乡.

九江县17172916044: 范仲淹的 苏幕遮 抒发了什么情绪 -
查费复方:[答案]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羁旅之思,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九江县17172916044: 范仲淹的《苏幕遮》主要抒发了什么情绪 -
查费复方:[答案] 思乡情怀,更深一层有借这苍茫秋色,抒忧国之怀

九江县17172916044: 范仲淹的《苏遮幕》主要抒发了什么情绪 -
查费复方: 《苏幕遮·碧云天》是宋代名臣范仲淹的词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七年级上册语文(北师大版).此词上片着重写景,下片重在抒情.全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九江县17172916044: 苏幕遮 范仲淹 "隐乡魂,追旅思"采用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什么感情 -
查费复方: 从表达方式上属于抒情、抒情又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在本句中作者采用的的是直接抒情的表达技巧、抒发作者身处异乡的黯然寂寥之情以及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望满意.

九江县17172916044: 苏幕遮·碧云天名句是什么?它的思想感情呢? -
查费复方: 范仲淹的名篇啊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首《苏幕遮》词,是北宋前期名臣范仲淹所作.他当时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在边关防务前线,当秋寒肃飒之际,将士们不禁思亲念乡,于是有这首借秋景来抒发怀抱的绝唱.作者以碧云、黄叶、寒波、翠烟、绿草、红日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下阕作一转折,用“好梦留人睡”衬托旅人夜夜难以入睡的孤苦情怀.结尾两句,构思奇妙.

九江县17172916044: 范仲淹 苏幕遮中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查费复方: 一说:“芳草”化用了《楚辞》“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句,意思是说王孙远游不归,只见家乡的芳草丰茂地生长,因此“芳草”指故乡. 二说:以草的缠绵,喻情思不断.如《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宋代谢逸《蝶恋花》:“独依栏杆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还生.”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水天相接之处斜阳照着远山,而不解思乡之苦的芳草(暗指故乡)却更在斜阳以外的更远方.以家乡渺远衬托出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http://wenwen.sogou.com/z/q713017192.htm

九江县17172916044: 范仲淹的《苏幕遮》全文及大意是什么? -
查费复方:[答案] 苏幕遮·怀旧①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②,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③,追旅思④.夜夜除非,好梦⑤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是范仲淹在外地思念家室的作品. 范仲淹是融情入景的...

九江县17172916044: 范仲淹的《苏幕遮》全文及大意是什么? -
查费复方: 苏幕遮·怀旧①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②,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③,追旅思④.夜夜除非,好梦⑤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是范仲淹在外地思念家室的作品...

九江县17172916044: 范仲淹的《苏幕遮》全文及大意是什么?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
查费复方:[答案] 苏幕遮·怀旧①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②,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③,追旅思④.夜夜除非,好梦⑤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是范仲淹在外地思念家室的作品. “情景交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