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的命名

作者&投稿:赞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行星的命名权~

1、小行星命名一经命名则由国际小行星协会公告各天文组织,成为国际性的永久命名。其命名规则有: 1.命名尊重小行星发现者的提议,甚至发现者可以申请为各种动物命名。
2.一般命名仅授予在某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者团体。
3.地名和事件也可申请命名,例如:北京奥运星和神州星。
4.政治家、军事人物或者政治、军事事件必须在逝世后或发生100年以后才能命名。
据了解,我国第一次发现小行星是在1928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对小行星的观测是从1949年开始的。到1994年4月已发现的小行星中,已有120多颗获得国际永久编号和命名权。在全球62个天文台中,该台发现的被列入永久编号的小行星数量名列第五。但是紫金山天文台并不给予普通人命名,主要是命名地名和著名事件,比如北京奥运星和神州星等均是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因为此天文台的上司是中科院,所以想要命名还需要上级批准,然后才能报给国际小行星协会。和紫金山天文台类似的还有国家天文台,情况也是一样。
所以普通民众想要通过这些渠道命名,可能性基本为零。
当然如果普通人也不是没有机会,一些独立的天文机构和个人发现者在命名方面不受政治的制约,向他们申请则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是小行星的发现需要强大先进的天文设备,因此个人发现者在中国,几乎绝迹。而能把自己的发现贡献出来命名的,目前仅见过个人发现者:自费巡天者(博客名) 其宣称自认为有条件的普通民众可以向他提出申请,他会考虑申请者的的条件而筛选出突出贡献者向国际小行星协会申报命名。

1. 临时名字
小行星候选体发现之后,先有一个临时名字,用发现的年份加空格加一个字母加一个字母来表示。
其中,第一个字母表示小行星候选体被发现的时间处在一年中第几个半(半ban,不是芈mi)月。将一年12个月分为24个半月,1月份的第一个半月用字母A表示,第二个半月用B表示,依次类推。
2. 永久的正式编号
根据包括第一次观测在内的多次观测数据,估计小行星候选体的绕日轨道,并能精确到预言下一次出现的位置,证实它是否为一颗小行星。若证实,表明它从候选体正式被确认,也成功地能获得正式的永久编号。比如这颗小行星候选体的编号就是291633,指第291633颗被确认的小行星。
3. 发现者可再给小行星一个名字
命名还没有结束。小行星的发现者有机会给它再命名,但是提议的名字需参照国际天文学会联合会设置的小行星命名标准,且需要经过国际天文学会联合会审核通过。比如,这颗小行星的第三个名字就是“何允”。撒花庆祝,也感谢何允老先生给天文科普作出的贡献。

小行星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型天体命名委员会以各类著名人士的名字或者以动物的名字命名,小行星的发现者可以向小型天体命名委员会推荐命名。行星的卫星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行星系统命名。工作小组通常以希腊神话或古典文学中的人物命名,也可根据发现者建议的名字命名,但是在命名之前要与小型天体命名委员会协商,主要是为了避免命名重复。

对太阳系天体特征的命名也是由行星系统命名工作小组通常根据天体的具体主题命名。例如,金星上的多数特征是以著名妇女的名字命名,木卫一上的火山均以火神的名字命名等。

小行星
1801年科学家们在夜空中发现了一个闪光的小物体。起初他们以为这个名为"谷神星"的东西是颗行星,然而一年后又发现了一个同谷神星十分相像的物体。他们意识到行星不可能这么小,于是将其命名为~小行星~,意思是"象星星一样"。

直到1951年也只发现8颗小行星。而今天天文学家运用先进科技已经辨别出约5000颗小行星。

太阳系中成千上万颗小行星都没能积聚形成行星。它们的体积大小不等,有的与高尔夫球一般大,而有的则相当于整个罗德艾兰州那么大。大多数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进行轨道运行。

大多数小行星沿着木星的路线进行规则的轨道运行。另外一些轨道则为偏心圆,远时靠近天王星,近时靠近地球。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发现有几百颗小行星穿过地球~轨道~,据估计还有成千上万颗小行星未被发现。

天文学家们根据~陨石~成份和光谱将大部分小行星分成三大类。"硅质"小行星含有一个石质硅层包围的铁镍内核。这种小行星约占15%。"金属质"小行星占10%,主要由铁和镍组成。"碳质"小行星数量最多,占了75%,它们含有丰富的碳。

有时小行星的轨道会对地球造成威胁。地球和受到撞击而布满~陨石坑~的月球一样,也是宇宙撞击的目标。我们这颗勤勉的星球通过填平、火山活动以及风化腐蚀抹去了那些暴力的痕迹,然而少数大的冲击遗留下来的陨石坑仍是过去创伤的见证。

小行星是指那些也围绕着太阳运转但体积太小而不能称之为行星的天体。最大的小行星直径也只有 1000 公里左右,微型小行星则只有鹅卵石一般大小。直径超过 240 公里的小行星约有 16 个。它们都位于地球轨道内侧到土星的轨道外侧的太空中。而绝大多数的小行星都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其中一些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曾有某些小行星与地球发生过碰撞。

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物质残余。有一种推测认为,它们可能是一颗神秘行星的残骸,这颗行星在远古时代遭遇了一次巨大的宇宙碰撞而被摧毁。但从这些小行星的特征来看,它们并不像是曾经集结在一起。如果将所有的小行星加在一起组成一个单一的天体,那它的直径只有不到 1500 公里——比月球的半径还小。

我们对小行星的所知很多是从研究坠落到地球表面的陨石而来。那些进入地球大气层的小行星称为流星体。流星体高速飞入大气,其表面与空气摩擦产生极高的温度,随之汽化并发出强光,这就是流星。如果流星没有被完全烧毁而坠落到地面,就是陨星。

大约 92.8% 的陨星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也就是普通岩石),5.7% 是铁和镍,其他的陨石是这三种物质的混合物。含石量大的陨星称为陨石,含铁量大的陨星称为陨铁。因为陨石与地球岩石非常相似,所以一般较难辨别。

Gaspra 小行星 Ida 和 Dactyl 小行星

Toutais 小行星 Castalia 小行星

Geographos 小行星 小行星 Ida 和

Mathilde Gaspra

由于小行星是从早期太阳系残留下来的物质,科学家对它们的构成非常感兴趣。宇宙探测器在经过小行星带时发现,小行星带其实非常空旷,小行星与小行星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1991 年以前,人们都是通过地面观测以获得小行星的数据。1991 年 10 月,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访问了 951 Gaspra 小行星,拍摄了第一张高分辨率的小行星照片。1993 年 8 月,伽利略号又飞临 243 Ida 小行星,使其成为第二颗被宇宙飞船访问过的小行星。Gaspra 和 Ida 小行星都富含金属,属于 S 型小行星。1997年 6月27日,NEAR 探测器与 253 Mathilde 小行星擦肩而过。这次难得的机会使得科学家们第一次能够近距离地观察这颗富含碳的 C 型小行星。由于 NEAR 探测器并不是专用对其进行考察的,这次访问成为至今对它进行的唯一的一次访问。NEAR是用于在 1999年 1 月对 Eros 小行星进行考察的。

天文学家们已经对不少小行星作了地面观察。一些知名的小行星有 Toutais、Castalia、Vesta 和 Geographos 等。对于小行星 Toutatis、Castalia 和Geographos,天文学家是在它们接近太阳时,在地面通过射电观察研究它们的。Vesta 小行星是由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的。

部分与中国有关的著名小行星

第一颗与在中国土地上发现的小行星:193 瑞华星(发现者J.C. Watson)

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1125 中华 (发现者张钰哲)

第一颗以中国人名命名的小行星:1802 张衡

第一颗以中国地名命名的小行星: 2045 北京

第一颗以中国县名命名的小行星: 3611 大埔

第一颗以中国台湾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2240 蔡(蔡章献)

第一颗以中国太空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8256 杨利伟

小行星在太阳系中别具一格。它们的体积甚小,直径多数只有几公里,为数众多,饶日公转的轨道几乎都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小行星的发现同提丢斯- 波得定则的提出有密切联系,根据该定则,在距太阳距离为2.8 天文单位处应有一颗行星,1801年元旦,皮亚奇果真在该处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在随后的几年中同谷神星轨道相近的智神星,婚神星,灶神星相继被发现。天文照相术的引进和闪视比较仪的使用,使得小行星的的年发现率大增,到1940年具有永久性编号的小行星已经有1564颗。其中,德国天文学家恩克和汉森因长于轨道计算,沃尔夫和赖因穆特在观测上有许多发现而贡献尤大。

小行星的命名权属于发现者。早期喜欢用女神的名字,后来改用人名,地名,花名乃至机构名的首字母缩写词来命名。有些小行星群和小行星特别著名,如脱罗央群,阿波罗群,伊卡鲁斯,爱神星,希达尔戈等。

按轨道根数作统计分析,轨道倾角在约5 度和偏心率约0.17处的小行星数目最多。柯克伍德缝是按小行星平均日心距离统计得到的最著名的分布特征。小行星数N 与平均冲日星等m 之间有统计关系logN=0.39m-3.3,小行星直径d 同绝对星等g 之间满足统计公式logd(公里)=3.7-0.2g。小行星数随直径的分布在直径约30公里附近出现间断。
——————————————————————————————
小行星

小行星是一些围绕太阳运转但因为太小而称不上行星的天体。小行星可大至如直径约1000公里的Ceres 小行星,小至与鹅卵石一般。有16颗小行星的直径超过 240公里。它们位于地球轨道以内到土星的轨道以外的空间中。而大多数小行星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里。有些小行星的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有些小行星还曾与地球相撞。
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剩余物质。一种推测认为它们是一颗在很久以前一次巨大碰撞中被毁的行星的遗留物。然而这些小行星更像是些从未组成过单一行星的物质。事实上,如果将所有的小行星加在一起组成一个单独的天体,它的直径还不到1500公里——比月球的半径还小。

由于小行星是早期太阳系的物质,科学家们对它们的成份非常感兴趣。宇宙探测器经过小行星带时发现,小行星带其实非常空旷,小行星与小行星之间分隔得非常遥远。在1991年以前所获的小行星数据仅通过基于地面的观测。1991年10月,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访问了951 Gaspra小行星,从而获得了第一张高分辨率的小行星照片。1993年8月,伽利略号又飞经了243 Ida小行星,使其成为第二颗被宇宙飞船访问过的小行星。 Gaspra和Ida小行星都富含金属,属于S型小行星。

我们对小行星的所知很多是通过分析坠落到地球表面的太空碎石。那些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称为流星体。当流星体高速闯进我们的大气层,其表面因与空气的摩擦产生高温而汽化,并且发出强光,这便是流星。如果流星体没有完全烧毁而落到地面,便称为陨星。 牋?经过对所有陨星的分析,其中 92.8%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岩石),5.7%是铁和镍,剩余部分是这三种物质的混合物。含石量大的陨星称为陨石,含铁量大的陨星称为陨铁。因为陨石与地球岩石非常相似,所以较难辨别。

1997年 6月27日,NEAR探测器与253 Mathilde小行星擦肩而过。这次机遇使得科学家们第一次能近距离观察这颗富含碳的 C型小行星。此次访问由于NEAR探测器不是专门用来对其进行考察而成为唯一的一次访。NEAR是用于在1999年 1月对Eros小行星进行考察的。

天文学家们已经对不少小行星作了地面观察。一些知名的小行星有Toutais、Castalia、Vesta和Geographos等。对于小行星Toutatis、Castalia和Geographos,天文学家是在它们接近太阳时,在地面通过射电观察研究它们的。Vesta 小行星是由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的。

小行星的发现同提丢斯- 波得定则的提出有密切联系,根据该定则,在距太阳距离为2.8 天文单位处应有一颗行星,1801年元旦皮亚奇果真在该处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在随后的几年中同谷神星轨道相近的智神星,婚神星,灶神星相继被发现。天文照相术的引进和闪视比较仪的使用,使得小行星的的年发现率大增,到1940年具有永久性编号的小行星已经有1564颗。其中,德国天文学家恩克和汉森因长于轨道计算,沃尔夫和赖因穆特在观测上有许多发现而贡献尤大。

小行星的命名权属于发现者。早期喜欢用女神的名字,后来改用人名,地名,花名乃至机构名的首字母缩写词来命名。有些小行星群和小行星特别著名,如脱罗央群,阿波罗群,伊卡鲁斯,爱神星,希达尔戈等。按轨道根数作统计分析,轨道倾角在约5 度和偏心率约0.17处的小行星数目最多。柯克伍德缝是按小行星平均日心距离统计得到的最著名的分布特征。小行星数N 与平均冲日星等m 之间有统计关系logN=0.39m-3.3,小行星直径d 同绝对星等g 之间满足统计公式logd(公里)=3.7-0.2g。小行星数随直径的分布在直径约30公里附近出现间断。

对太阳系天体特征的命名也是由行星系统命名工作小组通常根据天体的具体主题命名。例如,金星上的多数特征是以著名妇女的名字命名,木卫一上的火山均以火神的名字命名等
最初发现的一些小行星大都以希腊神话中的神命名,如“谷神星”、“爱神星”等。后来发现的小行星越来越多,有用发现者的名字命名的、有用地名命名的、有用古代天文学家名的,但多数小行星只编了一个号。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已发现的小行星的400多颗,其中40多颗已编号,并命名为张衡、祖冲之等。

C-类小行星253 Mathilde小行星的名字由两个部分组成:前面的一部分是一个永久编号,后面的一部分是一个名字。每颗被证实的小行星先会获得一个永久编号,发现者可以为这颗小行星建议一个名字。这个名字要由国际天文联会批准才被正式采纳,原因是因为小行星的命名有一定的常规。因此有些小行星没有名字,尤其是在永久编号在上万的小行星。假如小行星的轨道可以足够精确地被确定后,那么它的发现就算是被证实了。在此之前,它会有一个临时编号,是由它的发现年份和两个字母组成,比如2004 DW。
第一颗小行星是皮亚齐于1801年在西西里岛上发现的,他给这颗星起名为谷神·费迪南星。前一部分是以西西里岛的保护神谷神命名的,后一部分是以那波利国王费迪南四世命名的。但国际学者们对此不满意,因此将第二部分去掉了。因此第一颗小行星的正式名称是小行星1号谷神星。
此后发现的小行星都是按这个传统以罗马或希腊的神来命名的,比如智神星、灶神星、义神星等等。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小行星被发现,最后古典神的名字都用光了。因此后来的小行星以发现者的夫人的名字、历史人物或其他重要人物、城市、童话人物名字或其它神话里的神来命名。比如小行星216是按埃及女王克丽欧佩特拉命名的,小行星719阿尔伯特是按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命名的,小行星17744是按女演员茱迪·福斯特命名的,小行星1773是按格林童话中的一个侏儒命名的,等等。截至2007年3月6日,已计算出轨道(即获临时编号)的小行星共679,373颗(查询),获永久编号的小行星共150,106颗(查询),获命名的小行星共12,712颗。
对于一些编号是1000的倍数的小行星,习惯上以特别重要的人、物来命名。(但偶有例外)例如:
(1)编号为1000的倍数的已命名小行星
1000 皮亚齐
2000 赫歇尔
3000 达芬奇
4000 喜帕恰斯
5000 国际天文联会
6000 联合国
7000 居里
8000 牛顿
9000 HAL(例外)
10000 Myriostos(例外)
15000 CCD
17000 Medvedev(例外)
20000 伐楼拿
21000 百科全书
25000 天体测量
50000 夸欧尔
56000 美索不达米亚
71000 Hughdowns(例外)
由于永久编号已超过100,000,一些原来应付5位编号的程序便无法支援,因此出现了一些在万位采用英文字母的编号表示方法,即A=10、B=11……Z=35;a=36……z=61,在此安排下,619,999号以下的小行星仍然可以用5位表示。
(2)部分与华人有关的著名小行星
第一颗在中国土地上发现的小行星:139 九华星(Juewa)(发现者J.C. Watson)
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1125/3789 中华(China) (发现者张钰哲,后1125更改为3789)
第一颗以中国人名命名的小行星:1802 张衡(Zhang Heng)(发现者紫金山天文台)
第一颗以中国地名命名的小行星:2045 北京(Peking)(发现者紫金山天文台)
第一颗以中国县名命名的小行星:3611 大埔(Dabu)(发现者紫金山天文台)
第一颗以台湾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2240 蔡(Tsai)(蔡章献)(发现者哈佛天文台)
第一颗以中国太空船名字命名的小行星:8256 神舟(Shenzhou)(发现者紫金山天文台)
为表扬香港中学生陈易希在发明上的成就命名的小行星:20780 陈易希星(Chanyikhei)(发现者LINEAR小组)
为纪念北京奥运会而命名的:2008北京奥运星

一、小行星是如何命名的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由发现者进行命名并得到世界公认的天体。在地球上60亿人口中,只有极少数人获得以自己名字命名小行星的殊荣。天文学家们观测到一颗小行星后,不能立刻确定它是否为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可以先给它一个临时编号。当这颗小行星在不同的夜晚被观测到,并报告国际小行星中心,确认是新发现的小行星之后,即可得到一个国际统一格式的“暂定编号”。当一颗小行星至少四次在回归中心被观测到,并且精确测定出其运行轨道参数后,它就会得到国际小行星中心给予的永久编号。如“南京大学星”的永久编号为“3901”、“吴键雄星”的永久编号为“2752”等。发现者拥有对小行星的命名权,命名权在10年内随时可以行使。早期小行星的命名多选取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后来演变为发现者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形式,绝大多数小行星的命名成为对特定人物、地点、组织或事件的纪念。所有的小行星命名,须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才公布于世成为该天体的永久名字,并为世界各国公认。第一颗小行星是1801年元旦之夜由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的,被命名为“谷神星”。截至2001年底,全世界共有20957颗小行星获得永久编号。
二、一颗由中国人命名的小行星
中国人第一次发现小行星是在1928年。当年,23岁的中国青年张钰哲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系留学,成为中国第一个学天文的留学生。1928年冬,张钰哲终于发现了一颗旧星空图上没有的小行星。他经过大量准确的计算,并通过权威的小行星中心站鉴定,最后证实:他发现了一颗从未被人发现的小行星。按惯例,发现人自己可以给这颗小行星命名。张钰哲面对自己的成功,想到的是祖国当时正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欺凌,要为中华民族争光,于是毅然决定以“中华”来命名这颗小行星。这颗小行星的国际编号是“1125”,这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命名的小行星。
新中国成立后,张钰哲任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在紫金山天文台的行星研究室,天文学家近40年来有过近万次对小行星的成功观测,陆续发现了近千颗历史上没有编号的小行星,其中有120多颗多次被观测到,并精确地推算出了它们的轨道,得到了国际上的永久编号和命名权。
三、以中国科学、文学巨匠的名字给小行星命名
20世纪70年代,先后有一批小行星以我国古代人的名字如著名科学家张衡、祖冲之、郭守敬、沈括等命名。
1990年3月11日,为表彰旅美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对人类的杰出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编号为“2752”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这是我国首次以当代知名人士命名小行星。之后,一批小行星陆续以当代杰出科学家,如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周光召,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等命名,使他们从此不仅在地上广为世人景仰,在天空亦光芒四射。2001年12月21日,由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联合举行的“钱学森星”命名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这一天,由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3763”的小行星就正式永久地以钱学森的名字命名了。作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的名字,进入了宇宙星空,在太空铭刻下炎黄子孙对人类的科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1999年10月26日,“巴金星”命名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作为中国文坛巨匠的巴金,曾被国际笔会第47届大会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他从事文学创作70年,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以“巴金”命名的小行星,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观测中心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于1997年11月25日发现的,而11月25日刚好是巴金先生的生日。这颗星的国际永久编号是“8315”。与“巴金星”一起遨游太空的“文学家之星”还有“金庸星”。2001年7月8日下午,“金庸星”命名典礼在浙江大学隆重举行,著名文学家、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金庸接受了小行星命名证书和“金庸星”轨道运行照片。至此,我国用科学家和文学家等名字命名的小行星达100多颗,这是对知识分子创造性劳动和创新精神的高度赞誉。

小行星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型天体命名委员会以各类著名人士的名字或者以动物的名字命名,小行星的发现者可以向小型天体命名委员会推荐命名。行星的卫星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行星系统命名。工作小组通常以希腊神话或古典文学中的人物命名,也可根据发现者建议的名字命名,但是在命名之前要与小型天体命名委员会协商,主要是为了避免命名重复。

对太阳系天体特征的命名也是由行星系统命名工作小组通常根据天体的具体主题命名。例如,金星上的多数特征是以著名妇女的名字命名,木卫一上的火山均以火神的名字命名等。

小行星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型天体命名委员会以各类著名人士的名字或者以动物的名字命名,小行星的发现者可以向小型天体命名委员会推荐命名。行星的卫星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行星系统命名。工作小组通常以希腊神话或古典文学中的人物命名,也可根据发现者建议的名字命名,但是在命名之前要与小型天体命名委员会协商,主要是为了避免命名重复。

对太阳系天体特征的命名也是由行星系统命名工作小组通常根据天体的具体主题命名。例如,金星上的多数特征是以著名妇女的名字命名,木卫一上的火山均以火神的名字命名等


八大行星的名字分别是怎样来的?
行星年龄估计大约有45亿年(4.5×109)。在行星形成后不久,即捕获其惟一的天然卫星-月球。地球上惟一的智慧生物是人类。 火星,因为它在夜空中看起来是血红色的,所以在西方,以罗马神话中的战神玛尔斯(或希腊神话对应的阿瑞斯)命名它。在古代中国,因为它荧荧如火,...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符号和神各是什么?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符号和神各是什么?水星 Mercury 在古罗马神话中水星是商业、旅行和偷窃之神,即古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为众神传信的神,或许由于水星在空中移动得快,才使它得到这个名字。金星 Venus 金星 (希腊语: 阿佛洛狄特;巴比伦语: Ishtar)是美和爱的女神,之所以会如此命名,也许是对古代...

中国人给予星星的名字有哪些?
回答:国际天文联盟把全天的星座定为88个,中国人给予星星的名字有1.祖冲之小行星——1964年11月9日,由紫金山天文台1964年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2.郭守敬星——1977年,经国际小行星研究会批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把他在1964年发现的编号为2012号小行星,...

八大行星分别是由谁发现并命名的?
在英文中,大行星都是以罗马神话中神的名字来命名的。分别是:水星:神使墨丘利;金星:爱神维纳斯;地球:大地之神垓娅;火星:战神玛尔斯;木星;主神朱庇特;土星:农神萨图恩;天王星:朱庇特的祖父,第一代天神乌拉诺斯;海王星:海神尼普顿;附加一个现在是矮行星的冥王星:冥神普路托。顺便说一句,罗马...

太阳系中各行星的名字都是根据什么来编写他们的名字的?
西方国家的行星命名一直沿用古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名称。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是太阳系内部的第五颗行星,有79颗卫星。它是太阳系中卫星数量最多的行星。古人给朱庇特起了最霸道的名字,朱庇特,古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也许大多数人对古希腊神话了解得更多。朱庇特,众神之王,在古希腊神话中被称...

八大行星排列顺序口诀
3、这个口诀简洁明了,方便记忆,是学习太阳系行星排列的重要工具。同时,它也反映了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和探索过程。通过这个口诀,我们可以快速地了解和记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八大行星的的历史来源如下:1、八大行星的命名和历史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类就...

小行星是怎样命名的?
行星的卫星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行星系统命名。工作小组通常以希腊神话或古典文学中的人物命名,也可根据发现者建议的名字命名,但是在命名之前要与小型天体命名委员会协商,主要是为了避免命名重复。对太阳系天体特征的命名也是由行星系统命名工作小组通常根据天体的具体主题命名。例如,金星上的多数特征是以著名...

古罗马神话——九大行星命名由来
Jupiter 木星 在古罗马神话中,Jupiter(朱庇特)是主神,是一切的主宰。相当于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神Zeus(宙斯)。在八大行星中,木星的个头最大,所以用主神的名字为它命名。Saturn土星 在古罗马神话中,Saturn(萨杜恩)是朱庇特的父亲,是掌管农业的神,相当于古希腊神话中的Cronus(克洛诺斯)。Uranu...

给行星命名的方法有哪些?
有两种;第一种正常命名的过程有点麻烦,当你找到一颗行星在不能确定别人是否也能看到这颗行星前,你可以给这颗小行星一个临时编号然后报告给小行星中心,国家天文台现在观测到的小行星均先以字母B加上5位阿拉伯数字做为临时编号。然后,小行星中心要检查你的这颗小行星是否在以前得到过暂定编号。如果...

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名称是什么时候命名的,谁命名的?
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名称都取自希腊神话,具体命名时间无法知道。1、水星 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苏美尔时代,人们便发现了水星,古希腊人赋于它两个名字:当它初现于清晨时称为阿波罗,当它闪烁于夜空时称为赫耳墨斯。不过,古希腊天文学家们知道这两个名字实际上指的是同一颗星星,赫拉克赖脱(公元前5...

韶山市15766638536: 小行星命名(荣誉) - 搜狗百科
典钓黄连: 小行星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型天体命名委员会以各类著名人士的名字或者以动物的名字命名,小行星的发现者可以向小型天体命名委员会推荐命名.行星的卫星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行星系统命名.工作小组通常以希腊神话或古典文学中的人物命名,也可根据发现者建议的名字命名,但是在命名之前要与小型天体命名委员会协商,主要是为了避免命名重复. 对太阳系天体特征的命名也是由行星系统命名工作小组通常根据天体的具体主题命名.例如,金星上的多数特征是以著名妇女的名字命名,木卫一上的火山均以火神的名字命名等.

韶山市15766638536: 给行星命名的方法有哪些? -
典钓黄连: 有两种;第一种正常命名的过程有点麻烦,当你找到一颗行星在不能确定别人是否也能看到这颗行星前,你可以给这颗小行星一个临时编号然后报告给小行星中心,国家天文台现在观测到的小行星均先以字母B加上5位阿拉伯数字做为临时编号...

韶山市15766638536: “小行星”是如何命名的? -
典钓黄连: 一颗小行星的观测者在不能确定他(她)观测到的小行星是否是别人已经发现过的 之前,可以给这颗小行星一个临时编号, 比如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现在观测到的 小行星均先以字母B加上5位阿拉伯数字来临时编号.同一颗小行星在不同夜晚...

韶山市15766638536: 小行星是怎样命名的?
典钓黄连: 发现了新小行星;小行星获得年份、字母和数字组成的“暂定编号”;如果小行星能再被观测到至少两次,使得轨道可以被准确测定;轨道被测定的足够精确之后,小行星...

韶山市15766638536: 中国小行星的命名、来由和方法,急急急 -
典钓黄连: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由发现者进行命名并得到世界公认的天体.在地球上60亿人口中,只有极少数人获得以自己名字命名小行星的殊荣.天文学家们观测到一颗小行星后,不能立刻确定它是否为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可以先给它...

韶山市15766638536: 小行星是怎样命名的?
典钓黄连: 最初发现的一些小行星大都以希腊神话中的神命名,如“谷神星”、“爱神星”等.后来发现的小行星越来越多,有用发现者的名字命名的、有用地名命名的、有用古代天文学家名的,但多数小行星只编了一个号.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已发现的小行星的400多颗,其中40多颗已编号,并命名为张衡、祖冲之等.”

韶山市15766638536: 小行星是如何编号的 -
典钓黄连:[答案] 一颗小行星的观测者在不能确定他(她)观测到的小行星是否是别人已经发现过的 之前,可以给这颗小行星一个临时编号,比如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现在观测到的 小行星均先以字母B加上5位阿拉伯数字来临时编号.同一颗小行星在不同夜晚被观测...

韶山市15766638536: 小行星有什么命名的方法和规则?
典钓黄连: 国际上给小行星命名有一个规定,刚发现的小行星可以得到一个临时 的编号,当这颗小行星准确回归三次以上,并计算出它的轨道,才可以得 到一个永久的名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