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太平洋铁路

作者&投稿:成王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加拿大维亚铁路和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是不是中国人造的~

太平洋铁路从落基山到温哥华这一段,主要是由中国华工修建的。
当年加拿大联邦希望英属哥伦比亚省(简称BC省,就是温哥华所在的省)加入联邦。但是因为BC省远在太平洋海岸,远离加拿大联邦的核心区(现在加拿大的东部)。反而BC省离美国的华盛顿州更近,彼此的联系也更紧密。于是BC省提出了一个加入加拿大联邦的条件:限时修建一条从蒙特利尔到温哥华的铁路(即著名的太平洋铁路),以便把BC省与联邦的核心区联系起来。如果在约定的时间内这条铁路无法完工,BC省就将加入美国。
当太平洋铁路延伸到落基山脉时,因为地形复杂,进展极为缓慢。眼看限定的时间就要到了,如果铁路不能按时修到温哥华,BC省就会转头加入美国。这时候有人向太平洋铁路公司进言:招募中国华工!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能吃苦、最坚韧不拔的民族。果然,中国华工以极低廉的工资和巨大的牺牲,如期完成了太平洋铁路工程,使得加拿大联邦留住了BC省。
所以在加拿大,有“太平洋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都躺着一个华工的冤魂”的说法。
至于你说的“维亚铁路”,不知道是指哪条铁路。但是加拿大西部的铁路,主要是由华工修建的。因为太平洋铁路完工后,相当一部分华工都留在了加拿大。这也是后来加拿大排华、制定人头税政策的由来。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于1881年至1885年间兴建,用以连接渥太华谷及格鲁吉亚湾两地的既有铁路,实现了不列颠哥伦比亚于1871年加入加拿大邦联的回报承诺。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故事

星网论坛文 发表:星网论坛/2005年11月27日;学术交流网/美加华人华侨/2006年2月7日转发

加拿大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历史并不悠久。然而,像跨北美大陆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PR)100多年来为这个年轻国家的建立和建设所做出的贡献,这条铁路所沉蕴涵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已经成为加拿大宝贵的文化遗产。

1、CPR的缘由——建设和统一一个新的国家

1867年7月1日由英国在北美大陆东部的四个省组成联邦,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加拿大。以后又有一些省加入。1871年位于西海岸的英属哥伦比亚(B.C.)省(简称卑诗省)被诱惑加入联邦。其条件是在10年内建成跨大陆铁路,将其与加拿大东部联成一体。首任总理Sir
John A. MacDonld决心“建设太平洋铁路以统一这个国家”。这就是当时建造太平洋铁路的缘由。

2、初期的天折——“太平洋丑闻”

该铁路项目一开始就不顺利。J.A.
MaCDonld的保守党政府要求由一个私人公司来建造这条铁路。需要拨出3000万加元的补贴和留出5000万英亩土地才能让一个私人企业来完成这项工程。一个实业家和运输业巨头Hugh
Allan是当时加拿大最富有的人。

联邦自由党人发现,他曾经在1872年大选中赞助过各式各样的保守党人共计约36万加元,以此来确保得到这项铁路建设合同,使其能控制这条跨大陆铁路,以便垄断加拿大大陆和东西海岸的交通。这个被称为“太平洋丑闻”事件的曝光迫使该合同于1873年重新签订,并导致保守党政府的倒台。

自由党人在新一轮选举中获胜。这届政府对铁路建设的热情就差多了,并认为可以将其作为公共工程来建设。1875年6月1日Judge Norman在Fort
William附近主持了破土动工仪式,标志着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建设的开始。但是,到1878年该政府换届时只在中部省份安大略和曼尼托巴开始建设了一小段铁路线。

3、艰难的开拓——维护统一的动力和华裔劳工的贡献

此时,卑诗省眼看10年期限很快即至,而政治家们关于把跨大陆铁路修到该省的承诺将无法如期兑现。于是,他们威胁说要退出联邦。J.A.
MacDonal总理1878年重新执政,在保守党人的压力和支持下,他不得不做一些实质性的事情,向卑诗省显示铁路将要修到他们省内。这届政府与一个美国人Andrew
Onderdonk签订了合同,开始从西海岸沿Fraser河向上游修筑铁路线。

这个美国人采用了“美国建造方法”——尽可能省钱,一味地追求利润和进度。他的方法就是使用中国劳工。一些中国商人在卑诗省设立了劳工代理事务所,招收中国同胞去当筑路工。沿着Fraser河谷陡崖的这一段线路特别艰难,615公里长的路段用了1.5万名劳工7年的时间才修通,其中9千人是华裔。不仅是地形、地质上的难度,而且施工方法也十分危险。

为了省钱,承包商不采用强力炸药,而让劳工们用便宜但很不稳定的硝化甘油来进行爆破作业。没有确切的伤亡报告。目击者和报纸公布了可怕的照片,估计有700至800人死于建造这段政府合同的铁路,大约占劳工总人数的5-9%,其中大部分是中国人。加拿大政府官员至今在每年国庆致辞中往往还会回顾华裔在这段建国历史中的贡献。

4、CPR公司成立——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经董事会成员推荐,Van
Horne承担起了CPR总经理的职位。他是美国正走红的工程界明星。CPR以1.5万加元年薪把他从美国Milwankee道路项目上挖了过来,负责监管该跨大陆铁路穿过草原和山脉的最艰难路段的建设。他如此高薪的2/3是隐藏在施工费用里的。他夸口其第一年任期(1882年)内将建成800公里铁路干线。但天不作美,洪水迫使施工季节推迟。不过,到该施工季节末,他还是完成了673公里干线和177公里支线的铺轨任务,使太平洋铁路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5、探索线路、筹集资金——网罗人才同舟共济

CPR在这个时期还探索了比较靠南的替代线路,来穿越落基山脉,并答应给发现可行线路者5000加元的奖金。许多人为寻找新的线路作出了贡献。其中之一Major
A. B. Rogers发现了一条东部通过山脉的路径,后来被称为罗杰斯隘口(Rogers
Pass)。他于是得到一张5000元奖金的支票。但他没有去兑现,而是镶在镜框里挂在墙上。总经理Van
Horne为了让他把支票兑现,以便结帐,不得不以一块金表为诱饵,将这张支票从墙上换下来。

在工程初期资金流始终是一个难题。施工费用支出巨大,而从交通流量上取得回报却很少。Van
Home约请在美国Milwankee的贸易金融奇才Thomas G.
Shaughnessy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Thomas于1882年受雇CPR,任采购总代理,后来接替Van
Horne掌管公司。在此其间他争取到了6亿加元的投资,公司得到了扩展和提升,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6、度过惨淡岁月——借助政治因素和发行国际债券

在进入20世纪初的这段时期,CPR渡过了好几个非常困难的沟坎。1883年在铺设Calgary东段路轨时,几乎与当地土著人发生冲突。因为铁路要跨越他们的Gleichen自然保护区。最终公司带着政府同意给土著人附加土地以补偿铁路占用的消息,与土著领袖一起才平息了这场危机。

在东西段铁路将要接通前的时期,CPR面临了她历史上最惨淡的境遇。苏必利尔湖的北岸、Rockies和Selkks是该铁路使用私人资金建造部分中最艰难的区段。某些路段每公里造价接近50万加元。1885年初,CPR几乎频临破产。公司既没钱还债,也无钱购置新的施工材料和设备,甚至连优先股的红利和工资都发不出来。最终有两个人“拯救”了这条铁路。

一个人是Louis
Riel,从第一次叛乱流亡国外,1885年又回到美国领导第二次暴动。美国军队从东部运送到西部,全是通过加拿大接近完成的太平洋铁路干线,只用了几个星期就平息了这次动乱。而1869年军队花了几个月的艰难旅程,从东向西跨越北美大陆,才平息第一次叛乱。Louis
Riel的所作所为,使加拿大联邦政府明白了CPR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并同意确保给予CPR尚未支付的贷款。

另一个人是Revelstoke勋爵,伦敦一家著名金融公司的主管。他同意以92.5分的价格购买每一元的CPR债券,使其再次度过了财务危机。

1885年11月7日CPR创始人之一Donald
Smith在卑诗省的Craigellachie砸下了“最后一颗道钉”,把太平洋沿岸与加拿大的心脏地区蒙特利尔连接了起来,标志着此跨大陆铁路的建成。CPR负责人Van
Horne说“这是一个终点,也是一个起点”。1886年6月28日第一列跨大陆列车自蒙特利尔和多伦多开往东部的默帝(Moody)港。从此以后的三年内一切都很顺利,CPR又重新开始向股东分红。铁路有力地巩固和增进了国家的联合和团结,并开始了向西部的移民。铁路把人和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新的疆土,使沿线的城镇和工业逐渐成长起来。

7、公司发展与战争考验——国家利益高于公司利益

1889年
铁路实现了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的全线通车。不仅如此,CPR还开拓了多种经营业务,包括房地产、跨大陆电报线路的架设和经营、自己建造蒸汽机车和车厢,以及在北美五大湖和两大洋的海运业务。公司总经理Van
Horne建议在落基山脉建立国家公园,从而CPR开始经营旅馆和旅游业。CPR还因一次偶然的钻井取水事故在阿尔德森和阿尔伯塔大草原上发现了天然气,并用于车站和辅助建筑的取暖和动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Edwoard W.
Beatty主持CPR度过了历史上又一个困难的时期。其一是与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CNR)的商业竞争。其二是Beatty把整个公司的交通网络投入了支持战争的部署。在陆上,CPR运送了3.07亿吨的物资,8600万人员,其中包括15万士兵;在海上,22艘CPR的船只开赴前线,其中12艘被击沉;在空中,CPR破天荒地开辟了“大西洋桥”,把轰炸机用跨洋轮渡送到英国。到1945年为止,CPR有33127名员工服务于两次世界大战,其中1774人阵亡。一个私人企业仍然把国家利益置于首位。

8、近50年的演变——股份本土化和回归铁路主业

20世纪50年代,公司把大部分股份收回到加拿大本国的股东手中,并大大开拓了非运输的产业部门。1962年成立了加拿大太平洋投资公司。

经过100多年的经营,到1986年加拿大太平洋公司成为
加拿大第二大公司,年收入150亿加元,资产177亿加元,将近10万员工。1990年CPR扩展她的铁路网络,全部控制了美国中西部的Soo线。1991年CPR并购了D&H铁路公司,使其网络通达美国东北部港口城市。

2001年10月3日,加拿大太平洋公司分解为五家公司——铁路、海运、旅馆、煤炭和能源公司。其能源公司与阿尔伯塔能源公司合并为EnCana公司。铁路公司CPR仍然经营她的主业。此时,CPR早已由客运为主转变为货运为主。

目前,CPR的加拿大网络包括从蒙特利尔到温哥华的高密度干线和许多汇入支线。她的美国部分网络延伸到中西部和东北部的工业区,可以无转换地直达芝加哥、费城和纽约,其铁路网络总长22536公里。

9、历史遗址和铁路博物馆——加拿大人心中的CPR

除了土著印第安人的历史和早期欧洲人到北美大陆的探险外,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历程几乎贯穿了这个年轻国家的整个历史。作家将其写入自己的著作,详细记载和描述了她的历史事实和曲折故事,并广为流传。

铁路经过的一些省份建立了铁路博物馆。在阿尔伯塔省的爱德蒙顿市,还保留了一段2.5公里原来的铁路线路作为历史遗址,并改建为城市铁路供游览观光。该市在老城区Strathcona复制了最初的木结构铁路车站原型,作为一个民办的博物馆。在馆里还保留着当时点煤油的信号灯和轧轧出声的手摇电报机等文物。

1867年当加拿大刚刚建国时,人们不可能预见到100多年来这个跨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会遭遇的全部坎坷和兴旺,也不可能评估出她后来对这个国家和人们所体现的全部价值。


对话查理·芒格——你不需要投资很多东西才会变得富有
后来为了此事,美国引进了大约15000名中国苦力劳工,在那个年代,这些劳工实际上就像奴隶一样工作,但他们真的把铁路建成了,而美国人自己是建不成的。这件事情当然给美国人留下了非常良好的印象。 (备注:北美大铁路:即美国太平洋铁路,全长3000多公里,穿越了整个北美大陆,是世界上第一条跨洲铁路。这条铁路为美国经济...

美国地形分布 特点
是重要铁路枢纽。底特 律:人口1 2 0 万人。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业中心。钢 铁、飞机及仪器制造工业发达。圣弗兰西斯科(旧金山 ):太平洋沿岸第二大城市。人口7 5 万。西部金融中 心,美国对远东贸易的要港。工业发达,常有地震。休 斯敦:人口1 7 3 万,美国南方重要海港,是石油加工 和石油化学工业中心,钢铁、...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1903年,俄国建成西伯利亚大铁路。南美洲从阿根廷到智利的铁路也于1910年建成。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的发展扩大了大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拓宽了商品市场。 欧美国家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加强殖民掠夺,致力于打通远洋运输的瓶颈。1855年,美国建成穿越巴拿马地峡的铁路,1914年建成巴拿马运河。这条铁路和运河把大西洋和太平洋连接起来...

俄罗斯有哪两条主要铁路
⑴、远东铁路,莫斯科--海参威。⑵、贝-- 阿铁路,北贝加尔斯克--苏维埃港。1904年7月13日,经过13年的建筑施工,横跨西伯利亚大铁路终于通车.西伯利亚铁路是世上最长的铁路,它连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和太平洋岸的符拉迪沃 斯托克,穿越分割欧亚的乌拉尔山脉,在西伯利亚的针叶林和大草原上延伸,全长9288公里.它被...

中国哪列火车过海,就是哪一列火车从海上过,车里的人可以看到大海,是火 ...
他分析说,海南目前的运力市场容量有限,一年不到四百万吨的瓜菜、一千多万游客,“粤海铁一号”开通后将出现新的市场分割,他希望粤海铁公司能够拿下其中一半左右。但是,由于前期股东方主要精力集中在建设,对铁路开通后的运营设计尚没有完全展开,他希望轮渡开通后,粤海铁公司尽快着手设计营销计划,提高服务水平,参与海南...

请问四大洋分别是什么啊?
水系:亚洲有许多大河,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恒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内流河主要分布于亚洲中西部干旱地区,有锡尔河、阿姆河、伊犁河、...

俄罗斯远东十大城市
4、赤塔 赤塔市是俄罗斯联邦后贝加尔边疆区首府。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赤塔河与因戈达河交汇处,人口325,000人。赤塔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重要枢纽站,西接乌兰乌德,东连斯沃博德内,从赤塔向东南有铁路通过边境重镇后贝加尔斯克。5、雅库茨克 雅库茨克位于西伯利亚大陆腹部,是俄罗斯萨哈共和国的首都,土地面积...

斯坦福大学的由来
斯坦福大学是由时任加州州长及参议员的铁路富豪利兰·斯坦福及他的妻子简·莱思罗普·斯坦福于1891年共同成立的,1884年,他的爱子小斯坦福随父母在欧洲旅行时,感染了伤寒不幸病逝,悲痛的斯坦福夫妇返回美国后,决定将他的2000万美元的积蓄和他在帕拉托的3561公顷的土地用来创建一所宏伟的大学。大学以去世...

谁知道十八世纪西方的火车资料?
1870年世界铁路总长为21万公里,到1900年已达79万公里。 20世纪初,由于用三级膨胀式蒸汽机和带过热器的机车,燃料消耗率进一步降低。机车和列车的结构有了较大改进。1936年至1938年间,英国的格莱斯雷先后设计出非流线形的“太平洋”号和流线形的“大西洋”号机车,时速分别达到182.5公里和203.5公里。1938年法国制成...

二次大战
盟军统帅部决定:以英、加(拿大)联军发起荷兰战役,由蒙哥马利元帅指挥。9月17日,英第30军在空降兵配合下,向荷兰奈梅根、阿纳姆一线突击,英第8、12军从...这些胜利,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作战,而且有利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对日军的战略反攻。 1945年春,八路军、新四军继续对日伪军进行攻势作战,...

疏附县19649674737: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 - 搜狗百科
东郭显弥柠: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是加拿大的一级铁路之一,由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营运.其网络横跨西部温哥华至东部蒙特利尔,并设有跨境路线,通往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芝加哥、纽约市等大型城市.公司总部设于艾伯...

疏附县19649674737: 世界最长的铁路 - 世界最长的铁路
东郭显弥柠: 世界最长的铁路 西伯利亚大铁路(全长9332千米) 亚、欧洲(俄罗斯)

疏附县19649674737: 加拿大何时建成洲际铁路?
东郭显弥柠: 加拿大在克服种种开发中遇到的困难之后,终于于1885年11月7日全线贯 通加拿大太平洋铁路(The Canadian Pacific Railway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全 线贯通既是整个加拿大西部开拓和发展的主导性因素,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温 哥华的发展.

疏附县19649674737: 作业:在世界上,有一座著名的开启桥,它叫什么名字?它的长度是多少?
东郭显弥柠: 黑斯廷斯铁路大桥(Hastings Rail Bridge)是一座垂直提升开启桥,在明尼苏达州黑... 通过这座单线铁路大桥的线路为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anadian Pacific Railroad),...

疏附县19649674737: 温哥华的交通怎么样?
东郭显弥柠: 温哥华已建立起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个部门组成的现代 化交通运输网络.全长6100千米的太平洋铁路终点设在温哥华;加拿大南北 向的不列颠哥伦比亚铁路,起点也自温哥华始.建于福尔斯河河口岛屿上的 国际机场,是加拿大重要航空中心之一.

疏附县19649674737: 关于加拿大历史的几个问题 -
东郭显弥柠: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是加拿大的一级铁路之一,由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营运.其网络横跨西部温哥华至东部蒙特利尔,并设有跨境路线,通往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芝加哥、纽约市等大型城市.公司总部设于艾伯...

疏附县19649674737: 加拿大温哥华为什么华人多 -
东郭显弥柠: 这个有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的原因.历史原因:当年加拿大修太平洋铁路(连接加拿大东部至太平洋海岸地区的交通大动脉),从中国招募了大批华工.工程最后的阶段就是从落基山到温哥华这一段.工程完成后,很多华工都留在了温哥华.现实原因:温哥华是加拿大离中国最近的城市,也是最早有直飞航班的城市;温哥华是加拿大唯一一个冬天不冷的大城市;温哥华已经有大批华人居住(前面介绍的太平洋铁路华工),在当地形成了中华文化(特别是饮食文化).所以,1980年代之后来自香港的移民、1990年代之后来自中国内地的移民,都首选在温哥华居住.

疏附县19649674737: 有一个铁路穿越墨西哥的铜峡谷,那是个什么铁路?
东郭显弥柠: 从墨西哥奇瓦瓦到太平洋的铁路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铁路” 这个工程史上的伟大成就——全长661公里的铁路——始建于1881年,直到1961年才竣工,总共花费资金1亿美元. 它穿过87个隧道(其中一个几乎有1英里长),跨过35座桥梁. 奇瓦瓦-太平洋铁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