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怎么来的?

作者&投稿:歧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的清明节是怎么来的??~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渊源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稹U馑眷邮希�簿褪亲ü苋』鸬男」佟T诮�鹬�保�嗣蔷妥急敢恍├涫常�怨┦秤茫�庋���统闪斯潭ǖ姆缢琢恕R院螅�庞虢樽油频拇�迪嗔�担�闪撕�辰冢�掌诔ご镆桓鲈隆U獗暇共焕�诮】担�院蟊闼醵倘掌冢�悠咛臁⑷�熘鸾ジ奈�惶欤�浦�蟊闳诤显谇迕鹘谥辛恕?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荆楚岁时记》:“(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可见南朝时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斗鸡今多见,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雕镂(1ou,雕刻)过的,十分精美。画蛋。镂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记的“雕卵”。无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成了寒食的节俗。今天民间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干,据《艺文类聚》中记,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但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刘向《别录》记打秋千是在春时,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宫词》:“寒食宫人步打毯。”牵钩与打毯等戏,也不一定在寒食举行。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扫墓渊源

  清明的主要习俗,就是扫墓。扫墓在古代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周礼·春官·冢人》 :“凡祭墓,为尸。”可见古人有设冢人主持祭墓之俗,祭时要立尸。尸即神主之意。唐代,寒食扫墓得到皇家首肯。宋代后扫墓移到清明,寒食反而被遗忘了。但在先秦时,扫墓时间并不固定。 扫墓的主要活动,是往亲人或纪念人物的坟前,除草、添土,修整好坟头。民间普遍以为,逝者住于地下,坟穴是房屋,坟堆便是房顶。经年雨水冲涮,杂草丛生,坟堆多有破毁,所以要除草、填土,在坟沿修排水沟,防止雨水冲人坟中。在修好的坟墓后,便陈设鸡、鱼、肉、糕饼点心、酒、水果等供品于坟前,点燃香烛,祭罢烧纸钱,或把纸钱压在坟头,又酹酒。

  除扫墓及祭祖外,人们对野鬼孤魂尤为畏惮,也要把酒食与纸钱分给野鬼,求得地下先祖的安宁,也防鬼魂干扰阳间。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江苏·六合县》之岁时:“清明插柳于门上,男女或簪之。祀祖于家,祭扫于墓,插陌钱于墓上,或挂于墓边树上,谓可赆(jin)野鬼。”

  有的地方在上坟时还祭土地、山神。如绍兴一带多在坟堆左立一石,题“后土之神”,祈拜神保佑双亲后又拜左右邻墓,这才拜祭自家祖先的坟墓。这自然是因为坟墓在土中受土神管辖的缘故了。

  在祭坟时,民间多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及家庭健康、幸福,因为祖先是保佑自家的家神。

  以上所述,多属于旧俗。如今已多加革新,扫墓也有只用鲜花束、花圈了。并且,由扫个人亲人之墓,发展到祭扫革命先烈之墓,祭扫中华民族的先祖之墓如黄帝陵等,其俗也已恢复,其思想内涵就更为深远了。

  在古代,祭墓之礼是极为繁杂的,《周礼》记有“为尸”的习俗;《后汉书·明帝纪》注引《汉官仪》:“绪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明代张岱《陶庵杂忆》记明孝陵祭祀之礼更繁。今天我们虽不必如此多礼,但于清明这一约定俗成的节日里,祭礼炎黄二祖及孔子先祖师,追怀华人之先祖,以利世界华人的统一团结,仍是需要的。建国后,政府曾派人前往陕西黄帝陵祭扫,这正表示了我们对先祖的艰苦创业的尊崇追忆及对先祖的缅怀之情。如今,炎黄帝陵均已修整一新,供后人祭扫。

  魂归故乡山水--沈从文先生骨灰安放记

    这是一次迟到的采访。当我见到清瘦温婉的张兆和女士时,她送丈夫沈从文的骨灰返乡安葬,从湘西归来已经近一个月,那个质朴宁静的葬仪,早在5月10日这位一代文豪逝世4周年之际就悄悄地举行过了。

    由于张兆和女士的请求,是次安葬依照“从文生前的习惯和愿望,一切从简,不声张,不大举,不接受花圈,除至亲老友外,不惊动过多人参加”,因此许多热爱沈从文的海内外读者,不一定知道先生最后的归宿。从这个意义讲,但愿我迟到的采访,提供的是一条并不算迟到的新闻:

  张兆和女士告诉我:“从文的骨灰送回他的故乡凤凰,一半撒入沱江,一半埋进墓地。”

  魂归与水,当是先生的夙愿。他说过:“最亲切熟悉的或许还是我的家乡和一条延长千里的沅水及各个支流省份的乡村人事。”“水上人”曾是他创作最多的主题。他的作品乃至人格与人生,都与水有不解之缘。

    沱江,穿凤凰山城而出,波静浪柔,两岸翠色连天。据张兆和女士回忆,5月本来是湘西的雨季,但10号安葬的那天,却是一个极难得的晴天,风和日丽沱江的水清滢透澈,两岸树木绿的醉人。

  一叶扁舟载着沈从文先生的儿子虎雏、孙女沈红,还有他晚年的学术助手王亚蓉女士,从城东水门口码头沿江而下。1982年沈从文携夫人回乡探亲时,也乘坐过同样的小舟,细长轻巧,宛若一片竹叶。岸边的吊脚楼、水库、磨房一一向后退去,先生那支清丽秀婉的笔,曾写尽了他们的沧桑与哀乐。

    如今水接受了先生。沈虎雏和沈红把骨灰缓缓撒下,王亚蓉女士随后撒着一捧捧花瓣。这些业已干枯的玫瑰花瓣,是张兆和女士从北京家中带来的。4年来先生的骨灰盒和遗照前从未断过鲜花,那些开放的缤纷落英,也被夫人精心地保存下来,积成满满的一竹篓。现在这一瓣瓣的心香恋恋地追着船走。先生钟爱的孙女沈红说:“借助水的流动,我们为爷爷完成了一项特殊的安排。”

    水葬之后接着墓葬。为沈从文先生造墓这是37万凤凰人民的心愿,他们素来把这位写出《边城》、《长河》、《湘行散记》等传世之作的同乡视为骄傲。面对乡梓情深,张兆和女士取了个折中的方案,同意把先生的另一半骨灰埋在离山城3华里处的听涛山下,但他千叮万嘱,不要占用太多的土地,且费用由家属自理。

    先生的墓地没有坟冢,没有通常的墓碑,只架一大块形状拙朴的天然五色石,正面与背面上方各铲平一块书写碑文的地方。正面碑文取先生自题句子并手迹,曰:“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碑文是先生姨妹张充和女士撰联并手书,曰:“不折不从,亦善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碑刻均为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刘焕章教授所镌 。刘教授的夫人沈朝晖,是沈从文三弟的女儿,她从17岁进京读书时起,就住在二伯父家里。张兆和女士说,“我们没有女儿,她就算我们的女儿了。”

    这个简易的墓地背负青山,面对绿水,满山松竹花草。张兆和女士与同来的至亲好友,每人采来一束野花,放在先生的墓碑上,每人还在碑脚栽下一株虎耳草,这种野草蔓生在山坡上, 先生在那篇著名的〈〈边城〉〉中描写过它们。如此淡泊,如此返璞归真的墓地,犹如先生淡名如水的一生。甘于淡泊这不仅是人的一种品格,也是人的一种境界。

  时节古诗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长安清明言怀》
     --顾非熊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示儿》
    --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清明节的来历



什么是清明节






请明节是哪一天几月几日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源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在每年的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交节,具体日期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
习俗: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

_明节是几月几日
清明节的时间为每年的4月的4号、5号或者6号。按公历来说,清明节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并不是每一年都一样的。例如:2021年的清明节是4月4日,2022年和2023年的清明节都是4月5日。清明节与其它传统节日不同:清明节是按照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清明”制定的,而其它传统节日都是以阴历...

清明是怎么来的?
清明节的名称来由得名于节气,与此时天象物侯的特点有关。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生气始盛,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洁齐而清明。《淮南子·天文训》中讲:“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

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是什么
你好,清明节是祭祀和悼念逝去的亲人的一个节日,希望能帮助到你。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

清明这个节气是怎么来的?跟清朝明朝有什么关系?
清明节气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它标志着春季的深入和万物生长的旺盛。清明节气大约在每年的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这个节气便开始了。它不仅是农事活动的指南,也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民间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二十四节气。这些节气最初在...

青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青明节的来历来于24节气。青明节风俗有:祭祖扫墓、踏青春游。来历: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

青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

清明这个节气是怎么来的?跟清朝明朝有什么关系?
说到清明,大多数朋友都会想到清明节,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清明”也是二十节气之一,那么,清明节气是如何来的呢?它又和清朝、明朝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清明:指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茂盛的意思。清明节气...

屯溪区13676158055: 清明节的来历究竟是什么?
沃红丙酸: 清明节是由寒食节发展而来.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寒食节讲究禁火、冷食.是流传于北方的一个较早的节日,后来在发展...

屯溪区13676158055: 清明节的来历是怎样的?
沃红丙酸: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

屯溪区13676158055: 清明节的来历是什么?
沃红丙酸: 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每年一到清明节,很多地方都会以不同的形...

屯溪区13676158055: 清明节是怎么个来历啊? -
沃红丙酸: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

屯溪区13676158055: 清明节的来历! -
沃红丙酸: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将节气日与民俗节日融为一体,是天时与人时的合一,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经历史发展演变,清明节吸收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屯溪区13676158055: 清明节的来历的故事简短30字(有怎样的说明)
沃红丙酸: 一、清明节的介绍: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和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时间.中国汉族...

屯溪区13676158055: 清明节的来历是? -
沃红丙酸: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要谈清明节,...

屯溪区13676158055: 清明节的由来 -
沃红丙酸: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

屯溪区13676158055: 清明节的由来是什么 -
沃红丙酸: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屯溪区13676158055: 清明节的来历是什么. -
沃红丙酸: 清明节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