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最后知不知道是诸葛亮用计骗他归顺的?

作者&投稿:子丰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诸葛亮用计逼姜伯约投降,是利用他的什么特点?~

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他对太守非常的忠臣,但是太守误解了他,以为他要谋反,拒绝让他入城,相当于让他无家可归。第二点是他对母亲非常的孝顺,母亲说的话他基本会听,而他母亲又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劝他归顺正统的蜀汉,保卫汉室。所以他就投降给了诸葛亮

当时的诸葛亮想为自己培养一个接班人。而姜维也想继承诸葛亮的兵法谋略,所以就答应诸葛亮。姜维原来是魏国将领,天水翼县人,诸葛亮在进攻天水的时候,使用了调虎离山之计,而这个计谋被姜维识破,并且将计就计,引诸葛亮上钩,诸葛亮全然不知,结果造成了诸葛亮出山以来第一次中了别人的计。陷入魏军重围,在关兴张苞的保护之下突出重围。

而姜维曾经跟老赵云交手,赵云也是感到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强的对手,于是在诸葛亮面前夸张姜维的武艺高超。姜维这样文武双全的将领,深的诸葛亮的喜爱,于是设法让姜维归属自己的阵营。

诸葛亮知道姜维对他的母亲十分孝顺,于是先派人往天水,请来了姜维的母亲,然后再再蜀军之中挑选长得像姜维的人冒充姜维领兵攻打魏国的城池,让魏国人相信姜维已经降蜀国,姜维领兵回城,城上守将,大骂姜维是被主求荣的反贼,不开城门并且乱箭将他射走,而诸葛亮派伏兵与半路上包围姜维,并且让姜维的老母亲自出面劝说姜维降蜀。

姜维看见自己的母亲也认可蜀汉是三国正统,赞扬诸葛亮是汉室忠良,于是表示愿意归降诸葛亮,后来姜维跟随诸葛亮伐魏立下很多功劳,诸葛亮确实也将自己的兵法指挥传给了姜维。后来诸葛亮死后,姜维接替诸葛亮成为蜀军的军事统帅。继承了诸葛亮的北伐中原的事业。先后三次出兵讨伐魏国。

  若不是姜母被困,姜维也决不会留。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孝”的地位可说是金字塔的尖顶,上至君臣,下至百姓,莫不顶礼膜拜。“忠孝自古难两全”,如果危急关头此一人置母亲于不顾,只图自己建功立业,纵然功高盖世也不免为后人非议。但若为了救母而背主,即是“不忠”,同样会落个千古骂名。
  姜维归顺蜀国时尚是一位少年,他自幼丧父,与母相依为命。诸葛亮设下巧计,假意危及其母,“孝”字当头,姜维如何能不救?又设计使魏人误以为姜维已经投降,连姜维的至友都中计而不能理解他。如此尴尬境地,姜维百口莫辩,只能“仰天长叹,两眼泪流”。如此忠孝之臣,魏军浑然不察,其过在谁?彼弃之则吾用之,诸葛亮虽是设计之人,作为一国军师,在不伤害他人性命的前提下招纳人才也无可非议。而姜维为报答诸葛亮的知遇之恩,对蜀国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志》中对姜维投靠蜀国记载如下:

  “……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于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

  由这段史料可知,姜维离开魏国归顺蜀国,乃是遭人猜疑被弃走投无路而不得不如此。虽然后来在蜀国,他屡建战功,又深得诸葛亮等人的赏识而一直位居上将,被人评价为“一时之仪表”,但当年背魏投蜀的行为也被曾被人严词谴责过。古人孙盛评价曰:“夫士虽百行,操业万殊,至于忠孝节义,百行之冠冕也。姜维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循利,不可谓忠;捐亲苟免,不可谓孝;害加旧邦,不可谓义;败不死难,不可谓节;且德政未敷而疲民以逞。居御辱之任而致敌丧受,于夫智勇,莫可云也。凡斯六种,维无一焉。”可说对姜维的行为极为不齿。

  而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的描述中完全是另一种景象:在天水一战中,诸葛亮的计谋几次三番被姜维识破,以致损兵折将狼狈不堪;而赵云在与之单打独斗之时,对其枪法也是暗自赞叹不已。对于这样一位文武兼备的人才,诸葛亮极想收为己用,于是设计谎称要攻打冀县。姜维想到自己的母亲尚留在冀县,带兵前往解救。诸葛亮在此之时,使计令姜维众叛亲离,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然后乘势劝说姜维归降。姜维见诸葛亮又待人宽厚足智多谋,想到刘备又是仁慈之君,深得人民爱戴,于是欣然归顺。

  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对部分史实作艺术化处理无可厚非,但仔细品味罗贯中对此二人事迹的改动,将二人的叙述与史书相比较,再将《三国演义》其他各处与史实不符之处都结合起来分析,显然,《三国演义》的价值取向是以道德伦理为尺度的。

既来之,则安之,他觉得在诸葛亮那比在曹操那受的待遇好

在蜀他可以官至大将军 在魏他顶多混个团长级别 在蜀诸葛亮对他百般呵护 在魏知他的人都没几个 就像邓艾 如果不是司马仲达 邓艾一样是怀才不遇 即使是碰上伯乐了 他带兵最多也就2 3万 姜维自从费伟死后军事就完全是他在处理了 归根结底一句话 宁做鸡头 不做凤尾

没有永远的忠诚只有永远的利益 魏国猛将如云 没钱途 只有在蜀国才能有一席之地 蜀国无大将 廖化做先锋 扛刀的廖化都能做先锋 他肯定能做大将军了

关键不在此,他一无路可退,归魏必死,降蜀可活


让男人听了心疼的话语
16、忘记一个人,并非不再想起,而是偶尔想起,心中却不再有波澜。真正的忘记,是不需要努力的。17、如果方向错了,停下来就是前进。18、放手不是终止,走开不是遗忘,知不知道最痛心的不是无缘相守,而是无缘再爱!19、当我们的缘已尽,当分手已成必然,我只能把往事尘封,把爱深埋。20、假如不爱,为何要来纠缠;...

周峰字维成其先绍兴人文言文
温造做御史中丞,上表(推荐他)做知杂事,升任给事中。将作监王堪因为督建太庙不谨慎,改任太子宾客,李固言上奏请皇帝收回诏令说:“陛下应当用名臣侍奉太子左右,王堪因为工作怠慢贬官,将他安排在辅佐太子的位置上不合适。”(最后)皇帝重新下令(让王堪)改任其它王子的老师。李固言两次升迁做尚书右丞。 4. 诗人简介...

耿爽都有哪些令人拍案叫绝的临场反应?
但是耿爽机智,指出这是一种诋毁中国的言论,最后说出了金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耿爽说完还问记者知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时笑死我了。2、投我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在今年3月18日,有记者询问我们向哪些国家提供了哪些帮助,而且还要介绍物资的种类和数量。这不明显是在坑...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出自哪里
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心险恶难测,道心微妙居中,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只有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

“安知其不穴藏孤貉与鼯鼪”的出处是哪里
“安知其不穴藏孤貉与鼯鼪”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安知其不穴藏孤貉与鼯鼪”全诗《祭石曼卿文》宋代 欧阳修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

刘禅为什么乐不思蜀?
可惜的是,刘禅这点小心思诸葛亮并不知道,他被刘备的托孤之词感动的稀里哗啦,只想着肝脑涂地报效先皇。蜀汉灭亡并不是刘禅一个人的问题,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就算诸葛亮真的还活着,也不一定能逆天改命。在这样的情况下,刘禅还苦苦支撑了这么多年,尤其是,他本无心帝位,却做着自己不喜欢的...

历史上三国赵云最终是怎么死的?
病逝的,赵云(?-229),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从攻汉中。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众寡不敌,退回汉中,次年卒。

...熟知之,献上君王不识诸,三献都云不是玉,良工琢出有人知
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 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

钟会的遗言说了什么?
烈报知诸将。知 却说钟会请姜维问曰:“吾夜梦大蛇数千条咬吾,主何吉凶?”维曰:“梦龙蛇者,皆吉庆之兆也。”会喜,信其言,乃谓维曰:“器仗已备,放诸将出问之,若何?”维曰:“此辈皆有不服之心,久必为害,不如乘早戮之。”会从之,即命姜维领武士往杀众魏将。维领命,方欲行...

诸佛如来 不见诸法 不闻诸法 不嗅诸法 不知诸法。何以故?以一切法本...
阿弥陀佛!师兄,一切见、闻、嗅、知皆是五阴之云所覆,一切诸法皆是随因缘而幻生,随因缘而幻灭,无一法可得。本是清净佛心本体,随缘幻而现之妙用,诸法本自清净。佛,究竟圆满觉悟者,离一切五阴之云,知一切法本体清净,故而不见诸法,不闻诸法,不嗅诸法,不知诸法。

织金县19685301568: 三国时姜维是不是被诸葛亮用计谋逼到蜀的啊?
殷勤永抗感: 姜维是被诸葛亮用计差点杀死,却又被他该死的老丈人给放了!

织金县19685301568: 马超、姜维,是不是都是诸葛亮用诡计,弄来的呀? -
殷勤永抗感: 马超是被曹操打败了,投靠刘备的,跟诸葛亮没直接关系. 姜维按三国演义说法是被诸葛亮用反间计逼得走投无路投降的. 不过按易中天说是诸葛亮从少数民族里提拔起来的.

织金县19685301568: 姜维的人物形象 -
殷勤永抗感: 姜维人物形象性格概括. 姜维的人物形象,在三国中特别丰满的,这来自作者给他的篇幅特别多.看了姜维一生的经历,我们就可以得出其人物形象的基本性格特点. 1、至孝. 九十二回中,姜维同诸葛亮的三次交锋,正是由于对母亲的至孝...

织金县19685301568: 姜维最后是怎么死的? -
殷勤永抗感: 《三国演义》中,姜维虽然是诸葛亮的衣钵传人,但由于是武将出身,所以与诸葛亮一生唯谨慎不同,胆子大,敢冒险,又不免疏忽大意.于是先有阴平之失,后有假投降一计.可惜功败垂成,因为心疼发作,最终自刎身亡.死后被魏军剖腹,...

织金县19685301568: '诸葛亮之计'是什么此后孔明如何使姜维归降,请简述相关情节 -
殷勤永抗感: 要是三国演义里面的话,双面反间计,第一层计.诸葛亮先先派出魏延佯攻冀县(诸葛知道姜维是孝子,其母亲在冀县),姜维担心老母安危,主动求马遵(天水郡守)担当冀县防卫.把上次捉获的俘虏夏侯懋放走以招降姜维为条件(放之前以...

织金县19685301568: 简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如何收服姜维的过程 -
殷勤永抗感: 三国时期,西蜀丞相诸葛亮北伐中原,用诈城之计,攻夺北魏的天水关.天水关太守马遵果然中计,下令全营火速披挂,去解救被围的南安.此刻,一个职位低微的牙将姜维识破诸葛亮之计;向太守马遵进谏,嗣南安是诸葛亮用的计,蜀兵欲乘...

织金县19685301568: 姜维最后是否投降了魏国?他为什么要投降蜀国? -
殷勤永抗感: 没有投降魏国 投降蜀国因为诸葛亮,先是对他有另眼相看,用计使其降服,后来又对他诸多信任,将自己所学传授给他,也有他母亲的一些影响.

织金县19685301568: 诸葛亮用计逼姜伯约投降,是利用他的什么特点? -
殷勤永抗感: 姜维年少丧父,母子俩感情很深!诸葛亮用计把姜维逼上绝路后,再利用姜维的母亲说服姜维归顺蜀汉.

织金县19685301568: 孔明如何让姜维归降 -
殷勤永抗感: 历史上孔明用计,让姜维陷入孤立无援,大将夏侯琳被抓,马遵胆小不愿意出城救援姜维,天水城被孔明攻下,姜维唯一的亲人姜唯母亲被孔明抓住,姜维不得不投降.

织金县19685301568: 三国中有关姜维的故事及内容 -
殷勤永抗感: 姜维是蜀国后期一个比较有名的将领.本来是魏国天水的将领,后来诸葛亮用计使他投靠蜀国,诸葛亮死后继承了诸葛亮遗志,九伐中原,无果.后刘禅投降,蜀国被邓艾灭掉.用想通过算计钟会而再次把刘禅扶上皇位.钟会失败后,身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