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司马迁的人生观

作者&投稿:诺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司马迁的名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是哪句话~

司马迁的名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是哪句话

解答
可以写句子: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 司马迁

可以说,从人类有意识以来,就知道有生必有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死是人类最原始的恐惧,也是所有恐惧的终极指向。生命只有一次,故贪生怕死也成了人的本能与本性。有意思的是,正是在明知必死的前提下,人类怀着对死亡的极度恐惧,强烈地追求永生,并为此做出不懈努力,从古到今都不曾停歇。因为理智知道永生是不可能的事,就催生出了不朽的理念。古人对不朽有三个经典标准,即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并很有把握地认为,只要做到了这三条之一,就可以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这一估价或者离事实不远。由于有了这个明确标准,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英才俊彦就不约而同地攒足了劲为了实现不朽这一目标奋斗不息。
  但在生死一途上并不因为引进了不朽的理念就万事大吉。因为无从把握、难以预料的命运从来不会让人们按部就班、妥妥帖帖地经营自己的不朽事业。于是,由于突如其来的命运降临,历史就不断提供了面对生死抉择的画面。由于所有的生命体都有避死向生的本能,人有别于其他生命体之处或者就在于,为了某个自认为崇高的目的,可以逆本能而动,主动选择死亡。就如孟子曾经所说: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就如为了坚守士可杀不可辱及人活一口气等等信念。所以一旦人们在可以生的时候选择了死,总是表现出轰轰烈烈、惊天地泣鬼神般的壮烈,荡气回肠,激越千古。
  当不朽与做人的基本信念不可调和时,是生还是死,这一难住哈姆雷特的选择题就常常摆在了人们的面前。而这一难题也由于不朽概念的存在,就使得无论是选择生还是选择死都不能简简单单地用勇敢或怯弱来界定。生死关头最能显示英雄本色,通常选择死,肯定会被认为是有勇气的表现。但英雄与否也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当这道生死难题摆在司马迁面前时,经过无尽的掂量,他以比选择死更大的勇气毅然选择了生,并最终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这一观念的提出,对于后人在解决这道难题时或者有一定的帮助。
  司马迁的生死观是对不朽理念的进一步诠释。而不朽理念本身就包含了对死亡的原始恐惧。据笔者可以查找到的最初表述,这种恐惧当是出自孔夫子。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记有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然而欲使名垂后世,也不是一件容易如愿的事。比如《伯夷列传》就记载了伯夷、叔齐因相互辞让君主之位而相偕去国;又因反对周武王以暴易暴,不食周粟而死。司马迁指出,如果不是因为孔夫子记录了他们的事迹,他们就会如许多怀有同样情操者一样湮没无闻了。所以司马迁在传末又一次引述了孔子的话:“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司马迁才情既高,追求不朽正是他本人及家族的梦想。但他本人肯定也是时时刻刻受到达不成不朽的恐惧胁迫的。本来作为一个朝廷小官,司马迁没有什么建功立业的机会,也没有像孔夫子那样的圣人予以提携,达成不朽应该是相当困难的。但达成不朽的机遇还是出现在了司马家族的面前。这个机遇是,他们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承平时代,又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大量的文献资料,他们有条件继续自孔子以后中绝的著述事业。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开始,就着手为开创家族的不朽事业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可惜天不假年,司马谈只好以临终嘱托的方式将使家族不朽的接力棒交到了司马迁手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在司马迁时代,这个生命还属于父母、家庭、家族。正是背负着家族与先人的重托,司马迁开始其对不朽的追求。当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述进行到第七年时,发生了李陵事件。司马迁也因为为李陵说情,而使他的不朽事业面临夭折的危险。
  在后人看来,司马迁为李陵辩护算是他的人生

司马迁创造思维的成果《史记》的完 成,根基于意志的目的性与方向性,而目 的性与方向性的确立,却根植于他的人生 价值观。价值是一种尺度,人们按照自己 的需要——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客观世 界提出要求,按照这种要求去衡量什么是 有价值的,什么是无价值的;什么是价值 高的,什么是价值低的,然后确定自己的 奋斗目标。司马迁的目标是完成一部“究 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巨著,这一高 层次的目标定位,使他的人生价值得到了 最充分的体现。 司马迁要“通古今之变”的实质,是从历 史变迁中探索人的能动性,揭示人的价值和 意义,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历史发展,社会治 乱的规律。通俗地说,就是在历史记述中解 答什么是“好”、“坏”、“利”、“害”,什么是 “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什么是 “福、祸”等重大问题,司马迁认为无论历史 怎样变迁,人生都应该趋善弃恶,惟其如 此,社会才会走向大治。为此,他竭力宣 扬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人文思想和价值观, 以及惩恶劝善的精神。他说:“夫春秋。上 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 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存忘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太者 也。”(《太史公自序》)所谓“善善恶恶”, 贤贤贱不肖 ,就是司马迁对人生价值的 评判,是善、是贤便赞颂,是恶、是不肖 便否定。司马迁借评述《春秋》,阐明了《史记》的写作原则,即仿效《春秋》,对 古今人物惩恶劝善,他一生所追求的价值 正是趋善留名,立德、立功、立言,从而 对社会有所贡献,有所建树。他在《报任 安书》中说: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 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明确提出人生价值,有着天壤之别。 “泰 山”、“鸿毛”相去甚远。 要实现生命“重于泰山”的价值观, 司马迁认为只有一条,那就是“立名”。在 他看来人生在世倘若不“立名”,那就是最 可悲的事了,他把立名作为一切生命活动 过程的归宿。其父司马谈临终遗言也把扬 名,视为“孝”的最高表现。司马迁实现 了父亲的遗愿,完成了《史记》,正是实践 了君子“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 的荣辱观和人生观。 司马迁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是苦难人生 的精神支柱。当人们遭受到人生的最大不 幸时,往往会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天地, 悲痛欲绝,甚至用自杀的方式摆脱痛苦。 但司马迁对于个人命运中的幸与不幸,都 以同样的心’晴冷静地对待。他认为厄运只 是人生的一段历程,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 的现实,也是宇宙万物、人世沧桑变幻的 结果,正如天要下雨、白昼黑夜交替一样 自然。假如人生“不困厄,恶能激”,不 激,又怎能奋发有为立世扬名呢?显然, 司马迁悟出了困厄与“立名”之间有着必 然的、直接的联系,因此他没有被一种极端痛苦的情感所压倒,而是从“肠一日而 九回”的绝望中解脱出来,并产生了继续 生存下去的强烈愿望。司马迁立志以“究 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伟大志向,最 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在这种可贵的价 值观的精神支配下,他才能把别人无法接 受的痛苦和不幸当作生命的组成部分,把 任何灾难看成上自时间开端、下止时间尽 头的自然因果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这种人 生观、苦乐观,使司马迁从苦难中得到再生,并使他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 ,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 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


l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体现了怎样的人生观?
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史实现象揭示本质,探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历朝历代的发展演变,进而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道理,通过史实记述,有所取舍有所褒贬,形成自己独特的自成一家的史学理论学说。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之口,这是他总括自己修《史记》的目的和意义,...

司马迁为什么写“史记”?
我们现在经常在谈论对人的“三观”教育,司马迁的人生观、生死观、世界观就是绝好的教材,它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如何体现生命最大的价值,使人生绽放出最灿烂的火花。司马迁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然而他的精神尤其伟大,这种精神将会经天贯日,与日月同辉。 因为以前没人写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

传统文化的演讲稿
这是司马迁的人生观,他认为自己的死不过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就是这种信念,使他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宫刑,遭受了冷落,但他却在史书中有权评价每一位帝王将相,他在史书中,自己就是统治者。 在司马迁的眼里,自己只不过是个刑余之人,可在我眼里,他是个大人物,因为他是个敢于指责黄帝的人,他是个大丈夫,因为...

《报任安书》教案
总结上述三段文字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与计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受辱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敢于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作者字字血声声泪,也控诉...

报任安书教案
1、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作指导。 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学习提示1、2节,了解作者的写...

读司马迁自传有感
太史令司马迁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很多东西都要跟他学。特别是缺乏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很多作者心中有郁闷积结,又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如同司马迁替李陵辩冤幽闭于牢狱。又如大多的先贤先圣为抒发心中悲愤之情才追述往事、向往未来,所以写出了他的自传。因为他知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于...

经过磨练才能成才的名言警句是什么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孔子《礼记》释义:如果玉不接受精心雕琢,就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比喻人要经历磨难才能成就事业。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周希陶《警示贤文》宝剑的锋利是因为它被磨砺过成千上万次,梅花的幽香是因为它在寒冬绽放。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

成一家之言是儒家思想吗对吗
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司马迁进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司马迁写《史记》,窃比《春秋》也是寄寓理想于其中的,而他的理想也是靠历史事实的敍述来体现的。“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司马迁的学术志向,并非他宣称有此成就。究,探究,追问,此句是讲哲学家的任务;通,通透,解释...

司马迁和《史记》的资料
其四是贯彻全书的那种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歌颂的几乎都是一些勇于进取、勇于建功立业的英雄。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他们为了某种信念、某种原则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有一种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

《史记》是一部什么书
希望对你有帮助:最激动人心的思想: 表现进步的民族观 进步的经济思想 强烈的民主性批判性 贯穿全书的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 严谨实录: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 汉朝的历史学...

濉溪县13397271973: 司马迁的人生观 -
众叛海定: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他写的《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韶”.由此故,古人与今人论述司马迁与《史记》的文章特别多,可谓汗牛充栋.笔者不揣浅陋,仅就司马迁生死观的三个方面作一下探求. 1.司马迁...

濉溪县13397271973: 结合你所学过的内容,谈谈你对司马迁《史记》的认识,以及《史记》的艺术特色. -
众叛海定:[答案]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

濉溪县13397271973: 结合司马迁的生死观写一段自己的看法RT -
众叛海定:[答案]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他写的《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韶”.由此故,古人与今人论述司马迁与《史记》的文章特别多,可谓汗牛充栋.笔者不揣浅陋,仅就司马迁生死观的三个方面作一下探求. 1.司马迁的人性论对...

濉溪县13397271973: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生死观 -
众叛海定: 主要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报任安书》,这一篇文章里面不仅直接表明了司马迁的生死观,还有许多反映他人生价值观的地方; 2、概括总结一下史记里面对人物传记中的正面感情色彩,特别是后面的太史公曰,很能说明他对所写人物传记的个人看法; 3、在总结概括一下他对里面人物的反面感情色彩,作为一个例证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其生死观; 4、最后总结全文,论述自己的观点,可以找一些典故、材料等来佐证,但论文一定要有自己的“论”,这个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

濉溪县13397271973: 史记读书心得五年级优秀作文500字
众叛海定: 《史记》在传授给我们历史知识的同时,又告诉我们如何为人处世,时刻谨记前事不... 在司马迁的一生中,前半生的大事,是接受父亲司马谈的临终嘱托,把写作《史记》...

濉溪县13397271973: 从司马迁的角度阐述人为什么活着 -
众叛海定: 我们不为什么而活着,我们也并不知道死后会如何,我妈妈是一个绝对的唯物主义者,她说人死后可能就像是睡着了一样只是不再做梦,什么也不知道罢了.想想感觉挺害怕的,但 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泰戈尔 想到泰戈尔的这句话,我就忽然感觉,人,活着,就是为了享受这个过程,为了享受这个人生,享受人生的酸甜苦辣,人活着就是为了这个过程. 就像是泰坦尼克中的Jack的人生观一样:享受生活的每一天!人一定要活的精彩,人生之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希望大家都能把握自己生命的航向,活出自己的个性与精彩.

濉溪县13397271973: 司马迁的名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是哪句话 -
众叛海定: 司马迁的名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是哪句话解答 可以写句子: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 司马迁

濉溪县13397271973: 人固有一死表达了什么人生观 -
众叛海定: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是非常豁达的人生观,能够看清生死的意义,明白人生的价值.死是一定的,但是要死得有价值.

濉溪县13397271973: 用恰当的词语来概括司马迁是怎样的人 两个 -
众叛海定: 忍辱负重、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濉溪县13397271973: 自古以来,人们的人生价值观都有所不同,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说过什么?文天祥说过什么?李清照的什么也明确的表达了她的人生观
众叛海定: 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