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文化是哪个期的

作者&投稿:生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里头文化的四个时期,分别具体是什么时~

根据测年结果,二里头遗存可划分为四个时期:
二里头文化第一期,标本年代:公元前1880~公元前1840年



二里头文化第二期,标本年代:公元前1685~公元前1610年


二里头文化第三期,标本年代:公元前1610~公元前1555年


二里头文化第四期,标本年代:公元前1560~公元前1529年

二里头文化的绝对年代,一般认为“不早于公元前1900年,不晚于公元前1500年,前后延续300多年或将近400年”[3]。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性成果报告所给出的碳十四测年数据,也在公元前1880年~公元前1520年之间[4]。总体上看,二里头文化上接属于中原龙山文化系统的王湾三期文化,下接二里岗期商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即龙山时代[5],一般认为相当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左右[6]。在王湾三期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之间,还存在着“新砦期遗存”,约持续100年左右的时间[7]。目前,尽管在对这类遗存的命名上尚有歧见,但其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较之中原龙山文化更为密切这一事实,已得到了学界的基本认可,为数不少的学者更认为其本身就属于二里头文化的早期发展阶段[8]。鉴此,“二里头时代”的时间跨度,应约当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

  二里头文化是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与商代文化之间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属于夏代。

  二里头文化

  中国青铜时代文化。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命名。年代约当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的郑州附近和伊、洛、颍、汝诸水流域以及 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一带。现已发现遗址近百处,经过 发掘的有洛阳东干沟、矬李、东马沟,陕县七里铺,临 汝煤山,郑州洛达庙和山西夏县东下冯、翼城感军等十 余个地点。

  这种文化遗存最早于1952年在河南登封的玉村遗址 发现。1956年发掘郑州洛达庙遗址时,人们注意到它在 文化面貌上具有若干特色,一度称为“洛达庙类型”。 1959年起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进行科学发掘以后,发 现这里的遗存更具典型性,故将这种类型的遗存命名为二里头文化。

  文化特征 二里头文化的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一组 富有特色的器物群上。这组器物中作炊器的是鼎、折沿 深腹罐、侈口圆腹罐等。作食器和容器的有三足盘、深 腹盆、平底盆、豆、澄滤器、小口高领罐和大口缸等。 酒器则有□、觚、爵等。侈口圆腹罐口沿部的花边形装 饰和深腹盆、甑、侈口罐口沿下附加的一对鸡冠形□, 是这组陶器中很有特色的风格。在这里见不到河南龙山 文化中常见的□、鬲、带耳罐、杯、碗及双腹盆等器物; 也与郑州商代文化中以鬲、□、□、卷沿圜底盆、大口 尊、簋、小口高领瓮为主的器物组合有明显的区别。以 东下冯遗址为代表的晋南地区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存与 豫西地区的同类遗存相比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异之处。 如鼎、折沿深腹罐、深腹盆、甑、澄滤器、侈口罐、小 口高领罐等的形制与豫西地区所见的一致。但是,晋南 地区不见三足盘,鼎少而鬲多,底部有三足的蛋形瓮在豫 西地区的同类遗址内不见。它们之间的差异反映了两个 地区间文化面貌上的地方性特点,所以分别命名为“二 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

  分期 根据二里头遗址的地层与典型器物所作的排 比,二里头类型文化目前被分为 4期:第一期陶器以褐 陶为主,磨光黑陶占一定比例,纹饰以篮纹为主,另有少 量方格纹、细绳纹。第二期陶器中黑陶的数量减少,以 细绳纹为主,篮纹和方格纹明显减少。这两期的器形多 折沿、鼓腹、小平底。第三、四期的陶器颜色普遍变为 浅灰,以绳纹为主,出现粗绳纹,篮纹和方格纹几乎绝 迹。在第三期遗存中,第一、第二期常见的鼎、深腹盆、 甑等继续延用,但有局部变化,同时,新出现了鬲、□、 卷沿圜底盆、大口尊、小口高领瓮等与商代二里冈期遗 物十分接近的器物。这组新器形在第四期中越来越多, 并表现出融合前者的趋势。东下冯类型也分为4期。

  二里头文化早期器物

  居址与埋葬 二里头文化的居址有半地穴居址、地 面建筑和窑洞式居址等几种。平面形状有圆形、方形圆 角和长方形等多种。一般居室的直径在3米左右,较大的 长方形居址长在10米上下,宽5米左右,中间有隔墙。地 基和隔墙都经夯筑。东下冯发现的窑洞式居址,系就断 崖和沟壁掏成。二里头遗址上层发现的大型宫殿基址, 是反映这一时期建筑水平的代表性遗存,已经发掘的两 座宫殿遗迹都建筑在夯土台基之上。 1号宫殿的基址长 宽均约百米,占地1万平方米。正面是面阔8间,进深3间 的殿堂,四周有廊庑,前面有门,中间是庭。2号宫殿的 规模略小,南北长72.8米,东西宽57.5~58米,基本形 制与 1号宫殿相同。这两座由堂、庑、庭、门等单位建 筑组成的宫殿,布局严谨,主次分明,是迄今所知中国 最早的宫殿建筑。其形制开中国历史时期宫殿建筑之先 河。在各遗址中,居址附近多有灰坑、窖穴、水井等遗 迹。一些遗址中还发现有铸铜、制陶、制骨、琢玉等作 坊址。

  二里头文化晚期器物

  二里头文化的墓葬在东干沟、东马沟、二里头、东 下冯等遗址均有发现。大多为小型墓,目前尚未发现与 二里头宫殿基址相称的大型陵墓。这些墓都作长方形土 坑竖穴,长2米左右,宽1米上下。葬式多为仰身直肢。 随葬品以实用陶器为主,常见的有鼎、罐、三足盘、盆、 觚、爵、□等,少者数件,多者十余件。此外还有贝、 玉饰件和铜铃等小件铜器,二里头遗址发掘的少数墓中 随葬有铜爵。二里头遗址曾发掘一座较大的墓,墓口长 5.2 ~5.35米,宽4.25米,有二层台。因被盗掘,仅见少 量漆皮、□砂、蚌饰以及狗骨架和骨片等物,推测原来 墓中的随葬品是相当丰富的。东干沟发现的一座墓,死 者作蹲坐状,比较少见。各地同类遗址中还经常见到一 些没有墓圹的人骨遗骸,其葬式或俯身;或身首异处;或 有捆缚、斩割痕迹,一般都无随葬品。两种不同的埋葬 方式,说明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存在等级差别。

  经济生活与社会形态 二里头文化居民的经济生活 以农业为主。农具主要是石器,铲、镰的数量较多,斧、 锛、凿等也有出土。另外还有蚌铲、蚌镰、骨铲等。木 质的耒耜一类工具也在使用。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 马、牛、羊等。农业生产已能提供较多的剩余产品,饮 酒之风比较普遍,一般平民墓中也多用觚、爵等酒器随 葬。

  当时的社会分工更加精细。不仅手工业与农业已经 分离,而且在手工业内部,铸铜、制陶、琢玉(石)、制骨 以至木工建筑等都已出现专业分工。陶窑在洛达庙、二 里头等地发现多座,直径一米左右,窑室都已残损,火门、 火膛和窑箅等一般保存较好。火膛作直壁圆筒形,中设 长方形土柱以支撑窑箅,箅面有若干圆孔,附近还出有 一些陶拍等制陶工具。玉器有琮、圭、璋、钺和柄形饰 等。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一件柄形饰上雕琢有规整的兽面 纹,纹样与后来在铜器上常见的一致,这是目前已知年 代较早的兽面纹样,工艺相当精致。另一件兽面铜牌,用 200多块绿松石镶嵌而成,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铜镶玉(石) 制品,也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二里头等地还发现不少 经过切割的骨料、半成品和簪、锥、凿、针、镞、鱼叉 等骨制品和砺石等遗物,表明制作骨器也已成为单独的 手工行业。二里头文化的青铜器是中国已知年代较早的 青铜器之一,有爵、铃、戈、镞、戚、刀、锥、鱼钩等。 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不少铸铜的坩埚、陶范、铜渣等,东 下冯遗址发现有铸器的石范。铜爵的胎壁较薄,表面较 粗,无装饰纹样,表现出早期青铜器的特点。工具和兵 器都用单范铸造,爵则运用复合范铸成,铸造工艺比较 复杂,说明这些青铜器还不是中国最早的青铜制品。据 测定,铜爵的合金成分为铜92%、锡7%,属锡青铜,说 明二里头文化已经进入青铜时代。

  各地发现的不同形制的墓葬,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 的等级差别。第三期遗存中发现的宫殿遗址,证明奴隶 主与奴隶、贵族与平民的阶级分野十分明显,社会处于 严重对立的状态。当时的社会应属早期奴隶制形态,并 出现了最初的城乡分野。

  二里头文化时期是否出现了文字,目前尚不能肯定。 一些遗址出土的陶器上一再发现有刻划的符号(记号), 已知有20多种。其中有的可能就是原始文字,但还有待 进一步研究。这一文化的乐器有陶埙和石磬两种。此外, 还见有卜骨,大多用猪、牛等动物的肩胛骨,上有灼痕。 这些遗物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奴隶主贵族的精神生活。

  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从地层迭压关系和放射性碳素 断代的数据看,二里头文化晚于河南龙山文化,而早于 二里冈期商文化(见郑州商代遗址)。但对三者间的关系, 人们的看法很不一致。有人认为二里头文化是从河南龙 山文化的王湾类型直接发展而来;有人提出二里头文化 与王湾类型文化之间实际是同一文化的不同阶段;有人 认为二里冈期商文化是从二里头文化发展而来,后者是 二里冈期商文化的直接先驱。但也有人不同意上述看法, 认为在同一地区内,时间较晚的文化接受和融合较早文 化中的一些因素是正常的现象,从二里头文化与河南龙 山文化及二里冈期商文化之间的文化特征的差异等方面 看,用一脉相承的说法无法解释,二里头文化应该另有 渊源。

  由于二里头文化早于二里冈期商代遗存,且分布地 域与传说夏人活动的地域比较一致,所以人们把它列为 探索夏文化的对象之一。不过,对这一问题,学术界的 看法也有分歧。有人认为二里头文化的 4期遗存均早于 郑州商城,郑州商城是汤都之亳,所以整个二里头文化 都是夏文化;有人指出,二里头文化在第三期遗存中出现 了一组与二里冈期商文化的典型器物群一致的器物,表明其年代已经进入商代,所以二里头文化第一、第二期 遗存有可能是夏文化。这个问题目前仍在讨论之中。

  参考书目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河南偃师二里头 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5年2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 头早商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4年4期。

  东下冯考古队: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东区、中区发掘 简报,《考古》1980年2期。

  (殷玮璋)

其实专家的观点都不一致:
有说属于夏的
有说属于早商的,
还有说一期二期属于夏,几期又属于什么什么的。
我的观点:
二里头的时代跟夏相同,内容不属于夏文明。
我的论文《论“夏”》是在国际汉藏语会议上宣读的,大致内容是说夏文明的代表性的东西,都是从新疆通过甘肃传播到陕西然后沿黄河向东传播的。从时间上,特征上,二里头都不是夏文化,只是晚期受到了夏文明的外来影响。这个影响只是外在的。

二里头文化????
很熟悉也,是高中历史的,但我忘记了!
唉……想当年,我历史还很好的呢!


文化期是什么时候
公元前1900到前1600年、公元前5000年到3000年之间等。文化期是一个考古学术语,专门表示某一文化的相对年代概念。比如,二里头文化期大约为公元前1900到前1600年,属于夏代历史的范围。仰韶文化期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原地区的一种文化,它的延续时间为公元前5000年到3000年之间。

二里头文化是什么文化?揭二里头文化的类型
二里头文化是什么文化?其时间发生在什么时候?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冈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晋南、豫西,首先发现于洛达庙遗址,但尤其以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该类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故以此命名。

二里头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哪个才是属于商朝历史
两个都不是。二里头文化,一般认为,属于夏朝。(也有一部分“先商文化”的特征。即商朝还未建立之前,与夏朝并存时期的部族)。龙山文化就更不是了。它是我国一般上古神话中说的黄帝时期的主要文化。黄帝时期就是仰韶文化后期和龙山文化时期。商朝文化,如二里岗文化等才是。

二里头文化的四个时期,分别具体是什么时间?
整个二里头文化期大约为公元前1900一前1600年,属于夏代历史的范围。夏人能铸造铜器,史有明载。二里头文化是夏代的青铜文化。但是,对于二里头的四个文化期,考古界中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种意见认为,二里头四期的遗存,都属于夏代的遗存。第二种意见认为一、二期遗存与河南龙山文化有继承关系,属夏文化,...

二里头文化的发现过程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确立了二里头文化,证明了二里头遗址是一处早于郑州商城的具有都城规模的遗址,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索夏文化的关键性研究对象。二里头遗址以及临汝煤山、禹州瓦店、新密新砦、巩义稍柴、登封王城岗等遗址的发掘,确认了二里头文化早于二里冈期商文化、晚于中原龙山文化的相对年代...

夏朝和王城岗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是怎样的?
6. 在纵向比较中,河南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早期的聚落遗址多位于高海拔地区,而龙山文化中晚期的聚落遗址则多位于河岸附近,这可能与传说中大禹治理水患、推动农业发展有关。7. 二里头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的一个重要文化类型,因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而得名。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

玉文化的变革时代:二里头文化时期-和田玉资讯
这主要是因为由于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不仅明确进入了早期青铜文明,而且其碳十四测年、分布的地理位置都与文献记载中夏的时空特征吻合,因此二里头文化便成为了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而二里头遗址也被视为夏王朝的都城所在。二里头文化玉器上承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制作与使用高峰期的余脉,...

如果二里头是夏文化,那从考古学上来说,夏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夏文化是青铜文化,这是从考古学上看,与之前龙山文化的最大区别;中原从距今9000年的贾湖文化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繁盛期,之后经裴李岗文化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中原龙山文化(王湾三期) 二里头文化的发展,至二里头时代正式进入青铜时代; 二里头文化是中国最早的青铜文化,也是夏文化 探索 的首席大遗址。 夏文化是...

二里头遗址是哪个朝代的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和研究对于揭示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遗址不仅展示了夏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综上所述,二里头遗址是夏朝的遗址,为我们揭示了夏朝时期的...

二里头遗址是不是夏朝商朝的文化遗存都有
目前只发现夏朝遗迹,经碳14测定,二里头遗址绝对年代,在约公元前1900年左右,相当于夏代,但是关于夏商分界缺少历史证物,所以只能确定时间段而不能确定朝代。关于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意见。一是二里头一期至四期均为夏文化,四期的部分时期或者全部为夏遗民遗迹;另一种意见认为遗址的第一...

玛曲县17230053858: 二里头文化(中国青铜时代的文化) - 搜狗百科
贾背福至:[答案] 整个二里头文化期大约为公元前1900一前1600年,属于夏代历史的范围.夏人能铸造铜器,史有明载.二里头文化是夏代的青铜文化.但是,对于二里头的四个文化期,考古界中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种意见认为,二里头四期的遗存,都属于夏代的遗存....

玛曲县17230053858: 中国二里头时期指哪个时期? -
贾背福至: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村,于1959年发现,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属探索中国夏朝文化的重要遗址.1960年考古学家在二里头遗址的上层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宫殿基址,为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宫殿建筑基址.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历史早期国家的出现及其特点,提供了最原始的研究资料.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共分四期,一二期属石器、陶作坊、村落文化;三四期属青铜和宫殿文化.学术界对二里头遗址有两种看法,目前尚无定论:一种认为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都是夏朝文物,发现的宫城就是夏都;另一种认为一二期是夏朝文物、三四期是商朝文物,所以发现的宫城是商都.

玛曲县17230053858: 中国古代青铜器分哪四个时期?每个时期的青铜器有什么艺术特征?每个时期举3个代表作? -
贾背福至:[答案] 一、青铜器起源与青铜器时代断代 1、二里头文化期 公元前1900-前1600年 二里头文化期得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二里头遗址发现了相互叠压的四个文化层次,发掘了墓葬和宫殿遗址.目前二里头发现的青铜器不多,是一些小工具和兵...

玛曲县17230053858: 二里头遗址可佐证哪个朝代的历史 -
贾背福至: 可以佐证夏和商朝历史. 二里头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 .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垱头和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

玛曲县17230053858: 在历史中,二里头文化时期,是指什么时候?
贾背福至: 中国青铜时代文化.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始于公元前21世纪,止于公元前5世纪,大体上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约经历了1500多年的历史.

玛曲县17230053858: 二里头文化的内容和性质? -
贾背福至:[答案] 二里头文化是晚于王湾三期文化,早于二里冈期商文化的一支早期青铜文化.

玛曲县17230053858: 什么是二里头文化时期,这个时期有什么特点和在历史上有什么作用?就是. -
贾背福至:[答案] 朋友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于1959年发现,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属探索中国夏朝文化的重要遗址.1960年考古学家在二里头遗址的上层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宫殿基址,...

玛曲县17230053858: 二里头,三星堆,马王堆,分别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址? -
贾背福至: 二里头是夏文化遗址 三星堆是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古蜀国遗址 马王堆是汉文化遗址

玛曲县17230053858: 著名的二里头遗址是哪个朝代建造的 -
贾背福至: 中国考古专家说是夏朝建造的, 但是还存在很大争议, 毕竟二里头遗址没有文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