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为什么要推行汉化,为什么还要迁都,是不是逼不得已?

作者&投稿:石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表面上是向优秀的汉文化学习,实则是汉族人多,不汉化不行。

北魏太和十八年,拓跋宏搞了一手汉化改革,主要就是在民族方面,让胡人学会说汉语,学汉字。当时拓跋宏给出的解释就是汉文化优秀啊,我们得多学习学习,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时候不得不改革。汉朝崩溃之后,中国的北方就彻底乱了,没人掌权,这时那些被统治的少数民族就站出来了,于是就有了五胡乱华这一说。

北魏建立时,汉族也是一个“被统治”的民族,但是时间久了,问题渐渐就出来了。之前就有羯族人建立的后赵,收养了一个汉族人的孩子,并且培养他成为一名大将。可是谁能想到,在汉族被压迫时,这个孩子突然站出来起兵,全国的汉族也一起响应他,一举灭亡了后赵。

拓跋宏他深知这就是个定时炸弹,所以推行汉化改革是必须的,或者说,汉化改革是被逼的。毕竟汉族的人口基数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几千倍甚至几万倍,少数统治多数必然会遭殃。

之前的都城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北魏之前的都城是平城,汉族人在中原地区,这么一来,他们统治中原地区就是遥控的状态,而且平城的气候也不太利于北魏的经济发展,当时外面的威胁减弱,国家内部的矛盾却凸显出来了。说到底,还是民族的问题,人多了,没法继续向以前一样遥控汉族了。所以迁都之后,汉族人也舒服了,虽说这边的鲜卑人不太满意,但是拓跋宏“假南征,真迁都”的方式也是安慰了他们的心。



我觉得不是,推行汉化只不过是想让汉文化地区的老百姓臣服,迁都也只是为了推行汉文化而已,所以这些都是带有目的性的。

北魏孝文帝决定迁都。并且,当时外部的“威胁”减弱了,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历代国都的设立,都会兼顾“边防”,不会让“边境”的军事力量脱离朝廷的掌控。

北魏他是一个少数民族有鲜卑血统,他们知道汉文化的强大,为了使自己的国家强大,所以大力推行汉文化,实行汉政。


...比如北魏,契丹,,为什么要实行汉化政策才可以长久?
因为北魏,契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尽管军事实力十分强大,但要想统治一个国家,必不能靠武力打打杀杀去镇压,必须从制度思想上同化他,所以要实行汉化政策。

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有利条件
统一北方、政治集权。1、统一北方:北魏在孝文帝改革前已经统一了北方,这为推行汉化措施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统一的环境有助于减少内部纷争,集中力量进行改革。2、政治集权:随着北魏的统一,中央集权的力量得到加强,这使得孝文帝有足够的权威来推行汉化措施,政治集权能够确保政令的统一和有效...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推行汉化改革?
初高中历史书上我要没有记错的话,是有一个非常详细的原因分析。我现在能记得的,可能就是当时的汉民族还是比较强大,作为少数民族攻占了中原地区,他希望能加强他的统治。汉文化中有非常多的优秀品质和技术值得学习。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意义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方少数民族多已从事农业生产;北方出现了大量无主荒地;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进行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推行均田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设立三长...

北魏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措施有何进步意义?
第一,整顿吏治、始班俸禄、严惩贪赃枉法,对于消除百余年来的官吏、守宰鱼肉人民之积弊、改进封建政权,起了积极作用。第二,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性发展,也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和发展生产。第三,移风易俗,...

为什么北魏孝文帝能够进行汉化改革?
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第四,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意义 加速了鲜卑和北方的封建化(即汉化)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使北魏政权得以巩固。

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采取了哪些措施?
同时为了拉拢汉族地主阶层,魏孝文帝拓跋宏还实行胡汉通婚。根据记载,“以洛阳卢敏、清何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在统治阶层内部推行赢取汉族女子为正妻的政策,尤其是为其几个弟聘中原汉族地主之女为妻。汉化政策的目的及影响 推行汉化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调和鲜卑...

北魏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措施有何进步意义?
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一定要让鲜卑族进行汉化?
对于孝文帝为什么要推行汉化改革,常见的解释是:向汉族的先进文化学习。这一点没错,但只是表面原因。实际上,这背后还有更深刻的社会动因。最根本的就是:不汉化不行了。像我们一开始讲的,汉帝国崩溃以后,整个中国北方出现了大片权力真空。之前那些游牧民族本来是处在强权控制下的。现在这个强权没了,...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

浙江省15864522877: 北魏为什么要进行汉化政策 -
才旦昌英特: 吸取的是儒家文化中的糟粕,并没有真正的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孝文帝改革不但没有振兴北魏反而加速了北魏的灭亡与拓跋民族的衰亡1.虽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革除了鲜卑族的旧俗,巩固了北魏的统治,移植门阀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拓跋贵族们迅速腐化,安于享乐,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这是孝文帝不能强大北魏的重要原因. 3.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扬弃的全面汉化,尤其是改汉姓,严重侵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的矛盾冲突. 2,但是孝文帝改革的思想和内容主要是恢复礼乐制度,是迂腐得儒化,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 4.改革不适合北魏国家的国情和民族的族情,这是因为献文帝汉化的政策,丢掉的是拖把民族的长处—英勇善战

浙江省15864522877: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汉化改革 -
才旦昌英特: 武力征服容易,人心归附难. 要想彻底的统一,需要在政治军事文化上的完全统一才可以.北魏文化上不及南朝,必须汉化,才能平息南朝人民在民族及文化的抵触. 孝文帝的汉化,是隋唐统一的基础,功德无量,否则可能还要南北多分裂上百年

浙江省15864522877: 孝文帝为迁都洛阳提出哪些理由?
才旦昌英特: 究其原因,首在汉化.北魏自道武帝拓跋珪以来,一直定都平城,尽管其间因为饥荒等原因,有人提出过迁都的动议,但都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及至孝文帝亲政,北魏立...

浙江省15864522877: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改革 -
才旦昌英特: 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一百多年分裂混战局面,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北魏前期的统治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经济萧条,人口大量流亡,自然灾害连年发生,人民濒于饥饿死亡线上,统治阶级对人民实行残酷的阶级压迫...

浙江省15864522877: 为什么魏孝文帝不迁都长安非要迁都洛阳
才旦昌英特: 1:定都洛阳可以更好的吸收学习汉文化. 2:洛阳是中原古都,定都洛阳,也更好的兼并中原3: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4: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实行汉化,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以方便其进行统一大业. 因为长安比起洛阳来说比较偏北,而洛阳位于古代的中原地区,地势开阔,农耕发达,接近于南方,有利于孝文帝统一全国

浙江省15864522877: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目的孝文帝是哪个朝代的?
才旦昌英特: 促进民族融合,减少民族矛盾,学习汉族文化,增强国家实力,巩固鲜卑贵族统治. ... 那么,为何统一北方后的北魏政权要实行汉化过程呢?这还得从其鲜卑族历史起源和...

浙江省15864522877: 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
才旦昌英特: 第一,与倾慕汉族文化有关.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

浙江省15864522877: 孝文帝改革的时间及背景 -
才旦昌英特: 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在北方民族融合的背景下,为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增加国力而进行的.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均田制,它使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的转化...

浙江省15864522877: 北魏迁都后为何迅速衰亡? -
才旦昌英特:在中国历史上,北魏孝文帝因迁都洛阳,大力推行汉化政策而被看作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迁都这一举措也被看作体现了孝文帝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然而事实上,迁都之前的北魏王朝...

浙江省15864522877: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为何要改革的那末完全如果没有想把鲜卑族融入汉族为何要改汉姓? -
才旦昌英特: 个人感觉他希望看,看到的是在北魏国内,不分鲜卑汉族,两个民族都能为鲜卑贵族效率,也是由于汉族文化是1种先进文化,而且儒家的伦理是不反抗,他固然希望这样了,所以他会这么做,他绝对不希望鲜卑灭族,他只是为了让鲜卑族文明遇上汉文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