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六不的出处

作者&投稿:屈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朱熹谈敬业 出自哪里~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

拓展资料:
“敬业乐群”一语出自汉朝戴圣编的《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朱子曰:“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网上多见文本,未见出处。经我检索,朱子这句话出自《仪礼经传通解》卷十六,《朱子全书》第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微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37页。
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是的,朱子家训和朱子治家格言是同一本书 ,只不过叫法不一样,《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63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作 者:朱柏庐

朱熹去世后,他的弟子门人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见解整理归纳,成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六条的内容如下:
1.
循序渐进。朱熹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循序渐进的含义:首先,学习的过程应当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次序,由浅入深,由小及大。他说:"事有大小,理无大小,故教人有秩而不可躐等"。并称:"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后传以远者大者"。其次,循序渐进也包括知识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他注解《论语》"譬如为山"时指出:"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小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治学应该坚持不懈,不断长进。其三,循序渐进还体现在读具体的书上,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未明于前,勿求于后"。强调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前进。

2.
熟读精思。朱熹强调读书必须反复阅读,在遍数上不能打马虎眼。不仅要能够背熟,而且对书中的内容了如指掌,"一一认得,如同自己作出来底一般"。熟读是精思的基础,要对书中的名物训诂,都要一一领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理解文章的精义及其思想真谛。

3.
虚心涵泳。读书必须以虚心的态度去体会圣贤的用心和寓意,来不得半点主观臆断或随意发挥。尤其是不能自己先有个意见,再"把圣贤言语来凑他的意思",甚至穿凿附会地硬行联系,这样是学不好的。

4.
切己体察。也就是"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读书不仅是要获得知识、寻求义理,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自身修养的提高上,这是儒家提倡"求诸己",讲究自律的思想体现。如果读书只是为了向别人炫耀,或是为了获取教训别人的材料,也就丧失了本义。

5.
着紧用力。读书学习一定要抓紧,要努力。朱熹比做"撑上水船,一篙不能放松",
不进则退。读书又是细致功夫,不能蛮干。他以鸡抱卵为喻,急躁是不行的,而且过冷孵不出来,过热又会死。为此,他提出"宽着期限,紧着课程"的读书原则。要考虑到熟读精思的高标准需要,总的读书期限不能安排得过于紧凑。而一旦进入学习阶段,就绝不能放松,要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

6.居敬持志。朱熹视为读书的"致精致本",关键还在学者的志向及良好的心态。"敬"就是端正态度,诚心诚意、兢兢业业地去做,可以说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读书也不例外。而居敬则还有专静纯一、持之以恒的意思。"持志"即有坚定志向。朱熹指出:"立志不定,如何读书?"要保持努力学习圣贤之道、修身复性的志向,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今天对我们读书学习仍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它的局限性在于,主要是指读圣贤之书,自然句句是真理,读书的目的就是穷理,而穷理的目的就是进行封建伦理道德修养,掌握知识仅在其次,也不可能涉及质疑和问难的原则,不重视书本与实践的结合,这正是封建正统教育的弊病所在,所以也遭到后来不同学派人士的批评。


六亲不认的近义词
二、成语出处 张天翼《万仞约》(1936年出版):“那名堂一立,就六亲不认了。”三、历史说法 1、根据《左传》的说法,父子、兄弟、姐妹(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娅夫的家属。2、根据《老子》的说法,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3、根据《汉书》的说法,以父、母、兄...

“不穷六籍不为学”的出处是哪里
“不穷六籍不为学”出自宋代陈普的《谢天爵惠诗和韵》。“不穷六籍不为学”全诗《谢天爵惠诗和韵》宋代 陈普男子须为颜孟徒,文章义理视公沽。不穷六籍不为学,未了三才未是儒。当作大鹏辞斥鷃,又如快鹘入群鸟。泰山到顶无多路,不肯攀登直是愚。《谢天爵惠诗和韵》陈普 翻译、赏析和诗意...

“子何不从此”的出处是哪里
“子何不从此”出自宋代王令的《送僧自总》。“子何不从此”全诗《送僧自总》宋代 王令吾病不喜语,客来佰寒暄。颊舌且不能,况事交字间。彼总乃吾旧,不见今三年。一日踏我门,告我将南迁。问之行所止,其去何由缘。言方学从师,惜以日月闲。将求佛所宗,就乞世未传。浮舟江海波,...

...有谁知道这“九子”指的是哪些?请加注拼音与出处!
龙生九子之六·霸下 霸下,又名赑屃,形似龟,是老六,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传说霸下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霸下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

一不娇气二不轻薄三不浮躁四不粗野五不吸烟六不喝酒七不赌博八不气人...
一不娇气二不轻薄三不浮躁四不粗野五不吸烟六不喝酒七不赌博八不气人有九不笑人无十不贪便宜。求出处 15 记得好像是看贾平凹的书看到的,记不清了... 记得好像是看贾平凹的书看到的,记不清了 展开 3个回答 #热议# 电视剧《王牌部队》有哪些槽点? say16791 2012-12-31 · TA获得超过8835个赞 知道...

六亲不认的六亲指的是什么?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其它两个是什么?_百度...
(3)《汉书》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 《易县志》:“六亲,汉族六种亲属,众说不一,一般指外祖父母、父母、姐妹、妻兄弟姐妹、继母兄弟姐妹、女之子女为六亲。实际上是血亲和姻亲的泛指,不只是指六种亲属。不孝有三,无後为大 :出处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

“六户不扃”的出处是哪里
“六户不扃”出自宋代释绍昙的《偈颂一百零二首》。“六户不扃”全诗《偈颂一百零二首》宋代 释绍昙旱地奔雷,青天撒雨。六户不扃,龙无龙句。田地稳密底死汗迸流,妙用纵横底寒毛卓竖。万别千差透密机,撼动憨眠拄杖子。拄杖子喏,老老大大,百念灰寒,因甚被人唆使。只向道,四皓出商山,汉...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是什么意思...
出处:出自西汉司马迁的《袁盎晁错列传》。原文节选: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袁盎骑,并车揽辔。上曰:“将军怯邪?”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柰高庙、太后何?”上乃止。白话译文:文帝...

“不为六郡良家子”的出处是哪里
“不为六郡良家子”出自唐代张籍的《杂曲歌辞·少年行》。“不为六郡良家子”全诗 《杂曲歌辞·少年行》唐代 张籍 少年从出猎长杨,禁中新拜羽林郎。独到辇前射双虎,君王手赐黄金铛。日日斗鸡都市里,赢得宝刀重刻字。百里报仇夜出城,平明还在倡楼醉。遥闻虏到平陵下,不待诏书行上马。斩得名...

“人生六帙不为夭”的出处是哪里
“人生六帙不为夭”出自宋代许应龙的《潘上舍父挽诗》。“人生六帙不为夭”全诗《潘上舍父挽诗》宋代 许应龙狗苟蝇营笑俗情,机心降尽倒风旌。人生六帙不为夭,家累千金能享成。老去月评推吉德,生前天爵谢虚荣。悲风瑟瑟飞丹旐,行道歔欷亦失声。《潘上舍父挽诗》许应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集安市19843347623: 朱子家训只能够的“决不能记”的“决”是什么意思 -
干武复方: 1、解释下列重要的字. 心不在此(这里,就是指所读的书) 决不能记(肯定) 心到最急(急迫)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心都已经到了,眼口还会不到没吗3、为什么“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理由. 因为读书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注意力集中了最重要.其实 默读,或者听都能学习,但是注意力不集中,你读得再想眼睛睁得再大也是 白忙活

集安市19843347623: 朱子家训的第一节原文 -
干武复方: 1. 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2. 注释:庭除:庭院. 3. 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4.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62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集安市19843347623: 朱熹的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出自哪里 -
干武复方: 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知与行工夫,须著并到.……二者皆不可偏废,如人两足,相先后行,便会渐渐行得到,若一边软了,便一步也进不得.”“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见《朱子语类》卷九)

集安市19843347623: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什么意思? -
干武复方: 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出处:朱子《治家格言》,内容节选如下: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

集安市19843347623: 朱子治家格言解释 -
干武复方: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作者朱柏庐(1617-1688),名用纯,字致一,是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

集安市19843347623: 六不合七不交出自哪里 -
干武复方: 大中小古训:六不合七不交 做人有自已的尊严和人格,或高官或平民、或大款或贫者

集安市19843347623: 朱子家训和朱子治家格言是出自同一人吗 -
干武复方: 是的,朱子家训和朱子治家格言是同一本书 ,只不过叫法不一样,《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63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作 者:朱柏庐

集安市19843347623: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出自何处?
干武复方: 出自“朱子治家格言”.

集安市19843347623: “岁序流易,雨露既濡,念尔音容,永隔泉壤.一觞之酹,病不能亲,谅尔有知,尚识予意.”出自哪里?什么 -
干武复方: 朱熹与其妻刘清四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朱熹四十七岁时,妻子即因病辞世.朱熹痛心疾首,翌年二月,亲选吉穴将其安葬在唐石里(黄坑)后塘大林谷,并发誓“生不同时,死同穴”,自己百年后也将葬于...

集安市19843347623: 朱子治家格言注音版 -
干武复方: 黎(ㄌㄧˊ)明(ㄇㄧㄥˊ)即(ㄐㄧˊ)起(ㄑㄧˇ),洒(ㄙㄚˇ)扫(ㄙㄠˇ)庭(ㄊㄧㄥˊ)除(ㄔㄨˊ),要(ㄧㄠˋ)内(ㄋㄟˋ)外(ㄨㄞˋ)整(ㄓㄥˇ)洁(ㄐㄧㄝˊ);既(ㄐㄧˋ)昏(ㄏㄨㄣ)便(ㄅㄧㄢˋ)息(ㄒ...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