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 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退而记其优劣,无或爽者!”,这句文言文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常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代语言学兴盛的原因~

早在汉代,就开始有了以扫除古代典籍中语言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门工作,叫做训诂。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后来所说的文献语言学。
原因:1、语言文字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就是汉字由小篆隶变成隶书后,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著的变化是从婉曲的线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棱角变成有棱角,这就大大方便了书写和镌刻。在文字演变史上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关键性的阶梯,于中国文字的规范、定型,至关重要。中国的文字,在秦朝、汉初,短短数十年间,从大篆到小篆,又从小篆演变成隶书,发生了重大变化。演变之速、过程之短、变化之大、意义之深远,古今中外,实属罕见。何以如此?这就不能不归功于“社会需求”这一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提供的“推动”作用了。人们常说,社会安定,百业俱兴。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对文字的需求是急迫的。为了求速、求易,以满足日益繁杂的政务上的需要,规划、改简文字,势在必然。中国的文字,经过隶变之后,字的形、式、笔画和构成,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字的数量也急剧增加,结构组成上已超出“六书”范围。从此,除少数文字外,识字主要靠死记硬背。由于字数繁多,学记也比较困难。一般人对古音古义已经不能理解,由于隶书和“古文”的差异,文字上存在着种种复杂的情况。
2、师说差异,就是西汉经师对经书的解释各不相同,各家弟子恪守师说,为后来学者留下比较研究的领域,从而推动语言学的发展。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所谓“今文”和“古文”,最初只是指两种字体。“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传授经典的学者,所持底本是用战国时古字写的即为“古文家”,用隶书写的便是“今文家”。
“今文家”和“古文家”的相互对立,是从西汉哀帝时开始的。成帝时,刘欲发现古文《春秋左氏传》,认为左丘明与孔子好恶相同并亲见孔子,故《春秋左氏传》比以后世口说为据的《公羊》、《谷梁》更为可信,于是引《左传》解释《春秋》。哀帝建平元年(前6),刘歆又在今文诸经立于学官并置博士的情况下,作《移让太常博士书》,争立古文经传于学官。但因为在西汉朝廷中,不仅担任教职的太常博士都是今文家,就连那些达官显宦也都是通过学今文经而得官的,因此,刘歆的要求遭到诸儒博士的反对,未能成功。也因为此,才有派别含义的“古文”名称。而“今文”则是由于古文家独树一帜,迫使原有经师结成一派之后,到东汉时才出现的名称,它是古文经师加给立于学官的经书、经说和经师的。
经今古文学之争虽始于西汉末年,但其争斗的高峰却在东汉。而在这场斗争中,却是古文经学日益抬头,在民间流传甚广,并逐渐占据优势。直至郑学起,经今古文才。趋近混于一同。到清末,以皮锡瑞、康有为为代表的今文经学,与以章太炎、刘师培为代表的古文经学,又形成了近代的今古文经学之争。时起时伏的今文古文经学之争,影响到了二千年左右的不少学术领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在经书的字体、文字、篇章等形式上,在经书中重要的名物、制度、解说等内容上都不相同。今文经学近于哲学,强调“经世致用”;古文经学近于史学,讲究考据。在东汉,两者之间还有有神论与无神论、政治与学术的区别。但从纯学术的观点来看,今文经说有异说,古文经学中也有异说,谁也不能算解释五经的权威,更不能说谁得了孔子的真传。
东汉时期,经今古文学的争论,其实质问题是谁是经学的正统和如何统一经学的思想。今文经学既已立于学官,士子也依赖学习今文经入仕,朝臣又通过学习今文经而获位,因此古文经学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学术一旦跟政治利益结合起来,学术问题也就成为政治问题了。正因为此,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由单纯的对书籍本身的不同看法,扩大到了学术思想、学派体系、政治观念和社会地位等诸方面,几乎贯穿了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不仅对经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就包括语言学。
3、当时统治者出于政治的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儒学经,就得精通训诂,所以,训诂得以兴盛。 从而推动了汉代语言学的繁荣。

推荐几本给你吧
王力《古代汉语》,四册,中华书局
张世禄《古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
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北京出版社。学些相关的文化背景。
郭在贻《训诂学》,中华书局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原句】
(曾)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清史稿·曾国藩传》)
【译文】
曾国藩为人威严庄重,胡须很美,眼睛的三面都有棱角。每次接待客人的时候,(总是)定睛注视(客人)很久不说话,见到(曾国藩如此样子)的人都很惶恐不安,(曾国藩)退下来以后就记下此人的好坏等次,没有出现差错失误的情况(都评价得非常准确)。
【注释】
1、这段话出自《清史稿·曾国藩传》。是说曾国藩擅长相人之术。关于此详情可参考曾国藩著《冰鉴》一书。
2、威重:威严庄重。《后汉书·李恂传》:“(李恂)迁张掖太守,有威重名。”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六:“王公贵人,辱詈其仆从,在仆从未必辱,而自己反损威重矣。”姚雪垠《燕辽纪事》:“这使他不能不放下总督大臣的威重气派,尽力做到平易近人。”
3、须髯:胡须;专指络腮胡子。《汉书·高帝纪上》:“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颜师古注:“在颐曰须,在颊曰髯。”《三国志·魏志·苏则传》:“则谓为见问,须髯悉张,欲正论以对。”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三:“其人种类甚众,其须髯拳如毛,而缁黄浅深不一。”明方孝孺《黄氏三寿图赞》:“今年至其家,三老人者出迎,须髯颁白,冠裳如画。”郭沫若《西湖纪游·雷峰塔下》:“他那斑白的须髯,他那筋脉隆起的金手。”
4、对客:面对客人。指接待客人。
5、注视:注意地看。唐韩愈《答刘正夫书》:“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覩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宋田况《儒林公议》卷上:“每殿庭胪传第一,则公卿以下无不耸观,虽至尊亦注视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士人注视丽者,屡以游词相挑。”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十一章:“在这严重的历史关头,全世界的目光都注视着鸭绿江桥。”
6、移时:经历一段时间。《后汉书·吴祐传》:“祐越坛共小史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五代王周《会哙岑山人》诗:“略坐移时又分别,片云孤鹤一枝笻。”《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移时之间,就坛前起一阵大风。”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无日不诏入,语必移时。”
7、悚然:惶恐不安貌。形容害怕的样子。《三国志·吴志·孙霸传》:“顷闻二宫并绝宾客,远近悚然,大小失望。”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杜少陵诗云:‘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即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之意也。士大夫诵此,亦可以悚然惧,恻然思矣。”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赤律律起一阵劣风,劣风,不由人不悚然惊,凛然恐。”鲁迅《彷徨·祝福》:“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
8、退:退下来。这里指见客之后退回闲居之所。
9、优劣:优和劣。指强弱、大小、好坏、工拙等。汉班固《白虎通·号》:“德合天地者称帝,仁义合者称王,别优劣也。”《后汉书·南匈奴传》:“其余日逐、且渠、当户诸官号,各以权力优劣、部众多少为高下次第焉。”《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才有优劣,位有通塞,运有富贫,此自然理,无足以相陵侮。”宋苏轼《寄周安孺茶》诗:“何尝较优劣,但喜破睡速。”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古体中》:“而汉诗自然,魏诗造作,优劣俱见。”鲁迅《书信集·致方善境》:“盖同是锌版,亦大有优劣。”
10、无或:不要;没有。《吕氏春秋·贵公》:“故《鸿范》曰:‘……无或作好,遵王之道;无或作恶,遵王之路。’”高诱注:“或,有也。”
11、爽:差错;失误。《诗·卫风·氓》:“女也不爽。”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言爽,日反其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伦理无爽。”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又如屡试不爽、毫厘不爽等。

注视的意思和现在差不多 后面的··移时··指的是什么东西发生位移 要看上文 。见者都很害怕,后来别人记录,回忆起那件事的时候 心里都很别扭 字面差不多就是这样

他会盯着来客看,半天不说话,让被看的人心里直发毛。
等会客结束后,他就把来客的优点和缺点都记录下来,评价基本没有失误过。


理塘县15856883951: 曾国藩的《兵谏》 -
诸葛素孚新: 1、冰鉴是晚清中兴之臣曾国藩著述的一部关于相人识人的作品.分7章. 2、古代盛冰之器.《周礼·天官·凌人》:“祭祀共(供)冰鉴.” 3、鉴,镜子.言镜洁如冰,比喻明察.江淹《谢开府辟召表》:“臣谬赞国机,职宜冰鉴...

理塘县15856883951: 请问,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除了家书、相人之术外,其他是什么? -
诸葛素孚新: 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在他的《论语别裁》一书中谈到:"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实流...

理塘县15856883951: 弟子规全文翻译 -
诸葛素孚新: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理塘县15856883951: 为什么最后是又笨又慢的曾国藩成了大事 -
诸葛素孚新: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片刻,来复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

理塘县15856883951: 《弟子规 出则弟》第2句的易思 -
诸葛素孚新: 〈出则弟〉原文: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

理塘县15856883951: 出则悌的篇章内容 解释 -
诸葛素孚新: 出则悌17、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解释】兄长要友爱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长;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父母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18、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解释】轻财重义,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上包容忍让,忿怒自...

理塘县15856883951: 我和一个心仪的女孩,总是在不经意间碰面时注视对方,每当这时就一字不语,这是什么表现? -
诸葛素孚新: 你既然对她有好感看她也是正常的.她看你可能是因为你看着她、她才看你的、也可能是她对你也有好感啦.我们也希望是第二种、祝你好运啦.

理塘县15856883951: 文言文《人之惧虎》的翻译题目及答案 -
诸葛素孚新: 原文 曩①余闻忠、万、云安多虎,有妇人置二小儿沙上而浣②衣于水上者.有虎自山上驰下,妇人仓惶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③,庶几④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

理塘县15856883951: 《狼》这一课的课文怎么翻译? -
诸葛素孚新: 翻译: 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狼不断的窥视着屠户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户跑了好几里路.屠户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了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