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五,六单元的文言文有哪些

作者&投稿:马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八年级上册语文5、6单元所有文言文的原文~

  21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2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23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4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6 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27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8 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9 满井游记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岳阳楼记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满井游记袁宏道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第五单元
21 《桃花源记》 22 《陋室铭》《 爱莲说》 23《 核舟记》 24 《大道之行也》
第六单元
26 《三峡》 27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28 《观潮 》29 《湖心亭看雪》

21 桃花源记①
陶渊明
你是否知道“世外桃源”这个故事?它就出自这篇课文。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在当时具有鲜明的社会现实意义,并且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读课文时要注意,作者是按照他的社会理想来编织故事情节的。读后还要仔细想想,对作者的理想应当怎样认识,这个故事为什么具有长久的魅力。
晋太元②中,武陵③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④缤纷⑤。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①,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②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③。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⑤,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⑥。阡陌交通⑦,鸡犬相闻⑧。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⑨。黄发垂髫⑩,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11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2,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13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14所闻,皆叹惋1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16,处处志之。及郡下17,诣①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②,遂③迷,不复得路。
南阳④刘子骥⑤,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⑥往。未果⑦,寻⑧病终。后遂无问津⑨者。
注释
①选自《陶渊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浔(xún)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
②〔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
③〔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一带。
④〔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⑤〔缤纷〕繁多的样子。

陋室铭①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②。谈笑有鸿儒③,往来无白丁④。可以调素琴⑤,阅金经⑥。无丝竹⑦之乱耳,无案牍⑧之劳形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0。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
①选自《全唐文》卷六八。陋室,简陋的屋子。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②〔有仙则名〕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古代传说,仙人多住在山上。
③〔有龙则灵〕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龙,古代传说中能兴云作雨的一种神奇的动物。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②〔苔(tái)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③〔鸿儒(rú)〕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④〔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⑤〔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⑥〔金经〕指佛经。
⑦〔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⑧〔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⑨〔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23 *核舟记①
魏学洢
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生动地表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舟上五人,须眉毕见,其他如箬篷、窗、楫、壶、炉等,无不应有尽有;还有三十四个字,勾画了了,真可谓巧夺天工。本文就是对这件艺术品的文字说明。阅读时,要善于运用想像再造出这件艺术品的形象,并仔细品味雕刻家的艺术构思。
明有奇巧人②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③,为④宫室、器皿⑤、人物,以至鸟兽、木⑥石,罔不因势象形⑦,各具情态。尝贻①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②。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③,高可二黍许④。中轩敞者为舱⑤,箬篷⑥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⑦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⑧”,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⑨”,石青糁之10。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11而多髯12者为东坡,佛印13居右,鲁直14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15。东坡右手执卷端16,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17,右手指卷,如有所语18。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19,其两膝相比者①,各隐卷底衣褶中②。佛印绝类弥勒③,袒胸露乳,矫首昂视④,神情与苏、黄不属⑤。卧右膝,诎⑥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⑦倚之⑧珠可历历数⑨也。
舟尾横卧一楫10。楫左右舟子11各一人。居右者椎髻12仰面,左手倚一衡13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14,若听茶声然15。
其船背稍夷16,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17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18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19,其色墨20。又用篆章21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①。盖简②桃核修狭③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④!
注释
①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略有删节。魏学洢(yī)(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嘉兴)人。
②〔奇巧人〕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
③〔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
④〔为〕做。这里指雕刻。
⑤〔器皿〕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⑥〔木〕树木。
⑦〔罔(wǎng)不因势象形〕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罔不,无不、全都。因,顺着、就着。象,模仿,这里指雕刻。

24 *大道之行也①
《礼记》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读这篇课文,要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然后把这种社会的风貌想像出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②,讲信修睦③。故人不独亲④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⑤皆有所养,男有分①,女有归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③;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④。是故谋闭而不兴⑤,盗窃乱贼而不作⑥,故外户⑦而不闭⑧,是谓大同⑨。
注释:
①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②〔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
③〔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④〔亲〕用如动词,以……为亲。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26 三峡①
郦道元三峡风光,美不胜收。作者笔下的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不禁也想做一次三峡之旅。
(注释:①选自《水经注疏》(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郦道元(466或472—527),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自三峡七百里②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③。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①夜分②,不见曦③月。
至于夏水襄④陵,沿⑤溯⑥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⑦,暮到江陵⑧,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⑨御风,不以疾10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11绿潭,回清12倒影,绝巘13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14其间,清荣峻茂15,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16霜旦17,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18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19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②〔七百里〕约合现在的二百公里。
③〔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毫无。阙,通“缺”。

答谢中书书①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②。青林翠竹,四时③俱备。晓雾将歇④,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①,沉鳞竞跃②。实是欲界之仙都③。自康乐④以来,未复有能与⑤其奇者。
①〔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②〔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③〔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④〔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⑤〔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记承天寺夜游⑥
苏轼
元丰六年⑦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⑧,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⑨。怀民亦未寝,相与10步于中庭11。庭下如积水空明12,水中藻、荇13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14如吾两人者耳。
⑥选自《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版)卷一。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
⑦〔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
⑧〔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⑨〔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
10〔相与〕共同、一起。
11〔中庭〕院里。
12〔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13〔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
14〔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28* 观潮①
周密
本文只有两百余字,却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既写风景,又写民俗,使读者叹为观止。
浙江②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③为盛。方其远出海门④,仅如银线⑤;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⑦,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①。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②,艨艟③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④,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⑤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⑥,水爆⑦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⑧,仅有“敌船⑨”为火所焚,随波而逝。10
吴儿善泅者数百11,皆披发文身12,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13,出没于鲸波万仞14中,腾身百变15,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①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②,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③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④也。
注释:
①节选自《武林旧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卷三,略有删改。周密(1232—1298),字公谨,宋代湖州(现在浙江湖州)人。
②〔浙江〕就是钱塘江。
③〔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④〔方其远出海门〕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方,当……时。其,指潮。出,发、起。海门,浙江入海口,那里两边的山对峙着。
⑤〔仅如银线〕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仅,几乎,将近。
⑥〔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玉城雪岭,形容泛着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墙和大雪覆盖的山岭。际天,连接着天。
⑦〔沃日〕冲荡太阳。形容波浪大。沃,用水淋洗。

29 *湖心亭看雪①
张岱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
崇祯五年②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③,余拿④一小船,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①。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②、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③!”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④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⑤。及下船,舟子⑥喃喃曰:“莫说相公⑦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释:
①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②〔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③〔更(gēng)定〕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
④〔拿〕撑,划。
⑤〔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毳,鸟兽的细毛。
⑥〔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冰花一片弥漫。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①〔一白〕全白。
②〔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③〔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④〔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⑤〔客此〕在此地客居。
⑥〔舟子〕船夫。
⑦〔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第五单元 21 桃花源记 22 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 23 核舟记 24 大道之行也 25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第六单元 26 三峡 27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28 观潮 29 湖心亭看雪 30 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游山西村
望采纳。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人教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黄 鹤楼】(崔颢"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全部古诗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南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八年级语文课外古人描写冬景的诗句 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3、妆点万家清景,普绽琼花鲜丽。4、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李白《...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目录 作者 出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阅读 1 新闻两则 2 芦花荡 孙犁 3 蜡烛西蒙诺夫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苓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第二单元 阅读 6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7 背影  朱自清 8 台阶 李森祥 9 老王 杨绛 10 信客...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有哪些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书古诗词 1.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徒(xi三声)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烈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必背的课文是哪些?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译文: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上册)
八年级上册有十八首必背古诗词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2、《渡荆门送别》(李白)3、《使至塞上》(王维)4、《野望》(王绩)5、《黄鹤楼》(崔颢)6、《庭中有奇树》7、《龟虽寿》(曹操)8、《赠从弟》(刘桢)9、《梁甫行》(曹植)10、《渔家傲》(李清照)11、《春望》(杜甫)12、...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消息二则》教案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消息二则》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消息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学会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 2.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4.撰写消息、为消息拟一则标题。 教学重...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部古诗词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全部古诗词 (一)课内古诗 【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石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欢迎大家参考! 【篇一】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充分利用自然中的审美元素,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感悟。 ②对悲剧式美丽的感性体验;英雄情感的体验与认同。 2、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手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背诵篇目有哪些
木落雁南度⑴,北风江上寒⑵。我家襄水曲⑶,遥隔楚云端⑷。 乡泪客中尽⑸,孤帆天际看⑹。迷津欲有问⑺,平海夕漫漫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hùn)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jí),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

樊城区13385975829: 人教八年级上册五、六单元的文言文有那些?
米艳大蒜: 五单元:《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 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 六单元:《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观潮》《湖心亭看雪》 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樊城区13385975829: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五,六单元的文言文有哪些 -
米艳大蒜:[答案] 第五单元 21 桃花源记 22 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 23 核舟记 24 大道之行也 25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第六单元 26 三峡 27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28 观潮 29 湖心亭看雪 30 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游山西村...

樊城区13385975829: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5.6单元的课文内容 -
米艳大蒜: 第五单元:桃花源记,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 第六单元:三峡,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观潮,湖心亭看雪,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

樊城区13385975829: 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五六单元的古诗文及课后附录十首古诗 -
米艳大蒜: 第五单元21课:桃花源记22课:短文两篇【《陋室铭》和《爱莲说】23课:核舟记24课:大道之行也——《礼记》25课: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 第六单元26课:三峡(郦道元)27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28课:观潮29课:湖心亭看雪30课: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其一)》附录诗1.长歌行2.野望——王绩3.早寒江上有怀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黄鹤楼——崔颢6.送友人7.秋词8.鲁山山行——梅尧臣9.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樊城区13385975829: 求人教版(新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文言文课文.注意是新版的,谢谢.是哪几篇课文. -
米艳大蒜:[答案] 我今年开学上初三,用的是人教版,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版本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陶渊明)22.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23.核舟记(魏学洢)24.大道之行也 《礼记》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

樊城区13385975829: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五,六单元的文言文有哪些??(只需要告诉我文言文的名字就可以了)...
米艳大蒜: 5《桃花源记》,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 6《三峡》,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游记》,《观潮》,《湖心亭看雪》,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其一)

樊城区13385975829: 语文八年级上册书五至六单元讲读古诗文有哪些 -
米艳大蒜:[答案] 第五单元 是说明文. 第六单元,21、 22、 23、 24、 25、诗词五首 我这个是 2005年 版的. 或许地区,时间上的差距会导致一些差异,所以建议LZ向周围亲朋好友借来看会比较好.

樊城区13385975829: 语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通假字 -
米艳大蒜: 21、《桃花源记》1、要通“邀” 23、《核舟记》1、诎通“屈" 2、衡通“横”3、有通“又”24、《大道之行也》1、矜通“鳏”25、《杜甫诗三首》1、曾通“层”26、《观潮》1、阙通“缺”29、《湖心亭看雪》1、荛通“桡”

樊城区13385975829: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所有要背的课文 -
米艳大蒜: 第五单元1.桃花源记 陶渊明2.短文两篇 陋室铭 刘禹锡 爱莲说 周敦颐3.核舟记 魏学伊4.大道之行也 《礼记》5.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第六单元1.三峡 郦道元2.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3.观潮 周密4.湖心亭看雪 张岱5.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使至塞上 王维 渡荆门送别 李白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 挣分容易吗~我自己照着书打的.加油啊~~~

樊城区13385975829: 八年级上册语文五.六单元的文言文有哪些 -
米艳大蒜: 桃花源记 陋室铭 爱莲说 核舟记 大道之行也 三峡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观潮 湖心亭看雪 版本一样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