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全诗

作者&投稿:衷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什么含义~

【出处】
出自南唐诗人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

拓展资料:
原文:
《谒金门•风乍起》
南唐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译文】
春风忽然吹来,把满池的春水都吹皱了。
【简介】
《谒金门•风乍起》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冯延巳的作品。这首词上片写景,点明时令、环境及人物活动;下片抒情,点明忧愁的缘由。全词通过写少妇春日百无聊赖的心情,表达了她的苦闷。
【赏析】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句写春风忽然袭来,水面上激起微微的波纹,好似把一池春水都吹皱了。其中的“皱”字用得极为传神,不但呈现出水面波光粼粼的情景,富有动感,诗意盎然;更把人物心底泛起的情感形象地表现出来。“皱”本指皮肤松弛而起的纹路,用在这里代指少妇的心情,像波动的春水一样不安。
南唐中主李璟曾问冯延巳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与爱卿有什么关系呢?”意思是夸赞这句写得好。冯延巳答道:“不如陛下您的‘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好啊。”这两句都是传唱千古的名句,君臣之间相互欣赏至此,奈何上天不予眷顾?!

谒金门·风乍起

【作者】冯延巳 【朝代】五代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译文: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我)闲来无事,在花间小径里逗引池中的鸳鸯,随手折下杏花蕊把它轻轻揉碎。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栏杆上观看斗鸭,头上的碧玉簪斜垂下来。(我)整日思念心上人,但心上人始终不见回来,(正在愁闷时),忽然听到喜鹊的叫声。

扩展资料:

谒金门·风乍起赏析:

冯延巳这首词写贵族少妇在春日思念丈夫的百无聊赖的景况,反映了她的苦闷心情。由于封建社会妇女无地位,上层社会的妇女依附于男子,女子又禁锢在闺房,精神上很忧郁,这种情况在封建社会相当普遍,因此古典诗歌中写闺阁之怨的也有很多,这种闺怨诗或多或少从侧面反映了妇女的不幸遭遇。

如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词着力表现的,不是情事的直接描述,而是雅致优美的意境。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这两句是双关语,表面写景,实际写情,本来水波不兴,忽然刮来风吹皱了池塘的水,象征着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动荡不安,起伏不平静。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丈夫远行在外,女主人公孤独一人,不由产生寂寞苦闷。

开头这两句是是传诵古今的名句,据说李璟与冯延巳相谐谑,李说冯:“‘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答:“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于是君臣皆欢!

参考资料:
谒金门·风乍起-百度百科



《谒金门·风乍起》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作者是冯延巳。

冯延巳这首词写贵族少妇在春日思念丈夫的百无聊赖的景况,反映了她的苦闷心情。由于封建社会妇女无地位,上层社会的妇女依附于男子,女子又禁锢在闺房,精神上很忧郁,这种情况在封建社会相当普遍,因此古典歌中写闺阁之怨的也有很多,这种闺怨诗或多或少从侧面反映了妇女的不幸遭遇。

扩展资料

1、冯延巳 (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大臣,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1] 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

2、冯延巳在南唐开国时,因为多才艺,被南唐烈祖李昪任命他为秘书郎,让他与太子李璟交游。后来李璟任元帅,冯延巳在元帅府掌书记。

3、李璟登基的第二年,即保大二年(944年),就任命冯延巳为翰林学士承旨。

4、保大四年(946年),冯延巳出任宰相。

5、保大五年(947年),陈觉、冯延鲁举兵进攻福州,结果死伤数万,损失惨重。李璟大怒,准备将陈觉、冯延鲁军法处死。冯延巳为救两人性命,引咎辞职,改任太子太傅。

6、保大六年(948年),冯延巳出任抚州节度使。在抚州任职数年,并没有什么政绩。

7、保大十年(952年),冯延巳再次担任宰相。

8、冯延巳当政期间,先是进攻湖南,大败而归。后是淮南被后周攻陷,冯延鲁兵败被俘,宰相孙晟出使后周时不屈遇害。

9、显德五年(958年),冯延巳被迫再次罢相。当时朝廷里党争激烈,朝士分为两党:冯延巳与宋齐丘、陈觉、李征古等为一党;孙晟、常梦锡、韩熙载等人为一党。几次兵败,使得李璟痛下决心,铲除党争。于同年下诏,历数宋齐丘、陈觉、李征古之罪,宋齐丘放归九华山,不久就饿死在家中,陈觉、李征古被逼自杀。

10、至此,宋党覆没。而冯延巳属于宋党,居然安然无恙,表明李璟对冯延巳始终信任不疑,也可能是冯延巳作恶不多。罢相两年后,即建隆元年(960年)五月,冯延巳因病去世,终年五十八岁,谥号“忠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谒金门·风乍起



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白话译文

春风忽地吹起,吹皱了一池塘的碧水。闲来无事,在花间小径里逗引池中的鸳鸯,随手折下杏花蕊把它轻轻揉碎。

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栏杆上观看斗鸭,头上的碧玉簪斜垂下来。整日思念心上人,但心上人始终不见回来,正在愁闷时,忽然听到喜鹊的叫声。

扩展资料:

此词是众多以闺怨为题材的作品之一,可能作者另有寄托,但本事不明,创作时间也难以考证。据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一的记载,李璟曾责问冯延巳:“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吓得冯延巳只好涎着脸皮说:“未如陛下‘小楼吹砌玉笙寒’。”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怀人小词,主要写贵族女子在春天里愁苦无法排遣和希望心上人到来的情景。其思想内容,跟花间派词人的大多数作品差不多。

上片一开头,作者就以生花妙笔把特定环境中的春天景色用特写镜头展示出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和李璟《摊破浣溪沙》里的“小楼吹砌玉笙寒”,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两句写景,这景物本身就含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动了妇女们的心。用一个“皱”字,就把这种心情确切地形容出来。

因为是春风,不是狂风,所以才把池水吹皱,而还不至于吹翻。女主人公的心情也只是像池水一样,引起了波动不安的感觉。面对着明媚的春光,她的心上人不在身边,消磨这良辰美景颇费心思。她只好在芳香的花间小路上,手挼着红杏花蕊,逗着鸳鸯消遣。可是成双成对的鸳鸯,难免要触起女主人公更深的愁苦和相思,甚至挑起她微微的妒意,觉得自己的命运比禽鸟尚不如。

她漫不经心地摘下含苞欲放的红杏花,放在掌心里轻轻地把它揉碎。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深刻表现出女主人公内心无比复杂的感情。它意味着:尽管她也像红杏花一般美丽、芬芳,却被另一双无情的手把心揉碎了。这写得多么细致,蕴藏着多么深沉的感情,简直是写进人物的下意识领域中去了。

下片写她怀着这样愁苦的心情,一切景物都引不起她的兴致。她孤身只影靠在斗鸭栏杆旁,无情无绪低着头观看鸭子相斗,也许她只是站在那儿出神,以致插在松散的发髻上的碧玉簪仿佛要坠落下来似的。这种由表入里的刻画,突出揭示了她内心懒散愁闷的情绪,也说明她已捱过一段很长的时间。她整天思念心上人,却一直不见他来。忽然,她听到喜鹊的叫声。

“喜鹊叫,喜事到。”或许心上人真的要来了。她猛然抬起头,愁苦的脸上初次出现了喜悦的表情,她的神经顿时兴奋起来,猜想一定是丈夫快要回家了,心中充满了希望,喜悦之情跃然纸上。作者写到这里,便结束了全词。

在一种淡淡的欢乐中闭起幕,像给女主人公留下一线新的希望。但喜鹊报喜难说有多大的可靠性。恐怕接连而来的,将是女主人公更大的失望和悲哀。这里从反面深化了词的主题,感情突然来了个转折,颇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谒金门 风乍起》



全诗为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出自:五代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

译文

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闲来无事,在花间小径里逗引池中的鸳鸯,随手折下杏花蕊把它轻轻揉碎。
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栏杆上观看斗鸭,头上的碧玉簪斜垂下来。整日思念心上人,但心上人始终不见回来,忽然听到喜鹊的叫声。

赏析

《谒金门》被评价为历代传下描写闺怨的少数优秀词作之一。这首词写贵族女子在春天里愁苦无法排遣和希望心上人到来的情景。“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这两句是双关语,表面写景,实际写情。 通过细节,深刻表现出女主人公内心无比复杂的感情。下片写她怀着这样愁苦的心情,一切景物都引不起她的兴致。

作者:冯延已(903~960),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是南唐中主李璟的丞相,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有词集《阳春集》传世。他词中的忧愁,具有一种超越时空和具体情事的特质, 写来迷茫朦胧,含而不露。冯词写愁的最大特点,是忧愁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



南唐·冯延巳《谒金门》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
这首词写贵族女子在春天里愁苦无法排遣和希望心上人到来的情景。因为是春风,不是狂风,所以才把池水吹皱,而还不至于吹翻。女主人公的心情也只是象池水一样,引起了波动不安的感觉。面对着明媚的春光,她的心上人不在身边,该怎样消磨这良辰美景呢?她只好在芳香的花间小路上,手挼着红杏花蕊,逗着鸳鸯消遣。可是成双成对的鸳鸯,难免要触起女主人公更深的愁苦和相思,甚至挑起她微微的妒意,觉得自己的命运比禽鸟尚不如


风咋起吹皱一池春水
风咋起吹皱一池春水出自南唐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其全诗如下: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译文:春风忽地吹起,吹的那池塘春水泛起涟漪。在花间小径里无聊地逗引着池中的鸳鸯,随手折下杏花蕊放在指尖轻轻...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全诗
【作者】冯延巳 【朝代】五代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译文: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我)闲来无事,在花间小径里逗引池中的鸳鸯,随手折下杏花蕊把它轻轻揉碎。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栏杆上观看斗鸭,头上的...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出自哪里?
出自五代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译文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我)闲来无事,在花间小径里逗引池中的鸳鸯,随手折下杏花蕊把它轻轻揉碎。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栏杆上观看斗鸭,头...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是什么意思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的意思是什么_百度知 ...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意思是:和煦的春风突然吹过来了,那微风让池塘里的春水泛起了层层的涟漪。“乍”的意思是忽然、突然。“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出自于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谒金门》是词牌名。原文:《谒金门·风乍起》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出自哪里?作者是谁?
【出处】出自南唐诗人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什么意思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意思: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大意为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出自诗人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是这首词的头一句,也是全词最精彩的一句。作者用一个“皱”字,将春风吹拂而过,在水面上荡漾起细微波纹,使静景成为动景,把生活中常见的景色写...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什么意思?
意思是: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乍:忽然。这句话出自南唐词人冯延巳的作品《谒金门·风乍起》,全词为: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译文: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我)闲来无事,在花间小径里逗引池中...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什么意思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大意为春风突然吹起,吹得一池碧水波涟漪。【出处】五代·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原文】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译文】春风忽地吹起,吹的那池塘春水泛起涟漪。在花间小径里无聊地逗引...

吹皱一池春水什么意思
吹皱一池春水原本形容风吹皱了水面引发了涟漪,后指事不关己或多管闲事。1、释义 吹皱一池春水是冯延巳所作的《谒金门》里的词句,原形容风儿吹皱水面,波浪涟漪。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2、出处 南唐·冯延巳《谒金门》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全文:风乍起,吹绉一池...

她是一个风神,吹皱了一江如蓝的春水 写出它的原句(诗句)
【原文】谒金门·风乍起 [唐]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译文】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我)闲来无事,在花间小径里逗引池中的鸳鸯,随手折下杏花蕊把它轻轻揉碎。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栏杆上观看斗...

瑶海区19192353863: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整首是什么 -
亥晨健润:[答案] “吹皱一池春水”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 出处:南唐·冯延巳《谒金门》词: 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捋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 ...

瑶海区19192353863: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是哪首诗里的? -
亥晨健润:[答案] 谒金门·风乍起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作者】:冯延巳 【朝代】:南唐 【体裁】:词 【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

瑶海区19192353863: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出自哪里?作者是谁? -
亥晨健润: 【出处】出自南唐诗人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 拓展资料: 原文: 《谒金门•风乍起》 南唐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译文】 ...

瑶海区19192353863: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全诗
亥晨健润: 风儿乍起,轻轻地掠过水面,本来平静的一池春水,微微泛出涟漪.表面上看,纯是写景,实际上借用自然景物暗示女主人公内心的波动、忧伤与无奈;以细致的笔触刻画...

瑶海区19192353863: 搅动一池春水诗句 -
亥晨健润: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出自五代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瑶海区19192353863: 吹皱一池春水与卿何干典故
亥晨健润: 五代南唐有个叫冯延巳的文人作了一首词《谒金门·风乍起》:“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冯延巳凭借“吹皱一池春水”此句轰动整个文学社,引来当时的皇帝南唐中主李璟的不满.有一天,李璟把冯延巳叫到面前,冷不防地问了一句:“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冯延巳很明白李璟的意思,于是唯唯地说:“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意思是说比不上陛下您的诗!而“干卿底事”这四个字,和“吹皱一池春水”一起,流传至今.

瑶海区19192353863: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整首是什么
亥晨健润: “吹皱一池春水”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 出处:南唐·冯延巳《谒金门》词: 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捋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

瑶海区19192353863: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什么含义 -
亥晨健润: 出自五代诗人冯延巳的《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 意思如下: 风忽地吹起,把满池塘的春水都吹皱了.这景物本身就含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动了妇女们的心.它用一个“皱”字,就把这种心情确切地形容出来.因为是春风,不是狂风,所以才把池水吹皱,而还不至于吹翻.女主人公的心情也只是象池水一样,引起了波动不安的感觉.

瑶海区19192353863: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是啥意思 -
亥晨健润: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是这首词的头一句,也是全词最精彩的一句.作者用一个“皱”字,将春风吹拂而过,在水面上荡漾起细微波纹,使静景成为动景,把生活中常见的景色写活了.当然冯延巳这里是由景入情,以景寓情,以春水被吹皱,来形容少妇的思绪荡漾.而“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从力学的角度来看,是一幅流动不稳定性的画面.冯延巳正是用流动不稳定性的物理画录像,将女主人公不平静的内心世界巧妙地揭示了出来.

瑶海区19192353863: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意思 -
亥晨健润:[答案] 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这本是春日平常得很的景象.可是有谁知道,这一圈圈的涟漪,却搅动了一位女性的感情波澜.别看她貌似悠闲,时而逗引鸳鸯,时而揉扯花蕊,过一会儿又倚身在池栏上观看斗鸭,但只消从她懒洋洋的神态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