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包括成语、对联、诗词)都有哪些?急求啊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作者&投稿:人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哪些四字成语有承载着希望、有着无限的美好、富有生机、蓬勃的朝气?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春意盎然

杜甫在艺术上取得具有开创性的巨大成就,为了更好地说明杜诗的艺术成就,我们把杜诗大致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两类来讲。 一、杜甫的叙事诗 杜甫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晚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 》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 。故当时号为‘诗史’”。《新唐书·文艺传·杜甫传赞》说:“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在于他用诗记叙了安史之乱中发生的许多重要事件,反映了百姓在战争中承受的种种苦难,而且能以生动、饱满的形象,展现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正如杨义所说:“杜诗的一大本事 ,就是把敏锐深刻的诗性直觉,投入历史事件和社会情境之中,把事件和情境点化为审美意象,从中体验着民族的生存境遇和天道运行的法则。”(《李杜诗学》下编)。 杜甫的诗描写了具体的情景,包括当时的氛围和人的感情,比单纯的提供历史事件的史料,更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如前面提到的《 哀江头》、《北征》、“三吏”、“三别”、《洗兵马》等。这些诗不但可以证史,可以补史之不足,而且比历史事件更为具体生动、感人。杜甫的诗,因为具有“诗史”的特质,所以在叙事诗创作中的成就最值得注意。为了适应内容的要求,杜甫的叙事诗多用伸缩性较大的五七言古体。 1.善于铺陈,高度概括。 元稹谈到杜甫诗的艺术时说杜甫善于“铺陈始终,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杜甫诗中用赋法之处很多,但杜甫的“铺陈”,很注意对现实生活作艺术的概括,善于把丰富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浓缩在一些场面中或个别人物形象上。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十个字,揭示了令人触目惊心的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洗兵马》中:“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概括地写出战争带来的创伤。《羌村三首》中:“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描写兵荒马乱中,家人相逢的场面,虽然写的只是杜甫一家的遭遇,却反映了广大百姓的悲惨命运。《兵车行》,写的是“道旁过者”和行人的对话,但众多行人的不幸也显示无余。《新婚别》中写的是一个征人妻的痛苦,却集中了安史之乱中无数青年夫妻生离死别的遭遇。 2、精心刻画细节,于细微处见真实。 《北征》是杜甫的名作,他在诗中回忆自己由凤翔到鄜州省家一路上所见所感,诗中写到家的情景: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 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 这一段描写相当细腻,通过妻子的“衣百结”,儿女的“垢腻脚不袜”“补绽才过膝”以及补丁上颠倒错乱的图案这些细节,形象地反映了战乱中民不卿生、穷困潦倒之象。 《丹青引》写曹霸的才高运蹇,为了表现曹霸绘画的高超本领,杜甫选择了曹霸为功臣画像的细节:“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精到的细节描写,淡化的是故事性,加强的是真实性。 3、抒情色彩浓郁。 杜甫的许多叙事诗,他是当作抒情诗来写的。杜甫是个感情十分丰富的人,他无法不把自己的爱、恨、同情、怜悯倾注在所描写的事件,所刻划的人物形象上。如《丹青引》中:“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对曹霸的怀奇才而不为世所用,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在《羌村三首》中,写道自己回到家里后,父老们来慰问,说起世道的艰难,生活的艰辛,“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肺腑之语,句句动人,写尽了动乱年代中诗人对普通老农的体贴又无能为力的心情。 《无家别》是一首优秀的叙事诗,也是一首扣人心弦的抒情诗。诗中以一个当兵的农民的口吻自叙道:“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养,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当他回到思念已久的家中时,才知道老母早已病死,当他再一次被征召入伍时,竟然没有一个可以告别的人!因此他悲愤地说,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思呢?读到这样的诗句,谁能不为之动容! 二、杜甫的抒情诗 杜甫抒情诗的数量比叙事诗多,在形式上,有五七言古体,但更多的是近体。杜甫抒情诗的艺术特点,主要有: 1.情景交融。 被人推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情景交融的代表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杜甫流寓夔州后的作品。夔州在长江边,诗中写到的风急、猿啸、鸟飞、木落、江水流逝,都是眼前之景,但是在这些景物之中 ,深深地溶进了作者的时局之叹、身世之感。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在“落木”前面冠以“无边”,在“长江”前面加上“不尽”,又用“萧萧”、“滚滚”两个象声词分别形容落叶声、流水声,这就使登高所见的秋景,十分寥廓、声色俱现,而在景物中,显然寄寓着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自己一生事功的失望、对漂泊四方、寄食于人而又年迈体弱处境的无奈。所以,诗的颈联用十四个字,高度概括了他此时感受到的“八可悲”:“万里,地之远也 ;悲秋,时之惨淡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鹤林玉露》)尾联“艰难苦恨”四字,无限沉痛。此诗人称“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他滞留夔州期间,还写下了著名的组诗《秋兴八首》,以下是第一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诗人看到的是江峡秋色,引起的是故园之思。他正因眼前开放的丛菊,想起不得不滞留夔州两载的辛酸,耳边传来暮砧之声,又给异乡游子带来更浓郁的乡思。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在景物的描写中,处处有诗人跳动的激情。 2、抒情、议论、叙事熔于一体。 杜甫叙事诗的抒情色彩很浓郁,这一点已见前述。而在他的抒情诗中,也往往情事结合,如《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述怀》、《 秦州杂诗》、《八哀诗》等,因为叙事和抒情的结合,突出了作品的时代色彩。在杜甫的抒情诗中,抒情还往往和议论相结合,特别是在近体诗中。沈德潜说:“读(杜甫)《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不废议论,不弃藻绘,笼盖宇宙,铿戛韶钧;而横纵出没中,复含酝藉微远之致;目为大成,非虚语也。”(《说诗晬语》上)杜甫的议论“带情韵而行”,如《诸将》中:“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讽刺了诸将的只能坐享太平,不能为国分忧;《登楼》中:“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上句对社稷稳固充满了信心,下句警告入侵的吐蕃军队,你们必败无疑。《 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既高度评价了诸葛亮一生的业绩,又寄万分感慨于笔端。 3、抒情曲折委婉,跌宕反复。 杜甫的抒情诗真切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喜悦种种复杂的感情。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梓州时,突然听到叛将史朝义自缢,其部下归降唐军的消息时,惊喜欲狂,冲口而出的,情绪虽非常热烈,但起伏跌宕有致。先写自己初闻时涕泪挥洒,继而看到共患难的妻子也扫去了愁云,于是更加欣喜若狂,要高歌、要酣饮,接着马上作起了回家乡的打算,“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用“即”、“便”、“从”、“穿”、“下”“向”几个副词、介词、动词连接起来,表达了作者似箭的归心。这首诗一气流注,惊喜溢于字外,人称老杜“生平第一快诗”(《读杜心解》),但是又转宕自如,以曲取势,曲折如意。 《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一首长篇抒情诗。在诗的第一段,诗人自述平生的理想是“窃比稷与契”,感叹岁月蹉跎:“居然成濩落 ,白首甘契阔”,但纵使命运对自己这样不公,还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并不是没想过要远离尘俗,过“萧洒送日月”的日子 ,只是“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无法改变自己的初衷啊!仅仅这第一段,就回旋往复,百转千折,使人感受到杜甫那种仁者的情怀 。 三、杜甫的艺术造诣 杜甫诗在语言艺术上的造诣很高,在叙事诗中,他注意语言的个性化,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身份,运用不同的语言,刻划人物的形象。如著名的“三吏”“三别”,多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独白来揭示诗歌的主旨、塑造人物的形象,其中《潼关吏》中的对话: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这一段对话,双方神情毕现。诗中的“我”,对潼关的安危极其关心,“修关还备胡”?透露了心情之急切。而关吏的答话表现出他对所筑工事充满了信心,他兴致勃勃地邀“我”四处查看,边看边指点关隘的险要,反映了守关将士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关吏的这八句话,浦起龙评为“神情声口俱活”(《读杜心解》)。而“我”的嘱咐,则表现了诗人思虑的精深。 杜甫诗中大量地引用俗语,造成亲切感、真实感,有助于突出人物的性格。如《兵车行》中:“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前出塞》中:“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新婚别》中“免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都很附合普通百姓的身份和口吻。元稹《酬李甫见赠》诗云:“杜甫天才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高度评价了杜甫诗运用口语、俗语、使诗歌更接近生活的表现手法。但杜甫又十分注意诗句的锤炼,他善于选择富有表现力的字、词用到恰当的地方。如《夏日李公见访》中:“墙头过浊醪”的“过”字,写出了杜甫和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写出了因贫困而陋屋低矮的情景。他不但善于用动词使诗句活泼起来,还善于用副词使诗富于转折变化,如“自”字的用法;“归来始自怜”、“ 孤云无自心”、“暗飞萤自照”、“立国自有疆”等,增加了句子的表现力。杜甫重视炼字,他说:“新诗改罢自长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正是这种自觉地追求,使他在诗歌语言艺术上达到巨大的成功。所以皮日休说杜诗“纵为三十车,一字不可捐”(《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因成一千言》)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是多样的,正如唐人元稹所说:“上薄风雅 ,下该沈宋,言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也如宋人王安石所言:“至于子美,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故其诗有平淡简易者,有绮丽精确者,有严重威武若三军之帅者,有奋迅驰骤若泛驾之马者 ,有淡泊简静若山谷隐士者,有风流蕴藉若贵介公子者……此子美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杜诗镜铨》附录三) 杜甫转益多师、集众人之所长而成一家之独特风格,风格既统一 ,又表现出丰富性。杜甫诗的总体风格,就是他自己在《进 》中曾说过的一段话:“则臣之述作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企可及也。”杜甫的“沉郁顿挫”虽然指的是他的辞赋,但用来指他的诗歌艺术风格,也是非常准确的。杜甫忧生念乱,仁民爱物,既有济世之志,又遭贫病流离之苦。这里的“沉郁”“顿挫”指作者的诗篇中,有时写得“沉着痛快”;有时写得“沉挚深入”;有时“积健为雄”;有时沉厚纡曲,根底盘深;有时波翻浪卷、起落跌宕,音节上表现着抑扬缓急。 杜甫生活在万方多难,满目疮痍的时代,个人的命运和国家一样不幸,作为一个仁厚深沉的诗人,他的诗中流露出深广的忧患意识,各种感情奔突、作用于他的心中,千回百转,欲扬又抑,正是在这种深沉低回、欲说还休中,体现出杜诗的美学特征。 杜甫在以沉郁顿挫为主要风格之外,还具有萧散自然的特色。这一类风格一般表现在写景、抒情诗中,是生活较为安定时期的作品,如《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境界安宁幽静,表现了潇洒散淡、闲适愉悦的情趣。他如“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江亭》),“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漫成二首》其二)等,都写出了自在闲适,无心疏懒的心境和神态。 至于对后世的影响,我想主要是对宋代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的影响吧! 不知能不能为你帮些忙 再见!

八阵图·刘禹锡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回答者:烟淼 - 魔法师 四级 10-29 23:31 --------------------------------------------------------------------------------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提起诸葛亮,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尤其是历代的诗人和民间都有很多精彩的诗句和对联来描述其不凡的业绩。 过去有这样一幅对联概观诸葛亮平生业绩,倒是非常传神。也是历来神化了的观点。当时的上联出来后,很久无人对出,几成“绝对”,过了很长时间才有人对出下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早年游三峡的时候逛白帝城,那有个托孤堂,里面就有这样的一组塑像,描述的就是“草堂托孤”的故事:刘备头上缠着绷带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用手指着跪在地上的两个小儿子,床的旁边站列着诸葛亮和一班大臣。当时的背景是刘备兵败东吴,蜀国元气大伤,行将就木的他担心蜀国的未来和儿子们的安危,也怕孔明夺位,就故意试探说:“如果我的儿子不行的话,丞相可以取而代之”。其实诸葛亮的一生真是光明磊落的。 诗圣杜甫有一首五绝描绘诸葛亮和此时情形很恰当: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首诗前两句极言诸葛亮之功名,后两句所说兵败东吴,遂成千古遗恨。此时,三国的格局已不可能再打破,弱小的蜀国再也无所作为。只能修养生息,以待天时。 看三国每每看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时候总觉得沉闷和伤感,特别是以弱小的蜀国去攻打强大的魏国实在是勉强而为。蜀中大将魏延几次劝诸葛亮兵出子午谷,可是武侯没有考虑,我虽然不懂兵法,可也觉得如果老是兵败的话,应该考虑变换另一种策略。 再看现代人的观点:《武侯叹》/徐文华 七纵七擒强压弱,六征六败将非神。 鞠躬尽瘁雕枯朽,徒弄聪明误蜀人。 初看此诗有点别扭,细细思考一下,才发现它很新颖,历来都把诸葛亮当作神一样的供奉,他是我们民族智慧的象征,其实里面有很多的历史原因,过去的汉家正统和历来尊刘贬曹的思想都有拔高了诸葛亮的倾向?!不用说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可是《武侯叹》的作者却很清醒,他提出的观点让我们眼睛一亮。 其实诸葛亮的一生何尝不是带点悲情色彩?过去的那种为主尽忠、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可以说在诸葛亮身上得到了完完全全的体现。 真正怜惜诸葛亮的是杜甫,他还有两首七律写诸葛亮的,对其评价极高。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南宋大诗人陆游也有诗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让后人留下多少叹息!假如诸葛亮跟从曹操,历史又会是怎样的呢?也许那时的中国早就统一了! 追问: 那有什么成语和诗句啊 回答: 对联: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忠昭玉宇,义薄云夭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岂可成器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淫漫不能励精,险躁何以怡情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出师两表堪王佐,隆中一对乃相才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奉命于危难之际,受任于存亡之秋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鞠躬尽瘁铭后世,公忠体国厉儿孙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兰溪一日风云会,国中千里草木香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琅琊有幸承宗祧,睿智无尘毓后人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劝刘禅亲贤远佞,为社稷激浊扬清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英灵常照天地永,妙韬时昭日月明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神机妙算七擒孟获,亮节孤忠六出祈山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诸葛先祖名垂宇宙,阳都后裔声蜚中华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一片丹心《出师表》,万斛深情《诫子书》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大贤高鉴奉公守法必赏,公烛无私作奸犯科定罚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鞠躬尽瘁酬三顾隆恩食不甘味,敬礼竭忠做两朝宰寝不安辅席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临溪修建忠武祠遗后代祭祖厉志,傍山营造诸葛庙教来者瞻容思功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三江汇合人杰地灵八卦村居诸葛后裔,七省通衢物阜民丰兰溪水沐武侯遗徽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先生为千古名臣呈两表拼六出殚精竭虑创汉室辉煌伟业, 兰溪乃一方宝地通七省汇三江延祀承宗育诸葛大好儿孙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 ——成都:郭沫若题武侯祠诸葛亮殿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成都:赵藩题武侯祠诸葛亮殿 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成都:刘咸荥题武侯祠诸葛亮殿。陈庶子。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格亮,雪飘梅岭处处香山白乐天 ——诸格亮为诸葛亮之谐音,白居易,字乐天。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格亮,雪飘梅岭处处香山白乐天 ——诸格亮为诸葛亮之谐音,白居易,字乐天。 罩子笼灯诸角亮,长棚隔烛无大光 ——谐音:赵子龙蹬诸葛亮;张鹏翮触吴大光。 南华经相如赋班固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少陵诗摩诘画屈子离骚古今绝艺,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雾巫山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广陵涛庐山瀑布宇宙奇观 ——(共64字)襄阳隆中诸葛亮故居。 罩子笼灯诸角亮,长棚隔烛无大光 ——谐音:赵子龙蹬诸葛亮;张鹏翮触吴大光。 成语: 如鱼得水 三顾茅庐 七擒孟获 火烧赤壁 虎踞龙盘 集思广益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锦囊妙计 不知所云 初出茅庐 俗语: 诸葛亮草舶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诸葛亮挥泪斩马谩——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开口——尽是计谋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要丑奏——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诸葛亮用空城计——迫不得己 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 诸葛亮战群儒——全仗嘴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头 诸葛亮住茅庐——怀才不遇 诸葛亮做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 孔明夸诸葛——自夸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事后诸葛亮 七擒七纵 三顾茅庐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不出茅庐 知三分天下 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即生瑜,何生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事后诸葛亮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追问: .这些你是从哪找的啊 回答: 百度啊。。。 怎么,你不要? 补充: 可以采纳吗?谢谢


历史上对诸葛亮的评价是什么?
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 之内,咸畏 而爱之,刑政...

对诸葛亮的简短评价
诸葛亮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才智过人,天文地理样样精通。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诸葛亮也曾经做过错事。但他的功劳远远的超过了他的过错,因此我觉得他是一个让人敬佩的人。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

历史人物对诸葛亮的评价是什么
历史人物对诸葛亮的评价是什么历史人物对诸葛亮的评价是什么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民间,诸葛亮向来是位大红大紫的风云人物。“鞠躬尽粹、死而后以”这句历史名言,不知影响了多少代人,成为多少仁人志士的座右铭!对诸葛亮的评价,在历朝历代,朝野之间均能出奇地达成共识,成为很少发生非议的一位历史名人!诸葛亮当年...

历代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最后一个笑喷了
李白: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李商隐:管乐有才真不忝,梁父吟成恨有余。杜牧:子夜星才落,鸿毛鼎便移。元稹: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刘禹锡: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白居易: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孟浩然:谁识躬耕者,年年梁甫吟。陈子昂:犹悲坠...

诸葛亮人物评价
译文:苏轼评价:诸葛亮的指挥神出鬼没,部队行动迅速,进攻不能抵挡,撤退不能去追击,白天不能攻击,夜晚不能偷袭,就算兵力多对诸葛亮也无胜算。就算诸葛亮兵力少也占不到便宜,前后呼应,左右掩护,行军有乾坤的奥妙,变阵有四时的变化,是人?是神?是仙?我不知道,诸葛亮是真正的卧龙啊!

对诸葛亮的评价,150字~200.
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

对诸葛亮的评价四字词
毫不夸张滴说,三分天下的棋局是孔明专门为刘玄德谋划并摆出来的,刘备、孙权只是西蜀、东吴两个受益实体的形象代言人 二、才智——神机妙算 什么草船借箭、什么巧借东风、什么三气周渝、什么锦囊妙计、什么木牛流马、什么空城计、什么八阵图,时时处处无不折射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活脱脱一个神机妙算...

对诸葛亮的人物评价
对诸葛亮的人物评价:诸葛亮自古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评论,深受人们的爱戴,出于茅庐的他辅佐实力单薄的刘备成王霸业,忠贞地献上自己的谋略,为蜀国打拼了一片天下。他的聪明才智和忠贞不虞让许多人都为之钦佩。小时侯就听过有关诸葛亮的故事,也看过一点《三国演义》的电视剧。所以,诸葛亮在我的...

对诸葛亮的评价
文言文出师表出师表对诸葛亮评价的作文 如果有人问我喜欢哪个历史人物,我一定会说:我最喜欢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千古以来,诸葛亮深受人们的爱戴,身上有着无数美丽的光环.“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毫无疑问,这是对诸葛亮才华的侧面概括.集超人智慧与谋略于一身的诸葛...

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是什么,被人称为什么?
我发表下我的评价: 诸葛亮我就不多介绍了,在三顾茅庐之时就对刘备提出三分天下,他出山之后,第一次就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军,经历赤壁之战后,辅佐刘备夺取蜀地,汉中,刘备死后辅佐少主,六出祁山,一心兴复汉室,对此我的评价是:鞠躬精粹,死而后已,忠心耿耿,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内政外交军事的...

盈江县13440832586: 一些后人赞美诸葛亮的名言警句,成语,诗句 -
甄珊艾斯:[答案]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

盈江县13440832586: 赞美诸葛亮的对联及 -
甄珊艾斯: 后人为诸葛亮写的对联有许多,其中不乏经典.比如: 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其他对联: 两表酬...

盈江县13440832586: 赞美诸葛亮的成语有什么? -
甄珊艾斯: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澹泊明志====================== 诗词对联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武侯叹〉:七纵七擒强压弱,六征六败将非神.鞠躬尽瘁雕枯朽,徒弄聪明误蜀人.对联:收二...

盈江县13440832586: 后人评价诸葛亮经常使用的词语 -
甄珊艾斯: 尽职尽责,任劳任怨,死而后已,不辞劳苦,克己奉公,兢兢业业.

盈江县13440832586: 求关于赞美评价诸葛亮的《出师表》的名言或对联或诗! -
甄珊艾斯:[答案]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白居易)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三顾堂对联)

盈江县13440832586: 对三国里的诸葛亮如何评价?
甄珊艾斯: 成就 1.诸葛亮勤于思考,注重革新军械、装具.研制了一发十矢连弩和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等作战工具.并改进钢刀,增强了蜀军战斗力.好兵法,推演阵法作“八...

盈江县13440832586: 有句评价诸葛亮的对联怎么说来着? -
甄珊艾斯: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是反贼!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攻心者,心理的意思,<<孙子>>有云:攻心为上,又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者也.大

盈江县13440832586: 后人评价诸葛亮的名句 -
甄珊艾斯: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白居易)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三顾堂对联)

盈江县13440832586: 诸葛亮的对联及出师表,隆中对的评价 -
甄珊艾斯: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两幅对联评价了诸葛亮一身功过得失.读《出师表》不感到者不忠,读《陈情表》落泪者不孝,前后两表就突出一个“忠”字.

盈江县13440832586: 评价诸葛亮一生功绩的一副对联 -
甄珊艾斯: 六出祁山,东和孙吴,收东西二川,七擒孟获,北拒曹操,火攻赤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