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终南山山隐士多?

作者&投稿:木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终南山山隐士多~

史飞翔“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有隐逸的传统,从最早的伯夷叔齐、“商山四皓”,到近世的虚云、印光、来果无数的高僧大德都曾在此修身弘法。直到今天,终南山还被誉为是“隐士的天堂”。有不少人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在终南山隐居修行。据不完全统计,终南山现有约三百到四百名隐士。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此外台湾、日本、韩国的不少修行人也来此隐居。他们中有的是来学佛问道,有的是为了练气养身,有的仅仅只是找一处清净的地方来读书做学问。与别的地方的隐士不同,终南山的隐士,是真正的隐士,他们隐居不是为了求官、不是为了发财。他们隐居是为了修身弘法,为了摆脱了世俗的纠缠和污染、获得了心灵的纯洁和宁静,为了了悟了生命和自然的真谛,从而使灵魂得以净化和升华。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选择来终南山隐居?终南山与其它地方相比又有着怎样的奥秘?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委员、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西安市佛教协会会长、长安兴教寺方丈常明大和尚说:“自从佛教传到中国以后,人们一直就来终南山修行。甚至中国南方的和尚和尼师也来这儿修行。他们呆上三五年,然后回到南方,建立自己的修行中心。这儿是为法出家的和尚和尼师来的地方。修行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你要花费很多年时间,才能真正有所得。这不容易。但是来这儿修行的人都不怕苦。这正是他们来这儿的原因。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这座山里开悟了,还有很多人继续修行,将来会成为大师。在现代,虚云和印法曾经住过嘉五台;印光和来果住过南五台。这儿是他们开悟的地方。每个人都知道这些山是修行的好地方。这就是我选择它们的原因。”原西安市佛教协会副会长、香积寺方丈续洞老和尚先后卓锡于户县大圆寺、草堂寺、西安卧龙寺、终南山大茅蓬(西林寺)、观音洞、仙人岔、圣寿寺历经世事云烟,对于终南山可谓了然于心。大和尚说:“最初的和尚们来中国的时候,他们就定居在终南山里。而且中国的绝大多数大师都曾经在终南山修行。但那是过去的事。现在这么多出家人仍然来终南山的原因是,这里还很容易找到一个隐居的地方。还有,这一带仍然有很多在家人,愿意供养来修行的人。”原终南大茅棚主持德三说:“对于一个出家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精神上的修炼,为此他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这座山很安静。在中国,我们有几座山,大多数和尚都是为了修行去那里的。这儿就是其中的一座。在这里,出家人修行要靠自己。自唐朝以来,这一带就已经成为那些想致力于宗教修行的人汇集的中心。”中国佛教协会理事、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观音禅院住持果宣法师说:“终南山是儒释道三教文化的发祥地。隐士文化十分发达,特别是隋唐时期。终南山历史上的隐士主要有三种人,一种是不愿意跟新政权合作的士大夫;一种是躲避战乱的逸民。再有一种就是看开放下的人。”国学大师南 怀瑾先生的弟子、终南山佛教律宗祖庭净业寺主持本如法师说:“终南山北抵黄河,南依长江,西遥昆仑,东指大海。祖师大德,多聚于此。站在终南山上,望长安红尘滚滚,繁华如梦。看秦岭层峦叠嶂,古刹钟声。背后是山,眼前是佛,本如如本,修道养佛。现在有人说,终南山是西安(或陕西)的后花园。我认为这个认识不够。终南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一座山,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终南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山脉脊梁,中国文化的精神在终南山。终南山是清净的家园。我自己在这里住山感到很受用,有真切的身心感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愿意来终南山隐居?四点原因:一、青城山幽,峨眉山秀,黄山奇,华山险,泰山雄伟,终南山王者之气。王者之气为道气。天下修行,终南为冠。二、终南山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这对修行很重要。三、终南山“精气神”俱足。四、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有隐士传统许多人是“慕道”而来。”终南山观音禅寺住持悟宣法师曾在终南山石砭峪的梅花洞修炼三年,其人可谓是当代终南隐士的一个代表,对于隐居修行他有着自己切身的体会。他说:“出家人住山,主要是寻求一种环境,一种没有外界干扰的环境。南方的山秀气,但藏不住人,摩托车可以直接开进去。更重要的是南方的山多半潮湿温热,且蚊虫多,不适宜隐居。东北的山太高,但黄鼠狼成精,缺乏圣人教化。终南山不一样。终南山能藏住人。终南山的吸引力在于它有‘道’。虽然道在一切处,但终南山的道容易被领悟,被感受、被吸收。终南山有一种“气场”,能直通人心。另外,终南山有灵气,可以代表华夏文化之灵性。”原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许力工居士说:“终南山里有隐士,至少已经三千年了。但是隐士有几种:道教隐士、佛教隐士、知识分子隐士。知识分子隐士,为了学习或写作,他们喜欢安静和孤独。已经有很多人隐居在终南山里,有些是出于社会原因,有些是宗教原因,有些则是出于做学问的原因。长安终南山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心一居士说:“不破本参不住山,不破冲关不闭关。终南山之所以云集如此众多向道之士,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终南山的地理位置与山林环境独特。“天之中,都之南,故名中南,亦称终南”,长江黄河分水岭,是我国地理气候的南北分界线,山大沟深,水源充沛,林木茂密,野果满山,而且四季分明,气候干燥,为山居生活提供了理想的客观环境。第二,终南山住山的传统长期保持未有间断。从隋末静霭率领徒众入终南锡谷隐居并建七十二茅篷至今,住山隐居修道之风从未间断,或为避嚣静志;或为躲法难;或闭关取证;或隐迹阅藏,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茅篷岩洞林立,承传未有间断,有利于修道者建立信心,也便于相互切磋学习。其三,终南山的山民有护持住山者的良好风气。在终南山搭建一处茅篷,往往会得到当地山民的支持,因为,终南山住山的风气很盛,当地老百姓见惯不怪,林业部门也不会过度干涉。据一位参访过全国各地道场的法师讲,如今象终南山这样可以随意搭建茅篷而无人干涉的现象,恐怕仅剩终南山了。可见,终南山的人文环境为住山者提供了基本保障。”跟踪关注终南文化多年的资深驴友郭风说:“首先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有隐士传统。终南山的隐士规格很高,一般都是国师级。二、终南山有所谓的‘秘境’,在这里修道易成,因为终南山有 “加持力”。三、终南山的气候、地理,以及物产等外界条件适合隐居。”。由以上这些讲话我们可以看出,终南山之所以多隐士,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一、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有隐逸的传统,这是终南隐士得以延续至今的一个根本原因。二、终南山“居天之中都之南”,是秦岭的核心部分,我国南北地理的分界线,其气候、物产及外界环境适合修行人隐居,这是终南山修行人聚集的客观原因。三、终南山至今基本上还保持着原始自然状态,未被过度开发,尚是一块净土,能藏人,可随意搭建茅篷。四、与其它地方相比,终南山有一种“王者之气”,有一种“先天气场”,充溢着“道”,甚至产生“秘境”,具有“加持力”。五、终南山有护持住山人的风气和传统。这里民风淳朴,有不少人肯发心供养住山的修行者。总之,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加之终南山本来就是一座具有世界文化意义的历史名山,因此它至今仍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智慧之人来此隐居修行。终南山是名副其实的“隐士的天堂”。

名山大川那么多,隐士为什么都选终南山?终南山是古城西安的天然屏障,可以说是我们西安的父亲山。目前,足足超过5000名隐士在此地归隐,过着“开门见山”的惬意生活。隐士为什么喜欢终南山,并把这里当做圣地在此修炼,根据本人的实地考察和采访,我觉得,有三个主要原因。终南山具有源远流长的归隐文化,受传统影响的结果。中国归隐文化源远流长,魏晋的“竹林七贤”和陶渊明可以说是代表人物。终南山有王者之气。终南山北抵黄河,南倚长江,西向可遥望昆仑,东向可遥指大海。在隐士看来这样的地形具有王者之气,是修行的形胜之地。隐士们确信,终南山有一种“气场”,能直通人心,在这里修行最容易取得成功,所以有人说:“名山修道,终南为冠”。终南山具有深厚的人文传统。自古以来,终南山就有隐居修道的传统。隋朝末年有个叫静霭的人,率领徒弟进入终南山,在终南锡谷隐居修道,并建有七十二茅蓬。从此,入终南山隐修之风至今未曾间断。祖师大德级的人物,多来于此修行,先后出现过静霭、智正、静渊、晋安、灵裕、虚云等多位高僧大德。在古代,终南山也是士大夫和知识分子进退朝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退守之地。这样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隐士们修行。
山水诗鼻祖陶渊明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然描述的是他自己生活周围的庐山,但在这里完全可以通用,它给多少仕途失意者,现实生活失意者,打了一针强心剂,找到了一种解脱方式。如果一个人已经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那就看得开一点,走出生活圈子,进入大自然中寻求解脱,换一种生活方式,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活法。为什么终南山自古就是隐居圣地呢?有种说法是终南山北抵黄河、南依长江、西遥昆仑、东指大海,所以有什么王者之气,最适合祖师大德进行修炼。至于什么是“王者之气”,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这就是一种玄虚的说法,用来镀金比用来解释好使。不过南北东西的方位指示倒的确解释了真正的原因——地理位置优越。处于这个位置的终南山,不高不矮——高了不适合居住,矮了又离人间太近,既没有南方山林的湿热,也没有西北东北山里的冰冷,气候条件良好,郁郁葱葱、溪澈泉清、山峰俊秀、川谷幽静、寺观古道尚存,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比较不错,加上常常云雾缭绕,更有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之感了。自陶渊明后,许多文人雅士,僧人,道士,现实生活不如意者都开始效仿前辈,纷纷选择归隐生活。还有,古代的终南山和现在的终南山指的不是同一座山,神话里的终南山一直延伸到中亚昆仑山上去了,本科念完还可以念研究生,直接去昆仑山读研,这也就似乎是成仙必经之路,理由很充分;而现在的终南山就是我们长安附近这么一点大地方,如今的隐士多数人只是一种情怀。
在终南山隐居修行能得到山民的尊敬和支持。终南山里的山民大多对隐士心怀敬意。隐士所需的油、盐、米、面、衣服、被子、鞋袜等生活用品主要来自周边山民的布施。同时,隐士搭建茅蓬不会受到林业部门的过多干涉。在山里搭建茅蓬无人干涉,现在只有终南山了。山民的支持和林业部门不加干涉,为隐士修道提供了重要条件。终南山气侯适谊,便于生活。隐士可以利用终南山的气候、土圵条件,在茅蓬周围开垦小块土地种植蔬菜、瓜果等。能依靠辛勤劳作维持生治。终南山的地理位置,气候,人文传统等为隐士在这里隐居修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隐士们修道都愿意选择终南山。终南山山大沟深,幽静湿润,植被茂密,资源丰富,好多地方都是大片大片的树林,为隐居生活创造了良好条件。儒家文化里对“隐”的态度一直是“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以士大夫隐士的终极目的基本都不在隐,而在出,隐是为了等待时机、积累条件,最终要是要入世实现天下抱负。这就要求隐的地方不能太偏远,你要是去长白山、喜马拉雅隐居,就算能活下来,世人和掌权者也早把你忘了,哪还有机会下山。终南山则不然,它离秦汉甚至隋唐北宋的首都都不远,只要还与京城的朋友圈有些联系,名号总会流传在上层精英的耳朵里,于是有朝一日没准就被哪个伯乐三顾茅庐了。这就是所谓的”终南捷径“。
终南山作为首选的隐居之地,大致原因如下:交通方便,终南山耸立在西安市之南,翠华山距西安市仅30公里,而西安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都市。距离西安近,隐士们不需要长途跋涉就能到达,而且,如果帝王有意重用,信息传递和就任也方便。终南山具备名山的基本条件,自然资源丰富,风景秀丽,犹如仙境,适合修心养性。终南山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是道教的发祥地。据说老子曾在此修真,秦始皇就曾在筑庙祀老子。之后是尹喜、姜子牙等也修行于此。因此,使终南山历代多有隐士,据统计至少超过五千人。隐士生活重在一个“隐”,不被人发现和打扰,可以全身心的亲近大自然,用心灵倾听大自然的宁静和纯真,是所有隐士想要的生活。终南山的自然条件正好可以满足隐士们的需求。终南山一带,每条峪口都有一条小河蜿蜿蜒蜒,自山顶向山脚流出来。每条河水都又很多条小溪汇聚而成,清澈的河水与溪水首先能解决隐士的生活用水。如果在没有水源的地方隐居,根本不现实。终南山上,在春夏秋等三季,有许多野果,隐士可以采摘野果吃,能给身体补充必要的维生素。更重要的是,终南山上中草药非常丰富,一些隐士懂药理,会自己采药、制药、配药,让自己免受疾病折磨。在过去终南山一带,可以看到不少村落房屋零零散散的坐落在山上,东边几座,西边几所,人们生活非常不方便。于是,都鼓励村民搬迁到山下平坦的地方居住。村民在山下盖了新房后,把老房子就遗弃在山上。而这些闲置的老房子正好被隐士租下来,经过简单装修后,变成了隐士的住所和修炼场所。为原来主人和隐士都提供了利好,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自古隐士都不是为了隐藏自己,超能力和智慧从来都是用来造福社会的。隐士的最高境界就是“网红级隐士”所有人都想见,却无论谁也找不到,比如老子、鬼谷子、王重阳这些人。而那些只是在山里面生活的群体,数量也很多,只能说是来体验生活的城里人,不能说是隐士。终南山上原来的村民搬走后,留下不少老房子,为隐士提供了住所。历史传承,人们曲之若骛。终南山朝朝代代隐居修练之人不断,历史的传承成了人们心中向往的隐世生活佳地。历史上有名的隨末静霭率72众徒在此结庐隐世,唐僧西天取经在長安开坛讲经,佛教传入中国后,男女信徒常常出入终南山修行。道教的修行者经常来终南山吸纳天地灵气,开悟天人合一,寻求顿悟。因独特的自然环境在此修行确实较其他地方有灵感!领悟有德者回到各自的地方开馆受业、讲坛传法成了一股清流。自然保护的人间静土藏精纳气。其他地方的名山大都不具备隐居。南方的大山湿气瘴气太重,虫蛇遍布,不适宜人们生活隐居,好多也都比较小,东北常年积雪皑皑,四季不全。其余名山不是旅游开发就是寺观林立,各持一方。只有终南山具备不受外界的打扰,是隐者的理想选择。

终南山为何多隐士?~~轉貼
西安城南的终南山是一个具有世界文化意义的历史名山。它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终南山,以其居天之中、都之南,故又称“中南山”。《诗经》、《山海经》称其为“南山”。汉武帝于元封二年(前109)祀太乙神于此,建太乙宫,故又名“太乙山”(也做“太一山”)。据考证,“终南”之名始见于《尚书·禹宫》。宋人所撰《长安县志》载:“终南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去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
今天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终南山,是指秦岭山脉的主峰之一,具体讲就是秦岭山脉的中段。它东始蓝田,西经长安、户县、周至,东西走向约10公里长,海拔2000多米,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包括太兴山、嘉午台、翠华山、南五台、小五台、青华山、圭峰山、紫阁山、万花山等数十座名山秀峰。终南山,地形险阻、道路崎岖,大谷有五,小谷过百,绵延数百里,群峰峻岭,层层叠叠,峰峦叠嶂,沟壑幽深,古刹佛寺,依山挟势,腾云驾雾,携水伴湖,竹掩松映。
中国历史上的不少名人都曾做过“终南隐士”。相传西周的开国元勋姜子牙,入朝前就曾在终南山的磻溪谷中隐居,他用一个无钩之钓,引起周文王的注意,后以八十高龄出山,结束隐逸生涯,辅佐武王伐纣,建功立业,成为一代名相;秦末汉初,有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角里四位先生,年皆八旬有余,须眉全白,时称“四皓”,先隐居商山,后隐居终南,终成大业;“汉初三杰”的张良功成身退后“辟谷”于终南山南麓的紫柏山,得以善终;晋时的王嘉、隋唐五代的新罗人金可记、药王孙思邈、仙家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以及金元时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明清时江本实等都曾隐居终南山。  
终南山历史上高僧辈出,缁素云集,出现过智正、静渊、普安、静蔼、灵裕、虚云等多位高僧大德,然而终南山却始终不太被现代人所重视。美国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的一部《空谷幽兰》,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我们的终南山竟然还有着如此的魅力与价值,简直可与希腊的奥林匹斯山相媲美。
  如今,终南山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为数不多的、还存在隐士的地方。每年都有不少人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在此隐居修行。据不完全统计,终南山现有约三百到四百名隐士。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此外,还有我国台湾、日本、韩国的修行者。这些隐士有的是来学佛问道,有的是为了练气养身,有的仅仅只是找一处清净的地方读书做学问。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来终南山隐居呢?终南山与其它地方相比又有着怎样的奥秘呢?  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委员、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西安市佛教协会会长、长安兴教寺方丈常明大和尚说:“自从佛教传到中国以后,人们一直就来终南山修行。甚至中国南方的和尚和尼师也来这儿修行。他们待上三五年,然后回到南方,建立自己的修行中心。这儿是为法出家的和尚和尼师来的地方。修行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你要花费很多年时间,才能真正有所得。这不容易。但是来这儿修行的人都不怕苦。这正是他们来这儿的原因。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这座山里开悟了,还有很多人继续修行,将来会成为大师。在现代,虚云和印法曾经住过嘉五台;印光和来果住过南五台。这儿是他们开悟的地方。每个人都知道这些山是修行的好地方。这就是我选择它们的原因。”  原西安市佛教协会副会长、香积寺方丈续洞老和尚先后卓锡于户县大圆寺、草堂寺、西安卧龙寺、终南山大茅蓬(西林寺)、观音洞、仙人岔、圣寿寺,历经世事云烟,对于终南山可谓了然于心。大和尚说:“最初的和尚们来中国的时候,他们就定居在终南山里。而且中国的绝大多数大师都曾经在终南山修行。但那是过去的事。现在这么多出家人仍然来终南山的原因是,这里还很容易找到一个隐居的地方。还有,这一带仍然有很多在家人,愿意供养来修行的人。”  原终南大茅蓬住持德三说:“对于一个出家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精神上的修炼,为此他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这座山很安静。在中国,我们有几座山,大多数和尚都是为了修行去那里的。这儿就是其中的一座。在这里,出家人修行要靠自己。自唐朝以来,这一带就已经成为那些想致力于宗教修行的人汇集的中心。”  中国佛教协会理事、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观音禅院住持果宣法师说:“终南山是儒释道三教文化的发祥地。隐士文化十分发达,特别是隋唐时期。终南山历史上的隐士主要有三种人,一种是不愿意跟新政权合作的士大夫;一种是躲避战乱的逸民。再有一种就是看开放下的人。”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弟子、终南山佛教律宗祖庭净业寺住持本如法师说:“终南山北抵黄河,南依长江,西遥昆仑,东指大海。祖师大德,多聚于此。站在终南山上,望长安红尘滚滚,繁华如梦。看秦岭层峦叠嶂,古刹钟声。背后是山,眼前是佛,本如如本,修道养佛。现在有人说,终南山是西安(或陕西)的后花园。我认为这个认识不够。终南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一座山,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终南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山脉脊梁,中国文化的精神在终南山。终南山是清净的家园。我自己在这里住山感到很受用,有真切的身心感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愿意来终南山隐居?四点原因:一、青城山幽,峨眉山秀,黄山奇,华山险,泰山雄伟,终南山王者之气。王者之气为道气。天下修行,终南为冠。二、终南山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这对修行很重要。三、终南山”精气神“俱足。四、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有隐士传统,许多人是‘慕道’而来。”  终南山观音禅寺住持悟宣法师曾在终南山石砭峪的梅花洞修炼三年,可谓是当代终南隐士的一个代表,对于隐居修行,他有着自己切身的体会。他说:“出家人住山,主要是寻求一种环境,一种没有外界干扰的环境。南方的山秀气,但藏不住人,摩托车可以直接开进去。更重要的是南方的山多半潮湿温热,且蚊虫多,不适宜隐居。东北的山太高,但黄鼠狼成精,缺乏圣人教化。终南山不一样。终南山能藏住人。终南山的吸引力在于它有‘道’。虽然道在一切处,但终南山的道容易被领悟、被感受、被吸收。终南山有一种‘气场’,能直通人心。另外,终南山有灵气,可以代表华夏文化之灵性。”  原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许力工居士说:“终南山里有隐士,至少已经三千年了。但是隐士有几种:道教隐士、佛教隐士、知识分子隐士。知识分子隐士,为了学习或写作,他们喜欢安静和孤独。已经有很多人隐居在终南山里,有些是出于社会原因,有些是宗教原因,有些则是出于做学问的原因。”  长安终南山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心一居士说:“不破本参不住山,不破冲关不闭关。终南山之所以云集如此众多向道之士,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终南山的地理位置与山林环境独特。‘天之中,都之南,故名中南,亦称终南’,长江黄河分水岭,是我国地理气候的南北分界线,山大沟深,水源充沛,林木茂密,野果满山,而且四季分明,气候干燥,为山居生活提供了理想的客观环境;第二,终南山住山的传统长期保持,未有间断。从隋末静霭率领徒众入终南锡谷隐居并建七十二茅蓬至今,住山隐居修道之风从未间断,或为避嚣静志,或为躲法难,或闭关取证,或隐迹,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茅蓬岩洞林立,承传未有间断,有利于修道者建立信心,也便于相互切磋学习;其三,终南山的山民有护持住山者的良好风气。在终南山搭建一处茅蓬,往往会得到当地山民的支持,因为,终南山住山的风气很盛,当地老百姓见惯不怪,林业部门也不会过度干涉。据一位参访过全国各地道场的法师讲,如今,像终南山这样可以随意搭建茅蓬而无人干涉的现象,恐怕仅剩终南山了。可见,终南山的人文环境为住山者提供了基本保障。”  一位跟踪关注终南文化多年的终南文化爱好者说:“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有隐士传统。终南山的隐士规格很高,一般都是国师级;而且,终南山有所谓的‘秘境’,在这里修道易成,因为终南山有‘加持力’。”  古代那些以入仕为目的假隐者不同,当今终南山中的隐士,多数是真正的隐士,他们隐居不是为了求官、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修身弘法,为了摆脱世俗的纠缠和污染、以获得心灵的纯洁和宁静,为了了悟生命和自然的真谛,使灵魂得以净化和升华。


终南山为何成为隐居圣地?
终南山是中国十分出名的地方,因为这里有很多的人在潜修,终南山也叫做太乙山或者地肺山,另外也有人称呼为中南山和周南山,这里是佛道儒都十分看重的地方,据说能够修身养性,终南山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圣地之一,隐居此处意义很大:一、终南山位置居于中心,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最有灵气之地。终南山无语陕西...

终南山的“隐士”多达上万,真的都是心无杂念吗?
一、终南山上的“隐士”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政治文化迅速发展。中国人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尤其是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那里经济繁华社会活动巨多,很多人每天都在生活与工作当中奔波忙碌。越是花时间在工作上越是会让人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这也就是为何在中国经济发展提高之后,中国的旅游业...

终南山5000隐士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
生活艰苦,饱腹成了最大问题 作为一座有着千年文化的名山,终南山中的交通自然是比不上山外的发达,收取快递这样的事情更是无法实现。一开始很多游客都对终南山的修士们心怀尊敬,香火钱也够山上的修士们勉强生活,但随着修士们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有一些投机取巧之人,游客们渐渐失去了对修士的崇敬,山中...

名山大川那么多,隐士为什么都选终南山?原因是什么呢?
终南山是古都西安的绿色长城,能够说是大家西安的父亲山。现阶段,足足超出5000名隐士在此处归隐,过着“直截了当”的惬意生活。终南山具备源远流长的归隐文化艺术,受传统式影响的结论。我国归隐文化博大精深,先秦的“竹林七贤”和五柳先生能够说是代表者。山水田园诗开山鼻祖五柳先生一句“悠然见南山,...

古代中的隐士为什么大多都长居在终南山?
终南山具有很高的灵气吧,并且终南山远离中原,比较安静,没有世人的打扰,能够有助于道人修行。现在来看,主要是为了生活方便,人们对中南山的认识可能会被神话传说所迷惑,首先,大多数古代隐士和神仙在得道之前就生活在黄河流域,这是最便宜的方式找到附近的山定居和学习,普通人不可能从长安到昆仑山,...

终南山“隐士”多达上万,当真都是看破红尘?
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假隐士这种现象层出不穷,甚至成为一种职业。甚至在终南山,你能看到所谓的隐士培训班,专门用来教授一个隐士应该每天做些什么。这些假隐士非但摒弃了归隐的初衷,更是与之完全相悖,将归隐这种行为转变为赚钱的方式,将隐居成为一场商业大秀。这条畸形的产业链一经曝光,便引起了无...

号称五千隐士,数百仙人的名山是否真的有人隐居?
在陕西省西安市秦岭山脉中,有一座著名的山——终南山。四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了历史记载,历代无数诗人在此留下佳句。韩愈在此感慨:"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王维描写这里的景色"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白曾赞美这里:"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终南山上常年绿树成荫...

西安终南山真有隐士!他们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这些隐士在终南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衣素食,追求心灵的宁静。自古以来修行的人都非常多,古代战乱期间有很多人为了躲避战乱而进山修行,近几年发现了很多修行者的遗址。而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宁静的生活,他们放弃高薪的工作,优渥的物质生活,其中终南山的修行者是最多的,...

终南山的隐士为啥越来越多,有何猫腻?
之所以越来越多,是由于很多人迷失了自我,迷失心灵,想给自己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重新来思考一下人生的定义,找到真正的生命价值,还有一部分人,他们生活在一个永无边际的大圈子当中,不仅想要住更好的房子,也想买时尚车子,最后也自己说不上来究竟想要什么,因此去做了隐士。还有一部分的人是非常遵从...

号称五千隐士,数百仙人的名山是否真的有人隐居?
据统计,历代在终南山隐居的隐士总数超过五千人。从先秦时期的老子,到明清乃至近代,都有人选择在此隐居。汉代开国功臣张良,以及辅助惠帝登基的商山四皓,均与终南山有着不解之缘。更为神秘的是,据传在此“成仙”的人数以百计。这里是道教的发源地,同时汇集了佛教、财神文化、寿文化等多种典故与...

青岛市15514412698: 为什么终南山山隐士多? -
瞿空爱欣:[答案] 终南山为何多隐士?~~转贴 西安城南的终南山是一个具有世界文化意义的历史名山.它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终南山,以其居天之中、都之南,故又称“中南山”.《诗经》、《山海经》称其为“南山”.汉武帝于元封二年(前109)...

青岛市15514412698: 为什么古代很多人选择隐居在终南山 -
瞿空爱欣: 1、距离当时的都城或大城市很近,官宦隐居或者想要短时间逃避的话很方便.2、终南山是佛教的策源地也是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有很多名人待过,有名人效应.3、这个地方关于道家成仙的故事最多,世人误以为这里距离天堂最近.

青岛市15514412698: 为什么会有很多人选择到终南山去隐居? -
瞿空爱欣: 很多人都想等自己退休了,以后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有山,有水,空气清新,能够安度自己的晚年,因为这些人都感觉自己年轻的时候实在是太累了,生活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加上工作上的压力,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气,想要等到自己老了以...

青岛市15514412698: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隐居在终南山? 地理有什么特点??? -
瞿空爱欣: 其实有唐一代,当时人们隐居实际上还是想要出仕入红尘做官的.而终南山一是环境清幽,适合隐居,第二个距离政治中心长安很近,方便大家掌握消息及时把握机会.

青岛市15514412698: 中国的名山大川那么多,隐士为什么都选终南山 -
瞿空爱欣: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这首祖咏写从长安望终南山积雪的名诗一般人都会吟唱,原因无他,是这首咏远看积雪的诗确实好,自古无出其右,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终南山的神秘吸引力.一提起终南山,人们自然而然...

青岛市15514412698: 各位大神,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在终南山隐居 -
瞿空爱欣: 古代就有好多隐士去哪里隐居,美国作家又出了本书《空谷幽兰》,报到了山里隐士生活的状况.有隐居者说,哪里比较有灵气,修炼的效果比较好.

青岛市15514412698: 终南山为何成为隐士修行的最佳选择?
瞿空爱欣: 至于熊沟,位置在石砭峪内,因其背靠南五台,风水绝佳,据说,鼎盛时期,这里几百米就有一个茅蓬,可见隐士之多.不过在这里修行的隐士都是谢绝参访的.响石能够有幸参与,是参加了之前终南山佛教协会举办的终南山佛子夏令营,这个夏令营一般会选春秋两季举行,对此感兴趣的人,可以关注一下这方面的信息.

青岛市15514412698: 隐居起来不问世事的人是谁 -
瞿空爱欣: 隐居起来不问世事的人是谁终南山是位于陕西省,有天下第一山之称,而我们经常看到的武侠小说里也有很多是以终南山为背景的,比如神雕侠侣,里面写的终南山下住的都是武林高手,都是隐居起来,不问世事的人,还有就是像王重阳,这在...

青岛市15514412698: 为何成为隐士修行都爱选择终南山? -
瞿空爱欣: 为何成为隐士修行都爱选择终南山?(2)凤凰网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终南山最高峰有2600多米.无论山势多么陡峭,都有踩踏坚实的山路可寻,小径、石阶,抑或是悬挂在崖上的木板“天梯”和铁链,都表明常年有人在此行走,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修道胜地,它既是佛教的策源地也是道教的发祥地.这样的时空穿梭,的确给人以恍如隔世之感.尤其是穿越剧流行的当下,一个小时车程便可回到千年之前,恐将引发不少人的好奇心,而现代版“寻隐者而不遇”,更将吊起不少人一探究竟的兴趣.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来终南山隐居呢?原因自然是千千万,但环境因素在其中起了最重要的原因.西安市长安终南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心一居士对此解释说:“不破本参不住,不破冲关不闭关.

青岛市15514412698: 终南山现代隐士,我们该如何看待? -
瞿空爱欣: 距离市区一小时车程的终南山中,还保留着隐居传统,有五千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修行者隐居山谷,过着和一千年前一样的生活.这些修行人都很热爱生活,但他们不用手机,离村庄近的修行者还会和村里人打交道,很少下山.(02-15 华商网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