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齐恒公能说他不注重细节吗?

作者&投稿:正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齐恒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春秋战国时期?~

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一时间齐国大治。


政事方面

实行国野分治的方法,国都为国,其他地方为野。国中设二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每五家

为一轨,轨设轨长。每十轨为一里,里设里司。每四里为一连,连设连长。每十连为一乡,乡设良人。

再为臣设三卿,工设三族,商设三乡,泽设三虞,山设三衡,加强管理。对于野,以三十家为一邑,邑

设邑司。十邑为一卒,卒设卒帅。十卒为一乡,乡设乡帅。三乡为一县,县设县帅。十县为一属,属设

大夫。全国共有五属,设五属大夫分别治理。并划分各级官员的职权范围,属大夫管形狱,县帅管划分

田界,乡帅管一般政事,要求他们兢兢业业,不许荒废政事,不然处以刑罚。每年正月,五属大夫要向

桓公汇报述职,桓公根据政绩来进行奖惩。


军事方面


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的制度。规定士乡的居民必须服兵役。每家出一人为士卒,每轨为一伍,伍

由轨长率领。每里五十人为一小戎,小戎由里司率领。每连二百人为卒,卒由连长率领。每乡两千人为

一旅,旅由良人率领。五乡一万人为一军,十五乡共三军,桓公、国子、高子各率一军。农闲时训练,

由战事时出征。这样既提高了士兵战斗力,也不必支付养兵的费用。另外,为解决武器不足的问题,规

定犯罪可以用兵器赎罪。犯重罪可以用甲和戟赎罪,犯轻罪的可以用盾和戟赎罪,犯小罪可以用金属赎

罪,铜用来铸兵器,铁用来铸农具。诉讼成功则要交一束箭。从此,齐国的兵器也渐渐充足起来。


同时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开创官营妓院:“管仲相桓公,置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充国用。”


编辑本段政事方面
实行国野分治的方法,国都为国,其他地方为野。国中设二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每五家为一轨,轨设轨长。每十轨为一里,里设里司。每四里为一连,连设连长。每十连为一乡,乡设良人。再为臣设三卿,工设三族,商设三乡,泽设三虞,山设三衡,加强管理。对于野,以三十家为一邑,邑设邑司。十邑为一卒,卒设卒帅。十卒为一乡,乡设乡帅。三乡为一县,县设县帅。十县为一属,属设大夫。全国共有五属,设五属大夫分别治理。并划分各级官员的职权范围,属大夫管形狱,县帅管划分田界,乡帅管一般政事,要求他们兢兢业业,不许荒废政事,不然处以刑罚。每年正月,五属大夫要向桓公汇报述职,桓公根据政绩来进行奖惩。
编辑本段军事方面
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的制度。规定士乡的居民必须服兵役。每家出一人为士卒,每轨为一伍,伍由轨长率领。每里五十人为一小戎,小戎由里司率领。每连二百人为卒,卒由连长率领。每乡两千人为一旅,旅由良人率领。五乡一万人为一军,十五乡共三军,桓公、国子、高子各率一军。农闲时训练,由战事时出征。这样既提高了士兵战斗力,也不必支付养兵的费用。另外,为解决武器不足的问题,规定犯罪可以用兵器赎罪。犯重罪可以用甲和戟赎罪,犯轻罪的可以用盾和戟赎罪,犯小罪可以用金属赎罪,铜用来铸兵器,铁用来铸农具。诉讼成功则要交一束箭。从此,齐国的兵器也渐渐充足起来。
编辑本段经济方面
通过减少税收,增加人口的生育水平。从而提高齐国的总体人口数量。对商业特别是盐商加以重税,以补足税收的差异。并实行了粮食,“准平”的政策,避免富人抢夺穷人的粮食,进一步限制贫富的差距。也间接承认了农民自由买卖粮食的权利及自由私田的合法性,并且还保障了私田农的生产利润。这种经济政策,亦为经济层面的国君集权。并在齐国各处设立“女闾”,将战犯或罪犯的寡妇充于其间,并抽以税收。这样的做法导致了许多秦人,晋人慕名而来到齐国大大的充实了齐国的国库。
编辑本段开始称霸
齐桓公改革之后,齐国国力大为增强,齐桓公开始走上称霸的道路。他先是与邻国修好,归还给鲁国以前侵占的棠、潜两邑,让鲁国作为南边的屏障;归还卫国以前侵占的台、原、姑、漆里四邑,让卫国成为西边的屏障;归还燕国以前侵占的柴夫、吠狗两邑,让燕国成为北部的屏障。桓公五年春(前681年),在甄召集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另外,齐桓公还灭了郯、遂等小国。桓公十四年(前672年),陈历公子完,即田完,逃到齐国,桓公想任命他为卿,他不接受,桓公就任命他为工正。
编辑本段尊王攘夷
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向齐求救。齐桓公救燕,攻打山戎,一直打到孤竹才停。燕庄公送齐桓公到齐境。桓公说:“不是天子,诸侯向送不能出境,我不可以对燕无礼。”于是把燕君所到的地方割给了燕国,叮嘱燕君学习召公为政,像周成王周康王时一样给周朝纳贡。诸侯听说此事,都拥护齐国。桓公二十七年(前659年),桓公妹妹哀姜是鲁闵公的母亲,她和鲁公子庆父淫乱。庆父弑闵公,哀姜想立庆父,而鲁人立僖公。桓公召回哀姜,将其杀死。桓公二十八年(前658年),卫文公被狄人骚扰,向齐求救。齐打败狄人,并为卫国筑楚丘城,把卫国臣民迁到那里。
桓公二十九年(前657年),桓公和蔡姬在水中游玩,蔡姬晃船,桓公心怕,阻止蔡姬。蔡姬不听,晃个不停。齐桓公出船,大发雷霆,把蔡姬送了回去。蔡国也不高兴,把蔡姬又嫁给别人。桓公发怒,兴兵讨伐。桓公三十年春(前656年),齐桓公带领鲁、宋、陈、卫、郑、许、曹七国诸侯伐蔡,蔡国臣民反叛。又讨伐楚国,楚成王起兵迎战,问:“为什么来到我国?”。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对我国先君太公说:‘你要讨伐诸侯,辅助周室。’给我们先君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的土地。楚国没有进贡包茅,使周王祭祀时没有用来缩酒的东西。周昭王南征没有回来。是因为这些来责问。”楚王说:“没有进贡,实有此事,这是寡人的过错。昭王南征没有回来,你问汉水去吧。”齐军打到陉。夏,楚王派屈完带兵抵御,齐军退回召陵。屈完对桓公说:“你讲道理就算了。如果不,那么楚用方城山作为城墙,长江汉水作为护城河,和你决战。你还能打赢吗?”于是和屈完讲和退兵。
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夏,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周襄王派宰孔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诸侯朝服之车),不要桓公下拜受赐。桓公想不拜,管仲说:“不可。”,于是桓公还是下拜收赐。秋,又和诸侯会于葵丘,周派宰孔参加。桓公越来越骄傲,诸侯有不少背叛的。宰孔对晋侯说:“齐桓公太骄傲了。”这年,晋献公死,晋国发生内乱,秦穆公立公子夷吾为晋君,桓公也出兵平乱。这时周朝式微,只有齐、晋、楚、秦强大。晋国内乱,秦国偏远,楚王以蛮夷自居,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霸主。桓公说:“寡人向南打到召陵,望见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深入流沙之中。登上太行山,到卑耳山才返回。诸侯不要违背寡人。我三次联合诸侯出兵,六次和诸侯会盟,定襄王太子之位。说以前三王伟大,现在我和他们有什么两样吗?我想在泰山封禅。”管仲劝说,桓公不听。管仲又说,要得到远方的珍奇怪物才能封禅,桓公才不考虑这事。

春秋五霸时期: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王爵自封)

到了战国时期、大多数国君爵都是侯爵、比如魏国初期建立者 魏文侯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齐桓公确实不注意细节,但他成也如此,败也如此:
因为不注意细节,所以他并不苛求曾经差点射杀他的鲍叔牙,也不苛求帮助他的敌人的管仲。所以他能获得人才,并且能君臣一心。但也正因为他的“不拘小节”,他最后信任易牙、开方、和术刁,这三个都是有“前科”的小人,最后死的窝窝囊囊。

他对子女的教育就可以看出他不注重细节,所以活该被饿死,还没人收尸。

能。当他与兄弟争王位时,管仲用剑射他时 ,他咬破舌尖来麻痹管仲,因此保命。否则历史恐怕重写

不能


战国时期,齐桓公午为何叫蔡桓公?
源于《韩非子·喻老》中的一篇文章《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里所谓的“蔡桓公”,据考证应该是战国时期田氏代齐以后的第三位齐国国君,谥号为“齐桓公”,史称“田齐桓公”或“齐桓公午”。本名田午,史载他“弑其君及孺子喜而为公”。意思是说他杀了齐废公田剡而自立,在位时曾创建稷下学宫...

为啥就只有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被认是春秋五霸?
以上所说,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之所以能够被所有史册公认为春秋五霸,和和门的成就与背景是密不可分的。齐桓公 齐恒公在位时经过了一番改革,直接导致齐国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随后齐国举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整个齐国在齐恒公的领导下战斗在抵抗外敌的最前线,这一举动直接赢得了其他...

为何春秋时期“大霸不过三小霸不过五”?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并立。其中战功最为卓越的三个君王,分别是齐恒公,楚庄公和晋文公。他们被称为“三大霸”而最早称为帝王的三位,被称为“三小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霸不过三,小霸不过五。大霸不过五指的是春秋五霸。春秋五霸算得上是春秋时期,鼎鼎有名的枭雄。而且都十分富有谋略。不断为...

春秋图霸:齐桓公为啥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呢?
赫赫有名的齐桓公就此开始称霸之路。当齐桓公继位之后,为了抱着一箭之仇便发兵攻打鲁国,逼迫鲁庄公杀掉公子纠,同时还要把管仲送回齐国治罪;弱小的鲁庄公无可奈何,只能按照齐桓公的吩咐办事。当管仲被押到齐国后,鲍叔牙却向齐桓公举荐了管仲,说管仲很有才华,可以帮助齐国成就大业,如果杀掉的话...

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为何有的称为“公”有的却称为“王?
这个要追溯到周朝的封号制度。周朝给诸侯的封号有五个等级,分别是公侯伯子男。所以就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况,有的诸侯国的国君叫公,有的叫侯,当然也有的叫伯。比如说秦孝公、齐桓公、郑庄公等。这五个等级都是周天子分封出来的结果。但是王不可能是周天子封的,因为周天子他自己也只是一个王,能分封...

为什么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儿子叫扶苏和胡亥?
所以,对地位高的人就一般不称氏而称姓,早秦始皇四百多年的春秋齐恒公,姓姜,吕氏,只叫姜小白,就没有叫他吕小白的,就是他还没成为国君之前,人们都称他为公子小白。即使直呼其名,也不用氏,比如晋文公重耳,可见用氏的人的地位在当时还是很低的,也说明了有姓有氏的那些朝代取名是很讲究。

齐恒公和齐威王什么关系?
3、对已故的诸候国君的尊称,如齐桓公:他的爵位是侯爵,活着的时候称齐侯,而死后方可以称齐桓公,当时其他国君皆以此类推。4、楚国还是一个特例,把县令称之为“公”,这在当时,是有点恶搞性质的。到后来刘邦称“沛公”也是楚制的遗留。5、战国时,公的称谓就更加普遍,不再单独作解释。

春秋五霸分别是谁?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秋五霸是东周春秋时期相继称霸主的五个诸侯,主流说法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不同历史文献也有不同记载。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开启了争霸战争以夺天下,春秋五霸便是该时期的历史产物。该战争,为之后战国时期的...

战国孙子的嫡子是谁
公子完,厉长子,恐祸至,逃离陈。完至齐,任工正,管百工。讲仁义,且得体,帮助齐,工与器,盖天下,齐恒公,赐田庄,为隐姓,表感激,姓改田,当是时,陈与田,音相近。原陈完,换田完,娶齐女,家始兴。田完死,号敬仲。敬仲子,穉孟夷,得贵子,湣孟庄。湣孟庄,生贵子,名须无,...

春秋五霸指的是谁?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秋五霸是东周春秋时期相继称霸主的五个诸侯,主流说法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不同历史文献也有不同记载。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开启了争霸战争以夺天下,春秋五霸便是该时期的历史产物。该战争,为之后战国时期的...

陕西省15677831506: 齐桓公为什么能够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
花聪四妙: 应该齐桓公遵守规则,宋襄公送他回国,二人在谈话,结果宋襄公一不小心进入齐国的国界,按照王室的规定,这是不允许的,为了这件事情,齐桓公就以此地作为两国的边界,把越界的那块土地送给了宋襄公.第二,齐桓公带领中原各国,打败北方游牧民族.他完成了尊王攘夷,因此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陕西省15677831506: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多行为不良,但才华横溢的人 -
花聪四妙: 1、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另一个角度讲是价值观念不同,杨朱就说,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 .即使拔下一根腿毛能使天下得利,他都不愿意干.在儒家看来这就是自私自利,但人家觉得就是正确的.商鞅变法是齐之以刑,但儒家认为德治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行为不良在当时是没有统一标准的 2、各国重视的人才,是为我所用,发挥作用,不是看道德水平如何.比如汉代都搞什么孝廉这一套,结果选出来的都是华而不实的人.汉高祖能重用陈平,曹操提出唯才是举,都是很英明的决断 3、不排除有些人是故意装疯卖傻,与众不同,太高自己名声

陕西省15677831506: 春秋时期齐恒公发现的有用人才 -
花聪四妙: 齐桓公容人之量 由管仲拜相这一点可以看出齐桓公的容人之量.桓公用人不疑 齐桓公为了称霸天下,广求天下贤士辅佐.卫国人宁戚听到这个消息也想投奔桓公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但他家里贫困,苦于没人举荐自己.最后他心生一计,于是就...

陕西省15677831506: 历史 春秋战国的纷争
花聪四妙: 1、齐桓公注重人才的使用,齐国所在的山东地区在春秋经济比较发达,齐桓公利用周天子的形象做大自己的军事实力. 2、要忍耐,等待复仇的机会,在忍耐中积蓄力量 3、争霸的目的无非就是获得更多的土地和人民,国家减少说明小国在不断地减少,打过吞并小国 4、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历尽20年积蓄,打败曾经大败自己的吴国.

陕西省15677831506: 说一说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
花聪四妙: 一方面齐桓公善于因势利导,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施展各种手段,并将这些手段运用得游刃有余.比如在政治上采取“会盟”的方式变相的做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另一方面,在经济和军事上,由于重用了被称为“春秋第一相”的“达人”管仲.这使得当时的齐国率先做到了政治昌明、国势鼎盛、军力强大.齐桓公提出的尊王攘夷的口号

陕西省15677831506: 春秋战国的故事 -
花聪四妙: 1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

陕西省15677831506: 都说注重细节的人会成大事, '不拘小节'与'不注重细节'可以相提并论吗?
花聪四妙: "不拘小节"里面的"小节"指的是烦琐的礼节等方面的东西. "不注重细节"里面的"细节"指的是人或者事情的细微之处. 关键是你没弄懂这两个"节"的含义啊?他们绝对是不一样的啊 从感情色彩来看,"不拘小节"是对一个人的夸奖;而"不注重细节"则是对一个人观察不细致所做的批评啊! 我说的够明白了吗?? 不清楚还可以再问我

陕西省15677831506: 春秋时期齐桓公能够首先称霸的原因是什么 -
花聪四妙: 春秋时期齐桓公能够首先称霸的原因是得到了管仲的辅佐. 齐桓公二年(公元前684年),桓公又对管仲说:“我想加强军备.”管仲又说:“不行.”桓公不听,果然修治军备.一次,宋夫人惹怒了齐桓公,桓公怒对管仲说:“我想伐宋.”...

陕西省15677831506: 下列人物按所处朝代的先后顺序排列1.齐恒公 2.秦始皇 3.汉明帝 4.汉武帝 5.黄帝 6.夏启 -
花聪四妙:[答案] 黄帝 夏启 秦始皇 齐桓公 汉武帝 汉明帝 黄帝姓 公孙 ,居 轩辕之丘 ,故号 轩辕氏 .又居 姬水 ,因改姓 姬.他的部落就在黄河... 导致日后被犬戎灭国.而齐桓公就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中的齐国. 周灭亡后诸侯国经过春秋战国的互相攻伐终于统一于秦.始皇...

陕西省15677831506: 春秋战国是诸侯的问题
花聪四妙: 按照周礼,只有周天子是可以称王的.诸侯为王臣,世袭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其中只有宋国是公爵,齐、鲁、晋等为侯爵,秦、郑等为伯爵,而楚国只是子爵,故史书中称“齐侯”、“晋侯”、“秦伯”等等.至于称呼“齐桓公”、“晋文公”,则是死后所赋予的尊敬的谥号,皆为“公”,而到了战国时期,由于进一步的礼崩乐坏,各路诸侯的谥号则都僭越称“王”了.而楚国称王则是楚国早在西周时期就不服从于周朝,自立为王,实质上楚国只世袭子爵. 至于你所问的有关名号的排序,从历史简表上看,倒没发现有严格的规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