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为什么批评金庸

作者&投稿:挚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朔为什么要批评金庸????~

他觉得金庸的小说很无聊,没有他自己的作品好呗!

谈不上什么骂吧,王朔这种精明人不会疯狗咬人,都是就事论事。和金庸有过所谓的笔战,大概是说语言教条死板,情节重复,行文罗嗦,永远是见面就打架,靠着全部人物总是莫名其妙地都有的一些胡乱的深仇大恨推动情节。全无创新,说到底就是个因果报应,不出俗套。语言无一不是现成的套话,三言两语就开打,用密集的动作性场面使你忽略文字,或者说文字通通作废,只起一个临摹画面的作用。习惯从别人的作品中拿人物,一个段誉就如贾宝玉,又不会写情种,见一女的就是妹妹,一张嘴就惹祸。他按着水浒一百单八将的性格往他笔下那些妖魔鬼怪身上贴标签。按图索骥,开场人物是什么脾气,以后永远都那样,,正的邪的最后一齐皈依佛门。从语言到立意基本没脱旧白话小说的俗套。死文字做文章,说是白话文,其实等同于文言文。笔下的人物不真实,总说假大空的人性。骨子里完全是牵 线术,跟著作者的主观意图跑,什么不合理的事只要情节需要就硬干,说起来有名有姓,可一点人味儿没有。
王朔说四大俗: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和金庸小说。
至于李敖我就在凤凰卫视的一个节目里听过王朔提过,大概是李成天把自己的学问挂在嘴边,成天大师大师的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是学痴了学傻了。
看看成不,不行我再找找资料给你补上。

王朔要批评金庸,谁也挡不住,就像当初没人挡住他写出《顽主》,如今也没人挡住他写出《看上去很美》一样。二十世纪眼看没几天了,如果什么都学不会的话,我们至少应当学会尊重别人发言的权利。 我也不打算替金庸辩护。严格地说,王朔针对金庸作品提出的几点批评,不是全没影儿。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总是有个叶子在那儿障着,蚊子看成了大象,总是有个蚊子在那儿趴着,有无可以辨,真假可以辨,远近和大小就难辨了。 作家是公众人物,他的任何言行都会成为分析社会心态的标本。听说王朔后来又发表文章,说自己和金庸无仇无怨,这就没必要了。说了就说了,谁能把你怎么样? 要探究的是王朔的心态,也就是。 王朔批评金庸的这些话,如果是前几年王朔人气最旺的时候说的,一点都不奇怪,也很好理解。一个随口就说出“一不小心也许就写出红楼梦”的人,批评一个香港作家几句算得了什么。批评你是抬举你。如今可不同了。在国内大红大紫之后,王朔去了美利坚合众国去寻求发展,想来那心态应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都玩得溜溜的,美国人不过是些大孩子,还不好哄弄么?咱是不去,去了准能在大洋彼岸刮起几场龙卷风,把美国鬼子震得一愣一愣的,然后弄他多少万美金回来,或者在曼哈顿买个花园洋房住下来。 不料洋鬼子们太不识好歹。玩上几把也能见出个高低,他干脆来个不和你玩,弄得王朔干搠在那儿也不是个办法,只好怎么去的又怎么回来了。原先在国内赚的那几个钱,自己看着还像个钱,出去一趟才晓得那么个不经花。去美国玩一把,要么是赚,要么是赔,没有不赔不赚这一说。因此留洋回来的王朔是怎样个境况,我不是瞎子也能算得出来。 人总要活,钱总得赚。怎么活怎么赚?想想,还是写小说。先是宣告要一连写十部长篇小说——只有疯了的人才会说这样没谱儿的话。接着是出了一部《看上去很美》。好坏不必说了,那促销的手段就够败兴的。好好的一本书上带张碟,这不就等于“买一送一”吗?商店的买一送一,比方说买一条裤子再送一条吧,还可以换着穿,这可倒好,纸的是书,碟的也是书,莫非有哪个蠢家伙看一遍纸的再看一遍碟的?那部书(该说那两部书)一出来,我就知道准要砸锅。不一定砸这个锅,是砸后边那九个锅。往后没有了小说也没有了读者,王朔也和西楚霸王一样,来到了乌江边上。 境况相同,和项先生的气量可就没法比了。一句“天亡我楚,非战之过也”。项先生不光原谅了自己的鲁莽,同时也原谅了刘邦的可恶。将人间的种种不如意事都归诸不可违拗的天意,开了中国旷达派的先河。 王霸主没有项霸主的气量,却有项霸主的蛮勇,拔出宝剑不往脖子上搁,却挥舞起来要斫倒几个,头一个看准了的便是同是通俗小说作家却长久不衰的金庸。 王朔批评金庸的心态,大致如此。 冤有头,债有主,对头是找对了。只是出气的方法不对。如果说先前还是卖武艺的话,现在就是打莲花落了。 打莲花落的,不光要讨好看客,还要标榜自己。王朔也是这一套。 他说这些年来有四大俗,一是四大天王,二是成龙电影,三是琼瑶电视剧,四是金庸小说。与此对应的,是“我们”的四大支柱,一是新时期文学,二是摇滚,三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几代师生,四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十年。说白了就是四大雅,或是四大“文化”。这里说的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不就是常拍王朔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的那家电视机构吗?巧的是,王朔的第四大雅,对的正是金庸的第四大俗。 从文学品格上说,王朔和金庸差不了多少。若从人的品格上说,可就差远了,金庸和他笔下的人物一样充满着正气,而王朔则以自己在内地获得的声誉炫己骄人,其颟顸直可说到了皂白不分的程度。 本来绝不相干的两个人,王朔硬要把自己和金庸连在一起。先判别人为俗,再说自己是雅,如今自己的雅没了读者,气就往人家那儿出,天下有这个道理吗? 若从读者来说,爱看王朔的读者,大多也爱看金庸,这不等于骂那些背叛了自己的读者是有眼无珠,不识好歹吗? 四大俗,不是香港的就是台湾的,台湾且不说,这里光说香港。这和有些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不是一个调调吗?若在香港回归前这么说,或许有鄙视殖民文化的意味,你不回来我就说你是沙漠,如今香港已回归了,为什么还要这么说?且容我问上一句,我们搞那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人家可是没有这回事呀,又该怎么解释? 篇幅关系,还有个问题不想细说了,这里只提个醒儿,从王朔的言论中我嗅出了一点“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味儿。他的嘲讽对象,几乎全是对准知识分子的,对准文化人的。他也批评社会,其心态是,你们懂得什么,这是咱家里的事,咱最知底细。骂吗,看咱是怎样骂的,你们敢这么骂吗?一副豪门恶少的腔调。他的小说写得好,全是沾了心态好的光。一个什么脏话赖话都敢说的作家,怎么不让草民百姓看了大过其瘾。 王朔不是个蠢人,挺聪明的。若认真读书,走正道儿,未必成不了大作家。我在一篇文章里还说他有大师品格呢。算我走了眼。年轻人不学好,神仙也没招儿。


读金庸为什么会废寝忘食?
有强大魅力的艺术迷宫——不靠误会取巧,不靠诞妄情节——借用某种模式,又不落入某种模式——善于设置悬念,借转折提出悬念——复式悬念,环环相套——虚虚实实,扑朔迷离——奇峰突转,敢用险笔——出人意外,在人意中——《西游记》和卡夫卡《变形记》的启示 读金庸的许多作品,我们都有一种相同的经验:拿起来就放...

为什么金庸、梁羽生、古龙之后武侠小说不再火爆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金庸、古龙、梁羽生”这三个名字成为了中国武侠小说界的传奇,他们的作品红遍大江南北,激发了无数读者对武侠世界的向往和追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金庸、古龙和梁羽生之后的武侠小说不再火爆了?1、作品风格变化:金庸、古龙和梁羽生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秉承...

有关金庸文学常识
金庸确实是设计情节的好手。他的小说情节有以下长处和特点: 一曰跳出模式,不拘一格 一般武侠小说总有一套模式化的东西:人物分成两类,一类是正义的英雄,满身正气,另一类则是邪恶的化身,阴险好邪;而总体模式是“邪不压正”:恶人虽有武功很高的,但最后总要被正义力量所消灭。 这种小说看多了,是会倒胃口,使人厌倦...

谁能帮我把金庸的小说都评论一遍?
因此,《天龙八部》是金庸的又一个巅峰之作。 一个接着一个的巅峰,这是金庸创作力无穷无尽的证明,每一部小说,都有不同的风格,都带给读者新的感受。到了《天龙八部》,以为以后,总不能再有了,但是还有更新的巅峰。 《天龙八部》用人性塑造了一个非人的世界,无人不怨,有情皆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楚,有自己...

金庸小说为什么多是宋朝以后的事?
男和女之间的矛盾,有人会说这个和什么朝代有什么关系?特殊时代有特殊的男女关系,林朝英和王重阳之间的最终结局能脱离那个时代吗?赵敏和张无忌之间的扑朔迷离能脱离那个时代吗?穆念慈和杨康的悲欢离合哪一次能脱离那个时代背景?萧峰亲手杀掉阿朱能脱离那个时代背景吗?人的多重自我的矛盾,其实前面的...

金庸笔下检验贞洁的守宫砂究竟是有没有用呢?
其实这个说法从汉朝就已开始,皇帝三宫六院,佳丽三千,自然害怕宫廷里出现丑闻,因此有人献上这个配方,据东晋张华《博物志》记载:把蜥蜴养在器皿中,每天喂食朱砂,喂够七斤全身都会变红,再用杵捣碎,点在女人肢体上,终身不灭,经过房事就会褪去,因此称为守宫,也就是守卫皇帝后宫的意思;据说东方朔...

对比金庸,古龙,梁羽生
权势欲与情欲在金庸和古龙的作品中有着共同的体现,但侧重点不同。在古龙小说深处,推动情节发展的往往是情欲。如《名剑风流》曲折离奇,扑朔迷离,幕后操纵者竟是姬苦情、姬悲情、俞独鹤,这三人之问既有兄妹***,又有婚外偷情,人性中最阴暗的一面尽在其中。古龙正是将这些人性中贪、嗔、痴所引起的非理性的心理...

请讲一下金庸古龙之间的差异?
首先,小说的背景不同。金庸的小说既有历史的影子,又有新的艺术创造,他的《书剑恩仇录》写到乾隆与陈阁老,在《鹿鼎记》中写到康熙与鳌拜,在《倚天屠龙记》中写到朱元璋与徐达,都是有史可查的名人,他用了三分历史七分小说的艺术手法,半真半假,假中有真。而古龙写小说,则撇开历史不谈,他...

为什么金庸古龙电视剧不能好好尊重原著拍,大家都喜欢改,却改得不被小 ...
1.完全按原著来演对演员要求太高:金庸和古龙的小说里面,人物的形象是很多面的,人物的情感是丰富的,但是很多时候这些因素都不是通过语言\/动作\/行为这些观众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如果要完全遵循原著,对演员的演技考验非常高,而且即使是演员完美地演绎出来,观众也不一定能接收到信息。所以大多数编剧...

金庸小说里独孤求败的来历有多曲折?
可是到了金庸小说里,则是另一种现象,从《书剑恩仇录》开始,就逐步树立了内力的概念,到了《射雕英雄传》里,内力为尊的标准完全确立。而且看看那些大高手一般不用兵器,用的话也是稀奇古怪的玩意,北丐绿竹杖,西毒蛇杖,东邪铁箫。剑的意义被大大弱化了。 而到了《神雕侠侣》是他第四部作品,金庸已经十分出名了,我...

砀山县15932667618: 王朔为什么骂金庸和李敖.骂了什么? -
澄看小芯: 谈不上什么骂吧,王朔这种精明人不会疯狗咬人,都是就事论事.和金庸有过所谓的笔战,大概是说语言教条死板,情节重复,行文罗嗦,永远是见面就打架,靠着全部人物总是莫名其妙地都有的一些胡乱的深仇大恨推动情节.全无创新,说到...

砀山县15932667618: 王朔和金庸是一个等级吗.为什么骂金庸 -
澄看小芯: http://baike.baidu.com/view/31467.htm 这是王朔的资料 我觉得他和金庸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他差远了 至于为什么,估计是炒作吧,为了出名啊

砀山县15932667618: 以前有个好像叫王塑的人,骂金庸,有这么一回事吗? -
澄看小芯: 王朔骂金庸,已经是江湖上的一件陈年旧事了.其实,当初王朔骂的不是金庸,而是金庸的小说. 王朔把金庸的小说,成龙的电影,四大天王,琼瑶的电视剧列为四大俗. 声称金庸虚构了一群中国人的形象. 但是当时惹来了更多的是反骂. 媒体的炒做而已....

砀山县15932667618: 王朔叫板金庸是什么意思 -
澄看小芯: 就是王朔看金庸不爽,要反对他(的观点言论)

砀山县15932667618: 什么是金王论战? -
澄看小芯: 99年,王朔写了一篇《我看金庸》批金庸,金庸之后又回文反搏在报纸上,而金迷和王迷们在网上互相漫骂,数量之大,效应之广.非比寻常.

砀山县15932667618: 以前看到一本书对金庸小说中的俗一一叙述,也提到四大俗,现在想不到,请看过者告之 -
澄看小芯: 1999年,“文痞”王朔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我看金庸》的文章,文中将“金庸小说”、“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并列为时代“四大俗”.王朔从文学、电影、电视、偶像等四个方面对流行文化进行批判和嘲讽,因此,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金庸等人也纷纷对王朔的文章做了回应,同时也引发了媒体及大众对流行文化的总结与反思.

砀山县15932667618: 谁可以告诉我王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求解答 -
澄看小芯: 我觉得他是一个很不怎么样的人.那句著名的“我是流氓,我怕谁”就是他说的.虽然他也写过很多书,剧本,也为社会做出了一些贡献,是一个风云人物,但是我觉得他做人太不厚道.同样是作家,你做好自己的本分写好自己的作品就行了,...

砀山县15932667618: 王朔拍板金庸 讲的是什么事? -
澄看小芯: 多年前的事了,王朔以愤青姿态在报纸上发表言论,鄙薄金庸的武侠小说.有记者请金大侠发表点意见,金大侠老狐狸笑曰“中庸”.

砀山县15932667618: "海纳白川,有容乃大"怎么解释?我很想知道"海纳白川,有容乃大"
澄看小芯: 语出林则徐的一副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意为要有象大海容纳无数江河水一样宽广的胸襟,以容纳和融合来形成超常大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