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印象派? 谈印象派的文化渊源和价值观文

作者&投稿:池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是印象派? 谈印象派的文化渊源和价值观文~

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研究学者、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师方子虹 对于‘印象派’和中国绘画的关系,大师黄宾虹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就已有精辟的认知。由于当时的照相印刷术所限,看到的虽然只是些黑白的像片,但他已认为‘印象派’绘画和中国画的原理极其相通;‘印象派’的笔触和中国画的笔法,‘印象派’的简约造型和中国画的抒情写意都非常地贴近。两者又都具备为得‘意’而可忘‘形’之美,所以这中西两种绘画意境本质上是一致的。这在当时虽然受到了不少的质疑:认为他们是色彩而我们是水墨,怎会相通呢?但近一个世纪来,凡是对中国画有亲身实践者,无不从中体会到大师果然是真知灼见!而懂中国画的人看‘印象派’的作品往往就会从‘意境’上来看;两者均是通过使画面富于诗意和音乐的韵律来抒发人类的情感,这是其他种类的绘画手法所无法企及的。纽约(印象派)艺术专家马天 西洋绘画中最重要的流派能和中国画的核心价值如此地契合,这对于中国画家来说,有一种时空反转的奇妙感觉。今天的很多知名中国画画家,只要‘印象派’的作品展览到中国,他们就必定会去全神贯注。在3年前来华的‘法国艺术珍品展’上遇见何家英先生时他曾指着莫奈“国旗飞舞的圣丹尼斯大道”一画说:“什么叫笔墨?这就是笔墨!...” ‘印象派’是现代绘画的起始,它和古典绘画的主要区别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古典绘画,西方古典绘画实际上是一种手工的‘类照相术’。这与西方的科学观念是一脉相承的,像是16世纪的大画家维米尔就曾经用一个装置,在暗箱上挖个洞,透过它把光束反射在他的画布上来作画。后代因为更多地研究透视、明暗关系等等,技术越来越精巧。直到照相机诞生以后,那种绘画形式的生命力也随之宣告终结。从此,‘印象派’绘画以其颠覆性的理念赋予了西洋绘画以全新的生命! 中国古典绘画崇尚对历代绘画的仿制;因为通过仿制就会得到一种经验,再从这种经验出发,举一反三来充实自己。这种绘画学习方式和古典西方绘画完全不同;前者依靠从古人的作品中获取的经验来传承;而后者主要是根据科学的理念,依据比例、透视和解剖,去刻画物象所赋予的直觉。 这两种古典艺术在18世纪相遇是历史的必然;那时的英国人控制了欧洲大陆与中国的贸易,他们与中国艺术的最早接触是从中国的园林设计和建造方法开始的。英国以前是个‘边缘’国家,他们学习的主要对象是意大利和法国的建筑,而那里的园林是呈几何形状的,它的设计原理是用“上帝的眼睛(往下看)”,图案运用古希腊的黄金分割原理,把空间布置得很完美。但这种园林传承了几百年后便产生了审美疲劳。当英国人看到了北京和江南的园林之后,就把这种建筑风格以写生的形式带回英国,称它为“不规则”的园林。这种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的设计方法启发了英国的园林花匠,因此在18世纪末,不规则的设计方法开始广泛使用在英国的园林建造中并仅用了二十年时间就彻底取代了传统的几何形园林。英国花匠们不仅自己模仿中国,还向其西方伙伴们广为介绍,法国人把这种如诗如画的园林叫做“英中风格”。随着中欧贸易的扩大,大批来自中国的绘画和瓷器充斥欧陆各大城市。青花瓷在当时非常流行,那种粉彩和五彩的瓷器打破了西方古典油画的用色观念。后来成名的法国印象派大师雷诺阿年轻时就曾在经营瓷器的商店里给清瓷绘彩上色,这对于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影响。而在英国则出现了以康斯塔勃尔和特纳为代表的风景画,其造型、动态和整体色调都比古典绘画更接近真实生活和更具有视觉美感,画面的造型元素获得了独立的表现力,描绘的对象在绘画中首次屈于从属地位而色彩、形体和笔触则成为绘画的主体。当时的英国风景画引领西方绘画,出现了绘画本体觉醒的迹象。‘印象派’绘画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现代绘画,它和古典绘画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所具有的“东方意韵”。 文艺复兴所确立的美学理论继承了古希腊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即“艺术模仿自然,而自然模仿理念,艺术是对模仿的模仿”。达芬奇更认为画家应该像一面镜子,绘画造型通过美的理念就是科学原理包括透视、解剖、黄金率和光学来实现。“中国意韵”令西方古典主义的审美理念发生改变,艺术形式不再是超越情感的几何比例关系,而是直接通过表现生活经验来传达情感。这成为后来的‘印象派’绘画所撷取的核心内容的起点。 两种古典文化的碰撞,两种古典绘画的交融产生出了两种不同的现代绘画。虽然媒介各不相同,但究其根源竟是如出一辙,何其相通! 当中国画与西方古典绘画在中国相遇之后,就产生了现代中国绘画。第一代留法的刘海粟早年就学习中国古典绘画,到了欧洲学习的是西方古典绘画。海老发现欧洲当时流行着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便称它为‘新画派’,其实就是‘印象派’和随之而来的‘野兽派’,他被此深深吸引。在刘海粟美术馆有一幅他的‘巴黎圣母院’即是明证。徐悲鸿、林凤眠等人虽是先画西画,后来在画国画时便吸收了‘印象派’、‘野兽派’的精华,进而演变成了现代中国画。而与此相反的是,当代‘印象派’油画家马天却是先修国画后研西画,今天在阅读他的作品时就能够从中看出早年学习中国画才有的笔墨意韵。这就在在证明了大师黄宾虹‘两者原理相通’的先见之明!近代中国画大师傅抱石的色彩功底非常深厚,早年在日本学习时接触到了‘印象派’。我们观赏他的作品,一般从笔墨去看,觉得异常灵动丰富。如果从‘印象派’的角度去看,他的色彩关系美轮美奂,不亚于一幅油画作品。他那谜一般的笔墨洋溢着‘光和色’。他给我们的启发是可以换位从色彩的角度去看笔墨。据说傅先生作画前喜欢喝酒,这样能够使得自己从日常的规律性中解脱出来,有种如梦似幻的感觉,诗意和韵律得以自然地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在画面上形成一种无声的乐章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但前辈画家们的心愿并未得到真正的实现,原因是我们曾认为学习‘印象派’就等同于学习西方绘画,殊不知只有以中国画的根基去解读‘印象派’才是近水楼台。 本文作者方子虹是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研究学者、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印象派绘画(Impressionism)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作。其代表作品中,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梵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卡米耶·毕沙罗、雷诺阿、 西斯莱、德加、莫里索、巴齐约以及保罗·塞尚等。他们继承了法国现实主义(Realism)前辈画家库尔贝“让艺术面向当代生活”的传统,使自己的创作进一步摆脱了对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依赖,摆脱了讲述故事的传统绘画程式约束,艺术家们走出画室,深入原野和乡村、街头,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不能不说是印象派绘画的创举和对绘画的革命。印象派美术运动的影响遍及各国,获得了辉煌的成就。直到今天,他们的作品仍然是人类最受欢迎的艺术珍宝。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当时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1874年第一届印象派画展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
1874年,有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组织了一个他们自己的画展,来向官方的沙龙挑战。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在内的画家们不仅有各异的性格和天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具有不同的观念和倾向,但是,他们诞生在同样的时代,有着同样的经历,并且向同一的反对派斗争过。他们欣然接受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作家封给他们带着嘲笑味道的称号——“印象派”。 《吹短笛的男孩》,又称吹笛少年,1866年 ,160x98cm ,布 油彩 ,巴黎 奥赛博物馆 ,爱德华·马奈 法国 《吹笛少年》画中描绘的是近卫军乐队里的一位少年吹笛手的肖像。画家在探索形与色的统一时,注意到人物个性特征的刻画。在色彩上追求一种稳定的、几乎没有变化的亮面,然后突然转入暗部,将人物置于浅灰色、近乎平涂的明亮背景中进行描绘,用比较概括的色块将形体显示出来。在这幅画中没有阴影,没有视平线,没有轮廓线,以最小限度的主体层次来作画,否定了三度空间的深远感。杜米埃说过马奈的画平得像扑克牌一样。 自然主义作家左拉曾在这幅《吹短笛的男孩》面前赞叹道:“我相信不可能用比他更简单的手段获得比这更强烈的效果的了。”虽然现在看来,这幅画给人带来的震撼并未见得有多强烈。然而在马奈那个时代,这幅画的好处恰恰在于叛逆,不合当时的礼教。第一没什么内容,第二没有什么深意,就是个小男孩,什么都不代表,什么都不说明。而且马奈画的时候非常快,完全变革了以前的画法!当时官方沙龙展的评委们都不愿意收这幅作品,谁又想到100多年后,这幅画市值8亿人民币。 权威评价:19世纪60年代,刚刚摆脱第一任老师库图尔的权威的马奈,又遭到同时代人的不理解,他在沙龙中经历了好几次失败。他在室内作的与实体同样大小的人物绘画给人一种奇怪的印象,遭到许多批评,例如这幅《吹短笛的男孩》,被1866年的官方沙龙展的评判委员会拒绝。 这幅画表现一个皇家卫队的年轻轻骑兵正在吹短笛,这是一种声音尖锐的木制小笛子,它用于引导士兵投入战斗,笛子的名称成了画的题目。由一儿童在画家的画室里扮演的乐师占据了画的中心位置。他清楚地显现在色调细微变化的灰底色上,画底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空间,仅仅给人一种空气在他的周围流动的印象。画家在他的肖像画中常常使用的这种中性的不可触知的背景,是受黄金时代的西班牙画家,尤其是贝拉斯克斯和牟利罗的启迪,马奈不久前去马德里旅行期间,对他们大加赞扬。由于想让被画对象看起来是孤立的,避免造成这是在游行或军事训练现场创作的印象,马奈没有加进任何轶事性背景成分。孩子、服装及短笛构成画的惟一主题。画是在画室的冷光线中完成的,这一点从投到地上的短影可以得到证实。 马奈很早就参军了,是一名水兵,他以怜悯的目光看着这个孩子兵,为因画画需要而穿上的这身行头感到骄傲。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这身由红、黑、白、金色装饰的完美军服和短笛的金色金属套上。用白色布带束住的乐管在男式紧身短上衣的深色呢绒上和裤子的茜红色呢上闪闪发亮,短上衣上饰有铜纽扣。紧束孩子的上半身的布带形成一道亮光,与白色的鞋罩相映衬。只有孩子的脸和手有生气,与有点僵硬、看不出细节的侧影形成明显的对照。马奈的同时代人指责这缺少厚度,处理过于简单,像是厄比纳尔城印出来的天真的民众像。背景与人物之间没有配景,也没有联系,这些也使人物显得不真实。人物用大色点处理,很像扑克牌上的人头像和日本的铜版画。马奈的《吹短笛的男孩》今天普遍受到好评,这幅画是马奈对很少被印象派画家画的军队主题的一个无视传统观念的挑战。
这幅画的朴实无华证实了艺术家的现代性,他是一切陈规之敌,他通过其作品表达一种新的世界观。“我相信不可能用比他更简单的手段获得比这更强烈的效果的了。”自然主义作家左拉在《吹短笛的男孩》面前赞叹道。 马奈简介: 马奈Adouard Manet(1832-1883)是法国印象主义画派中的著名画家,是亨利·凡汀·拉图尔的《巴迪侬画室》画作中位于中间的那个人,他对欧洲绘画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尽管他从来没有参加过印象派画家的联合展览,仍被认为是印象主义画派的奠基人,很早就被后来的印象派画家们视为大师。这些画家比马奈年轻10岁左右。尽管马奈得到了这个尊称,尽管他与这些年轻画家保持着友好关系并同他们一起外出写生,他却始终拒绝参加印象派组织的画展。由于希望得到官方的承认,他从1859年开始定期将画作送给沙龙评审委员会审查。他参加沙龙的运气时好时坏:有时他成功地被接受,如当他于1861年在沙龙上展出一幅名为《弹吉他的人》的画作时(现存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有时又被轻蔑地拒之门外,如当他于1866年向沙龙提交一幅名为《吹短笛的男孩》的画作时。 马奈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人物画方面,第一个将印象主义的光和色彩带进了人物画,开创了印象主义画风。马奈早年受过学院派的六年教育,后又研究许多历代大师的作品,他的画既有传统绘画坚实的造型,又有印象主义画派明亮、鲜艳、充满光感的色彩,可以说他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画家。他的作品(尤其是肖像画)很自然地反映出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吹笛少年》用几乎没有影子的平面人物画法,表现人物的实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莫奈的才气和自负感。此画明显带有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影响。 印象主义Impressionnism(1874-1886):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做画。画家们是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去做画,所以他们必须疾飞画笔把颜色直接涂在画布上,他们只能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印象主义的以粗放的笔法做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外表草率的画法。印象主义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气氛的创作方法,主张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印象主义的作品选择的题材面比较广泛,无论是在城市或是在乡村,画家都试图捕捉到瞬息多变的大自然。
在艺术观点上,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Romanticism),而是在C.柯罗、巴比松画派和G.库尔贝等人的写实画风的推动下,吸收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同时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具体的说,当我们从近处观察印象派绘画作品时,我们看到的是许多不同的色彩凌乱的点,但是当我们从远处观察他们时,这些点就会像七色光一样汇聚起来,给人光的感觉,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由于个人的兴趣不同,印象主义画家又分为重光和色彩与重造型和素描两种类型,前者以莫奈、雷诺阿为代表,后者以德加为代表,卡米耶·毕沙罗则介于两者之间。
由于追求外光和色彩的表现,印象主义画家主要把身边的生活琐事和直接见闻作为题材,多描绘现实中的人物和自然风景。在构图上多截取客观物象的某个片断或场景来处理画面,打破了写生与创作的界限。
印象主义画家先后举办了8次展览,前两次均受到当时舆论界的猛烈抨击,以后逐渐成为具有很大影响的美术流派,并扩大到其他艺术领域。印象主义绘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得到E.马奈的支持与鼓舞。
作为一种美术思潮,印象主义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对欧美、日本乃至中国的画家产生过或大或小的影响。

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研究学者、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师方子虹 对于‘印象派’和中国绘画的关系,大师黄宾虹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就已有精辟的认知。由于当时的照相印刷术所限,看到的虽然只是些黑白的像片,但他已认为‘印象派’绘画和中国画的原理极其相通;‘印象派’的笔触和中国画的笔法,‘印象派’的简约造型和中国画的抒情写意都非常地贴近。两者又都具备为得‘意’而可忘‘形’之美,所以这中西两种绘画意境本质上是一致的。这在当时虽然受到了不少的质疑:认为他们是色彩而我们是水墨,怎会相通呢?但近一个世纪来,凡是对中国画有亲身实践者,无不从中体会到大师果然是真知灼见!而懂中国画的人看‘印象派’的作品往往就会从‘意境’上来看;两者均是通过使画面富于诗意和音乐的韵律来抒发人类的情感,这是其他种类的绘画手法所无法企及的。纽约(印象派)艺术专家马天 西洋绘画中最重要的流派能和中国画的核心价值如此地契合,这对于中国画家来说,有一种时空反转的奇妙感觉。今天的很多知名中国画画家,只要‘印象派’的作品展览到中国,他们就必定会去全神贯注。在3年前来华的‘法国艺术珍品展’上遇见何家英先生时他曾指着莫奈“国旗飞舞的圣丹尼斯大道”一画说:“什么叫笔墨?这就是笔墨!...” ‘印象派’是现代绘画的起始,它和古典绘画的主要区别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古典绘画,西方古典绘画实际上是一种手工的‘类照相术’。这与西方的科学观念是一脉相承的,像是16世纪的大画家维米尔就曾经用一个装置,在暗箱上挖个洞,透过它把光束反射在他的画布上来作画。后代因为更多地研究透视、明暗关系等等,技术越来越精巧。直到照相机诞生以后,那种绘画形式的生命力也随之宣告终结。从此,‘印象派’绘画以其颠覆性的理念赋予了西洋绘画以全新的生命! 中国古典绘画崇尚对历代绘画的仿制;因为通过仿制就会得到一种经验,再从这种经验出发,举一反三来充实自己。这种绘画学习方式和古典西方绘画完全不同;前者依靠从古人的作品中获取的经验来传承;而后者主要是根据科学的理念,依据比例、透视和解剖,去刻画物象所赋予的直觉。 这两种古典艺术在18世纪相遇是历史的必然;那时的英国人控制了欧洲大陆与中国的贸易,他们与中国艺术的最早接触是从中国的园林设计和建造方法开始的。英国以前是个‘边缘’国家,他们学习的主要对象是意大利和法国的建筑,而那里的园林是呈几何形状的,它的设计原理是用“上帝的眼睛(往下看)”,图案运用古希腊的黄金分割原理,把空间布置得很完美。但这种园林传承了几百年后便产生了审美疲劳。当英国人看到了北京和江南的园林之后,就把这种建筑风格以写生的形式带回英国,称它为“不规则”的园林。这种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的设计方法启发了英国的园林花匠,因此在18世纪末,不规则的设计方法开始广泛使用在英国的园林建造中并仅用了二十年时间就彻底取代了传统的几何形园林。英国花匠们不仅自己模仿中国,还向其西方伙伴们广为介绍,法国人把这种如诗如画的园林叫做“英中风格”。随着中欧贸易的扩大,大批来自中国的绘画和瓷器充斥欧陆各大城市。青花瓷在当时非常流行,那种粉彩和五彩的瓷器打破了西方古典油画的用色观念。后来成名的法国印象派大师雷诺阿年轻时就曾在经营瓷器的商店里给清瓷绘彩上色,这对于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影响。而在英国则出现了以康斯塔勃尔和特纳为代表的风景画,其造型、动态和整体色调都比古典绘画更接近真实生活和更具有视觉美感,画面的造型元素获得了独立的表现力,描绘的对象在绘画中首次屈于从属地位而色彩、形体和笔触则成为绘画的主体。当时的英国风景画引领西方绘画,出现了绘画本体觉醒的迹象。‘印象派’绘画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现代绘画,它和古典绘画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所具有的“东方意韵”。 文艺复兴所确立的美学理论继承了古希腊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即“艺术模仿自然,而自然模仿理念,艺术是对模仿的模仿”。达芬奇更认为画家应该像一面镜子,绘画造型通过美的理念就是科学原理包括透视、解剖、黄金率和光学来实现。“中国意韵”令西方古典主义的审美理念发生改变,艺术形式不再是超越情感的几何比例关系,而是直接通过表现生活经验来传达情感。这成为后来的‘印象派’绘画所撷取的核心内容的起点。 两种古典文化的碰撞,两种古典绘画的交融产生出了两种不同的现代绘画。虽然媒介各不相同,但究其根源竟是如出一辙,何其相通! 当中国画与西方古典绘画在中国相遇之后,就产生了现代中国绘画。第一代留法的刘海粟早年就学习中国古典绘画,到了欧洲学习的是西方古典绘画。海老发现欧洲当时流行着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便称它为‘新画派’,其实就是‘印象派’和随之而来的‘野兽派’,他被此深深吸引。在刘海粟美术馆有一幅他的‘巴黎圣母院’即是明证。徐悲鸿、林凤眠等人虽是先画西画,后来在画国画时便吸收了‘印象派’、‘野兽派’的精华,进而演变成了现代中国画。而与此相反的是,当代‘印象派’油画家马天却是先修国画后研西画,今天在阅读他的作品时就能够从中看出早年学习中国画才有的笔墨意韵。这就在在证明了大师黄宾虹‘两者原理相通’的先见之明!近代中国画大师傅抱石的色彩功底非常深厚,早年在日本学习时接触到了‘印象派’。我们观赏他的作品,一般从笔墨去看,觉得异常灵动丰富。如果从‘印象派’的角度去看,他的色彩关系美轮美奂,不亚于一幅油画作品。他那谜一般的笔墨洋溢着‘光和色’。他给我们的启发是可以换位从色彩的角度去看笔墨。据说傅先生作画前喜欢喝酒,这样能够使得自己从日常的规律性中解脱出来,有种如梦似幻的感觉,诗意和韵律得以自然地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在画面上形成一种无声的乐章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但前辈画家们的心愿并未得到真正的实现,原因是我们曾认为学习‘印象派’就等同于学习西方绘画,殊不知只有以中国画的根基去解读‘印象派’才是近水楼台。 本文作者方子虹是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研究学者、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肥城市15222545088: 为什么称作印象派? -
潘宝卡尼: 1874年,莫奈和他的画家朋友们在开办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莫奈的展出作品:《日出·印象》太过于模糊,粗糙,被评论家挖苦是:“印象派”,并由此得名.

肥城市15222545088: 印象派的由来是什么?
潘宝卡尼: 在画坛众多的派别中,西洋油画中的印象派一直为西方人所 推崇.印象派起源于法国... 工,整个画面被仔细磨平,显得光滑、闪亮、不露笔触.而印象派的 画法却完全不同...

肥城市15222545088: 为什么把有些画称为印象派
潘宝卡尼: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当时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1874年第一届印象派画展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 印象派绘画(Impressionism)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除了这次来华展出的著名画作外,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肥城市15222545088: 什么是"印象派"
潘宝卡尼: 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

肥城市15222545088: 印象派为什么叫“印象”? -
潘宝卡尼: 印象派创始人之一 莫奈 在一次联展中展出了《日出·印象》.当时人们还不能接受印象派这种讲究光色而不重视写实的画风,所以就蔑视性的给这种画派起名“印象派”,带有嘲讽的意味.“印象派”这个名字也就一直沿用下来.

肥城市15222545088: "印象派”一词源于何处?
潘宝卡尼: 印象派绘画(Impressionism)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作.其代表作品中,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 "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肥城市15222545088: 什么是印象画派?
潘宝卡尼: 1874年4月15日,世界美术史上出现了一件大事:一群具有革新精神的法国画 家举办... 到嘲笑,反对派以鄙视和奚落的口吻称之为“印象派”,画家们认为这名称不错欣 ...

肥城市15222545088: 为什么印象派会诞生 -
潘宝卡尼: 印象主义(impressionl9n)在19世纪60一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是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沉缅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

肥城市15222545088: 印象派的地位为什么那么高 -
潘宝卡尼: 印象派的成因 学院派的排斥:拿破仑三世下命举办“落选展”. 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成社会主流,市井人民成为画的主角. 摄影术于1831年发明后,画家为之又爱又恨,不得不思考其艺术定位.,犹如今日电脑对摄影的冲击. 光学在物理学...

肥城市15222545088: 什么是印象派?多谢啦.
潘宝卡尼: 什么是印象派? 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