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有几个子思

作者&投稿:凭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门有几个子思~

仅从司马迁的《史记》看,孔门应有两个子思,一个见之于《孔子世家》,一个则载于《仲尼弟子列传》。《孔子世家》称:“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这个子思,名为孔伋,是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一般都认为他的生卒年分别为公元前483年和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曾受业于曾参,当然也是儒家的传人,“子思作《中庸》”,便是他作为儒家传人的资格证书。《仲尼弟子列传》中有弟子“原宪字子思”,并有子思问耻、问仁及孔子的回答。见诸《论语》的则是:原思(即名为原宪的子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他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若有多余的,就给你的乡亲们吧。”(原文: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按《孔子年谱》记载,弟子子思,生于孔子37岁的那一年,即公元前515年。两个子思,看来并非一人。首先是年龄不对。前者生于公元前483年,即孔子去世之前五年,不可能向孔子问耻、问仁,不到5岁的孩子,即使是孔子的孙子有孔子的遗传基因也不可能如此深沉,孔子也不可能与他说“国有道”与“国无道”这样沉重的话题。(原文:子思问耻。孔子曰:“国有道,谷。国无道,谷,耻也。”)后者既生于公元前515年即孔子37岁那年,也不可能受业于小他10岁的曾参(曾参生于孔子47岁之年)。其次是身份不对。后者若是孔子的孙子,就不会去给孔子家当总管,也不会有“给他俸米九百,(他)推辞不要”的事,更不会在孔子去世之后,“遂亡在草泽中”,住宅简陋,衣帽破旧,害得已在卫国为相的子贡为找他叙旧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参见《仲尼弟子列传》)作为孔子的嫡孙,他能如此不顾家业擅离孔府“亡在草泽中”么?两个子思,若是非为一人,也有令人不解之惑:《孟子》一书中说到,鲁缪公屡次派人问候子思并馈赠肉食,子思很不高兴。在他看来,屡次馈赠肉食使自己不胜其烦地屡次行礼,不是奉养君子的做法。最后一次把来人赶出大门,向北磕头作揖说:“现在我才知道国君把我当狗马那样蓄养。”此处的子思,当是名为孔伋的子思。这使我想起子贡去见名为原宪的子思时的尴尬:子贡见子思衣帽破旧,替他感到羞耻,说:“难道你很困窘吗?”子思回答说:“我听说,没有财产的叫作贫穷,学习了道理而不能施行的叫作困窘。像我,只是贫穷,不是困窘啊。”两相比较,简直就是一人之所为。于是又疑:?历史不忍细看,这也算一例吧。

  子思的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弟子(佛教)君子(才德出众的人)夫子(学者和老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子思:又称"子思子"。名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孔鲤的儿子。大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生卒年则不详。按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仅从司马迁的《史记》看,孔门应有两个子思,一个见之于《孔子世家》,一个则载于《仲尼弟子列传》。 《孔子世家》称:“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这个子思,名为孔伋,是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一般都认为他的生卒年分别为公元前483年和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曾受业于曾参,当然也是儒家的传人,“子思作《中庸》”,便是他作为儒家传人的资格证书。 《仲尼弟子列传》中有弟子“原宪字子思”,并有子思问耻、问仁及孔子的回答。见诸《论语》的则是:原思(即名为原宪的子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他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若有多余的,就给你的乡亲们吧。”(原文: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按《孔子年谱》记载,弟子子思,生于孔子37岁的那一年,即公元前515年。 两个子思,看来并非一人。 首先是年龄不对。前者生于公元前483年,即孔子去世之前五年,不可能向孔子问耻、问仁,不到5岁的孩子,即使是孔子的孙子有孔子的遗传基因也不可能如此深沉,孔子也不可能与他说“国有道”与“国无道”这样沉重的话题。(原文:子思问耻。孔子曰:“国有道,谷。国无道,谷,耻也。”)后者既生于公元前515年即孔子37岁那年,也不可能受业于小他10岁的曾参(曾参生于孔子47岁之年)。 其次是身份不对。后者若是孔子的孙子,就不会去给孔子家当总管,也不会有“给他俸米九百,(他)推辞不要”的事,更不会在孔子去世之后,“遂亡在草泽中”,住宅简陋,衣帽破旧,害得已在卫国为相的子贡为找他叙旧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参见《仲尼弟子列传》)作为孔子的嫡孙,他能如此不顾家业擅离孔府“亡在草泽中”么? 两个子思,若是非为一人,也有令人不解之惑: 名为孔伋的子思出生之时,名为原宪的子思已有32岁,且直接受业于孔子,又在孔家当过总管,孔子或孔鲤何以要让孔伋也去“字子思”?因为他们的思维贫乏到在“子思”之外找不到更好的字号,还是他们根本就无视那个名为原宪的子思? 名为孔伋的子思,既是孔门血缘上的嫡系传人,又是儒家学说中的嫡系传人。孔鲤生孔伋,已有47岁,可谓老来得子。对于孔家,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这个子思的出生都是一件大事。《孔子年谱》载有名为原宪的子思,却没有名为孔伋的子思。难道对于孔子以及孔门,作为嫡系传人的子思,还不如一个作为弟子当过总管的子思? 《孟子》一书中说到,鲁缪公屡次派人问候子思并馈赠肉食,子思很不高兴。在他看来,屡次馈赠肉食使自己不胜其烦地屡次行礼,不是奉养君子的做法。最后一次把来人赶出大门,向北磕头作揖说:“现在我才知道国君把我当狗马那样蓄养。”此处的子思,当是名为孔伋的子思。这使我想起子贡去见名为原宪的子思时的尴尬:子贡见子思衣帽破旧,替他感到羞耻,说:“难道你很困窘吗?”子思回答说:“我听说,没有财产的叫作贫穷,学习了道理而不能施行的叫作困窘。像我,只是贫穷,不是困窘啊。”两相比较,简直就是一人之所为。于是又疑:? 历史不忍细看,这也算一例吧。


孔门有几个子思
回答:仅从司马迁的《史记》看,孔门应有两个子思,一个见之于《孔子世家》,一个则载于《仲尼弟子列传》。 《孔子世家》称:“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这个子思,名为孔伋,是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一般都认为他的生...

<中庸>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中庸》和《大学》都是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关于《中庸》的作者,司马迁、郑玄、程颐、朱熹等人都认为是子思所作。孔门中子思就有二人,一个是孔子的弟子原宪,字子思。另一个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古今学者都认为是后一个子思,因前一个原宪无绩可述。子思,...

儒分八家分别指的是哪八家?
1、第一家为子张之儒。子张是孔子门下最著名学生之一。八儒之首。其派别主张多近似墨家而不同于墨家。据《论语》和《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张曾从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蔡间困 ”。他秉性被孔子评价为孤僻偏激。2、第二家为子思之儒。在春秋战国之际有两子思,一是孔子的学生原宪,一是孔子...

孔子七十二门生都有谁?
子骄)狄黑(哲) 颜哙(子声) 冉孺(子鲁) 后处(子里)琴牢(子开) 孔忠(子蔑) 伯虔(子析) 秦商(子丕)遽瑗(伯玉) 林放(子立) 县成(子祺) 申枨(子续)仲由(子路) 宰予(子我) 冉季(子产) 言偃(子游)卜商(子夏) 曾参(子舆) 燕汲(思) 原宪(子思)...

孔子有几个得意门生
1、孔穿,字子高,战国鲁人,孔萁之子,孔子七代孙。生卒年月不详,终年51岁。他博学,清虚沉静,有遁世之志,楚、魏、赵三国交聘,均不就。他常与赵国公孙龙会于赵国公子平原君处。公孙龙善为“坚白异同”之辨,孔穿据理相争,折服了公孙龙。3、孔伋,字子思。孔子之孙。生于东周敬王三十七年,...

孔子门下有没有叫子贤
孔子号称门人弟子3000,有没有见子贤的就不可考了,但是最杰出的孔门七十二贤里没有。 闵损(子骞) 冉耕(伯牛) 冉雍(仲弓) 冉求(子有) 仲由(子路) 宰予(子我) 端木赐(子贡) 言偃(子游) 卜商(子夏) 颛孙师(子张) 曾参(子舆) 澹台灭明(子羽) 宓不齐(子贱) 原宪(子思) 公冶长(子长) ...

子思是谁?
孔伋(前483年-前402年),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大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

子思子述圣子思
中记录有“子思二十三篇”,但这些篇章已失传。《中庸》后来收录在《礼记》中,得以流传至今。然而,《孔丛子》中关于子思在宋国的活动和与鲁穆公的对话可能并非完全可信。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中庸》为子思所作,但这部作品可能并非仅由他一人完成,其背后可能包含了更丰富的集体智慧和历史传承。

孟子、孔子、子思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大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孔子的孙子,子思,名字是什么?他是孟子的老师吗?
孔子嫡孙.生于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终年八十二岁.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

德钦县15698285752: 孔子门下有多少徒弟分别是谁? -
黄郑怡瑞: 很多,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 那72人分别是: 颜回,是鲁国人,字子渊.比孔子小三十岁.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卒于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1年),享年仅32岁(据熊赐履:《学...

德钦县15698285752: 孔子的学生有几个?又有几个成才? -
黄郑怡瑞: 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 那72人分别是: 颜回,是鲁国人,字子渊.比孔子小三十岁. 闵损,字子骞,比孔子小十五岁. 冉耕,字伯牛.孔子认为他有德行. 冉雍,字仲弓. 冉求,字子有,比孔子小二十九岁.作李氏家臣之长. 仲由...

德钦县15698285752: 儒家有几位圣人?都是哪几位? -
黄郑怡瑞: 儒家有五位圣人,分别为:孔子、颜渊、曾参、子思、孟子.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被后世称为“至圣”.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周游列国,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把...

德钦县15698285752: 历史上是否有两个子思?
黄郑怡瑞: 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生于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 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终年八十二岁.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

德钦县15698285752: 孔子七十二弟子名单 -
黄郑怡瑞: 1、颜回 鲁国人,颜氏,名回,字子渊. 2、闵损鲁国人,闵氏,名损,字子骞. 3、冉耕鲁国人,字伯牛,以德行著名. 4、冉雍鲁国人,字仲弓,冉耕之宗族. 5、冉求鲁国人,字子有,与以上二冉同族. 6、仲由 卞人(卞为鲁邑),字子路...

德钦县15698285752: 孔子还有孙子吗 -
黄郑怡瑞: 子思,名孔伋,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前483),约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前402).子思虽然是孔子的孙子,但其少年时期,孔子就去世了,他并没有亲随孔子习学受业,而是通过跟随孔门多位弟子的学习,才全...

德钦县15698285752: 孔子的72弟子 -
黄郑怡瑞:[答案] 身. 漆雕开 字子开,(《家语》作子若),蔡国人.小孔子十一岁.习《尚书》,不乐仕.孔子以是悦之. 公伯僚 字子周.(《家... 字子上(应误.《家语》作字子索). 以上为《史记》版孔门七十二圣(外加五个编外人员)名单.而《家语》中又有琴牢,陈亢...

德钦县15698285752: 孔子有多少弟子?都叫什么名字?多谢!(越详细越好) -
黄郑怡瑞: 颜回、曾参、子思、孟子是最有名的,还有72贤及弟子三千.孔门势力之强大主要是因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孔门弟子:邽巽 荣旗 廉洁 梁鱣 颜回 曾参 闵损 冉雍 端木赐 仲由 卜商 有若 冉耕 宰予 冉求 言偃 颛孙师 林放 原宪 南宫适 商瞿 漆...

德钦县15698285752: 我知道孔子,孟子,颜子,曾子,但是思子是谁 -
黄郑怡瑞: 子思.在儒家“道统”传承中,子思承其祖说,学于曾参,传之孟轲,上承中庸之道,下启心性之论,被誉为“述圣”.结合传世文献与郭店儒简所涉“子思学派”思想,可见其传扬儒门宗旨,亦长于任法论说,则为先秦由儒入法、礼法演进之...

德钦县15698285752: 孔门七十二贤还有子贡吗? -
黄郑怡瑞:[答案] 澹台灭明(前502——?)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春秋末年鲁国人.其年龄“少孔子四十九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少孔子三十岁”. 原宪(前525——?)原氏,名宪,字子思,通称原思,亦成原思仲.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