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列传主要内容

作者&投稿:播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伯夷叔齐列传》的主要内容概括~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本纪
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
史记卷二 夏本纪第二
史记卷三 殷本纪第三
史记卷四 周本纪第四
史记卷五 秦本纪第五
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史记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
史记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
史记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
史记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原篇己阙,从《汉书》补)
史记卷十一 孝景本纪第十一(原篇己阙,从《汉书》补)
史记卷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

史记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
史记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史记卷十五 六国年表第三
史记卷十六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史记卷十七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
史记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史记卷十九 惠景闲侯者年表第七
史记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史记卷二十一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史记卷二十二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史记卷二十三 礼书第一(已残,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荀子的《礼论》及《议兵》来代替正文)
史记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已残,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礼记》《乐记》代替正文)
史记卷二十五 律书第三
史记卷二十六 历书第四
史记卷二十七 天官书第五
史记卷二十八 封禅书第六
史记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
史记卷三十 平准书第八
世家
史记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第一
史记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
史记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
史记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第四
史记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史记卷三十六 陈杞世家第六
史记卷三十七 卫康叔世家第七
史记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
史记卷三十九 晋世家第九
史记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
史记卷四十一 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史记卷四十二 郑世家第十二
史记卷四十三 赵世家第十三
史记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
史记卷四十五 韩世家第十五
史记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史记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
史记卷四十  陈涉世家第十八
史记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
史记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史记卷五十一 荆燕世家第二十一
史记卷五十二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史记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史记卷五十四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史记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史记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史记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史记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史记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史记卷六十  三王世家第三十
列传
史记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第一
史记卷六十二  管晏列传第二
史记卷六十三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史记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史记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史记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
史记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史记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第八
史记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
史记卷七十 张仪列传第十
史记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史记卷七十二  穰侯列传第十二
史记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史记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史记卷七十五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史记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史记卷七十七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史记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史记卷七十九  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
史记卷八十  乐毅列传第二十
史记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史记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史记卷八十三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史记卷八十四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史记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史记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史记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史记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史记卷八十九  张耳陈余列传第二十九
史记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史记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史记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史记卷九十三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史记卷九十四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史记卷九十五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史记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史记卷九十七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史记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史记卷九十九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史记卷一百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史记卷一百一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史记卷一百二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史记卷一百三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史记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史记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史记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史记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史记卷一百八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史记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史记卷一百十  匈奴列传第五十
史记卷一百十一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史记卷一百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史记卷一百十三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
史记卷一百十四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史记卷一百十五 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史记卷一百十六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史记卷一百十七 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史记卷一百十八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史记卷一百十九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史记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第六十
史记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史记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史记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史记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史记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史记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史记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史记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史记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史记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伯夷列传》出自《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作者司马迁。该篇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在这篇列传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艺,折衷于孔子”的史料处理原则,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纣的时候,又以仁义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耻食周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作者极力颂扬他们积仁洁行、清风高节的崇高品格,抒发了作者的诸多感慨。


西南夷列传作品赏析
本文是一部深入剖析我国西南地区历史风貌的民族史传,主要围绕秦汉时期,特别是涉及现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部的部落国家进行了详尽的描绘。它详细记录了这些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民俗风情,以及与汉朝之间的交互关系,特别是唐蒙、司马相如、公孙弘和王然于等历史人物在安抚和统一西南夷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文章以...

西南夷记载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了西南地区的夷人君长,以数量为单位,夜郎为最大;其西边的靡莫之属,滇最大;从滇向北,邛都最大;这些夷人皆结长发,耕田,聚居于邑。《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进一步描述,西南夷位于蜀郡境外,包括夜郎国,东接交阯,西有古滇国,北有邛都国,各自拥立君长。这些夷人以...

史记西南夷列传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该文是一篇民族史传,记述了我国西南(包括今云南以及贵州、四川西部)地区在秦汉时代的许多部落国家的地理位置和风俗民情,以及同汉王朝的关系,记述了汉朝的唐蒙、司马相如、公孙弘和王然于等抚定西南夷的史实,描述了夜郎、滇等先后归附汉王朝,变国为郡,设官置吏的过程,揭示了中国不同地域,不同民...

《史记》研读386:西南夷列传(二)
公孙弘担任御史大夫后,汉朝的主要精力用于在北方依据黄河修筑朔方郡,以便驱逐匈奴,于是公孙弘就多次向汉武帝建议说,在西南夷方向的行动有害无益,要及时停止下来,以便全力对付匈奴。汉武帝这才罢掉西南夷方向的扩张,只设置西南夷夜郎两县一都尉,命令犍为郡的主要任务是保全自己不受侵害。公元前122年...

《史记》卷一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於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西十馀辈。岁馀,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使者还,因盛言滇大国,足事亲附。天子...

西南夷列传的作品译文
西南夷的君长多得要用十来计算,其中夜郎的势力最强大。夜郎以西的靡莫之夷也多得要用十来计算,其中滇的势力最大。从滇往北,那里的君长也多得用十来计算,其中邛都势力最大。这些夷国的人都头梳椎髻,耕种田地,有聚居在一起的城镇和村落。他们以外的地方,西边从同师往东,直到北边的楪(yè,叶)榆,称为嶲(xī...

汉武帝经略西南夷的历史
汉武帝开辟西南夷在《史记》中的《西南夷列传》《司马相如列传》《大宛列传》中参差记载,覆案《史记》《汉书》相关记载,梳理武帝一朝数次经略“西南夷”的过程,可知汉武帝一朝共有三次大规模经略“西南夷”的活动。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遣唐蒙使夜郎,招抚夜郎侯多同,在其地置犍为郡。接着又...

史记 西南夷列传 翻译
等到公孙弘当了御史大夫,这时汉朝正修筑朔方郡城,以便凭借黄河驱逐匈奴,公孙弘乘机屡次陈说开发西南夷的害处,因此可暂时停止开发活动,集中力量对付匈奴。皇上下令停止对西夷的活动,只在南夷的夜郎设置两县和一都尉,命令犍为郡保全自己,并逐渐完善自己的郡县体制。待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博望侯...

女夷列传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女夷列传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开宝六年,时值初夏,天色欲曙,云边还只透出隐隐的青色,位于太湖之畔的盛泽城,尚沉睡在一片静寂之中。盛泽是个小城,自古以来便盛产丝绸,又是鱼米之乡。且因为地处偏僻,并非是战略要塞之地,少有兵连祸接之事,所以尚未伤到...

请简述司马迁《史记》的体例及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作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子虚之事,大人赋说,靡丽多夸,然其指风谏,归于无为。作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黥布叛逆,子长国之,以填江淮之南,安剽楚庶民。作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正衣冠立于朝廷,而群臣莫敢言浮说,长孺矜焉;好荐人,称...

北安市19184117334: 伯夷列传 - 搜狗百科
度柔复方: 糟糠不厌的成语故事:《伯夷列传》,是以篇以论赞为主.夹以叙事的文章,文章根据史料,简要地叙述伯夷、叔齐的事迹后,就着力颂扬他们的品格,并借以抒发了天道与...

北安市19184117334: 史记伯夷列传 -
度柔复方: 史记·伯夷列传 司马迁 夫学者载籍极博.尤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

北安市19184117334: 饿死在首阳山的伯夷 是怎么一个故事`` -
度柔复方: 简单点说是这样: 伯夷、叔齐是商末周初孤竹国人,二人互让君位避纣投周,又反对武王伐纣,耻食周粟,来到首阳山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关于伯夷和叔齐,原文是这样: 《史记·伯夷列传》中有如下的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北安市19184117334: 人格修养方面的故事200子 -
度柔复方: 《史记·伯夷列传》记叙了伯夷、叔齐二位孤竹国王子,相继辞让君位,逃离本国,投奔西伯;西伯死后,武王伐纣,他们认为是不义之举,进行了谏阻;随后,武王灭殷,四方归顺,他们感到耻辱,坚持不吃周朝的粮食,于是到首阳山隐居,...

北安市19184117334: 史记伯夷列传通过哪些 事情表现 伯夷叔齐的清士品质 -
度柔复方: 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纣的时候,又以仁义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耻食周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

北安市19184117334: 英语翻译伯夷、叔齐:《史记·伯夷列传》中写道: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 -
度柔复方:[答案] 卒:死. 盍:一起. 木主:棺椁着西伯候. 东:向东. 叩:停下. 爰:却 兵:抓捕. 去:让……走. 宗:以……为王. 耻:以……为耻. 且:然后. 没:通“殁”,死了. 安适:哪里去. 徂:我们.

北安市19184117334: 史记.伯夷列传为什么说伯来为什么饿死 -
度柔复方: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就是说伯夷叔齐作为商朝的人,不吃周代的粮食.

北安市19184117334: 史记第九十三篇概括 -
度柔复方: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原称《太史公记》.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

北安市19184117334: 司马迁:天道是个什么东西 -
度柔复方: 司马迁质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史记·伯夷列传》是《史记》中列传的第一篇.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商朝末年,他们不愿做孤竹国的继承人,一起投奔西伯姬昌(即周文王),但等到他们到达时,西伯姬昌已经死了,姬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