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姓氏……

作者&投稿:卓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姓氏~



根据《风俗通义》,《古今姓氏书辩证》,《姓氏考略》,《中国姓氏辞典》等文献记载:鲜姓起源有二:
(1)以封地为姓的姓氏。出自殷商子孙后裔,得姓始祖是商朝纣王的叔父名叫胥余。商朝末年,纣王的叔父胥余曾授封于箕(今山西省太谷县东北)称为箕子(箕为地名,子为子爵)。后箕子对纣王的荒淫无道经常提出劝谏,纣王不但不听,反而把他监视起来。周武王在伐灭商纣后,建立周朝,箕子的支庶子孙授封鲜地,遂以地名中的鲜字为姓,乃成“鲜氏”。
(2)出自鲜于氏。朝鲜的鲜氏子孙中有鲜氏支庶子孙名仲,称为鲜仲,其采食地在于(地名)。其子孙遂将鲜和于两字合成为鲜于为姓氏,成为“鲜于氏”。鲜于氏的后裔也有为去繁为简,改为鲜氏的。如宋代四川有鲜龙,原来姓名是鲜于龙。可见,鲜氏和鲜于氏是同根同宗的一家子。
据《姓氏考略》记载,为南安郡(在东汉时置郡相当于甘肃省陇西渭水流域此为鲜氏郡望,太原郡(战国秦置郡,地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营西古城,为鲜于氏郡望。
鲜与鲜于氏,从朝鲜重归故国,自汉以后,便一直以河北的渔阳郡为繁衍中心,故以“渔阳堂”为堂号。一直到今天,仍然世代沿用着“渔阳”这个堂号。有地方以“敦厚”为堂号

百家姓中没有,但这个姓氏确实存在。如:
雨 霖 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院政史系。现任哲盟技工学校教师。雨霖出身书香门弟,教师之家,父母的教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她的学业和品格。她的创作很有实力和潜力。她的诗歌、散文除发表在省地以上的各种报刊上还荣获了省级以上十几个文学比赛大奖。近二年连续出版了诗集《心梦》、小说集《缘去缘来》和散文集《飞过浪漫》。

起源

关于范姓的姓源,根据《姓纂》的记载是这样的:“帝尧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周宣王灭杜,杜伯之子隰叔奔晋为士师,曾孙士会,食采于范,遂为范氏。”

由此可见,范氏的始祖,可以远远地追溯到尧,尧的这一支子孙历经虞舜、夏、商诸代,都称为唐杜氏,入周被改封于杜,不久被周宣王所灭,当时杜伯的儿子就跑到晋国,被任为士师,并因官命氏改姓为士,传到他的曾孙士会的时候,做了晋国的上卿,食采于范,于是,士会的子孙也按照当时“以邑为氏”的习惯,自士会(范武子)以后,范文子、范宣子、以及范献子,世代都是晋国的上卿。

历史名人

古代

范蠡:春秋战国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范雎:秦国远交近攻策略的提倡者
范增:秦朝末期政治家。
范甯:东晋经学家:范晔之祖父。
范晔:南朝宋国政治家。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
范纯仁:北宋政治家:范仲淹之次子。
范成大:与杨万里、陆游、尤褒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无病:军事家

现代

范学淹,天主教保定教区主教,中国大陆天主教著名领袖,伟大的殉道者。
范振锋,香港电台节目主持,歌手。
范晓萱:台湾名歌星。
范志毅:中国足球运动员。
范冰冰:中国名演员。
范鸿龄:香港著名商界人士。
罗范椒芬:香港前高官。
范文芳:新加坡名歌手、演员。
范玮琪:台湾名歌星。
范鸿轩:台湾名演员。
范伟:中国小品演员、影视演员。
范植伟:台湾广告模特儿。
范逸臣:台湾名歌星。
范俊业:中国香港足球运动员。
范振钰:(1927年-2008年11月17日),中国河北省荣城县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建国前相声演员一般多家境贫寒,但范振钰出身富足,却酷爱相声,1941年开始登台演出,1950年拜班德贵为师,专事捧哏。
范文同:越南政治家。

范姓起源参考之一

历史来源
{范」以邑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载,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迁於杜邑(陕西西安东南),时称杜伯。周宣王杀杜伯,其子逃奔晋国担任士师。曾孙士会。食邑於范邑(河南范县),世称范武子,子孙逐有范氏。

家族名人
范雎(前?~前225)字叔。战国时策士,魏人,善口辩,以远交近攻的策略游说秦昭王,昭王悦,官拜秦相,封应侯。
范增 (前275~前204)秦末巢(今河南省睢县南)人,项羽的谋士,辅项羽称霸诸侯,羽中汉反间而疑范增,遂弃羽而归,疽发於背而卒。亦称为亚父。
范仲淹 (989~1052)字希文。北宋名臣,吴县人,为秀才时即以天下为己任,曾做「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吓人之乐而乐」。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卒諡文正。
范成大( 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宋江苏省吴县人,有文名,尤工诗,与陆游、杨万里齐名,官至参知政事。著有石湖集、揽辔录、桂海虞衡志等。
地望分布:山东高平郡。

范姓起源参考之二:范家风范
范字单从字义上看,有模具、规范和规矩的空间意义,但作为人的姓氏来讲,除了上述的空间意义,而更多的是人的表率内涵。如北宋名臣范仲淹就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千古不朽的做人准则。范家之所以出现范仲淹这位先忧后乐的人物,是否与范家的风范有关呢?
据史书记载,范氏得姓较早,范氏始祖,远可追溯到四千多年以前的圣君唐尧。尧的这支后世子孙,经历舜、夏、商诸代,称为唐杜氏。入周后,被改封于杜。不久,为周武王所灭。杜伯之子温叔逃至晋国,被任为士师,并因官命氏而改姓为士。传至其曾孙士会的时候,被任为晋国的上卿,食采于范。从此之后,士会的子孙便按照当时“以邑为氏”的习惯,皆以范氏为姓,一代一代地繁衍下去。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泉根:范姓是我们中国人口最多的100个大姓之一。按照人口的多少它排居在第61位,大概占到我们汉族人口的0.36%,也就是说大概280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姓范。范姓的人口分布在我国的河南、四川、山东、江苏、湖南、辽宁、黑龙江最多,这七个省的范姓人口大约占到全国范姓人口的62%。
范姓这一显赫姓氏,不仅在大陆人丁兴旺,在祖国宝岛台湾也为数不少。自从明代以来,陆续迁台的范氏,几乎遍布台湾全岛。不过,居住最为集中,人数也优于其他各处的则是新竹县。就人数来讲,范姓为台湾的第48位。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泉根:台湾的范姓都是起源于我们中国的大陆,按照文献资料记载的话,就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我们大陆的范姓开始移民到台湾去。那么,比较最早的一支应当是在明末永乐年间的时候,有一个福建人叫范文华,他就迁徙到了现在台湾的台南县盐水镇这一带。以后到了清朝的雍正年间,又有广东人范光儒、又有福建惠安人范养成等等,他们分别从广东福建迁徙到了今天的台湾新竹等地方。
就这样,从福建、广东迁台的范氏一个接着一个,使台湾的范姓,从无到有,世代繁衍下来。曾任台湾省新竹县县长的范振宗先生,祖籍就是广东省陆河县,显然,范振宗这支范氏家族,是由他的祖辈范光儒在明朝从广东迁徙台湾的。范振宗先生在台湾给我们的电话中说,范氏家族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20代了,今年12 月5日他要回广东老家寻根祭祖。祖宗不能忘,故乡不能忘,范家风范不能忘。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炎皇后裔本一家;寻根问祖格外亲。

范姓起源参考之三
范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六十一,在台湾排名第五十一。范姓出自祁姓,是尧帝的后代。尧的裔孙刘累,因为善于驯养龙,被夏王孔甲封为御龙氏,建立了唐国。西周成王时期,被改迁杜,建立杜国,称为唐杜氏。周宣王时,杜伯被诬陷,被杀,他的儿子逃到晋国,改姓士。士会为晋景公时的名将,因为军功,被封在随,后来改封在范,后代就以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范。发展和演变:范姓早期在晋国发展,“六卿之乱”时,范姓被击败,从此范姓开始散居北方。唐代,范姓开始进入福建,宋代,又进入广东。明代末年,范姓开始进入台湾。范姓的主要聚居地有:高平,三户,金乡,沛县,钱塘,鄱阳,雁门,顺阳,丹阳,汝南,代郡,河内,敦煌,杭州,宁化,海阳,嘉应,梅州,埔州,大埔,长乐,陆丰,饶平等。

范仲淹(北宋名臣,和包拯同朝,写《岳阳楼记》的那位)、范蠡(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楚国人。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从商,经商积资巨万,称“陶朱公”)、范增(西楚霸王项羽的“亚父”,秦末著名政治家)。
姓氏来源:尧有个裔孙叫刘累,西成王时迁居杜(今陕西西安东南),建立杜国,称为唐杜姓,他的孙子士会,春秋时任晋国大夫,因授封于范地(现在的河南县),以封邑为姓,就是范氏。
看看参考资料的网页吧,有详细介绍……

范的姓氏的来源 范姓的始祖,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圣君唐尧。尧的后世子孙,在舜、夏、商诸代,称唐杜氏。入周后,改封于杜,后被周宣王所灭,杜伯之子隰叔逃到晋国,被任为士师,并因官命氏而改姓为士。后其曾孙士会为晋国的上卿,食采于范,自此,士会的子孙便按照“以邑为氏”的习惯,以范氏为姓,一代代繁衍下去。《元和姓纂》就有记载:“帝尧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周宣王灭杜,杜伯之子隰叔奔晋为士师,曾孙士会,食采于范,遂为范氏。”

范仲淹


于这个姓氏的起源
我国的于姓,有两个主要的来源,一支源自周文王的姬姓,一支则是传自晋时鲜卑族拓跋氏所建的代国。源自周文王的姬姓,是出现在大约3100年以前,当时,周武 王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叔封在●国,也就是现在河南省沁阳县西 北的●城之地,后来,●叔的子孙就“以国为氏”,有的姓了● ,有的则去...

姓中的“于”与“余”有什么区别??
2、余:起源于姬姓,东周春秋时期秦国上卿由余之后。余字因古时读音区别,故有多种不同的源流差异。余姓发源地据考起源于现陕西凤翔一带。二、迁徙传播不同 1、于:于姓最早期的繁衍播迁,是在今焦作沁阳北部一带,这里是古_国所在地,也是于姓的发祥地。 _国灭亡后,于姓族人主要生活在今河南省...

姓于的于是哪个于
于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西周于邘叔为得姓始祖。于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八十二位。至2010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数据显示,按人口排序,于姓在中国大陆列第二十八位。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于姓人口有114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92%。...

于在姓中怎么读
“于”不是“於”的简体字(《简化字总表》、《通用规范汉字表》都没有规定“於”简化为“于”,《新华字典》对“於yú”的解释是“同于”),“于”、“於”多数情况相通,但“于”并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义,“於”也并不能代替“于”的全部意义。同时“于”也是一个姓氏,但不同于“於...

宝宝取名:于姓女孩起名
于姓是中华姓氏之一,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二十八。一般认为于姓是出自姬姓,于姓氏的人都是是西周王族的后代。于姓氏主要分布鲁豫、四川、浙江为中心的三大块于姓聚集地。如果要为于姓的女孩子命名,我们应该起一个怎样好听的 女孩名字 呢?于锦婷 于锦艳 于锦婵 于锦娟 于锦芬 于锦洁 于舒霞...

百家姓于排第几位?
百家姓中于排第82位,新编的百家姓中于排第28位。

”于”这个姓氏的来源性的来源
拜托了各位。 9 2011-10-06 于这个姓氏的起源 9 2012-05-27 “于”这个姓氏的由来 3 2007-10-23 于 姓氏的来源 6 2007-09-19 姓氏的来源 342 2011-08-25 "张"这个姓氏的来源 221 2005-12-30 姓氏的由来? 1346 2014-09-25 中国姓氏由来 221 更多类似问题 > ...

姓”于”的由来
于姓﹐源于西周王族。史称周武王封第3子 叔于 (今河南泌阳西北 台镇)﹐子孙以国为姓。这支于姓人是于姓的正宗。另外﹐据某些于姓谱书记载﹐两晋十六国时﹐居住在东海郡(今山东郯城)的于姓人有随鲜卑拓跋部北迁﹑遵从鲜卑习俗﹑改姓勿忸于氏的。直到拓跋部建立北魏﹐这支已经改姓的勿忸于姓...

于姓的来源和历史
于姓源出有四:1、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姬发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武王克商后,大举分封诸侯,其第二个儿子邘叔被封在邘国。据《广韵》所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第二子(有说第三子)于邘(故城在今河南省沁阳西北于邘邰镇),称于邘叔。后来,于邘叔的子孙...

中国姓于的有多少人?
于姓当今总人口数为744万,占当代人口0.62%,在2007年4月24日公布为当代中国第38姓,

瑶海区17688475253: 姓氏(汉语词语) - 搜狗百科
牟士贺卟: 钭(Dǒu), 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战国时,田氏代齐之后,原来齐国的国君康公被放逐到海上,生活十分艰苦,居洞穴,食野菜,以青铜酒器钭作釜锅,用以烹煮食物.因此,其支庶子孙后来便以青铜酒器钭为姓,称为钭氏,世代相传,...

瑶海区17688475253: 中国姓氏大全(关于中国姓氏大全的基本详情介绍)
牟士贺卟: 1、中国人在母系氏族社会的时候就有“姓”了,是跟母亲的姓.2、“姓”是由“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只知有母,不知有父.3、所以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

瑶海区17688475253: 关于中国姓氏的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 -
牟士贺卟: C 题目上介绍了氏的几种来源,通过材料我们可知,姓氏有的来源于封国,有的来源于对于帝王及高官大臣死后的称呼,有的来源于所从事的职业.只要考生读懂材料,即使之前不了解姓氏的来源,也可以做出正确的推断.在中国古代社会,姓氏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以国名为氏.②以封地(采邑)为氏.③以官名为氏.④以职业(技艺)为氏.⑤以出生地、居住地为氏.⑥以同周王或诸侯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⑦以祖辈的字为氏.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国君的近亲三代,公孙之子不属公族而须另外立氏.这些贵子孙多以其祖父之字为其氏.先秦时期,“王”地位最高,下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瑶海区17688475253: 一些与颜色有关的姓氏、、、、、、、
牟士贺卟: 有朱、丹、赤、红、橙、黄、绿、青、蓝、紫、白、黑、乌、灰、褐、彩等都是,其中“黑”在姓氏中念“hè”.<p>金和银也算是吧</p>

瑶海区17688475253: 姓氏的产生与发展 -
牟士贺卟: 中国的姓氏“姓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明显的区别.对于“姓”,《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因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这个解释说的是,“姓”是个形声...

瑶海区17688475253: 关于姓氏的句子 -
牟士贺卟: 【何】我姓何却如何都走不进你的心 【易】我姓易却发现爱你不易 【梁】我姓梁却能温暖你所有不安 【陈】我姓陈却沉不下爱你的心. 【熊】我姓熊而爱你的心波涛汹涌. 【汤】我姓汤却不会让你尝到苦的滋味 【张】我姓张却长不出你爱的...

瑶海区17688475253: 关于姓氏的资料 -
牟士贺卟: 氏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物体欲倾倒而将其支撑住的形象.是“支”的本字.本义: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 同本义 氏,姓氏.――《玉篇》.按,秦汉以前,“姓”和“氏”不同,“姓”为“氏”之本,“氏”自“姓”出.夏、商、...

瑶海区17688475253: 姓氏肜的来历??? -
牟士贺卟: “肜”姓“贠”姓您会念吗 作者: 2007-8-2 8:55 “肜”和“贠”,虽然有熟悉的字形,却给人以陌生的感觉.很多读者第一反应肯定是:这念啥?现在我们认识一下这两个姓氏,肜(音容),贠(音运). “认识我这一个人,就多认识了一...

瑶海区17688475253: 请问关于姓禤的起源 -
牟士贺卟: 禤字作为一个姓氏虽已存在近两千年,但在《百家姓》中Ó没有此姓的记载除《康熙字典》外,在多种《字典》里也无法可查找.只是到了近年来,《新华字典》、《续百家姓》、《新编千家姓》、《中国姓氏‡编》、《神州姓氏新考》、才增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