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作者&投稿:祖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及其举例~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呀!
2、指示代词:这;此。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君子厌恶那些不肯直说自己想要怎样而偏要给它另找借口的人。
3、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
白话版《说文解字》:之,长出。像植物过了发芽的阶段,枝茎日益茁壮,有所扩张。字形底部的指事符号“一”,代表地面。所有与之相关的字,都采用 “之”作边旁。
三、相关词汇解释
1、之后[zhī hòu]
单独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在上文所说的事情以后:~,他们又提出了具体的计划。
2、总之[zǒng zhī]
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政治、文化、科学、艺术,~,一切上层建筑都是跟社会的经济基础分不开的。你爱唱歌,我爱下棋,他爱打乒乓球,~,都有个人的爱好。
3、兼之[jiān zhī]
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加以。
4、谢之[xiè zhī]
谢之 谢谢了 感谢对方答谢对方(在对方知道的情况下对对方的感谢或在某个事情某个状况的发生后感谢对方)。
5、之外[zhī wai]
之外:zhi(平声)wai(去声):1、指包含原有的基础上,另外的东西,例如:除此之外。2、之无法接触无法到达的距离、程度等,例如:千里之外。

  ⑴他,她,它(们).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
④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⑤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⑥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⑦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⑧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⑨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⑩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的.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往,到.去.例:
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⑷这,此.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⑸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例: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读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
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例: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⑺调整音节,无实义.例: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例: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③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⑼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
①云之崔嵬.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⑽向.例:
然后驱而这善.
泾流之大(代词,这样)
我之谓也(结构助词,帮助宾语前置)
仲尼之闻(结构助词,的)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相当于“的”)
轻伯夷之义者(定于后置的标志)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二、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相当于“和”“与”;爱了而乐衷,皆丧心也。
②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③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青取于蓝而轻于蓝。
④表示因果,相当于“因为...所以...”。
⑤表示修饰(方式、状态)
⑥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4、【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6、【既而】不久,一会儿。
三、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②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四、以
1.介词,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介词,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介词,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介词,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介词,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7.连词。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8.承接连词。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9.目的连词,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10.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11.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12.语气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13.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14.动词,译为: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5.动词,译为: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16.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五、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六、乃
(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②赢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用作代词。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乃尔】译为“这样”。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七、焉
1.语气助词。
(一)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语气助词。
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二)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三)"焉"在句中,作形容词、副词词尾,表示语气上的停顿无义 。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2.代词。相当于"之"。如:
使皇武子辞焉。(《肴之战》)
3.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等。如:
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者。(《墨子》)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于此” 等。如: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肴之战》)
微波入焉。(《石钟山记》)
八、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②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④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九、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四)何:通“呵”,喝问。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③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十、且
1.用作连词。 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例如: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例如: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用作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例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十一、若
1、动词,像,好像。例如: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2、用作代词。①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②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3、用作连词。①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等。例如: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②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③至,至于。例如: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十二、所
1.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例如: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例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例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例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十三、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⑥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例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十四、因
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练习:
1、因坐法华西亭
十五、与
作虚词用。
解释为:和、跟、同。例如: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2、 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
十七、矣
语气助词
1.用于陈述句尾。或助肯定语气,有的可译为"了",有的可不译;或助已然语气,说明事情已实现,可译为"了";或助将然语气,说明事情将要实现,可译为"了"。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赤壁之战》)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传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2.用于感叹句。助感慨、讽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呜呼,烈矣!(《谭嗣同》)
3.用于祈使句,助请求、劝勉、禁止语气,可译为"吧"。
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毛遂自荐》)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
4.用于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
年几何矣?(《触龙说赵太后》)
十八·者
(1)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例: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者:指人)
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者:指事。)
(2)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例: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言之,貌若甚戚者。
(3)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
例: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陈胜者,阳城人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4)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5)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
例:
何者?上下之分也。
(6)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
例:
入则无法家弗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7)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
例: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有郭四者,凡四杀人。
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8)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
例:
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二者:两种心情。)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此数者:这几点。)
(9)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
例: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定语是“可使报秦者”,中心词是“人”。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
(10)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
例:
近者奉辞伐罪。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11)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例:
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郕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代指阙秦以利晋这个事件)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代词,他们)

与坐谈,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代词,这件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他的。)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勾践灭吴》,她的。)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愚溪诗序》)

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愚溪诗序》)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难道。)

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阁序》)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触龙说赵太后》)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因人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一、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愚溪诗序》)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二、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但过午则日光射人。(《虎丘记》)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勾践灭吴》)



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洞庭君览毕,以袖掩面而泣曰……(《柳毅传》)

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触龙说赵太后》)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连词,表目的)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连词,因为)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虎丘记》连词,因为)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辞》)

三、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一、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在)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对)

二、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三、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今是溪见辱于愚。(《愚溪诗序》)

四、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这职业上。)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勾践灭吴》,在这里。)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例如: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谏太宗十思疏》,动词,成为。)

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一、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介词,替。)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毅深为之戚。(《柳毅传》介词,表目的。)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虎丘记》,因为。)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柳毅传》)

二、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一、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副词,随着,依靠。

因人成事。(《毛遂自荐》介词,依靠)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介词,趁机)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动词,依靠。)

二、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退而再拜。(《柳毅传》连词,于是。)



一、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前所谴责,因而获免。(《柳毅传》所字结构。)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兰亭集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三、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虎丘记》,凭借……方法。)



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一、用作连词。

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连词。)

二、用作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逍遥游》,将要。)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将近。)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白马篇》,尚且。)

且臣少仕伪朝。(《陈情表》,副词)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一、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

稍见云中白若?数十立者,山也。(《登泰山记》)

二、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愚溪诗序》)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三、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四、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谏太宗十思疏》)

五、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不然者,吾何辞焉?(《柳毅传》助词,呢)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愚溪诗序》)



一、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二、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一、作虚词用。

(一)连词,解释为:和、跟、同。例如: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寡人之于国也》)

(二)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

二、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动词,依靠。)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文言翻译zhī (1)<动词>到……去。《为学》:“吾欲~南海。”(2)<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

文言中虚词之有哪些用法
“之”字是文言文中最常用的一个虚词,它的用法很多。在文言文里面,我们常见到“之”,我们常常分不清到底在什么情况该如何翻译成现代文,以下给大家整理其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名之者...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及其举例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呀!2、指示代词:这;此。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译文...

之在古文里的词意
之的用法 熟记几个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对文言文的学习大有益处。"之"在文言文中是用法最多、出现频率最高的文言虚词之一,下面总结一下"之"的常见用法。 一、代词 1.可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指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她、它(们)。 例如:①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虚词“之”的用法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顷...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文言翻译zhī (1)<动词>到……去。《为学》:“吾欲~南海。”(2)<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2.怅恨久之——用在一些单数音节之后,起调节音节的作用。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宋何罪之有——用在宾语和助词之间,起提宾作用。5.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放在...

“之于”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有哪些?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于河东”作补语)三、有时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1、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2、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同上)四、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一)放在句子开头,表...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
“之”做助词也有以下几种用法:1)做结构助词,可以翻译为“的”:这是“之”作为助词最常见的用法了,例如《愚公移山》中的“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做结构助词,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之”存在于主谓之间时,无具体意义,例如《爱莲说》中的“予独爱莲之出...

文言虚词“之、其、而、矣、于、乃、则”用法、异义、例句(例句要是初...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3. 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二)其 1.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

西昌市17163504492: 初中的文言文中有那些“之”的用法 -
谈晴可成:[答案] 之的用法 1、他,她,它(们).例: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⑤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2、的....

西昌市17163504492: 在文言文中“之”的五种用法.. 请各位大侠帮帮忙拉~~~~ -
谈晴可成: “之”的所有用法: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

西昌市17163504492: “之”是文言虚词,它的用法是什么
谈晴可成: 1 作动词, 可译作“到、往、去”.如《鸿门宴》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前,作动词. 2 结构助词“的”.如《谏太宗十思疏》中...

西昌市17163504492: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是什么? -
谈晴可成: 1.用作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如: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放在倒...

西昌市17163504492: 高中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总结 -
谈晴可成:[答案] “之”的所有用法: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

西昌市17163504492: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
谈晴可成: 之⑴【代词】他,她,它(们).例: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

西昌市17163504492: 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
谈晴可成: 1.之 zhī ①动词,去、到、往 吾欲之南海 《为学》 寡助之至 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②代词,代人、代物、代事 二世杀之 《陈涉世家》 钟鼓乐之(“窈窕淑女”) 又数刀毙之 《狼》 莫不奇之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名之者谁 魏武闻之 左右采之...

西昌市17163504492: 文言文中的之用法和解释一共有多少?要怎么判断?如题 -
谈晴可成:[答案] —————————— “之”的所有用法: —————————— 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

西昌市17163504492: 如何判断“之”在古文中的用法 -
谈晴可成: !“之”字在古汉语里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不同的语境里“之”有不同的用法. 作实词的“之”有两种情况:一作动词;二作代词. “之”字作动词,意为“到……去”、“往”、“到”、“至”.如:“之死矢靡它.”(《诗经?风?...

西昌市17163504492: 初中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
谈晴可成: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