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种地方戏\京剧

作者&投稿:博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京剧是哪里的地方戏? 求助!~

  我帮你顺便都找好了

  北京——京剧、昆曲、北京曲剧
  天津——京剧、评剧
  河北——评剧、河北梆子、丝弦、老调
  哈哈腔、乱弹、平调落子
  二人台、唐剧、武安傩戏
  隆尧秧歌戏、定州秧歌戏
  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
  山西——晋剧、北路梆子、蒲剧、耍孩儿
  上党梆子、二人台、锣鼓杂戏
  碗碗腔、朔州秧歌戏、
  繁峙秧歌戏、孝义皮影戏
  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罗罗腔
  内蒙古——二人台、漫瀚剧
  辽宁——京剧、评剧、喇叭戏、辽南戏
  复州皮影戏、凌源皮影戏
  辽西木偶戏
  吉林——吉剧、新城戏、黄龙戏
  黑龙江——龙江剧
  陕西——秦腔、碗碗腔、眉户、汉调桄桄
  汉调二簧、商洛花鼓、弦板腔
  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
  郃阳提线木偶戏
  甘肃——陇剧、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
  环县道情皮影戏
  宁夏——花儿剧
  青海——青海平弦戏、黄南藏戏
  新疆——曲子戏
  山东——京剧、吕剧、茂腔、五音戏、
  柳琴戏、蓝关戏、一勾勾
  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柳子戏
  河南——豫剧、越调、河南曲剧、宛梆
  大平调、太康道情、大弦戏
  怀梆、四平调、南乐目连戏
  江苏——昆曲、淮剧、扬剧、锡剧、苏剧
  安徽——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
  青阳腔、池州傩戏、凤阳花鼓戏
  岳西高腔、徽州目连戏、坠子戏
  上海——越剧、京剧、昆曲、沪剧、
  滑稽戏
  浙江——越剧、婺剧、昆曲、绍剧、甬剧
  西安高腔、松阳高腔、瓯剧、
  新昌调腔、宁海平调、乱弹
  海宁皮影戏、泰顺药发木偶戏
  江西——赣剧、南昌采茶戏、赣南采茶戏
  弋阳腔、青阳腔、萍乡采茶戏、
  徽剧、吉安采茶戏、广昌孟戏
  宜黄戏
  福建——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芗剧
  闽剧、大腔戏、四平戏
  梅林戏、闽西汉剧、北路戏
  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
  漳州布袋木偶戏
  广东——粤剧、潮剧、正字戏、广东汉剧
  西秦戏、梅山山歌剧、白字戏
  花朝戏、陆丰皮影戏
  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
  台湾——歌仔戏
  海南——琼剧、临高人偶戏
  广西——桂剧、彩调、壮剧、桂南采茶戏
  湖南——昆曲、湘剧、祁剧、辰河高腔、
  巴陵戏、湖南花鼓戏、邵阳布袋戏
  常德高腔、辰河目连戏、荆河戏
  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
  湖北——汉剧、楚剧、黄梅戏、
  荆州花鼓戏、江汉平原皮影戏
  四川——川剧、川北灯戏、川北大木偶戏
  重庆——川剧、梁山灯戏
  云南——云南花灯戏(玉溪花灯戏)
  滇剧、白剧、傣剧、彝剧
  贵州——黔剧、思南花灯戏、德江傩堂戏
  布依戏、彝族撮泰吉、侗戏
  安顺地戏、石阡木偶戏
  西藏——藏剧、山南门巴戏


以前确实属于地方的戏
后来因为是个首都所以京剧有成为国戏的倾向

京剧起源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形成与传播: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杨懋建《梦华琐簿》也说:"而三庆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万寿入都祝匣时,称'三庆徽',是为徽班鼻祖。"伍子舒在《随园诗话》批注中则更具体指出是"闽浙总督伍纳拉命浙江盐商偕安庆徽人都祝厘"。随后还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虽然和春成立于嘉庆八年(1803),迟于三庆十三年,但后世仍并称之为"四大徽班进京"。

乾隆、嘉庆年间,北京文物荟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各剧种艺人麇集。北京舞台昆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相互对峙。徽班到京,首先致力于"合京秦二腔"。当时秦腔、京腔基本上同台演出,"京秦不分"(《扬州画舫录》),徽班发扬其博采众长的传统,广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同时继承了众多的昆腔剧目(还排演了昆腔大戏《桃花扇》)及其舞台艺术体制,因而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徽班本身的艺术特色,是它能够在争衡中取胜的主要原因。在声腔方面,除了所唱二黄调以新声夺人而外,它"联络五方之音,合为一致"(《日下看花记》);在剧目方面,题材广阔,形式多样;在表演方面,纯朴真切,行当齐全文武兼重,因此适合广大观众的欣赏要求。

在演出安排上,据《梦华琐簿》载,四大徽班"各擅胜场"。三庆以"轴子"取胜(连日接演新戏),四喜以"曲子"取胜(善唱昆曲),和春以"把子"取胜(善演武戏),春台以"孩子"取胜(以童伶为号召)。在艺术和经营上备有侧重点,能够发挥专长,取得较快进展。至道光后期,徽班已在北京占据优势。《梦华琐簿》说:"今乐部皖人最多,吴人亚之,蜀人绝无知名者矣。"又说:"戏庄演剧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徽班成长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它向京剧擅变的过程。这一嬗变的完成,主要标志为徽汉合流和皮黄交融,形成了以西皮、二黄两种腔调为主的板腔体唱腔音乐体系,使唱念做打表演体系逐步完善。最早随同徽班进京的汉调演员是米应先(又名米喜子),湖北崇阳人(一说安徽人),生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约于嘉庆年间加入春台徽班进京演唱,演正生,擅红生戏,声望极隆(见《梦华琐簿》及李登齐《常谈丛录》)。被视为著名汉调演员余三胜的先驱(当时曲艺唱词有"亚赛当年米应先"之句)。道光年间(1821-1849),汉调演员至京加入徽班演唱的逐渐增多,著名的有王洪贵、李六。粟海庵居士《燕台鸿爪集》(约作于道光十二年以前)说:"京师尚楚调。乐工中如王洪贵、李六善为新声称于时。"楚调即汉调,也就是西皮调。可见当时北京已流行西皮调,王洪贵、李六"善为新声",又推动了西皮调的革新发展。在徽、汉演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实现了西皮与二黄两种腔调的交融。开始不同的剧目,根据不同的来源,分别唱西皮或二黄;后来,有些戏就兼唱西皮和二黄,甚至在同一唱段中先唱二黄,后转西皮,并能相互协调,浑然一体。《罗成叫关》(源出徽调《淤泥河》)就是一个例子。声韵方面,形成"中州韵、湖广音"的格律,字声间杂京音、鄂音,兼用北京、湖北两种四声调值,分别尖团字音,按照"十三辙"押韵。二黄的伴奏乐器,几经反复,终于在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废笛,而与西皮统一使用胡琴(定弦不同),但唱吹腔时仍按徽班传统用笛伴奏。

道光末年,西皮戏大量涌现,徽班中皮黄并奏习以为常。据刊于道光二十五年的杨静亭《都门纪略》载,三庆班程长庚、四喜班张二奎、春台班余三胜和李六、和春班王洪贵等常演的剧目,如《文昭关》、《捉放曹》、《定军山》、《击鼓骂曹》、《扫雪打碗》等,与嗣后京剧舞台常见的传统剧目已大体相同,徽班向京剧的擅变到此已基本完成(虽然当时还不称京剧)。另一种说法,认为谭鑫培成名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京剧才算形成。理由是到那时皮黄戏从音乐、表演,到唱念的字音、声韵,才具备了严格的规范;而在此以前,即程长庚时代,仍属徽调范畴。

同治六年(1867),京剧传到上海。新建的满庭芳戏园从天津约来京班,受到观众欢迎。同年,丹桂茶园通过北京的三庆班,又约来大批著名京剧演员,其中有老生夏奎章(夏月润之父)、熊金桂(熊文通之父),花旦冯三喜(冯子和之父)等。他们都在上海落户,成为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派京剧世家。嗣后,更多的京角陆续南下,知名的有周春奎、孙菊仙、杨月楼、孙春恒、黄月山、李春来、刘永春以及梆子花旦田际云(想九霄)等,从而使上海成为与北京并立的另一个京剧中心。

在这之前,约在咸丰初年,上海已有昆班和徽班演出。京剧进上海后,也出现了京徽同台、京昆同台以及京梆(梆子)同台的局面。这对南方京剧特点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徽班杰出演员王鸿寿(三麻子)到沪后,经常参加京班演出,并把一些徽调剧目如《徐策跑城》、《扫松下书》、《雪拥蓝关》等带进了京班,把徽调的主要腔调之一"高拨子"纳入到京剧音乐里,还把徽班的某些红生戏及其表演方法吸收到京剧中。这对扩大京剧上演剧目和丰富舞台艺术起了一定作用。此外,梆子艺人田际云在上海的艺术活动,对南派京剧的发展也有所影响。他的"灯彩戏"《斗牛宫》等,实为后来"机关布景连台本戏"的滥筋。从光绪五年(1879)起,谭鑫培六次到沪,后来梅兰芳等名演员也经常到沪演出,促进了北派、南派京剧交流,加速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京剧在进入上海之前,即咸丰十年(1860)之后,随商旅往来及戏班的流动演出,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如天津及其周围的河北一带为京剧最早的传播地区之一。道光末年,余三胜即在天津活动(他和他父亲死后都葬在天津);丑角演员刘赶三先在天津的票房活动,后来才到北京"下海"。老生演员孙菊仙也曾经是夭津的票友。山东是徽班进出北京的必经之地,山东帮商人又是北京经济活动的重要力量,因而山东很早就有京剧演出。曲阜孔府早在乾隆时就有安徽艺人入府演戏。京剧的较早流布地区还有安徽、湖北和东北三省。至20世纪初,南至闽、粤,东至浙江,北至黑龙江,西至云南,都有京剧活动。抗日战争期间,京剧在四川、陕西、贵州、广西等地也有了较大发展。

1919年,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1924年,他再度率剧团到日本演出,1930年,梅又率由二十人组成的剧组到美国访问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应邀去欧洲访问,在苏联演出,受到欧洲戏剧界的重视。此后,世界各地把京剧看成中国的演剧学派。

一、形成与传播: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杨懋建《梦华琐簿》也说:"而三庆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万寿入都祝匣时,称'三庆徽',是为徽班鼻祖。"伍子舒在《随园诗话》批注中则更具体指出是"闽浙总督伍纳拉命浙江盐商偕安庆徽人都祝厘"。随后还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虽然和春成立于嘉庆八年(1803),迟于三庆十三年,但后世仍并称之为"四大徽班进京"。
乾隆、嘉庆年间,北京文物荟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各剧种艺人麇集。北京舞台昆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相互对峙。徽班到京,首先致力于"合京秦二腔"。当时秦腔、京腔基本上同台演出,"京秦不分"(《扬州画舫录》),徽班发扬其博采众长的传统,广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同时继承了众多的昆腔剧目(还排演了昆腔大戏《桃花扇》)及其舞台艺术体制,因而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徽班本身的艺术特色,是它能够在争衡中取胜的主要原因。在声腔方面,除了所唱二黄调以新声夺人而外,它"联络五方之音,合为一致"(《日下看花记》);在剧目方面,题材广阔,形式多样;在表演方面,纯朴真切,行当齐全文武兼重,因此适合广大观众的欣赏要求。
在演出安排上,据《梦华琐簿》载,四大徽班"各擅胜场"。三庆以"轴子"取胜(连日接演新戏),四喜以"曲子"取胜(善唱昆曲),和春以"把子"取胜(善演武戏),春台以"孩子"取胜(以童伶为号召)。在艺术和经营上备有侧重点,能够发挥专长,取得较快进展。至道光后期,徽班已在北京占据优势。《梦华琐簿》说:"今乐部皖人最多,吴人亚之,蜀人绝无知名者矣。"又说:"戏庄演剧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
徽班成长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它向京剧擅变的过程。这一嬗变的完成,主要标志为徽汉合流和皮黄交融,形成了以西皮、二黄两种腔调为主的板腔体唱腔音乐体系,使唱念做打表演体系逐步完善。最早随同徽班进京的汉调演员是米应先(又名米喜子),湖北崇阳人(一说安徽人),生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约于嘉庆年间加入春台徽班进京演唱,演正生,擅红生戏,声望极隆(见《梦华琐簿》及李登齐《常谈丛录》)。被视为著名汉调演员余三胜的先驱(当时曲艺唱词有"亚赛当年米应先"之句)。道光年间(1821-1849),汉调演员至京加入徽班演唱的逐渐增多,著名的有王洪贵、李六。粟海庵居士《燕台鸿爪集》(约作于道光十二年以前)说:"京师尚楚调。乐工中如王洪贵、李六善为新声称于时。"楚调即汉调,也就是西皮调。可见当时北京已流行西皮调,王洪贵、李六"善为新声",又推动了西皮调的革新发展。在徽、汉演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实现了西皮与二黄两种腔调的交融。开始不同的剧目,根据不同的来源,分别唱西皮或二黄;后来,有些戏就兼唱西皮和二黄,甚至在同一唱段中先唱二黄,后转西皮,并能相互协调,浑然一体。《罗成叫关》(源出徽调《淤泥河》)就是一个例子。声韵方面,形成"中州韵、湖广音"的格律,字声间杂京音、鄂音,兼用北京、湖北两种四声调值,分别尖团字音,按照"十三辙"押韵。二黄的伴奏乐器,几经反复,终于在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废笛,而与西皮统一使用胡琴(定弦不同),但唱吹腔时仍按徽班传统用笛伴奏。
道光末年,西皮戏大量涌现,徽班中皮黄并奏习以为常。据刊于道光二十五年的杨静亭《都门纪略》载,三庆班程长庚、四喜班张二奎、春台班余三胜和李六、和春班王洪贵等常演的剧目,如《文昭关》、《捉放曹》、《定军山》、《击鼓骂曹》、《扫雪打碗》等,与嗣后京剧舞台常见的传统剧目已大体相同,徽班向京剧的擅变到此已基本完成(虽然当时还不称京剧)。另一种说法,认为谭鑫培成名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京剧才算形成。理由是到那时皮黄戏从音乐、表演,到唱念的字音、声韵,才具备了严格的规范;而在此以前,即程长庚时代,仍属徽调范畴。
同治六年(1867),京剧传到上海。新建的满庭芳戏园从天津约来京班,受到观众欢迎。同年,丹桂茶园通过北京的三庆班,又约来大批著名京剧演员,其中有老生夏奎章(夏月润之父)、熊金桂(熊文通之父),花旦冯三喜(冯子和之父)等。他们都在上海落户,成为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派京剧世家。嗣后,更多的京角陆续南下,知名的有周春奎、孙菊仙、杨月楼、孙春恒、黄月山、李春来、刘永春以及梆子花旦田际云(想九霄)等,从而使上海成为与北京并立的另一个京剧中心。
在这之前,约在咸丰初年,上海已有昆班和徽班演出。京剧进上海后,也出现了京徽同台、京昆同台以及京梆(梆子)同台的局面。这对南方京剧特点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徽班杰出演员王鸿寿(三麻子)到沪后,经常参加京班演出,并把一些徽调剧目如《徐策跑城》、《扫松下书》、《雪拥蓝关》等带进了京班,把徽调的主要腔调之一"高拨子"纳入到京剧音乐里,还把徽班的某些红生戏及其表演方法吸收到京剧中。这对扩大京剧上演剧目和丰富舞台艺术起了一定作用。此外,梆子艺人田际云在上海的艺术活动,对南派京剧的发展也有所影响。他的"灯彩戏"《斗牛宫》等,实为后来"机关布景连台本戏"的滥筋。从光绪五年(1879)起,谭鑫培六次到沪,后来梅兰芳等名演员也经常到沪演出,促进了北派、南派京剧交流,加速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京剧在进入上海之前,即咸丰十年(1860)之后,随商旅往来及戏班的流动演出,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如天津及其周围的河北一带为京剧最早的传播地区之一。道光末年,余三胜即在天津活动(他和他父亲死后都葬在天津);丑角演员刘赶三先在天津的票房活动,后来才到北京"下海"。老生演员孙菊仙也曾经是夭津的票友。山东是徽班进出北京的必经之地,山东帮商人又是北京经济活动的重要力量,因而山东很早就有京剧演出。曲阜孔府早在乾隆时就有安徽艺人入府演戏。京剧的较早流布地区还有安徽、湖北和东北三省。至20世纪初,南至闽、粤,东至浙江,北至黑龙江,西至云南,都有京剧活动。抗日战争期间,京剧在四川、陕西、贵州、广西等地也有了较大发展。
1919年,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1924年,他再度率剧团到日本演出,1930年,梅又率由二十人组成的剧组到美国访问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应邀去欧洲访问,在苏联演出,受到欧洲戏剧界的重视。此后,世界各地把京剧看成中国的演剧学派。
二、三个发展时期:1860年到1949年,京剧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860年到1917年左右,是京剧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在剧目方面,从徽、汉、梆、昆等继承下来的传统剧目,经过演出实践不断加工、锤炼,更见精练。不少本头戏逐渐删除繁冗,精简为自成起讫的折子戏,如全本《宇宙锋》通常只演"修本"、"金殿"二折。辛亥革命前后,在社会、政治变革中还出现了一批密切结合现实的新剧目,如汪笑侬的《哭祖庙》、《瓜种兰因》等。音乐方面,板式、曲调有所增益,字音、声韵更加定型,使京剧唱腔委婉、动听,更具特色。舞台表演艺术方面,也更为细腻、精致,色彩浓郁。京剧史上老生前三杰(程长庚1811-1880,徽派;余三胜1802-1866,汉派;张二奎1813-1860,京派)还带有京剧前身徽、汉的地方色彩,传到老生后三杰(谭鑫培1847-1917,孙菊仙1841-1931,汪桂芬1860-1906)时,原来那种地方色彩已逐渐融会升华,成为京剧自身的艺术特色。
光绪九年(1883)起,大批京剧著名演员陆续被征为"内廷供奉",领取一定银米,平时在戏园演出,不定期地应召进宫当差,从而打破了乾隆以来宫廷蓄养戏班的旧制。由于皇室贵族的喜爱,既为演出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又在艺术上有严格的要求,因此留下了一批比较完整的剧目,并为京剧艺术的严格规范化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同时,宫廷演出也在剧目内容的倾向上给京剧带来一些消极作用。
这一时期,有些京剧艺人直接参加政治斗争。如戊戌政变中,名旦余玉琴、田际云等倾向维新变法,为光绪帝传递消息。在上海,辛亥革命攻打制造局之役,潘月樵、夏月润等直接参战,曾得到孙中山的嘉奖。
光绪二十四年(1908),上海出现了第一个近代化的剧场新舞台。夏月润弟兄出于爱国热忱,在当时"租界"以外的地面,兴建了备有灯光布景设施的剧场,变革了传统的方形舞台,从而推动了京剧舞台艺术的革新,并影响到其他各地。
从1917年到1937年,是京剧艺术出现高峰的时期。剧目方面,传统戏不断加工、翻新,同时大量涌现新创剧目。题材范围扩大了,表现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思想的剧目增多了。剧目与演员的表演特色结合更紧,出现了为某些艺术流派所特有的剧目。舞台艺术方面,流派艺术大大发展。早先,京剧舞台上以老生为主,老生流派比较明显。到这一时期,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锐意革新,积极排演新戏。梅兰芳在新编演的《嫦蛾奔月》、《霸王别姬》、《西施》等"古装戏"中,把我国传统的古典舞蹈艺术吸收到京剧中来,唱腔曲调、伴奏乐器丰富了,服装、化装也有很多革新。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也都发挥各自的创造力,编演了能够体现自己艺术特色的新戏,如程砚秋的《春闰梦》,荀慧生的《钗头凤》、尚小云的《汉明妃》等,舞台上出现了"四大名旦"争衡的局面。这不仅使旦角艺术焕发出空前的光采,而且带动其他行当,争奇斗绝,流派纷呈。如老生行,余叔岩、马连良、高庆奎、言菊朋等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各自的流派。在上海,周信芳(麒麟童)以《萧何月下追韩信》等新剧目,独树一帜,影响广及江南各地,世称"麒派"。武生行,杨小楼、尚和玉等与南方的李春来、盖叫天等,也都形成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流派。此外,花脸、小生、老旦、丑等,也都人才辈出,京剧舞台达到了艺术高峰。
20年代以来,上海京剧舞台上出现了大量连台本戏。这种戏剧结构形式,原具有情节生动、有头有尾、通俗易懂的特点,深受一般观众欢迎,逐渐流行于江南各大城市,以后也传到了北京。其中某些片断还独立成为单折演出。但后来有些连台本戏走上了资本主义商业化的歧路。有时第一本戏主题还明确,但连演下去,本数越多,离题越远。
同一时期,京剧舞台上出现了大量女艺人,有的艺术成就颇高。自从道、咸年间京剧形成以来,京剧演员,无论生、旦、净、丑,一律皆由男演员饰演。大约在同治年间(1862-1874),上海开始有了幼女组成的戏班,习称"髦儿戏";辛亥革命后,北京、天津也出现了女班,有的女演员,颇著名声,但由于社会条件限制,大都昙花一现。20年代以后,许多优秀女演员先后脱颖而出,艺术上相当成熟,且能独立挑班。1930年在北京广德楼实行了男女合演(上海略早)。这些优秀女演员,除较早的老生恩晓峰、筱兰英,旦角王克琴、刘喜奎等外,20年代以后有老生李桂芬、孟小冬,旦角雪艳琴、新艳秋等。
这一时期,在人才培养方面,受到较多重视,并采取了新的措施。从光绪六年(1880创办小荣椿科班,到光绪三十年创办的富连成科班,都实行苦练幼功、技术第一的教学方法。1919年南方建立的南通伶工学社(欧阳予倩任主任),1930年在北京建立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焦菊隐等任校长),1934年创办的山东省立剧院,1938年成立的上海戏剧学校,以及同年成立于西安,1945年后迁上海的夏声戏剧学校等,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改革,除基本功外,兼重文化课程,并授以音乐及其他艺术知识。这种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虽然还处于摸索阶段,但对提高新一代演员的艺术修养却收到了一定效果。
从1937年到1949年,是在战乱中京剧队伍分化和重新组合的时期。"八一三"以后,不少京剧演员,积极投身救亡运动。抗战转入持久阶段后,解放区、国统区、敌战区,分别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在陕甘宁边区和其他各个革命根据地,八年间,编演了大量的新历史剧和现代戏。较知名的有《大战平型关》、《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闯王进京》等。1941年由延安鲁艺平剧团和八路军120师战斗平剧社合并组成延安平剧研究院,一些进步的京剧演员和爱好京剧的新文艺工作者聚集在革命圣地,和其他各革命根据地的京剧改革工作者一道,在艰苦的环境中,互相配合,为京剧的推陈出新摸索出一条道路。其中不少人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戏曲战线的领导骨干。抗战后期,接收并改造了一些日伪军队的剧团和演员。
在国统区,抗战开始不久,就组成包括各戏曲剧种的抗敌宣传队,巡回于各个战区,演出新历史剧《江汉渔歌》等。武汉弃守后,重庆、成都、昆明各大城市虽有刘奎童、刘奎官等维持舞台演出,但艺术上已难求进展。在桂林一部分京剧演员与田汉、欧阳予倩合作,致力于改革,编演了《金钵记》等,为京剧的推陈出新积累了初步经验。
在敌占区,梅兰芳"蓄须明志"坚贞不屈;程砚秋隐居农圃,谢绝舞台。周信芳在艰险环境中,编演了具有民族意识的《徽钦二帝》等剧目,与敌伪进行斗争。但另一方面,反动统治对京剧事业的摧残,也造成了人才凋零、剧目贫乏的局面。富连成社、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以及上海戏剧学校等都先后停办。直到抗战后期,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以及一些女演员如言慧珠、童芷苓、吴素秋、李玉茹等才活跃于京剧舞台上。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989517.html


中国都有那些地方戏曲?能提供代表着吗?
黄梅戏:安徽地方戏,流行于安徽、湖北、河南等地,代表剧目如《天仙配》、《女驸马》等等。豫剧:河南地方戏,流行于河南、安徽等地,代表剧目如《穆桂英挂帅》、《花木兰》等等。秦腔:陕西地方戏,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山西等西北地区,代表剧目如《火焰驹》、《三滴血》等等。评剧: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东北等地,...

晚上在花戏楼有哪些特殊的文化活动或表演?
1. 地方戏曲表演 花戏楼是戏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晚上这里经常举办各种地方戏曲表演。安徽的徽剧、黄梅戏等地方戏曲在这里有着悠久的表演历史。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通过生动的表情和夸张的动作,讲述着古老的故事,传递着传统的道德观念。这些戏曲表演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戏曲爱好者,也让更多的游客了解...

什么剧是河南的地方戏
在河南,曲剧、二夹弦、道情戏、豫南花鼓戏等,都是地方小戏。 河南的地方戏剧种近80%是产生于清代。清代的乾隆、嘉庆年间,中国戏曲的发展进程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原来风靡全国的大剧种昆曲,逐渐出现了衰败趋势,而产生于民间的各种地方戏剧种,在与昆曲的竞争中取得了优势。戏剧史家们称这段历史为“花雅之争”。...

家乡地方戏有哪些?戏曲名称是?
荆州花鼓戏、江汉平原皮影戏 四川——川剧、川北灯戏、川北大木偶戏 重庆——川剧、梁山灯戏 云南——云南花灯戏(玉溪花灯戏) 滇剧、白剧、傣剧、彝剧 贵州——黔剧、思南花灯戏、德江傩堂戏 布依戏、彝族撮泰吉、侗戏 安顺地戏、石阡木偶戏 西藏——藏剧、山南门巴戏 [编辑本段]地方戏生态保护 地方戏在当代社...

安徽有什么地方戏?
安徽是一个地方戏大省,相关戏剧有如下几种:1、青阳腔。因形成于青阳县而名。又因古时青阳县属池州府,还称"池州调"。青阳腔与徽州腔驰名于明清两代,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天下时尚"的新调。2、岳西高腔。安徽省岳西县独存的古老稀有剧种,由明代青阳腔沿袭变化而来,有三百多年的传承历史。3...

地方戏集锦图书信息
以下是一部名为《地方戏集锦》的图书详细信息:该书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这是它的第一版,发行日期为2005年10月1日。书的装订形式是平装,共有145页供读者品味。它的开本尺寸适中,为32开,方便携带和阅读。书的国际标准书号为750870858X,条形码为9787508708584,便于在书店或在线平台进行查找和购买。...

古代戏曲学·清代地方戏
像《窦娥冤》、《赵氏孤儿》、《琵琶记》、《牡丹亭》、《红梅记》、《烂柯山》、《雷峰塔》等,都被改作地方戏上演。这些剧目大都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四是改编宫廷大戏。为了满足宫廷娱乐的需要,乾隆年间敕令张照等大臣编写剧本。他们创作了供各个节日和月令演出的《月令承应》、供皇族喜庆用...

风搅雪“二人台”表现形式
“风搅雪”是晋语地区的地方戏“二人台”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此艺术形式特色在于同时采用蒙语和汉语表演同一节目,或用蒙古族民歌的曲调填上汉语唱词,即蒙曲汉唱,亦或汉曲蒙唱,以及将二者巧妙融合。这种表演方式深受蒙汉杂居区百姓喜爱。“风搅雪”艺术形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板胡演奏的特点是什么?
1. 板胡的音色明亮且高亢,它不仅适用于独奏,还能在合奏中发挥作用,同时为各种地方戏曲和说唱艺术提供伴奏,这使得它成为中国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拉弦乐器。2. 板胡在我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的流行遍布东北、华北以及西北地区,并被多种地方戏曲和曲艺所接纳。例如,在河北梆子、评剧、豫剧、山东莱芜...

莆仙戏是哪里的地方戏
莆仙戏,旧称“兴化戏”,是福建一带较为流行的地方戏。莆仙戏是福建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现存古老剧种之一。源自唐代,流行于莆田、仙游等地区,也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其表演古朴优雅,唱腔丰富,深受木偶戏影响。莆仙戏的声腔被称为“兴化腔”,吸收了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

注根据中发号文及其它相关规定大兴15596197089: 我国地方戏曲异彩纷呈.除了京剧以外的地方剧名称,并各举剧目一例 -
羽志依大: 1、地方戏:越剧 剧目:《红楼梦》2、地方戏:黄梅戏 剧目:《天仙配》3、地方戏:昆曲 剧目:《牡丹亭》4、地方戏:粤剧 剧目:《梦断香销四十年》地方戏曲:地方戏是流行于一定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的通称.如秦腔、川剧、...

注根据中发号文及其它相关规定大兴15596197089: 中国各个地方的戏曲有哪些 -
羽志依大: 京剧 北昆 西路评剧 *北京曲剧河北省:*河北梆子 *评剧 丝弦 老调 哈哈腔 河北乱弹 武安平调 武安落子 西调 蔚县秧歌 隆尧秧歌 定县秧歌 四股弦 唐剧 横岐调、上四调山西省:*蒲州梆子 山西中路梆子 山西北路梆子 *上党梆子 锣鼓杂戏 耍孩儿戏 ...

注根据中发号文及其它相关规定大兴15596197089: 各地戏曲名称 急急急
羽志依大: 北京:京剧 上海:沪剧 山东:吕剧 广东:粤剧 湖南:湘剧 安徽:黄梅戏 黑龙江:龙江剧 吉林:二人转 河北:河北梆子 河南:豫剧 陕西:秦腔 江西:采茶戏 其实每个地方不止有一种地方戏,比如北京的大鼓书,山东的柳琴,河北的评剧,河南的剧种就更多了,以上是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

注根据中发号文及其它相关规定大兴15596197089: 戏曲剧目有什么 -
羽志依大: 我国的戏曲种类繁多,各种地方戏都有自己家喻户晓的经典剧目,尤其以京剧(北京)、评剧(河北)、豫剧(河南)、越剧(浙江)、黄梅戏(安徽)五大剧种广为流传,其中京剧是我国的三大国粹之一,名声享誉海外;以这五大剧种为例的经典剧目有: 京剧:龙凤呈祥、四郞探母、春草闯堂、铡美案、包公赔情、铁弓缘...... 评剧:刘巧儿、花为媒、秦香莲、杨三姐告状...... 豫剧:对花枪、秦雪梅吊孝、抬花轿、花木兰、朝阳沟...... 越剧:五女拜寿、 红楼梦、碧玉簪、盘妻索妻、情探、打金枝...... 黄梅戏: 女驸马、红楼梦、梁祝、天仙配......

注根据中发号文及其它相关规定大兴15596197089: 有适合年轻人听的京剧啊··地方戏剧··要能让年轻人接受的 -
羽志依大: 开幕式那个并非昆曲,真的昆曲比这好听多了,你可以先听听牡丹亭,准会喜欢的.京剧也非常非常动听,你可以先听一些节奏快的.戏曲是不分年龄的,没有什么适合老年人还是年轻人这样子的说法,比如说我20岁,喜欢京剧昆曲没多少时间,但真的深深的被折服!相信你也会喜欢的!

注根据中发号文及其它相关规定大兴15596197089: 我国地方戏曲异彩纷呈.请你说出除了京剧以外的地方剧名称 -
羽志依大: 昆剧 越剧 黄梅戏 秦腔 豫剧 花鼓戏 川剧 昆曲 梆子戏 徽剧

注根据中发号文及其它相关规定大兴15596197089: 想知道各地方戏的经典唱段!望高手指点迷津! -
羽志依大: 越剧 《沙漠王子》、《红楼梦》、《梁祝》、《洞房》、《何文秀》 沪剧 《家》、《大雷雨》、《魂断蓝桥》、《阿必大》 锡剧 《双推磨》、《珍珠塔》 甬剧 《典妻》、《半把剪刀》

注根据中发号文及其它相关规定大兴15596197089: 帮忙找找剧种
羽志依大: 我国地方戏浩如烟海,这里只介绍五大剧种,它们分别是:京剧《龙凤呈祥》、评剧《花为媒》、黄梅戏《天仙配》、越剧《红楼梦》、豫剧《穆桂英挂帅》.

注根据中发号文及其它相关规定大兴15596197089: 全国有些什么地方剧种 -
羽志依大: 京剧可不列为地方戏.天津、北京一带的评剧、北昆、评弹,河北梆子,河南坠子、豫剧、越调剧,山西蒲剧、晋剧、上党梆子,山东吕剧、快书,上海沪剧,苏杭一带越剧、南昆,东北二人转,黑龙江龙江剧,内蒙蒙剧,西藏藏戏,江西婺剧、赣剧,福建闽剧、高甲剧,甘肃陇剧,湖北汉剧,湖南花鼓,广东粤剧,广西湘剧,贵州黔剧,云南滇剧,四川川剧、清音、快板、成都扬琴,陕西秦腔,安徽徽剧、黄梅戏、淮剧,浙江绍兴剧. 地方戏顾名思义,是以当地的地方语言说、唱演绎的戏叫地方戏.地方戏的特点是各地方的人易懂.如四川人说四川话,四川人懂.陕西人唱秦腔,陕西人易懂

注根据中发号文及其它相关规定大兴15596197089: 什么是京剧?京剧的特点是什么? -
羽志依大: 【京剧】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它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它从产生到现在约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 清代乾隆以来,昆曲、弋阳腔、秦腔等曾先后进入北京.1790年安徽著名艺人高朗亭率领有名的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