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之政,莫及于盗贼,何意?

作者&投稿:宠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者之政 莫及于盗贼~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晋书》卷三十《刑法志》:“(李)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行于盗贼。”它表明《法经》的首要任务就是打击“盗贼”。这以后,《秦律》和《汉律》也都把《盗》、《贼》列为前两篇,而且对盗贼的处刑更为严厉。

《法经》是春秋末期李悝制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部系统的法典。《法经》有六篇:《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因此将《盗法》、《贼法》列于篇首。从整体上看,《法经》是一部“诸法合体”而以刑为主的法典。
《盗法》是涉及公私财产受到侵犯的法律;《贼法》是有关危及政权稳定和人身安全的法律;《囚法》是有关审判、断狱的法律;《捕法》是有关追捕罪犯的法律;《杂法》是有关处罚狡诈、越城、赌博、贪污、淫乱等行为的法律;《具法》是规定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的法律,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其他五篇为“罪名之制”,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分则部分。
、《法经》的历史地位
(1)《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典的体例和基本原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标志着中国古代的立法技术已开始走向成熟,成为后世立/法的滥觞。
(2)《法经》的出现有利于司法的统一,便于司法官准确适用法律和定罪量刑。
(3)《法经》的出现有利于立法的系统化,使立法活动在兼顾历史沿革和横向联系的科学环境中进行,避免重复和抵牾。
(4)将实体法和程序法大致区分开来,有利于按客观规律指导法律实践活动
(5)《法经》的出现,有利于法律文献的整理、修订、解释和研究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秦孝公时,商鞅携《法经》入秦,主持过两次变法,是法家变法最有成效者。
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359年,主要内容是:(1)以《法经》为蓝本,结合秦国的具体情况加以修订、扩充,制定了秦律,并制定了连坐法,颁行秦国,励行法治(2)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取消世卿世禄及一切特权(3)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第二次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0年,主要内容是:(1)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2)普遍推行县制,县令、县丞等地方官由国君直接任免,集权中央,并统一度量衡制度(3)按户口征收军赋,以利开垦荒地和增加赋税收入。

王者之道莫急于盗贼(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想要天下安定 首先就是要加大对盗贼的惩处、追捕、囚禁。

王道政治,最紧急的要务是惩治盗和贼。古代盗主要指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贼主要指伤害人身及反抗朝廷等严重犯罪。

“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出自《晋书-刑法志》:(李)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行于盗贼(所以他的发律开始流行用于盗贼)。

表明《法经》的首要任务就是打击“盗贼”。这以后,《秦律》和《汉律》也都把《盗》、《贼》列为前两篇,而且对盗贼的处刑更为严厉。

扩展资料

《晋书-刑法志》主要记载封建王朝法律和司法制度方面的重要史料,内容一般包括:

①法律和刑法的起源、性质、目的、作用以及礼与刑的关系;

②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刑事法律、法令的修订大略。

③刑法的沿革变迁及其得失。

④重要罪名、刑种和刑罚制度的创制与发展。

⑤审判制度概况。

⑥监狱制度以及刑具的规格与使用概况,等等。内中往往夹有作者的评论。《汉书·刑法志》、《晋书·刑法志》等,还保存了许多前朝史书中所没有记载的可贵资料。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晋书》卷三十《刑法志》:“(李)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行于盗贼。”它表明《法经》的首要任务就是打击“盗贼”。这以后,《秦律》和《汉律》也都把《盗》、《贼》列为前两篇,而且对盗贼的处刑更为严厉。

《法经》是春秋末期李悝制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部系统的法典。《法经》有六篇:《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因此将《盗法》、《贼法》列于篇首。从整体上看,《法经》是一部“诸法合体”而以刑为主的法典。
《盗法》是涉及公私财产受到侵犯的法律;《贼法》是有关危及政权稳定和人身安全的法律;《囚法》是有关审判、断狱的法律;《捕法》是有关追捕罪犯的法律;《杂法》是有关处罚狡诈、越城、赌博、贪污、淫乱等行为的法律;《具法》是规定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的法律,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其他五篇为“罪名之制”,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分则部分。
、《法经》的历史地位
(1)《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典的体例和基本原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标志着中国古代的立法技术已开始走向成熟,成为后世立/法的滥觞。
(2)《法经》的出现有利于司法的统一,便于司法官准确适用法律和定罪量刑。
(3)《法经》的出现有利于立法的系统化,使立法活动在兼顾历史沿革和横向联系的科学环境中进行,避免重复和抵牾。
(4)将实体法和程序法大致区分开来,有利于按客观规律指导法律实践活动
(5)《法经》的出现,有利于法律文献的整理、修订、解释和研究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秦孝公时,商鞅携《法经》入秦,主持过两次变法,是法家变法最有成效者。
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359年,主要内容是:(1)以《法经》为蓝本,结合秦国的具体情况加以修订、扩充,制定了秦律,并制定了连坐法,颁行秦国,励行法治(2)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取消世卿世禄及一切特权(3)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第二次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0年,主要内容是:(1)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2)普遍推行县制,县令、县丞等地方官由国君直接任免,集权中央,并统一度量衡制度(3)按户口征收军赋,以利开垦荒地和增加赋税收入。

原句应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意思是,王道政治,最紧急的要务是惩治盗和贼。古 代盗主要指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贼主要指伤害人身及反抗朝廷等严重犯罪。
(找的别人的答案~)

就是说,获取和稳定统(蟹)治圈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蹿(蟹)权和欺诈者惯用的伎俩,引申为采用不刀(蟹)德的方法获取权(蟹)利,再用刀(蟹)德去统(蟹)治,这就是真制~
哎,封了我一次..我看他再封

jyff


“绝圣弃智,民利百信;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是...
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抛弃所谓的仁义誉名,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贪取巧利之风,盗贼将会绝迹。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缪政的引证解释缪政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缪政的引证解释是:⒈谬误的政治措施。引《新唐书·崔安潜传》:“俄代高_领西川节度,吏倚_为_利者,安潜皆诛之,数更除_政,于是盗贼衰,蜀民以安。”。缪政的引证解释是:⒈谬误的政治措施。引《新唐书·崔安潜传》:“俄代高_领西川节度,吏倚_为_利者,安潜皆诛之,数更除_政,于是...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也”如何理解老子说的这句话?
老子对于时弊,而做这类愤世矫枉的观点,这章的决意被后代普遍性误会,觉得老子赞同愚民政策。事实上老子所指的“愚”,便是真朴的含义。他不但希望老百姓真朴,他更规定帝王最先要以真朴自砺。因而二十章有“我愚人之心也哉”的话,这表明真朴“愚”是理想化政冶者的高度人格特质涵养之境界。

晋侯治盗晋国苦盗文言文
”于是,晋侯任用随会管理政事,盗贼们就跑到秦国去了.。 3. 帮忙翻译【列子.说符】晋国苦盗.于是用随会知政,而群盗笨秦焉.这一 原文:晋国苦盗.有郄雍者,能视盗之貌,察其眉睫之间而得其情.晋侯使视盗,千百无遗一焉.晋侯大喜,告赵文子曰:「吾得一人,而一国盗为尽矣;奚用多为 」文子曰:「吾君恃...

天下方患盗文言文翻译
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 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 丰世无盗者,足也;治世无贼者,均也;化世无乱者,顺也。今不务衣食而务无盗贼,是止水而不塞源也;不务化盗而...

古人崇尚廉洁清正的格言警句有哪些?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 注解:廉洁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贪赃的官吏,是人民的盗贼。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宋]岳飞 注解:文官清正廉洁,武将拼死报国,这样国家就可以太平了。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宋]朱熹 注解: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

子产论政宽猛作品原文
太叔继任后,他试图实行温和的政策,但结果是郑国盗贼横行,特别是在萑苻之泽。太叔对此深感后悔,他意识到如果早些采纳子产的建议,情况就不会如此。于是,他决定采取强硬手段,调集军队攻打萑苻的盗贼,最终几乎全部肃清了他们,盗贼的数量有所减少。孔子听到这些,赞赏道:“做得好!政令宽松可能导致...

吾早从夫子的翻译是什么
”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解释:大叔执政,不忍心严厉,而施行宽柔政策。郑国因此:很多盗贼,他们:从沼泽地招集人手。大叔后悔了,说:“我早听从子产:夫子的,不会到此地步。”发步兵去攻击沼地的盗贼,将他们全部杀灭,盗贼才:稍微被遏止。诗词名称:《子产论政宽猛》。本名:...

道德经全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九章 持而盈...

以敝邑之为盟主的解释以敝邑之为盟主的解释是什么
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_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_请命。解释:晋国大夫士文伯责备子产说:“敝国由于政事和刑罚没有...

荔湾区19669002561: 王者之政,莫及于盗贼,何意? -
中芬多潘: 原句应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意思是,王道政治,最紧急的要务是惩治盗和贼.古 代盗主要指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贼主要指伤害人身及反抗朝廷等严重犯罪. (找的别人的答案~)

荔湾区19669002561: 《法经》王者之政,莫及于盗贼的深层涵义?
中芬多潘: 欧,我知道.我是学法律的.王者之政,莫及于盗贼.这句的意思是,君王最大的隐患,就是国家里有偷盗. 深层涵义就是君王要维护私有制的利益

荔湾区19669002561: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出自哪里 全文是什么 -
中芬多潘: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出处和全文是: 出自: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及其弟子著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

荔湾区19669002561: “以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哪里? -
中芬多潘: 【出 处】 [编辑本段]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编辑本段]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

荔湾区19669002561: 《法经》的内容是什么?
中芬多潘: 《法经》规定了各种主要罪名、刑罚及相关的法律适用原则,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李悝认 为,盗和贼是对统治的最大威胁,“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所以将《盗法》放在了 6篇之首.盗 贼须逮捕囚禁,所以《囚法》、《捕法》主要是用以惩办盗贼的法律.《杂法》是对狡诈、越狱、赌 博、贪污、淫乱、逾制行为的惩处.《具法》是关于刑罚的加重和减轻的法律. 《法经》的基本特征在于维护封建专制政权,保护地主的私有财产和奴隶制残余,并且贯彻 了法家“轻罪重刑”的法治理论.《法经》的内容及特点充分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与 利益.

荔湾区19669002561: 《大秦帝国》的顺序怎么看? -
中芬多潘: 《大秦帝国》的观看顺序分别是《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大秦赋》.《大秦帝国》注重史实,只进行了适度的艺术加工,其中还融合了不少最新考古史料.为了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剧组力邀数位历...

荔湾区19669002561: 孟子离娄下原文 -
中芬多潘: 离娄下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

荔湾区19669002561: 中国古代第一部刑法是谁推出的? -
中芬多潘: 《法经》是春秋末期李悝制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部系统的法典.《法经》有六篇:《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因此将《盗法》、《贼法》列于篇首.从整体上看,《法经》是一部“诸法合体”而以刑为主的法典.

荔湾区19669002561: 中国古代"十恶"罪名体系的形成过程 -
中芬多潘: 贼”的罪名,最早起源于夏朝.西周的刑事法律制度中,已经开始涉及括贼、盗的罪名. 而以“盗贼”为中心的罪名体系,直到战国时期李悝主持制订《法经》后才确立.李悝以为“王者之政,故急于贼盗”,故始其律于《盗》、《贼》.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