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胶东过年风俗知多少?

作者&投稿:比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胶东冬季习俗是什么?速速回答~

  胶东冬季的习俗有很多,从冬至开始有腊八节、过小年、年除日、春节、元宵节。
  1.冬至
  古代对冬至十分重视。古人认为冬至阳气生而君道长,是乱而复治之机。从汉代以来都举行庆贺仪式,到了宋代,达到顶峰。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冬至叫做长至或大冬。冬至后一天叫作至后。节日三天,百官朝贺,君不听政,民间三日歇市,学生放假,民谣说“冬至大似年”,所以旧时利津、夏津等地又称冬至为亚岁、小年,同春节差不多,只是没有拜年这一条。济南、济阳、福山等地,官府庆贺如同春节,读书人也相互赠送贺片。莒县的士大夫阶层举行酒会,叫做“消寒会”,画“消寒图”。邹城则画九九图,同时亲朋之间互相赠送御寒用具,农家儿童则做“拿寨”、“打瓦”的游戏,少年开始学武术,叫做“看冬”,但是没有拜贺的习惯。据说孟子死于冬至日,乡人非常悲痛,于是废除庆贺冬至的仪式。山东其他地区普遍有学生拜老师和晚辈拜长辈的习俗,农家有祭祖的习俗。临沂民间认为,冬至是为死者送寒衣、固房屋的日子,家家户户用火纸剪制衣服,焚于墓前,尔后添土。莒县则祀祖于祠堂,仪式十分隆重。崂山县旧俗,冬至分两天过节,第一天叫
“鬼冬”,摆供祭祖,吃水饺;第二天叫“人冬”,吃包子。临沂、历城、临朐等地的妇女,习惯回娘家,庆云、无棣从这天开始窖菜,妇女开始做针线。邹城开始筑地窖、织席和纺线。日照民间传说冬至日如果云迎日出,云迎日落,则来年大吉。即墨民间根据冬至日期在当月的月初、中旬或下旬来预测当年冬天的寒暖,民谣说:“冬在头冻死牛,冬在中暖烘烘,冬在尾冻死鬼。”
  2.腊八节
  十二月八日为腊八节。古代腊日没有定期,到了晋代以后,都以十二月为腊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称为腊八。传说佛祖释迦牟尼于这天成道。为了纪念释迦牟尼,北宋东京(开封)各大寺庙都在这天举行浴佛会,做七宝五味粥,这种粥叫腊八粥,又叫佛粥。后来民间也做腊八粥,甚至朝廷也做腊八粥,以赠百官。山东各地腊八日吃腊八粥极为普遍。德州的腊八粥用八种粮食和果品制作,其中必定有枣,象征吉祥。腊八粥的枣是“早“,栗是“力”,就是早下力气,争取明年五谷丰收。要把腊八粥做得稠一些,粘糊糊的,粘是“连”的谐音,意味着连年丰收。黄河口垦荒人家,家有新妇,腊八日用黄米、红枣制糕,名为“吃碗糕”。即墨把腊八节作为农家的节日,据说取自“七人八谷”,是对谷的纪念。
  腊八节正是隆冬季节,天气寒冷,俗话说:“腊八腊八,冻死叫化。”旧时,邹平等地的地主为了表示对长工的仁慈,过了腊八节才行辞退,临走时,赠送几个腊八糕。
  3.过小年
  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民间俗称为“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这天送灶神上天言事,称为送灶、辞灶、醉司命。
  祀灶是在二十三日晚间进行的。胶东地区灶神画像贴在正屋东面的锅灶墙上,两旁有一幅“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祭祀时,摆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面汤,然后烧香叩头,把旧灶神揭下烧掉,这就是送灶王爷上天了。烧时要加一些谷草和杂粮,好给灶王喂马。过去有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山东通常都由男人致祭,但在恩县、博平等地却是妇女率儿童焚香拜奠祀灶。旧灶烧了以后,有的把新灶当时贴上,有的则到除夕再贴,所以对联又有“二十三日上天去,正月初一下界来”的词句。
  祀灶多用甜和黏的食品。普通用的是糖瓜、枣等,临朐还用羊枣、柿饼,威海用糯米饼、小糖瓜,无棣、恩县、博平、招远、日照等地加用黍糕或枣糕,意思是粘住灶王的嘴,不让他上天说坏话,或者是让灶王的嘴甜,光说好话,所以成武等地称此为“涂神口”,有的还真在灶神的嘴上或锅灶门口粘上一小块糖。也有的在灶门口抹点酒糟或酒,谓“醉司命”。
  供品除糖瓜之类外,有的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供面条,有的还供上用秫秸插成的灶马、灶鸡,好让灶王爷骑马上天,一路顺风。祭祀之后,还要举行欢送仪式。一家人跪在灶王像前,一边磕头一边烧掉旧灶王像和一匹纸马,同时老年人念念有词:“灶王灶王,你上天堂,多说好,少说歹,五谷杂粮全带来。”那些迫切需要生儿育女的则念道:“腊月二十三,灶王上西天,多说好来少说歹,马尾巴上带个胖小子来。”这样就算把灶王爷送走了。淄川、招远等地在辞灶之后还有卜灶的习俗,即悄悄外出听人说话以卜吉凶。
  辞灶后,据说是诸神上天,百无禁忌,民间家贫不能成礼者多在此时嫁娶,谓之“乱岁”。古代称大寒后10日为阳宅乱岁,嫁娶无禁。现在农村还多在年底结婚。
  4.年除日
  腊月的最后一天为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除夕零点为两年的分水岭,俗语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除日的活动很多,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响(放鞭炮),二是红(贴春联),三是火(点灯守岁)。
  5.春节
  春节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不衰。首先进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尔后进行近拜,就是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商人拜年,除了问好外,还要互道恭喜发财。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临清初一拜年,男子与已婚妇女参加,男女分开,拜过自家长辈,再拜族内各长辈,此谓“合族拜年”,之后,由族长率领到各庙宇、异姓祠堂内敬拜神位,此谓“拜庄乡年”,最后,村长指挥全村人于村中十字路口互拜,以解往年纠纷怨气,此则谓“拜团结年”。郓城等地有“春节五更乞长”的习俗。儿童起床后一声不响,先去紧紧抱住椿树,同时唱“椿树椿树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了做材料,俺长长了穿衣裳”。邹城则有捣鼠洞的特殊习俗,初一早晨,用面杖捣鼠洞,边捣边说“戳打戳,戳打戳,十个老鼠九个瞎,还有一个不瞎的,也要叫我戳煞它”,意在保证粮食安全。
  初一忌讳很多,各地大同小异。莒南忌推磨(年前封磨,直到初五才准用磨),忌挑水,忌扫地,忌打人骂人。临沂则忌动针钱,忌包饺子,忌吃荤,忌捣蒜。沂源初一晚上忌点灯,据说点了灯,老鼠就会泛滥成灾。胶东各地最忌初一打破东西,万一打破东西,要手持碎片,不回头,不说话,直走到井边,将碎片抛掷井中,否则“主凶”。也有的地方在打破器物之后,念吉语“岁岁(碎碎)平安”来破解。初一煮饺子,破了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赚)了”。商店过年吃饺子同时吃蒜时,因“蒜”与“散”音同,改称蒜为“义和菜”。
  春节期间开展娱乐活动,在山东民间极为普遍。秧歌、龙灯、狮子舞、跑旱船、武术表演、球赛等形式多样。正月初二至十六日,曲阜城内有鼓楼门会,并开放孔庙。会上,有花鼓、瞎腔等地方戏表演,有曲艺表演,有卖玩具、卖花炮、卖花、卖油炸糕等诸种摊贩。此会以十四日为最盛,乡下有不少人进城赶会,俗称“赶逛会”。孔府的小姐、太太为观赏会中热闹场面,在孔府大门里面墙边筑台搭棚,悬灯结彩,在台子临街一面挂起竹帘,隔帘观光。
  6.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因元宵是节日食品而得名,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观赏灯火,所以又称灯节。道教称正月十五为上元,合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的中元、下元为三元,分属天地水三官的诞辰。民间一般习惯称作正月十五,或称过十五。曲阜、邹城、泗水一些地方称正月十五为“过小年”、“小年”。十五是继春节之后的一个比较重大的传统节日,至今城乡仍然普遍庆祝。
  山东的花灯种类繁多,各有特色。胶东、鲁中和鲁西南地区习惯用豆面和玉米面做成生肖灯,照家庭成员属相,每人一盏属相灯,节日晚上共置一盘中点燃,俗传谁的灯燃亮的时间长,谁必长寿。有的做全部十二生肖灯,寓意在于消除病灾,使人丁兴旺。此外做代表十二个月的月灯,用于祈祷各该月收获的农作物、水果和蔬菜取得丰收。做狗灯摆在门口,做牛灯、马灯送在牛棚、马棚,做鸡灯放在鸡窝上,做金鱼灯放在水缸里,做荷花灯、寿桃灯、娃娃灯放在居室各处。乳山等地做一盏“看场佬”灯,形为一肩扛各种农具的老人,节日晚上由家中男孩点燃送到打谷场园中间,燃尽之后由家中长者据燃烧情况预卜当年各种作物的丰歉。也有的地方,元宵节傍晚,人们插上灯芯,填进食油,然后庄重地点燃。据说从灯芯燃烧后的形状可以得到各种“信息”。如六月灯的灯芯烧成米粒状,就预示小麦将获得丰收。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避邪除百病。所以人们往往端着灯互相照照脸庞,还要照一照屋内屋外的各个角落。诸城的习俗与胶东相似,不同的是女主人等家人入睡后,端着面灯逐个地照一下肛门,边照边念:“豆面灯,豆面灯,照照腚眼不招虫。”据说,这样做可以防止肠道传染病。
  元宵节这天,一些地区庙会十分热闹。费县玉皇庙会在元宵节这天举行“送驾”仪式。送驾队伍由八杆彩旗前导,继而是锣鼓队,高跷、旱船、狮子舞等尾随其后。进了庙宇,焚香献供,载歌载舞。最后将立春时做的“春公鸡”纷纷撒下,兴尽而归。曲阜、邹城、泗水交界处的尼山,是孔子诞生地,正月十五有夫子洞庙会(又有“圣庙会”、“夫子洞会”等名称),会期三天,会场设在尼山孔庙门前,参加者多为年轻妇女与儿童,会中有卖玩具、小吃的摊贩,有唱戏等文艺活动,赶会的人常多达数万人。滕州的元宵节“打花”更是令人倾倒。人们用铁锨端着铁水,向树林中扬撒,火树银花,飞珠溅玉,令人拍手叫绝。

 浙江省

  乌程县元旦以长竿束草于上,点火燃烧,并敲锣打鼓,称为“庆田蚕”。又点天灯于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宁波元旦祭祖后要吃豆粥,晚上要关门前,再点一次“关门炮”。绍兴新年以“茶碗茶”待客,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桔,同时用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宝”。

  山西省

  山西现在拜天祭祖的规矩不多见了,但年三十儿的晚饭上不能说话的规矩被保留了下来。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意在有余头。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两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

  福建省

  厦门人元旦出门前,都得当空拜祷玉皇大帝,称为“祭神”。清晨祭神用鲜花素果,中午祭神则用牲醴,及一碗春饭。春饭就是在白饭上插上红纸做的春花。闽音“春”与“剩”谐音,春饭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好口彩。漳州初四称为“接尪”,除了进庙烧香外,还要预备一个糖果糕饼盒,叫做“荐盒”,供在厅上迎神下降。

  辽宁省

  很多辽宁人在大年三十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都要挂红灯笼,大年三十晚上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

  嫁出去的闺女不可以在娘家过年的,否则这一年会对娘家兄弟不利。所谓年三十晚上“不许看娘家灯”说的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风俗目前已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而慢慢被人遗忘了。

  广东省

  海丰一带,小辈向长辈贺年时,长辈会以红包或柑橘赏给晚辈。潮州春节节食有菜粿、腐圆、酵包、管煎、五果汤。初四夜里,家家要点一盏灯,准备一缸水,叫做“等神水”。东莞正月初一祭神,要供上糖上煮芋头,叫做“富贵有缘”。

  江苏省

  江宁县元旦贵家于房门口贴画雄鸡。吴县多于元旦至通元寺礼拜观音大士。苏州人元旦一早开门要于三爆竹,叫做“高升三级”。清晨出门,要遵循黄历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并到城隍、土地等庙去烧香,必历经十庙乃止,称为“烧十庙香”。自元旦至元宵,火炉中烧巨煤墼,称为“欢喜团”。

  黑龙江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但黑龙江人还要在饺子中包上几个带有硬币的(现在常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此外,黑龙江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四川省

  成都人元旦不吃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刘阁等地于正月初七“人日”还要“过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吃团年饭。成都人则于人日游西郊的杜甫草堂。长寿县元旦于门外燃九支蜡烛,称为“九品烛”,以敬天地。

  陕西省

  富平县各宗族皆为祖先画像,元日聚集子孙礼拜,祭后更醵金饮宴,称为“节坐”。初二各戚友间则以面食、猪肉相赠,称为“拜节”。高陵县元旦,一等到天亮即悬挂黄纸于竹竿上以祀天,称为“接天神”。又以木炭悬于门首,据说可以去瘟疫。石泉县以黄纸作钱,元旦结彩悬于门,名为“宝盖钱”。临潼县以初五为“送穷节”,家家剪纸人后,拿到门扔掉。当日每人必定饱食,称为“填五穷”。

  吉林省

  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吉林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山东省

  宁阳县元旦吃馄饨,称为“填仓“,黄县、蓬莱一带,元旦早起要照虚耗。由女主人手持红烛,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然后将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小孩子起床后,要攀着门拴打三个秋千,据说可以长得快。有些地区煮饺子时要用芝麻秸烧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饭后在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味有“余头“。胶东的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称为“札根“。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

  北京

  自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挣些银子过年。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会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相购买,以为乐。
[有的你自己选】

齐鲁大地,孔孟之乡,过年的风俗也许比别的地方更讲究。今天我就来絮叨絮叨我们胶东地区的过年风俗。
二十三,辞灶天;二十四,拉大字;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全都有;三十下黑儿满街走。,这是我们那自老辈留下来的对于过年一句顺口溜,它概述了我们那年前需做得准备工作,一代代流传至今。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风俗也变得与时俱进了,下面以时间为序,给大家好好唠扯唠扯。
二十三,辞灶天
农历腊月二十三,习称小年。这一天,家家要送灶王爷上西天,俗称辞灶。这一天家家要送灶神,在灶口上摆上一碗面条、一碟糖瓜、一碟枣以及香、蜡、纸、括等祭品,嘴里念着灶王爷爷上西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口诀,将灶口上的旧灶祃画像揭去,再将新灶祃画像姑且用搁板压上(新灶祃画像等到三十晚上请神时才贴上)。
二十四拉大字
大字,就是春节时贴的门对子上的字。农历腊月三十,家家都有贴春联的习俗。传统上一般在农历二十四这一天,每家都会扯上几张红对纸,找村里的会书法老先生拉大字。但现在很少有人这样做了,一则村里会写大字的人越来越少了,二则机印的对联取代了手写的对联,买起来快捷又方便。
二十五做豆腐
传统这一天,一般家家会做包豆腐,取其兜福之谐意,现在很少有人自家做豆腐了,为了省事,买豆腐取代了做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鸡;
俗语说: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过去农家即使平日里过得再拮据,到腊月二十六这天也会割斤肉,腊月二十七这天,也要杀一两只公鸡。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那过年打得肉冻,将鸡连同猪蹄、猪头、骨头等用热水汆一下,去掉油腥味,下锅煮熟,仅留出鸡大腿等,余下的鸡皮、鸡骨头连同猪蹄骨、棒子骨、猪皮等重回锅熬,熬到一定火候,盛到大盆里待冷了便成了肉冻,那种味道,并不是仅仅能用美味二字所能形容得了的。
二十八,把面发
这里介绍一下俺们那过年才有的几种特色面食
1 大枣饽饽,桃饽饽
我们那过年有蒸大饽饽的习俗,带枣的称为大枣饽饽,不带枣的称为光头饽饽,大饽饽是发面做的,枣与早谐音,这其中承载了农家希望早发的美好愿望。
做大饽饽头天晚上就要发面。面发好以后,和上碱,就可以揉面。揉面可是个技术活儿,人跪在炕上,肩、臂及双腕要协调,方能揉出柔软富弹性的面坯。用小手指在面坯顶部及四面抠出鼻儿,将切好的枣放进去。大饽饽做好,放到炕上,扣上笸箩长着。锅底已架上木头烧火,只等水开装锅。
有经验的女主人一看大饽饽外皮透亮就开始装锅,边装锅,边用新炊帚蘸水往大饽饽外皮上洒一洒,最后用碗或玉米皮盛块肥肉放在篦子上,罩上笼头开始蒸,这样蒸的过程中油气落到大饽饽上,蒸出的大饽饽发亮。
做大饽饽时一般会把每块面称一下,让它足斤足两一样重,据说这样做会使家里的孩子够斤两。蒸大饽饽时,忌讳外人进家,怕踩装。有的人家关上门,有的在门后放一把笤帚,以扫除外人可能带进来的晦气。蒸好的大饽饽裂成瓣,要说饽饽笑了。做大饽饽时,把炕席子卷起来,以免烧着了。但烧炕席子的情况仍会发生,此时不能说炕烧糊了而说炕烧得旺。蒸饽饽的时候很忌讳把饽饽蒸糊了或没蒸熟,因为大家迷信的认为这样预示着来年家里不顺。
桃饽饽,顾名思义,就是做得像桃的饽饽,桃饽饽也有比较深的寓意,听我母亲说老辈人的说法是吃个桃饽饽意味着又逃过一年,当然现在生活好了,但这个传统被保留了下来。
2 面鱼面鱼是专为过年准备的一种油炸的食物。将油烧开后,把做好的生面鱼放锅里炸就行了。 之所以叫它做面鱼,大概是因为它的形状似鱼,另外取其发面发发发,鱼鱼年年有余之美好寓意吧,炸的时候在开油锅里翻动,很像水里的鱼的缘故吧。吃起来又绵又软,别有风味儿。
3 圣虫圣虫是我们胶东地区过年祭祀供奉的吉祥物,用发面做成,头部为一圆馒头形,两个球状面团做眼睛,也有的地方用绿豆,嘴巴用刀剪成两半,口含钱币和红枣,扎起两个圆锥形面团作耳,公的耳朵上用剪刀剪出毛刺,母的用顶针按出圆形花纹,头顶有冠,公为羽翅,母为花团,躯干做蛇盘状,似人似虫,温顺可爱。传说圣虫即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的原始雏形,现在,圣虫这一面塑已被编入亚太地区工艺大全一书,成为中华民族的特色艺术品永留史册。
二十九 全都有
一般到腊月二十九这一天,过年的东西都准备全了,就等着迎接年的到来了。在这天下午,各家都会打出浆糊,开始贴对子。大门、进间门、厢房门、院门一并贴上。有牲口的人家还在畜栏贴上六畜兴旺,在马车上贴上日行千里,室内贴抬头见喜,石磨及水缸上贴福,钱柜上贴金玉满堂,屋内贴年画、贴窗染花。各家照壁上要悬挂灯笼,寓意五谷丰登。街门上要挂过门签,门吊子,门上插桃树枝。
三十下黑儿满街走腊月三十早上,家家会请上宗


二十四节气农事活动知多少
北方水稻插秧,小麦进入孕穗期;棉花陆续种植,从胶东地区开始,自东向西开始种植春玉米、春大豆等春播作物。【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北方冬小麦浇好灌浆水,防治赤霉病、白粉病、小麦粘虫、穗芽;果树疏花,打药防治红蜘蛛;栽植春甘薯、种植花生、种植棉花。南方栽植中稻。【...

大家都知道的神话有哪些,大意
胶东地区有祭拜七姐神的习俗,年轻女子常喜欢在七夕节着新装,聚一堂,月下盟结七姐妹。有的还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还竞赛穿针引线,争得巧手之名。 结扎巧姑 种豆苗青葱 占卜巧拙 穿针走线 剪窗花缑缕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

胶东地区的丧葬习俗
有人故去,本地称为“老了”、“没了”。 当人将气绝或刚老了之时,做儿女的要急速的给穿上早已准备好的送老衣裳(寿衣)。送老衣裳男为长袍马褂,头帽足靴;女的为大袄裙子绣花鞋。寿衣不能带扣,全用布条系上,取“带子”即后继有人的意思。并在街门上贴白纸,以告之村人家里死了人。

过年回家送长辈什么礼物好?
简单实际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过年时送红包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红包装现金既可以避免买到父母不喜欢或者不实用的东西,又不用自己耗费脑细胞到底买什么礼物,过年送现金红包是一个简单又实际的新年礼物。礼轻情意重其实给父母送红包应该推崇“礼轻情义重”,没必要非得攀比送厚重的大红包。过年给父母...

相州文化习俗
相州方言知多少 我是土生土长的相州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没受过正规普通话训练,虽为学生,普通话不得不说,但下课之余,仍说大土话与人交流,感觉说土话格外顺流、亲切、实在、简明扼要。相州位于诸城北大门,相州方言是纯正诸城方言,诸城南边诸乡镇说话类似五莲、日照,有点艮,只有相州人的方言才...

端午节习俗你了解多少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2009年9月,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习俗说到端午节,我们第一个会想到吃粽子、赛龙舟,这好像成了端午节的标配了。其他常见的端午习俗还有挂艾叶菖蒲、喝雄黄酒。艾草和菖蒲有特殊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使空气...

关于七夕节的资料大全
▼ 七夕节物风俗知多少 祭月之仪 夏人的文化里上古遗传的祭祀月神,多在朔日,即一七、二七,有认为盛于汉代的十五祭月,也是对二七日的小小修正。古时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习俗,在 传统文化 里,月亮始终是女子的祥瑞。她们常常对月祈愿或倾诉心事。古来自有女子拜月的传统,尤其是七夕、中秋。貂蝉祭月的传说大约是最...

钭氏源流考
三国后,他们的后代在山东的东平、山西河东(今山西永济一带)逐渐形成了吕姓两大发祥地,又经过了不知多少次的迁徙、移居,枝蔓全国,大系、支系弥补,繁衍至今。清朝著名蒙学家王相《百家姓考略》:“《百家姓》出《兔园集》,乃宋初钱唐老儒所作。”“钭,宫音。辽西郡。系出姜姓。田和篡齐,迁康公于海上,穴居野...

有关或的神话故事
鲁南地区以正月初七为祭祀火神之日,民间有组织"火神会"的风俗,除去火神庙朝拜外,全体会员还要聚餐两次;此外,火神形象相貌凶狠,三头六臂,并有风火轮、火葫芦、火印、火剑、火弓等火器配备,酷似神话传说中"哪吒"的变态。 与民间俗信的形形色色相似,现代学人对传统的火神崇拜的源流等问题也有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

我国有哪些著名的神话故事
它对研究古代社会婚姻、家庭制度、原始宗教、风俗习惯等,都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国神话在中国古代即受到一些先哲、史家学者的注意。他们不仅在著述中加以记述和援引,而且还对神话提出过一些片断的见解、解释和说明。但更多的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其虚幻想象的成分,企图从中寻找历史的根据。于是在一些...

南江县19582547431: z胶东过年风俗知多少? -
宇文王双佶: 齐鲁大地,孔孟之乡,过年的风俗也许比别的地方更讲究.今天我就来絮叨絮叨我们胶东地区的过年风俗. 二十三,辞灶天;二十四,拉大字;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全都有;三十下黑...

南江县19582547431: 胶东的过年习俗 -
宇文王双佶: 胶东地区的过年习俗 一、午夜饭 过年了,一家人团团圆圆,除了交流情感,吃便是很重要的事了.午夜饭,也就是“年饭”,是指大年三十半夜时分的那顿饺子.人们辛辛苦苦了一年可以说就是奔着这顿饺子来的.因此,无论穷富,都要吃这...

南江县19582547431: 莱州过年习俗 -
宇文王双佶: 胶东人过年,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就是家家都要蒸大枣饽饽.饽饽表面十字挑出"鼻",嵌入红枣. 菜州一带,春节上供要制作大枣饽饽,茧饽饽.枣饽饽用来供祖先,财神,菩萨.天地众神.五个饽饽叠放,腊月三十接神,正月初三撤供品;...

南江县19582547431: 胶东(烟威地区) 过年民俗 -
宇文王双佶: 春节旧俗 旧俗春节从初一零点开始,山东各地一般由家长首先起来“发纸”,开门前先放一挂火鞭,然后才能说话.男人在家长的带领下祭拜天地神灵.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

南江县19582547431: 山东莱州的民风民俗有那些 -
宇文王双佶: 月 元旦,设燎,祭墓. 十一月 冬至.以雄黄涂小儿耳鼻. 六月 六日,晒书及衣. 十月 一日、先祖,拜父母及亲属. 五月 端午,女子设“乞巧筵”,姻亲馈瓜果、五色饼. 八月 中秋,互馈果饼.二十三日,供饧“祀灶”,辄验. 九月 重阳,登高、友朋.上元,谓之“报捷”. 三月 清明祭墓,添坟头土,祭月.以月之明暗卜来春上元晴雪,置五谷其中,谓之“腊八粥”.悬艾户牖,并簪戴之,泛蒲酒,祭先于寝. 十二月 八日,以枣栗杂果煮粥,张灯火,谓之“祝年”.炒豆,饮菊酒,陈杂戏. 七月 七夕,食角黍,喧阗竟三日夜. 二月 二日,以灰画地作圈,郊外踏青.女子作秋千戏,祭五祀

南江县19582547431: 山东省胶东地区春节祭祖习俗有哪些?
宇文王双佶: 带贡品,香火.元宝

南江县19582547431: 送年具体时间? -
宇文王双佶: 送年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 在胶东地区 正月初二日落以后(有的在深夜),各家各户相继来到村头或墓地,点燃蜡烛、香纸、鞭炮,向祖茔叩拜,送祖先回茔,表示大年已过

南江县19582547431: 送年是哪天? -
宇文王双佶: 有不同的风俗在胶东地区正月初二日落以后(有的在深夜),各家各户相继来到村头或墓地,点燃蜡烛、香纸、鞭炮,向祖茔叩拜,送祖先回茔,表示大年已过.部分地区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还有的地方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破五"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常态了.

南江县19582547431: 胶东的民俗文化 -
宇文王双佶: 胶东地区,指胶莱谷地及其以东具有相同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的半岛地区.按语音、文化、风俗习惯细分为青岛及下辖县市、莱州、昌邑、高密等胶莱河两岸平原地区,和烟台(不包含莱州)、威海及下辖县市的丘陵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主产冬小麦、大豆、玉米等.盛产苹果、梨、葡萄、大樱桃、蓝莓等水果.

南江县19582547431: 烟台家乡春节风俗报告怎么写啊? -
宇文王双佶: 生活在烟台芝罘区的祖祖辈辈们,留下了很多耐人寻味的风土人情.文章希望通过一系列的调查,能够挖掘一些鲜为人知的或者即将消失的烟台风土人情,尽力保留住那些虽然已渐模糊,却仍然散发着清新和温暖气息的古老文化.按照近几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