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教案

作者&投稿:貊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教案1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
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
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曹操、诸葛亮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
[难点]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
地图册、官渡、赤壁之战相关多媒体、三国鼎立图
[授课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三国鼎立,就是那像一个圆鼎的三条腿分
立似的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三国。今天我们共同讨论这课的内容。
3、讲述新课:
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同学们是知道的,但燃前拆未必清楚,请翻翻
课本找到关于三国建立的那一段,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
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播放多媒体《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转头空,转头
之间或得或失,这个道理突出的表现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
这两大战役都有曹操这个主角,大概同学们对曹操也很有兴趣,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战役的年代。(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呢?前者以少胜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评论,我们先说说官渡之战。
(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准备,后由学生发言,讲述故事。)
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操对垒。请大家先谈一下在这一战中居于优势的曹操,弱点在哪里?赤壁之战经过、结果又如何?
(先观看多媒体诗词大江东去,后由学生发言)
接下来我们一块了解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4、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5、课堂讨论:戏曲中的曹操与历史中的曹操区别。播放多媒体资料,戏曲资料并展开讨论。
最后由教师小结,指出如何评价曹操。
(对于曹操的一生的评价是一个1000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他爱惜人才,他从下层选拔,从敌方争取;皮枣他还重视文化,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统一北方,功劳是不可低估的。有人把他说成乱臣贼子,是不对的,谁有本事谁就应当称帝,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曹操就成了舞台上的白脸奸臣,这是不公平的。)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教案2
【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争霸的史实。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识记春秋的年代与特点、春秋五霸、晋文公与楚庄王称霸,吴越争霸的史实,理解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及各霸主成就霸业的悔举共同原因。[能力与方法]:通过讲解、阅读教材、归纳比较的方法,学习本课的历史,培养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分封制的崩溃导致春秋争霸,学习齐桓公的胸襟与用人、容人之量,认识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意义,认识霸主成功的共同原因在于改革而国强。
【教学重、难点】
重点: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春秋争霸的原因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复习分封制的权利与义务而导入。回忆,为学习打下基础
二、春秋五霸
1、东周的建立:西周结束,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并说明东周包括整个春秋时期和战国。
2、春秋的特点:讲解特点:一是王权的衰落(原因、表现及影响),二是诸候争霸。指导阅读“引文“。
3、春秋五霸:学生勾在书上,并在地图上找出这些诸候国在地图上相应的地方。本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缺乏必要的直观材料来帮助理解,所以要求学生认真听讲,阅读教材,并且落实在书上。
这说明了什么变化?反映了当时历史的什么特点?
三、齐桓公首霸
1、看地图。“读读”:说的是什么人?与齐桓公称霸有何关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何感想。
3、指导阅读小字,看看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在他当国君前后有什么变化?由这种变化你想到了什么?
4、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后,是如何成为霸主的呢?学生看书解决。
训练识读历史地图。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对学生进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教育的渗透。
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四、晋楚争霸
阅读,找出“晋文公与楚庄王能够称霸,分别与哪次重要的战役直接相关?第一次战役,我们可以用哪些成语来说明呢?哪些成语与楚庄王称霸有关。简略处理。
学生阅读教材找成语,文史结合学习历史。
体现什么智慧?
五、吴越争霸
1、阖闾是如何成为霸主的?它采取了哪些措施?
2、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是如何重新振作的?与之相关的成语你知道哪些?勾践称霸对你有何启示?
学生阅读教材,整理出答案来,互相补充。
六、小结:学生小结本课的内容。
问:你发现这些霸主能够称霸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请你联系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谈谈你的看法。
训练学生综合历史的能力学习历史,联系古今
七、学习与探究:学习活动:讲故事,说成语。


七年级历史第三、四单元知识结构
一、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朝 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朝 —— 建立时间:公元前 221 年 建立者:秦王嬴政 秦的建立 都城:咸阳 秦统一的意义:1、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割据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 的局面; 2、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朝的疆界: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

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单元思维导图
二、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内容:七年级上册历史一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一单元讲述了人类历史的起源和早期农耕生活的...

七年级上册历史各课标题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活动课三 秦始皇功过的辩论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 三国鼎立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活动课四 运用历史地图...

初二初三人教版历史目录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第3课 收复新疆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活动课一 模拟时事报道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第7课 戊戌变法 第8课 辛亥革命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第三单元 新...

八年级上册历史各课与各课之间有什么联系
五四运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诞生 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失败后,改变战略,建立根据地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 第四单元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七年级历史第三、四单元知识结构,要结合在一起
作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三、秦朝的灭亡 1、巨鹿之战,项羽消灭秦的主力。2、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汉武帝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巩固统一的措施)1、思想上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
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一 【教学内容】 《鸦片战争》(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第四单元第10课 ,需1课时 【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这一课包括两次...

七年级历史第三、四单元知识结构
灭亡 意义:①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②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 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后期:刘邦、项羽起义(约法三章、四面楚歌、楚河汉界...) 后期:刘邦、项羽起义 项羽在巨鹿之战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破釜沉舟。 1、 公元前 207 年,...

七年级上册的历史事件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我要列表格的,把哪一年发生的什么事 七年级历史复习要点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2.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3.炎帝、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二部族构成华夏族的主体.4.尧、舜、禹时期通过“禅让”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禹是传说时代治水英雄.二...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有哪些?
(4)大会通过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新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成立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领导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第十一课 北伐战争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沾益县1596626982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目录 -
马馨保欣: 历史(七年级上册)/新课标人教版 目录: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 华夏之祖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讯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

沾益县15966269822: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二课与山为邻.(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二课)比较哈萨克牧民、哈尼族人民、卢卡索村民生产、生活方式有哪些... -
马馨保欣:[答案] 哈萨克名族:自然环境:新疆天山,由于海拔高度不同,导致水热状况发生变化第一层雪峰,第二层草地,第三层针叶林,第四层草地,第五层荒地生产活动:四季放牧生活状况:转场文化哈尼族:云南省元阳县哀牢山区山高水深,使...

沾益县15966269822: 初一历史上册第二课 -
马馨保欣: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讲的是河姆渡人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大汶口原始居民.

沾益县15966269822: 七年级历史上册目录 -
马馨保欣:[答案] 走进社会,探索时空,拥抱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在社区里 第一课 我的家在哪里 第二课 多种多样的社区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第一课 大洲和大洋 第二课 自然环境 第三课 世界大家庭 综合探究二 从地球仪上看世...

沾益县15966269822: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有哪几课?? -
马馨保欣: 五课: 18.三国鼎立 19.江南地区的开发 20.北方民族大融合 21.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2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沾益县15966269822: 初一历史人教版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是教案,不是课件! -
马馨保欣:[答案] 第23课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层层设问启发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合作学习、发现学习、...

沾益县15966269822: (初一上册第四单元的)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结合所学知识, -
马馨保欣: 从历史的方面讲,我认为既不是进步也不是退步.因为鼎力局面形成后,当时各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变化,社会主要矛盾也没有变化,如果说大国吞并了小国,这样的话从总体上看算的上是进步,但鼎力只表明三国的势力从此相对均衡,并不意味着朝统一方向发展.但是鼎力后混战局面暂时结束,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发展,这点不可否认.望采纳

沾益县15966269822: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主要原因(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
马馨保欣: 1,江南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 2,魏晋南北朝时期,南非战乱相对较少,社会安定 3,北方人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沾益县15966269822: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有哪几课? -
马馨保欣:[答案] 五课:18.三国鼎立 19.江南地区的开发 20.北方民族大融合 21.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2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沾益县15966269822: 初一(上)历史
马馨保欣: 1.材料一反映了汉和匈奴是战争的关系.“匈奴人失去河西走廊”体现了汉武帝击匈奴,收复河西走廊. 材料二反应了汉和匈奴是和平友好交往的关系.“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蔗无干戈之役”体现了双方数十年无战争的和平交往. 2.材料一是汉武帝三击匈奴后出现. 材料二是昭君出塞后出现. 3. 评价:1)维护边疆地区的和平安定,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有利于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的经文化交流. 2)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无论战与和都是民族融合的表现. 4)我国古代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有战有和,但和平是主流. 5)我国自古便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