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最高学府国子监的资料

作者&投稿:楚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清最高学府国子监到底是怎样~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南京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南京国子监始建于东吴永安元年(公元258年),到明永乐年间,规模宏大,延袤十里,灯火相辉,盛况空前,当时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中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常识教育篇。

您好。
到国子监读书与参加科举考试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就是,都需要考试。不同之处在于,国子监只是一所学校,只有表现特别优异的学生才能通过廷试或者吏部试等渠道直接做官。对大部分国子监的学生来说,要想考取功名,还是要参加科举。
不过,对读书人而言,只要能进入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就意味着离仕途不远了。因此,国子监不管是在招生政策上还是入学后的管理制度上,都非常严格,极为重视教育质量。而要想成为国子监中的一员,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同样,要想在国子监里保持竞争力,也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

  国子监
  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官府名。晋武帝时,始立国子学,设国子祭酒和博士各一员,掌教导诸生。北齐改名国子寺。隋文帝时,改寺为学。不久,废国子学,唯立太学一所,省祭酒、博士;置太学博士,总知学事。炀帝即位,改为国子监,复置祭酒。唐沿此制,国子监下设国子、太学、四门、律算、书等六学,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员,掌监学之政,并为皇太子讲经。唐高宗龙朔元年(661),东都亦置监。一度改称司成馆或成均监。

  宋属礼部。宋初承五代后周之制,设国子监,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为学生。端拱二年(989)改国子监为国子学,淳化五年(994)依旧为监。庆历四年(1044)建太学前,国子监系宋朝最高学府。但高、中级官员子弟坐监读书,仅是挂名,数量既少,平日听课者又甚寥寥。自设太学和其他各类学校后,国子监成为掌管全国学校的总机构,凡太学、国子学、武学、律学、小学、州县学等训导学生、荐送学生应举、修建校舍、画三礼图、绘圣贤像、建阁藏书、皇帝视察学校,皆属其主持筹办。元丰改革官制(见元丰改制)前,国子监官员有判监事、直讲、丞、主簿等。自元丰三年(1080)起,改设国子祭酒(即旧判监事)、司业(祭酒的副手)、丞、主簿、太学博士(即旧直讲)、学正、学录、武学博士、律学博士等官,监内分成三案:厨库案管太学钱粮、颁发书籍条册,学案管文、武学生公私试、补试、上舍试、发解试等升补、考选行艺,知杂案管监学杂务。各案设胥长、胥佐、贴书等吏人多员。国子监还设书库,刻印经史书籍,供朝廷索取、赐予以及本监出售之用。南宋在监内专设“印文字所”。国子监所印书籍称“监本”,一般刻印精美,居全国之冠。北宋陪都西京、南京、北京亦陆续置国子监,设分司官,由朝廷执政、侍从等官迭互充任,职事颇简,仅出纳钱粮,实际成为士大夫休养之所。崇宁四年(1105),罢三京国子监官,各设司业一员。

  辽太祖置南面上京国子监,设祭酒、司业、丞、主簿、下辖国子学。中京另建国子监,设官与上京同。金代国子监下辖国子学、太学,设祭酒、司业各一员;监丞二至三员,一员兼管女直学。元初置国子监,属集贤院,下辖国子学,设祭酒、司业,掌国子学的教令;监丞,专领监务。另建蒙古国子监和回回国子监学,以示与汉人、南人之别。

  明初设中都国子学,后改为国子监,掌国学诸生训导的政令。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在北京设国子监,皆置祭酒、司业、监丞、典簿各一员。清代国子监总管全国各类官学(宗学、觉罗学等除外),设管理监事大臣一员;祭酒,满、汉各一员;司业,满、蒙、汉各一员。另设监丞、博士、典簿、典籍等学官。光绪三十三年(1907),并归学部。

  国子监一般设有(比如唐代):

  祭酒一人,从三品;司业二人,从四品下。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

  丞一人,从六品下,掌判监事。每岁,七学生业成,与司业、祭酒莅试,登第者上于礼部。

  主簿一人,从七品下。掌印,句督监事。

  △国子学

  博士五人,正五品上。掌教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为生者。

  助教五人,从六品上。掌佐博士分经教授。

  直讲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以经术讲授。

  五经博士各二人,正五品上。掌以其经之学教国子。《周易》、《尚书》、《毛诗》、《左氏春秋》、《礼记》为五经,《论语》、《孝经》、《尔雅》不立学官,附中经而已。

  △太学

  博士六人,正六品上;助教六人,从七品上。掌教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曾孙为生者,五分其经以为业,每经百人。有学生七十人,典学四人,掌固六人,东都学生十五人。

  △广文馆

  博士四人,助教二人。掌领国子学生业进士者。有学生六十人,东都十人。天宝九载,置广文馆,有知进士助教,后罢知进士之名。

  △四门馆

  博士六人,正七品上;助教六人,从八品上;直讲四人。掌教七品以上、侯伯子男子为生及庶人子为俊士生者。有学生三百人,典学四人,掌固六人;东都学生五十人。

  △律学

  博士三人,从八品下;助教一人,从九品下。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生者。律令为颛业,兼习格式法例。隋,律学隶大理寺,博士八人。武德初,隶国子监,寻废;贞观六年复置,显庆三年又废,以博士以下隶大理寺;龙朔二年复置。有学生二十人,典学二人。元和初,东都置学生五人。

  △书学

  博士二人,从九品下;助教一人。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生者。石经、《说文》、《字林》为颛业,兼习余书。武德初,废书学,贞观二年复置,显庆三年又废,以博士以下隶秘书省,龙朔二年复。有学生十人,典学二人,东都学生三人。

  △算学

  博士二人,从九品下;助教一人。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生者


求解碑文。清考大国学谥敏干彭三公之墓。大国学是什么意思呢?_百度...
清,就是清朝;考,就是父亲;大国学,没听过这种提法,但国学应该是指国子学,也就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此处指代国子监生(国子学里面的学生)或者国子学的主事官员,即这一点并不十分确定,因为一般而言单纯的国子监生应该不会这么自大冠上“大”字,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国学”可能是指死者是国学...

什么是国子监?相当于现代的哪个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也被称为“太学”或“国学”。它相当于现代的大学。在国子监学习的学子被称为“监生”。这里不仅招收中国各族学生,还接纳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国子监兼具有国家教育管理...

清朝国学生是什么头衔?
邑庠生就是县学的学生,国学生是国子监的学生。前者相当于高中。后者相当于大学。这只是身份。没有考上功名。国学生:又名太学生,在太学读书的生员,亦是最高级的生员。明朝、清朝时太学即国子监的俗称。国子监是古代最高学府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学生多由省、府、州、县学生员中选拔,亦有由捐纳而得...

国子监的老师叫什么?
问题一:求国子监,太学的详解(指在里边就读的学生情况,学生家世,教师家世,教师几品,学生要在里边学什么, 50分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国子学或国子监,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其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

国子监北京国子监是什么景点
国子监是北京市东城区的一条官学,是元、明、清三代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明成祖朱棣时称“南雍”)是封建王朝培养统治阶级人才的教育机构,堪称中国古代的“中央党校”。国子监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古代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大学一年级,相当于现在的高校;北区是中央...

监生是什么意思
监生是国子监监生员的简称,明清两代取得入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称国子监生员,其中依靠父、祖官位入监的称荫监,由皇帝特许入监的称恩监,因捐纳财物入监的称捐监,监生可参加乡试。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所谓荫生即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僚子弟,...

国子监是哪个朝代?
发现甲骨文的朝代是在哪个朝代 清末。1899年秋天,清代国子监祭酒(国子监是我国元、明、清三代设立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就是这个机构的最高主管者)王懿荣犯疟疾,请太医诊治,太医给他开了一张处方,其中一味药是“龙骨”。王懿荣马上打发家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达仁堂购药。...

中国最高学府
中国古代最高学府是国子监。中国的科举制度早在隋朝就已经形成,从那以后,官场的起点就是刻苦学习,考试,中国最好的大学就是国子监,坐落在雍和宫的旁边。国子监是中国元、明、清三代最高的行政机构,也是国家最高的学校。明代实行“双京”制度,国子监设于南京,北京设国子监,南京国子监名“南监”、“...

古代太学士是什么职位
在京师设立的国学就是国子监,也称太学(最高学府),其监内肄业的学生统称国子监生,就应该是所谓的“太学士” 。太学是古代最高学府,古人将文人多尊称为士,如此太学士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中科院院士。太学初建时为50人,汉昭帝时增至100人,王莽时增至1000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

大清皇朝国学生是什么官职?
太学生、国学生 1.太学生:是指在太学读书的生员,亦是最高级的生员。明朝、清朝时太学即国子监的俗称。国子监是古代最高学府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内设绳?、博士、典簿、典籍等厅,以分理各项具体事务;设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以供生徒听课、自修及习所。设祭酒、司业各一人为正副...

新安县19549846460: 国子监(关于国子监的基本详情介绍)
壹纯金石: 1、国子监(ImperialCollege),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南京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北京国子监又称为“北监”或“北雍”.2、国子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明、清时称成贤街)15号,与孔庙相邻,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3、国子监是中国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太学)和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超过27000平方米.4、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5、1961年,国务院公布国子监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新安县19549846460: 明清时期最高学府称为-------? -
壹纯金石:[答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国子监 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官府名.晋武帝时,始立国子学,设国子祭酒和博士各一员,掌教导诸生.北齐改名国子寺.隋文帝时,改寺为学.不久,废国子学,唯立太学一所,省祭酒、博士;置太学博士,总知学事.炀帝...

新安县19549846460: 元明清时期,国子监设有哪些教学科目?
壹纯金石: 国子监设有礼、乐、律、射、御、书、数等教学科目,当时的人如果能在国子监上学,那就算是光宗耀祖了. 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

新安县19549846460: 明清时最高学府称为什么?
壹纯金石: 今天人们一提起北京最有名的高等学府,自然首推北大、清华.然而您知道吗,位于北京市成贤街的国子监,始建于元代,是历经元、明、清三代的国家最高学府兼教育行政管理机关.

新安县19549846460: 北京国子监在历史上是怎样记述的?
壹纯金石: 我国有着悠久的教育史和国家办学的 传统,国子监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作为元、 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它秉承了始于汉代的太学体系,学校学科分科齐全,它的学员 来自全国各地,其中还不乏外国留学生,明、清两代这里毕业的进士约有5万人.立为 国子监是在元代迁都大都以后,距今700多 年了,元代的遗迹已经难于查考.现在剩下的大多是明清的遗迹.明清的皇帝为了显示皇权专制的威严,在这里建造了诸如辟雍 之类的建筑,试图把国子监搞成“威镇四 海”的精神统治工具.

新安县19549846460: 国子监在历史上是什么地位? -
壹纯金石: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南京(今江苏省南京市)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南京国子监始建于东吴永安元年(公元258年),规模宏大,延袤十里,灯火相辉,盛况空前,当时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新安县19549846460: 北京的国子监始建于哪个朝代?明初,国子监曾改名为什么? -
壹纯金石: 你好, 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15号,与孔庙和雍和宫相邻.国子监街两侧槐荫夹道,...

新安县19549846460: 明清最高学府国子监到底是怎样的 -
壹纯金石: 您好. 到国子监读书与参加科举考试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就是,都需要考试.不同之处在于,国子监只是一所学校,只有表现特别优异的学生才能通过廷试或者吏部试等渠道直接做官.对大部分国子监的学生来说,要想考取功名,还是要参加科举. 不过,对读书人而言,只要能进入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就意味着离仕途不远了.因此,国子监不管是在招生政策上还是入学后的管理制度上,都非常严格,极为重视教育质量.而要想成为国子监中的一员,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同样,要想在国子监里保持竞争力,也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

新安县19549846460: 简述明代国子监教育行政管理的几个特点 -
壹纯金石: 一、完备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明代国子监做为明代最高学府,它创立于明初,原名为国子学.明代国子监有南北两监之分,南京国子监位于南京鸡鸣山,亦称“南雍”;京师国子监位于北京,亦称“北雍”.据《南雍志》记载,明代国子监教育...

新安县19549846460: 明清最高学府是国子学还是国子监?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各自历史沿革?RT -
壹纯金石:[答案] 国子学.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始设,与太学并立.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两者同设.北齐改名国子寺.隋文帝时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炀帝时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唐宋亦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