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佛教和道教经历了哪些斗争

作者&投稿:司马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和道教的斗争,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有多激烈了~

根本没有这个说法 都是个人的行为 有个道士编写的 老子化胡经 这个经文已经灭绝了 古代皇帝已经下令销毁了 唐高宗、中宗都曾下令禁止。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下令焚毁,从此亡佚。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佛教是外来传入的。大概西汉哀帝时就已经传入了,而到了东汉,佛教与黄老之术并列,佛与生鲜牛奶等量齐观。三国西晋,争论佛道长短,而佛依附于玄学,时人王浮著有《老子化胡经》。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佛教不断巩固发展,隋朝开始繁荣昌盛,但从宋开始就衰微了。
其实,古代那些宗教的兴盛与衰微都与统治者有关,就像汉武帝推崇儒家,儒家就上升到了主流地位。除了利于统治,还与皇帝个人喜好有关。历史上有四次灭佛,分别是“三武一宗”。唐武宗就是追求长生,笃信道教,于是灭佛。其实唐朝很多皇帝都溺佛的,武则天就很推崇佛里的华严宗派。
佛教有八大宗派,道教的思想主要还是符合我国人民的传统思想模式的,像佛教的宗派有些思想与我们格格不入,便很难在中国传扬。于是,我们在接纳这些外来文化时,会加以改造,选择有利的。

  • 宋仁宗问“道高还是佛大"?

  • 昔年宋仁宗皇帝驾设早朝,会聚文武两班朝贺已毕,诏选天师上殿礼毕问曰:“寡人要想皈依道释二门,未知何教为尊,哪教为大,你与寡人细讲明白,若道大,朕皈依道,佛大朕皈依佛”。

  • 天师奏曰:“道乃三教一贯,只是各人行体相不同,故分三教,自古皇天无二道,圣人无二心,何异乎有大小?”

  • 仁宗曰:“既然不分大小,待朕再问国师。”

  • 又宣国师上殿礼毕问曰:“寡人要想皈依道释两教,不知何教为尊。”

  • 国师奏曰:“我释为大,道门最小。“

  • 天师闻言答曰:“你既要论其大小,我们当主公讲个明白,我将道家出世根苗说来你听,自混沌未分,鸿蒙未剖之时,虚无一点灵气结成一团元光,为无极之主乃化元始天尊,二化灵宝道君,三化太上老君,我老君一气化三清,三清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凝结而生万物住阴抱阳,生天生地生人生仙,生生化化无穷无尽。我祖太上老君八十一化,是玄中万法教主,历代帝王之师也,一阴一阳之谓道。未见说一阴一阳之谓佛,古今云天道地道人道鬼道,怎么不说天佛地佛人佛鬼佛,修道学道访道邦有道,那个说修佛学佛访佛邦有佛。自开天辟地,三皇治世,五帝为君,以至列国典章书籍未见有甚么和尚释教之说,你佛家从何起根,哪里为大,你又说来。”说得国师无言可答,愤怒就走,天师上前扯主说:“国师既要论其大小,当到主公正好表明根源,有何功劳,哪里该大从头说来,然何愤怒而去?吾再略说道家飞升成道者你听:

  • 太上老君跨青牛飞升,

  • 轩辕皇帝跨火龙飞升,

  • 丁宁子跨白鹤飞升,

  • 计然子跨金蝉飞升,

  • 淮南子炼丹药服食飞升,

  • 列仙子乘伏龙飞升,

  • 金蝉子跨青鸾飞升,

  • 杨武子成龙飞升,

  • 文仲子四十二口飞升,

  • 许旌阳三十二口拔宅飞升,

  • 其余难以说尽。自古帝王明君都是拜道为师,哪有拜佛为师。

  • 尧王拜广成子为师,

  • 舜王拜赤松子为师,

  • 禹王拜真定子为师,

  • 汤王拜尹喜子为师,

  • 文王拜姜子牙为师,

  • 周易王拜袁天罡为师,

  • 汉高祖拜张良为师,

  • 光武拜邓中华为师,

  • 刘玄德拜孔明为师,

  • 唐高祖拜徐茂公为师,

  • 我大宋太祖皇帝曾拜苗先生为师,

  • 太宗皇帝拜陈抟为先生赐号希夷先生。

  • 历代安邦定国功盖天下,你佛家功在哪里,德利何人,出自何时,然何不言?”

  • 天师又曰:“佛是太上老君四十三化,化一金人,游至西域番邦胡地天竺国,从空坠下番王金殿莫能识认 ,议名曰佛开化此国吃斋念佛,男女向善,才立佛教。后至汉明帝夜梦西方来一金人,身背一展弓,斜插二支箭,天明设朝宣召文武上殿圆梦,因言此兆是一佛字,人言西方有佛,我主登基洪福当现,莫非西方之佛要来吾中国,此祥瑞兆也,故而才修寺院兴佛教塑佛象,天下寺院修齐功果圆满,无人看守香火 敬礼佛象。皇后娘娘奏曰:“我主龙恩,万岁将天下犯人赦释提在寺院削去头发,改名僧人看守佛祖香灯赖佛逃生,故曰僧人,皇恩赦释因名释教与佛何干,自称和尚是佛门弟子 ,后至梁武帝遵从释教,拜志公和尚为师,将江山丢舍,后来饿死在台城,有诗为证:梁帝当日拜志公,失吊江山一场空,后因台城饥饿死,那是和尚保驾功。

  • 我道家七十二位祖师,留下七十二样手艺养人度日,救济群生。

  • 太上老君留下金木水火土,万物运用时刻行之。

  • 少阳祖师留下打造金银铜铁锡器等项。

  • 轩辕黄帝留下棉花造衣。

  • 陈平子留下纺线。

  • 玄女娘娘留下织布。

  • 歧伯留下地。

  • 赤松子留下修桥铺路。

  • 孙真人留下医道疗病。

  • 杨武仙师留下画工。

  • 郑元子留下塑泥象。

  • 吴道子留下丹青。

  • 房玄真人留下船舟渡人载物。

  • 姜瑞先生留下盖房造碾磨。

  • 洞宾先师留下做黄酒。

  • 苍颉先师留下字迹。

  • 广成子老祖留下计法。

  • 华陀先师留下收水接骨连皮削匠。

  • 文伯仙师留下烧砖瓦造壶器。

  • 徐庶留下地雷火炮。

  • 孔明留下火攻战策。

  • 徐茂公留下枪刀箭。

  • 鲁班留下石木二匠修房造屋。

  • 陈抟老祖留下雕工刻像。

  • 雷震子留下打洞。

  • 田真人留下造笔墨。

  • 蔡伦仙师留下造纸。

  • 邓通先生留下造钱。

  • 白皮先师留下皮匠消造皮货。

  • 杜康仙师留下造酒。

  • 葛洪仙师留下靛苗。

  • 文仲子留下面。

  • 无量祖师留下打油点灯。

  • 黄石公留下阴阳二宅三略兵法。

  • 姜子牙留下六韬兵书。

  • 王禅老祖留下飞腾破阵。

  • 孙宾留下烧炭造靴袜。

  • 真定子留下篾匠。

  • 鲁公真人留下烧坛罐。

  • 雷公真人留下烧瓷器碗盏。

  • 静修真人留下做伞造锅。

  • 刘蟾仙师留下天平戥子。

  • 罗真人留下剃头。

  • 梅葛二仙留下染房造胭脂颜色染布。

  • 武夷子留下定尺秤。

  • 淮南子留下做豆腐熬糖。

  • 织波祖师留下丝绢造罗筛。

  • 西陵仙女治绸缎。饶仙师治甲子。

  • 娄景仙师治地支定时辰。

  • 袁天罡留下算命卜卦。

  • 麻衣仙师留下看相。

  • 周公留下罗盘。

  • 郑庭子留下筛子簸箕。隶首留下算盘。

  • 神农留下草药。

  • 刘仙子留下车辇。

  • 其余难以说尽,想我道家留下七十二行手艺,养人济世生财利用。你僧家又留下什 利人济物之事来的,……你佛家留下生老病死苦……。我道家留下金木水火土养育群生,自天子至于庶人诸般形色,谁不是五行所生也。有诗为证:五行聚来天地根,包罗万象及群生,诸般皆是五行气,天地阴阳从此生。

  • 你佛家论说起来还从我道门所出。

  • 太上元始天尊十大弟子设立佛教后,留下七十二门引人,入门男女不迷真性。

  • 太上大弟子玄曜真人化为毗卢佛,

  • 二弟子紫虚真人化为燃灯佛,

  • 三弟子太极真人化为弥勒佛,

  • 四弟子玉鼎真人化为药师佛,

  • 六弟子玄皇真人脱化阿弥陀佛,

  • 七弟子宝相真人脱化文殊菩萨,

  • 八弟子慈航真人脱化观音菩萨,

  • 九弟子普贤真人脱化普贤普萨,

  • 十弟子保玉真人脱化地藏普萨。

  • 元始天尊弟子设立释教各分十位,具受玉帝勅旨封为佛,本是天尊一气发生三友分为三教,世人不知阿弥陀佛是什么出身,乃是西域天尊一气发生六弟子玄皇真人,脱化净梵国王宫中为摩那太子,甲午年四月初八降生,长至十岁亲舍皇宫入山修道,四十九年方成佛祖出于西域,回国后真法传于中国,祥光现于周朝,金身梦于汉帝,闻玉帝封为西方极乐世界,镇守西方化度众生超度亡魂,又在灵山说法感动众生,男女皈依佛门礼忏法华金刚。

  • 我祖太上老君恐怕众生迷昧,真性失其寂灭,又使尹喜真人化度众生,参玄悟道方成正果。”

  • 天师这篇言词,说得释家国师僧人羞愧难当,无有半言回答,合十而退,文武喝彩,称道为尊!

  • 宋仁宗皇帝御笔赞道:三教内中道为尊,上古原是天地根,生人生仙生世界,立玄化释定乾坤。

  • 圣驾回宫,文武散班。

  • 节录(四川灌县青城山上清宫东华殿)

  • 道历四七零九年



斗争是没有,论道辩法还是有的。
净慧法师与一位道长的对话——摘自学佛网
在某地一山间路上,净慧法师与一位道长迎面相逢;虽互不相识,但相互问讯。擦肩过后,道长停步转身:
道长问,佛大道大?
净慧法师答:自性平等,无有大小。

道长问,僧高道高?

净慧法师答:直心是道,无有高低。

道长问,道家有外三才、内三宝、三花聚顶(天花,地花,人花)、五气朝元(心肝脾肺肾五行合一),佛家可有否?

净慧法师答:道家的天地人三才为自然法,内三宝精、气、神为能量,顶三花神还虚为真人,五气朝元为金仙。佛教有三宝,为佛、法、僧;有内三宝,为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有定三昧,为智慧游戏神通;菩萨有十种自在(即命自在、心自在、财自在、业自在、生自在、愿自在、信解自在、如意自在、智自在、法自在);佛有十慧力(即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种种界智力、种种胜解智力、根胜劣智力、遍行行智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杂染清净智力、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

道长问,道士可一日一食,吸风纳气不食,寒天暑地一身单,修纯阳出体神游天地,练真功他方取物摘花,成神仙与天地同寿,不知佛家弟子可达到否?

净慧法师答:佛教弟子日中一食为头陀行,禅定中可不吸不食,终日穿衣不觉一缕丝,真心自在万法无束缚,自性化妙有何须摘取,证不灭自得不生。且定中可禅悦为食,又可修证出三界永享极乐,还可行证天地劫坏而寿不灭。

道长问,道家依一生二(太极生二仪),二生四(二仪生四象),四生无穷(四象生万法)为法理;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达天人合一为证悟;不知佛家依何为法理?又依何为证悟?

净慧法师答:佛教依自然又空自然,依因缘又空因缘为法理。见世间空、苦、无常,知诸法无我,觉不生不灭为证悟。

道长问,道可一法成道,佛家有多少修行法门?

净慧法师答: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可成道,八万四千又可为一,一即一切,万法归一。一入中道,不著两边,空无挂碍,妙有万法。

道长问,道可练精化气,佛家虽戒淫,但如何不漏丹?

净慧法师答:道虽练精化气可修身,但心淫难断。佛教弟子静坐禅行,身断杀、盗、淫,心断贪、嗔、痴;身不漏业,护持法体;心无欲念,护持戒体。

道长问,成道不离菩提树,菩提树在哪里?

净慧法师答:心为菩提树,离心无菩提。

道长问,南无为化入,阿为肺腑,弥为肝脏,陀为心魄,佛为神魂;佛家如何念南无阿弥陀佛?

净慧法师答:身念南无为皈依,心念阿弥陀为清净,见自性为觉佛。身念南无阿弥陀佛为妄念,净念南无阿弥陀佛为证道。

道长问,道体为真人,佛体为何?

净慧法师答:佛有戒体、法体;戒体为法身、报身、化身;法体为妙有三界、常乐我净、愿救众生。

道长问,何为离体难修道?

净慧法师答:六道凡夫为离体难修道,故修身不修心,寿达万岁仍为看尸鬼,享尽天乐仍为地狱人。而于佛法中,一果罗汉离人体、得天体、证四果、成阿罗汉道;发菩提心,成大阿罗汉道;往生极乐世界得莲花化身,成菩萨道;功德圆满成佛道。

道长问,何为儒释道一家?

净慧法师答:佛与道有法理相通,佛与儒有仁孝相融,道与儒有术法相补。且佛教可融万法,不排斥万法,众生平等,性体一家。

道长问,何为云游参百家?

净慧法师答:百家各有所长,参学可互补。理虽如此,佛道有别;佛教参访寻善友,求了脱生死之法;道家参访觅真人,求成仙得道之理。

道长问,何处再能相访?

净慧法师答:有缘何必曾相识,证道何须有相见。

二人相互拜别而去。
智慈整理

佛历二五五四年五月
西历二零一零年七月

另外,网上有人说:道教不等同于老子的道家思想。

没有斗争,有斗争 就是邪教,


从兴盛走向衰落,中国的道教都经历了些什么?
一、中国的道教没有皇帝的支持,毕竟在那个时期如果一个教派想要根深蒂固的发展下去,肯定是需要受到领导者支持。我们知道在清朝的时候,当时的皇帝基本上主要是信仰萨满教,眼里根本没有道教的存在。后来用因为各种事情的影响,大力扶持了藏传佛教,自然而然也就会对道教实施打压措施,道教在各种政策打压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信仰多元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3. 外来宗教的本土化进程:佛教自印度传入并逐渐与中国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展现了外来宗教本土化的过程。4. 道教的兴盛与创新:道教在这个时期经历了重要的发展,吸收了儒家和佛教的元素,形成了其独特的信仰体系。5. 士人阶层的宗教参与:士人阶层不仅信仰佛教和道教,还积极参与宗教...

中国历史是否
强制他们回归民间,这一事件在当时具有深远影响。这一行动源于宗教与封建国家之间的经济冲突,以及佛教与道教在宗教地位上的竞争。在宋代,三教融合的趋势已经明显,佛教和道教的冲突相对减弱,佛教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留。然而,1969年道教泰斗陈撄宁的去世,象征着道教经历了短暂的消亡阶段。

佛教和道教的关系
佛教与道教本无关系。佛教产生于2500多年前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创始人是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道教产生于2500多年前的中国,创始人是老子。佛教在古印度经历了由产生、发展、兴盛、衰败几个阶段,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传入中国,并逐渐被本土化。佛教与道教的关系产生于佛教本土化...

佛教和道家哪个形成的时间早
所以道教成立的时间可以理解为公园143年。由此可知,佛教形成的时间比道教要早。但是,你的问题是道家而不是道教,这就很难回答了。因为佛教和道家不是一类概念,无法比拟。可以用佛家和道家比,可以用佛教和道教比,但是佛教和道家就无法比了。佛家与道家的形成,个人认为人力不可考。在佛陀之前娑婆世界...

盛世佛教乱世道教是什么意思
因为我国有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也诞生过80多个封建王朝,所以在朝代的更迭之中,就会爆发许多大动乱,而在乱世发生时,佛教和道教的处世方式是不同的。在乱世时,道教因秉承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教义,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们自然会下山,用自己的所学去救济百姓,而到了盛世时,这些道士们就会...

佛教与道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在中国思想史上,佛教和道教一直是两股重要的思想潮流。魏晋时期,佛教哲学和道家哲学合流,丰富了后期玄学的内容。在神灭神不灭之争中,使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达到了一个高峰。隋唐以后,佛教各宗派各自对佛典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如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都对成佛的根据和途径作了各具特点的阐发...

道教和佛教那个创立的早
佛教早 佛教由释迦牟尼创始,约在孔子同时代,楼上说的比佛教晚了70--100年左右,实则只是传入中国时间,实则佛教比道教早了600多年 道教从东汉五斗米道开始,张道陵创始,老子只是道家学说创始人,并非道教创始人 道教 http:\/\/baike.baidu.com\/view\/6683.htm 佛教 http:\/\/baike.baidu.com\/view\/...

简述三国至隋唐时期儒学道教佛教发展历程
北周易代为隋,于佛教亦是柳暗花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复兴。杨坚自身也确实虔诚信仰。据说杨坚之父杨忠...另一方面,佛教与正府在财政、兵源等方面存在尖锐矛盾,而借助道教抑制、打击佛教则比起单纯使用政治高压

古人之名隋朝承前启后唐朝爱引经据典
继汉代之后再次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人名也表现出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0755年至79000年记载的人名中,反映儒家思想的有300多个,如王仁恭、赵怀义、袁、高德儒、庾信、刘兴本、李世谦、赖和、等。隋朝人名追求吉祥,崇尚勇猛。两晋南北朝时风靡一时的佛教和道教,...

永川区13426906825: 佛教和道教经历了哪些斗争 -
兆昆蝶浦优: 请问你说的是佛教单独经历了什么斗争和道教单独经历的什么斗争,还是佛教与道教之间有什么斗争,问题容易误导人. 如果是后者,答案是没有斗争,人才有斗争.佛道儒本是一家,不但如此,世间一切法皆是佛法,但佛法是最高层次的觉悟,已经不执著于欲望、神通、争斗,而是为了度一切众生.

永川区13426906825: 宋朝佛教和道教之间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吗? -
兆昆蝶浦优: 徽宗时(1101—1125),由于笃信道教,一度命令佛教和道教合流,改寺院为道观,并使佛号、僧尼名称都道教化.这给予佛教很大的打击,但不久即恢复原状.

永川区13426906825: 佛道之争道教为什么失败 -
兆昆蝶浦优: 第一 说道教失败的资料大部分都出自佛典 有一定的片面性 第二 之后 儒释道三教已经大融合 第三 当时之辩以我只看也只是佛道教为了争信众的一个局部 是为了利益 皇帝见此情况 自然把两教都禁了 第四 佛教传入中国 佛经中许许多多都是借鉴了道教词汇 当然 意思不一样 第五 佛道之争只是谈法 只是清谈 道 无以言明 能说出的道 恰恰不是道 道教的实修派是没办法帮忙的

永川区13426906825: 道家和佛家有什么冲突 -
兆昆蝶浦优: 儒释道是一家,几千年来没有什么冲突.即使有,都是极少数不懂的人个人行为.懂得人,都知道,儒释道三家圣人,所说的都是一个真理.

永川区13426906825: 如何看待佛教和道教的老子化胡之争?
兆昆蝶浦优: 佛教和道教作为我国最基本的规模最大的两个信仰,为了争夺信众,进行了长达2000多年融合与对抗,这种情形必将还要持续下去.两教在对抗之中的重点并非只是一个老子化胡的传说(佛教中也有老子是佛陀的弟子大迦叶转世一说).而是对三观的不同认识的对抗.关于压低对方的教中圣人,只是不经意间的一个小手段而已.双方不仅仅是对抗,更多的是融合.例如道教接受了佛教中关于轮回和地狱的概念和打坐的修行方法.佛教借鉴了道教对世界本源的表述“无”(经佛教转换后的表述为“空”)这个概念,禅宗中大量的借鉴了老庄的思想.纵观两教发展史,融合远远多于对抗.对于津津乐道与两教争端的人来说,都是一些教外多事者和教内不清净者,大德们是不在意和不乐传这些事情的.

永川区13426906825: 求关于唐朝儒家佛教,道教和佛教之间的斗争的资料!!最好能有电影,电视剧什么的!!图片也可以!! -
兆昆蝶浦优: 唐朝时,尊道教为国教,三教排列依次是道、儒、佛!这方面的资料是有的,但影视作品就没了,国家法律有明文规定,不允许在公共场所传教,更别说排成影视剧来宣扬了!从新中国成立到今,整整六十年,你何曾见过道、佛二教的资料被搬上荧幕?无量寿福!

永川区13426906825: 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仇恨 他为什么要灭了佛教 -
兆昆蝶浦优: 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旧唐书》说:“武宗想学神仙方术,拜道士赵归真为师.归真得宠后,每次与武宗谈话,就一直讲佛教的坏话,说佛教不是中国的宗教,只会蠹耗生灵,应该全部铲除.武宗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佛教传入中国后,一方面和儒家思想常有冲突,另一方面又和土生土长的道教也矛盾重重.为争取最高统治者的青睐,佛道两家常常进行激烈的辩论,两教的地位也常发生变化.根据这种说法,道教和佛教之间的严重矛盾,道士在武宗面前攻击佛教,促成了武宗灭佛.

永川区13426906825: 佛教与道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
兆昆蝶浦优: 在中国思想史上,佛教和道教一直是两股重要的思想潮流.魏晋时期,佛教哲学和道家哲学合流,丰富了后期玄学的内容.在神灭神不灭之争中,使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达到了一个高峰.隋唐以后,佛教各宗派各自对佛典进行了创造性...

永川区13426906825: 程乐松:在中国古代,道教为什么斗不过佛教 -
兆昆蝶浦优: 有一个是关健点就是概念,不能错.1、佛教二千多年前传入中国是分三条路线,南传、汉传、藏传.2、道教:在我国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吸收了方技巫术、和道家黄老之学的理论,追求信道悟道和长生成仙的一种宗教.起源,实在难以考据.佛教、道教不存在斗而是交汇相融的.

永川区13426906825: 佛教与道教在唐朝是哪个更加兴盛 -
兆昆蝶浦优: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比较宽容,中国传统两大宗教——道教和佛教都有较大发展.唐朝以道教为国教,王公贵族皆以道士为荣,并以《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道教经典开科取士.唐朝初年玄奘在翻译佛教经典时期为了符合当时唐朝国情,大量吸收道教术语,佛教经典的大量翻译以及中国僧人自身思想体系的逐渐成熟使得中国佛教在此时期得到了稳固的发展,中国佛教的各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时期形成或成熟.其他宗教如伊斯兰教,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和祆教也随着国际交流传入中国.唐武宗时对佛教采取高压政策,史称会昌灭佛,使得除禅宗等少数宗派外,其他佛教派别从此一蹶不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