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作者&投稿:德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实现“稳增长”的目标,政府宏观政策的着力点,应是致力于寻求“调结构”、“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的平衡。以下四方面的对策措施,对于“稳增长”是很必要的。

你好,这是08年经济危机时候提出的,到现在一直在说这个,效果还是可以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既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又要牢牢把握重大调整机遇,积极有为,创新求进,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努力实现三者有机统一。怎样做到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就此,记者日前采访了本报专家委员会成员、内蒙古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苑德军博士。

  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记者: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7.6%,虽然总体保持平稳,但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小幅下滑。我们应当如何分析当前的经济增速放缓?

  苑德军:从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角度分析,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进出口增速回落明显。受欧洲经济低迷不振、国内工业生产放缓、出口产品成本提高、人民币汇率升值、贸易摩擦加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上半年进出口呈现逐步回落态势。

  二是消费增速放缓。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7%,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消费增速下滑,既有中央八项规定出台遏制公款消费带来的影响,也和居民收入增速不快对消费的制约有关。

  三是政府的主动调控。新一届中央政府上任以来,表现出对经济增速放缓的较高容忍度。面对经济增速放缓,中央政府没有出台刺激政策,不再走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而是致力于推进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以释放经济增长的活力和潜能。

  一国经济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高增长之后,必然减速进入中速增长阶段。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近10%的高增长之后,制约经济增长的一些主要因素发生了重要变化,原有的社会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分配结构等经济增长的内在力量,已经无法支撑和推动经济继续在高增长轨道上运行,经济潜在增长率明显下降。自然,经济增速放缓也就不可避免。

  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

  记者:处于经济增速放缓、“调结构”、“转方式”步伐加快大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在运行中存在哪些主要矛盾?

  苑德军:首先,是“稳增长”与“调结构”的矛盾。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核心问题,不是总量而是结构问题。“调结构”是“稳增长”的基石,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必由之路。通过“调结构”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各种结构性矛盾,有利于为中国经济增长构建坚实的产业结构和动力结构基础,增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延长增长周期。而“稳增长”可以为“调结构”提供适宜的经济环境,提供好的基础和条件。如果经济大幅下滑,“调结构”的动力会削弱,空间也会被严重挤压。“调结构”是为了更好地“稳增长”,“稳增长”有利于“调结构”,两者具有一致性。不过,短期内两者还是有冲突的。“调结构”势必要淘汰落后产能,压缩“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和产出。当短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和产出的增加不足以弥补前者的减少时,经济增速必然受到影响。

  其次,是“稳增长”与“防风险”的矛盾。伴随着经济下行,经济与金融运行中的风险也在放大。房地产市场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两个主要的风险策源地。从房地产市场看,高房价导致大量社会资金“脱实向虚”涌入房地产业,对实体产业投资带来“挤出效应”,容易引发产业空心化风险。高房价掩盖产能过剩,透支国民财富积累,抑制消费扩张,加剧贫富分化,也会导致贻误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激化社会矛盾的风险。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看,近两年债务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迅速膨胀,风险凸显,令人担忧。而一旦高房价泡沫破灭,房价持续下跌,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将明显上升,政府平台债务也将大面积违约,有的金融机构可能倒闭,并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必须把“防风险”置于重要地位,它是“稳增长”的重要条件,可以为“稳增长”提供有利的金融环境。不过,“防风险”必须推动经济的“去杠杆化”,控制房地产融资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而这又必然影响投资规模进而影响经济增速。

  再次,是经济增速放缓与就业压力扩大的矛盾。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企业转型升级裁员、大学毕业生数量创新高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使经济社会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政府高度重视、公众热切关心的社会问题。而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的负面影响也已显现。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者的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国民福祉和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在经济增速放缓趋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如何保住中国经济的“下限”,尽可能最大程度地吸纳就业人口,是中国经济要面对的一个长期性问题。

  最后,是经济增速放缓与“惠民生”的矛盾。近年来,随着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政府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显著扩大。但由于在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欠账太多,政府还需进一步加大民生方面的投入,而这需要有足够的财力作保证。经济增速放缓引致的财政收入增幅下滑,制约着改善民生支出的扩大。

  上述矛盾是当下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种变量之间复杂关系的具体反映。要解决好上述矛盾,必须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协调好“调结构”、“稳增长”、“转方式”、“促改革”、“防风险”、“惠民生”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实现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下半年经济走势分析

  记者: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您对下半年的经济走势做何判断?

  苑德军:下半年“稳增长”的压力仍然很大。从国际上看,美国经济稳步复苏,房地产市场和就业市场数据较好,通胀低于预期,定量宽松政策退出预期升温,美元指数走高,预计明年第四季度或后年年初美国开始加息。美国经济趋好及货币政策可能的变化,使得“热钱”流出,外汇占款增速放缓,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进而导致流动性趋紧并给我国货币政策带来挑战。从国内看,“去过剩产能”、“去杠杆”、“去库存”仍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主线。受资产负债表不佳、融资平台扩张受限等因素制约,地方政府的投资扩张能力受到抑制。土地、资金、人力等投资要素成本上升,投资回报率下降,也制约着企业投资增速的提高。消费受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制约,短期内也难以显著反弹。但也必须看到,“稳增长”还是有许多有利条件的。中央政府一系列深化改革举措的逐步落实,将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在投资方面,尽管存在制约投资增长的因素,但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服务业、社会事业等新的投资增长点投资规模的扩大,还会使投资保持平稳增长。美国经济逐步向好,欧元区经济最坏时期也已过去,环比增速将由负转正。外部需求回升,再加上政府“稳外贸”措施实施,下半年出口形势有望好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有所提升。就物价水平看,下半年CPI仍将在低位徘徊。美元走高使输入性通胀压力减轻,经济增速放缓有利于从需求角度抑制通胀,资源和能源价格改革对通胀影响也有限。猪肉价格虽已进入上升周期对CPI有向上拉动作用,但小幅上涨对CPI影响不大。只要政府的宏观政策给力,促使经济增长的内在性驱动因素充分发挥作用,年初确定的7.5%的增长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稳增长”的对策选择

  记者:怎样才能在“调结构”和“防风险”的同时,实现“稳增长”的目标?

  苑德军:实现“稳增长”的目标,政府宏观政策的着力点,应是致力于寻求“调结构”、“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的平衡。以下四方面的对策措施,对于“稳增长”是很必要的。

  第一,加快“调结构”步伐。“调结构”进程受制于政策安排、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等诸多因素。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通过有效的制度激励和制度约束,增强企业“调结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金融业应加快产品和业务结构转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商业银行应严格控制“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授信和贷款,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商业银行应适应绿色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绿色信贷的产品结构、业务流程和管理技术,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同时,努力开发适应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品种,为中小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条件。应充分发挥直接融资对“调结构”的推动作用。

  第二,放活民间投资。放活民间投资是实现社会公平、维护投资增速、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之举。但这些年这方面的好多政策规定只是停留在官方文件中,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政府必须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扫除阻碍民间投资进入垄断行业的行政壁垒和其他障碍。前不久国务院发布了“金十条”,决定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这是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监管部门应抓紧制订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明确准入条件,加快民营银行设立进程。全国的村镇银行目前尚不到1000家,远不能满足“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需要,有必要进一步增加村镇银行数量,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入股村镇银行。考虑到村镇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三农”,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县域地区,而小贷公司大多分布在大中城市,无法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故把小贷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的制度安排欠妥,合理的选择应是把小贷公司转制为社区银行。转制后设立的社区银行,既可以把小微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同时又可保持民间资本所有者作为社区银行发起人股东的地位。

  第三,进一步深化改革。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把改革作为重中之重,以“简政放权”作为切入点的体制改革有序推进。人们看到了新一届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但现在的问题是,一些要害领域和关键节点的改革进展迟缓甚至原地踏步。必须抓紧启动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改革,对处于完全竞争行业的央企须尽快实行民营化,使其从完全竞争行业中退出,资产转让收入划归全国社保基金。央企产权转让和并购重组不能由国资委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必须诉诸市场化方式。土地制度改革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内容,也应尽快提上日程。要改革建设用地供地方式,逐步剥离地方政府的土地经营管理职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维护农民利益,转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收入分配改革事关公众经济利益,也关系到“转方式”和“稳增长”。今年2月底,国务院出台了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但此后就没有了下文。半年时间过去了,这项改革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相关政府部门应尽早拿出具体的配套实施方案,使这项改革走出盘局迅速进入“现在时”。就利率市场化改革看,央行决定从7月20日起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完全放开贷款利率。这一重大举措对强化利率竞争,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能力和利率风险防控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如果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能及时跟进,迟迟没有动作,就会对商业银行产生“逆激励”,存贷净息差反而可能扩大,从而抵消贷款利率市场化的积极作用。在存款利率不能一下子放开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小步快走”策略,先扩大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待条件成熟后再完全放开存款利率。

  第四,强化金融风险防控。考虑到房地产业的高杠杆率及其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高度关联性,应把强化房地产调控作为防控金融风险的基点。房价屡调屡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只调控增量不调控存量。政府应调整调控政策,实行“调控增量与调控存量相结合”、“调控需求与增加供给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加快不动产登记、开征住房保有税等措施调控存量,改善楼市供求关系。须优化政策调控措施组合,强化调控问责制,增强调控执行力,通过改善调控成效使房价缓慢下行实现“软着陆”。监管部门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区分情况,分类监管,严格控制其债务规模扩张。


拉动经济增长铁路仍是重要角色
我国铁路建设潜力巨大,从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发展要求来看,今后一段时期,铁路都扮演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角色——发展是必然选择 作为基础设施,铁路建设能够带动投资增长,为“稳增长”提供保障;同时能有效降低能耗,提高以快递运输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助力实现“转方式”、“调结构”铁...

要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怎么做?
1. 高质量发展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概念。2. 真正的经济发展都体现为高质量发展。3. 经济高质量发展涉及经济数据的准确性、营商环境的优化、产品质量的保证以及资源的精准对接与优化配置。4. 它是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增长方式。5. 高质量发展还体现为创新、高效、节能、环保和高附加值的增长方式。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
最后,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是一次新的探索。我们需要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法,统筹考虑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防风险等多方面因素。通过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和社会的活力,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更好地改善民生。

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宣传标语口号
11月27日,中共库车县十二届委员会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自治区党委八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库车县十二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宣传标语口号参考:1、促稳定、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2、重规划、强建设、精管理、善协调,打造宜居宜业幸福之城。3、打造特色城市名片,建设能源新城、...

怎样看待当前和下一步经济发展形势
上半年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 记者: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如何?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李朴民: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主动引领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强多重目标、多种政策、多项改革的...

2014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总体要求:这些事2013年末,中央经济会议提出的。2014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促进经济社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同时,要积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透露哪些信号?
此次会议就指出,要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是继今年7月30日后,政治局会议中再次出现“六稳”的表述。此外,记者还注意到,此次政治局会议还提出了“运用好逆周期调节工具”的表述。此前的11月12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

概述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谈谈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解
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出台更有效的措施,继续推动生动实践。 3、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既要体现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上,...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3篇
篇一: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 20XX年,我国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农业改革深入推进,粮食产量实现连续增长,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公共事业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我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如何...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明年九项重点任务中第一项是什么_百度知...
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会议要求,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要强化宏观政策...

托里县19692189661: 如何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
陀琦五苓: 坚持稳中求进,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协调性,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稳中有为.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着力推进转型升级,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托里县19692189661: 如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陀琦五苓: 重点关注五个方面内容:一是重大项目建设情况,着重审计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实,通过审计,促进加强工程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推动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和不断...

托里县19692189661: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我国“稳增长、调结构、促... -
陀琦五苓:[选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托里县19692189661: 经济新常态,需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培养什么持久动力 -
陀琦五苓: 经济新常态,需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培育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新常态表明了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关键期,“经济新常态,需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培育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就是要'激活力',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让市场主体真正放开手脚;就是要'补短板',把该做的事做好,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就是要'强实体',把该给的政策给足,夯实发展的微观基础. “新常态是新的探索,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以改革开路,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和社会活力,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更好地改善民生.”

托里县19692189661: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及今年我国经济走向 -
陀琦五苓: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主动引领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强多重目标、多种政策、多项改革的统筹协调.同时,强化政策措施的督促检查,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包括六个方面,即增速稳、消费稳、物价稳、就业稳、农业稳.“好”和“进”,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加快调整优化,新的增长点加快孕育,新的增长动力加快形成.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世界经济弱势复苏,又面临美国货币政策走向、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地缘政治冲突等新的不确定因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实体经济运行呈现新亮点

托里县1969218966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总体形势如何? -
陀琦五苓: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宏观调控不断创新和拓展思路,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统筹施策,使经济增速、新增就业、物价涨幅等主要指标保持在年度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二、结构调整稳中...

托里县19692189661: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创新 -
陀琦五苓: 以促进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等为目标的宏观调控,在对国民经济运行全局性调节和控制过程中,必须以经济运行实际、发展阶段、外部环境、内部挑战为条件,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在降低短期波动的同时,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进入次高速增长期,未来存在下行压力,而且解决过程表现为调整转型,急需通过深化改革、调结构与转方式来谋求突围,这将导致宏观调控并呈现新特征.

托里县19692189661: 供给侧改革就是要进行什么方面的改革?供给侧改革就是要进行什么方面
陀琦五苓: 一、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