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 北冰洋 地质特征相似点与不同点

作者&投稿:佐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地理位置相似或差异性明显的地区和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相似或差异性明显的地区~

.一、气候类型的形成

由于热量与水分结合状况的差异,或水分季节分配不同,或有巨大的山地、高原存在,有的同一个气候带内其内部气候仍有一定差异,可进一步划分若干气候类型。例如,大气环流条件不同,同是亚热带气候带,亚欧大陆的东岸是季风气候类型,西岸是地中海气候类型。

二、主要气候类型

(一)赤道(热带)雨林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以南美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大、小巽他群岛等为典型。全年在赤道气团控制下,高温、多雨、湿度大。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气温年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过2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自然植被为热带雨林。



(二)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地区为典型。我国云南大部、西藏东南角等地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超过20℃。盛行风向的季节转换显著。夏半年受赤道气团控制,降水充沛,形成雨季,气候特征与热带雨林气候相似;冬半年,有些地方在热带大陆气团控制下,降水明显减少,形成干季。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年总量的80—90%以上,干湿两季分明。自然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三)热带草原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而长的干季。自然植被为热带稀树草原。

(四)热带沙漠(干燥)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高压带控制下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以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为典型。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全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有些地方只有数十毫米或更少,日照丰富,气温很高,最热月平均气温可达30℃左右。热量与水分矛盾突出。世界大沙漠的分布与形成,与热带干燥气候密切相关。自然植被是荒漠。

(五)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以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东南部,南美大陆东部和澳大利亚东南部为典型。盛行风向季节变化显著。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气温偏低,降水少;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水分季节分配不均。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六)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以地中海沿岸分布面积最广、最典型。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北移,为高压控制,这里受热带大陆气团影响,天气晴朗干燥、炎热少雨;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南移,受西风带(地中海锋带)影响,温暖多雨。自然植被是常绿硬叶阔叶林和常绿灌木林。


(七)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温带亚洲大陆东部,


如我国华北、东北与苏联远东地区。冬夏盛行风向明显交替。冬季风,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夏季风,主要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年较差大,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分配不均,相对集中在夏季,具有大陆性特征。自然植被是落叶阔叶林或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八)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如西欧、北美和南美西岸狭长地带,以西欧为典型。这里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海洋气流吹向大陆,海洋调节作用显著。气候特征是:夏季温度不高,冬季温度不低,年较差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九)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这里距海洋远,或有高山屏障,水分循环不活跃,主要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夏季炎热,冬季相当寒冷,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大。自然植被是荒漠或荒漠草原或草原。

(十)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全年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影响,冬季还受到冰洋气团影响。冬季漫长严寒,暖季温凉短促;降水量少,相对集中在夏季,蒸发弱,为湿润地区。自然植被为针叶林。

(十一)极地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常受冰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影响,终年严寒。最热月平均气温1—5℃,降水少,蒸发弱,云量较高。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藓、地衣类)。

(十二)极地冰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部。全年非常严寒,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为全球气温最低地区。南极大陆年平均气温-29℃—35℃,北极地区-22℃以下,全年多暴风雪。

(十三)高山高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和大高原地区,如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等。高大山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在一定高度内,湿度大、多云雾、降水多;愈向山地上部,风力愈强。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但辐射强,日照丰富,降水少,冬半年风力强劲。气温的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印度河:处印度河平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因为背靠高山山脉,也就是喜马拉雅山,所以比较干旱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旱,有雨季和旱季之分
沿河的主要城市有伊斯兰堡,木耳坦
生活在印度河上游一带的民族(例如西藏人、拉达克人和巴尔特人)显示了与中亚而非南亚的密切关系。他们属亚洲血统,操藏语,信佛教(不过巴尔特人已采纳伊斯兰教)。牧业为地方重要经济活动。
北印度平原居住著一些农业集团,其操旁遮普语及相关方言,成为印度河谷地人数最多的民族。语言、种族和部落组织在区分集团时具次要作用。旁遮普民族明显的主要特征是种姓,不过没有印度教制度的宗教与仪式的涵义。信奉伊斯兰教的贾特人(Jat)与拉杰普特人(Rajput)是旁遮普重要的社会成分。
印度河下游居住著一些操信德语及相关方言的农业民族。这一区域的许多文化特点似乎具有相当的古风,信德人对自己区域的独特性引以自豪。喀拉蚩虽在信德,却主要是一个讲乌尔都(Urdu)语的城市,旁遮普人和1947年次大陆分治后到达巴基斯坦的印度移民。

只要作物是棉花和水稻

恒河:热带季风性气候
主要城市:加姆尔 瓦拉纳西 安拉阿巴德 达卡(孟加拉国)
圣水沐浴节与恒河这两个词与印度宗教传统的紧密联系

主要作物:水稻

.【长三角】

入海口:东海-边缘海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成因:冲击平原
人口:约5000万
城市:以上海为中心的苏南浙北城市群
农业区位:水热条件合理,地势平坦,灌溉发达、土壤肥沃。水稻为主,一年两熟。
工业:重工业、轻工业均发达,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尼罗河三角洲】

入海口:地中海-内陆海
气候:地中海式气候
地形成因:河谷+冲积平原
人口:约2000万
城市:亚历山大港
农业区位:尼罗河冲击平原,多沼泽盐碱地,土壤肥沃,近代由于上游兴建水库,日益受海水侵蚀。
农产品:棉花、水稻、小麦,一年三熟
工业:以炼油业为主,为埃及经济为发达地区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入海口:墨西哥湾-边缘海
人口:约200万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飓风
地形成因:密西西比河冲击平原
城市:新奥尔良市
农业区位: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农产品:水稻,一年两熟
工业:北美地区重要的炼油业中心,内河航运发达


相同点:都是所属国重要的农业区。
不同点:
1.前两者是传统意义上的文明发祥地,在所属国家和地区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在美国的地位就相对弱的多,开发业比较晚。
2.尼罗河三角洲的农业重于工业,其他两者工业重于农业。
3.前两者人口密集,后者人口较少,集中于新奥尔良
.马达加斯加岛地处约12°S~25°S之间,岛中部为一NE-SW走向、海拔1000~2600m的中
央山脉,南北绵延1160km,山脉西坡和缓,东坡因断层而急剧下降陡峭,形成高峻的单面
山和狭窄的滨海平原。源于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北缘和西缘的热带南印度洋气团以东南信
风形式常年正面盛吹该岛东部。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是马达加斯加暧流,湿热的东南信风掠
过它的上空增温增湿,气流更加不稳定,因此该岛东部山地是迎风波,降水异常丰沛,年
降水量达1500~3500mm,雨日一般在160天以上,是全非洲雨日最多的地区,形成热带雨
林气候。而纬度相当的岛西侧,东南信风难以爬过中央山脉,使之成为背风雨影区,雨量
大大减少,成为热带草原气候。

其他的你自己满满找吧 太多了

北冰洋被罗蒙诺索夫海岭分割为相对独立的美亚海盆和欧亚海盆,它们经历的形成和演化阶段也不同。
北冰洋中央的罗蒙诺索夫海岭、阿尔法海岭和门捷列夫隆起统称为北冰洋中央隆起,这些海岭的地质构造特征对认识北冰洋构造是至关重要的(Poselov V.A.,2007),因此在分析美亚海盆和欧亚海盆演化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对这些海岭的认识。
一、罗蒙诺索夫海岭、门捷列夫海岭-阿尔法海岭地质构造
(一)罗蒙诺索夫海岭地质构造
近十多年来,俄罗斯和西方研究机构对北极地区进行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研究,使地学界逐步形成对罗蒙诺索夫海岭为陆壳的一致观点(Weber J.R.,1986;Volk V.E.,1992)。
由于欧亚海盆的磁条带清晰,海盆演化历史的重建得到广泛的认同,因此罗蒙诺索夫海岭被认为是从巴伦支陆架裂离的大陆条带(Srivastava,1985)。
沿中脊走向的地震折射,测得一个5km厚的上地壳层,速度为4.7km/s,速度梯度小;下部的下地壳层速度为6.6km/s,速度梯度也较小。地幔速度在27km 深处达到8.3km/s(Mair et al.,1982)。
横穿罗蒙诺索夫海岭的SLO-92 地学断面以及穿越门捷列夫隆起的 Transarktika-2000地学断面(图3-43),显示罗蒙诺索夫海岭上地壳层最大厚度达10km,固结地壳总厚度为 12~17km。包括下地壳层在内,罗蒙诺索夫海岭的地壳总厚度为 22~24km(Poselov V.A.et al.,2007)。

图3-43 沿罗蒙诺索夫海岭-门捷列夫隆起地学断面的地震地质剖面

(据Poselov V.A.et al.,2007)
AB—声波基底;C1—上地壳;C2—下地壳;C-M—壳幔混合体;M—地幔
罗蒙诺索夫海岭上采集了上二叠统的含锆石的岩石,从另一方面证实其陆壳的特征,以及该海岭在早新生代从巴伦支-喀拉-拉普捷夫海分离出来的假设(Shipilov E.V.,2008)。
在罗蒙诺索夫海岭进行的综合大洋钻探,取得沉积该层之下的白垩纪地层,证实存在中生界(Jackson H.R.et al.,2006)。
(二)门捷列夫海岭-阿尔法海岭地质构造
阿尔法-门捷列夫海岭是一条宽缓海山链,水深从3800 m至900 m。对阿尔法海岭和门捷列夫隆起的地质构造及其成因,至今没有定论,至少出现过4种不同的观点:①大陆型构造地貌(Pogrebitsky Y.E.,1976;Weber J.R.,1986;Volk V.E.,1992);②古扩张中心(Hall J.K.,1973);③洋壳火山高原和热点轨迹(Forsyth et al.,1986,Grantz A.et al.,2012);④前俯冲带或挤压带等(Taylor et al.,1981;Sweeney et al.,1978;Vogt et al.,1984)。
从地壳结构与地壳厚度来看,门捷列夫隆起的固结地壳也可以明显分为两层。上层厚度为5~9km,其顶界面以5.8km/s速度为特征。下地壳层的速度突增至6.7km/s。下固结地壳的最大厚度移至隆起的冠部,达15~17km。门捷列夫隆起固结地壳的总厚度为15~26km。
阿尔法海岭的折射地震揭示,该海岭地壳厚度为38km,有高速的下地壳层,速度为6.45~6.8km/s。加拿大CESAR-83科考采集的深地震测深数据揭示阿尔法海岭莫霍面深度为36km(Poselov V.A.et al.,2007)。
玄武岩取心和地震折射、反射资料表明(Weber,1990;Asudeh et al.,1988;Jack⁃son et al.,1986;Forsyth et al.,1986;Lawver et al.,1994;Jokat et al.,2007),阿尔法-门捷列夫海岭是大型火山岩省(LIP),可能是热点轨迹,形成于洋陆过渡壳或洋中脊玄武岩之上,时间大致为127.5 Ma至89~83.5 Ma之间(Grantz A.et al.,2012)。马卡罗夫海盆南约40km的海岭顶部玄武岩40Ar/39Ar测年结果,年龄至少年轻至89 Ma(Grantz A.et al.,2012)。该火山岩省年龄也比阿尔法海岭上覆沉积物取心大,该取心为远洋沉积,为坎潘阶(Campanian,83.5~70.6Ma)至晚始新世微体化石(Mudie et al.,1986)。此外,阿尔法-门捷列夫海岭高分辨率反射地震剖面与罗蒙诺索夫海岭顶部岩心(Backman et al.,2008)对比,Bruvoll et al.认为门捷列夫海岭和阿尔法海岭中西部声学基底上最老沉积为70~75 Ma(坎潘阶顶部)。
二、美亚海盆的演化
美亚海盆,包括加拿大海盆,由于缺乏磁异常条带(图3-39),也很少受其他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约束,因此对于美亚海盆的形成演化至今认识还很不一致(Shipilov et al.,2006)。但总体而言,大致均认为是在中-晚侏罗世,伴随着全球泛大陆的裂解,加拿大海盆开始形成。
(一)“挡风玻璃雨刮式”模型
加拿大海盆呈三角形,长轴与欧亚海盆垂直,通常认为其扩张轴应为近南北向(图3-44)。

图3-44 北冰洋扩张示意图

(据Shipilov et al.,2006;Moore et al.,2006等编制)
YM—Yermak高地;MJ—莫里斯·杰塞普隆起;NR—Northwind脊;CP—楚科奇高地
Grantz et al.(1998)提出的旋转模型,新西伯利亚-楚科奇-阿拉斯加微板块以“挡风玻璃雨刮式”从北美张开(图3-45),至今仍得到最广泛的支持(Sweeney J.F.,1981;Brozena J.M.et al.,1999;Grantz A.,2006)。而且在加拿大海盆地球物理场中还识别了遗弃的扩张轴(图3-46)(Laxon S.,1994)。伴生的磁异常也容易识别,但其年代需根据新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厘定。南阿纽伊洋关闭点形成蛇绿岩缝合线也支持该模型(图3-42)。
加拿大海盆,应是在中-晚侏罗世,伴随着全球泛大陆的裂解开始形成的。在大西洋中部,扩张始于中侏罗世早期(大致在170 Ma前),同时在北极地区出现大陆裂谷。随后,150 Ma前,扩张轴漂移至南大西洋域。在北极区,加拿大海盆的张开从欧特里夫期持续到阿尔布期和赛诺曼期(图3-42)。Golonka J.et al.(2003)推测可能出现在140~133 Ma,Alvey A.et al.(2008)推测可能始于145 Ma。
(二)平行四边形模型
由于美亚海盆中加拿大海盆与马卡罗夫-Podvodnikov海盆长轴近于垂直,因此通常所推测的扩张轴也是垂直的,这从动力机制上难以找到合理的解释。

图3-45 120Ma 前加拿大海盆张开的古动力重建

(据Shipilov,2008,经修改)
1—新西伯利亚-楚科奇-阿拉斯加微板块;2—其他陆壳和地体;3—俯冲带和美亚海盆的扩张中心;4—主要缝合线;5—转换断裂带,箭头指示移动方向;①美亚海盆;②新西伯利亚-楚科奇-阿拉斯加微板块;③弗兰格尔岛;④布鲁克斯山脉;⑤罗蒙诺索夫海岭原型与阿尔法-门捷列夫海岭地块;⑥巴伦支海板块;⑦格陵兰;⑧北美;⑨欧亚;⑩南阿纽伊或古北极-阿纽伊-Angayucham洋; 科雷马-奥莫隆地体; 地体增生带; Farallon板块、太平洋板块
Kuzmichev A.B.(2009)注意到美亚洋与日本海不仅规模相当,而且2个盆地具有相似的构造:洋壳中嵌有伸展大陆脊,因此可能有相似的起源,即美亚海盆可能为弧后盆地(图3-47)。因此,认为在侏罗纪-白垩纪之交,随大陆地体和岛弧地体与美亚大陆边缘的碰撞而打开。普遍的地幔对流重组和大洋板块后卷模型在此是适用的。
因此,美亚洋盆可看做边缘陆壳裂离形成的普通的弧后盆地。但裂谷式打开的动力学无法解释其三角状的外形特征(图3-47)。
前白垩纪,新西伯利亚-楚科奇地体与西伯利亚台地的连接,尤其在其南部泰梅尔地区,可认为美亚海盆的新西伯利亚一角也是旋转打开的。新西伯利亚-楚科奇陆块裂离罗蒙诺索夫海岭边缘,并发生顺时针旋转。旋转极位于现今拉普捷夫海,邻近马卡洛夫海盆角(图3-48)。

图3-46 美亚海盆及其邻区自由重力异常图

(据Shipilov,2008)
白色箭头指示加拿大海盆遗弃的扩张中心
美亚海盆相对旋转式裂谷作用形成2个对角,因此,盆地的打开符合两极旋转模式。两极旋转模式的主要矛盾是罗蒙诺索夫海岭与加拿大裂谷边缘相当尖的锐角。两极旋转模式的另一个矛盾是平直而狭窄的马卡洛夫海盆,形状与加拿大海盆明显不同,更像是裂谷作用而不是旋转的结果。为解决这两个难题,Kuzmichev A.B.(2009)大胆提出了平行四边形模式(图3-49),认为北美大陆顺时针旋转,而欧亚大陆逆时针旋转,导致期间的加拿大海盆和马卡罗夫海盆旋转打开。这个模式似乎提供了比较符合该区地理特征的构造解释,而且较为形象。但仅是推测,且地球动力系统复杂,是否成立,尚需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证实。
(三)非扩张模式
美亚海盆张开的多种构造模式,都要求洋盆以旋转张开(Lawver et al.,1990;Grantz et al.,1998;Lawver et al.,2002)。根据新编的北极磁异常图,Saltus et al.(2012)认为加拿大海盆不存在磁异常条带(图3-39),并将美亚海盆的磁异常与北极(图3-39)及全球(Korhonen et al.,2007)已知的洋壳进行对比,发现美亚海盆深水区不具洋壳特征,不能提供存在洋壳的决定性证据。
Saltus et al.(2012)认为斐济海盆和墨西哥湾磁异常特征与加拿大海盆可类比(图3-50)。斐济海盆外形呈三角形,被认为是澳大利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会聚过程间歇性扩张的结果。该区复杂的磁异常模式(Quesnel et al.,2009),被解释为自12 Ma以来,洋壳三联点连续扩张的结果(Garel et al.,2003)。墨西哥湾被认为是陆壳超级拉张,导致地幔剥露的结果(Harry,2008;Lawver et al.,2008),可能还包含热点岩浆的干扰(Bird et al.,2005)。墨西哥湾的磁异常特征(NAMAG,2002)为中等振幅,准线性异常。

图3-47 北极地区晚侏罗世美亚海盆打开前古地理复原图

(据 Kuzmichev,2009)
从图3-50来看,加拿大海盆磁异常与斐济海盆有相当的相似之处。斐济海盆磁异常具有更大的振幅变化,但复杂程度相当,并包括一定量的线性变化。加拿大海盆和斐济海盆均没有传统的大洋扩张中心磁条带。墨西哥湾磁异常,含有与加拿大海盆相似振幅和频率的线性异常。这些对比表明,仅从磁异常资料难以对这些地区地壳特征做出明确的结论。

图3-48 纽康姆中期美亚海盆开始张开时北极地区古地理图

(据 Kuzmichev,2009)
由于加拿大海盆磁异常特征不清晰。Saltus et al.(2012)认为磁异常可以反映地壳类型。美亚海盆可能不是传统的洋壳,而是高度拉张但属扩散性拉张的结果,或属各种地壳(过渡型)的混合。
美亚海盆的拉伸减薄可能与阿尔法-门捷列夫大岩浆省的形成演化有关。如果阿尔法-门捷列夫大岩浆省与岩石圈地幔柱的热扩散有关(Parsons et al.,1994;Saltus et al.,1995;Sleep et al.,2002;Tappe et al.,2007),那么岩石圈可能大范围被加热、弱化,形成扩散性的侵入和拉张。原始陆壳可能出现扩散式或分布式的拉张,而不是像旋转张开模式(Grantz et al.,1998;Lawver et al.,2002)那样,要求沿单一的主转换构造(推测在阿尔法海岭或罗蒙诺索夫海岭附近)形成大规模剪切。

图3-49 美亚海盆打开的平行四边形模式

(据Kuzmichev,2009)
a—晚侏罗世;b—现今;图b中楚科奇和北阿拉斯加有适度的压缩,其他地体形状不变
三、欧亚海盆的演化
欧亚海盆是北极地区最年轻的海盆,其构造演化历史可以从保存完好的磁条带中得到很好的约束(图3-51)(Gaina et al.,2002;Gain et al.,2005)。Vogt et al.(1979)较早利用航磁数据,识别出最老的磁异常条带为24(54Ma),因此提出欧亚海盆的扩张可能始于白垩纪-第三纪(古、新近纪)之交。
后来罗蒙诺索夫海岭西侧还识别到了磁条带25(56 Ma)。该磁条带在海岭西端可以追踪,并延伸至Neires海峡。因此罗蒙诺索夫海岭从巴伦支海大陆边缘开始分离的时间应早于56 Ma。这样,欧亚海盆形成要早于挪威-格陵兰海盆,因为那里没有识别到早于24号的磁条带。
Glebivsky V.Yu et al.(2006)利用近年来的新资料,对磁条带进行更详细的研究(图3-52),也认为欧亚海盆的陆壳裂离要早于磁条带25形成,即裂离发生在58 Ma前或更早。从磁条带的分布来看,至磁条带13(35 Ma)之前,海岭西端位于Yermak高地和莫里斯·杰塞普隆起组成的统一高地。
磁条带13之后,Yermak高地和莫里斯·杰塞普隆起分离,使欧亚海盆与挪威-格陵兰海盆连通(图3-53B、C)。
从磁条带的分布特征来看,扩张速率的绝对值在逐渐减小的情况下,欧亚海盆扩张速率的特征沿Gakkel海岭方向基本保持一致(图3-51)。在早-中始新世(53~44 Ma磁条带24~20)海盆打开初始阶段(图3-52),总扩张速率相对较大,为2.2~2.7 cm/a。之后,到渐新世-早中新世,扩张速率急速下降到0.5~0.9 cm/a(磁条带13~6)。自20 Ma(磁条带6)至今,扩张速率略有增加,达到0.7~1.2 cm/a。

图3-50 加拿大海盆(图1a-c)与北斐济海盆(图2a-c)、 墨西哥湾(图3b-c)磁异常对比

(据Saltus et al.,2012)加拿大海盆磁异常(1b)据Glebovsky et al.(2000);1a是向下延拓3km的磁异常特征,短波长部分明显增强(增加了噪声);1c是向上延拓5km的结果;2a是被斐济海盆磁异常(Quesnel et al.,2009),向上延拓5km(2b)及10km(2c)的结果;3b是墨西哥湾磁异常(NAMAG,2002)及向上延拓5km的结果(3c);所有图的宽度均接近1200km
欧亚海盆具独特的地壳结构,其厚度小于3km,上覆的沉积物平均厚度为1~2km(Jackson H.R.,1986),而世界洋盆的层2和层3实测平均厚度为6.5km(Christensen et al.,1975)。在欧亚海盆中薄的地壳被认为是洋中脊以5 mm/a 的速率缓慢扩张的产物,因此从轴部的岩浆房溢出的岩浆也更少。

图3-51 欧亚海盆的磁条带分布

(据Glebivsky V.Yu et al.,2006)
1—板块漂移路线;2—已识别的磁异常轴(点代表剖面位置);3—根据磁地质年代标尺标定的磁条带编号和年代;4—重力资料确定的陆壳-洋壳边界(COT)

图3-52 欧亚海盆的演化

(据Glebivsky V.Yu et al.,2006,经修改)
A—53Ma前,24号磁条带;B—32Ma前,13号磁条带;C—现今1—依据磁测数据标定的扩张轴;2—推测扩张轴;3—连接欧亚海盆、巴芬湾和拉布拉多海的挤压走滑带;4—连接欧亚与挪威-格陵兰海盆的走滑带;5—1600m等深线;6—扩张方向。YM—Yermak高地;MJ—莫里斯·杰塞普隆起

澳大利亚的地质特征:

澳大利亚大陆有着世界上最漫长和最复杂的地质演化史,其基本构造格架形成于中新生代。澳大利亚大陆主体由厚的岩石圈组成,岩石圈最厚达150公里。大陆壳主体由太古代、元古代和若干显生代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薄的、主要为显生代的沉积岩盖层覆盖在其上。
大地构造背景上,澳大利亚大陆曾是冈瓦纳古大陆的一部分。冈瓦纳古大陆在二叠纪(晚期)开始破裂解体,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独立的大陆开始形成。地质上,澳大利亚大陆可被分出如下一些大地构造单元:①太古代克拉通地盾;②元古代褶皱带和沉积盆地;③显生代沉积盆地与显生代变质岩和火成岩。

(一)太古代克拉通地盾区
太古代克拉通地盾,也有称太古代克拉通地块,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地质体,形成在距今28亿年左右,已鉴别的三个著名太古代克拉通地质体(或曰地块或地盾)分别是:伊尔冈(Yilgarn)、皮尔巴拉(Pilbara)和高勒(Gawler)地盾,均产出在澳大利亚西部地区,伊尔冈地盾分布在西澳州西南部地区;辟尔巴拉地盾分布在西澳州西北部地区;而高勒地盾则分布在南澳州中西部。其中,以伊尔冈地盾面积最大。各克拉通地盾之间和周围为太古代-元古代褶皱带所包围和环绕。

1. 伊尔冈克拉通地盾是澳大利亚最大、最重要的太古代克拉通地块,主要形成于29.4-26.3亿前,由大量以前存在的地块(年代多为32-28亿年)增生而成。
伊尔冈克拉通地盾主要由一个花岗岩片麻岩地体和三条花岗绿岩带地体组成,它们形成于不同时代,较老的绿岩带和花岗岩年龄为31-29亿年,较年轻的绿岩带与花岗岩年龄为27.5-26.5亿年。在岩石类型上,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类岩石约占70%以上。此外,伊尔冈克拉通地盾上也发育有大量的拉斑玄武岩和科马提火山岩,并经历过多期次的区域变质与变形作用。
伊尔冈克拉通地盾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成矿区,发育有大量金、镍、钽、铁、铜、锌、铂等矿床。

2. 辟尔巴拉克拉通地盾包含一个中太古代的花岗绿岩地体和上伏的火山沉积岩系列。塔巴塔巴(Tabba Tabba)剪切带是东辟尔巴拉克拉通与西辟尔巴拉克拉通的主要分界线。在火山沉积岩系列中,有巨型的铁矿发育。

3.高勒克拉通地盾,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其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在15.5-14.5亿年期间被克拉通化。在此事件前,该克拉通地盾包括若干元古代造山带,时间可至少追溯到24.5亿年。高勒克拉通地盾含有金、金刚石、铜、镍、铁、铅锌、铀等矿化。

(二)元古代地块、褶皱带和沉积盆地
元古代地块、褶皱带和沉积盆地,包括主要由片麻岩和火成岩组成的穆斯戈拉夫(Musgrave)地块、主要由角闪岩相变质岩和花岗岩组成的阿润塔(Arunta)地块以及在伊尔冈和阿润塔两地块间的加斯科伊纳(Gascoyne)杂岩、戈兰加里(Glengarry)盆地和班杰冒(Bangemall)盆地等,主要分布在太古代克拉通地盾(地块)周围。其中,卡普里科恩(Capricorn)造山运动(发生在18.30–17.80 亿年)是澳大利亚元古代期间最重要的一次造山运动,该运动通过将伊尔冈和辟尔巴拉两太古代克拉通地块拼贴在一起,而部分导致西澳大利亚陆块的形成。其它不甚清楚的元古代造山带,可能(或大体)类似于西澳南部的阿尔巴尼(Albany)杂岩和穆斯戈拉夫地块,则代表着两克拉通地块在元古代期间的联系。伊尔冈和高勒两克拉通地块其上覆盖着元古代-古生代的奥非色(Officer)盆地和阿马度斯(Amadeus)盆地。
元古代地块、褶皱带和沉积盆地分布较广泛,在澳大利亚大陆许多地区均有出现。需要说明的是,早元古代(Palaeoproterozoic),是澳大利亚元古代褶皱带和沉积盆地的主要形成期。这时期在澳大利亚西部形成的重要褶皱带和盆地有:产出在皮尔巴拉克拉通地盾南部边缘上的年龄为27.7-23.0 亿年的哈默斯利( Hamersley)盆地,以及克拉通内裂谷、收缩和会合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年龄为18.0亿年的阿什伯顿( Ashburton)盆地和布来尔(Blair)盆地,年龄在16.0-10.7亿年之间的埃德梦德(Edmund)盆地和科里额(Collier)盆地,年龄在18.4-16.2亿年之间的北加斯科伊纳杂岩体,年龄在20.0-17.8 亿年之间的位于南加斯科伊纳杂岩体中的哥伦堡(Glenburgh)地体,以及在伊尔冈克拉通地盾西北边缘上的埃拉比迪(Errabiddy)剪切带。在伊尔冈克拉通地盾的北缘,则有年代为18.9亿年的布里亚(Bryah)盆地纳罗库塔(Narracoota)火山岩形成。在克拉通碰撞的顶峰期间,有帕德伯里(Padbury)前陆盆地形成。在伊尔冈克拉通北缘东部,则有耶里达(Yerrida)和埃拉里迪(Eerarheedy)盆地形成。18.3亿年的卡普里科恩造山运动,导致布里亚-帕德伯里盆地和耶里达盆地的西部变形。亚旁库(Yapungku)造山运动 (~17.90 亿年),则在埃拉里迪盆地的北缘形成了斯丹利(Stanley)褶皱带。
在澳大利亚东部,东南澳大利亚的早元古代的代表性特征则是发生在南澳和新南威尔士州威利亚马(Willyama )超群以及奥拉里(Olary)地块与布罗肯山(Broken Hill)地块上的多期次变形;而澳大利亚北部早元古代的代表性特征则是蒙特艾萨(Mount Isa)地块和复杂的褶皱冲断层带。在上述早元古代的沉积盆地中,相关的沉积主要是广泛的地台盖层沉积,包括白云岩盖层沉积和深水相含磷灰岩沉积。

(三)显生代沉积盆地与显生代变质岩和火成岩
澳大利亚显生代沉积盆地与显生代变质岩和火成岩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点均有发育,代表性的事件和发育特点如下:
⑴古生代寒武纪时期
这时期,西澳被动陆缘盆地形成,并发生有盖层沉积。在西澳安特里姆(Antrim)地区,有广泛的高原玄武岩发育,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在澳大利亚中部地区,则发生了彼特曼(Petermann)造山运动,使大陆间的巨厚河流沉积焊接进中澳大利亚陆块体中。在南澳州地区,发育有边缘地台和被动边缘盆地。

⑵古生代奥陶纪时期
在拉克兰(Lachlan)褶皱带,发生了阿尔卑斯型(Alpinotype)造山运动,导致在新南威尔士州西部巨大蛇纹岩带的形成,同时在维多利亚和新南威尔士州东部地区则有深水磨拉石和复理石的增生体。

⑶古生代志留纪时期
在此时期,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处于相对干旱状态。沿西澳州海岸地区,有一河流沉积盆地存在。在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则有火山岛弧发育。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州,有年龄为4.35-4.25亿年的花岗岩侵入体发育,其中,有的岩基年龄较新,为4.0亿年。在新南威尔士州的花岗岩中,可鉴别出I型和S型两种类型花岗岩。

⑷古生代泥盆纪时期
泥盆纪时期发生的塔伯拉伯安(Tabberabberan)造山运动形成东西向的挤压应力,导致塔斯马尼亚、维多利亚和新南威尔士州南部地区发生大面积褶皱(3.85 - 3.80亿年),而新南威尔士州北部和昆士兰州地区则在3.77 到3.52亿年发生了挤压褶皱。在新南威尔士州中部以及昆士兰州等地,则有安山质和流纹质火山岩存在。

⑸古生代石炭纪时期
石炭纪时期,澳大利亚大陆有一半以上面积为冰川覆盖,后气候转暖。另一方面,由于与目前位于南美境内的地质体发生碰撞作用,导致澳大利亚东部高地的形成。

⑹古生代二叠纪-中生代三叠纪时期
二叠纪,澳大利亚与印度和非洲的裂谷开始形成,并有裂谷盆地形成。在天鹅(Swan)海岸平原一带有油气形成。这时期,其它较重要的盆地还有:伯温(Bowen)盆地、格勒达(Gunnedah)盆地、悉尼(Sydney)盆地、伊普斯威持(Ipswich)盆地、克来瑞斯-毛里顿(Clarence-Moreton)盆地等。

⑺中生代侏罗纪时期
随着澳大利亚与南极州间裂谷的扩大,在维多利亚州形成了吉普斯兰德(Gippsland)、巴斯(Bass)和奥特威(Ottway)等盆地;在南澳州和西澳州则形成了海上陆架盆地,其中赋存了有意义数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在西澳州的珀斯(Perth)盆地,则发生了海侵序列的岩石沉积。在中澳大利亚地区,则发育有海相地台盖层沉积。

⑻中生代白垩纪
在苏拉特(Surat)等盆地继续发生沉积作用的同时,在大自流(Great Artesian)盆地基底高地边缘则有小规模的火山岩产出。在亨特-伯温(Hunter-Bowen)造山带,有被动大陆边缘型盆地形成,发育有含珊瑚沉积。在近昆士兰州海域,白垩纪也有火山活动发生,是岛弧形成的次要一幕火山岩。

⑼古新世至现在
第三纪,澳大利亚主要的构造运动停止。偶尔有板内火山活动发生。

总结澳大利亚的地质演化,可简要概括如下:在距今25亿年前的太古代时期,澳大利亚就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地质体发育(伊尔冈和皮尔巴拉等),它们是冈瓦纳古陆的组成部分,发育有:条带状硅铁建造、埃迪亚科兰(Ediacaran)动物群和叠层石(stromatolites)等。元古代,冈瓦纳古陆澳大利亚部分发生多次造山运动,导致太古代地块完全拼合。寒武、奥陶、志留和泥盆纪为冈瓦纳古陆较温暖时期,发育有广泛的沉积岩,并向澳大利亚东部扩展,中心部位有时为浅海相沉积。在寒武、奥陶、志留和泥盆纪时期有多个火山岩喷发旋回发生。石炭和二叠纪,在冈瓦纳古陆上,有冰川沉积,同时发育有成煤盆地,形成澳大利亚重要的煤田,二叠纪晚期,冈瓦纳古陆开始分裂、解体。三叠纪在澳大利亚东部发育有火山岩,但在大部地区为内陆海沉积,发育有各类碎屑岩。同期,澳大利亚西海岸与印度开始分离。侏罗、白垩纪,澳大利亚发育有褐煤和油页岩沉积。进入新生代,澳大利亚气候越来越干燥,与南极洲分离,并不断向北漂移。
**********************************************************************
北冰洋地质特征:

目前北冰洋里唯一活动的大洋扩张轴——北冰洋洋中脊实际上是大西洋洋中脊向北延伸的部分,只是在冰岛一带被一系列转换断层显著错开了而已,具有明显的中央裂谷、磁异常条带和横向转换断层带,现今仍以每年0.5~1cm的速度继续扩张,正由于北冰洋洋中脊的扩张而造就了宽阔的欧亚海盆,即今天的北冰洋主体,在这些新形成的大洋性地壳外侧,与原有老地壳交界的地方尚未形成俯冲消减带,因而没有明显的地震活动带,而距离最近的与洋中脊活动有关的活火山只是在杨马延岛才有,

要想了解比较完整的北冰洋发育历史,则必须追溯得更久远一些,至少从劳亚古陆说起,劳亚古陆也像其他巨大的大陆一样并非铁板一块,自从罗迪尼亚泛大陆裂解,冈瓦纳古陆形成后,劳亚古陆也同样经历了复杂的分裂与聚合过程,只不过规模相对小些而已,到2.35亿年前时,欧亚与北美洲之间又发生分裂,形成一个宽阔的洋湾——泛塔拉萨,以后随着库拉板块的漂移,奥莫隆、楚科特卡、科拉微陆块相继与欧亚陆块碰合,泛塔拉萨洋湾闭合消失,直到大约8000万年前,在地质年代表中属于白垩纪末期时,欧美古陆再度分裂,分裂的中轴就是阿尔法海岭,伴随着数千公里隆隆的火山喷发与大地震的摇撼,一阵阵灼热的岩浆沿阿尔法海岭的中央裂谷汹涌而出,又在海水中迅速冷凝,变成新的玄武质海洋型地壳,并将较早凝成的“老”地壳不断向两侧推挤,这样的洋底扩张作用造就了加拿大海盆,这一过程持续了大约几千万年,后来海岭渐渐平息下来,成为今天寂静的无震海岭,加拿大海盆也随之停止增长,因此可以说,阿尔法海岭是已经“死去”的相对较古老的大洋中脊的遗迹,

在阿尔法海岭之后,北冰洋洋中脊才开始活动,使欧亚陆块的北缘再一次分裂,欧亚海盆形成,罗蒙诺索夫海岭渐渐被推向北冰洋中心地带,所以说,罗蒙诺索夫海岭属于古老欧亚大陆边缘(巴伦支—科拉陆块)的一部分,是在欧亚海盆扩张时从大陆边缘分离出来的,它的几何形状、岩石种类、岩石年龄等都证实这种见解,在中央北冰洋各个海岭及洋中脊之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深海盆地,但令人奇怪的是,在这些深海盆中,至今还没有发现主地幔热柱形成的类似于夏威夷群岛那样的大洋岛,而这类洋岛在世界其他大洋盆中却很常见,

随着自然科学向大科学时代过渡,北极地质考察亦加入全球大规模地质研究计划中,如全球岩石圈断面计划等,在目前“全球变化”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研究中,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中的各国地质学家们在北极地区岩石圈构造演化研究基础上,逐渐将注意力集中于解决重大地质事件对环境背景的制约作用,以及新生代古环境记录的获取与分析对比上,除了地质、海底采样或钻探、固体地球物理探测、航空航天遥感外,他们还力图运用新构造、沉积、地貌、冰芯等综合手段开展各种时间尺度地球历史环境演变的研究,北极地质学家迄今已经在北冰洋海底完成1000多个取样点,在斯瓦尔巴群岛以北进行了深海钻探,他们发现深海盆中心区海底沉积物的沉积速度是每千年0.1~1厘米,向周边地区逐渐增加到每千年3厘米,松散沉积物的厚度异于1~3.5千米之间,换算一下便可以知道这些松散沉积物是在大约10万年期间形成的,沉积物下就是更老的沉积岩和含有沉积物质的放射性硅质岩,

通过对沉积岩和沉积物的分析,可判断出北冰洋的永久性海冰是300~400万年前才开始出现的,当时北冰洋的水温迅速下降,水面结冰,水中悬浮的物质成分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如此,由于海冰的出现,形成强大的洋底冷水流,因此又大大改变了北冰洋海流的运动方式,大量沉积物被海流通过弗拉姆海峡带入北大西洋,并在浮冰消融带下沉,在海底堆积成高高的沉积坝,强大的洋底冷水流还造成大量的侧压涡旋,如1975~1976年的14个月中,执行北极冰动力学联合实验计划的科学家在阿拉斯加巴罗角就直接观测到146个侧压涡旋,这些涡旋一般直径10~20公里,深度介于50~300米之间。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澳大利亚在地理上有一个世界之最:她是世界上最小的陆地。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面积居世界第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约相当于五分之四个中国。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海岸线长达37000公里。
澳大利亚的地形很有特色。西部和中部有崎岖的多石地带、浩瀚的沙漠和葱郁的平顶山峦,东部有连绵的高原,在靠海处是狭窄的海滩缓坡,缓斜向西,渐成平原。沿海地区到处是宽阔的沙滩和葱翠的草木,那里的地形千姿百态:在悉尼市西面有蓝山山脉的悬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脉高大、优美而历经侵蚀的火山颈,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则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墨累河和达令河是澳大利亚最长的两条河流。这两个河流系统形成墨累-达令盆地,面积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大陆总面积的14%。艾尔湖是靠近大陆中心一个极大的盐湖,面积超过9000平方公里,但经常长期呈干涸状态。
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国土,约70%,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中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居住。澳大利亚有11个大沙漠,它们约占整个大陆面积的20%。由于降雨量很小,大陆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积实际上被沙漠覆盖。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平坦、最干燥的大陆,中部洼地及西部高原均为气候干燥的沙漠, 能作畜牧及耕种的土地只有26万平方公里。沿海地带,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带,适于居住与耕种。这里丘陵起伏,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个沿海地带形成一条环绕大陆的“绿带”,正是这条“绿带”养育了这个国家。然而,澳大利亚内陆贫瘠干旱地带却蕴藏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澳大利亚铁矿储量占世界第二位,各种矿产为澳大利亚带来大量的财富。
澳大利亚的平均年降雨量为465毫米,每年雨量的变化幅度很大,分布很不均匀。最干旱的地区是艾尔湖流域盆地,平均年降雨量不足125毫米。最湿润的地方是东北热带地区和塔斯曼尼亚州西南地带。澳大利亚的沿海水量充足、土地肥沃,大部分人都居住在沿海一带。澳大利亚人各地的气候很不相同。大陆北部地区是湿润的热带气候,东部中央地区和西部沿海有温暖而不太炎热的气候,而大陆南海岸和塔斯曼尼亚州则较凉爽。整体而言,澳大利亚各地都有温暖的夏季和不太冷的冬季。在澳大利亚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的地方是东北部内陆的克隆卡里,1889年克隆卡里的气温曾高达摄氏53度;而最寒冷的地方是夏洛特隘口,1994年,科西阿科斯山附近的雪野中气温最低纪录为摄氏零下23度。
澳大利亚气候比欧洲或美洲温和,尤其是北部,气候与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相近。在昆士兰州、北领地及西澳大利亚州,一月份(仲夏)的温度白天平均为摄氏二十九度,夜间为摄氏二十度;而七月份(隆冬)的平均气温分别约为摄氏二十二度及摄氏十度。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塔斯曼尼亚州及南澳大利亚州一月份的白天平均气温约摄氏二十六度,夜间为摄氏十六度,而七月份则分别为摄氏十五度及摄氏七度。
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及海外领土组成。它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临印度洋及其边缘海,海岸线长约3.67万公里。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占大洋洲的绝大部分,虽四面环水,沙漠和半沙漠却占全国面积的35%。全国分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3个地区。全国分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3个地区全国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拨2230米,最长河流墨尔本河长3490里。中部的埃尔湖是澳大利亚的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2米。在东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北部属热带,大部分属温带。年平均气温北部27℃,南部14℃,内陆地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东部山区500—1200毫米。
澳大利亚的气候成半环状分布 ,东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 ,东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南部和西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最东南角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中西部为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的南北两侧是热带草原气候。

位置 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为三洲所环抱。
面积 1 310万平方千米,约相当于太平洋面积的1/14。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4.1%,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洋。
范围 北冰洋被陆地包围,近于半封闭。通过挪威海、格陵兰海和巴芬湾同大西洋连接,并以狭窄的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在亚洲与北美洲之间有白令海峡通太平洋,在欧洲与北美洲之间以冰岛-法罗海槛和威维亚·汤姆逊海岭与大西洋分界,有丹麦海峡及北美洲东北部的史密斯海峡与大西洋相通。
深度 平均深度约1,200米,南森海盆最深处达5,449米,是北冰洋最深点。
综述 地球上最小的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四周为北美大陆、欧亚大陆和格陵兰。面积12,257,000平方公里(4,732,000平方哩)。平均水深988公尺(3,240呎),最深处5,502公尺(18,050呎)。有三条横贯海底的海岭。中央一条叫罗蒙诺索夫海岭(Lomonosov Ridge),从埃尔斯米尔岛延伸到新西伯利亚群岛,长1,760公里(1,100哩),宽60∼190公里(40∼120哩),平均高3,050公尺(10,000呎),深900∼1,650公尺(3,100∼5,400呎);把北极海盆分为欧亚海盆(Eurasia Basin)与美亚海盆(Amerasia Basin)。欧亚海盆被一条从大西洋海脊展伸过来的南森海底山脉(Nansen Cordillera)分为南森海盆和弗拉姆海盆(Fram Basin)。美亚海盆被阿尔法海底山脉(Alpha Cordillera)分为马卡罗夫海盆(Makarov Basin)和加拿大海北冰洋上空盆。
有将近1/3洋面底下为大陆棚。阿拉斯加和格陵兰以北的大陆棚宽90∼190公里(60∼120哩),西伯利亚楚克奇(Chukchi)以北的大陆棚宽480∼1,750公里(300∼1,100哩)。大陆边缘被许多海底峡谷所切割。其中最大的是圣安娜海槽(St. Anna Trough),宽170公里(110哩),长480公里(300哩)。
在欧亚大陆一侧,许多岛屿和半岛分隔成五个主要边缘海∶楚克奇海、东西伯利亚海、拉普捷夫海(Laptev Sea)、喀拉海(Kara Sea)和巴伦支海(Barents Sea),这些边缘海占北冰洋面积的36%,但仅容纳2%的水量。除加拿大的马更些(Machenzie)河和阿拉斯加的科尔维尔(Colville)河外,所有河流均汇入这些浅海。
斯匹茨卑尔根(Spitsbergen)和格陵兰之间的水道是沟通北冰洋和大西洋的主要水道,流入北冰洋的水量有78%来自大西洋底部。上层海水流入大西洋,称为东格陵兰海流。随海流漂移至大西洋的冰山对大洋的热平衡和北大西洋的航行均有重要影响。通过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的水量约占20%。其馀2%为降水补给量。通过各种渠道的水量交换估计为每秒600万立方公尺(2亿1千万立方呎)。
北冰洋海水可分成三层∶表层200公尺(650呎)因降雨、冰冻等原因温度变幅较大,高低相差4℃(7 ℉),含盐量28∼34;中层200∼900公尺(650∼3,000呎)之间有大西洋流入的海水,温度1∼3℃(34∼37 ℉),含盐量34.5∼35,底层海水温度在0℃以下,含盐量与中层相同。从浮冰漂流的方向和速度可以识别表层水流的运动情况。在整个美亚海盆可以观察到顺时针方向的环流。这一环流的北端分成两股,其中一股通过格陵兰和斯匹茨卑尔根之间的水道进入大西洋,成为东格陵兰海流,流速为每秒15∼40公分(6∼16吋)。
因为覆盖著冰层的洋面反射阳光,海水温度低,北冰洋的浮游生物只有其他海洋的1/10.鱼类只有北极鲑和北极鳕。哺乳动物生活在水中的有耳海豹、皮海豹、毛海豹、海象和各种鲸鱼,栖息在陆地上的有北极熊和北极狐。所有这些动物都是爱斯基摩人的狩猎对象,有的具有地理特点
地理分区 根据自然地理特点,北冰洋分为北极海区和北欧海区两部分。北冰洋主体部分、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及加拿大北极群岛各海峡属北极海区;格陵兰海、挪威海、巴伦支海和白海属北欧海区。
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的地区称北极地方或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沿岸亚、欧、北美三洲大陆北部及北冰洋中许多岛屿。北冰洋周围的国家和地区有俄罗斯、挪威、冰岛、格陵兰(丹)、加拿大和美国。北极地区有几十个不同的民族,其中因纽特人分布最广。
北磁极 1985年北磁极的位置在西经102°54′,北纬78°12′。
[编辑本段]自然环境
海岸线 北冰洋地区大陆与岛屿的海岸线曲折,沿亚洲和北美洲海岸都有较宽的大陆架。
洋底地形 北冰洋陆棚发达,最宽达1 200千米以上。中央横亘罗蒙诺索夫海岭,从亚洲新西伯利亚群岛横穿北极直抵北美洲格陵兰岛北岸,峰顶一般距水面1 000-2 000米,个别峰顶距水面仅900多米,有剧烈的火山和地震活动,它把北极海区分成加拿大海盆、马卡罗夫海盆(门捷列夫海岭将该海盆分隔为加拿大和马卡罗夫两个海盆)和南森海盆。海盆深度均在4000-5000米之间。在北冰洋中部还有许多海丘和洼地。格陵兰岛和斯瓦尔巴群岛之间有一带东西向海底高地,是北极海区与北欧海区的分界。北欧海区东北部为大陆架,西南部为深水区,以格陵兰海最深,达5.527多米。
气候 北冰洋气候寒冷,洋面大部分常年冰冻。北极海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可达20℃-40℃,暖季也多在8℃以下;年平均降水量仅75-200毫米,格陵兰海可达500毫米;寒季常有猛烈的暴风。北欧海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水温、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冰情较轻;暖季多海雾,有些月份每天有雾,甚至连续几昼夜。北极海区,从水面到水深100-225米的水温约为1-1.7℃,在滨海地带水温全年变动很大,从1.5-8℃;而北欧海区,水面温度全年在2-12℃之间。此外,在北冰洋水深100-250米到600-900米处,有来自北大西洋暖流的中间温水层,水温为0-1℃。
洋流 北冰洋洋流系统由北大西洋暖流的分支挪威暖流、斯匹次卑尔根暖流、北角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等组成。北冰洋洋流进入大西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水流偏向右方,沿格陵兰岛南下的称东格陵兰寒流,沿拉布拉多半岛南下的称拉布拉多寒流。
冰盖与冰川 北冰洋水文最大特点是有常年不化的冰盖,冰盖面积占总面积的2/3左右。其余海面上分布有自东向西漂流的冰山和浮冰;仅巴伦支海地区受北角暖流影响常年不封冻。北冰洋大部分岛屿上遍布冰川和冰盖,北冰洋沿岸地区则多为永冻土带,永冻层厚达数百米。
极光 在北极点附近,每年近六个月是无昼的黑夜(10月至次年3月),这时高空有光彩夺目的极光出现,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或放射状,北纬70°附近常见。其余半年是无夜的白昼。很大的商业价值。参阅北极区(Arctic)条。
回答者: ←我想我是海→ - 魔法师 五级 4-15 23:25
完全不同
回答者: hufoly - 江湖新秀 五级 4-18 23:00
好像挺多
回答者:125.70.242.* 4-27 09:09
澳大利亚的地质特征:

澳大利亚大陆有着世界上最漫长和最复杂的地质演化史,其基本构造格架形成于中新生代。澳大利亚大陆主体由厚的岩石圈组成,岩石圈最厚达150公里。大陆壳主体由太古代、元古代和若干显生代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薄的、主要为显生代的沉积岩盖层覆盖在其上。
大地构造背景上,澳大利亚大陆曾是冈瓦纳古大陆的一部分。冈瓦纳古大陆在二叠纪(晚期)开始破裂解体,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独立的大陆开始形成。地质上,澳大利亚大陆可被分出如下一些大地构造单元:①太古代克拉通地盾;②元古代褶皱带和沉积盆地;③显生代沉积盆地与显生代变质岩和火成岩。

(一)太古代克拉通地盾区
太古代克拉通地盾,也有称太古代克拉通地块,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地质体,形成在距今28亿年左右,已鉴别的三个著名太古代克拉通地质体(或曰地块或地盾)分别是:伊尔冈(Yilgarn)、皮尔巴拉(Pilbara)和高勒(Gawler)地盾,均产出在澳大利亚西部地区,伊尔冈地盾分布在西澳州西南部地区;辟尔巴拉地盾分布在西澳州西北部地区;而高勒地盾则分布在南澳州中西部。其中,以伊尔冈地盾面积最大。各克拉通地盾之间和周围为太古代-元古代褶皱带所包围和环绕。

1. 伊尔冈克拉通地盾是澳大利亚最大、最重要的太古代克拉通地块,主要形成于29.4-26.3亿前,由大量以前存在的地块(年代多为32-28亿年)增生而成。
伊尔冈克拉通地盾主要由一个花岗岩片麻岩地体和三条花岗绿岩带地体组成,它们形成于不同时代,较老的绿岩带和花岗岩年龄为31-29亿年,较年轻的绿岩带与花岗岩年龄为27.5-26.5亿年。在岩石类型上,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类岩石约占70%以上。此外,伊尔冈克拉通地盾上也发育有大量的拉斑玄武岩和科马提火山岩,并经历过多期次的区域变质与变形作用。
伊尔冈克拉通地盾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成矿区,发育有大量金、镍、钽、铁、铜、锌、铂等矿床。

2. 辟尔巴拉克拉通地盾包含一个中太古代的花岗绿岩地体和上伏的火山沉积岩系列。塔巴塔巴(Tabba Tabba)剪切带是东辟尔巴拉克拉通与西辟尔巴拉克拉通的主要分界线。在火山沉积岩系列中,有巨型的铁矿发育。

3.高勒克拉通地盾,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其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在15.5-14.5亿年期间被克拉通化。在此事件前,该克拉通地盾包括若干元古代造山带,时间可至少追溯到24.5亿年。高勒克拉通地盾含有金、金刚石、铜、镍、铁、铅锌、铀等矿化。

(二)元古代地块、褶皱带和沉积盆地
元古代地块、褶皱带和沉积盆地,包括主要由片麻岩和火成岩组成的穆斯戈拉夫(Musgrave)地块、主要由角闪岩相变质岩和花岗岩组成的阿润塔(Arunta)地块以及在伊尔冈和阿润塔两地块间的加斯科伊纳(Gascoyne)杂岩、戈兰加里(Glengarry)盆地和班杰冒(Bangemall)盆地等,主要分布在太古代克拉通地盾(地块)周围。其中,卡普里科恩(Capricorn)造山运动(发生在18.30–17.80 亿年)是澳大利亚元古代期间最重要的一次造山运动,该运动通过将伊尔冈和辟尔巴拉两太古代克拉通地块拼贴在一起,而部分导致西澳大利亚陆块的形成。其它不甚清楚的元古代造山带,可能(或大体)类似于西澳南部的阿尔巴尼(Albany)杂岩和穆斯戈拉夫地块,则代表着两克拉通地块在元古代期间的联系。伊尔冈和高勒两克拉通地块其上覆盖着元古代-古生代的奥非色(Officer)盆地和阿马度斯(Amadeus)盆地。
元古代地块、褶皱带和沉积盆地分布较广泛,在澳大利亚大陆许多地区均有出现。需要说明的是,早元古代(Palaeoproterozoic),是澳大利亚元古代褶皱带和沉积盆地的主要形成期。这时期在澳大利亚西部形成的重要褶皱带和盆地有:产出在皮尔巴拉克拉通地盾南部边缘上的年龄为27.7-23.0 亿年的哈默斯利( Hamersley)盆地,以及克拉通内裂谷、收缩和会合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年龄为18.0亿年的阿什伯顿( Ashburton)盆地和布来尔(Blair)盆地,年龄在16.0-10.7亿年之间的埃德梦德(Edmund)盆地和科里额(Collier)盆地,年龄在18.4-16.2亿年之间的北加斯科伊纳杂岩体,年龄在20.0-17.8 亿年之间的位于南加斯科伊纳杂岩体中的哥伦堡(Glenburgh)地体,以及在伊尔冈克拉通地盾西北边缘上的埃拉比迪(Errabiddy)剪切带。在伊尔冈克拉通地盾的北缘,则有年代为18.9亿年的布里亚(Bryah)盆地纳罗库塔(Narracoota)火山岩形成。在克拉通碰撞的顶峰期间,有帕德伯里(Padbury)前陆盆地形成。在伊尔冈克拉通北缘东部,则有耶里达(Yerrida)和埃拉里迪(Eerarheedy)盆地形成。18.3亿年的卡普里科恩造山运动,导致布里亚-帕德伯里盆地和耶里达盆地的西部变形。亚旁库(Yapungku)造山运动 (~17.90 亿年),则在埃拉里迪盆地的北缘形成了斯丹利(Stanley)褶皱带。
在澳大利亚东部,东南澳大利亚的早元古代的代表性特征则是发生在南澳和新南威尔士州威利亚马(Willyama )超群以及奥拉里(Olary)地块与布罗肯山(Broken Hill)地块上的多期次变形;而澳大利亚北部早元古代的代表性特征则是蒙特艾萨(Mount Isa)地块和复杂的褶皱冲断层带。在上述早元古代的沉积盆地中,相关的沉积主要是广泛的地台盖层沉积,包括白云岩盖层沉积和深水相含磷灰岩沉积。

(三)显生代沉积盆地与显生代变质岩和火成岩
澳大利亚显生代沉积盆地与显生代变质岩和火成岩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点均有发育,代表性的事件和发育特点如下:
⑴古生代寒武纪时期
这时期,西澳被动陆缘盆地形成,并发生有盖层沉积。在西澳安特里姆(Antrim)地区,有广泛的高原玄武岩发育,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在澳大利亚中部地区,则发生了彼特曼(Petermann)造山运动,使大陆间的巨厚河流沉积焊接进中澳大利亚陆块体中。在南澳州地区,发育有边缘地台和被动边缘盆地。

⑵古生代奥陶纪时期
在拉克兰(Lachlan)褶皱带,发生了阿尔卑斯型(Alpinotype)造山运动,导致在新南威尔士州西部巨大蛇纹岩带的形成,同时在维多利亚和新南威尔士州东部地区则有深水磨拉石和复理石的增生体。

⑶古生代志留纪时期
在此时期,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处于相对干旱状态。沿西澳州海岸地区,有一河流沉积盆地存在。在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则有火山岛弧发育。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州,有年龄为4.35-4.25亿年的花岗岩侵入体发育,其中,有的岩基年龄较新,为4.0亿年。在新南威尔士州的花岗岩中,可鉴别出I型和S型两种类型花岗岩。

⑷古生代泥盆纪时期
泥盆纪时期发生的塔伯拉伯安(Tabberabberan)造山运动形成东西向的挤压应力,导致塔斯马尼亚、维多利亚和新南威尔士州南部地区发生大面积褶皱(3.85 - 3.80亿年),而新南威尔士州北部和昆士兰州地区则在3.77 到3.52亿年发生了挤压褶皱。在新南威尔士州中部以及昆士兰州等地,则有安山质和流纹质火山岩存在。

⑸古生代石炭纪时期
石炭纪时期,澳大利亚大陆有一半以上面积为冰川覆盖,后气候转暖。另一方面,由于与目前位于南美境内的地质体发生碰撞作用,导致澳大利亚东部高地的形成。

⑹古生代二叠纪-中生代三叠纪时期
二叠纪,澳大利亚与印度和非洲的裂谷开始形成,并有裂谷盆地形成。在天鹅(Swan)海岸平原一带有油气形成。这时期,其它较重要的盆地还有:伯温(Bowen)盆地、格勒达(Gunnedah)盆地、悉尼(Sydney)盆地、伊普斯威持(Ipswich)盆地、克来瑞斯-毛里顿(Clarence-Moreton)盆地等。

⑺中生代侏罗纪时期
随着澳大利亚与南极州间裂谷的扩大,在维多利亚州形成了吉普斯兰德(Gippsland)、巴斯(Bass)和奥特威(Ottway)等盆地;在南澳州和西澳州则形成了海上陆架盆地,其中赋存了有意义数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在西澳州的珀斯(Perth)盆地,则发生了海侵序列的岩石沉积。在中澳大利亚地区,则发育有海相地台盖层沉积。

⑻中生代白垩纪
在苏拉特(Surat)等盆地继续发生沉积作用的同时,在大自流(Great Artesian)盆地基底高地边缘则有小规模的火山岩产出。在亨特-伯温(Hunter-Bowen)造山带,有被动大陆边缘型盆地形成,发育有含珊瑚沉积。在近昆士兰州海域,白垩纪也有火山活动发生,是岛弧形成的次要一幕火山岩。

⑼古新世至现在
第三纪,澳大利亚主要的构造运动停止。偶尔有板内火山活动发生。

总结澳大利亚的地质演化,可简要概括如下:在距今25亿年前的太古代时期,澳大利亚就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地质体发育(伊尔冈和皮尔巴拉等),它们是冈瓦纳古陆的组成部分,发育有:条带状硅铁建造、埃迪亚科兰(Ediacaran)动物群和叠层石(stromatolites)等。元古代,冈瓦纳古陆澳大利亚部分发生多次造山运动,导致太古代地块完全拼合。寒武、奥陶、志留和泥盆纪为冈瓦纳古陆较温暖时期,发育有广泛的沉积岩,并向澳大利亚东部扩展,中心部位有时为浅海相沉积。在寒武、奥陶、志留和泥盆纪时期有多个火山岩喷发旋回发生。石炭和二叠纪,在冈瓦纳古陆上,有冰川沉积,同时发育有成煤盆地,形成澳大利亚重要的煤田,二叠纪晚期,冈瓦纳古陆开始分裂、解体。三叠纪在澳大利亚东部发育有火山岩,但在大部地区为内陆海沉积,发育有各类碎屑岩。同期,澳大利亚西海岸与印度开始分离。侏罗、白垩纪,澳大利亚发育有褐煤和油页岩沉积。进入新生代,澳大利亚气候越来越干燥,与南极洲分离,并不断向北漂移。
**********************************************************************
北冰洋地质特征:

目前北冰洋里唯一活动的大洋扩张轴——北冰洋洋中脊实际上是大西洋洋中脊向北延伸的部分,只是在冰岛一带被一系列转换断层显著错开了而已,具有明显的中央裂谷、磁异常条带和横向转换断层带,现今仍以每年0.5~1cm的速度继续扩张,正由于北冰洋洋中脊的扩张而造就了宽阔的欧亚海盆,即今天的北冰洋主体,在这些新形成的大洋性地壳外侧,与原有老地壳交界的地方尚未形成俯冲消减带,因而没有明显的地震活动带,而距离最近的与洋中脊活动有关的活火山只是在杨马延岛才有,

要想了解比较完整的北冰洋发育历史,则必须追溯得更久远一些,至少从劳亚古陆说起,劳亚古陆也像其他巨大的大陆一样并非铁板一块,自从罗迪尼亚泛大陆裂解,冈瓦纳古陆形成后,劳亚古陆也同样经历了复杂的分裂与聚合过程,只不过规模相对小些而已,到2.35亿年前时,欧亚与北美洲之间又发生分裂,形成一个宽阔的洋湾——泛塔拉萨,以后随着库拉板块的漂移,奥莫隆、楚科特卡、科拉微陆块相继与欧亚陆块碰合,泛塔拉萨洋湾闭合消失,直到大约8000万年前,在地质年代表中属于白垩纪末期时,欧美古陆再度分裂,分裂的中轴就是阿尔法海岭,伴随着数千公里隆隆的火山喷发与大地震的摇撼,一阵阵灼热的岩浆沿阿尔法海岭的中央裂谷汹涌而出,又在海水中迅速冷凝,变成新的玄武质海洋型地壳,并将较早凝成的“老”地壳不断向两侧推挤,这样的洋底扩张作用造就了加拿大海盆,这一过程持续了大约几千万年,后来海岭渐渐平息下来,成为今天寂静的无震海岭,加拿大海盆也随之停止增长,因此可以说,阿尔法海岭是已经“死去”的相对较古老的大洋中脊的遗迹,

在阿尔法海岭之后,北冰洋洋中脊才开始活动,使欧亚陆块的北缘再一次分裂,欧亚海盆形成,罗蒙诺索夫海岭渐渐被推向北冰洋中心地带,所以说,罗蒙诺索夫海岭属于古老欧亚大陆边缘(巴伦支—科拉陆块)的一部分,是在欧亚海盆扩张时从大陆边缘分离出来的,它的几何形状、岩石种类、岩石年龄等都证实这种见解,在中央北冰洋各个海岭及洋中脊之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深海盆地,但令人奇怪的是,在这些深海盆中,至今还没有发现主地幔热柱形成的类似于夏威夷群岛那样的大洋岛,而这类洋岛在世界其他大洋盆中却很常见,

随着自然科学向大科学时代过渡,北极地质考察亦加入全球大规模地质研究计划中,如全球岩石圈断面计划等,在目前“全球变化”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研究中,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中的各国地质学家们在北极地区岩石圈构造演化研究基础上,逐渐将注意力集中于解决重大地质事件对环境背景的制约作用,以及新生代古环境记录的获取与分析对比上,除了地质、海底采样或钻探、固体地球物理探测、航空航天遥感外,他们还力图运用新构造、沉积、地貌、冰芯等综合手段开展各种时间尺度地球历史环境演变的研究,北极地质学家迄今已经在北冰洋海底完成1000多个取样点,在斯瓦尔巴群岛以北进行了深海钻探,他们发现深海盆中心区海底沉积物的沉积速度是每千年0.1~1厘米,向周边地区逐渐增加到每千年3厘米,松散沉积物的厚度异于1~3.5千米之间,换算一下便可以知道这些松散沉积物是在大约10万年期间形成的,沉积物下就是更老的沉积岩和含有沉积物质的放射性硅质岩,

通过对沉积岩和沉积物的分析,可判断出北冰洋的永久性海冰是300~400万年前才开始出现的,当时北冰洋的水温迅速下降,水面结冰,水中悬浮的物质成分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如此,由于海冰的出现,形成强大的洋底冷水流,因此又大大改变了北冰洋海流的运动方式,大量沉积物被海流通过弗拉姆海峡带入北大西洋,并在浮冰消融带下沉,在海底堆积成高高的沉积坝,强大的洋底冷水流还造成大量的侧压涡旋,如1975~1976年的14个月中,执行北极冰动力学联合实验计划的科学家在阿拉斯加巴罗角就直接观测到146个侧压涡旋,这些涡旋一般直径10~20公里,深度介于50~300米之间。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好像挺多

完全不同

澳大利亚在地理上有一个世界之最:她是世界上最小的陆地。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面积居世界第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约相当于五分之四个中国。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海岸线长达37000公里。
澳大利亚的地形很有特色。西部和中部有崎岖的多石地带、浩瀚的沙漠和葱郁的平顶山峦,东部有连绵的高原,在靠海处是狭窄的海滩缓坡,缓斜向西,渐成平原。沿海地区到处是宽阔的沙滩和葱翠的草木,那里的地形千姿百态:在悉尼市西面有蓝山山脉的悬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脉高大、优美而历经侵蚀的火山颈,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则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墨累河和达令河是澳大利亚最长的两条河流。这两个河流系统形成墨累-达令盆地,面积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大陆总面积的14%。艾尔湖是靠近大陆中心一个极大的盐湖,面积超过9000平方公里,但经常长期呈干涸状态。
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国土,约70%,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中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居住。澳大利亚有11个大沙漠,它们约占整个大陆面积的20%。由于降雨量很小,大陆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积实际上被沙漠覆盖。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平坦、最干燥的大陆,中部洼地及西部高原均为气候干燥的沙漠, 能作畜牧及耕种的土地只有26万平方公里。沿海地带,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带,适于居住与耕种。这里丘陵起伏,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个沿海地带形成一条环绕大陆的“绿带”,正是这条“绿带”养育了这个国家。然而,澳大利亚内陆贫瘠干旱地带却蕴藏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澳大利亚铁矿储量占世界第二位,各种矿产为澳大利亚带来大量的财富。
澳大利亚的平均年降雨量为465毫米,每年雨量的变化幅度很大,分布很不均匀。最干旱的地区是艾尔湖流域盆地,平均年降雨量不足125毫米。最湿润的地方是东北热带地区和塔斯曼尼亚州西南地带。澳大利亚的沿海水量充足、土地肥沃,大部分人都居住在沿海一带。澳大利亚人各地的气候很不相同。大陆北部地区是湿润的热带气候,东部中央地区和西部沿海有温暖而不太炎热的气候,而大陆南海岸和塔斯曼尼亚州则较凉爽。整体而言,澳大利亚各地都有温暖的夏季和不太冷的冬季。在澳大利亚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的地方是东北部内陆的克隆卡里,1889年克隆卡里的气温曾高达摄氏53度;而最寒冷的地方是夏洛特隘口,1994年,科西阿科斯山附近的雪野中气温最低纪录为摄氏零下23度。
澳大利亚气候比欧洲或美洲温和,尤其是北部,气候与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相近。在昆士兰州、北领地及西澳大利亚州,一月份(仲夏)的温度白天平均为摄氏二十九度,夜间为摄氏二十度;而七月份(隆冬)的平均气温分别约为摄氏二十二度及摄氏十度。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塔斯曼尼亚州及南澳大利亚州一月份的白天平均气温约摄氏二十六度,夜间为摄氏十六度,而七月份则分别为摄氏十五度及摄氏七度。
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及海外领土组成。它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临印度洋及其边缘海,海岸线长约3.67万公里。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占大洋洲的绝大部分,虽四面环水,沙漠和半沙漠却占全国面积的35%。全国分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3个地区。全国分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3个地区全国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拨2230米,最长河流墨尔本河长3490里。中部的埃尔湖是澳大利亚的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2米。在东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北部属热带,大部分属温带。年平均气温北部27℃,南部14℃,内陆地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东部山区500—1200毫米。
澳大利亚的气候成半环状分布 ,东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 ,东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南部和西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最东南角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中西部为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的南北两侧是热带草原气候。

位置 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为三洲所环抱。
面积 1 310万平方千米,约相当于太平洋面积的1/14。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4.1%,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洋。
范围 北冰洋被陆地包围,近于半封闭。通过挪威海、格陵兰海和巴芬湾同大西洋连接,并以狭窄的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在亚洲与北美洲之间有白令海峡通太平洋,在欧洲与北美洲之间以冰岛-法罗海槛和威维亚·汤姆逊海岭与大西洋分界,有丹麦海峡及北美洲东北部的史密斯海峡与大西洋相通。
深度 平均深度约1,200米,南森海盆最深处达5,449米,是北冰洋最深点。
综述 地球上最小的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四周为北美大陆、欧亚大陆和格陵兰。面积12,257,000平方公里(4,732,000平方哩)。平均水深988公尺(3,240呎),最深处5,502公尺(18,050呎)。有三条横贯海底的海岭。中央一条叫罗蒙诺索夫海岭(Lomonosov Ridge),从埃尔斯米尔岛延伸到新西伯利亚群岛,长1,760公里(1,100哩),宽60∼190公里(40∼120哩),平均高3,050公尺(10,000呎),深900∼1,650公尺(3,100∼5,400呎);把北极海盆分为欧亚海盆(Eurasia Basin)与美亚海盆(Amerasia Basin)。欧亚海盆被一条从大西洋海脊展伸过来的南森海底山脉(Nansen Cordillera)分为南森海盆和弗拉姆海盆(Fram Basin)。美亚海盆被阿尔法海底山脉(Alpha Cordillera)分为马卡罗夫海盆(Makarov Basin)和加拿大海北冰洋上空盆。
有将近1/3洋面底下为大陆棚。阿拉斯加和格陵兰以北的大陆棚宽90∼190公里(60∼120哩),西伯利亚楚克奇(Chukchi)以北的大陆棚宽480∼1,750公里(300∼1,100哩)。大陆边缘被许多海底峡谷所切割。其中最大的是圣安娜海槽(St. Anna Trough),宽170公里(110哩),长480公里(300哩)。
在欧亚大陆一侧,许多岛屿和半岛分隔成五个主要边缘海∶楚克奇海、东西伯利亚海、拉普捷夫海(Laptev Sea)、喀拉海(Kara Sea)和巴伦支海(Barents Sea),这些边缘海占北冰洋面积的36%,但仅容纳2%的水量。除加拿大的马更些(Machenzie)河和阿拉斯加的科尔维尔(Colville)河外,所有河流均汇入这些浅海。
斯匹茨卑尔根(Spitsbergen)和格陵兰之间的水道是沟通北冰洋和大西洋的主要水道,流入北冰洋的水量有78%来自大西洋底部。上层海水流入大西洋,称为东格陵兰海流。随海流漂移至大西洋的冰山对大洋的热平衡和北大西洋的航行均有重要影响。通过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的水量约占20%。其馀2%为降水补给量。通过各种渠道的水量交换估计为每秒600万立方公尺(2亿1千万立方呎)。
北冰洋海水可分成三层∶表层200公尺(650呎)因降雨、冰冻等原因温度变幅较大,高低相差4℃(7 ℉),含盐量28∼34;中层200∼900公尺(650∼3,000呎)之间有大西洋流入的海水,温度1∼3℃(34∼37 ℉),含盐量34.5∼35,底层海水温度在0℃以下,含盐量与中层相同。从浮冰漂流的方向和速度可以识别表层水流的运动情况。在整个美亚海盆可以观察到顺时针方向的环流。这一环流的北端分成两股,其中一股通过格陵兰和斯匹茨卑尔根之间的水道进入大西洋,成为东格陵兰海流,流速为每秒15∼40公分(6∼16吋)。
因为覆盖著冰层的洋面反射阳光,海水温度低,北冰洋的浮游生物只有其他海洋的1/10.鱼类只有北极鲑和北极鳕。哺乳动物生活在水中的有耳海豹、皮海豹、毛海豹、海象和各种鲸鱼,栖息在陆地上的有北极熊和北极狐。所有这些动物都是爱斯基摩人的狩猎对象,有的具有地理特点
地理分区 根据自然地理特点,北冰洋分为北极海区和北欧海区两部分。北冰洋主体部分、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及加拿大北极群岛各海峡属北极海区;格陵兰海、挪威海、巴伦支海和白海属北欧海区。
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的地区称北极地方或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沿岸亚、欧、北美三洲大陆北部及北冰洋中许多岛屿。北冰洋周围的国家和地区有俄罗斯、挪威、冰岛、格陵兰(丹)、加拿大和美国。北极地区有几十个不同的民族,其中因纽特人分布最广。
北磁极 1985年北磁极的位置在西经102°54′,北纬78°12′。
[编辑本段]自然环境
海岸线 北冰洋地区大陆与岛屿的海岸线曲折,沿亚洲和北美洲海岸都有较宽的大陆架。
洋底地形 北冰洋陆棚发达,最宽达1 200千米以上。中央横亘罗蒙诺索夫海岭,从亚洲新西伯利亚群岛横穿北极直抵北美洲格陵兰岛北岸,峰顶一般距水面1 000-2 000米,个别峰顶距水面仅900多米,有剧烈的火山和地震活动,它把北极海区分成加拿大海盆、马卡罗夫海盆(门捷列夫海岭将该海盆分隔为加拿大和马卡罗夫两个海盆)和南森海盆。海盆深度均在4000-5000米之间。在北冰洋中部还有许多海丘和洼地。格陵兰岛和斯瓦尔巴群岛之间有一带东西向海底高地,是北极海区与北欧海区的分界。北欧海区东北部为大陆架,西南部为深水区,以格陵兰海最深,达5.527多米。
气候 北冰洋气候寒冷,洋面大部分常年冰冻。北极海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可达20℃-40℃,暖季也多在8℃以下;年平均降水量仅75-200毫米,格陵兰海可达500毫米;寒季常有猛烈的暴风。北欧海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水温、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冰情较轻;暖季多海雾,有些月份每天有雾,甚至连续几昼夜。北极海区,从水面到水深100-225米的水温约为1-1.7℃,在滨海地带水温全年变动很大,从1.5-8℃;而北欧海区,水面温度全年在2-12℃之间。此外,在北冰洋水深100-250米到600-900米处,有来自北大西洋暖流的中间温水层,水温为0-1℃。
洋流 北冰洋洋流系统由北大西洋暖流的分支挪威暖流、斯匹次卑尔根暖流、北角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等组成。北冰洋洋流进入大西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水流偏向右方,沿格陵兰岛南下的称东格陵兰寒流,沿拉布拉多半岛南下的称拉布拉多寒流。
冰盖与冰川 北冰洋水文最大特点是有常年不化的冰盖,冰盖面积占总面积的2/3左右。其余海面上分布有自东向西漂流的冰山和浮冰;仅巴伦支海地区受北角暖流影响常年不封冻。北冰洋大部分岛屿上遍布冰川和冰盖,北冰洋沿岸地区则多为永冻土带,永冻层厚达数百米。
极光 在北极点附近,每年近六个月是无昼的黑夜(10月至次年3月),这时高空有光彩夺目的极光出现,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或放射状,北纬70°附近常见。其余半年是无夜的白昼。很大的商业价值。参阅北极区(Arctic)条。


韶关市18040975445: 澳大利亚与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相似之处 -
塔以可利:[答案] 都是西低东高 澳大利亚的地形很有特色.西部和中部有崎岖的多石地带、浩瀚的沙漠和葱郁的平顶山峦,东部有连绵的高原,在靠海处是狭窄的海滩缓坡,缓斜向西,渐成平原. 俄罗斯是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西部几乎全属东欧平原,向东为乌拉尔...

韶关市18040975445: 澳大利亚的区域地理特征 -
塔以可利: 澳大利亚(Australia)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和海外领土组成.它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临印度洋及其边缘海,也就是说澳大利亚四面环海,并且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

韶关市18040975445: 澳大利亚的地形分布特征是( ) -
塔以可利: 这种题目应该注意问的关键复词.就澳大利亚而言,不同问法答案不同: 地形分布特征: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形区. 地形分布: 东部山地、中部盆制地、西部高原. 地势特点: 两边高知中间低. 地形特征是总结特点,地形分布是描述,地势主要是海拔起伏. (学了有些年了,为确保准确道还是参考老师的)

韶关市18040975445: 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与气候特点是什么? -
塔以可利: 澳大利亚在地理上有一个世界之最:她是世界上最小的陆地.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面积居世界第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约相当于五分之四个中国.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海岸线长达37000公里. 澳大利亚的...

韶关市18040975445: 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植被特点()、降水规律() -
塔以可利: 地形特点( 山岭高峻,形势险要,多天然掩护的良港)(西部为广阔平坦的高原,中部为平原,东部为山脉)气候特点(呈半环状分布)(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还有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地中海气候等.)植被特点(由南向北植被是森林,草...

韶关市18040975445: 澳大利亚的气候与降水量的特点是什么 -
塔以可利: 您好 一、澳大利亚气候特征 澳大利亚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干旱区面积比例最大、年降水量成半环状分布和全大陆普遍暖热. (1)干旱区面积广大、比例最高.全大陆平均年降水量为470 毫米,除南极洲外在各洲中是最少的,比非洲还少许多,只相...

韶关市18040975445: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本总结各大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特征
塔以可利: 七大洲的地形特征 亚洲地形基本特征 第一,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全洲面积的3/4;第二,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集中在中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边缘地区海拔多在200米以下;第三,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既有世界最...

韶关市18040975445: 澳大利亚气候分布特点 -
塔以可利: 澳大利亚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干旱区面积比例最大、年降水量成半环状分布和全大陆普遍暖热.(1)干旱区面积广大、比例最高.全大陆平均年降水量为470毫米,除南极洲外在各洲中是最少的,比非洲还少许多,只相当于全球各大洲平均年降水量...

韶关市18040975445: 北美洲地形分布特征 -
塔以可利: 澳大利亚大陆也可分为三个地形区: 第一,东部山地. 大分水岭纵贯南北,海拔约800~1000米,东坡较陡,西坡平缓; 第二,西部高原. 是一片低矮广阔的高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1/2以上,沙漠和半沙漠面积很大; 第三,中部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最低处是埃尔湖(—12米).地面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形成世界著名的大自流井盆地

韶关市18040975445: 澳大利亚的气候特征和成因 -
塔以可利: 澳大利亚气候以炎热干燥为主要特征,气候分布呈半环状,这是由于大自流盆地横贯中部,东侧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大陆东侧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西侧为西澳大利亚寒流流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