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电影是想传达什么

作者&投稿:屈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电影是想传达什么~

《布达佩斯大饭店》是由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执导,拉尔夫·费因斯、托尼·雷沃罗利、西尔莎·罗南、爱德华·诺顿等主演的电影,于2014年3月7日在北美上映。影片讲述了战争时期一个欧洲著名大饭店看门人的传奇,以及他和一个后来成为他最信任门生的年轻雇员之间友谊的故事。这个看门人的传奇串联起了一个盗贼与一幅文艺复兴时期油画,一个大家族的财富争夺战,以及改变了整个欧洲的突发战乱。故事要从一位无名作家(裘德·洛 Jude Law 饰)说起,为了专心创作,他来到了名为“布达佩斯”的饭店,在这里,作家遇见了饭店的主人穆斯塔法(F·莫里·亚伯拉罕 F. Murray Abraham 饰),穆斯塔法邀请作家共进晚餐,席间,他向作家讲述了这座饱经风雨的大饭店的前世今生。
饭店曾经的主人名叫古斯塔沃(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 饰),而年轻的穆斯塔法(托尼·雷沃罗利 Tony Revolori 饰)在当时不过是追随着他的一介小小门童。古斯塔沃为人正直,精明能干,在他的经营和组织之下,布达佩斯大饭店成为了当时首屈一指的度假胜地。古斯塔沃和年迈的D夫人(蒂尔达·斯文顿 Tilda Swinton 饰)情投意合,D夫人去世后,在遗嘱中将一副价值连城的名画留给了古斯塔沃,这一举动惹恼了她的儿子迪米特里(阿德里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饰),布达佩斯大饭店和古斯塔沃的厄运就此拉开了帷幕。

转自网络:
《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灵感源自于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

韦斯·安德森在一次访谈中说到自己第一次接触茨威格的小说是《Beware of Pity》(《心灵的焦灼》),之后源源不断从茨威格小说中获取灵感,在茨威格自传《昨日的世界》中韦斯安德森看到茨威格对于“最好的欧洲”逝去的悲痛,茨威格用“Europe is committing suicide”来形容当时的欧洲。

1941 年在纽约的一次作家宴会上,茨威格演讲中有这样一段。
Zweig came out and said, I’m here to apologise before you all. I’m here in a state of shame because my language is the language in which the world is being destroyed. My mother tongue, the very words that I speak, are the ones being twisted and perverted by this machine that is undoing humanity.
(向所有人致歉,我感到羞耻,是因为我的语言来自于一个已被摧毁的世界。我的母语,我的每一句话,都被这台毁灭人性的机器所扭曲变形。)(随手翻,见谅)


茨威格对欧洲是迷恋的,他在维也纳的生活方式就是当时流行的艺术,早上起来读报,诗歌以及哲学著作。在咖啡厅和剧作家成群结队的交谈,碰撞出新的剧本。他形容那是安全的世界,可以不用考虑身份和护照,全情投入事业及创作,事物也可以极致细化和自由。在茨威格看来,当时欧洲的优雅,就相当于酒店门童也能随时唱里尔克的诗歌那样,直到二战开始,这种巨大文化底蕴的生活,被冲刷殆尽。

茨威格的苦难从一战到二战,从 1933 年他的著作被焚毁,他本人被迫寓居英国,到 1938 年奥地利被吞并,他成为无国之人。在《昨天的世界》里他哀叹道:“在最近十年里,结识一个可以使你缩短等候时间的领事馆小官员要比和一个托斯卡尼尼或者一位罗曼·罗兰结成友谊更为重要。”

《旧书商门德尔》里写到,“然而,当世界从疯狂中清醒过来之后,便逐渐地开始明白,在这场战争的一切残暴行径和罪恶之中,最荒谬、最无聊、因而也是最不道德的行为,莫过于把那些完全无辜、早已超过应征年龄、在异国如在家乡那样生活了许多年的和平居民们透起来圈进铁丝网。这些人之所以没有及时逃跑,只是因为他们真心诚意地相信连通古斯人和阿劳堪人都崇奉的优待客人的法律。在法国、德国和英国——在我们欧洲丧失了理智的每一块土地上,人们同样荒唐地犯下了这种反文明的罪行。”

茨威格一生致力于用艺术的方式塑造伟大欧洲的梦以最残酷的方式画上了句号。

韦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力图再现那个茨威格笔下的“昨日的世界”,那优美的,野蛮的,臆想中的欧洲。

具体的电影中所摘录的茨威格小说中的内容。被收录在韦斯安德森出版的这本
《THE SOCIETY OF THE CROSSED KEYS》

首先声明,以下是转载的影评。为什么要转载?因为我能看懂《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剧情,却不明白导演想表达什么?能猜出和纳粹有关,可为何犹抱琵琶半遮面,卍字符还要换成两个Z?那么多大牌影星,为何愿意加盟这部荒诞奇葩的作品?为什么非得是布达佩斯的大饭店?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回答,凭什么说这是一部好片?
  
  据说豆瓣上盛产文青,他们一定能够解答我的疑惑吧。可是当我翻遍了全部126篇影评,我发现要么是用文字把剧情再复述一遍(话说豆瓣上此类“影评”还真不少,是想表示我比你们先看过,或者是我比你们都看得仔细、记得牢?)要么是在抒发怅古幽情,感慨昨日的世界,表明打五星是基于自己无法言说的情感共鸣;要么就是膜拜亮瞎双眼的卡司,赞叹导演的别具匠心,套娃般的叙事结构,还用不同的屏幕长宽比标记出来,好特别噢!
  
  无奈之下,只得去它处另觅高见,于是找到了这篇干货来解读晦涩的《布达佩斯大饭店》。
  
  
  ----------------- 向XX们致敬 评《布达佩斯大饭店》-----------------
  
  (此处略去100多字,原作者在此骂街,有兴趣围观的请戳【注1】的原文链接。)
  
  其实要看懂《布达佩斯大饭店》有点难,因为它确实太欧洲了。但是看不懂就是看不懂,就不要东说西说装逼卖笑误导群众。扯犊子扯够了,就该来点实用的。我知道自己先喷了人就难免被喷了,但是哪怕分享里遇到一个看得懂这些文字的朋友,也就算是朝闻道,死而无憾了。
  
  整部电影除了向大师致敬就是在隐喻。如果说简单的把它归类为喜剧、悬疑、冒险、剧情,就太肤浅了。其实这更像是纪录片、文艺片。纪录片记录的是刘别谦、希区柯克、卓柏林等人留下的经典电影手法,文艺片文艺的是欧洲文明衰落这一精神内涵。
  
  要搞清楚它的文化背景,其实不得不提到两个人—— 瓦尔特·本雅明、史蒂芬·茨威格。
  
  茨威格就不说了,原著作者,简历就太长了,挑几个简单而至关重要的特点来说:他是奥地利流亡作家、犹太人、欧洲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受到纳粹德国迫害,最后在巴西自杀身亡。《布达佩斯大饭店》其实讲的是欧洲传统文明的衰亡史,具体一点讲,其实讲的是犹太人的流亡史,更细化一点,讲的是茨威格离开逐渐衰亡的精神家园,心碎而死的自传。
  
  瓦尔特·本雅明,德国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评论家、“欧洲的最后一位文人”,流亡作家,受到纳粹德国迫害,最后在西班牙自杀身亡。他为什么重要我不知道,但是在欧洲文科学术界,反正总是把他奉为大神的。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随想录》中哀叹传统讲故事技术的消亡。《布达佩斯大饭店》用了四层讲述结构,始终呈现的是一个身临其境的讲故事的过程,一个故事离不开一个讲故事的人和一个听故事的人,还有他们同时所处的环境。这是在向本雅明的思想致敬。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随着工业化深入、世界大战、纳粹崛起,凡是和人文关怀、人道关怀、实用关怀相关的东西迅速衰亡,理性、集权、现代化、快餐化的东西在崛起,欧洲这块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被铁蹄蹂躏、精神强奸,物质上发达进步了,但是传统消亡和丢失,人性也在淡漠。人们习惯了人云亦云,不再用心品鉴文艺,就更谈不上思考和探索了,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一场华丽的演讲就可以让无数狂热信徒走上战场,也导致了那些有良知的作者们痛心疾首,本雅明和茨威格的自杀就是一种殉道。但是在战争年代,这些人都还想得到不断写东西,想得到哀叹和自杀,这就很了不起了。有时候我们感叹自己出不了有深度的东西,不能只怪作者和体制,而是整个土壤的养分和逼格就不够,然后又不求甚解。就拿张冯二导来说,拍专业了你看不懂,没票房,拍浅显了你说人家低俗。不过喷归喷,对姜文、陆川、宁浩三位大神的杰作,还是要膜拜的,人家已经学会了玩让你一知半解的擦边球。
  
  在有了小说、报纸、电话、电报、电视的时代,人和人的关系被媒体取代了,人们把自己藏在麦克风的后面,交流减少了。相比起神话、史诗、童话的传播方式和环境,以前作者和听众聚在一起讲故事的现实被改变,以前一个故事需要大家聚在一起,口口相传,这个过程需要融入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的共同经验,而在现代化以后的世界,一个孤立的作家,在他与世隔绝的阁楼里面没有感情的量产作品来满足一个群体的需要。实用关怀逐渐消失。随着实用关怀的消失,欧洲文化的精神支柱也就倒塌了。
  
  《布》这个名字其实是误导人的,让人以为故事发生在匈牙利,虽然匈牙利酒店业是很发达,一万福林就可以租一套别墅来住,可《布》和匈牙利实质上却没有一毛钱关系。电影取景是在德国,原著隐喻是在奥地利。奥地利,小巴黎,欧洲的文化艺术的心脏,欧洲精神和思想的摇篮,也是希特勒“水晶之夜”排犹杀犹焚书坑儒的地方。故事的场景就是小说作者茨威格本人的祖国。还有旁证可以说明:爱德华·诺顿饰演的警察穿的既不是匈牙利制服,也不是德国制服,但是枪套、背带、胸略、肩章却是德式的,卫兵使用的步枪是毛瑟98k,筒形帽是普鲁士军人的传统,上面搞个狐狸就纯粹是卖萌了。而后来战争爆发封锁边境时上车检查的士兵是清一色的德军党卫军装备,山型双扣帽,帽徽是个II,现实里这个II是绣在德国国防军中下级军官的领章上的。占领饭店以后,挂巨幅国旗,带袖章,只有纳粹有这个习惯,电影上旗帜和袖章是ZZ图案,纳粹是SS,或者卐字,按照希特勒自己的解释,SS、卐都是双闪电,那么ZZ,不就是更直接的隐喻双闪电么?导演明明可以直接挂出卐字旗,却不这样做,明明可以写《维也纳大饭店》或《贝希斯特加登大饭店》,却要转移到布达佩斯去,这就是欲盖弥彰。
  
  电影中的大堂经理,古斯塔夫,是个深色金发,年长、敏感的顾客欢迎,用自己巧舌和身体去满足他们的角色。古斯塔夫自己也说,他自己可能是个双性恋,这也是在暗示他的工作是满足所有人精神上的一种需求。而他满足的对象,是这个社会的精英贵族阶层。这其实就是茨威格的自画像。二战前,茨威格是深受奥地利民众欢迎的作家,他的作品有深度的实用人道关怀,所谓关怀,简单地说,就是和社会及传统有很积极的互动。这种文化上的互动,在电影里被用一种能够被所有人理解和接受的庸俗的方式反映出来,大俗大雅,这也是实用关怀和人道关怀最好的体现。
  
  《苹果男孩》被定义为一副给古斯塔夫引来杀身之祸的价值连城的名画。这幅画是遗产,是欧洲贵族留给古斯塔夫的财富,是靠他细致入微,体贴热心的服务劳动所换来的。苹果在圣经中是欲望之果,禁果,而在欧洲语言中,也有劳动回报的意思。这幅画的隐喻是要表达整个犹太民族精打细算,左右逢源,从耶路撒冷撒向全世界,逐渐继承了欧洲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是他们应得的。而此时此刻,死者的儿子,家人站出来了,一个只关心财富,整理遗产很多天,才发现画已经丢失了的实用主义者,他暴虐、疯狂、粗鲁,无视法律和契约,修改遗嘱,谋杀律师,追杀证人,但是对遗产却又有着变态的依恋,这像不像希特勒呢?作为同一文化的继承人,他想占有祖先的所有遗产,但是却完全没有继承到其精髓,同时撕毁停战条约,穷兵黩武,屠杀犹太人......
  
  偷到这幅画以后,在列车上,古斯塔夫曾对Zero说,我要死在这幅画下面,你看得出来我和画上那个男孩多像么?这不是玩笑,而是导演的暗示,暗示古斯塔夫自己就是犹太人,而苹果就是他应该继承的遗产和财富。然而分秒之后,他又说,我考虑把这幅画卖掉,这就是犹太民族的真实写照,从《出埃及记》到《辛德勒的名单》,都表现出犹太民族太过于精明富有而遭到全世界排挤的苦难现实,财富带来的是妒忌和迫害,使他们没有安全感,一直在逃亡。
  
  十字钥匙结社一章十分有趣,古斯塔夫一个电话,全世界各地的酒店同业者就第一时间,不惜代价,义无反顾的来帮他。这不得不让人想到蔷薇十字结社、郇山隐修会等,都是秘密结社,都是分布甚广,都是能力通天,都是内部成员之间有求必应。这是典型的犹太人结社。这一章即是描写茨威格被纳粹迫害逃难途中受到同胞接济和帮助,也是描述犹太人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原因。
  
  现实中,茨威格是在巴西自杀的。然而电影中,古斯塔夫是在火车上怒斥纳粹,被枪毙在冰冷的荒原里,茨威格和纳粹叫板了一生,何尝不希望勇敢的站出来和他们抗争到底。但是现实里他没有勇气这样做。而电影里就不一样了,有传承人、见证人ZERO,古斯塔夫要把这个种子保护和延续下去,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也许,这是经过艺术加工后,茨威格最最理想的结局。
  
  德米特里家的打手是个牛高马大、少言寡语、出手残忍、效忠主人的令人不寒而栗的男人,其戏剧形象就像弗兰克斯坦(科学怪人),或者《007》里面的钢牙。他的戏就只有一个内容——追杀,杀人不见血。直到最后雪橇追车一幕,才让人想起点什么,他停好摩托车,竖起雪橇,以几乎是军姿的方式站在原地喝威士忌。皮衣、军姿、杀人不眨眼、愚忠、恐怖、执行命令不动脑子,就是德国军队的写照,尤其是党卫军或者盖世太保的写照。
  
  悬崖上垂死的古斯塔夫说到:“你这个可悲的怪胎”,“毛瑟枪咔塔上膛,军官欢喜呼喊” 这就是在说德国军人了,要不然他怎么不说中正式、柯尔特或王八大盖咔塔上膛?
  
  最后一章酒店里的枪战简直就让人忍俊不禁了,从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站位和手持的武器,就能看出隐喻。最开始是德米特里冲上楼,看见了古斯塔夫和Zero,然后给了个正面镜头,德米特里身穿黑色风衣,手腕上别着双闪电袖章,以一个很嚣张的姿态吼道:“苹果男孩”在哪里?这像不像希特勒一九三几年时候的叫嚣?然后古斯塔夫来了句:“管你屁事。"于是德米特里说我要把你打个稀巴烂。他从脚底掏出一支枪,此时对拔枪、上膛、举枪、射击四个动作给特写,强调这是一把PPK。卡尔·瓦尔特兵工厂的PPK(卡尔·毕而瑟)是二战时最著名最先进的手枪,纳粹党于1931年夺得政权后,由于该枪械轻、小,便于携带,性能杰出,此型手枪主要配发给高级将领、非作战参谋人员、礼宾、盖世太保等。
  
  接下来就是武器博览会了,一个武器代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阵营。
  
  先是对面右1冒出来一个人,探头观望,此时他拿的枪看不清楚,但是他大吼一声:“放下你的武器!”然后开枪掩护古斯塔夫。然后德米特里右边出来一个人,手持毛瑟盒子炮,不由分说就站在他身后和他一起开枪。毛瑟盒子炮也称为驳壳枪,一战德国军警制式装备,后来被鲁格P08取代,二战时毛瑟主要出口给德国的盟国和仆从国,亦出口过给蒋中正以换取中国的稀有金属。在西班牙内战中也大量使用。这三个人之间的枪战可以让人联想到二战爆发前国际纵队寡不敌众对抗西班牙弗朗哥政权以及法西斯政权。他们的枪声很快迎来了三个大家伙——
  
  接下来的三个人都是特写,很有意思,第一个人端着一把夸张的长弹夹波波沙,先出来的是枪,然后才是人,他并没有开枪,而是站在那里观望。这明显就是在影射老毛子或者波兰人。如果一把枪不能证明他的身份,那么注意他的胡子,斯大林也留着这样性感的胡子。
  
  然后是拿着一把左轮手枪的眼睛哥,这把枪不是韦伯利就是恩菲尔德,二战时只有英军军官使用左轮手枪。也出口给苏联和美国。二战早期美军的武器是英式的。美军没参战以前使用的是英菲尔德,参战以后研发了柯尔特M1911。还是看胡子,给张西奥多·罗斯福的照片。
  
  最后出场的长得像罗伯特德尼罗的家伙手握毛瑟1910或者毛瑟1934,该型号为毛瑟手枪袖珍版,主要在一战被美国大量进口,但是作为跟班,意大利、西班牙也想有一杯羹。
  
  每个人拿着不同的枪在走廊里对射,导演肯定是别有用意的。
  
  该片的结构分析,也不是用简单的线性结构或者乱入结构就可以概括的,和它的配乐一样,这个结构具有极强的中、东欧洲风格,因为本雅明和茨威格都受到这种影响。
  
  本片是回字形,或者套娃结构。
  
  开篇出字幕,特别提示要用指定屏幕尺寸观看,这是提醒观众,我们看到的是第一层——电影的叙事。信息发送者是导演,接收者是电影观众。屏幕尺寸尽量接近故事发生的年代,避免叙事脱节。
  
  然后影片开始,一个抱着书的女子走近作家的雕塑,电影结尾也以此收尾,这是套在第一层里面的第二层,提醒我们,我们看到的是小说的叙事结构。信息发送者是写书作者,接收者是读者。
  
  然后作家开始讲故事,讲一个他亲赴故事发生地点,和还活着的Zero交流的故事,最后以作家自述结尾,这是第三层,是作家亲自口授自身经历,信息的发送者是写书的作者,也可以说是他的书或者自述、自传,但是不同于第二个层次的第三人称视角,这里是第一人称视角的。这一层也可以和上一层合并。
  
  然后是Zero和作家在酒店,向作家讲述他和古斯塔夫先生的共同经历,以Zero在酒店乘电梯离开回房间为结尾。这是比较核心的一层,是Zero和作家面对面,亲自口述的自己和古斯塔夫经历的叙事结构。信息的发送者是Zero,接收者是作者,但是作者也加入了自己对Zero的评价和内心语言,也算是参与到了故事的加工过程中。
  
  最核心的是Zero向作家叙述的内容,是他和古斯塔夫亲自经历,一同用生命书写的故事。
  
  一层套一层,都给出了完整的开始和结尾,中间有穿插,但是原理不变。直到最后电影院亮灯,观众离席,这一层层叙事,才像洋葱切面一样完整再现,导演的讲述才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整部戏是大腕云集的,演员阵容已经强大到了变态的地步。
  
  古斯塔夫扮演者,拉尔夫·费因斯,他是《英国病人》中忧郁的德军飞行员,是《汉尼拔红龙》中变态内向的连环杀手,是《哈利波特》中邪恶的伏地魔,是《辛德勒的名单》中冷血无情的集中营司令,除此以外,还扮演过无数经典角色,两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大反派德米特里扮演者,阿德里安·布劳迪,《钢琴师》里面失魂落魄的犹太人,《1942》里面忧心忡忡的白修德.......仅凭他往哪里一杵,那时而阳光、时而清朗、时而忧郁的外表就可以赢得一片赞誉的奥斯卡史上最年轻得主。
  
  警官亨克尔斯扮演者,爱德华·诺顿,《面纱》里不善言辞的生物学家、绿巨人、搏击俱乐部里布拉德·皮特的影子......
  
  作家扮演着裘德·洛,《兵临城下》里的瓦西里、《人工智能》、《冷山》、《大侦探福尔摩斯》.......
  
  打手乔普林,扮演者威廉·达福,《蜘蛛侠里》情感丰富的大反派,还有《野战排》、《生死时速》、《英国病人》.......
  
  管家瑟吉,饰演者马修·阿马立克,被某大导演称为法国最会演戏的人。
  
  律师科瓦奇,扮演者杰夫·高布伦,由于他特别喜爱扮演稀奇古怪的角色,所以经过胡子、眼镜、皱纹的修饰,你绝对想不起来他就是当年《侏罗纪公园》里那个帅气的歌星,然后还曾用《天煞》、《变蝇人》这些科幻恐怖片把观众吓傻。
  
  监狱黑帮老大,哈维·凯特尔,经常就来点老大或者组织头头的角色,例如在《低俗小说》、《落水狗》这些剧里面他就已经把有点点背的黑帮小头头这个角色演烂了。除此还有《坏中尉》、《出租车司机》、《汉尼拔红龙》......数不胜数。
  
  女演员、还有新人暂且不提,仅凭这帮外貌协会、超级大腕、老戏骨,就已经超值了。他们每个人戏份都不多,但是都发挥出自己最佳的水平,比如说爱德华·诺顿的严肃公证的研究者仲裁者形象,拉尔夫·费因斯的绅士形象,阿德里安·布劳迪的神经质的形象,裘德·洛的真相调查者的形象,哈维·凯特尔的混子长老、黑帮前辈形象,威廉·达福残忍狡诈的形象被发挥到极致.......
  
  其实就是一个逃亡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再安排四层空间,无数大腕来演绎?这就是在向传统讲故事的技巧致敬了。广播电视传媒对传统讲故事的技术是一种极大的冲击。在多快好省的年代,读者能读帖子就不看小说,能看视频就不看电影,因为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无法让我们再有那么多时间去体验完整美感的酝酿过程,反而习惯了感官上的无脑刺激。因此文艺创作人员们能把一个故事讲简洁明快了,就尽量不搞复杂,观众也没那个耐心,据统计近半个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中剪辑镜头的使用量已经超越长镜头使用量的上百倍,只有眼花缭乱高大上的音画,才满足得了观众的胃口了,而这就好比饮鸩止渴,阈值调高了,技术革新又跟不上,作品没有了灵魂,只有靠技术来包装,电影院就难以再坐得满了。然而本剧导演却不厌其烦的耗费那么多胶片,使用那么多演员来重复这个故事,这即是在勇敢地缅怀我们已经丢失的传统和习惯。大家已经习惯了吃快餐,很难满足于咖啡和下午茶,导演不得不用牛叉的卡司把大家的眼球震住,然后再坐下来好好讲这个故事。不过大腕们参演哪怕是一分钟也是值得的,只有大师才看得到这样大师级著作的潜力,哪怕奖杯难分,只要为其献身一刻,就是和逝去的大师对话,就足以留名青史。
  
  在作家的家里,作家讲自己的书;在酒店大堂里,门童对作家八卦Zero的传说;在清真风格明显的澡堂里,在酒店餐厅吃甜点的餐桌上,老Zero对作家讲自己的传奇;在逃亡路上,古斯塔夫对Zero讲自己的经历;在作家的纪念碑前,少女拿着小说缅怀......每一次讲述,都脱离不开一个密切配合的环境,以及讲故事、听故事的人的亲身参与,这,就是传统讲故事技巧的真谛。然而电影也表现出了讲故事技巧的衰落,Zero和古斯塔夫是共同参与和经历故事;作家是亲临酒店,从Zero口中继承故事;女读者只能通过书本脑补故事;而我们只有依赖电影惊鸿一瞥了。这就是现代性带来的悲哀。导演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即使是用镜头语言,他也可以带给我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怀旧快感,在今天,很多人除了秀事业线、秀高科技、秀呆萌,已经做不到这么好了。
  
  我们见多识广、有灵气、有脑子的观众之所以会跨越时代和文化体验到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美感,就是因为文化的本质和人性都是一样的,只能用灵魂去感知。

首先声明,以下是转载的影评。为什么要转载?因为我能看懂《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剧情,却不明白导演想表达什么?能猜出和纳粹有关,可为何犹抱琵琶半遮面,卍字符还要换成两个Z?那么多大牌影星,为何愿意加盟这部荒诞奇葩的作品?为什么非得是布达佩斯的大饭店?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回答,凭什么说这是一部好片?

据说豆瓣上盛产文青,他们一定能够解答我的疑惑吧。可是当我翻遍了全部126篇影评,我发现要么是用文字把剧情再复述一遍(话说豆瓣上此类“影评”还真不少,是想表示我比你们先看过,或者是我比你们都看得仔细、记得牢?)要么是在抒发怅古幽情,感慨昨日的世界,表明打五星是基于自己无法言说的情感共鸣;要么就是膜拜亮瞎双眼的卡司,赞叹导演的别具匠心,套娃般的叙事结构,还用不同的屏幕长宽比标记出来,好特别噢,

无奈之下,只得去它处另觅高见,于是找到了这篇干货来解读晦涩的《布达佩斯大饭店》。

----------------- 向XX们致敬 评《布达佩斯大饭店》-----------------

(此处略去100多字,原作者在此骂街,有兴趣围观的请戳【注1】的原文链接。)

其实要看懂《布达佩斯大饭店》有点难,因为它确实太欧洲了。但是看不懂就是看不懂,就不要东说西说装逼卖笑误导群众。扯犊子扯够了,就该来点实用的。我知道自己先喷了人就难免被喷了,但是哪怕分享里遇到一个看得懂这些文字的朋友,也就算是朝闻道,死而无憾了。

整部电影除了向大师致敬就是在隐喻。如果说简单的把它归类为喜剧、悬疑、冒险、剧情,就太肤浅了。其实这更像是纪录片、文艺片。纪录片记录的是刘别谦、希区柯克、卓柏林等人留下的经典电影手法,文艺片文艺的是欧洲文明衰落这一精神内涵。

要搞清楚它的文化背景,其实不得不提到两个人—— 瓦尔特·本雅明、史蒂芬·茨威格。

茨威格就不说了,原著作者,简历就太长了,挑几个简单而至关重要的特点来说:他是奥地利流亡作家、犹太人、欧洲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受到纳粹德国迫害,最后在巴西自杀身亡。《布达佩斯大饭店》其实讲的是欧洲传统文明的衰亡史,具体一点讲,其实讲的是犹太人的流亡史,更细化一点,讲的是茨威格离开逐渐衰亡的精神家园,心碎而死的自传。

瓦尔特·本雅明,德国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评论家、“欧洲的最后一位文人”,流亡作家,受到纳粹德国迫害,最后在西班牙自杀身亡。他为什么重要我不知道,但是在欧洲文科学术界,反正总是把他奉为大神的。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随想录》中哀叹传统讲故事技术的消亡。《布达佩斯大饭店》用了四层讲述结构,始终呈现的是一个身临其境的讲故事的过程,一个故事离不开一个讲故事的人和一个听故事的人,还有他们同时所处的环境。这是在向本雅明的思想致敬。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随着工业化深入、世界大战、纳粹崛起,凡是和人文关怀、人道关怀、实用关怀相关的东西迅速衰亡,理性、集权、现代化、快餐化的东西在崛起,欧洲这块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被铁蹄蹂躏、精神强奸,物质上发达进步了,但是传统消亡和丢失,人性也在淡漠。人们习惯了人云亦云,不再用心品鉴文艺,就更谈不上思考和探索了,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一场华丽的演讲就可以让无数狂热信徒走上战场,也导致了那些有良知的作者们痛心疾首,本雅明和茨威格的自杀就是一种殉道。但是在战争年代,这些人都还想得到不断写东西,想得到哀叹和自杀,这就很了不起了。有时候我们感叹自己出不了有深度的东西,不能只怪作者和体制,而是整个土壤的养分和逼格就不够,然后又不求甚解。就拿张冯二导来说,拍专业了你看不懂,没票房,拍浅显了你说人家低俗。不过喷归喷,对姜文、陆川、宁浩三位大神的杰作,还是要膜拜的,人家已经学会了玩让你一知半解的擦边球。

在有了小说、报纸、电话、电报、电视的时代,人和人的关系被媒体取代了,人们把自己藏在麦克风的后面,交流减少了。相比起神话、史诗、童话的传播方式和环境,以前作者和听众聚在一起讲故事的现实被改变,以前一个故事需要大家聚在一起,口口相传,这个过程需要融入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的共同经验,而在现代化以后的世界,一个孤立的作家,在他与世隔绝的阁楼里面没有感情的量产作品来满足一个群体的需要。实用关怀逐渐消失。随着实用关怀的消失,欧洲文化的精神支柱也就倒塌了。

《布》这个名字其实是误导人的,让人以为故事发生在匈牙利,虽然匈牙利酒店业是很发达,一万福林就可以租一套别墅来住,可《布》和匈牙利实质上却没有一毛钱关系。电影取景是在德国,原著隐喻是在奥地利。奥地利,小巴黎,欧洲的文化艺术的心脏,欧洲精神和思想的摇篮,也是希特勒“水晶之夜”排犹杀犹焚书坑儒的地方。故事的场景就是小说作者茨威格本人的祖国。还有旁证可以说明:爱德华·诺顿饰演的警察穿的既不是匈牙利制服,也不是德国制服,但是枪套、背带、胸略、肩章却是德式的,卫兵使用的步枪是毛瑟98k,筒形帽是普鲁士军人的传统,上面搞个狐狸就纯粹是卖萌了。而后来战争爆发封锁边境时上车检查的士兵是清一色的德军党卫军装备,山型双扣帽,帽徽是个II,现实里这个II是绣在德国国防军中下级军官的领章上的。占领饭店以后,挂巨幅国旗,带袖章,只有纳粹有这个习惯,电影上旗帜和袖章是ZZ图案,纳粹是SS,或者卐字,按照希特勒自己的解释,SS、卐都是双闪电,那么ZZ,不就是更直接的隐喻双闪电么?导演明明可以直接挂出卐字旗,却不这样做,明明可以写《维也纳大饭店》或《贝希斯特加登大饭店》,却要转移到布达佩斯去,这就是欲盖弥彰。

电影中的大堂经理,古斯塔夫,是个深色金发,年长、敏感的顾客欢迎,用自己巧舌和身体去满足他们的角色。古斯塔夫自己也说,他自己可能是个双性恋,这也是在暗示他的工作是满足所有人精神上的一种需求。而他满足的对象,是这个社会的精英贵族阶层。这其实就是茨威格的自画像。二战前,茨威格是深受奥地利民众欢迎的作家,他的作品有深度的实用人道关怀,所谓关怀,简单地说,就是和社会及传统有很积极的互动。这种文化上的互动,在电影里被用一种能够被所有人理解和接受的庸俗的方式反映出来,大俗大雅,这也是实用关怀和人道关怀最好的体现。

《苹果男孩》被定义为一副给古斯塔夫引来杀身之祸的价值连城的名画。这幅画是遗产,是欧洲贵族留给古斯塔夫的财富,是靠他细致入微,体贴热心的服务劳动所换来的。苹果在圣经中是欲望之果,禁果,而在欧洲语言中,也有劳动回报的意思。这幅画的隐喻是要表达整个犹太民族精打细算,左右逢源,从耶路撒冷撒向全世界,逐渐继承了欧洲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是他们应得的。而此时此刻,死者的儿子,家人站出来了,一个只关心财富,整理遗产很多天,才发现画已经丢失了的实用主义者,他暴虐、疯狂、粗鲁,无视法律和契约,修改遗嘱,谋杀律师,追杀证人,但是对遗产却又有着变态的依恋,这像不像希特勒呢?作为同一文化的继承人,他想占有祖先的所有遗产,但是却完全没有继承到其精髓,同时撕毁停战条约,穷兵黩武,屠杀犹太人......

偷到这幅画以后,在列车上,古斯塔夫曾对Zero说,我要死在这幅画下面,你看得出来我和画上那个男孩多像么?这不是玩笑,而是导演的暗示,暗示古斯塔夫自己就是犹太人,而苹果就是他应该继承的遗产和财富。然而分秒之后,他又说,我考虑把这幅画卖掉,这就是犹太民族的真实写照,从《出埃及记》到《辛德勒的名单》,都表现出犹太民族太过于精明富有而遭到全世界排挤的苦难现实,财富带来的是妒忌和迫害,使他们没有安全感,一直在逃亡。

十字钥匙结社一章十分有趣,古斯塔夫一个电话,全世界各地的酒店同业者就第一时间,不惜代价,义无反顾的来帮他。这不得不让人想到蔷薇十字结社、郇山隐修会等,都是秘密结社,都是分布甚广,都是能力通天,都是内部成员之间有求必应。这是典型的犹太人结社。这一章即是描写茨威格被纳粹迫害逃难途中受到同胞接济和帮助,也是描述犹太人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原因。

现实中,茨威格是在巴西自杀的。然而电影中,古斯塔夫是在火车上怒斥纳粹,被枪毙在冰冷的荒原里,茨威格和纳粹叫板了一生,何尝不希望勇敢的站出来和他们抗争到底。但是现实里他没有勇气这样做。而电影里就不一样了,有传承人、见证人ZERO,古斯塔夫要把这个种子保护和延续下去,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也许,这是经过艺术加工后,茨威格最最理想的结局。

德米特里家的打手是个牛高马大、少言寡语、出手残忍、效忠主人的令人不寒而栗的男人,其戏剧形象就像弗兰克斯坦(科学怪人),或者《007》里面的钢牙。他的戏就只有一个内容——追杀,杀人不见血。直到最后雪橇追车一幕,才让人想起点什么,他停好摩托车,竖起雪橇,以几乎是军姿的方式站在原地喝威士忌。皮衣、军姿、杀人不眨眼、愚忠、恐怖、执行命令不动脑子,就是德国军队的写照,尤其是党卫军或者盖世太保的写照。

悬崖上垂死的古斯塔夫说到:“你这个可悲的怪胎”,“毛瑟枪咔塔上膛,军官欢喜呼喊” 这就是在说德国军人了,要不然他怎么不说中正式、柯尔特或王八大盖咔塔上膛?

最后一章酒店里的枪战简直就让人忍俊不禁了,从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站位和手持的武器,就能看出隐喻。最开始是德米特里冲上楼,看见了古斯塔夫和Zero,然后给了个正面镜头,德米特里身穿黑色风衣,手腕上别着双闪电袖章,以一个很嚣张的姿态吼道:“苹果男孩”在哪里?这像不像希特勒一九三几年时候的叫嚣?然后古斯塔夫来了句:“管你屁事。"于是德米特里说我要把你打个稀巴烂。他从脚底掏出一支枪,此时对拔枪、上膛、举枪、射击四个动作给特写,强调这是一把PPK。卡尔·瓦尔特兵工厂的PPK(卡尔·毕而瑟)是二战时最著名最先进的手枪,纳粹党于1931年夺得政权后,由于该枪械轻、小,便于携带,性能杰出,此型手枪主要配发给高级将领、非作战参谋人员、礼宾、盖世太保等。

接下来就是武器博览会了,一个武器代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阵营。

先是对面右1冒出来一个人,探头观望,此时他拿的枪看不清楚,但是他大吼一声:“放下你的武器,”然后开枪掩护古斯塔夫。然后德米特里右边出来一个人,手持毛瑟盒子炮,不由分说就站在他身后和他一起开枪。毛瑟盒子炮也称为驳壳枪,一战德国军警制式装备,后来被鲁格P08取代,二战时毛瑟主要出口给德国的盟国和仆从国,亦出口过给蒋中正以换取中国的稀有金属。在西班牙内战中也大量使用。这三个人之间的枪战可以让人联想到二战爆发前国际纵队寡不敌众对抗西班牙弗朗哥政权以及法西斯政权。他们的枪声很快迎来了三个大家伙——

接下来的三个人都是特写,很有意思,第一个人端着一把夸张的长弹夹波波沙,先出来的是枪,然后才是人,他并没有开枪,而是站在那里观望。这明显就是在影射老毛子或者波兰人。如果一把枪不能证明他的身份,那么注意他的胡子,斯大林也留着这样性感的胡子。

然后是拿着一把左轮手枪的眼睛哥,这把枪不是韦伯利就是恩菲尔德,二战时只有英军军官使用左轮手枪。也出口给苏联和美国。二战早期美军的武器是英式的。美军没参战以前使用的是英菲尔德,参战以后研发了柯尔特M1911。还是看胡子,给张西奥多·罗斯福的照片。

最后出场的长得像罗伯特德尼罗的家伙手握毛瑟1910或者毛瑟1934,该型号为毛瑟手枪袖珍版,主要在一战被美国大量进口,但是作为跟班,意大利、西班牙也想有一杯羹。

每个人拿着不同的枪在走廊里对射,导演肯定是别有用意的。

该片的结构分析,也不是用简单的线性结构或者乱入结构就可以概括的,和它的配乐一样,这个结构具有极强的中、东欧洲风格,因为本雅明和茨威格都受到这种影响。

本片是回字形,或者套娃结构。

开篇出字幕,特别提示要用指定屏幕尺寸观看,这是提醒观众,我们看到的是第一层——电影的叙事。信息发送者是导演,接收者是电影观众。屏幕尺寸尽量接近故事发生的年代,避免叙事脱节。

然后影片开始,一个抱着书的女子走近作家的雕塑,电影结尾也以此收尾,这是套在第一层里面的第二层,提醒我们,我们看到的是小说的叙事结构。信息发送者是写书作者,接收者是读者。

然后作家开始讲故事,讲一个他亲赴故事发生地点,和还活着的Zero交流的故事,最后以作家自述结尾,这是第三层,是作家亲自口授自身经历,信息的发送者是写书的作者,也可以说是他的书或者自述、自传,但是不同于第二个层次的第三人称视角,这里是第一人称视角的。这一层也可以和上一层合并。

然后是Zero和作家在酒店,向作家讲述他和古斯塔夫先生的共同经历,以Zero在酒店乘电梯离开回房间为结尾。这是比较核心的一层,是Zero和作家面对面,亲自口述的自己和古斯塔夫经历的叙事结构。信息的发送者是Zero,接收者是作者,但是作者也加入了自己对Zero的评价和内心语言,也算是参与到了故事的加工过程中。

最核心的是Zero向作家叙述的内容,是他和古斯塔夫亲自经历,一同用生命书写的故事。

一层套一层,都给出了完整的开始和结尾,中间有穿插,但是原理不变。直到最后电影院亮灯,观众离席,这一层层叙事,才像洋葱切面一样完整再现,导演的讲述才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整部戏是大腕云集的,演员阵容已经强大到了变态的地步。

古斯塔夫扮演者,拉尔夫·费因斯,他是《英国病人》中忧郁的德军飞行员,是《汉尼拔红龙》中变态内向的连环杀手,是《哈利波特》中邪恶的伏地魔,是《辛德勒的名单》中冷血无情的集中营司令,除此以外,还扮演过无数经典角色,两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大反派德米特里扮演者,阿德里安·布劳迪,《钢琴师》里面失魂落魄的犹太人,《1942》里面忧心忡忡的白修德.......仅凭他往哪里一杵,那时而阳光、时而清朗、时而忧郁的外表就可以赢得一片赞誉的奥斯卡史上最年轻得主。

警官亨克尔斯扮演者,爱德华·诺顿,《面纱》里不善言辞的生物学家、绿巨人、搏击俱乐部里布拉德·皮特的影子......

作家扮演着裘德·洛,《兵临城下》里的瓦西里、《人工智能》、《冷山》、《大侦探福尔摩斯》.......

打手乔普林,扮演者威廉·达福,《蜘蛛侠里》情感丰富的大反派,还有《野战排》、《生死时速》、《英国病人》.......

管家瑟吉,饰演者马修·阿马立克,被某大导演称为法国最会演戏的人。

律师科瓦奇,扮演者杰夫·高布伦,由于他特别喜爱扮演稀奇古怪的角色,所以经过胡子、眼镜、皱纹的修饰,你绝对想不起来他就是当年《侏罗纪公园》里那个帅气的歌星,然后还曾用《天煞》、《变蝇人》这些科幻恐怖片把观众吓傻。

监狱黑帮老大,哈维·凯特尔,经常就来点老大或者组织头头的角色,例如在《低俗小说》、《落水狗》这些剧里面他就已经把有点点背的黑帮小头头这个角色演烂了。除此还有《坏中尉》、《出租车司机》、《汉尼拔红龙》......数不胜数。

女演员、还有新人暂且不提,仅凭这帮外貌协会、超级大腕、老戏骨,就已经超值了。他们每个人戏份都不多,但是都发挥出自己最佳的水平,比如说爱德华·诺顿的严肃公证的研究者仲裁者形象,拉尔夫·费因斯的绅士形象,阿德里安·布劳迪的神经质的形象,裘德·洛的真相调查者的形象,哈维·凯特尔的混子长老、黑帮前辈形象,威廉·达福残忍狡诈的形象被发挥到极致.......

其实就是一个逃亡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再安排四层空间,无数大腕来演绎?这就是在向传统讲故事的技巧致敬了。广播电视传媒对传统讲故事的技术是一种极大的冲击。在多快好省的年代,读者能读帖子就不看小说,能看视频就不看电影,因为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无法让我们再有那么多时间去体验完整美感的酝酿过程,反而习惯了感官上的无脑刺激。因此文艺创作人员们能把一个故事讲简洁明快了,就尽量不搞复杂,观众也没那个耐心,据统计近半个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中剪辑镜头的使用量已经超越长镜头使用量的上百倍,只有眼花缭乱高大上的音画,才满足得了观众的胃口了,而这就好比饮鸩止渴,阈值调高了,技术革新又跟不上,作品没有了灵魂,只有靠技术来包装,电影院就难以再坐得满了。然而本剧导演却不厌其烦的耗费那么多胶片,使用那么多演员来重复这个故事,这即是在勇敢地缅怀我们已经丢失的传统和习惯。大家已经习惯了吃快餐,很难满足于咖啡和下午茶,导演不得不用牛叉的卡司把大家的眼球震住,然后再坐下来好好讲这个故事。不过大腕们参演哪怕是一分钟也是值得的,只有大师才看得到这样大师级著作的潜力,哪怕奖杯难分,只要为其献身一刻,就是和逝去的大师对话,就足以留名青史。

在作家的家里,作家讲自己的书;在酒店大堂里,门童对作家八卦Zero的传说;在清真风格明显的澡堂里,在酒店餐厅吃甜点的餐桌上,老Zero对作家讲自己的传奇;在逃亡路上,古斯塔夫对Zero讲自己的经历;在作家的纪念碑前,少女拿着小说缅怀......每一次讲述,都脱离不开一个密切配合的环境,以及讲故事、听故事的人的亲身参与,这,就是传统讲故事技巧的真谛。然而电影也表现出了讲故事技巧的衰落,Zero和古斯塔夫是共同参与和经历故事;作家是亲临酒店,从Zero口中继承故事;女读者只能通过书本脑补故事;而我们只有依赖电影惊鸿一瞥了。这就是现代性带来的悲哀。导演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即使是用镜头语言,他也可以带给我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怀旧快感,在今天,很多人除了秀事业线、秀高科技、秀呆萌,已经做不到这么好了。

我们见多识广、有灵气、有脑子的观众之所以会跨越时代和文化体验到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美感,就是因为文化的本质和人性都是一样的,只能用灵魂去感知。


布达佩斯大饭店想表达什么
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主要表达了对旧时欧洲的怀念和致敬,以及对人性和友情的赞美和颂扬。1、影片中通过展现布达佩斯大饭店经理古斯塔夫荒诞又充满仪式感的一生,体现了对曾经辉煌而又逐渐衰落的时代、曾经文明而又逐渐动荡的社会、曾经美好而又逐渐消逝的世界的怀念。2、影片也呈现了古斯塔夫对自己的女友阿加莎...

布达佩斯大饭店讽刺了什么
在远近闻名、宾客络绎不绝的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礼宾员古斯塔夫先生经历了不少声色犬马,其中不乏无价名画的失窃、名门王族望族的财产纷争等荒谬轶事;不仅如此,他还跟这家豪华酒店一齐见证了欧洲半个世纪间的战火硝烟,沧海桑田。

布达佩斯大饭店构图分析
《布达佩斯大饭店》构图分析有:对称构图、均衡构图、框架构图、向心构图、中心构图、对角线构图、引导线构图和垂直构图。1、对称构图 对称构图运用最多,也令观者印象深刻。无处不在的对称让整个电影看起来更加整饬优美,画面布局平整、规矩。尤其是导演把这种拍摄手法用到建筑物拍摄上,就显得大气而具空间...

布达佩斯大饭店表达了什么
布达佩斯大饭店表达了欧洲文明的衰亡史。布达佩斯大饭店所讲述的故事要从一位无名作家说起,为了专心创作,他来到了名为布达佩斯的饭店,在这里作家遇见了饭店的主人穆斯塔法,穆斯塔法邀请作家共进晚餐,席间他向作家讲述了这座饱经风雨的大饭店的前世今生。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特点 布达佩斯大饭店是美国电影颁奖季...

布达佩斯大饭店为什么令我印象深刻?
布达佩斯大饭店(Budapest Grand Hotel)位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市中心,是一座历史悠久、建筑宏伟、气氛浪漫、服务一流的豪华酒店。它可能令你印象深刻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建筑和装饰: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建筑风格充满历史感和欧洲传统风情,是匈牙利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酒店内部设计精美,以繁复的艺术细节和华丽...

《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电影是想传达什么呢?.
影片讲述了战争时期一个欧洲著名大饭店看门人的传奇,以及他和一个后来成为他最信任门生的年轻雇员之间友谊的故事。这个看门人的传奇串联起了一个盗贼与一幅文艺复兴时期油画,一个大家族的财富争夺战,以及改变了整个欧洲的突发战乱。该片获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最佳艺术指导。幕后花絮:1、在...

电影史上拥有特殊地位,如何评价《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作品?
《布达佩斯大饭店》被认为是经典中的经典。第一:从故事内容构架经典。 故事要从一位无名作家说起,为了专心创作,他来到了名为“布达佩斯”的饭店,在这里,作家遇见了饭店的主人穆斯塔法,其邀请作家共进晚餐,席间,他向作家讲述了这座饱经风雨的大饭店的前世今生。饭店曾经的主人名叫...

布达佩斯大饭店剧情详细介绍
《布达佩斯大饭店》 讲述了一位作家为了潜心创作,来到了一家名为“布达佩斯”的饭店休养,在这里,一位孤独的老人引起了作家的注意,老人邀请作家共进晚餐,席间,他向作家讲述了这座饱经风雨的大饭店的前世今生。老人回忆起布达佩斯大饭店曾经的经理古斯塔夫,那时老人还是追随着他的一介小小门童。古斯塔夫...

《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电影是想传达什么
主角层的叙述至此结束,影片的视角一步步移至叙述者层、作者层,最终回到读者层,以女读者坐在作者半身像旁的长椅上,阅读《布达佩斯大饭店》这本小说的镜头结束。整部影片在时间分配上,绝大部分属于故事层,一小部分属于叙述者层,而作者层和读者层不过寥寥两三个镜头。如果我们将叙述这层和读者层单独摘出,其实已经是...

《布达佩斯大饭店》表达了导演怎样的思想感情?
粉红色调的布达佩斯大饭店是美好事物的代表,导演从视觉上构成饭店前后截然不同的对比,突出了战争对美好事物的摧毁性,如同噩梦。导演先用视觉带动感染性,运用俄罗斯套娃式的套嵌叙事,抽丝剥茧地表现深藏影片里的叙事主题,在视觉性和故事性上达到了平衡。一方面观众在洋溢着甜蜜气息的画面中感受出导演的...

陇南地区14780806584: 《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电影是想传达什么 -
历顷川贝: 这部电影讲的是失落的欧洲文明,茨威格曾有一本书叫《昨日的世界》,讲的就是那个曾经的,一去不复返的高雅欧洲,影片主角古斯塔夫先生则是这种文明的代表人物和集中体现.然而有趣的是他的身份仅是一个酒店门房,说难听点就是一个...

陇南地区14780806584: 看一部好电影的观后感. -
历顷川贝: 不凡的童话文/梦里诗书 一座上世纪欧洲宛若画卷般令人迷醉的饭店,绚丽斑斓的复古与唯美是这里的基色,如梦如幻的光影映画中,荒诞不乏幽默的快节奏,犹如一颗甜蜜却难腻的糖果,百转千回间却在最后品味到了现实的战争与种族主义...

陇南地区14780806584: 有谁知道看完达布佩斯大酒店电影,怎么写观后感,挺急的 -
历顷川贝: 如今的许多电影会把重点放在一些更吸引人眼球的情节上面,例如怎样谋杀的,怎样处理上尸体的,而《布达佩斯大饭店》显然另辟蹊径,它花了许多时间去讲述可能在如今的我们根本不会去注意也不会去做的一些细节. 比如在葛斯塔夫先生越...

陇南地区14780806584: 《布达佩斯大饭店》整体是什么意思?不要百度复制过来的,我已经看过一遍电影了,没太看懂.用通俗的话概 -
历顷川贝: 影片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欧洲,影片围绕着一位带着传奇般色彩的酒店礼宾员和他的年轻门生展开.在远近闻名、宾客络绎不绝的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礼宾员古斯塔夫先生经历了不少声色犬马,其中不乏无价名画的失窃、名门王族望族的财产纷争等荒谬轶事;不仅如此,他还跟这家豪华酒店一齐见证了欧洲半个世纪间的战火硝烟,沧海桑田. 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名单. 美国化妆发型工会奖获奖名单公布 《银河护卫队》《布达佩斯》夺电影类大奖 . 等

陇南地区14780806584: 如何评价《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作品 -
历顷川贝: 《布达佩斯大饭店》的预告片就是渣.我开始看预告片的时候,还以为电影是一个拼盘杂烩的搞笑喜剧,看简介也是一样.结果发现电影原来是有情节的,于是当成一部侦探剧看了下去;结果发现情节上面是有主题的,于是当成文艺片接着看下...

陇南地区14780806584: 如何从专业角度评价《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画面构图及色彩运用 -
历顷川贝: 韦斯·安德森的电影个人色彩很鲜明.他的电影构图,色彩,剪辑都很相似,甚至在他的很多电影里用演员都是一样的,像比尔·默瑞,欧文·维尔逊,都是他的御用演员了.所以讨论《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画面构图,还不如先了解一下韦斯·...

陇南地区14780806584: 《布达佩斯大饭店》 请问影片最后为什么没有介绍阿加莎哪里去了 -
历顷川贝: 那时候兵荒马乱,可能是失去消息了,这是电影的一种叙事结构,老外对细节处理上更认真,也更有真实性,因为人这一生遇到人太多,你不可能知道每一个人的结局.

陇南地区14780806584: 哪里可以看茨威格的小说作品《布达佩斯大饭店?》 小说,是小说!不是电影! -
历顷川贝: 这部电影没有原著小说,完全是导演自编的.受到茨威格《昨日的世界》的启发

陇南地区14780806584: 适合小学生看的电影有哪些?
历顷川贝: 适合小学生看的电影有很多,包括《怪物史莱克》、《超人总动员》、《当幸福来敲门》、《指环王》、《狮子王》、《小鬼当家》、《小猪宝贝》、《千与千寻》、《...

陇南地区14780806584: 真有这本小说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布达佩斯大饭店) -
历顷川贝: 没有,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是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的第八部电影长片,借鉴了一些书籍《昨日的世界》《象棋的故事》《邮局女孩》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 24 小时》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