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期末历史考点

作者&投稿:叱干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必考点~

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一、元谋人
地点:云南元谋县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 特点: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二、北京人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时间: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身体特征: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特点; 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打制石器;②使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 时间:距今约18000年
身体特征: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
生产生活情况:①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②能人工取火;③用兽皮缝制衣服.

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一、河姆渡遗址
地点:浙江县河姆渡; 时间:距今约7000年
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磨制石器;②种植水稻; ③饲养家畜;④住干栏式房子
二、半坡遗址
地点:陕西西安半坡 时间:距今约6000年
生产生活:①广泛使用磨制石器;②种植粟;③饲养家畜;④制作彩陶;⑤住半地穴式房子
三、大汶口遗址 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 时间:距今约6000-4000年
生产生活情况:①过原始农耕生活;②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
3课 远古的传说
一、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时间地点: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
农业起源的传说:炎帝:制作耒耜、教民耕作远古的传说.
黄帝:创制历法、发明工具.
炎黄子孙的由来:黄、炎部落结成联盟,逐渐形成后来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
二、禅让的传说 更替的过程:尧、舜、禹.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三、大禹治水 方法:疏导 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
4课 夏朝和商朝
一、夏朝
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统治中心: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政治制度: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启)
灭亡:统治400多年,夏桀时灭亡
二、商朝
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建立商朝
都城: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到殷
统治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北达辽河
灭亡:统治500多年,纣王时灭亡

5课 西周的兴亡
一、西周的建立
时间:约公元前1046年-前1600年,武王-幽王(共12位王)
建立:牧野之战,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二、分封制
目的: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西周的兴亡分封制
内容: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
诸侯权利:统治和管理辖区的土地和人民
诸侯义务:①拥戴周王;②定期朝见;③交纳贡品;④带兵随周王出征
重要封国:鲁、齐、燕、晋、宋等
三、西周的灭亡 前771年,被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

《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要点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一、元谋人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发现于云南元谋。
二、北京人
1、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是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
2、北京人已经能直立行走,北京人已经会制造石制工具,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3、山顶洞人已经能够人工取火。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一、半坡聚落(黄河流域)
1、早期人类的定居地,称为聚落。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
2、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称为氏族。
3、半坡聚落,距今约6000多年。
4、半坡聚落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5、半坡聚落时期,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陶器。
6、半坡聚落的房屋结构:半地穴式。
二、河姆渡聚落(长江流域)
1、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2、河姆渡聚落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3、河姆渡聚落的房屋结构:干栏式。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一、炎帝与黄帝
1、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炎帝,号称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3、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等。
4、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尧舜“禅让”
1、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禅让制)
 三、大禹治水
禹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疏导)的方法,治水成功,被尊称为“大禹”。、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家天下”的夏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中国最早的国家),定都阳城。
3、夏启继承父位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二、商汤灭夏
1、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盘庚迁殷)。
2、盘庚迁殷后,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三、武王伐纣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时期,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一、西周的分封制
1、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分封制。
2、夏商西周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一、齐桓公称霸
1、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
2、春秋五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霸。
3、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齐恒公任用管仲为相。
4、齐恒公积极开展对外活动,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5、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诸候盟会,正式成为中原霸主。
二、问鼎中原
1、楚国是南方的大国,向中原扩张,与晋国相遇,两国在城濮交战,晋国成为中原霸主。
2、楚庄王大举北进,问鼎中原,在比打败晋国,楚庄王升为霸主。
三、合纵连横
1、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2、战国七雄指:齐、楚、秦、燕、赵、魏、韩等七国。
3、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西周时期,人们通常在贵族的田地中集体耕作,古书中把这种大规模的集体耕作描写为“千耦其耘”。
2、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个体生产成为可能,史书上记载这一时期为在“公作则迟”。
二、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
1、公元前356年,秦国开始变法(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的目的:富国强兵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4、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二、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1、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
2、商朝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3、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铭文,也叫金文。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呜
 一、孔子
1、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是“仁”和“礼”两部分。
2、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
二、百家争呜
1、百家争呜: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呜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2、掌握各学派名称(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及其代表人物。
  第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2、  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少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二、神奇的编钟
1、  铜钟是周期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
2、  编钟:古代常把几件铜钟组合成一套,它们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称为编钟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一、“秦王扫六合”
1、 长平之战(秦-赵):公元前260年,秦在长平之战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有关成语:纸上谈兵)
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大一统)
3、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
4、  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陈胜吴广起义
3、  时间:公元前209年。
4、  地点:大泽乡。
5、  起义过程中建立的政权:张楚政权。
6、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7、  相关成语: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三、楚汉战争(项羽—刘邦)
1、 鸿门宴
2、 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

  第14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废分封,立郡县(政治方面)
1、  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  在地方:建立郡县制。郡的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
二、车同轨,书同文(经济方面)
1、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2、  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
3、  秦始皇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货币。
三、御匈奴,筑长城(军事方面)
1、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秦长城是在燕、赵、秦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起来的。)
四、焚书坑儒(思想方面)
1、  秦始皇采取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  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二、削弱封国势力,颁布“推恩令”。
1、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三、强化监察制度
1、  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 2、在地方,设立刺史(13个)。
 
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中原王朝一匈奴的和战关系
1、  秦始皇派蒙恬率30万军队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
2、  西汉和亲政策:昭君出塞
二、张骞通西域
1、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⑴、时间:公元前138年。
⑵、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2、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
3、  西域都护的设置:
⑴、时间:公元前60年。
⑵、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4、  丝绸之路(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
⑴、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
⑵、丝绸之路途经地方: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⑶、丝绸之路最后到达的地方:欧洲
⑷、为什么称之为丝绸之路?
(因为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 
⑸、丝绸之路经济交流的主要商品:
西传:丝织品,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中国)
东来:毛皮、汗血马、瓜果,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
 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1、  造纸术发明以前,通常用竹木简和帛做书写材料。
2、  西汉前期,人们发明了造纸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改进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4、  公元3-4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就已经相当普遍。
二、“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
1、  张仲景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2、  华佗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并成功施行了开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被人们誉为“神医”。
三、《九章算术》
1、《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还总结出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等。
2、《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3、《周髀算经》(西汉),率先提出勾股定理,比西方早了约500年。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一、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
1、佛教
⑴、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⑵、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⑶、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⑷、佛教教义: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眼前的一切痛苦,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在来世得到幸福。
⑸、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
2、道教
⑴、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是中国本土的宗教。
⑵、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二、司马迁与《史记》
1、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  《史记》全书130篇,52万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三、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1、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曹操统一北方
1、在军阀混战中,曹操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
2、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三国鼎立
1、208年,曹军与孙权、刘备联军决战,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2、赤壁之战(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3、  三国鼎立: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人口南迁
1、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2、  西汉时,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黄河流域。
3、  北方人口开始南迁的原因:为了躲避战乱。
4、  北方移民南下后,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
5、  相关成语:祖逖----闻鸡起舞
二、淝水之战---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1、  东晋(胜)—前秦(败)。
2、  相关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1、  农业: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2、  丝织业:三国时期,蜀锦。
3、  冶铸业:发明灌钢法。
4、  制瓷业:青瓷。
5、  城市:建康。
6、  230年,孙权还派人(卫温)航海到达夷洲。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合称“五胡”。
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1、  鲜卑族拓跋部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
2、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⑴、迁都洛阳(从平城迁到洛阳)。
⑵、实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等。
  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1、祖冲之----南朝著名的科学家。
2、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  贾思勰----北魏和东魏时期的著名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一书。
2、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1、  郦道元----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主要著作《水经注》
2、  从《水经注》中,我们得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石油资源的国家。
  第24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一、“书圣”王羲之
1、  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代表作有《兰亭序》。
2、  王羲之的书法,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
3、  王羲之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二、顾恺之和绘画
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绘画方面,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东晋人顾恺之。
2、  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作品以人物画为主)
三、石窟艺术
1、  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
2、  著名石窟艺术:云冈石窟(山西大同) 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历史作为非热门考试科目,却也在中考中占据一定比重,近年来的历史中考中,开放性题目的比重在不断增高。因为开放性试题最能体现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的要求。昂立新课程小编为大家带来中考历史19大必考知识点,让这万能的模板助你得高分。
一、大国崛起
1. 常考设问:对大国发展/崛起的认识
2. 答案模板
(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2)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关键;
(3)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和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等。
二、中日关系
1. 常考设问:中日双方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为中日关系良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 答案模板 (1)总体做法(建议、启示、看法)
① 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对未来;
② 加强交流,增进互信;
③ 睦邻友好,合作共赢。
(2)日本方面:应正视历史问题,积极、主动、妥善解决战争遗留问题,不要做伤害中国人民情感的事,努力发展中日两国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
(3)中国方面: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加强和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努力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三、中美关系
1. 常考设问:发展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的看法、建议
2. 答案模板
(1)求同存异、增强政治互信;
(2)促进经济合作与共赢、加强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事务合作;
(3)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珍惜和平发展机遇期。
四、三次科技革命
1. 常考设问: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和认识
2. 答案模板
(1)积极影响: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2)消极影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高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利用科技,减少消极影响。
五、对外交往
1. 常考设问:对外交往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2. 答案模板
(1)开放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
(2)独立自主、平等互利是外交的保障;
(3)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
(4)维护国家安定和统一是外交发展的保障;
(5)外交政策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六、民族复兴
1. 常考设问: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答案模板
(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3)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为发展贡献力量。
七、战争与和平
1. 常考设问:怎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战争
2. 答案模板
(1)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2)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打击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防止军国主义和极右势力抬头;
(4)力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5)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八、民族团结
1. 常考设问:如何维护民族统一
2. 答案模板
(1)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2)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同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
(3)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
(4)加大对民族分裂势力的打击力度,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都注定失败。
九、两岸关系与祖国统一
1. 常考设问:如何推进两岸关系进一步(和平稳定)发展,实现祖国统一
2. 答案模板
(1)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九二共识;坚决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2)互相尊重、互补互利,加强经济、科技、文艺、旅游等方面的交流;
(3)加强领导人对话和两岸人员往来;
(4)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坚决反对“一中一台”等各类台独言行,坚决维护国家统一;
(5)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聪明才智,积极参与海峡两岸的交流活动等。
十、改革与制度创新
1. 常考设问:从中外的改革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2. 答案模板
(1)改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改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
(4)改革是强国之路,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十一、侵略与反抗
1. 常考设问:对中国近代遭受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的认识
2. 答案模板
(1)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2)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对外开放,只有提升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上立足;
(3)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等。
十二、思想解放
1. 常考设问:思想解放的作用及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2. 答案模板
(1)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社会进步;
(2)思想解放为社会进步奠定思想基础,社会进步推动思想解放。
十三、党的发展历程
1. 常考设问:对党的发展历程的启示
2. 答案模板
(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3)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4)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等。
十四、改革开放
1. 常考设问:由中国改革开放得到的启示
2. 答案模版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
(2)要结合本国国情,实事求是,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
(3)要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十五、民主与法制
1. 常考设问: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2. 答案模板
(1)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3)不同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借鉴;
(4)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十六、经济全球化
1. 常考设问: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2. 答案模板
(1)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重视区域合作,与各国实现互利共赢;
(2)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重视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3)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
十七、世界政治格局
1. 常考设问: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中国应该如何做/如何应对
2. 答案模板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综合国力;
(2)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加快自身发展,积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3)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十八、传统文化
1. 常考设问: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 答案模板
(1)坚持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
(3)积极宣传民族传统文化;
(4)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坚持发展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十九、三农与民生
1. 常考设问: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
2. 答案模板
(1)重视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2)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坚持税费改革;
(3)加强、加大向农民宣传农业技术等的力度;
(4)注重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历史学科注重记忆理解与背诵,学生们不可忽视历史对我们的学习成长的作用,在初中阶段就应该打好基础。

《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要点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一、元谋人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发现于云南元谋。
二、北京人
1、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是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
2、北京人已经能直立行走,北京人已经会制造石制工具,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3、山顶洞人已经能够人工取火。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一、半坡聚落(黄河流域)
1、早期人类的定居地,称为聚落。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
2、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称为氏族。
3、半坡聚落,距今约6000多年。
4、半坡聚落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5、半坡聚落时期,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陶器。
6、半坡聚落的房屋结构:半地穴式。
二、河姆渡聚落(长江流域)
1、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2、河姆渡聚落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3、河姆渡聚落的房屋结构:干栏式。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一、炎帝与黄帝
1、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炎帝,号称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3、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等。
4、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尧舜“禅让”
1、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禅让制)
三、大禹治水
禹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疏导)的方法,治水成功,被尊称为“大禹”。、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家天下”的夏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中国最早的国家),定都阳城。
3、夏启继承父位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二、商汤灭夏
1、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盘庚迁殷)。
2、盘庚迁殷后,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三、武王伐纣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时期,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一、西周的分封制
1、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分封制。
2、夏商西周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一、齐桓公称霸
1、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
2、春秋五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霸。
3、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齐恒公任用管仲为相。
4、齐恒公积极开展对外活动,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5、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诸候盟会,正式成为中原霸主。
二、问鼎中原
1、楚国是南方的大国,向中原扩张,与晋国相遇,两国在城濮交战,晋国成为中原霸主。
2、楚庄王大举北进,问鼎中原,在比打败晋国,楚庄王升为霸主。
三、合纵连横
1、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2、战国七雄指:齐、楚、秦、燕、赵、魏、韩等七国。
3、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西周时期,人们通常在贵族的田地中集体耕作,古书中把这种大规模的集体耕作描写为“千耦其耘”。
2、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个体生产成为可能,史书上记载这一时期为在“公作则迟”。
二、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
1、公元前356年,秦国开始变法(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的目的:富国强兵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4、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二、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1、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
2、商朝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3、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铭文,也叫金文。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呜
一、孔子
1、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是“仁”和“礼”两部分。
2、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
二、百家争呜
1、百家争呜: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呜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2、掌握各学派名称(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及其代表人物。
第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2、 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少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二、神奇的编钟
1、 铜钟是周期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
2、 编钟:古代常把几件铜钟组合成一套,它们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称为编钟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一、“秦王扫六合”
1、 长平之战(秦-赵):公元前260年,秦在长平之战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有关成语:纸上谈兵)
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大一统)
3、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
4、 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陈胜吴广起义
3、 时间:公元前209年。
4、 地点:大泽乡。
5、 起义过程中建立的政权:张楚政权。
6、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7、 相关成语: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三、楚汉战争(项羽—刘邦)
1、 鸿门宴
2、 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

第14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废分封,立郡县(政治方面)
1、 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 在地方:建立郡县制。郡的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
二、车同轨,书同文(经济方面)
1、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2、 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
3、 秦始皇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货币。
三、御匈奴,筑长城(军事方面)
1、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秦长城是在燕、赵、秦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起来的。)
四、焚书坑儒(思想方面)
1、 秦始皇采取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 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二、削弱封国势力,颁布“推恩令”。
1、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三、强化监察制度
1、 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 2、在地方,设立刺史(13个)。

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中原王朝一匈奴的和战关系
1、 秦始皇派蒙恬率30万军队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
2、 西汉和亲政策:昭君出塞
二、张骞通西域
1、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⑴、时间:公元前138年。
⑵、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2、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
3、 西域都护的设置:
⑴、时间:公元前60年。
⑵、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4、 丝绸之路(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
⑴、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
⑵、丝绸之路途经地方: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⑶、丝绸之路最后到达的地方:欧洲
⑷、为什么称之为丝绸之路?
(因为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 
⑸、丝绸之路经济交流的主要商品:
西传:丝织品,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中国)
东来:毛皮、汗血马、瓜果,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
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1、 造纸术发明以前,通常用竹木简和帛做书写材料。
2、 西汉前期,人们发明了造纸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改进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4、 公元3-4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就已经相当普遍。
二、“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
1、 张仲景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2、 华佗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并成功施行了开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被人们誉为“神医”。
三、《九章算术》
1、《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还总结出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等。
2、《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3、《周髀算经》(西汉),率先提出勾股定理,比西方早了约500年。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一、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
1、佛教
⑴、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⑵、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⑶、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⑷、佛教教义: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眼前的一切痛苦,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在来世得到幸福。
⑸、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
2、道教
⑴、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是中国本土的宗教。
⑵、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二、司马迁与《史记》
1、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 《史记》全书130篇,52万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三、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1、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曹操统一北方
1、在军阀混战中,曹操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
2、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三国鼎立
1、208年,曹军与孙权、刘备联军决战,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2、赤壁之战(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3、 三国鼎立: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人口南迁
1、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2、 西汉时,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黄河流域。
3、 北方人口开始南迁的原因:为了躲避战乱。
4、 北方移民南下后,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
5、 相关成语:祖逖----闻鸡起舞
二、淝水之战---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1、 东晋(胜)—前秦(败)。
2、 相关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1、 农业: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2、 丝织业:三国时期,蜀锦。
3、 冶铸业:发明灌钢法。
4、 制瓷业:青瓷。
5、 城市:建康。
6、 230年,孙权还派人(卫温)航海到达夷洲。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合称“五胡”。
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1、 鲜卑族拓跋部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
2、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⑴、迁都洛阳(从平城迁到洛阳)。
⑵、实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等。
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1、祖冲之----南朝著名的科学家。
2、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 贾思勰----北魏和东魏时期的著名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一书。
2、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1、 郦道元----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主要著作《水经注》
2、 从《水经注》中,我们得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石油资源的国家。
第24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一、“书圣”王羲之
1、 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代表作有《兰亭序》。
2、 王羲之的书法,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
3、 王羲之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二、顾恺之和绘画
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绘画方面,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东晋人顾恺之。
2、 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作品以人物画为主)
三、石窟艺术
1、 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
2、 著名石窟艺术:云冈石窟(山西大同) 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大题主要是:秦始皇、汉武帝、北魏孝文帝、江南地区开发

影视版教材《初中历史》初一上-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历史课不再枯燥,此原创课件为以动画、影视视频和网络图片形式,结合专业配音老师解说教材,让学生更直观、兴趣的、生动的方式,预习和学习历史教材内容!



《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要点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一、元谋人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发现于云南元谋。
二、北京人
1、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是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
2、北京人已经能直立行走,北京人已经会制造石制工具,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3、山顶洞人已经能够人工取火。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一、半坡聚落(黄河流域)
1、早期人类的定居地,称为聚落。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
2、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称为氏族。
3、半坡聚落,距今约6000多年。
4、半坡聚落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5、半坡聚落时期,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陶器。
6、半坡聚落的房屋结构:半地穴式。
二、河姆渡聚落(长江流域)
1、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2、河姆渡聚落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3、河姆渡聚落的房屋结构:干栏式。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一、炎帝与黄帝
1、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炎帝,号称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3、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等。
4、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尧舜“禅让”
1、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禅让制)
三、大禹治水
禹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疏导)的方法,治水成功,被尊称为“大禹”。、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家天下”的夏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中国最早的国家),定都阳城。
3、夏启继承父位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二、商汤灭夏
1、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盘庚迁殷)。
2、盘庚迁殷后,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三、武王伐纣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时期,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一、西周的分封制
1、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分封制。
2、夏商西周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一、齐桓公称霸
1、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
2、春秋五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霸。
3、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齐恒公任用管仲为相。
4、齐恒公积极开展对外活动,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5、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诸候盟会,正式成为中原霸主。
二、问鼎中原
1、楚国是南方的大国,向中原扩张,与晋国相遇,两国在城濮交战,晋国成为中原霸主。
2、楚庄王大举北进,问鼎中原,在比打败晋国,楚庄王升为霸主。
三、合纵连横
1、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2、战国七雄指:齐、楚、秦、燕、赵、魏、韩等七国。
3、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西周时期,人们通常在贵族的田地中集体耕作,古书中把这种大规模的集体耕作描写为“千耦其耘”。
2、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个体生产成为可能,史书上记载这一时期为在“公作则迟”。
二、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
1、公元前356年,秦国开始变法(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的目的:富国强兵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4、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二、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1、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
2、商朝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3、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铭文,也叫金文。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呜
一、孔子
1、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是“仁”和“礼”两部分。
2、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
二、百家争呜
1、百家争呜: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呜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2、掌握各学派名称(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及其代表人物。
第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2、 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少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二、神奇的编钟
1、 铜钟是周期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
2、 编钟:古代常把几件铜钟组合成一套,它们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称为编钟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一、“秦王扫六合”
1、 长平之战(秦-赵):公元前260年,秦在长平之战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有关成语:纸上谈兵)
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大一统)
3、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
4、 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陈胜吴广起义
3、 时间:公元前209年。
4、 地点:大泽乡。
5、 起义过程中建立的政权:张楚政权。
6、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7、 相关成语: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三、楚汉战争(项羽—刘邦)
1、 鸿门宴
2、 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
第14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废分封,立郡县(政治方面)
1、 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 在地方:建立郡县制。郡的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
二、车同轨,书同文(经济方面)
1、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2、 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
3、 秦始皇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货币。
三、御匈奴,筑长城(军事方面)
1、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秦长城是在燕、赵、秦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起来的。)
四、焚书坑儒(思想方面)
1、 秦始皇采取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 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二、削弱封国势力,颁布“推恩令”。
1、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三、强化监察制度
1、 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 2、在地方,设立刺史(13个)。
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中原王朝一匈奴的和战关系
1、 秦始皇派蒙恬率30万军队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
2、 西汉和亲政策:昭君出塞
二、张骞通西域
1、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⑴、时间:公元前138年。
⑵、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2、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
3、 西域都护的设置:
⑴、时间:公元前60年。
⑵、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4、 丝绸之路(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
⑴、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
⑵、丝绸之路途经地方: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⑶、丝绸之路最后到达的地方:欧洲
⑷、为什么称之为丝绸之路?
(因为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 
⑸、丝绸之路经济交流的主要商品:
西传:丝织品,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中国)
东来:毛皮、汗血马、瓜果,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
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1、 造纸术发明以前,通常用竹木简和帛做书写材料。
2、 西汉前期,人们发明了造纸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改进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4、 公元3-4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就已经相当普遍。
二、“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
1、 张仲景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2、 华佗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并成功施行了开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被人们誉为“神医”。
三、《九章算术》
1、《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还总结出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等。
2、《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3、《周髀算经》(西汉),率先提出勾股定理,比西方早了约500年。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一、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
1、佛教
⑴、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⑵、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⑶、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⑷、佛教教义: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眼前的一切痛苦,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在来世得到幸福。
⑸、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
2、道教
⑴、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是中国本土的宗教。
⑵、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二、司马迁与《史记》
1、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 《史记》全书130篇,52万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三、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1、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曹操统一北方
1、在军阀混战中,曹操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
2、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三国鼎立
1、208年,曹军与孙权、刘备联军决战,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2、赤壁之战(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3、 三国鼎立: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人口南迁
1、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2、 西汉时,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黄河流域。
3、 北方人口开始南迁的原因:为了躲避战乱。
4、 北方移民南下后,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
5、 相关成语:祖逖----闻鸡起舞
二、淝水之战---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1、 东晋(胜)—前秦(败)。
2、 相关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1、 农业: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2、 丝织业:三国时期,蜀锦。
3、 冶铸业:发明灌钢法。
4、 制瓷业:青瓷。
5、 城市:建康。
6、 230年,孙权还派人(卫温)航海到达夷洲。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合称“五胡”。
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1、 鲜卑族拓跋部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
2、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⑴、迁都洛阳(从平城迁到洛阳)。
⑵、实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等。
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1、祖冲之----南朝著名的科学家。
2、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 贾思勰----北魏和东魏时期的著名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一书。
2、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1、 郦道元----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主要著作《水经注》
2、 从《水经注》中,我们得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石油资源的国家。
第24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一、“书圣”王羲之
1、 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代表作有《兰亭序》。
2、 王羲之的书法,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
3、 王羲之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二、顾恺之和绘画
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绘画方面,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东晋人顾恺之。
2、 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作品以人物画为主)
三、石窟艺术
1、 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
2、 著名石窟艺术:云冈石窟(山西大同) 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初一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一、复习时间 大约有四周的复习时间。第一周每班每周2节课,后三周每班每周3节课,这样算下来,每班大约能有11节课的复习时间。二、复习任务 初一第一学期历史共有四个单元,24课。三、复习措施 我们把短暂的复习时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巩固基础知识。计划用8节课,课堂上老师领着复习...

初一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33、(1)商鞅(2)冯太后 三长 俸禄 均田(3)孝文帝 洛阳 汉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qq1009800020 2011-01-16 知道答主 回答量: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2005—2006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人教版的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约五六千年 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 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渔猎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半地穴式房屋 彩陶(上有最早文字雏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大汶口文化:出现贫富分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第1、2课看一下《精析精练》中和原来测试...

初二上册历史期末重点资料
初二上册历史期末重点资料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个人养老金适合哪些人投资?哲哥聊历史2333 2023-02-03 · TA获得超过23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5.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1、...

初一上册历史试卷
中大附中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闭卷部分,10分钟)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16分)1、下列人类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 蓝田人 D.元谋人2、夏朝的国王启A.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B.是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第一个受益者C.是民主推选为国王的D.统治残暴,引起了人民反抗,...

谁能帮我归纳一下8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重点!!!
1、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5、斗争锋芒:矛头指向“尊孔复古” 四、发展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从此,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 五、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检测题及答案
在基础 教育 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检测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

初一上册政治 历史 生物 地理期末复习
初一上册政治 历史 生物 地理期末复习 答的好。我肯定把我把所以的分,都给了。是苏教版的,... 答的好。我肯定把 我把所以的分,都给了。是苏教...地理: 初中一年级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和地球仪:(1) 地球是球体的证据:(2) 地球大小:(3) 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方向...

初一历史知识点2021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 ★ 初一上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 七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 ★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知识点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为你推荐:特别推荐 为什么麦当劳一瓶冰露卖 7.5 元? 有哪些揭露讽刺韩国财阀的电影? 为什...

人教实验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19.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20.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万州区17045856443: 初一上册期末历史考点 -
靳娟芎菊: 1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2 山顶洞人是我国远古人类中最早以血缘关系结合成生活集体的,并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 3 距今约四五千年时,黄帝和炎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他们后...

万州区17045856443: 人教版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
靳娟芎菊: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P1.3.4 4、从...

万州区17045856443: 初一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
靳娟芎菊: 是前秦打东晋具体如下: 前秦与东晋的战争有名肥水之战,公元383年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民兵,打算一举击溃东晋王朝,当时多数大臣反对苻坚,但苻坚一意孤行一位知己的兵力强悍不可击败,但是,战争开始不久,苻坚望见晋军的阵容又把远处八公山上的草木误认为晋军不由得胆战心惊,不久前秦大败前秦政权瓦解北方又再度陷入混战.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逃到东晋,增加了东晋的劳动力使东晋成为386至419最强盛的国家. 还有成语风声鹤唳,背水一战等

万州区17045856443: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重点 -
靳娟芎菊:[答案] 赵高“指鹿为马”) 秦朝的暴政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二、陈胜吴广起义(揭竿而起) 时间:公元前209年 起义地点:大泽乡 经过:略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万州区17045856443: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我要列表格的,把哪一年发生的什么事情写出,然后是带来的影响. -
靳娟芎菊:[答案] 七年级历史复习要点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3.炎帝、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二部族构成华夏族的主体. 4.尧、舜、禹时期通过“禅让”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禹是传说...

万州区17045856443: 初一上期的人教版历史期末考哪些?我要精简,不要废话! -
靳娟芎菊: 初一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问卷)班别: 姓名: 学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2.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 A....

万州区17045856443: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
靳娟芎菊: 1.商鞅变法 2. 百家争鸣 3.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 4.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5. 评价秦始皇( 功大于过) 6. 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措施 7. 丝绸之路, 造纸术, )地动仪, 《史记》, 赤壁之战 8.北魏孝文帝改革

万州区17045856443: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
靳娟芎菊: 初一上册一、填空题: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距今年约为170万年,北京人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分别是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早期居民.根据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的遗物...

万州区17045856443: 初一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
靳娟芎菊: 一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元谋人时间: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地点: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2、北京人时间: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黄河流域)二 、原始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