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是什么体裁

作者&投稿:凭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植树的牧羊人》的主旨是什么???~

一是歌颂人性说。文章通过写植树的牧羊人数十年如一日地植树,表现了他的慷慨无私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他对植树的热爱,让世界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希望,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二是善待自然说。文章通过牧羊人坚持不懈地植树,最终把荒漠变成绿洲,启示我们只要善待自然,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与我们丰厚的回馈。
三是寻找幸福说。文章讲的是一个牧羊人在妻子和独生子去世后,离群索居,搬到高地,把“树”当作亲人,通过植树找到自己的幸福,把荒漠变成了绿洲,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
四是拯救大地说。持该观点的人认为,在英文中牧羊人还是基督耶酥的意思。牧羊人没有事业的压力,担负起拯救大地的任务。日复一日的植树,终于使走向死亡的高原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不但拯救了一方水土,也拯救了一方人民,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
五是人定胜天说。教师教学用书援引杨晓林的观点,认为文章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表达了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

扩展资料:《植树的牧羊人》,又名《种树的男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1953年写的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把土丘变成了绿洲,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曾被改编成动画片。
法国作家让·乔诺写过一篇著名的小说,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这位牧羊人,不知道1914年的战争。
也不知道1939年的战争,他天天和树打交道.和树相依为命,他用心灵的语言和树谈心,默默地交流,过的是“淡泊生活。他通过亲身经历证实了孤独者“找到了过得美满幸福的好办法--爱让生活多份阳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植树的牧羊人

《植树的牧羊人》的主人公:植树的牧羊人。
作者在文中起的作用有: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故事才显得真实可信,又通过我的所想所感,对植树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行文中注意前后对比、照应。文章虽然写了一段跨越40年的回忆,但实际上作者只是写了三个时间段,即1913年,初见牧羊人;五年后,再次见到牧羊人;1945年,最后一次见到牧羊老人。
这三次的见面,写法也是不同的。第一次,写了三天,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详细叙述了“我”与牧羊人第一天初识,第二天相伴,第三天告别,而另外两次相见却写得较为简洁。

扩展资料:
《植树的牧羊人》,又名《种树的男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1953年写的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把土丘变成了绿洲,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这位牧羊人几十年置身于荒无人烟的地域,他每种下一棵树,就感到在人世间就又多了一个亲人。
由于充满了改造现实世界的强烈愿望和对树的极度热爱,这位牧羊人在实践中逐渐发现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他深深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为他人,为后人造福。
本文的结构的特点: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将人物的活动放在一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之下以突出人物的品质,以及生命的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植树的牧羊人

13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

撰写与执教:张安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学生懂得自主合作探究小说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学习牧羊人慷慨无私,不求名利和回报的精神,培养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生成问题

复习《纪念白求恩》,复习三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议论文

今天,我们学习一位外国作家的作品《植树的牧羊人》,这是哪种文体呢?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呢?

二、初步探究

1、检查预习,检查文章读一读写一写及课文注释里注音的字的读法

2、通过注释及资料,学生初步介绍作者

3、初读课文,整体探究

(1)文章的文体及表达方式

记叙文,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

(2)趣味解题

什么样的人叫牧羊人?

牧羊人怎么成了植树人?

文章这样的标题好在哪儿?(点明了文章主要内容,即主要的事与主要的人,又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看标题我们知道这是写人为主的文章还是写事为主的文章?(写人的文章)

(3)整体感知,初步探究

速读课文,文章表现出了牧羊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有哪些性格特点和品质特点?)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

发表看法,并说出关键词句所在位置,引导同学们做好标注。同学们互相补充,完善人物特点。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文本上没有关键词,需要自己概括的特点:估计:勤奋和有毅力学生不一定能说出

板书人物特点:慷慨无私 不图回报

自信 平静 不爱说话(沉默寡言) 安静忠厚不张扬

生活简洁(俭朴、爱整洁),热情好客

认真 仔细

勤劳 有毅力,保护环境,造福人类

三、小结

四、巩固

学生读读读写写

五、作业

课后练习题初步解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课,生成问题

复习人物特点,文章是怎样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出来的呢?

二、深入探究,合作品读课文

1、学生理情节,找细节,作批注,找出情节、细节与人物特点表现的对应关系

学生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互相补充纠正,老师注意引导

估计如下:5自然段对石房子的环境描写,表现牧羊人的生活简洁;挑橡子儿表现认真仔细;种橡子儿,种

属于小说。《植树的牧羊人》,又名《种树的男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1953年写的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把土丘变成了绿洲,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曾被改编成动画片。
原文节选:
才不过八年的时光,整个高地便焕然一新,散发出健康富裕的光芒。
假如你想了解谁是真正品行出众的人,恐怕得花好几年观察:看看他的行为是否无私;动机是否慷慨;同时他还必须在大地上留下明显的印记。
我很幸运地认识一位“种树的男人”,他正好符合以上所说的条件。
大约四十年前,我长途跋涉来到阿尔卑斯山下的普洛旺斯高原。当时这个高原一片黄土,光秃秃的,一棵树也没有。
我走了三天,来到一个破落村庄的废墟附近。这个村庄的房子早已在风吹雨淋之下,失去了它们的屋顶。一座尖塔倾圮的教堂,显示这里曾经有人居住,但是现在却毫无生命的迹象。
由于我的水在两天前就喝光了,所以急需找到饮用水。我原本以为村子里应该有水井,找到它时才发现,它早已干涸。
其实,我对这一带相当熟悉。高地上稀疏地错落着四五个村庄,其中大部分居民因为忍受不了干旱的气候搬走了,剩下几家烧炭工人,生活十分艰辛。
我继续向前走,心想:要找到水,恐怕是没指望了。就在我爬上一个山坡时,忽然看见远处山谷似乎有人影,我朝那人大声叫道:“给我一点儿水好吗?”

《植树的牧羊人》属于报告文学体裁。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1 《植树的牧羊人》这篇文章写的是牧羊人用双手和毅力将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阿尔卑斯山荒芜之地...

《植树的牧羊人》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
《植树的牧羊人》是慷慨无私的精神在支撑着他。这位牧羊人几十年置身于荒无人烟的地域,他每种下一颗树,就感到在人世间就又多了一个亲人,他的事业是“堪与上帝比美的事业,由于充满了改造现实世界的强烈愿望和对树的极度热爱,这位牧羊人在实践中逐渐发现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他深深...

植树的牧羊人阅读答案
“奇迹”指什么?(3分) 19.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任选一个)。(2分) (1)“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薄薄的雾气,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2)“这些白桦树棵棵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蔚然成林。”答案:14.作者运用以时间先后顺叙的叙事方法。第一部分写作者与牧羊人第一次见面的情形,很详细...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我整理的《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1 “我”在1913年,人迹罕至的阿尔卑斯山地上,遇到一位沉默又自信的神秘牧羊人。牧羊人一直一个人种着树。1919年,”我”重返荒原,那儿已有了一片树林。在1945年,荒原俨然成了...

植树的牧羊人的描写手法是怎样的?
植树的牧羊人描写方法如下:1、作品采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作者通过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描写,如荒凉的山地、干燥的气候、贫瘠的土地等,为读者呈现出一个艰苦的环境,突出了牧羊人的勤劳和坚韧。2、作品还运用了人物形象描写。牧羊人是一个勤劳、善良、有信念的人。他的行为举止也表现出他的坚定和执着。

植树的牧羊人作用了象征手法吗?
这是一篇著名的绘本故事,作者虚构了一个在贫瘠荒原孤独种树的牧羊人形象,通过荒原前后境况的对比,表达了对老人的赞美和敬佩之情。作者采用纪实笔法来写,曾让人误以为写的是真实的人,甚至有人去普罗旺斯地区寻访这位老人。作为一篇教读课文,本文与《纪念白求恩》有着不同的风格,承担着完成单元学习任务...

《植树的牧羊人》想要表达什么
这体现出村民缺乏对人与自然持续发展关系的反思,不能正视失去家园的根本原因。影片中有明显的对比手法运用。“我”所见到的牧羊人目睹了村庄的变化,默默地选择了以植树来逐渐改变区域的环境。布菲耶老人在放羊之余,前3年种下了10万棵橡树。一战后的第5年,“我”再次去拜访老人,他之前种下的树木...

植树牧羊人课本里和电影里的区别是什么?
植树牧羊人课本里和电影里的区别是什么?回答 1,文章《植树的牧羊人》,又名《种树的男人》 ,是法国作家让·乔诺1953年写的一篇小说 ,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把土丘变成了绿洲,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2,电影《种树的牧羊人》描述的 是一个孤独的...

种树的牧羊人观后感影评
但这些动画的有的《牧羊人》没有,这些没有的,《牧羊人》有。怎么样都能说,《牧羊人》是一部风格独树一帜的'短片了吧。种树的牧羊人观后感【2】 感觉的确比摇椅要好,画面调配得更好,也更能感染我。当知道这样一个人几十年来做着一样的事情而没有质疑没有抱怨,犹如神一样的存在,没有...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
因为他觉的有了树,就有了生机,就有了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牧羊人种的树已经小有规模,这个地区有了雾气,开始有水分了。牧羊人依然不停种树,森林的规模不断扩大,渐渐的这个地区有了溪水,这个地区的风景越来越好,慢慢的就有人开始来这儿旅游了。虽然大家都认为这片森林是自然形成的,虽然没有人肯定牧羊人的...

邳州市18823243066: 植树牧羊人一课的体裁是什么 -
中叔咬还原: 《植树的牧羊人》的体裁是叙事体小说.

邳州市18823243066: 植树的牧羊人体裁是什么
中叔咬还原: 体裁是小说

邳州市18823243066: 植树的牧羊人是虚构的吗 -
中叔咬还原: 是.据说作者参加真人真事征文比赛所写,获奖后征文单位查不到主人公的资料,所以又取消了奖项.现在一般把此文归入小说体裁.

邳州市18823243066: 植树的牧羊人是散文吗 -
中叔咬还原: 种树的牧羊人编辑 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凭着一己之力和数十年的时间,在荒漠中种出了大片的树林,把土丘变成了绿洲.《种树的牧羊人》是Frédéric BACK先生1987年出品的一部代表作品,

邳州市18823243066: 植树的牧羊人是议论文吗? -
中叔咬还原: 采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种树人的故事,通过“我”的耳闻目睹,所思所想,对种树人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使种树人的故事显得真实可信,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同学初一的吧

邳州市18823243066: 植树的牧羊人转换职业的目的是什么 -
中叔咬还原: 为了植树,造福大地,为世界做出贡献.

邳州市18823243066: 植树的牧羊人用的什么记述方法?哪些是详细?哪些是略写? -
中叔咬还原: 植树的牧羊人用了第一人称顺叙的记述方法.详写了第一次见到牧羊人的情景,略写了第二次第三次见牧羊人的场景.

邳州市18823243066: 植树的牧羊人的主人公是谁?作者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中叔咬还原: 《植树的牧羊人》的主人公:植树的牧羊人. 作者在文中起的作用有: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故事才显得真实可信,又通过我的所想所感,对植树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

邳州市18823243066: 《植树的牧羊人》本文选自什么
中叔咬还原: 14植树的牧羊人 本文节选自《植树的男人》,《植树的男人》是他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个...

邳州市18823243066: 植树的牧羊人,本文是用第几人称来写的? -
中叔咬还原: 本文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