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作者&投稿:柞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军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从军·其四》【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白话释义: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创作背景: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七首》就是王昌龄采用乐府古题写的此类边塞诗。

《从军行》表达了作者和战士们一样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这首诗表现了守边战士们不畏艰苦,以及他们勇于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 诗文简析: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强烈的爱国之情.(这句就应该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了) 诗的前两句在交代了地点环境的同时,也烘托出了玉门关一带阴沉的苍凉气氛.使人仿佛看到守边战士生活的艰苦和他们保家卫国的责任心.后2句则写出身经百战磨破铁衣的壮烈形象,表现了守边将士们为国为民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投笔从戎的强烈爱国情怀。保卫边疆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

《从军行》王昌龄这首诗表达了表达了战士们的对于祖国的忠贞和保卫祖国的决心,体现了将士们驻守祖国边疆的宏伟壮志。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第四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第六首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第七首诗主要描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全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品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时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翻译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赏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门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从军行》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无畏的将士们的崇敬之情以及诗人心中澎湃的爱国热情,全诗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表现了将士们威武壮烈的战斗过程,谱写出一曲悲壮豪情的边塞军旅诗篇。

从军行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翻译:青海湖上升起漫漫云雾,将雪山遮住,显得一片黯淡,边塞的古城和玉门雄关隔着千万里,只能遥遥相望。在这黄沙万里的战场上,战士们的铠甲因为战争而破败,但是他们依然坚定,不打败进犯的敌军,决不回家乡。 表现出战士们保卫国家的坚定信念。


从军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军行古诗的思想感情
《从军行·其二》唐·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译文 身经沙场百战铁甲早已支离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敌军大将,独自率领残兵杀开重围千骑而归。赏析 诗的首句写出了将士们征战环境之“苦”,“碎铁衣”,形容气候恶劣,斗争严酷。次...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这首诗表达了( )的感情。
这首诗表现了守边战士们不畏艰苦,以及他们勇于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

《从军行》的诗意?
最后,诗歌通过表现战士们的誓言和决心,彰显了他们的忠诚和担当。例如,“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这句诗,表达了战士们愿意长期为国戍边,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决心和忠诚。这种表现方式进一步突出了战士们的英勇形象,也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号召力。综上所述,《从军行》的诗意主要...

《从军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投笔从戎的强烈爱国情怀。保卫边疆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

从军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杨炯的诗作。此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第三四句描写了军队辞京后的出战;第五六句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激烈的战斗场面;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

《从军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从军行》描绘了一个知识分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首联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颔联写主帅率军辞别京城,奔赴前线作战,以排山倒海之势包围敌国城堡的过程。颈联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

从军行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思念?
在诗中,“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之情。而“龙钟泪不干”更是表达出了作者内心无尽的悲痛和思念之情。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家乡亲人是非常思念的,希望能够早日重逢,结束分离之苦。综上所述《从军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

李白的《从军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急!!!
应该是通过描写战场上将士的英勇杀敌,表达作者对将士的赞扬之情

从军行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王昌龄的《从军行》共7首,描写了士子从戎,征战边疆的过程和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的胸襟。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本诗一共七篇,作者通过描写边塞的人,景表达自己远在边塞的思乡之情和内心崇高的爱国精神,对战士们的赞美。王昌龄,唐代诗人。字...

从军行杨炯表达了什么情感简单点?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从军行是乐府旧题,多述军旅苦辛之词。东汉末王粲随曹操征张鲁和孙权,曾作《从军行》五首以美其事,但并未具体展示战斗生活。杨炯这首五律,仅仅四十个字,不仅充分渲染了战争的环境气氛,而且深入抒写了书生投笔从戎的思想感情和边塞的战斗生活。在《从军行》这一旧题乐府诗...

西华县13690546557: 从军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 -
荤便扶信: 中心思想:这首诗表现了守边战士们不畏艰苦,以及他们勇于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 诗文简析: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强烈的爱国之情.(这句就应该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了) 诗的前两句在交代了地点环境的同时,也烘托出了玉门关一带阴沉的苍凉气氛.使人仿佛看到守边战士生活的艰苦和他们保家卫国的责任心.后2句则写出身经百战磨破铁衣的壮烈形象,表现了守边将士们为国为民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西华县13690546557: 《从军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荤便扶信: 第一首为五言律诗,写从军战士的作战经历和感想以及征战杀敌实现和平的愿望.第二首诗为七言绝句,以疏简传神的笔墨,叙写了唐军被困突围的英勇事迹,热情洋溢地歌颂了边庭健儿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全诗从侧面反映了作者欲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

西华县13690546557: 从军行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
荤便扶信: 一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第四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

西华县13690546557: 王昌龄的从军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
荤便扶信:[答案]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前两句写景,用“青海长云”“孤城遥望”极言塞外荒凉、空旷的景致,给人以苍凉之感;用“暗”“孤”“遥”等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西华县13690546557: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这首诗表达了( )的感情. -
荤便扶信:[答案] 这首诗表现了守边战士们不畏艰苦,以及他们勇于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

西华县13690546557: 《从军行》一诗中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杨炯 -
荤便扶信:[答案] 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就是描写其间边塞战士的.诗词是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西华县13690546557: 从军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荤便扶信: 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描绘边地风光,借以渲染战争气氛.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豪

西华县13690546557: 李白的《从军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急!!! -
荤便扶信: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前两句写景,用“青海长云”“孤城遥望”极言塞外荒凉、空旷的景致,给人以苍凉之感;用“暗”“孤”“遥”等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悲壮的赞歌,是孤独的等待,是思乡的惆怅. 后两句叙事抒情,“百战”“穿金甲”写战事的频繁、激烈、残酷,用了夸张的写法,更突出士兵们边塞生活的艰难;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既是战争前慷慨激昂的豪迈壮语,却也表现出边关将士们无奈、决绝的心境.

西华县13690546557: 从军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荤便扶信: 1、《从军行》的主旨:表达了诗人身为书生却身怀强烈的报国情怀.全诗通过对书生投笔从戎、为国参军的经历的描述,不仅表现了唐朝士兵作战时坚强无畏的精神面貌,也表现了诗人心中的英雄气概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2、《从军行》描绘了一个知识分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首联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颔联写主帅率军辞别京城,奔赴前线作战,以排山倒海之势包围敌国城堡的过程.颈联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初唐广大知识分子为国建功立业的共同心愿.

西华县13690546557: 明余庆《从军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人说这首诗很好的表现了作为大一统帝国隋的边塞诗中特有的“大国之气”“强国之音”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
荤便扶信:[答案] 思想感情;略地伤民人尽恨,邀功讨赏众皆嗤.平安有定唯发展,寇盗无生乃孝慈.古鉴虽尘能预警,团圆奋进最相思! 白话... 赶走入侵的敌人,并在那收复的国土上也建一座朔方城般的胜利之城. “从军行”是乐府诗题, 明余庆仅仅用了八句,就写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