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养老为何不回老家、而是来到江苏养老送终?

作者&投稿:连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苏东坡路过郏县,见此处山川形胜和他老家眉山颇为相像,而小峨眉山更是酷似蜀中峨眉山,遂驻足流连,赞不绝口,并表达了百年之后葬在此处的意愿。

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写道: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

在《祭亡兄端明文》中写道:丧来自东,病不克迎。卜葬嵩阳,既有治命。(注:“嵩阳”即嵩山以南,“治命”即人死前神志清醒时的遗嘱。)

在《再祭亡嫂王氏文》中写道:兄没有命,葬我嵩少,土厚水深……虽非故乡,亲族不遐,勿畏勿惊。

在《遣适归祭东文》中写道:兄轼已没,遗言葬汝。辙与妇史,夙约归。(注:“东茔”即苏家在眉山的,“适”即苏辙的次子苏适。)

苏轼抵达常州,岂料竟一病不起。苏辙的这些祭文告诉我们,在苏轼去世之前,兄弟二人一直都有书信往来,而且他们最终议定的安葬地就在嵩山南麓、汝州境内

苏辙早就跟兄长约定将来要落叶归根,葬在父母旁边。加之他对八郎妇“归安故土”的许诺,可以看出苏辙心中最理想的选择是老家眉山。但受时局所迫,他只能忍痛把眉山从备选名单中剔除。

当时的局势是,向太后离世,宋徽宗欲重推变法,眼看新党得势,元佑旧党势必遭受打压,苏家的命运再度陷入未知。若在这个关口携灵柩回川,不仅要面临经济上的困难,政治上的风险也可能牵连到家乡的亲人。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苏辙只能仰天长叹:“势从,夫岂不怀”。

眉山回不去,第二选择就是“子孙安之,殆不复迁”的中原。

彼时,对亟于归乡而不可得的二苏兄弟来说,郏县小峨眉山的存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慰藉。而把新的安置在小峨眉山下自然就成为“天实命之”的不二之选。

若苏辙事先并不知晓县有小峨眉,那么他在选择茔兆时必定会把目光投向嵩山。因为嵩山不仅是中原的文化圣山,还是北宋士大夫的精神高地,更何况苏洵和苏轼都曾在诗文中表达过归隐嵩山的愿望。

此外,要靠近嵩山但又不能离颖昌太远,中原毕竟不是故乡,只有“亲族不遐”,长眠于斯的人才能不惊不畏。



古人的地区认同感是现在人不能比的,古代官员抱团看地区和座师,但是这很容易重合,当地出来的大佬更喜欢提携老家的后辈,也就是乡党。退休回乡后在家乡受到的尊荣也是地方顶配的,苏轼这样名满天下的超级大明星,他们是到哪个地方都是被热烈欢迎的。

因为他喜欢江苏,江苏的风景非常美,同时他也非常喜欢吃。所以他就到江苏来养老了,想要享受美好的生活。

俗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环境优美,是很多文人雅士梦寐以求的地方,当地的风土人情很好。

因为苏轼非常的喜欢江苏。所以最后他选择了在江苏养老送终。


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

大家帮个忙,我想知道李清照的历史故事和不同名人对她的词的评价,先谢谢...
无忧少虑的日子,再也一去不复返了。作为元佑党人之后,她甚至已无法再 在京都呆下去了。明年,李清照终于被迫辞别新婚不久的夫君,与之生别离 ,回到了老家。 呜呼!对于一个才高情笃之人来说,人生之最为惨烈而难于熬历的苦难 ,莫过如此!而这样的苦难对于年仅二十的李清照来说,才仅仅只是个开始 。等待在她...

急求:初三上学期语文(人教版)期末考试复习提纲,试卷,答案!
④回到家,吃了一大碗荷包蛋,心中好受了许多。母亲边看他吃边告诉他:前一段父亲病了,不肯上医院,在家里躺了半个月,身体刚恢复点,就急着去干活。他听了,明白母亲的意思,知道了为什么家里一直没回信寄款的原因;他呆坐着,沉默无言。隔了一会儿,母亲起身从厨柜里端出大半碗黑糊糊的米饭,说:“给你爹送去。

一胎闺女,一直没领证,孩子也没上户口,后来我又怀孕了,然后回老家...
孟桂莹 孟桂蓥 孟莘烟 孟梓烟 孟荻银 孟楸银孟真 孟莹野 孟红梅 孟庆花 孟小琴 孟烟镁 孟庆蕾 孟昭芸 孟蕾 孟桂云 孟婷 孟芸 孟彤 孟琪 孟怡君孟丽娟 孟淑杰 孟玉 孟韵雅 孟妃暄 孟雨亭 孟枫雅 孟羽鹃 孟红伊 孟小馨 孟艳红 孟小丹 孟敏 孟丽艳 孟奕珊孟念诺 孟楚姗 孟天媛 孟传姗 孟轼...

原告提离后搬出去,回来又出去反复几次,开庭,原告说回来争取过,还是觉 ...
宁顺花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次不打算再写遗书了,这次有警方、妇联出面,相信政府不会让悲剧发生。”因担心自己被伤害,宁顺花每次回老家出庭都会留下遗书。而陈定华为达到与宁顺花不离婚的目的,曾多次扬言要杀死宁顺花亲属。据宁顺花所述,目前自己并不了解陈定华“收集到了什么新证据”。5年5次起诉...

绥阳县18286544374: 苏轼简介 -
校文冰硼:人物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一寸有余(186cm)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眉州(即今四川眉...

绥阳县18286544374: 想要苏东坡内心矛盾的资料 -
校文冰硼: 东坡的选择我曾在这秋水之畔终日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那寂寞瘦削的倒影.就像所有跋涉在官场仕途上的文人,孤独的我常感到一种莫名的失意.是的,我拥有了荣华富贵、社会地位、不灭才情.但我年轻的心灵仿佛总在下着蒙蒙细雨....

绥阳县18286544374: 我想了解一下苏轼.在他努力发奋考取功名的时候,他的妻子王弗有没有在他身边陪着他?是在家乡等他吗?还 -
校文冰硼: 苏轼1054年娶王弗,1056年父子三人进京赶考...王弗和苏辙妻史氏是待着眉州的..1057兄弟二人进士及第,然后得闻母亲程氏去世回家丁忧.27个月后是就是他们全家搬到汴京,那一年他们有了一个儿子苏迈.而后苏轼参加制科考试考得百年第一,去凤翔上任,三年后回京任京官,然后王弗、苏洵先后离世,然后就又是回乡丁忧,相传三年间苏轼在王弗墓旁手植青松三万棵. 那首《江城子》确实是在十年后密州任上的一晚梦后写的.

绥阳县18286544374: 灵壁张氏园亭记的词语解释,要全面的 -
校文冰硼: 简述 元丰二年(1079)二月,苏轼由徐州移知湖州(古称吴兴),经江淮间,多追感旧游,记事赋诗,本文即作于此时.借对张氏园亭的艳羡,表达了对仕与不仕的看法,文末流露出个人的生活理想.文章看似平淡无奇却意蕴深厚. 灵壁,即...

绥阳县18286544374: 苏轼的故乡 -
校文冰硼:[答案]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绥阳县18286544374: 把压力变成动力的名人故事 -
校文冰硼: 俄国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就是从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站起来,重新审视自己,最终才成为文学泰斗的.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一直多灾多难,在母腹中只呆了七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世.后来,天花又让它变成满脸麻子的模样,猩红热...

绥阳县1828654437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 -
校文冰硼:[答案]11.C12.C13.A14.(1)苏轼问母亲:“苏轼如果将来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是否允许呢?”程氏说:“你能够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许”“为”“顾”各1分,句意2分,共5分.)(2)他的文章博大丰富,光辉灿...

绥阳县18286544374: 中国文学常识,例如李白字号,主要作品每个诗人词人的 -
校文冰硼:[答案] 韩愈 简介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

绥阳县18286544374: 在,把黑云比作打翻的墨水,把白雨比作跳动的珍珠,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校文冰硼:[答案]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