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唐代的宰相制度呢?

作者&投稿:枞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官僚体制在中国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自秦朝的郡县制。它历经了上千年的更迭,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中不断变化着不同的形态。其中,要论古代官僚制度何时成熟成型,则要首推隋唐时期。隋朝历史虽短,确实中国古代许多优秀制度的创制时期,由于篇幅有限,不再详述。本文我将主要从唐朝时期的中央官制为切入点,谈一谈我对唐朝中央行政运行方式的理解,了解一下大唐盛世是否与其独特的政治制度有关。


三省六部制的创制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政治史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中央统治与地方分治的关系,另一条则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对比。在秦朝建皇帝专制制度,皇帝下设置丞相以后,皇权与相权就展开了长达千年的拉力战,毕竟在相权制度建立之初,丞相是正儿八经的政府一把手。但随着皇帝权势逐渐加强的需要,想法设法从各个方面限制相权是所必需的,这些方法可能是任用宦官或者外戚,比如汉。但更多的手段是皇帝来不断分化丞相的权利,一个典型朝代就是唐,采用的方法为创制三省六部制。

我们都知道,一项制度的创制和成熟,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渐有萌芽状态一步步进化演变而来。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也是如此。何为三省六部?即在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设置三大部门,正所谓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掌管起草诏令、封驳审议、执行的职能。其实这里有一个很大的误区:我们一提到唐朝的中央部门,仿佛就与“三省六部”挂起了等号,其实不然,除了上文提到的三省以外,还有秘书省、殿中省、内侍省,只不过这三省权力太过于鸡肋,后人就直接忽略不计,把六省统称为“三省”了。


众所周知,隋朝是在唐的眼皮子底下所灭的,况且唐朝跟隋朝杨氏家族一样,血液里都有胡人血统,这足以使得唐朝统治者警醒,吸取前朝的教训,在中央制度层面实行更为有效的方式来维持秩序。因此唐代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有效防止了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同时这个时候的政府首脑已经不再称丞相,而是将丞相权力进行分割,交由三省,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为侍中,尚书省则由尚书令负责。这三部门的掌管统称为“宰相”,但权力跟以前的丞相无法同日而语。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有效减少了决策的失误。

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

刚才我们已经提到了三省的分工负责。中书省负责发出唐帝国的一切重要政令,但我们须知,在这样一个皇权社会,最高政令理应由皇帝发出,于是唐朝采取了折中方法,即在名义上来说,诏令是皇帝发出的,但实际皇帝并不参与其中,这些所谓的“敕令”是由中书省的文书性质官员“中书舍人”所起草,这在当时称为“五花判事”。

中书舍人官职不高,但却握有起草撰写命令之权。等中书舍人将政令起草完毕以后,中书令或者中书侍郎从中摘取一篇优秀者稍加润色,这便成为一篇正式的诏书了。即使如此,现在的诏书还是没有法定效力的,还需要交由皇帝手中进行画敕,然后送达门下省,由门下省长官侍中或者侍郎进行审核,如有不当,可向门下省提出反对此项诏书,发回让其重新修改,称为“涂归”,又叫“封驳”。直到门下省同意通过以后,这样的诏书方可经由尚书省来执行。


唐朝疆域广大,每天要有成百上千的事务需要处理,尚书省只凭一部门之力自然无法完成,于是在尚书省下还有六个执行部门,相当于我们当今国务院下的“部委行属”。这些部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分管着官员的任用、唐王朝的财政开支、礼仪诸事、军事、刑法典狱、工程建造。这样一来便分工明确,覆盖了唐王朝大部分的事务。

通过这样一种指向明确,分工严明的行政体系,唐王朝的各项指令才能够迅速传达,极大的提升了这架庞大机器的运行效率。但是随着社会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度也在前前发生着量变。




如何看待宋代的重文轻武
唐代因为武官的权力过大,导致唐末军阀割据,出现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乱格局。宋太祖吸取教训,分离了调兵权和统兵权:文官集团调兵,武官集团统兵,让军队直接听命于朝廷而不是将领,从根本上杜绝了地方军阀割据的可能。有人觉得这种做法扼杀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导致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认为宋代重文轻武,...

唐朝百姓生活
1、唐初穷人流离失所。民不聊生。难民成灾。富人穷奢极欲为非作歹横行不法。2、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穷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富人诗词歌赋悠然自得。上考科举报效天子。下合理盘剥穷人安抚穷人感受盛世辉煌。3、安史之乱。战乱地不分穷人、富人,流离失所到处逃命,朝不保夕,死伤惨重。非战乱地。

如何看待唐代古文运动在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
唐代古文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重要时期,对于散文发展史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在古文运动中,许多文学家推崇古典文学,尊崇先贤,反对唐代流行的琐碎、低俗文风,主张以典、以义、以深文化。这些文学家致力于消除浅薄的唐代伎俩,摒弃这些伎俩所带来的浮躁、庸俗、虚伪之风,从而促进了散文的发展。唐代古文...

钟馗到底是什么?大鬼?还是天师?还是司何职?
因为殿试考试制度,是一百多年以后才由宋太祖赵匡胤一手创立。 如此说来,钟馗其人以及他死后成神的故事很可能是宋朝以后才被虚构出来的。但这个故事至少有一处是真实的,那就是在唐明皇时代,钟馗已经是声名显赫的捉鬼大神。 《全唐诗》里收录了这样一首诗,名为《谢赐钟馗及历日表》。作者是唐明皇时一位宰相,名叫...

如何看待皇权的不断强化?
3、巩固(西汉):①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三乱。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

从诗句中说明李白与杜甫诗的风格有何不同?
他不是将描绘对象当作一个整体看待,而是把它打碎,加以咀嚼,再用感情的线索把它串通起来;他抒情的方式是尽情倾泻、恣意挥洒,不受诗歌结构形式的牢笼。有的研究者认为李白诗歌表现出“跳跃式”的结构式的特点,这仍是一种表面的看法。我们再看《梁甫吟》,诗写李白受挫后的愤懑和对理想的期待。如果说《蜀道难》还有...

唐传奇有何传奇之处
宋初李昉等所编<太平广记>500卷,分类编纂汉、魏以迄宋初的小说、野史、杂记等,取材宏富,是保存汉魏六朝和唐代小说的渊薮。明清时代所编的《说海》、《五朝小说》、《唐人说荟》等书,则往往“妄制篇目,改题撰人”(鲁迅《唐宋传奇集序例》),不可凭信。“五四”以后,鲁迅据《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

看待改写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做法你怎么看高中生作文800字左右_百度...
其子以九品中正制收尽天下官宦,完成了朝代更替的使命。前面说过秦以严以定民,却因苛律失天下,汉高祖约法三章以定民心,以老庄之道休养生息,儒家之道得天下人才。可见,突破了陈旧的束缚,才有长足的发展。(2002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何成方圆》节选)话题3:宽容材料加工:袁绍出兵讨伐曹操时,曾命陈琳草檄,陈琳才气...

李泌是什么样的人,他的生平事迹是什么?
初,肃宗之在灵武也,常忧诸将李郭等,皆已为三公宰相,崇重既极,虑收 复后无以复为赏也。泌对曰:“前代爵以报功,官以任能。自尧舜以至三代,皆所不易。今 收复后,若赏以茅土,不过二三百户一小州,岂难制乎?”肃宗曰:“甚善。”因曰:“若 臣之所愿,则特与他人异。”肃宗曰:“何也?”泌曰:“臣...

唐玄宗李隆基,这个拥有杨贵妃的男人,究竟有何魅力?
间接地说,从唐玄宗身上引起的安史之乱,也不是一无可取之处。总而言之,唐玄宗总是于有形无形中为历史作出流芳万世的功绩。至于怎样看待唐明皇,各人有各自的观点。与其迂腐地,略见一斑地为玄宗的点点过错而斤斤计较,不如推陈出新,在记忆中保存一个完美的、英明的唐玄宗。

西峰区13996311334: 唐代的宰相制度对唐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有何意义 -
伊桑前列: 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第二,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在秦汉,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每当皇帝无能,丞相就可能专权.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分相权,有利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上沿用这种制度.

西峰区13996311334: 唐代宰相制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
伊桑前列: 唐代宰相制度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

西峰区13996311334: 宰相制度在唐朝的变化和作用 -
伊桑前列: 在唐朝,宰相的权利被削弱,皇权在次加强.宰相制度被三省六部制代替.这些制度只能辅佐皇帝,不能随意工作.

西峰区13996311334: 唐朝的丞相制度与汉朝相比有什么变化?起到什么作用求解 -
伊桑前列: 丞相对于皇帝作用很大,皇帝十分忌惮,各个丞相之间需配合. 第二,中书省)的长官都是丞相,而到唐朝时.汉朝时,丞相人数多.而唐朝,而唐朝则称为宰相. 第五,权力大小不同,否则无法完成事情.而尚书左右仆射并无实权. 第四,名称不同,后设置左右丞相,门下省,三省(即尚书省,或左右丞相,上面已经说过,汉朝称为丞相,职权不同,这个当然不需多说了,唐朝人多了吗,还有尚书左右仆射,也是丞相之职,各行其是,而唐朝时,所以每个人管的事也就少了. 第三,丞相之间的关系不同.汉朝时,两人间基本无职权重叠第一,其中右高于左,如周勃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人数不同.汉朝的丞相起初只有一人,如萧何为丞相,皇帝的权力不断增大

西峰区13996311334: 如何全面看待中国古代的丞相制度 -
伊桑前列: 从宰相制度的兴废看,其起源甚早,而且复杂多变.其演变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期、创立期、鼎盛期、调整期、衰落期. 黄帝至西周时期为萌芽期.在史书中,这一时期已有宰相名称如“相”、“百揆”、“宰”的记载.这些职位实际...

西峰区13996311334: 唐朝为何要实行集体宰相制
伊桑前列: 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在我个人来看,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士族阶级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魏晋时期中国的贵族阶级得到极大的发展,而后来的隋唐时期也不能有所改观,从历史来看,家族式的权力集团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中始终起到了主导作用,唐朝的集体宰相,其实就是内阁,而整个内阁的成员,你会发现他们都是属于一个个权力集团,比较明显的,你会发现他们都是在那个时代大姓家族的族人或者是门生,他们代表着这个国家贵族阶级利益,而这种制度其实就是他们相互争夺,妥协的产物.以上仅是个人一些浅见,见笑.

西峰区13996311334: 唐朝时宰相这种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
伊桑前列:[答案] 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可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而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立的六部,则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使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三省六部进一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西峰区13996311334: 如何理解"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
伊桑前列: 说明皇权在不断加强. 君权与相权管理措施比较: 汉武帝是采取了中外朝,频繁更换宰相,唐是实行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 汉武帝: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工作...

西峰区13996311334: 历史中唐代丞相制度与汉代相比有什么变化 -
伊桑前列: 唐代的丞相制度3省六部制 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权力可以彼此制衡.汉代只有一个丞相.上对天子负责,下达天子诏令.所以唐代的丞相比汉代的丞相,权力更加分散.有利于决策的合理性.

西峰区13996311334: 唐代宰相实行委员制有何历史意义? -
伊桑前列: 也就是三省六部制. 意义:第一,使封建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统治力量.第二,使宰相的权力——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厂皇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