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作者&投稿:城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30%以下这一阶段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

2、中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0%~70%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50%进而上升到70%左右。

3、后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这一阶段也成为城市化稳定阶段。

2城市化的特征

在世界范围内,已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范围内的人口流动进行再次城市化,形成世界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中心,为二次城市化,所形成的的城市即为新的世界中心。

1. 针对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城市化历史遗留的单一工业化经济及远距离物流交换模式形成的通胀危机,利用能自产能源的碳熵城市杜绝通胀危机而形成的新的无通胀危机的城市,是其第一特征;

2. 针对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城市化历史遗留的单纯以经济利益为前提,缺少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形成的能源危机,利用能自产能源的碳熵城市杜绝能源危机而形成的新的无能源危机的城市,是其第二特征;

3. 针对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城市化历史遗留的掠夺与人类共生的生物质资源,超出了人类的预期,城市随经济利益的驱使而无限扩大,掠夺了大量的可生产粮食的土地资源,使粮食形成了新的危机,能自产能源的碳熵城市消除通胀危机、能源危机同时消除了粮食危机而形成的无粮食危机的城市为其第三特征;

4. 针对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城市化历史遗留的单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牺牲了人类生存质量使养老和就业发生危机,能自产能源的碳熵城市农事很好的解决了就业和养老问题而形成无养老就业危机的城市为其第四特征;

5. 针对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城市化历史遗留的燃烧化石能源形成的单一工业经济而形成的人类无法在生存的气候危机,能自产能源的碳熵城市很好的解决了气候危害而形成无气候危机的城市为其第五特征;

6. 针对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城市化历史遗留的对水的无限制使用而形成的无水危机,能自产能源的碳熵城市用水是原有城市水消耗的百分之一,从而解决由水消费而引起的水资源危机而形成的无水资源危机的城市为其第六特征。

针对上述第一次城市化的历史遗留而形成的多项危机,联合国碳熵行动纲是世界二次城市化的纲领指南。

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这就是郊区城市化。

1.城市化水平。
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2.城市化特点。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这种城市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元社会”。这里所说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即由财产制度、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甚至婚姻制度等具体制度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构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1978年以后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化,是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迅速推进的,城乡之间的壁垒逐渐松动并被打破,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得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小城镇迅速扩张、人口就地城市化为主的特点。
1.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第一,表2009年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也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第二,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城镇暂住人口;第三,这个时期开始崛起的乡镇企业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第四,国家为了还过去城市建设的欠帐,提高了城市维护和建设费,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徘徊的局面。这个阶段,就人口来看,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
2)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
3)1992-2000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30.42%,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化,已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1995年底与1990年相比,建制市已从467个增加到640个,建制镇则从12000个增加到16000多个;从人口来看,城市化水平也从1990年的26.41%提高到28.62%。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现状
自十六大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城市化率以每年平均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2,096万人。到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了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为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

中国城市化进程时空差异分析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深度探讨了城市化的概念、内在含义及其特性,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全面反映城市化发展质量与数量的综合评价框架。这个框架被用于对我国城市化进程进行连续的时间序列分析与评估,以深入理解其演变轨迹和表现。进一步,本书采用定量方法,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差异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剖析。通过细致...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的有什么特点?
中国是城市化后发的国家,从近五十多年城镇化的发展历程看,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制度不同,使中国城镇化发展具有自己的特色,表现出明显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特征: 1.从发展进程上看,呈现出三个特点:(1)1949~1957年城镇化发展处于稳步上升态势.(2)1958~1977年城镇化发展处于曲折缓慢发展状态...

当今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有那些特点?
1、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空间分布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进入城市为主的时代。按照联合国的统计和预测数据,全球农村地区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都将在2020年前后开始绝对降低。可以说,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分布结构已经进入了以城市为主的新阶段。2、城市化步伐将呈现“南快北稳”的格局。总体看,...

读中国城市化进程图回答:(12分) (1)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
(1)B(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城市人口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城市化进程加快。(4)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口增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本题考查我国的城市化。(1)图示反映从1964—1974年之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所下降,故选B项。(2)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

新中国成立时城市化率
新中国成立时的城市化率约为10.64%。城市化率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历经多年的战争和社会动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城市化率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治的稳定,中国政府开始致力于恢复和发展经济,推动...

如何看待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6)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致使广泛的农村大地人烟稀少,学校空虚,生源严重不足,在不具备寄宿条件的学校里,甚至有些学生要跋山涉水才可上学,而城市则出现爆满的不正常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当然,还有很多的弊端会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体现出来,比如:医疗、...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保险业发展
近2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持续推进,工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强劲,产业梯度转在东部、中部、西部间进行趋势明显,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在一些大城市已相当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经济结.战略性调整,成为保险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因素,同时也为保险业带来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保险业...

推动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
推动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包括西方列强的侵略、工业化的推动、政府政策的引导以及社会变革的影响。首先,西方列强的侵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通商口岸和租界得以开辟,这些地区逐渐发展成为近代城市。例如,上海在开辟为通商口岸后,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内容简介
本书描写了城市化进程三个历史时期,即曲折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和科学发展时期。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发生的变化:从一穷二白、满目疮痍到经济总量全球第三,从半封闭到全面对外开放,从生活贫困到总体小康。

船山区18814491036: 中国城市化进程(社会学名词) - 搜狗百科
平栋孚悦:[答案] 建国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大体可以分为1949-1957年、1958-1978年、1979年之后这样三个时期,三个时期城市化水平的走势可以分别概括为:第一阶段平稳发展、第二阶段时起时落、第三阶段不断上升

船山区18814491036: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内容简介 -
平栋孚悦: 本书描写了城市化进程三个历史时期,即曲折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和科学发展时期.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发生的变化:从一穷二白、满目疮痍到经济总量全球第三,从半封闭到全面对外开放,从生活贫困到总体小康.

船山区18814491036: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过程是什么?求解释. -
平栋孚悦: 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手工业. 在封建社会有很多失去土地的农民,而城市手工业的发展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于是很多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城镇,出卖劳动力,成为最早的工人.随着手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城市的规模也就越来越大.

船山区18814491036: 论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轨迹与特征 -
平栋孚悦: 城市化的三大标志: 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的特点:以小城镇迅速扩张、人口就地城市化为主.

船山区18814491036: 根据材料一分析,由现在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有何特点 -
平栋孚悦:[答案]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化率是44.9%,而2009年4月份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预计,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以上.城市人口达到10亿人左右,形成1个世界级城市群,2个国际级城市群...

船山区1881449103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阶段已经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到2010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47%. 图1表示的是改革开... -
平栋孚悦:[答案] (1)城市化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能促进城市化进程(4分)(2)图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区域差异明显;(分析出其中1点即可得2分)图2: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

船山区1881449103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平栋孚悦:[答案] 起步晚 百分之39左右 发展处于加速上升阶段 我国部分城市出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不过 在我国并不明显

船山区18814491036: 我国195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是怎么样的 -
平栋孚悦: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1949 --1957年,是城市化起步发展时期;(2)1958--1965年,是城市化的不稳定发展时期;(3)1966--1978年,是城市化停滞发展时期;(4)1978至今,是城市化的稳定快速发展时期.

船山区18814491036: 《中国发展报告2010》对城市化进程是如何描述的呢?
平栋孚悦: 考察我国城市化进程,总的看来仍处在城市化集中阶段.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1949 --1957年,是城市化起步发展时期;(2)1958--...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