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朝说起 到清朝结束》楚汉(194)众说纷纭

作者&投稿:叶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项羽垓下战败,乌江自刎了,但关于项羽失败的原因众说纷纭,观点层出不穷。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看待这些观点呢?

这些观点真得道破了项羽失败的原因吗?

我们不妨把这些观点大致分成七个角度来分析。

第一个角度, 社会 大势。

什么叫 社会 大势呢?

就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由 社会 发展规律来决定。

那么当时的 社会 大势又是什么呢?

刘邦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主张集权制,应该是 社会 大势;

项羽是腐朽生产力的代表,主张分封制,那是逆 社会 大势。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比较符合马克思 历史 唯物主义观,曾经盛行一时,显得高大上。

但是并不可靠,带着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

马克思唯物史观主要研究宏观层面的规律,用来分析个人的成败得失,显然有点滑稽可笑了。

事实上,项羽在关中分封诸侯后,除了杀掉韩王成,改封郑昌为韩王外,没有再搞过分封;

而刘邦在整个楚汉战争中,分封了一批诸侯王。

在自己直接控制的地方,项羽和刘邦不约而同地都推行了郡县制,也就是集权制。

但对比较偏远的地方,控制不便,如赵国、燕国、齐国,刘邦则实行了分封制。

这说明项羽并没有坚持和发展分封制,而刘邦不但推行了分封制,而且把它当做手段拉拢人心。

也正是因为项羽没有利用好分封这个手段,才导致他失去诸侯的支持。

所以项羽失败的原因,不能归结于他所代表的生产力比刘邦陈腐,更不是什么所谓的 社会 大势。

有可能,恰恰相反!

当然,从 社会 历史 发展趋势来看,集权制最终取代了分封制。

刘邦战胜项羽后,之所以逐步改分封制为集权制,是实践教育了他,使他意识到了分封制的弊端。

如果项羽是胜利者,客观形势也会逼着他改变看法,走集权制的道路。

第二个角度,出身背景。

大家都知道,项羽出身贵族,先辈世代为楚将。

什么叫贵族?

一般有三种说法:

一种是指富贵家族,说白了,有钱人;

一种是指权贵家族,说白了,有权人;

一种是指德贵家族,说白了,有德人。

那么,项羽的出身属于哪一种呢?

显然,属于前两种情况,家族曾经有钱有权。

这种家族一般有庞大的关系网和号召力。

所以项梁起事时,天下仁人志士趋之若鹜。

像韩信、陈平这些当时最杰出的人才,无不蜂拥而至。

可见,贵族出身不应该成为项羽失败的原因。

相反,应该是项羽能够迅速崛起的直接原因。

有人狡辩说,因为项羽是贵族出身,不会使用下三滥手段;刘邦是流氓出身,道德败坏。

所以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斗争,类似“狐狸同狮子的斗争,是小人同君子的斗争”,必败无疑。

这明显是带着某种偏见来看待问题,简直是无稽之谈!

刘邦德行的确不怎么样,但是项羽是省油的灯吗?

项羽冒充义帝之名擅杀宋义,是君子所为吗?

项羽掌握军权后擅封诸侯,放逐杀掉义帝,是狮子的品行吗?

项羽动不动烧杀抢掠,动不动搞屠城,是有德行吗?

这些在当时的人看来,都是大逆不道!

政治斗争中,没有谁比谁更高尚,只有谁比谁更高明。

而高明主要反应在谁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也就是所谓的民心向背。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无论什么出身,都很难获得最终胜利。

另外,就成功几率而言,古今中外 历史 上,出身贵族的人远比普通人大很多。

所以出身背景对项羽来说应该不是劣势,也恰恰相反。

第三个角度,性格缺陷。

谈到性格缺陷,有人会想得很可怕,认为是神经病,不正常。

其实,每个人都有性格缺陷,除非不是人。

但是性格缺陷有大,有小,有致命,有不致命。

刘邦虽然最后胜出了,但他也有性格缺陷,比如嗜酒如命,不讲规矩,污言秽语,慢待他人。

我们不能因为他成了胜利者,就说他这些都是好的,那是不客观的。

不过这些缺陷,对一个人的事业来说算不上致命,充其量来说,草根出身的刘邦习性不好。

这些不良习性,如果加以利用,反倒会变劣势为优势。

比如嗜酒如命,可以让郦食其这种酒徒与他臭味相投。

比如不讲规矩,污言秽语,可以让一帮早期一起打天下的穷哥们显得亲近,不分彼此,像樊哙、萧何等人。

比如慢待他人,刘邦是区别对待的,主要是慢待那些他看不起的人。

对于类似张良这样的高人,他又是格外尊重的,见面就是“子房”长,“子房”短。

显然,刘邦充分利用了他的性格缺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聪明,甚至是智慧。

我们再看看项羽的性格缺陷,很多应该都是致命的。

首先是刚愎自用。

什么叫刚愎自用?

通俗点说,就是自信过度,完全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十分固执。

一个刚愎自用的人,就好像铜墙铁壁铸成的思想,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试想你愿意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吗?

肯定唯恐避之不及吧!更谈不上誓死跟随!

这种性格会导致那种以实现人生价值为理想的人才流失,而这类人才往往是大才。

反观刘邦,四个字“为之奈何”,从谏如流,充分调动了这类人的工作积极性。

所以,有人说刚愎自用是项羽性格中最大的缺陷,是不无道理的。

其次,不够大气。

项羽的这个性格特点,主要出自韩信和陈平之口,后来被广为传播。

韩信和陈平说项羽有功不赏,占地不封,这肯定有所夸张,怎么可能呢?英布不是被封王了么?

类似韩信和陈平这种跳槽的人,不排除有诋毁老东家的嫌疑。

但是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出,项羽在这方面做得应该不够好,或者不够妥。

否则,不会那么多人背楚降汉,毕竟那些有才干的人是冲着封赏而去卖命的。

再次,生性多疑。

有怀疑精神应该是领导的优点。

俗话说:

“用人不疑,是无知;疑人不用,是无能。”

但,多疑就成了领导的毛病。

所谓多疑就是疑心太重,不加掩饰,分辨是非能力比较差,容易偏听偏信。

这种性格会让下属工作时,身上像长满刺一样,浑身不自在。

陈平的拙劣反间计,正是针对项羽的多疑性格下的药,效果也出奇的好,导致钟离眛被雪藏,范增被气死。

虽然项羽及时幡然醒悟了,但是代价惨重,某种程度上也坐视了良机。

还有,太要面子。

要面子基本在每个年轻人性格中都有体现,这未尝不是好事,说明有自尊心,可以激发自己进步。

但是,太要面子,就是心智不成熟了。

项羽视面子如生命,总是高高在上,不能放低姿态,很少主动拉拢诸侯。

即便去拉拢了,也多半是无功而返。

为什么?

这与他太要面子,不肯求人应该有一定关系。

试想在处理英布的问题上,少点责怪,多点包容,主动缓和关系,结果又会怎么样?

最起码,英布不会那么干脆地投降给刚刚战败的刘邦,毕竟英布是靠项羽分封为王的。

项羽的太要面子,在战败时,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他始终不肯承认自己有问题,非说时运不济,宁愿乌江自刎,也不肯过江东。

太要面子是一个人成功路上最大的拦路虎,不知道多少人,因此中途放弃理想,导致人生失败。

最后,脾气火爆

每个人都有脾气,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不由着性子说话做事,那叫情商高。

显然,项羽情商不高。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很少有描述项羽对人客气的态度,大多是“怒”、“大怒”,处理人总是“烹”、“坑”、“屠”。

司马迁对项羽是怀着某种惋惜的,但他还是大量使用了这些词汇,说明项羽的脾气的确不太好,应该是个“霸道总裁”。

“霸道总裁”对女人来说可能意味着是性感,但对男人来说可能意味着是装逼。

所以那个给他提建议留在关中建都的儒生,形容项羽是“沐猴而冠”。

项羽的这种脾气估计没少吓跑人才,陈平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关于项羽的性格缺陷,大致反应在以上这几个方面,应该每个都很要命。

常言说:

“性格决定命运。”

项羽最后失败的命运和他的性格应该有很大的关系。

第四个角度,政治幼稚

什么叫政治幼稚?

所谓政治幼稚,是不懂得权衡大局利害关系,感情用事,意气用事。

用韩信的话来说,就是“妇人之仁”。

“妇人之仁”应该是个中性词,没有侮辱女人的意思。

因为女人考虑问题比较感性,容易被感动,而政治本质上是利害和竞争,需要理性对待,忍辱负重,一切以大局为重。

简单来说,搞政治不能太有人情味儿。

政治成熟的基本技能是人际关系的娴熟。

没有对人性的熟谙,不能洞察出时局的微妙变化,平衡不好各方复杂的利益关系,就不能成为一个卓越的政治领袖。

可是项羽呢?

首先,讲哥们义气。

他没有及时识破刘邦的野心,错失鸿门宴杀掉政敌的良机。

有人试图为项羽的政治幼稚洗白,说鸿门宴放跑刘邦,是从当时的政治形势考虑的。

这种解释太过苍白了,如果项羽真能想那么复杂,也不会一步步由强变弱,由胜转败。

其次,倚重亲朋好友。

他放任项伯两边周旋,将无能的恩人朋友放在关键岗位上。

结果这些人要么出卖他,要么耽误他。

直到失败,项羽也没有责怪过项伯等人,甚至让项伯安然脱身,到刘邦那里领赏封侯。

再次,有强烈地复仇情节。

为了复仇,不顾政治大局,火烧咸阳宫,怒杀秦王子婴,暗杀义帝,将自己推到了天怒人怨的不利境地。

项羽是怀着国仇家恨的精神负担长大的,对秦朝的仇恨是从小培养的,根入骨髓。

复仇让项羽迷失了心智,分不清谁才是自己真正的敌人,误入歧途。

最后,崇尚暴力,以暴易暴,一切都想通过武力解决。

这是造成他脱离百姓,失去天下人支持,愈来愈孤立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战争本来对于百姓和士兵来说,都是残酷的。

作为一个政治首脑,虽然无法摆脱战争的残酷性,但却应当尽力减少战争所带来的伤害。

可是项羽却相反,他通过加强战争的残酷性,来威慑敌人,恐吓百姓。

他的屠城,他的杀降,以及他的四处烧杀,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可是加强战争的残酷性,虽然可以暂时吓住弱者,但从长远来看,它却只能强化弱者的反抗,把弱者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以上种种,都反应了项羽的政治幼稚。

这种幼稚应该跟他的年龄和阅历有关。

项羽年纪太轻,分封诸侯时,不过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充其量算个大孩子。

项羽经历太顺,一出道就是军中副统帅,比王思聪还要流弊。

后来虽然被义帝架空,夺了军权,但他军事政变,轻松搞定。

由于太顺,让项羽目空一切,考虑政治问题太过简单粗放。

殊不知他的这些成就,都是建立在他叔叔项梁打下的坚实政治基础之上。

而刘邦呢,年长持重,人情练达,白手起家,小心翼翼,考虑政治问题面面俱到。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项羽的失败也是在情理之中。

第五个角度,军事斗争

项羽无疑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军事天才,能和他比肩的也只有韩信。

在军事斗争方面,项羽和刘邦侧重点明显不同:

项羽侧重战术攻击,总想毕其功于一役,也就是现在流行的说法,叫“斩首行动”。

刘邦侧重战略布局,避免硬碰硬,采用迂回包抄,逐渐瓦解对手的战斗力,最后一举成功。

战术和战略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没有孰优孰劣,都非常重要,都可能获得成功。

之所以两个人的侧重点不一样,不是因为刘邦比项羽更高明,而是因为刘邦开始不具备项羽的实力和战斗力,不得已才绕一大圈。

谁不想一招制敌啊?多省事啊!

所以,在军事斗争上,并不是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正像项羽自己说的“非战之罪也”。

第六个角度,用人问题

任何一个组织,在发展目标确定后,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使用问题。

首先要有人可用,就是能够吸引人才为己所用。

项羽在继承叔叔项梁的家底时,手下原本还是人才济济的,但是从分封诸侯开始,人才开始流失。

为什么?

一方面与项羽的性格缺陷有关,年纪轻,情商低,缺乏领导力;

一方面与项羽的用人理念有关,崇尚武力,喜欢使用悍将。

所以项羽身边缺乏智囊性人才,只有一个范增,老迈龙钟,性格耿直。

从性格秉性来看,项羽内心中对范增并不满意,只是碍于范增是叔叔项梁看重的人,不得已当亚父对待。

再看看刘邦这边,开始的时候只有几个亲戚朋友、同事老乡跟着混,但是一路打下来,不断吸纳新鲜血液,后来人才济济。

俗话说: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真正的人才,肯定会选择发展前景好的组织工作。

从人才流动可以看出,项羽和刘邦之间有显著差距。

当然有人会说,刘邦也不过如此,韩信和陈平都差点也从刘邦那里跑掉。

不错,但毕竟没跑掉,虽然有运气的成分。

这说明从主观上,刘邦是重视招揽人才的。

否则萧何不会月下追韩信,魏无知不会冒死挺陈平。

再说人才如何使用。

人才要想用好,必须知人善任。

知人善人,不是件容易的事。

那首先需要人情练达,阅历丰富,善于琢磨人,研究人,然后根据不同的对手,不同的工作,使用不同的人来应付。

项羽并不是如此,他对人的了解非常肤浅,基本上是以在战场上是否能冲锋陷阵为标准,来使用人才。

所以在战事中,项羽连续发生几次重大用人失误。

特别是派龙且救援齐国,对战韩信,是一大败笔,彻底让项羽走向衰败。

刘邦恰好与项羽相反,天天在琢磨人,每次打仗,他都要搞清楚自己与对手孰优孰劣。

所以,在刘邦那里,基本没有发生过重大用人失误。

总之,在人才使用方面,项羽也要比刘邦差很多。

第七个角度,时运不济

有一首歌,歌词说道:

“七分靠打拼,三分天注定。”

不能否定,每个人的命运的确不同。

富二代,官二代从一出生就比一般人要有优势,但是又有多少富二代,官二代能够一直保持这种优势呢?

所以,我们既不能无视命运的差别,也不能盲目放大这种差别。

项羽天生膂力,又是将二代,可以说先天命运并不差,后来却被刘邦一步步追平,直到超越。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刘邦和项羽两军对战过程中,刘邦的运气确实要好过项羽。

项羽的“斩首行动”几次差点置刘邦于死地,都被刘邦侥幸逃生。

但总的来说,上天对他们两人还是相对公平的。

也有人完全无视命运的差别,贬低项羽的能力,认为即便刘邦不幸被项羽干死了,也会有“李邦”“王邦”出现干败项羽。

这就有点夸张了,项羽有那么悲催吗?

我个人不这样认为,项羽还是非常优秀的,只是他遇到了人生中的最大的克星刘邦而已。

正所谓:

“既生瑜,何生亮!”

没有刘邦,说不定项羽真得能够一统天下。

事实上,在刘邦之前,也确实没有人敢挑战项羽。

好了,假设的东西,我们就不多说了,到此为止。

从以上七个角度,我们总结分析了有关解读项羽失败原因的观点,可能还不够全面。

如果有兴趣的话,你也可以自己私下研究一下,我这里权当抛砖引玉。

下面我们接着述说 历史 。

项羽乌江自刎了,但因为项羽的争斗还没结束。

前面说过,刘邦曾悬赏重金,封地封侯,索取项羽的性命。

现在项羽已经死了,面对项羽的尸首又会发生哪些事情呢?


盘龙区15164244262: 楚汉传奇一共多少集? -
斋畅绞股: 80集 《楚汉传奇》是由高希希执导,博纳影业与希世纪影视联手打造的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故事以秦朝末年到楚汉战争为历史背景.2.4亿元的总投资,80集的超长篇幅,众星云集的《楚汉传奇》史无前例地成为中国“最贵”的一部电视剧集.该剧由博纳影业、完美世界影视、希世纪影视、湖南广播电视台联手安徽广播电视台、浙江广播电视台、天津广播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共同出品,将作为开年大戏于2012年12月28日在天津、北京、安徽、浙江四大卫视与广大观众见面.

盘龙区15164244262: 推荐一部楚汉历史背景的小说 -
斋畅绞股: 项羽与刘邦(上下卷) 作者:(日)司马辽太郎项羽与刘邦》是在《史记》和《汉书》的基础上,重构了两千多年前楚汉争霸的历史风云.

盘龙区15164244262: 朝代顺序表解释 -
斋畅绞股: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

盘龙区15164244262: 求象棋小故事 -
斋畅绞股: 象棋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也是历经千锤百炼的智慧结晶,几千年来吸引著无数的爱好者陶醉神迷,反应出广大人民对於精神生活的渴求.在象棋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流传著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象棋故事,以下就让我们来欣赏这些精彩的故事. ...

盘龙区15164244262: 鸿是什么意思 -
斋畅绞股: 一般表示大的意思,不同的语境解释不一样.

盘龙区15164244262: 西汉王朝的历史 详解 -
斋畅绞股: 西汉,又称前汉,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东汉合称汉朝,是中国第一个强盛稳固的朝代.前206年汉高祖刘邦自称汉王,前202年称皇帝,建立汉朝,建都长安.8年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一...

盘龙区15164244262: 楚汉 的意思 -
斋畅绞股: 1.指秦汉之际,项羽﹑刘邦分据称王的两个政权. 2.指楚地汉水之滨.

盘龙区15164244262: 简要讲述楚汉争霸谢谢! -
斋畅绞股: 楚汉争霸讲的是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故事,秦朝末年,诸侯并起,而刘邦和项羽就是在这里最后的获胜者,最终的对决就在他们两个之间发生,这就是楚汉争霸的故事,其中种种故事不足一道.

盘龙区15164244262: 中国皇帝汉朝开国皇帝是谁
斋畅绞股: 刘邦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为小名),汉朝(西汉)开国皇... 刘邦一统天下而告结束. 建立汉朝刘邦在推翻了秦朝与消灭了项羽等势力之后,高祖...

盘龙区15164244262: 楚汉是什么时候的呢?
斋畅绞股: 《楚汉传奇》是由高希希执导,博纳影业与希世纪影视联手打造的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故事以秦朝末年到楚汉战争为历史背景.1.7亿元的前期投资,80集的超长篇幅,众星云集的《楚汉传奇》史无前例地成为中国“最贵”的一部电视剧集.该剧已于2011年8月25日开机,预计2013年初上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